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话及用于便携式电话的数据通信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96613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话及用于便携式电话的数据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同时执行电话会话(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便携式电话以及一种用于该便携式电话的数据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如果天线旁存在诸如便携式电话用户的头部等障碍,则天线的传输效率便恶化。由于这个原因,在具有能够同时执行电话会话和数据通信的多呼叫功能的便携式电话中,特别是由于在高速数据通信期间天线传输效率的恶化而出现通信质量恶化。为防止这种通信质量的恶化,传统上是通过增加便携式电话的传输功率来确保高的通信质量。
然而,如果增加便携式电话的传输功率来保持高的数据通信质量,则当前的消耗会增加,从而产生各种问题。在这些情况下,要求抑制传输功率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同时执行语音通信与数据通信时可抑制传输功率增加的便携式电话。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话,它包括语音传输装置,用于通过天线执行语音通信;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在与语音传输装置的语音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天线执行数据通信;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导致天线传输效率恶化的障碍;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在语音通信期间的数据通信请求和数据通信期间的语音通信请求之一被产生时,根据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否允许/拒绝所述请求。


图1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方框图;图2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方框图;图3是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的方框图;以及图4是图1所示便携式电话的多呼叫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参照图1,便携式电话1包括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用于连接耳机/麦克风2;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4,用于检测耳机/麦克风2是否连接到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便携式电话电路5,它与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4相连;以及天线6,它连接到便携式电话电路5。
便携式电话电路5包括控制电路11,用于接收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4的检测输出并控制整个便携式电话1;数据传输电路12,用于在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执行高速数据通信;语音传输电路13,用于在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传输语音信号;无线电电路14,它连接数据传输电路12和语音传输电路13;以及键盘15,它连接到控制电路11。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便携式电话1中,当用户通过操作键盘15生成电话会话请求时,控制电路11按照该电话会话请求来控制语音传输电路13,以便将其设成有效状态。用户通过使用便携式电话1开始电话会话时,用户的语音通过以下路由传送到另一方耳机/麦克风2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语音传输电路13无线电电路14天线6。另一方的语音通过以下路由传送到用户天线6无线电电路14语音传输电路13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耳机/麦克风2。
当用户通过操作键盘15生成数据通信请求时,控制电路11按照该数据通信请求来控制数据传输电路2,以便将其设为有效状态。因此,传输数据通过以下路由传送到远处装置数据传输电路12无线电电路14天线6。来自远处装置的接收数据通过以下路由被接收天线6无线电电路14数据传输电路12,并且所述接收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未示出)中。
如上所述,便携式电话1可以选择性地执行电话会话(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便携式电话1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无线电通信信道执行语音与数据的同时通信(多呼叫)。
下面将参照图1说明便携式电话1的多呼叫操作。
响应用户的电话会话请求或数据通信请求,控制电路11控制语音传输电路13或数据传输电路12以将其设成有效状态,以致设置在忙状态(电话会话或数据通信)(步骤S1)。
随后控制电路11检查是电话会话(语音通信)还是数据通信导致了忙状态(步骤S2)。如果是电话会话导致了忙状态(步骤S2中为“是”),则控制电路11监测用户的数据通信请求(步骤S3)。在检测到数据通信请求时,控制电路11就根据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14的输出来检查耳机/麦克风2是否连接到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
如果耳机/麦克风2连接到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则控制电路11控制无线电电路14以将其设成有效状态(步骤S5)。随后,控制电路11控制无线电电路14,以便通过建立与语音通信所用通信信道不同的通信信道来开始数据通信(步骤S6)。通过此操作,便携式电话被设成多呼叫通信状态,在该状态中,通过两个通信信道同时执行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步骤S7)。如果在步骤S4确定未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控制电路11拒绝用户的数据通信请求。随后流程转到步骤S1以继续电话会话。
