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

文档序号:762108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智能虚交换(IV-Switch或Intelligent Virtual-Switch)技术的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通信领域使用智能虚交换(IV-Switch)链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虚交换(IV-Switch)技术是一种建立虚拟电路的方法,中国专利(CN1538682A)阐述了IV-Switch技术。在IV-Switch中,通过入端口号和入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ID(Identified)号来选择出端口号和出虚拟局域网(VLAN)ID号,该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网络中的广播流量,避免广播风暴的发生,在IV-Switch体系中结合了电信级理念和计算机理念,实现起来比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对运维的要求没有MPLS高,成本低,可用于构建电信级以太承载网,已引起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极大的关注。
利用IV-Switch技术可以使得每个端口都有独立的4096个VLAN来区分用户,大大扩展了VLAN的数目,但是按照目前的实现方式,只能充分利用每个端口的VLAN范围,对于整网的VLAN范围没有改善,如图1所示的实际组网需求,应用现有的IV-Switch技术就无法满足。
在图1所示中,客户A的两部分网络分别通过IV-Switch设备101的端口104和IV-Switch设备103的端口110接入到骨干网,并且进行互通。客户B的两部分网络分别通过IV-Switch设备101的端口105和IV-Switch设备103的端口111接入到骨干网,并且进行互通。由于客户A和客户B的数据流都需要通过IV-Switch设备101的端口106和IV-Switch设备103的端口109,另外,客户A和客户B都分别已经存在了4096个VLAN范围的子网应用,此时,由于受到端口106和端口109最大只能支持4096个VLAN范围的限制,应用原来的IV-Switch技术将无法解决该需求。
从图1所示的应用组网可以看出,目前的IV-Switch技术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是在骨干网上面由于受限于单端口只支持4096个VLAN范围,将导致很多实际的应用需求无法满足。
IEEE802.1Q隧道(QINQ,即VLAN Stacking,可堆叠VLAN)是一种VLAN叠加封装的新技术,即数据包的VLAN封装可以进行多次嵌套,通过使用VLAN叠加技术可以扩展VLAN范围,可以有效地解决VLAN范围受限的问题,本发明介绍如何将IV-Switch技术和QINQ技术结合起来,提供一种IV-Switch链路建立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扩大IV-Switch技术应用中骨干网的VLAN范围,本发明是使得IV-Switch技术得到进一步更广泛应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IV-Switch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骨干网上VLAN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适用于网络通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根据每个局域网用户的位置信息,将每个局域网用户进行编码,得到唯一标示每个局域网用户的用户编码;步骤B源局域网用户对应的虚拟交换机根据目的局域网用户的用户编码,确定到达目的局域网用户所经过虚拟交换机的路径信息;步骤C在路径的每个虚拟交换机上建立交换表项,该交换表项以入VLAN ID和入端口号为索引,选择出端口、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并根据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决定是否需要选择出VLAN ID;及步骤D将目的局域网用户编码所对应的设备端口、VLAN ID作为出端口、出VLAN ID,建立与目的用户之间的交换表项,虚电路建立完成。
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中,所述交换表项包括入VLANID、入端口号、出VLAN ID、出端口号。
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中,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包括增加VLAN ID、减少VLAN ID和/或替换VLAN ID。
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
步骤C1,当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为增加VLAN ID时,在从当前虚拟交换机到目的局域网用户的路径上为当前虚拟交换机建立一对等体,所述对等体执行减少VLAN ID的策略;步骤C2、当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为减少VLAN ID时,从选择的出端口中选取一空闲的出VLAN ID,并根据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端口、入VLAN ID号和所选择的出端口号、出VLAN ID及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建立与下一级虚拟交换机之间的交换表项;及步骤C3、当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为替换VLAN ID时,根据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端口、入VLAN ID号和所选择的出端口号、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建立与下一级虚拟交换机之间的交换表项。
