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型数字通信设备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222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集型数字通信设备接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字通信设备的2Mbit/s设备接口,它具有高连接密度、低成本、不同特征阻抗而共用一种结构、操作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载体插头5、插座13和保护壳,载体插头安设在保护壳壳体的下方与其配置成一体,保护壳的一侧开设有进线孔8,用以引进微同轴电缆或密集型平衡电缆与载体插头相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保护壳壳体为金属壳体,壳体由前、后外壳1、2合拢配置而成,呈扁平状,壳体内设有布线空腔7,在壳体进线孔内设有夹线卡3,以便于更好固定进入壳体的线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75欧微同轴电缆或120欧密集型平衡电缆从进线孔引入与载体插头相接,将载体插头与通信设备上的共用插座插接联通,即构成设备接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备接口插座及载体插头实现了统一,连接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2、采用金属保护壳实现了良好的接地和物理结构保护;3、使用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增强了可靠性;4.能实现75欧接口和120欧接口的共用和结构互换。
图2为

图1中将前盖打开后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侧视图。
权利要求1.一种密集型数字通信设备接口,其特征包括有载体插头、插座和保护壳,载体插头安设在保护壳壳体的下方与其相配置成一体,保护壳的一侧开设有进线孔,用以引进微同轴电缆或密集型平衡电缆与载体插头相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数字通信设备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保护壳壳体为金属壳体,壳体由前、后外壳合拢配置而成,呈扁平状,壳体内设有布线空腔,在壳体进线孔内设有夹线卡,在壳体的下部设有长形的载体定位槽,载体定位槽中安装配置载体插头,且载体插头的下部露出壳体。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集型数字通信设备接口,其特征在于载体插头为通用的载体插头,包括有对应于插头的转接电路板,转接电路板上设有夹线片和印制线,夹线片通过印制线与对应的插孔相接通。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集型数字通信设备接口,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端一侧开设有斜向的进线孔。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集型数字通信设备接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外两侧的下部设有上小下大的台阶形连接孔,连接孔中装有锁紧螺钉(4)。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集型数字通信设备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同轴电缆为75欧微同轴电缆,所述的密集型平衡电缆为120欧密集型平衡电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字通信设备的2Mbit/s设备接口,它具有高连接密度、低成本、不同特征阻抗而共用一种结构、操作使用方便的特点。它包括有载体插头、插座和保护壳,载体插头安设在保护壳壳体的下方与其配置成一体,保护壳的一侧开设有进线孔,用以引进微同轴电缆或密集型平衡电缆与载体插头相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备接口插座及载体插头实现了统一,连接密度有了很大的提高;2.采用金属保护壳实现了良好的接地和物理结构保护;3.使用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增强了可靠性;4.能实现75欧接口和120欧接口的共用和结构互换。
文档编号H04B3/02GK2558164SQ0227872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9日
发明者廖小文, 游汉涛, 杨融, 徐向平 申请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