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传真机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071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传真机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接收传真数据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配备有发送和接收设备的传真机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程序。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的(laid-open)专利公布No.2001-285539(第3页)揭示了一传真机,其中从外部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当传真数据由于由例如纸或墨粉用完了等引起的打印错误而不能由打印设备打印时临时存放在传真机RAM中所提供的接收数据存储器。
但是,在以上的传真机中,直到打印错误解决,所接收的传真数据仍一个接一个存储并积累在接收数据存储器中,尽管接收数据存储器具有相对较小的存储容量。因此,接收数据存储器迅速地放满了接收数据,因而传真机变得不可用于接收传真数据的情况常常发生。
概述本发明提供了甚至当数据输出设备有问题时也能接收传真数据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配备有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的传真机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程序。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方面,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包括一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一通信设备、一通过因特网进行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设备、进行与处理传真数据的处理设备的数据通信的第三通信设备、以及一判定连接到第三通信设备的处理设备当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接收传真数据时能否接收传真数据的通信控制设备,其中当处理设备能接收传真数据时通信控制设备将由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通过第三通信设备传送到处理设备,以及当处理设备不能接收传真数据时,通信控制设备将由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通过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到因特网上一预定的服务器。
按照如上所述构成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当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接收传真数据时,当连接到处理设备的第三通信设备能够接收传真数据时,第一通信设备将传真数据通过第三通信设备传送到处理设备。当处理设备不能接收传真数据,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通过第二通信设备将由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存储在因特网上预定的服务器。
因此,第一通信设备总能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线接收传真数据,甚至当处理设备不能接收传真数据时。


将参考下列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其中图1是示意透视图,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真机的外观。
图2是一侧视图,示出实施例的传真机的内部结构。
图3是方框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传真机的电子结构。
图4A至4D是说明图,示出在ROM和RAM中的数据结构。
图5是在第一实施例中执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在第一实施例中执行的存储服务器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在第一实施例中执行的日志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日志控制数据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是一方框图,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传真机的电子结构。
图10是在第二实施例中执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日志控制数据的结构的说明图。
详细说明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现在将描述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传真机1包括机壳10、装备在机壳10边上的电话听筒11和装备在机壳10前上表面的操作面板12。操作面板12包括一组操作键120,诸如输入接收者的电话号码和/或传真号码的数字键121、开始键122、以及选择键123,和一显示关于各种功能的信息的液晶显示屏(LCD)124。