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2进一步包括下一级虚拟交换机将其自身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并判断其自身是否为目的虚拟交换机的步骤。
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中,若所述当前虚拟交换机不是目的虚拟交换机,进一步包括判断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号的处理策略的步骤。
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中,若所述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号处理策略为增加VLAN ID号或替换VLAN ID号,则将所述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VLAN ID号和出端口号作为入VLAN ID号和入端口号;若所述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号处理策略为减少VLAN ID号,则将所述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端口号作为入端口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IV-Switch技术无法满足图1所示的组网应用需求的问题,同时扩大了IV-Switch的实际应用范围,并且可以使得IV-Switch技术不仅仅充分利用了单端口的4096个VLAN范围,还可以大大节约骨干网的VLAN范围资源,有利于骨干网接入更多的应用,为大规模以太网接入提供了条件。
另外,采用本发明可以使得对网络流量的管理十分方便,还可以实现层次化的IV-Switch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IV-Switch应用的一种需求组网图;图2是实现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IV-Switch转发表结构;图4是应用本发明在端口模式下进行报文转发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及图5是层次化IV-Switch的一个组网应用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IV-Switch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骨干网上VLAN范围受限的缺点,提供一种对IV-Switch链路建立的改进方法,将QINQ和IV-Switch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扩大IV-Switch在骨干网中VLAN范围。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改进智能虚交换(IV-Switch)链路建立的方法步骤A根据每个局域网用户的位置信息,将每个局域网用户进行编码,得到唯一标示每个局域网用户的用户编码;步骤B源局域网用户对应的虚拟交换机根据目的局域网用户的用户编码,确定到达目的局域网用户所经过虚拟交换机的路径信息;步骤C在路径的每个交换机上,建立交换表项,交换表项以入VLAN ID和入端口号为索引,选择一个出端口、对出虚拟局域网标示(VLAN ID)的处理策略,并根据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决定是否需要选择一个出VLAN ID。
进一步地,步骤C可以包括步骤C1当前虚拟交换机选择一个出端口和对VLAN ID的处理策略。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可以为增加VLAN ID、减少VLAN ID和替换VLANID。如果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是增加VLAN ID,转C2,如果对出VLANID的处理策略是替换VLAN ID,转C3,否则是减少VLAN ID策略,转C4;步骤C2在从当前虚拟交换机到目的局域网用户的路径上为当前虚拟交换机建立一个对等体(peer),该对等体执行与增加VLAN ID策略相反的减少VLAN ID的策略;步骤C3从选择的出端口中选取一个空闲的出VLAN ID,然后根据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端口、入VLAN ID号和所选择的出端口号、出VLAN ID以及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建立与下一级虚拟交换机之间的交换表项,转C5;步骤C4根据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端口、入VLAN ID号和所选择的出端口号、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建立与下一级虚拟交换机之间的交换表项;步骤C5下一级虚拟交换机将自身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判断自身是否为目的虚拟交换机,如果不是转C6,如果是转C10;步骤C6判断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如果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处理策略是增加VLAN ID或者替换VLAN ID,转C7,否则处理策略是减少VLAN ID,转C8;步骤C7将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VLAN ID和出端口作为入VLAN ID和入端口,转C1;步骤C8将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端口作为入端口;步骤C9寻找从当前虚拟交换机到源局域网用户已建立的链路上的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对等体,以找到的对等体虚拟交换机的入VLAN