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透镜以及具备该复合透镜的透镜单元和具备该透镜单元的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058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透镜以及具备该复合透镜的透镜单元和具备该透镜单元的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透镜以及具备该复合透镜的透镜单元和具备该透镜单元的摄像装置,尤其是多个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相邻而置,同时对各透镜进行了使光轴相互一致的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摄像用的摄影机等摄像装置中,如图22所示,采用的是在镜筒3内具备多个(图2中是2个)透镜1、2以及光阑等其它光学部件的透镜单元4。
以前,在组装这种透镜单元4时,如图22所示,有时采用将各光学部件1、2相对于镜筒3从成为后侧的光学部件1依次压入镜筒3的方法。
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时,相对于镜筒3压入第1个光学部件1时,有时镜筒3的侧壁部会扩张开而使得镜筒3的内径略微偏离当初设计的尺寸。
这样,接着第2个以后的光学部件2没被压入镜筒2内的所定位置,因各光学部件1、2的位置关系变得不均衡,而会产生使透镜单元4的光学特性劣化的缺点。
另外,在镜筒3的外周面,虽然形成有螺钉部等对摄像装置主体的配合部,但如前所述因压入光学部件1而使得镜筒3的侧壁部扩张开的话,因镜筒3的外径偏离当初的设计尺寸,所以配合部的尺寸也会产生偏差。这样就不能使透镜单元4与摄像装置主体适当地配合,从而出现作为产品却没有用的情况。
对此,不是把各透镜1、2分开来各自收放到镜筒3内,而是以把多个透镜以及根据需要把其它光学部件一体组合起来的复合透镜的状态来收放到镜筒3内的话,就能够有效地回避上述缺点。
但是,仅把各光学部件粘贴起来的话,由于会产生如各光学部件之间的光轴的偏离那种光学误差,所以假如采用可以调整这种误差的结构的话,例如即使各透镜的性能不一样,也能够形成吸收误差而发挥得到适当的光学性能的复合透镜。
在这样的背景下,迄今为止,提出了与使透镜彼此的光轴或者透镜的光轴与光阑等其它光学部件的光轴或镜筒的中心轴相互一致的同轴调整的透镜有关的各种方案。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4480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196211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286987号公报然而,原来在复合透镜的阶段不能够进行各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由于同轴调整非常费力,所以有不能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例如,特开2002-196211号公报中的透镜那样的使锥体部接触来进行同轴调整的透镜的场合,由于需要以非常高的尺寸精度来形成各透镜,所以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特开2002-286987号公报的透镜那样,将多个光学部件依次压入镜筒内来进行各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的透镜的场合,因上述那样压入透镜,可以想到镜筒也会变形,需要高精度地进行各光学部件的尺寸的设定以确保适当的压入余量。因此,显然透镜的制造变得困难,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再有,特开2001-344806号公报的透镜是光检测器用透镜,与摄像装置用的透镜在基本结构上不同,不做成单元化的状态的话就不能够进行同轴调整。再有,由于不能唯一地进行在光轴方向的定位,使同轴调整变得复杂。
再有,在压入镜筒内之后进行同轴调整的透镜的场合,光学性能的检查也只能在透镜的组装结束时进行。结果,由于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组装不良致使调查也变得困难,所以难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这样,原来,实际情况是对能够维持高的光学性能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没有提出任何有效的方案。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是鉴于以上各点而提出来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通过在复合透镜的阶段能够简单并且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就能够维持光学性能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以及具备该复合透镜的透镜单元和具备该透镜单元的摄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1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是多个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相邻而置,同时对所述多个透镜进行了使光轴相互一致的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其相邻的透镜彼此的非光学功能面通过直接或者介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接触而在该相邻透镜的光轴方向定位,并且,在所述多个透镜上,形成与光轴所成的角度在相邻的透镜彼此之间各不相同并且用于该相邻的透镜彼此的同轴调整的调整面,再有,通过与所述相邻的透镜双方的调整面配合的调整部件来进行所述同轴调整。