传真机1还包括第一进纸盒13和第二进纸盒14。第一进纸盒13装备在机壳10的后上方,以便容纳要向传真机1供给的记录纸。第二进纸盒装备14在第一进纸盒13上方,是为了容纳由用户手动供给的记录纸。文档盒15装备在第二进纸盒14的上方,以保持要扫描的文档。
如图2所示,用于从文档读取图像的扫描部件16,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记录部件17,以及装有控制每个部件的驱动的CPU18(图3)的底座(未示出)被造在传真机中。
在扫描部件16中,首先,放在文档盒15上的文档由文档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并通过进纸机构一页接一页地送进传真机1内部,进纸机构包括进纸滚筒和一隔离垫板20。然后,文档由一对传送滚筒21传送到扫描仪22,且在文档上形成的图像是由扫描仪22扫描。扫描后,文档通过一对退出滚筒23退出到第一输出盒24,它装备在机壳10的前方。文档在扫描部件16中的路径由图2中的箭头A示出。
扫描部件16还包括检测文档前沿的前文档传感器25以及检测文档后沿的后文档传感器26。CPU18通过按照文档传感器25、26的检测结果控制扫描部件16的每一部分来控制进纸距离,并实现扫描部件16的操作。
在记录部件17中,载入第一进纸盒13或第二进纸盒14的记录纸由包括供纸滚筒27和隔离垫板28在内的进纸机构一张接一张地送入传真机1的内部,。然后,记录纸由一对传送滚筒29传送到图像形成部件30。在图像形成部件30中,通过使用墨粉使图像形成于记录纸上。这之后,将记录纸传送到固定部件31将墨粉图固定在记录纸上。然后记录纸通过一对退出滚筒32被退到装备在机壳10前方的第二输出盒33上。记录纸在记录部件17和固定部件31中的路径由图2中的箭头B示出。
在图像形成部件30中,通过驱动激光束扫描部件34,将激光束照射在光敏鼓上,在光敏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激光束扫描部件34包括激光束发射部分37,透镜38和反射镜39,激光束发射部分37按照由CPU18发出的指令基于图像数据发射激光束,透镜38反射从激光束发射部分37所发射的激光束,反光镜39将从透镜38反射的激光束引导到光敏鼓上。图像形成部件30还包括墨粉槽,用来容纳墨粉以将墨粉颗粒附着到具有静电潜像的光敏鼓表面。在光敏鼓上形成的墨粉图像然后由传送滚筒36通过施加电荷传送到记录纸上。图2是示意性图,只是用以解释图像形成部件30的功能。实施例的图像形成部件30具有与能形成墨粉图像的众所周知的图像形成部件相同的结构。
接下来,将要描述传真机1的电子结构。传真机1包括CPU 18、ROM 51、RAM 52、扫描部件16、编码器53、记录部件17、解码器54、操作键120、LCD124、调制解调器55、网络控制部件(NCU)56、LAN接口(LAN I/F)57、邮件控制部件58以及输入和输出接口(输入和输出I/F)59,它们通过总线61彼此连接。
CPU18是传真机1的大脑,且执行传真机1的中央控制。例如,CPU 18从ROM 51读取一控制程序,以按照该控制程序执行传真数据发送/接收操作和接收器数据登记操作。
ROM 51存储传真功能程序组51a(图4B)。更明确地说,例如,ROM 51存储数据接收程序作为传真功能程序,它由记录部件17按照通过网络控制部件56从外部传真机2接收的传真数据形成图像。
另外,ROM 51预存了在上述程序中调用记录部件控制程序51b、其它各种程序和执行各种程序期间所需的各种数据。
RAM 52用作当执行各种控制时使用的工作存储器52a(图4A)、存储传真数据的发送/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存储关于传真数据接收者的目的地地址的目的地数据存储部分52c、存储保存传真数据的存储服务器的邮件地址的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以及存储关于所接收的传真数据日志数据的日志控制数据存储部分52e。
如图4C所示,目的地数据存储部分52c能存储关于传真数据接收方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目的地数据。也就是说,传真机1设计为能够登记与一个接收方有关的电话号码和邮件地址两者作为目的地数据,假设另一端的设备(外部传真机2或因特网服务器3)能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00的至少一个完成传真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操作以及通过因特网200完成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如图4D所示,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能存储邮件服务器地址和用于标识目标存储服务器的存储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地址、以及用于登录存储服务器的用户ID和密码。
扫描部件16扫描并读取文档,以便发送传真数据或制作文档的拷贝。如上所述,扫描部件16从文档盒15获得文档,由扫描仪22扫描并读取图像,并输出图像数据至编码器53作为扫描结果。
编码器53执行编码操作,以将扫描部件16读取的图像数据转换为G3格式(传真格式)的编码图像数据,并输出图像数据。
解码器54以传真格式解码图像数据以将数据转换成记录部件17中可处理的图像数据。
记录部件17用作所谓的激光束打印机,它能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如上所述。记录部件17按照运行记录部件控制程序51b的CPU18提供的指令,通过使用图像形成部件30按照由解码器54解码的图像数据在记录纸上打印图像,并在完成打印输出后输出在其上具有图像的记录纸。
按照用户执行的操作,操作键120将命令信号输入至CPU18来完成各种操作,诸如目的地数据的登记、目的地指派、以及注解数据(notes data)的输入和选择。
LCD124,作为显示部件,显示各种消息,示出操作过程和通知用户出错。LCD124还用作触控式面板,以便当要求用户输入时(传真数据的目的地指派和目的地数据的登记),在其上显示单触键(one-touch key)。如上所述,LCD124通过从用户操作获得数据而将数据输入到传真机1中。