ID号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VLAN ID号,转C1;步骤C10判断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如果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处理策略是增加VLAN ID或者替换VLAN ID,转C11,否则处理策略是减少VLAN ID,转C12;步骤C11将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VLAN ID和出端口作为入VLAN ID和入端口,并确定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转C14;步骤C12将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端口作为入端口;步骤C13寻找从当前虚拟交换机到源局域网用户已建立的链路上的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对等体,以找到的对等体虚拟交换机的入VLAN ID号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VLAN ID号,并确定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步骤C14将目的局域网用户编码所对应的设备端口、VLAN ID作为出端口、出VLAN ID,建立与目的用户之间的交换表项,虚电路建立完成。
如图2所示是实现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对每个局域网用户编码,唯一标示每个局域网用户;步骤202确定从源局域网用户到目的局域网用户之间的路径信息,将源虚拟交换机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步骤203选择当前虚拟交换机的一个出端口,并选择对出虚拟局域网标示(VLAN ID)的处理策略;步骤204判断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是否是增加VLAN ID,如果是,转步骤206;步骤205判断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是否是替换VLAN ID,如果是,转步骤207,否则转步骤209;步骤206在当前虚拟交换机到目的局域网用户的路径上为当前虚拟交换机建立一个对等体,对等体执行与增加VLAN ID相反的减少VLAN ID策略。
步骤207从选择的出端口中选取一个空闲的出VLAN ID;步骤208根据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端口号、入VLAN ID号和所选择的出端口号、出虚拟局域网标示(VLAN ID)及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建立与下一级虚拟交换机之间的交换表项,转步骤210;步骤209根据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端口、入VLAN ID号和所选择的出端口号、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建立与下一级虚拟交换机之间的交换表项;步骤210下一级虚拟交换机将自身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步骤211判断自身是否是目的虚拟交换机,如果是,转步骤212,否则转步骤216;步骤212判断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策略是否是增加VLANID或者替换VLAN ID,如果是转步骤213,否则是减少VLAN ID,转步骤214;步骤213将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VLAN ID和出端口号作为入VLAN ID和入端口号,转步骤203;步骤214将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端口号作为入端口号;步骤215寻找从当前虚拟交换机到源局域网用户已建立的链路上的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对等体,以找到的对等体虚拟交换机的入VLAN ID号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VLAN ID号,转步骤203;步骤216判断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策略是否是增加VLANID或者替换VLAN ID,如果是转步骤217,否则是减少VLAN ID,转步骤218;步骤217将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VLAN ID和出端口号作为入VLAN ID和入端口号,并确定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转步骤220;步骤218将上一级虚拟交换机选择的出端口作为入端口;步骤219寻找从当前虚拟交换机到源局域网用户已建立的链路上的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对等体,以找到的对等体虚拟交换机的入VLAN ID号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VLAN ID号,并确定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步骤220将目的局域网用户编码所对应的设备端口、VLAN ID作为出端口、出VLAN ID,建立与目的用户之间的交换表项;步骤221虚电路建立完成,结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3所示是IV-Switch转发表结构,本发明一种改进智能虚交换(IV-Switch)链路建立的方法的数据结构包括IV-Switch转发表301IV-Switch转发表的KEY由入端口号和入VLAN