因此,采用本发明1的发明的话,通过唯一地在透镜的光轴方向进行定位同时使调整部件与调整面配合,就能够实现在复合透镜的阶段简单并且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地复合透镜。
还有,在能够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对透镜进行成型的模具等透镜的制造条件规定所固有的光轴的偏离量时,在用调整部件一次规定了该制造条件下的透镜的光轴的偏离量之后,在以后的制造中,通过预先对透镜实施用于填补偏离量的加厚加工,就可以通过使调整部件仅位于调整面间的所定位置来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再有,这种唯一的同轴调整可以通过预先在调整部件自身形成填补偏离量的部位或通过在调整面配置填补偏离量的与透镜分开的隔离体也可以实现。
还有,在能够对所述透镜的制造条件规定固有的光轴的偏离量时,是指构成复合透镜的各透镜分别在某特定的制造条件(模具等)下成型的场合,在将各透镜做成复合透镜时能够看作发生与所述特定的制造条件对应的唯一偏离量(以下相同)。
发明2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相邻的透镜之中的一个透镜的光学功能面的外侧,形成有沿光轴向所述相邻的透镜之中的另一个透镜侧延伸的延伸部的同时,在该延伸部的内周面形成有所述一个透镜的调整面,所述另一个透镜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内侧,位于该外周面的至少所述延伸部的内侧的部位形成有所述另一个透镜的调整面,所述调整部件介于所述一个透镜的调整面和所述另一个透镜的调整面之间。
因此,采用该发明2的发明的话,因能够使在调整部件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截面变小,所以可以实现更加小型化的结构。
发明3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在发明1中,在所述相邻的透镜之中的一个透镜的光学功能面的外侧,沿圆周方向间隔开形成有沿光轴向所述相邻的透镜之中的另一个透镜侧延伸的多个延伸部的同时,在这些延伸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一个透镜的调整面,在所述另一个透镜的光学功能面的外侧形成有位于所述一个透镜的各延伸部之间的多个凸缘部的同时,在这些凸缘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另一个透镜的调整面,所述调整部件嵌合在所述一个透镜的调整面以及所述另一个透镜的调整面的外周。
因此,采用发明3的发明的话,因能够利用调整部件使作用在透镜上的应力保持均匀,所以可以进行更加稳定的同轴调整。
发明4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在发明1至发明3的任何一项中,所述调整部件做成与所述相邻的透镜双方的调整面接触的环形部件。
因此,采用发明4的发明的话,由于能够通过调整环形部件的倾斜度来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所以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更简便且廉价地进行同轴调整。
发明5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在发明1至3中,所述调整部件做成与所述相邻的透镜双方的调整面接触的套筒。
因此,采用发明5的发明的话,由于能够通过调整套筒的倾斜度来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所以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更简便且廉价地进行同轴调整。
发明6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在发明4中,所述调整部件具有与光轴正交的凸部,该凸部与面对在透镜的非光学功能面上的所述调整部件的部位接触。
因此,采用发明6的发明的话,在能够对透镜的制造条件规定固有光轴的偏离量时,用调整部件(没有凸部的部件)一度规定了该制造条件下的透镜的光轴的偏离量后,在以后的制造中,可以仅通过使形成有用于填补偏离量的所述凸部的调整部件位于调整面间的所定位置来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透镜的制造效率。
发明7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在发明4至6任何一项中,所述调整部件其平面形状为在环形的一部分具有开口部的形状。
因此,采用本发明7的发明的话,与在调整部件没有开口部的场合相比,在进行调整部件的调整时,由于易于使调整部件沿调整面的形状仅以所定量弹性小变形,所以可以以更高的精度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