提供调制解调器55,以便通过网络控制部件56到或从连接到PSTN100的外部传真机2发送和接收传真数据。网络控制部件56发出拨号信号至PSTN100并应答来自PSTN100的电话振铃信号。例如,网络控制部件56允许它自己与外部传真机2通信。
LAN接口57连接在因特网200上,因此传真机1能够通过因特网200将传真数据发送到因特网服务器3和从其接收。
邮件控制部件58将由编码器53编码的、传真格式的二进制图像数据转换成文本码的图像数据。另外,通过向图像数据添加包括例如接收方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报头,邮件控制部件58将传真格式的图像数据转换成可作为电子邮件传送的电子邮件格式的图像数据(正常格式变换(normal format conversion)),并将以通过LAN接口57经由因特网200接收的电子邮件格式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传真格式的图像数据(逆格式变换(reverse format conversion))。
其格式通过邮件控制部件58变为传真格式的图像数据由解码器54解码成图像数据,然后打印到记录纸上。输入和输出接口59与扫描部件16和记录部件17连接。图像数据从扫描部件16通过输入和输出接口59输入到编码器53,并从解码器54通过输入和输出接口59输出到记录部件17。
参考图5,将描述由CPU18执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当传真机1电源开着时反复执行这个处理。
当这个处理开始时,CPU18确定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是否在S01接收了传真数据的接收请求。当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接收了请求时(S01是),流程前进至S02。当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没有接收传真数据的接收请求时(S01否),流程前进至S12。
在S02,CPU18判定是否打印部件17可用于执行打印操作(即打印部件17是否在可打印状态中)。判定由打印部件17的状态做出,也就是,由打印部件17中问题的出现或缺乏做出,诸如纸或墨粉用完了、或者故障。也就是说,当打印部件17不存在任何问题时,判定打印部件17是可用的。当打印部件17至少有一个上述问题时,判定打印部件17是不可用的。
当记录部件17在可打印状态中时(S02是),在S03,传真机1通过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接收传真(FAX),然后存储所接收的传真数据于RAM52的预定存储区(发送和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然后,在S04,解码器54将存储在发送/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中的传真数据解码为打印用图像数据(位图数据)。这之后,CPU18允许记录部件17通过传送解码传真数据至记录部件17执行打印操作。然后,在S05,传真数据的打印记录在日志控制数据存储部分52e,并从而结束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
当记录部件17不可用时(S02否),在S06,CPU18确定是否将目标存储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地址已设置在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中。当已将电子邮件地址设置在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中时(S06是),流程前进至S07。在S07,传真机1通过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接收传真数据,并存储所接收传真数据于RAM52的预定存储区(发送和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
这之后,在S08,CPU18将存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的传真数据转换成可作为电子邮件传送的电子邮件格式的图像数据。然后,在S09,CPU 18用转换后的传真数据,也即文件数据,作为附件,发送电子邮件至因特网服务器3,它是在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中指派的。在S10,传真数据的发送被记录在日志控制数据存储部分52e,然后流程前进至S12。
在S06,当存储服务器的电子邮件未设置时(S06事),传真机1在S11拒绝接受传真数据,并且流程前进至S12。
在S12,CPU18判定记录部件17是否可用于执行打印操作。当记录部件17在可打印状态中时(S12是),流程前进至S13,通过经由因特网200访问因特网服务器3进行因特网服务器3的查询,以确定是否最新接收的电子邮件存储在因特网服务器3中,并且从因特网服务器3接收关于查询的应答。然后,在S14,CPU 18确定应答是否将最新接收的电子邮件存储在因特网服务器3中。当因特网服务器3存储了最新接收的电子邮件(S14是)时,流程前进至S15。在S15,传真机1从因特网服务器3接收新电子邮件。
然后,在S16,CPU18将附在电子邮件上的文件数据转换成传真格式的图像数据(逆格式),并随后存储转换后的传真数据至RAM52的预定存储区(发送/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
这之后,在S17,解码器54将存储在发送/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中的传真数据解码为打印用图像数据(位图数据)。然后,CPU 18通过传送解码的传真数据至记录部件17允许记录部件17完成打印操作。接下来,在S18,传真数据的打印被记录在日志控制数据存储部分52e,且结束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