ID号构成,IV-Switch转发表RESULT结果存储一系列标志位(增加VLAN标志位、减少VLAN标志位)和出VLAN ID号以及出端口号等其他信息;IV-Switch转发表KEY 302由入端口号303和入VLAN ID号304两部分构成,用于检索IV-Switch转发表;IV-Switch转发表RESULT 303存储一系列标志位(增加VLAN标志位305、减少VLAN标志位306)和出端口号307以及出VLAN ID号308等其他信息;入端口号303用于构成检索IV-Switch转发表的KEY值;入VLAN ID号304用于构成检索IV-Switch转发表的KEY值;增加VLAN标志位305表示需要对数据包再封装一层VLAN;如果数据包进入时已经是VLAN报文,那么将形成VLAN堆叠,也就是形成QINQ封装的报文格式;减少VLAN标志位306表示需要对数据包去除最外层VLAN封装;如果数据包进入时没有VLAN封装,那么不进行该操作;出端口号307数据包封装成为新的报文后,从出端口307发送出去;出VLAN ID号308在进行增加一层新的VLAN和替换VLAN操作(增加VLAN标志位和减少VLAN标志位都为0)时,使用IV-Switch转发表中的出VLAN ID号作为最外层VLAN封装的新LAN ID号,如果出VLAN ID策略是减少VLAN ID,那么不需要出VLAN ID。
如图4所示,应用本发明在端口模式下进行报文转发的处理流程包括步骤401取数据包入端口号和数据包最外层VLAN ID号;步骤402用数据包入端口号和最外层VLAN ID号查找IV-Switch转发表;步骤403增加VLAN标志位有效,转步骤404,否则转步骤406;步骤404取匹配到的IV-Switch转发表条目中存放的新VLAN ID号;步骤405用匹配到的IV-Switch转发表条目中的新VLAN ID号在数据包的外面再封装一层新的VLAN,转步骤411;如果数据包进入时已经是VLAN报文,那么将形成VLAN堆叠,也就是形成QINQ封装的报文格式;步骤406减少VLAN标志位有效,转步骤409,否则转步骤407;步骤407取匹配到的IV-Switch转发表条目中存放的新VLAN ID号;步骤408用匹配到的IV-Switch转发表条目中的新VLAN ID号替换数据包最外层VLAN封装的VLAN ID号,转步骤411;步骤409入数据包是VLAN封装报文,转步骤410,否则转步骤411;步骤410将数据包的最外层VLAN封装去除或取消;步骤411从匹配到的IV-Switch转发表条目中取得出接口;步骤412将封装完毕后的新数据包从匹配到的IV-Switch转发表条目的出端口发送出去;步骤413结束。
下面采用本发明来实现图1所示的实际组网应用。
IV-Switch设备101是源虚拟交换机,IV-Switch设备103是目的虚拟交换机。IV-Switch设备101为客户A-1和客户B-1分别建立如下IV-Switch转发表(a1)、(入端口104,入VLAN(1~4095),增加VLAN标志=1,减少VLAN标志=0,出端口106,出VLAN ID=1);(a2)、(入端口105,入VLAN(1~4095),增加VLAN标志=1,减少VLAN标志=0,出端口106,出VLAN ID=2);IV-Switch设备102建立如下IV-Switch转发表
(b1)、(入端口107,入VLAN=1,增加VLAN标志=0,减少VLAN标志=0,出端口108,出VLAN ID=1);(b2)、(入端口107,入VLAN=2,增加VLAN标志=0,减少VLAN标志=0,出端口108,出VLAN ID=2);IV-Switch设备103是IV-Switch设备101的对等体,IV-Switch设备101执行增加VLAN ID策略,IV-Switch设备103执行减少VLAN ID策略,在IV-Switch设备103上建立如下IV-Switch转发表(c1)、(入端口109,入VLAN=1,增加VLAN标志=0,减少VLAN标志=1,出端口110,出VLAN ID=NULL);(c2)、(入端口109,入VLAN=2,增加VLAN标志=0,减少VLAN标志=1,出端口111,出VLAN ID=NULL);客户A-1的数据流进入到IV-Switch设备101之后,被增加一层VLAN ID=1,形成QINQ封装的报文,并且以VLAN ID=1的外层VLAN ID封装穿越骨干网IV-Switch设备102,到达目的虚拟交换机IV-Switch设备103,在IV-Switch设备103上,将客户A-1的数据流去除被增加的用于穿越骨干网的外层VLAN ID,恢复成原来的数据流从端口110与客户A-2的流量互通起来。
类似地,客户B-1的数据流进入到IV-Switch设备101之后,被增加一层VLAN ID=2,形成QINQ封装的报文,并且以VLAN ID=2的外层VLAN ID封装穿越骨干网IV-Switch设备102,到达目的虚拟交换机IV-Switch设备103,在IV-Switch设备103上,将客户B-1的数据流去除被增加的用于穿越骨干网的外层VLAN ID,恢复成原来的数据流从端口111与客户B-2的流量互通起来。
在IV-Switch设备101的端口106上只使用了两个VLAN ID(1和2)就将客户A和客户B的流量成功的互通起来,因此,从以上实现流程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有效地节约了骨干网的VLAN范围资源,扩大了骨干网VLAN范围。
另外,采用本发明也可以使得对网络流量的管理十分方便。从以上实现过程可以看出,客户A的流量进入骨干网之后都被在外层封装了一个VLANID=1,客户B的流量进入骨干网之后都被在外层封装了一个VLAN ID=2,这样在骨干网中,所有对客户A的服务都可以基于VLAN ID=1来进行,所有对客户B的服务都可以基于VLAN ID=2来进行。
最后,采用本发明可以方便地实现层次化的IV-Switch应用。
图5所示是层次化IV-Switch的一个组网应用图,假设一个网络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接入网(IV-Swithch设备514~516)、承载网(IV-Swithch设备510~513)和骨干网(IV-Swithch设备501~509),接入网下面可以是用户网络。
在接入网的IV-Switch设备上面可以对用户网络上送的流量封装一层VLAN ID,称为“接入网VLAN ID”;在承载网的IV-Switch设备上,可以对接入网上送的流量继续封装一层VLAN ID,称为“承载网VLAN ID”;在骨干网的IV-Switch设备上,可以对承载网上送的流量再封装一层VLAN ID,称为“骨干网VLAN ID”。数据流使用“骨干网VLAN ID”穿越骨干网,使用“承载网VLAN ID”来穿越承载网,使用“接入网VLAN ID”来穿越接入网。