发明8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是多个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相邻而置,同时对所述多个透镜进行了使光轴相互一致的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其相邻的透镜彼此的非光学功能面通过直接或者介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接触而在该相邻透镜的光轴方向定位,并且,在所述多个透镜上,形成与光轴所成的角度在相邻的透镜彼此之间各不相同并且用于该相邻的透镜彼此的同轴调整的调整面。
因此,采用发明8的发明的话,通过唯一地进行在透镜的光轴方向的定位的同时使调整部件与调整面配合,就可以实现在复合透镜的阶段简便且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
还有,在能够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对透镜进行成型的模具等透镜的制造条件规定固有的光轴的偏离量时,在用调整部件一次规定了该制造条件下的透镜的光轴的偏离量之后,在以后的制造中,通过预先对透镜实施用于填补偏离量的加厚加工,同时在调整部件自身预先形成填补偏离量的部位,在调整面配置填补偏离量的与透镜分开的隔离体,就可以仅通过使调整部件位于调整面之间的所定位置来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这样的话,就可以进一步提高透镜的制造效率。
另外,在各光学部件的粘接后使调整部件从调整面之间脱离,或者,调整部件最终仅在规定光轴的偏离量时使用,在实际生产阶段,通过在调整面之间设置填补偏离量的其它部件等,就可以做成在最终的制品化状态没有调整部件的复合透镜。
发明9的复合透镜的特征在于,是多个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相邻而置,同时对所述多个透镜进行了使光轴相互一致的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其相邻的透镜彼此的非光学功能面通过直接或者介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接触而在该相邻透镜的光轴方向定位,并且,在所述多个透镜上,形成与光轴所成的角度在相邻的透镜彼此之间各不相同并且用于该相邻的透镜彼此的同轴调整的调整面,再有,通过与所述透镜双方的调整面配合的套筒来进行所述同轴调整。
因此,采用发明9的发明的话,通过唯一地进行在透镜的光轴方向的定位,同时使套筒与调整面配合,就可以实现在复合透镜阶段简单且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
发明10的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发明1至9所述的复合透镜安装在镜筒中。
因此,采用发明10的发明的话,通过唯一地进行在透镜的光轴方向的定位,同时使套筒与调整面配合,就可以实现具备在复合透镜阶段简单且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的透镜单元。
发明11的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复合透镜中仅一枚透镜被压入镜筒中。
因此,采用这种结构的话,可以实现对镜筒的位置吻合更加简便的透镜单元。
发明12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发明10或发明11所述的透镜单元。
因此,采用这种结构的话,能够实现可以维持光学性能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1的复合透镜,能够实现维持光学性能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2的复合透镜,除发明1的复合透镜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3的复合透镜,除发明1的复合透镜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更加小型的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4的复合透镜,除发明1至发明3的复合透镜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更加廉价地实现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5的复合透镜,除发明1至发明3的复合透镜的效果之外,还能够更加廉价地实现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6的复合透镜,除发明4的复合透镜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7的复合透镜,除发明4至发明6的复合透镜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8的复合透镜,能够实现维持光学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9的复合透镜,能够实现维持光学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
采用发明10的透镜单元,能够实现维持光学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透镜单元。
采用发明11的透镜单元,除发明10的透镜单元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透镜单元。
采用发明12的摄像装置,能够实现维持光学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摄像装置。