在S14,当因特网服务器3没有在其中存储新电子邮件时(S14否),在这一点上结束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
在S12,当记录部件17不可用时(S12否),在这一点上结束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
接下来,将参考图6描述由CPU 18执行的存储服务器设置处理。在传真机1电源开着时反复执行这个处理。
当这个处理开始时,在S21,CPU 18一直等到从操作面板12接收到存储服务器设置命令。当CPU 18确定收到存储服务器设置命令时(S21YES),在S22,CPU18在LCD124上显示提示,允许用户输入存储服务器设置数据,诸如邮件服务器地址、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地址、用户ID和密码。
这之后,在S23,CPU18一直等待直到从操作面板12接收到指示存储服务器设置数据输入完成的输入完成信号。
在收到输入完成信号时,CPU 18确定存储服务器设置数据的输入结束(S23是),且流程前进至S24。在S24,CPU 18将显示由用户通过操作面板12的外部操作输入的存储服务器设置数据的数据,存储在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中。然后,存储服务器设置处理结束。
接下来,将参考图7描述由CPU执行的日志显示处理。当传真机1电源开着时反复执行这个处理。当这个处理开始时,在S31,CPU 18一直等到接收到日志显示命令。当CPU 18确定收到日志显示命令时(S31是),流程前进至S32。在S32,CPU 18从日志控制数据存储部分52e读取日志控制数据,并在LCD 124上显示所读取的日志控制数据。然后,结束日志显示处理。要显示的日志控制数据的一个实例示于图8。如图8所示,以平面列表形式示出日志控制数据。
“no.(编号)”、“日期/时间”、“传真号/名”、“所需时间”、“总页数”以及“通信结果”项都是标准传真通信的控制记录数据。
“文件大小”指传输的传真数据量。“传送目的地”指当传真机1发生打印失败时传真数据被传送到的地方。“传送到达日期/时间”指传真数据传送到目标目的地的日期和时间。“存储数据获得日期/时间”指传真机1从目标目的地获得数据并打印传真数据的日期和时间。“传送数据理由”指传真数据为什么要传送到目标目的地的原因。
日志控制数据no.1说明了传真数据由于当传真机1接收传真数据时打印失败的发生已将传真数据传送到邮件服务器的情况。日志控制数据no.2说明了当传真机1接收传真数据时由于记录部件17可用于完成打印操作而打印了传真数据的情况。
在日志控制数据no.1中,在“传送到达日期/时间”列中指明日期和时间,而在“存储数据获得日期/时间”列中指明“尚未获得”,这意味着传真数据还存储在存储服务器中且尚未被传真机1获得。用户能够通过浏览日志控制数据列表了解传真数据的状态。另外,因为列表中指明了传送目的地,用户能够确定所接收传真数据的保存位置。
在第一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作用为第一通信部件,LAN接口57作用为第二通信部件,而输入和输出接口59作用为第三通信部件。操作面板12用作为本发明的设置数据的输入设备,而记录部件17用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
执行图5的步骤S01到S04和S06到S09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的CPU 18,用作为本发明的通信控制设备,而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用作为本发明的存储设备。包括调制解调器55、网络控制部件56、LAN接口57、输入和输出接口59、以及CPU 18(为通信控制部件)作用为本发明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
按照第一实施例的传真机1,当通过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经由PSTN100接收传真数据时,如果连接到输入和输出接口59的记录部件17可用于完成打印操作,则所接收的传真数据通过输入和输出接口59传送到记录部件17。当记录部件17在不可打印状态中,由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接收的传真数据存储在因特网200上的因特网服务器3中。
因而,即使记录部件17在不可打印状态中,即记录部件17不能打印传真数据,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也能经由PSTN100接收传真数据。
当记录部件17能够完成打印操作时,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通过LAN接口57从因特网服务器3接收传真数据,并通过输入和输出接口59传送所接收的传真数据至记录部件17。这样,当记录部件17变为可打印状态时,用户能够通过打印该数据确认该传真数据。
另外,通过执行存储服务器设置过程,指定因特网服务器3的邮件服务器地址和该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是随意设置的。这样,传送传真数据的目的地可根据用户的愿望改变。
此外,传真机1能够在RAM 52中(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存储登录因特网服务器3的用户ID和密码。通过这么做,发送和接收因特网服务器3中的传真数据的安全性会由于使用用户ID和密码有所改进,因而传真数据能够安全地存储在因特网服务器中。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将参考图9到11描述。