对同一层次的IV-Switch设备,可以认为上一层的网络情况是透明的。例如,数据流从承载网IV-Switch设备510进入骨干网IV-Switch设备514之后,被加入一个“骨干网VLAN ID”,经过骨干网IV-Switch设备515,到达骨干网IV-Switch设备516之后,去除“骨干网VLAN ID”,进入目的IV-Switch设备512或者513。那么整个处理过程,对于承载网IV-Switch设备510来说,可以认为上面的骨干网是透明的,这样在承载网上面进行IV-Switch部署的时候,就可以不考虑其他层次的网络情况。同样,在骨干网和接入网上面部署IV-Switch的时候也不需要考虑其他层次的网络情况,也就实现了层次化的IV-Switch组网,有利于IV-Switch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IV-Switch技术无法满足图1所示的组网应用需求的问题,扩大了IV-Switch的实际应用范围,并且可以使得IV-Switch技术不仅仅将单端口的4096个VLAN范围充分利用起来了,还可以大大节约骨干网的VLAN范围资源,有利于骨干网接入更多的应用,为大规模以太网接入提供了条件。
另外,从所述具体实施例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可以使得对网络流量的管理十分方便,还可以实现层次化的IV-Switch应用。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适用于网络通信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根据每个局域网用户的位置信息,将每个局域网用户进行编码,得到唯一标示每个局域网用户的用户编码;步骤B源局域网用户对应的虚拟交换机根据目的局域网用户的用户编码,确定到达目的局域网用户所经过虚拟交换机的路径信息;步骤C在路径的每个虚拟交换机上建立交换表项,该交换表项以入VLAN ID和入端口号为索引,选择出端口、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并根据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决定是否需要选择出VLAN ID;及步骤D将目的局域网用户编码所对应的设备端口、VLAN ID作为出端口、出VLAN ID,建立与目的用户之间的交换表项,虚电路建立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表项包括入VLAN ID、入端口号、出VLAN ID、出端口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包括增加VLAN ID、减少VLAN ID和/或替换VLAN I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C1,当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为增加VLAN ID时,在从当前虚拟交换机到目的局域网用户的路径上为当前虚拟交换机建立一对等体,所述对等体执行减少VLAN ID的策略;步骤C2、当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为减少VLAN ID时,从选择的出端口中选取一空闲的出VLAN ID,并根据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端口、入VLAN ID号和所选择的出端口号、出VLAN ID及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建立与下一级虚拟交换机之间的交换表项;及步骤C3、当所述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为替换VLAN ID时,根据当前虚拟交换机的入端口、入VLAN ID号和所选择的出端口号、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建立与下一级虚拟交换机之间的交换表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2进一步包括下一级虚拟交换机将其自身作为当前虚拟交换机并判断其自身是否为目的虚拟交换机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当前虚拟交换机不是目的虚拟交换机,进一步包括判断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号的处理策略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号处理策略为增加VLAN ID号或替换VLAN ID号,则将所述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VLAN ID号和出端口号作为入VLAN ID号和入端口号;若所述上一级虚拟交换机的出VLAN ID号处理策略为减少VLAN ID号,则将所述上一级虚拟交换机所选择的出端口号作为入端口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智能虚交换链路的方法,包括根据每个局域网用户的位置信息编码,得到唯一标示每个局域网用户的用户编码;源局域网用户对应的虚拟交换机根据目的局域网用户的用户编码,确定到达目的局域网用户所经过虚拟交换机的路径信息;在路径的每个虚拟交换机上建立交换表项,该交换表项以入VLAN ID和入端口号为索引,选择出端口、对出VLAN ID的处理策略,根据该策略决定是否需要选择出VLAN ID;及将目的局域网用户编码所对应的设备端口、VLAN ID作为出端口、出VLAN ID,建立与目的用户之间的交换表项,虚电路建立完成。本发明有效地扩大IV-Switch技术应用中骨干网的VLAN范围。
文档编号H04L12/28GK1738295SQ20051008640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2日
发明者胡龙斌, 叶志宁, 龚超美, 曲原, 钱小龙, 于伟, 钟卫东, 贾皓昕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