图1是展示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2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调整部件的环形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与图1不同的其它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5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与图1和图4不同的其它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6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环形部件与图2不同的其它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复合透镜的制造工程中向第2透镜上设置调整部件以及第1透镜的工程的纵截面图。
图8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复合透镜的制造工程中各透镜的同轴调整工程的纵截面图。
图9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厚加工预先实施了助肋的第2透镜的立体图。
图10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厚加工预先实施了台阶部的第2透镜的立体图。
图11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厚加工预先实施了台阶部的第1透镜的立体图。
图12是展示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2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13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2实施方式中第2透镜的仰视图。
图14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2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的俯视图。
图15是展示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3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16是展示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第1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17是展示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第2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18是展示复合透镜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19是展示本发明中没有采用的复合透镜的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20是展示本发明中与没有采用的复合透镜的图19不同的其它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21是展示复合透镜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22是展示原来的复合透镜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
图中6、25、37-复合透镜,7、26-第1透镜,8、27-第2透镜,9-光轴,10、11、30、33-非光学功能面,12、13、28、29-调整面,14-调整部件,16-延伸部,17-开口部,19-助肋,20-凸部,22-台阶部,31-延伸部,34-凸缘部,38-套筒,41、46-透镜单元,42-镜筒。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复合透镜6具有在光轴9方向相邻而置的两枚透镜7、8,成为物侧的透镜为第1透镜7,成为成像面侧的另一个透镜为第2透镜8。
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通过与光轴9正交的非光学功能面10、11相互接触而在光轴9方向被定位。
另外,在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上形成有用于两透镜7、8的同轴调整的调整面12、13,这些调整面12、13与光轴9所成的角度,即和光轴9在同一平面上的、与各调整面12、13相切的切线与光轴9所成的角度(以下相同)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调整面12形成于与光轴9平行的垂直面,调整面13形成于图1中直径向下方收缩的锥体面。
再有,第1透镜7和第2透镜8通过与两个透镜7、8双方的调整面12、13配合的调整部件14来进行同轴调整。
即,通过倾斜(改变调整部件14与光轴9所成的角度)调整部件14,第1透镜7和第2透镜8介由非光学功能面10、11相对地移动,使第1透镜7和第2透镜8的光轴一致。
在这里,透镜的移动量与调整部件14的倾斜度大致成比例。