第二实施例的传真机1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传真机1相同。但是,在电子配置和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上第一实施例的传真机1和第二实施例的传真机2存在不同。因而,相同部分和过程的解释将省略,而只描述不同的部分和过程。
首先,第二实施例的传真机1的电子结构将参考图9描述。传真机1包括CPU 18、ROM 51、RAM 52、扫描部件16、编码器53、记录部件17、解码器54、操作键120、LCD 124、调制解调器55、邮件控制部件58、输入和输出接口(I/F)59、以及PC接口(I/F)60,这些通过总线61彼此连接。
由于除了PC接口60以外的部件都与第一实施例的传真机1中所提供的那些相同,这些相同部件的解释将省略。
PC接口60用于使传真机1能够通过,例如并行接口,连接一个人计算机(PC)4。PC接口60允许传真机1到和从PC4发送和接收数据。
由第二实施例的CPU 18执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将参考图10描述。在传真机1电源开着时反复执行这个处理。
当这个处理开始时,在S41,CPU18判定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是否收到传真数据的接受请求。当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收到该请求时(S41是),流程前进到S42。当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未收到该请求时(S41否),流程前进到S55。
在S42,CPU18判定传真机1和PC4之间的连接是否通过PC接口60被建立。这个判断是根据CPU18是否接收一个信号做出的,该信号响应连接检查信号,后者是在预定的时间段(例如10秒)内从CPU18通过PC接口60发送到PC4的。也就是,当PC4的电源关闭或者当传真机1和PC4没有通过信号电缆彼此物理连接,响应信号就没被输入到CPU 18。
当连接建立时(S42是),流程前进到S43。在S43,传真机1通过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接收传真数据并将所接收到的传真数据存储到RAM52的预定存储区中(发送/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然后,流程前进到S44,通过PC接口60发送存储于发送/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中的传真数据到PC4。这之后,在S45,到PC 4的传真数据的发送被记录在日志控制数据存储区52e中。然后,结束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
当传真机1和PC 4之间的连接未建立时(S42NO),在S46,CPU 18判定目标存储器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地址是否已在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中设置。当电子邮件地址已设置时(S46是),在S47,传真机1通过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接收传真数据,并将所接收到的传真数据存储在RAM52的预定存储区(发送/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中。
然后,在S48,存储在发送/接收数据存储部分52b中的传真数据被转换成可由邮件控制部件58作为电子邮件发送的电子邮件格式的图像数据。这之后,在S49,转换后的传真数据,即文件数据,附在电子邮件上,且电子邮件被发送到由存储在保存位置数据存储部分52d中的电子邮件地址所指定的因特网服务器3。然后,在S50,传真数据的传输记录在日志控制数据存储部分52e,且流程前进到S55。
在S46,当目标存储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地址未设置时(S46否),CPU 18判定传真机1是否设置到打印替代模式,在S51。当传真机1设置到打印替代模式时(S51是),在S51-1,CPU 18判定传真机1的记录部件17是否可用于执行打印操作(是否记录部件17在可打印状态中)。当记录部件17能够执行打印操作时(S51-1YES),流程前进到S52。在S52,传真机1通过网络控制部件56和调制解调器55接收传真数据,并将所接收的传真数据存储在预定存储区(发送/接收数据存储区52b)中。然后,在S53,存储于发送/接收数据存储区52b的传真数据由解码器54解码成用于打印的图像数据(位图数据)。CPU 18将解码后的传真数据发送到记录部件17以允许记录部件17能够打印传真数据。这之后,流程前进到S55。
当传真机1不在打印替代模式(S51NO)或记录部件17不在可打印状态中(S51-1NO),传真机1在S54拒绝接受传真数据,且流程前进至S55。
在S55,CPU 18判定传真机1和PC 4之间的连接是否通过PC接口60建立。当连接建立时(S55是),流程前进到S56,通过经由因特网200访问因特网服务器3,做出因特网服务器3的关于是否新接收的电子邮件存储到因特网服务器3的查询,并从因特网服务器3接收关于对该查询的应答。然后,在S57,CPU 18通过应答判定是否新接收的电子邮件存储在因特网服务器3中。当因特网服务器3存储了新接收的电子邮件(S57是),流程前进到S58。在S58,传真机1从因特网服务器3接收新电子邮件。
然后,在S59,CPU 18将附在电子邮件上的文件数据转换成传真格式的图像数据,并将转换后的传真数据存储在RAM 52的预定存储区(发送/接收数据存储区52b)中。
这之后,在S60,传真机1将存储在发送/接收数据存储区52b中的传真数据通过PC接口60发送到PC 4。在S61,到PC 4的传真数据的传送被记录在日志控制数据存储部分52e。然后,结束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
在S57,当在因特网服务器3没有新接收的电子邮件时(S57否),在这点上结束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