假定在电话会话期间用户生成数据通信请求。这种情况下,如果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正通过耳机/麦克风2执行电话会话。在用户通过耳机/麦克风2执行电话会话时,由于用户与便携式电话1(天线6)有一定的距离,用户的身体部位(头或其它部位)对天线6的影响很小。因此,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在这种条件下执行数据通信时天线6的传输效率没有恶化,并且允许数据通信。
上述情况中,如果未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正通过耳或嘴执行电话会话,而其耳或嘴靠近未使用耳机/麦克风2的便携式电话1的接收机或麦克风(未示出)。在用户通过便携式电话1的接收机和麦克风执行电话会话时,用户靠近便携式电话1(天线)。由于这个原因,用户的身体部位对天线6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在这样的条件下执行数据通信时天线6的传输效率将会恶化,并且拒绝数据通信。
如果在步骤S2确定正执行数据通信,则控制电路11监测用户的电话会话请求或数据通信请求(步骤S8或S9)。在检测到电话会话请求(步骤S9中为“是”)时,控制电路11根据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4的输出来检查耳机/麦克风2是否连接到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
如果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控制电路11对非有效状态的语音传输电路13进行控制,以便将其设成有效状态(步骤S5)。随后,控制电路11控制无线电电路14,以便通过建立与数据通信所用通信信道不同的通信信道来开始通信(步骤S6)。通过此操作,便携式电话被设成多呼叫通信状态,在该状态中,通过两个通信信道同时执行电话会话和数据通信(步骤S7)。如果在步骤S4确定未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控制电路11拒绝用户的电话会话请求。随后流程转到步骤S1以继续数据通信。
假定在数据通信期间用户产生电话会话请求。这种情况下,如果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将根据此电话会话请求通过耳机/麦克风2执行电话会话。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与便携式电话1有一定的距离,用户的头或其它部位对天线6的影响很小。因此,控制电路11确定当数据通信在这种条件下被执行时天线6的传输效率不会恶化且数据通信不受影响,并且允许语音通信。
如果在步骤S4确定未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将通过耳或嘴执行电话会话,而其耳或嘴靠近未使用耳机/麦克风2的便携式电话1的接收机或麦克风(未示出)。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靠近便携式电话1,用户的身体部位对天线6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控制电路11确定当在这样的条件下执行电话会话时天线6的传输效率会恶化且数据通信受到影响,并且拒绝电话会话请求。
如果在步骤S9确定是数据通信请求,则控制电路11控制无线电电路14来建立与数据通信所用通信信道不同的通信信道,以便使用在操作的数据传输电路12开始新的数据通信。通过此操作,便携式电话被设成多呼叫通信状态,在该状态中,通过两个通信信道同时执行两个数据通信(步骤S7)。
换句话说,由于在数据通信期间用户的身体部位与便携式电话1有一定的距离,控制电路11确定天线6的传输效率不会恶化。因此,如果在数据通信期间收到新的数据通信请求,则会允许该数据通信请求,以通过新的通信信道执行不同的数据通信。
如上所述,按照该实施例,在电话会话期间产生数据通信请求或者在数据通信期间产生电话会话请求时,根据耳机/麦克风2是否连接到便携式电话1来确定允许还是禁止请求。如果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假定用户将距便携式电话1一定的距离来执行电话会话。这种情况下,确定用户的身体部位对天线6的影响很小且天线6的传输效率不会恶化,并且请求得到允许。通过此操作,可以执行高速数据通信而无需增加便携式电话1的传输功率,并且可以确保高的通信质量。
如果在收到请求时未连接耳机/麦克风2,则假定用户将靠近便携式电话1执行电话会话。这种情况下,确定用户的身体部位对天线6有很大的影响且天线6的传输效率会恶化,并且拒绝所述请求。通过此操作,由于在数据通信期间未执行新的电话会话,因而在执行的数据通信可以保持着高质量,而无需增加便携式电话1的传输功率。
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按照该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1具有用于输入语音的语音麦克风7及语音输入阈值检测电路8,以代替图1中的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和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4。语音输入阈值检测电路8检测来自语音麦克风7的用户语音是否已超过预先设置的预定阈值,并向控制电路11输出检测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如果语音输入阈值检测电路8检测到来自语音麦克风7的用户语音超过了预定阈值,则控制电路11确认用户正靠近便携式电话1执行电话会话。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的身体部位靠近便携式电话1且天线6的传输效率已恶化,并且拒绝在电话会话期间的数据通信请求。
如果语音输入阈值检测电路8检测到来自语音麦克风7的用户语音未超过预定阈值,则控制电路11确认用户正距便携式电话1一定距离执行电话会话。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的身体部位距便携式电话1一定距离且天线6的传输效率没有恶化,并且允许在电话会话期间的数据通信请求。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按照该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具有用于直接测量与用户距离的距离传感器9和距离传感器监测电路10,以代替图1中的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和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4。距离传感器监测电路10监测便携式电话1和用户身体部位之间的距离并向控制电路11输出确定信号(determinationsignal),其中所述距离是由距离传感器9直接测量的,所述确定距离是通过比较被测距离与预先设置的预定值所获得的。