因此,通过介由与两个透镜7、8的光轴9正交的非光学功能面10、11来唯一地进行在透镜7、8的光轴9方向的定位,同时使调整部件14与调整面12、13配合,就可以实现在复合透镜6的阶段简便并且适当地进行透镜7、8的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6。还有,在图1中,虽然非光学功能面10、11彼此直接接触,但并不必局限于此,也可以使非光学功能面10、11彼此介由与光轴9正交的其它部件(光阑等)间接地接触。
另外,一旦改变调整面12、13的倾斜角度,就能够相对于调整部件14的倾斜改变透镜的移动量。
另外,调整面12、13并不局限于和光轴9在同一平面上的与各调整面12、13相切的切线与光轴9所成的角度沿光轴9方向一直为恒定的角度的面的场合,也可以是切线所成的角度沿光轴9方向逐渐变化的面。这样的话,可以将透镜相对于调整部件14倾斜度的变位量适当地设定成例如2次函数或节跃状等比例以外的关系。
再有,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透镜6的结构为调整部件14与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双方的接触面12、13接触。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调整部件14的截面形状为圆型,并且平面形状为在环形的一部分具有开口部17。
这样,与调整部件14没有开口部的场合相比,由于在进行同轴调整时易于使调整部件14沿调整面12、13的形状仅弹性变形所定量,所以可以以更高的精度进行光学部件7、8的同轴调整。
另外,该调整部件14最好是以例如钢线、铜线等具有弹性的部件做成。
另外,由于通过调整调整部件14的倾斜度就能够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7、8的同轴调整,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更简便且廉价地进行同轴调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透镜7的光学功能面15的外侧,沿光轴9形成有在第2透镜侧延伸出的延伸部16的同时,在该延伸部16的内周面形成有第1透镜7的调整面12。
再有,在延伸部16的内侧,第2透镜8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此处,同时,在位于该外周面至少延伸部16的内侧的部位形成有第2透镜8的调整面13。
并且,调整部件14介于第1透镜7的调整面12和第2透镜8的调整面13之间。
这样,通过使调整部件14与圆周方向正交的截面变小,就可以使复合透镜的外径更小。还有,与调整部件14的圆周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最好是圆形,但只要与两个调整面12、13双方配合的话,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还有,作为通过调整部件14来保持同轴状态的方法,也可以做成简单地用粘接剂把调整部件14和调整面12、13粘接起来。另外,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第2透镜8的调整面13上,作为加厚加工,通过形成在光轴方向与调整部件14接触的助肋19,来稳定地保持同轴调整状态,也还可以使用粘接剂。另外,也可以通过在调整面13上配置与透镜8分开的环形的隔离片,来保持调整部件14的同轴调整状态。
再有,实施上述那种加助肋19等的加厚加工的其它重要意义在于实现能够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的复合透镜6。
即,在能够用例如统计方法对透镜7、8进行成型的模具等透镜7、8的制造条件规定固有光轴9的偏离量时,用调整部件14一度规定该制造条件下透镜7、8的光轴9的偏离量的话,就能够将该规定的偏离量原封不动地应用于在相同制造条件下成型的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组成的复合透镜6。
因此,在规定了偏离量后,不是在同轴调整后而是预先对透镜7、8实施用于填补偏离量的加厚加工,通过在调整面12、13上配置与透镜7、8分开的填补偏离量的隔离片,仅在调整面12、13之间的所定位置设置调整部件14就可以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
还有,该场合中调整部件14的设置位置例如以调整部件14的开口部17等特定部位为基准来确定,该成为基准的特定部位在进行同轴调整时(规定偏离量时),通过预先检测出设置在调整面12、13之间的圆周方向的哪个位置来定下来也可以。另外,并不限于此,以模具成型时透镜7、8的浇口部等特定部位为基准,通过预先检测出调整部件14的哪个部位相对于该成为基准的特定部位设置,来确定调整部件14的设置位置也可以。
这样做的话,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透镜6的制造效率。
再有,如图5、图6所示,也可以在调整部件14上设置与第1透镜7的非光学功能面11中的调整部件14面对的部位接触的凸部20。
这样做的话,与助肋19的情况同样,在能够对透镜7、8的制造条件规定固有光轴9的偏离量时,用调整部件14(没有凸部20)一度规定该制造条件下透镜7、8的光轴9的偏离量后,在以后的制造中,仅通过使形成有用于填补偏离量的凸部20的调整部件14位于调整面12、13之间的所定位置就可以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
还有,虽然未图示出,不过,调整部件14的凸部20的朝向也可以与图5所示的方向相反。该场合,也能够通过使凸部20与面对第2透镜8的非光学功能面11中的调整部件14的部位接触来填补光轴的偏离量,与图5所示同样,可以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