在S55,当连接没有建立时(S55否),在这点上结束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
要被显示的日志控制数据的一个实例示于图11。如图11所示,以平面列表形式示出日志控制数据。“no.”、“日期/时间”、“传真号/名”、“所需时间”、“总页数”以及“通信结果”项都是标准传真通信的控制记录数据。
“文件大小”指传输的传真数据量。“传送目的地”指当传真机1与PC 4之间的连接未建立时传真数据被传送到的地方。“传送到达日期/时间”指传真数据被传送到目标目的地的日期和时间。“存储数据获得日期/时间”指传真机1从目标目的地获得数据并将传真数据传送到PC 4的日期和时间。“传送数据理由”指传真数据为什么要传送到目标目的地的原因。
日志控制数据no.1说明了由于当传真机1接收传真数据时因传真机1和PC 4之间的连接未建立传真数据已被转发到邮件服务器的情况。日志控制数据no.2说明了当传真机1接收传真数据时由于传真机1和PC 4之间的连接建立而已将传真数据发送到PC4的情况。
在第二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作用为本发明的第一通信部件,LAN接口57作用为本发明的第二通信部件,而PC接口60作用为第三通信部件。PC4作用为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设备。
执行图10的步骤S41到S43和S46和S47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的CPU18作用为本发明的通信控制设备。
按照第二实施例的传真机1,当通过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经由PSTN100接收传真数据时,如果连接通过PC接口在传真机1和PC 4之间建立,则所接收的传真数据通过PC接口传送到PC 4。在连接未建立的情况下,传真机1通过LAN接口57将由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接收的传真数据存储在因特网200上的因特网服务器3中。
因而,即使连接未建立,调制解调器55和网络控制部件56也能经由PSTN100接收传真数据。
当传真机1和PC 4之间的连接通过PC接口60建立时,传真机1通过LAN接口57从因特网服务器3获得传真数据,并通过PC接口60传送传真数据至PC 4。因而,当PC 4变得能够从传真机1接收传真数据时,用户可在PC 4的显示器上浏览传真数据。PC 4能够存储、显示和处理所接收的传真数据。
当本发明已经参考其特定实施例详细描述时,对那些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即各种改变、排列和修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应用于此。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是由单色激光打印技术形成的例子已描述过。但是,例如,图像形成设备还可以是喷墨类型或热传递类型。还有,图像形成设备还可以形成彩色图像。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3和10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是由配备在传真机1中的CPU 18执行的。但是,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也可通过信号传输线(电缆/线或无线)由连接到传真机1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执行。
发送和接收程序使计算机能够起到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每个部件的作用。
由发送和接收程序控制的计算机系统组成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的一部分。发送和接收程序通过诸如软盘和CD-ROM的记录介质或者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提供给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本身、传真机1、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的用户。
对于操作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的计算机系统,例如装在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或传真机1的计算机系统、或者可通信连接到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的计算机系统、或者通过通信路径(无线或缆/线)都能使用。
权利要求
1.一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包括一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一第二通信设备,通过因特网进行数据通信;一第三通信设备,执行与处理传真数据的一处理设备的数据通信;以及一通信控制设备,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接收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确定连接到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所述处理设备能否接收传真数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设备能接收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将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