在该实施例中,如果表明等于或小于预定值的值的确定信号从距离传感器监测电路10输出,则控制电路11确认用户正靠近便携式电话1执行电话会话。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的身体部位靠近便携式电话1且天线6的传输效率已恶化,并且拒绝电话会话期间的数据通信请求。
如果表明超过预定值的值的确定信号从距离传感器监测电路10输出,则控制电路11确认用户正距便携式电话1一定距离执行电话会话。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1确定用户的身体部位距便携式电话1一定距离且天线6的传输效率没有恶化,并且允许电话会话期间的数据通信请求。
如上所述,在降低便携式电话1的天线6的传输效率的障碍靠近便携式电话1的条件下,本发明对语音通信期间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加以限制,并且仅在便携式电话1近旁不存在障碍时允许数据通信,由此实现稳定高速的数据通信,而无需增加传输功率。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在天线的传输效率由于障碍靠近天线而恶化时,数据通信请求被拒绝。这可以防止传输功率的不必要增加。未检测到障碍时,允许数据通信而无需任何改变。因此可以执行稳定高速的数据通信。
此外,由于本发明具有耳机/麦克风检测装置或语音输入阈值检测装置,因而可间接检测到导致天线传输功率恶化的障碍。
此外,由于本发明具有距离传感器监测装置,因而可直接检测到导致天线传输功率恶化的障碍。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装置语音传输装置(13),用于通过天线(6)执行语音通信;数据传输装置(12),用于在与所述语音传输装置的语音通信的同时通过所述天线执行数据通信;检测装置(4,8,10),用于检测导致所述天线传输效率恶化的障碍;控制装置(11),用于语音通信期间的数据通信请求和数据通信期间的语音通信请求的其中之一被产生时根据所述检测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允许还是拒绝所述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话还包括连接耳机/麦克风(2)的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以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4),用于在所述耳机/麦克风连接到所述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时输出检测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话还包括用于输入语音的语音麦克风(7);以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语音输入阈值检测电路(8),用于在来自所述语音麦克风的语音信号电平超过预定阈值时输出检测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话还包括距离传感器(9),用于测量所述便携式电话的主体与所述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监测电路(10),用于在所述距离传感器测量的距离不大于某一预定值时输出检测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电装置(14),在所述控制装置允许请求时,通过多个通信信道同时执行所述语音传输装置的语音通信和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通信。
6.一种用于某种便携式电话的数据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便携式电话通过天线(6)同时执行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所述数据通信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导至所述天线传输效率恶化的障碍;以及当语音通信期间的数据通信请求和数据通信期间的语音通信请求的其中之一被产生时,根据障碍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允许还是拒绝请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包括对耳机/麦克风(2)是否连接到耳机/麦克风输入端子(3)进行检测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包括对来自语音麦克风(7)的语音信号电平是否已超过某个预定阈值进行检测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包括对距离传感器(9)所测量的所述便携式电话主体与所述用户之间的距离是否不大于某个预定值进行检测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允许请求时通过多个通信信道同时执行语音通信与数据通信的步骤。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话包括语音传输电路、数据传输电路、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及控制电路。语音传输电路通过天线执行语音通信。与语音传输电路的语音通信同时,数据传输电路通过所述天线执行进行数据通信。耳机/麦克风检测电路检测导致天线传输效率恶化的障碍。当语音通信期间的数据通信请求和数据通信期间的语音通信请求的其中之一被产生时,控制电路11根据检测电路获得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允许还是拒绝请求。还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话的数据通信控制方法。
文档编号H04M1/725GK1359247SQ0114386
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2日
发明者浅田英昭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