另外,在粘接各光学部件7、8后,使调整部件14从调整面12、13之间脱离,或者,调整部件14最终仅在规定光轴9的偏离量时使用,在实际的批量生产阶段,通过在调整面12、13之间设置填补偏离量的其它部件,就可以做成在最终的制品化阶段不具备调整部件14的复合透镜。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复合透镜6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所示,将第2透镜8以使其调整面13在上侧的状态固定,同时,在第2透镜8上,设置包围调整面13的夹具21,将调整部件14放置在该夹具21上。
在该状态下,将第1透镜7以其调整面12在下侧的状态放置在第2透镜8上。
这时,通过使与第1透镜7和第2透镜8的光轴9正交的非光学功能面10、11彼此接触来唯一地在两透镜7、8的光轴9方向定位。
其次,如图8所示,通过用夹具21改变调整部件14的倾斜度,第1透镜7在与光轴9正交的方向移动。
这时,通过采用输出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的成像状态的析像表等光学方法,来确认两透镜7、8的光轴的偏离量,同时对调整部件14的倾斜度进行调整以使两透镜7、8的光轴9相互一致,来进行第1透镜7和第2透镜8的同轴调整。
这时,与同轴调整对照,通过调整部件14在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的调整面12、13之间上下移动来调整嵌合度,第1透镜7和第2透镜8就介由调整部件14以适当的嵌合度嵌合起来。
在进行了同轴调整后,通过使粘接剂流入调整面12、13之间来使两个调整面12、13相互粘接,或除粘接剂之外还对调整面13实施图4所示的保持同轴调整状态的加厚加工19等,就结束了复合透镜6的制造。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中复合透镜6的其它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还有,以下所述的方法是以能够用统计的方法对制造复合透镜6的模具等透镜的制造条件规定固有的光轴9的偏离量为前提。
并且,在此前提下,首先,对在所定的制造条件下制造的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进行如图7以及图8所示的那种同轴调整,同时,基于在同轴调整后的状态的调整部件14的倾斜度或位置来规定该制造条件下光轴的偏离量。
还有,这时,将调整部件14的特定部位(开口部17等)定为基准,该成为基准的特定部位通过预先检测出设置在调整面12、13之间的圆周方向的哪个位置,预先确定调整部件14对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的设置位置。
并且,使用以与规定上述光轴9的偏离量时的透镜7、8相同的制造条件为基础所制造的第1透镜7以及第2透镜8来制造复合透镜6。
这时,如图9所示,对第2透镜8的调整面预先实施作为填补偏离量的加厚加工的助肋19,或者,如图10、图11所示,对第2透镜8的调整面13以及第1透镜7的调整面12预先实施作为加厚加工的台阶部。
另外,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调整部件14上预先形成图6所示的那种填补光轴9的偏离量的凸部20。
其次,在实施了加厚加工的第2透镜8上设置调整部件14。这时,进行调整部件14的设置使调整部件14位于与进行同轴调整时预先确定的第2透镜8相对的设置位置。
这样做的话,通过简单地使调整部件14位于第2透镜8和第1透镜7的调整面12、13之间的所定位置就能够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
其结果,能够提高复合透镜6的生产效率。
其次,参照图12至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2实施方式。
还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地方用同一符号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复合透镜25其调整部件14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透镜26以及第2透镜27的调整面28、29的方式以及调整部件14相对于调整面28、29的配合的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即,如图12、图14所示,在第1透镜26的光学功能面20的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所定间隔形成有沿光轴9向第2透镜27侧延伸出的多个延伸部31,在这些延伸部31的外周面形成有第1透镜26的调整面28。该调整面28形成在图12中从截面看,在和光轴9正交的径向与光轴9之间的距离向上方逐渐变小的面。
另一方面,如图12、图13所示,在第2透镜27的光学功能面33的外侧,形成有位于第1透镜26的各延伸部31之间的多个凸缘部34,同时,在这些凸缘部34的外周面形成有第2透镜27的调整面29。该调整面29形成在图12中从截面看,在和光轴9正交的径向与光轴9之间的距离向下方逐渐变小的面。
并且,第1透镜26的调整面28和第2透镜27的调整面29与光轴9所成的角度各不相同。
并且,通过使调整部件14与第1透镜26的调整面28和第2透镜27的调整面29的外周嵌合,来对第1透镜26和第2透镜27的光轴进行同轴调整。
这样,利用调整部件14,能够使作用在透镜26、27的应力保持均匀,可以进行稳定的同轴调整。
