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信息的交换方法

文档序号:764747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信息的交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换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时分交换技术进行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数据信息交换的方法。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扩展标记语言的缩写,是一种简单的、跨平台的、扩展的标识数据的方法。XML目前主要应用于交易类的电子商务,是由国际工业组织所定义的用于电子商务的标准语言。其应用于电子商务具有如下优点使用简单文本可以标识复杂的数据结构;可以非常方便地从XML中获得结构化数据;数据定义和显示分开,使得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可以相对独立,便于业务处理;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终端定义不同的XML表现方式,满足不同终端不同显示规格的需要;可以在WEB服务器中进行传输,满足目前主流服务模式的需要等等。
时分交换技术是通过选用的时隙进行信息交换,已广泛而成熟地应用在程控交换等领域。参照

图1所示,假设在一帧中有n个时隙,N=30,120或480等等。当一用户A摘机后,交换机就分配某一个时隙如i给用户A。交换机接收完用户A拨叫的被叫B的号码后,分析被叫用户B是否忙和是否有空闲的输出时隙。用户闲且有空输出时隙时,就将某一个空闲输出时隙如j分配给该被叫用户B。这样,主叫A和被叫B分别以时隙i、j建立了一条通路。交换机将用户A从时隙i发出的信息存入存储器中,并在时隙j将该信息送到用户B,实现了用户A与用户B以时隙i“交换”到时隙j的通信。时隙与用户固定是这种时分交换的特点,亦称为同步转移模式(STM)。由于时隙j落后于时隙i,故用户之间的通信会有时延。平均时延为半帧(62.5微秒),最大时延约一帧时长(125微秒)。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时分交换技术实现XML数据信息交换的方法,以提高交换速度和交换容量,有利于电子商务信息交换技术的硬件化及其推广。
本发明一种利用时分交换技术实现XML数据信息交换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将XML信息包定义为信息包头(Header)和业务数据(Data)两个部分,其中包头部分至少包含有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信息;b)将XML信息包嵌入链路层规程-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信息字段部分;建立XML信息包头中包含的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HDLC帧结构中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表,并根据该对应关系表填写HDLC帧结构中的地址字段,组成HDLC帧;c)通过选用的时隙建立XML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HDLC地址对应的虚连接,从而以利用时分交换方式实现XML数据信息的交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链路层规程还可以采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子集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DLC)。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虚连接可根据业务量动态自适应地调整建立。
上述XML信息包头(Header)部分包括有版本号(Version)、源地址ID(Source)、目的地址ID(Destination)、优先级(Priority)、生存期(TimeToLive)五项数据。
利用时分交换技术来实现XML的交换是将XML的帧结构经过HDLC链路层的处理后利用现有芯片实现时分交换的。相比较采用高性能计算机与局域网交换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XML的电子商务应用,本发明在于采用时分交换技术实现XML的交换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为电子商务中信息交换技术的硬件化提供了有利的途径,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图1为时分交换基本原理图;图2为XML数据结构图;图3为基于HDLC的XML交换的协议堆栈图;图4为利用时分交换技术的XML交换原理图。
首先参阅图2所示,将整个XML信息包定义为两个部分,即信息包头Header部分和业务数据Data部分。Header中包括版本号Version、源地址Source、目的地址Destination、优先级Priority、生存期TimeToLive五项数据。Data的内容与具体的业务有关。其中XML信息包头部包含了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目的地址ID表示该XML信息要交换到达的目的地。
采用时分交换技术实现XML交换是将上述的XML帧结构数据经过链路协议层后到达时隙中。以下以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协议为例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以PCM30/32路通信为例,30/32路的帧长为125微秒,共分成32个时隙,每个时隙的长度为3.9微秒。通常,在每个时隙中装载一个字节,即8比特。实际上,在每个125微秒中分一个时隙给一个HDLC。这样,该HDLC的信息传输速率为8/125微秒=64Kb/s。从上述的协议堆栈中可以看到,只要将XML信息头部中的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DHLC中的地址相对应,HDLC就可以在一帧中分配相应的时隙用来传输该HDLC帧中的信息。
参见图3所示,基于时分交换技术的XML交换的协议堆栈示意图。其中,HDLC帧结构包括HDLC头部、HDLC信息部分和HDLC尾部,在HDLC头部中包含有标志(F)字段、地址字段(A)和控制字段(C)。本发明方法在XML信息包头中包含的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HDLC帧结构中地址信息字段之间建立一个对应的关系表,并根据该对应关系表填写HDLC帧结构中的地址字段,组成HDLC帧。
把XML帧结构信息嵌入HDLC帧结构中的数据信息字段是由软件来完成的。HDLC中的每8个字节放入时隙中是由硬件芯片来实现的,在接口板上将XML帧组成HDLC帧。XML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HDLC中地址的对应是通过选用时隙建立起来的虚连接实现的。
当带有XML的信息流到达时分交换机接口板且进入缓冲器后,接口板中的CPU就读取XML信息流中的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组成HDLC帧,并通知时分程控交换机的CPU,该CPU就将某一时隙分配到目的地址的接口板。这样,在输入接口板和输出接口板之间建立了一条虚连接。该HDLC帧中的信息就可以沿着该虚连接传送到该输出的接口板。在接口板上有业务量的检测设施,当业务量超过某一阀值时,通知CPU建立另一条虚连接以增加带宽。当业务量降低到某一阀值时就释放虚连接。这就实现了动态自适应。从目前的技术来看,最多可建立64条虚连接。
利用时分交换技术来实现XML的交换是将XML的帧结构经过HDLC层的处理后利用现有芯片实现时分交换的。尽管XML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实现电子商务一种比较好的语言,但目前的应用实例只有采用高性能计算机与局域网交换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XML的电子商务应用。本发明在于利用时分交换技术来实现XML的电子商务应用,与高性能计算机加局域网交换机相比,采用时分交换技术实现XML的交换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时分交换技术实现XML数据信息交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将XML信息包定义为信息包头(Header)和业务数据(Data)两个部分,其中包头部分至少包含有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信息;b)将XML信息包嵌入链路层规程-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信息字段部分;建立XML信息包头中包含的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HDLC帧结构中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表,并根据该对应关系表填写HDLC帧结构中的地址字段,组成HDLC帧;c)通过选用的时隙建立XML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HDLC地址对应的虚连接,从而以利用时分交换方式实现XML数据信息的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路层规程可以是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子集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DL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连接可根据业务量动态自适应地调整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ML信息包头(Header)部分包括有版本号(Version)、源地址ID(Source)、目的地址ID(Destination)、优先级(Priority)、生存期(TimeToLive)五项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时分交换技术实现XML数据信息交换的方法,包括:a)将XML信息包定义为信息包头(Header)和业务数据(Data)两个部分,其中包头部分包含有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信息;b)将XML信息包嵌入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信息字段部分;建立XML信息包头中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HDLC帧结构中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表,并根据该对应关系表填写HDLC帧结构中的地址字段组成HDLC帧;c)通过选用的时隙建立XML源地址ID和目的地址ID与HDLC地址对应的虚连接,从而实现以时分交换方式交换XML数据信息。
文档编号H04Q11/04GK1291063SQ00120759
公开日2001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1日
发明者邓一辉, 顾学道 申请人:深圳黎明电脑网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