处理设备,当所述处理设备不能接收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将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因特网上的一个预定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未接收到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确定所述处理设备能否接收传真数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设备能够接收所述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传真数据并进一步通过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传真数据传送到所述处理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包括一根据所述接收的传真数据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设备包括一存储、显示和处理所述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处理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是由一邮件服务器地址和一电子邮件地址所指定的,并包括一设置数据输入设备,由用户使用以便输入邮件服务器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作为设置数据;以及一存储设备,存储所述指定服务器的所述设置数据作为要将所述传真数据传送到的所述服务器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需要一用户ID和一密码的输入来登录所述服务器,并且所述设置数据输入设备由所述用户使用,以便输入用户ID和密码作为除了邮件服务器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的所述设置数据外增加的设置数据,并且当用户ID和密码的所述设置数据由所述设置数据输入设备输入时,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所述设置数据作为登录所述服务器的用户ID和密码。
7.一传真机,包括一数据传输和接收设备,所述数据传输和接收设备包括一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一第二通信设备,通过因特网进行数据通信;一第三设备,进行与处理传真数据的一处理设备的数据通信;以及一通信控制设备,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接收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确定所述连接到第三通信设备的处理设备能否接收传真数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设备能接收传真数据时,由所述通信控制设备将由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处理设备,当所述处理设备不能接收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将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传送到在因特网上一预定的服务器。
8.一数据发送和接收程序,所述程序允许计算机起到一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每个设备的作用,所述数据发送和接收设备包括一第一通信设备,通过一公共交换电话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一第二通信设备,通过因特网进行数据通信;一第三通信设备,进行与处理传真数据的一处理设备的数据通信;以及一通信控制设备,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通过所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接收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确定所述连接到第三通信设备的处理设备能否接收传真数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设备能接收传真数据时,由所述通信控制设备将由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经由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传送到所述处理设备,当所述处理设备不能接收传真数据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将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的传真数据经由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传送到在因特网上一预定的服务器。
全文摘要
当接收到接受传真数据的请求时,确定记录部件是否在可打印状态中。当记录部件不在可打印状态时,确定是否已经进行了向因特网上目标存储服务器发送传真数据的设置。当确定已进行了设置时,传真机接收传真数据,然后将所接收传真数据转换成文件数据。所转换的传真数据附在电子邮件后并发送到目标存储服务器。
文档编号H04M11/06GK1725797SQ200410028630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7日
发明者森博己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