还有,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通过进行对调整面28、29的加厚加工或与透镜分开的隔离片的配置、或者在调整部件14上凸部20的形成,就能够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
另外,在图12中,与第1透镜26的光轴9正交的非光学功能面10和与第2透镜27的光轴正交的非光学功能面11介由光阑32间接地接触,但该光阑32根据需要来配置就可以。
其次,图15展示的是本发明的复合透镜的第3实施方式。
还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地方用同一符号来进行说明。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调整部件做成包围第2透镜8的调整面13的套筒38。
该套筒38最好其截面形状为矩形,并且,其平面形状为圆环形的一部份具有开口的开口部。另外,在与第1透镜7和第2透镜8的光轴9正交的非光学功能面10、11之间配置有与光轴9正交的光阑39,通过介由该光阑39两个透镜7、8的非光学功能面10、11间接地接触而在两个透镜7、8的光轴9方向定位。还有,该光阑39根据需要配置就可以。
在这种场合,由于通过调整套筒38的倾斜度就能够适当地进行光学部件7、8、39的同轴调整,所以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简便且廉价地进行同轴调整。
还有,在第3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通过进行对调整面13的加厚加工等,能够唯一地进行同轴调整。
其次,参照参照图16来说明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41是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复合透镜6安装在镜筒42上,对复合透镜6的光轴9和镜筒42的中心轴进行同轴调整。
在这里,安装在透镜单元41上的复合透镜6如前所述在复合透镜6的阶段已经完成了同轴调整。
结果,复合透镜6之中,仅对一枚透镜(图16中的第1透镜7)进行其光轴9与镜筒42的中心轴的同轴调整并逐渐压入镜筒42内的话,就可以唯一地对构成复合透镜6的各光学部件7、8的所有光轴9和镜筒42的中心轴进行同轴调整。
还有,在图16中,与第1透镜7的光轴9正交的非光学功能面10和与第2透镜8的光轴9正交的非光学功能面11介由光阑45间接地接触,但该光阑45根据需要来配置就可以。
另外,在图16中,在第1透镜7的外周面的下端部形成有用于进行复合透镜6和镜筒42的同轴调整的斜面43,同轴调整用的调整部件44(例如,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介于该斜面43和镜筒42的对向面之间,但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来对复合透镜6和镜筒42进行同轴调整。
其次,图17所示的是本发明的透镜单元的第2实施方式。
该透镜单元43将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复合透镜25(图17中在调整部件14上具有凸部20)安装在镜筒47中,对复合透镜25以及镜筒47进行同轴调整。另外,在第1透镜26和第2透镜27之间根据需要配置了光阑4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16同样,也在复合透镜25的阶段就已经结束了同轴调整。并且,在图17的透镜单元43中,通过仅对一枚透镜26进行其光轴9与镜筒47的中心轴的同轴调整并逐渐压入镜筒47内,就可以唯一地对复合透镜25的所有光轴9和镜筒47的中心轴进行同轴调整。结果,能够提高透镜单元43的生产效率。
并且,具备图16或图17所示的那种透镜单元41、46或者将图15所示的复合透镜37收放在镜筒内的透镜单元、同时具备摄像元件等其他部件的摄像装置,由于对复合透镜6、25、37的各光学部件彼此进行了同轴调整以及对复合透镜6、25、37和镜筒42进行了适当的同轴调整,所以能够发挥优良的光学性能。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做出各种变更。
例如,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具备3枚以上透镜的复合透镜。
另外,在图12、图17所示的透镜结构中,也可以用套筒作为调整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与图12的复合透镜同样,通过利用调整部件使作用在透镜上的应力保持均匀,就可以进行更加稳定的同轴调整,另外,与图17的透镜单元46同样,可以唯一地进行复合透镜和镜筒的同轴调整。
再有,如图18所示,也可以做成在使第1透镜49以及第2透镜50相互接触的状态下,使两个透镜49、50的外周面嵌合在套筒38内的复合透镜48。在该场合,通过调整套筒38的角度,也可以简便地进行同轴调整。还有,在图18的复合透镜48中,相邻的各透镜49、50与调整面51、52中的光轴9所成的角度并不一定要不同,只要是图19、图20所示的那种各调整面51、52位于光轴9上具有同一曲率中心的同心球面上的结构就可以。该场合,在套筒38的内周面上形成在与第1透镜49嵌合的一侧和与第2透镜50嵌合的一侧与光轴9所成的角度不同的复合倾斜面,用该符合倾斜面来进行各透镜49、50的同轴调整就可以。
另外,如图21所示,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套筒38上一体形成光阑53,同时介由该光阑53使第1透镜49以及第2透镜50相互接触,并且,套筒的中心轴具有在光轴9的方向中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相互偏离的形状。
该场合,在介由光阑53使第1透镜49以及第2透镜50相互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使两个透镜49、50绕光轴9的周围(透镜的圆周方向)旋转,就能够使两个透镜49、50相对地偏心旋转,利用该偏心旋转可以进行光学部件的同轴调整。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透镜,多个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相邻而置,同时对所述多个透镜进行了使光轴相互一致的同轴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镜其相邻的透镜彼此的非光学功能面通过直接或者介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接触而在该相邻透镜的光轴方向定位,并且,在所述多个透镜上,形成与光轴所成的角度在相邻的透镜彼此之间各不相同并且用于该相邻的透镜彼此的同轴调整的调整面,再有,通过与所述透镜双方的调整面配合的调整部件来进行所述同轴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邻的透镜之中的一个透镜的光学功能面的外侧,形成有沿光轴向所述相邻的透镜之中的另一个透镜侧延伸的延伸部的同时,在该延伸部的内周面形成有所述一个透镜的调整面,所述另一个透镜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内侧的同时,在位于该外周面的至少所述延伸部的内侧的部位形成有所述另一个透镜的调整面,所述调整部件介于所述一个透镜的调整面和所述另一个透镜的调整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邻的透镜之中的一个透镜的光学功能面的外侧,沿圆周方向间隔开形成有沿光轴向所述相邻的透镜之中的另一个透镜侧延伸的多个延伸部的同时,在这些延伸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一个透镜的调整面,在所述另一个透镜的光学功能面的外侧形成有位于所述一个透镜的各延伸部之间的多个凸缘部的同时,在这些凸缘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另一个透镜的调整面,所述调整部件嵌合在所述一个透镜的调整面以及所述另一个透镜的调整面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做成与所述相邻的透镜双方的调整面接触的环形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做成与所述相邻的透镜双方的调整面接触的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具有与光轴正交的凸部,该凸部与面对在透镜的非光学功能面上的所述调整部件的部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其平面形状为在环形的一部分具有开口部的形状。
8.一种复合透镜,多个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相邻而置,同时对所述多个透镜进行了使光轴相互一致的同轴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镜,其相邻的透镜彼此的非光学功能面通过直接或者介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接触而在该相邻透镜的光轴方向定位,并且,在所述多个透镜上,形成与光轴所成的角度在相邻的透镜彼此之间各不相同并且用于该相邻的透镜彼此的同轴调整的调整面。
9.一种复合透镜,多个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相邻而置,同时对所述多个透镜进行了使光轴相互一致的同轴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镜,其相邻的透镜彼此的非光学功能面通过直接或者介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接触而在该相邻透镜的光轴方向定位,并且,在所述多个透镜上,形成与光轴所成的角度在相邻的透镜彼此之间各不相同并且用于该相邻的透镜彼此的同轴调整的调整面,再有,通过与所述相邻透镜双方的调整面配合的套筒来进行所述同轴调整。
10.一种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复合透镜安装在镜筒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透镜中仅一枚透镜被压入镜筒中。
12.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复合透镜以及具备该复合透镜的透镜单元和具备该透镜单元的摄像装置。提供一种通过简便且适当地进行复合透镜的同轴调整就能够维持光学性能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的复合透镜、透镜单元以及摄像装置。相邻的透镜(7、8)彼此的非光学功能面(10、11)通过直接或者介由其它部件间接地接触而在透镜(7、8)的光轴方向定位,在所述多个透镜(7、8)上形成与光轴所成的角度各不相同并且用于该透镜(7、8)彼此的同轴调整的调整面(12、13),通过与所述透镜(7、8)双方的调整面(12、13)配合的调整部件(14)来进行所述同轴调整。
文档编号H04N5/225GK1790082SQ20041009869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梶原靖 申请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