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119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实现信息远程传递的手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借助现有互联网络实现多媒体邮件的接收和发送的廉价手持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电子设备特别适合在学校等用户较多的场合使用。
背景技术
在电子邮件非常普及的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INTERNET用个人计算机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但是,在学校、办公室等有许多人需要上网的场合,并不能做到人手一台个人计算机,而且即使能做到人手一台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也不方便携带,这样就使许多人不能及时地发送和接收自己的电子邮件,于是出现了手机短信等依靠手持设备来发送信息的方式,但是在手持设备用户之间,在远程联系和交互上,一直缺少一种有效并且廉价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当这种手持设备不具有直接连接和访问互联网的能力时,这个问题更加明显,远程用户之间很难交换手持设备内部的文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收发多媒体邮件的廉价手持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该手持电子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的程序存储器、随机存储器、通讯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设备,所述手持设备通过通讯接口与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构成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每一个手持电子设备被赋予一个身份识别号码,该身份识别号码存放于所述远程服务器及该手持电子设备中;所述个人计算机安装有能自动发送、自动接收、自动下载的通信驱动程序;所述手持电子设备安装有能响应执行所述通信驱动软件指令的处理程序以及邮件编辑软件和邮件播放软件;所述手持电子设备与个人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遵从“一键通”的通信协议;所述个人计算机与远程服务器之间遵从TCP/IP通讯协议。
所述“一键通”通信协议的通讯基本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分为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所述物理层包括电子词典和RS-232通讯的物理特性;所述网络层为传输数据的封装包;所述传输层用于协调数据的通讯过程;所述应用层提供C语言环境以及用户的调用。
所述通信驱动程序包括个人计算机与手持电子设备在通信前的握手过程以及握手后的通信过程;所述个人计算机(主机)与手持电子设备(从机)在通信前的握手过程包括a.握手检测,双方约定基本波特率,个人计算机监控端口等待手持电子设备响应,手持电子设备发送特定序列的字符串“HSK_STR”进行响应,如响应错误则握手不通过;b.激活模式和版本检测,握手通过后,个人计算机反馈ACK,手持电子设备发送Comm_Mode通知激活模式是自动发送、自动接收、自动下载一次性完成的“一键通”模式还是用户手工选择通过菜单上传、下载的模式,如果激活模式不被个人计算机认可则不通过;c.机型身份确认,从机发送身份识别号“CYID_STR”和通信速度“SPD_STR”,CYID_STR(CID_STR)与SPD_STR间用“0x00”进行分隔;如果身份不被主机接受,则握手不通过。身份确认后,主机改用从机速度设置端口波特率,准备后续与其进行的通信,从机等待。
所述握手后个人计算机与手持电子设备的通信过程还包括手持电子设备手工从菜单进入的下载、上传文件,个人计算机先进行询问手持电子设备是否可以下载;当收到手持电子设备的正确反馈后,再用COMMDATA指令进行数据下载,手持电子设备的程序对应每个指令,用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关于传输指令,本实用新型中,除握手外,其它传输行为都是通过指令来实现的。手持电子设备端程序对应每个指令,有一套相应的处理程序;我们也要求PC端通信程序,将指令#define成常量使用,这样程序的维护性会很好。
所述手持设备与个人计算机的通讯接口可以是串口、并口,也可以是USB接口、红外线接口或蓝牙接口。
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是键盘或是触摸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具有如下优点可通过随身携带,随时编辑形成电子邮件;而且只要将手持电子设备与互联网上的PC机连线后即可将邮件发出或接收来自其他手持电子设备的邮件,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是一种操作简单、直观、使用方便的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低成本电子装置。


图1是本发明实现手持电子设备之间远程信息传递的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是手持电子设备向外发送信息的简化流程图;图3是手持电子设备接收信息的简化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手持电子设备制造商更新远程数据库的流程图;图5是手持电子设备的原理方框图;图6是手持电子设备与个人计算机通过串口连接的原理图;图7是个人计算机与手持电子设备在通信前的握手过程的软件流程图;图8是手持电子设备向外发送信息的流程图;图9是手持电子设备接收信息的流程图;图10是本发明通信协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电子设备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系统构成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一)、互联网络及与该互联网络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用于建立手持电子设备之间远程信息传递的通信平台;(二)、由众多用户所拥有的手持电子设备,该手持电子设备就是本实用新型要保护的装置,含有中央处理器1、存储器2、显示系统3、输入设备4、用于向手持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电源5和发音装置6(图5),手持电子设备在传递信息时与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连接,用于处理、显示、接收和发送信息;(三)、与互联网连接的远程服务器,该服务器的数据库储存有全部登记注册的手持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号和储存未被接收端接收的电子邮件信息,用于通过个人计算机对与之连接的手持电子设备进行身份认证以及把手持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传递给与接受信息的手持电子设备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所述个人计算机安装有能响应“一键通”按键操作的自动发送、自动接收、自动下载一次性完成的通信驱动程序;所述手持电子设备安装有能响应执行所述通信驱动软件指令的处理程序;所述手持电子设备、个人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遵从“一键通”的通信协议;所述个人计算机与远程服务器之间遵从TCP/IP通讯协议。
所述“一键通”通信协议的通讯基本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分为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物理层包括电子词典和RS-232通讯的物理特性;网络层为传输数据的封装包;传输层用于协调数据的通讯过程;应用层提供C语言环境以及用户的调用,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键通”通信协议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测错位较高的传输协议。传输的数据是以二进制格式进行传输;传输出错时,可以重新传输,可以自动检测是否在线。用单双工来实现数据的时时传输。本通讯协议支持数据上传、下载,目录建立与删除,双机或者与PC机的数据对传,双机连线游戏,NMail收发,一键通等基本功能。
所述通信驱动程序包括个人计算机与手持电子设备在通信前的握手过程以及握手后的通信过程;所述个人计算机与手持电子设备在通信前的握手过程(图7)包括a.握手检测进行通讯速度认定,双方约定基本波特率,个人计算机监控端口等待手持电子设备响应,手持电子设备发送特定序列的字符串“HSK_STR”进行响应,如响应错误则握手不通过;b.激活模式和版本检测,握手通过后,个人计算机反馈 ACK,手持电子设备发送Comm_Mode通知激活模式是自动发送、自动接收、自动下载一次性完成的“一键通”模式还是用户手工选择通过菜单上传、下载的模式,如果激活模式不被个人计算机认可则不通过;c.机型身份确认,个人计算机需要得知连线手持电子设备的身份,以便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信联系,确认后,个人计算机改用手持电子设备的通讯速度设置端口波特率,准备后续与其通信,手持电子设备则处于等待状态;所述握手后个人计算机与手持电子设备的通信过程包括手持电子设备从菜单进入的下载、上传文件,个人计算机先进行询问手持电子设备是否可以下载;当收到手持电子设备的正确反馈后,再用COMMDATA指令进行数据下载,手持电子设备的程序对应每个指令,有一套相应的处理程序。
上述系统构成了以互联网络为平台,由众多手持电子设备用户所组成的虚拟社区。每一个手持电子设备用户在虚拟社区中都有一个唯一并且明确的身份标识号(PID号)用来区分不同的手持电子设备用户。在这个虚拟社区中的每一手持电子设备用户,都可以通过上述系统平台进行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我们称上述手持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为“NMAIL”,以区别众所周知的“EMAIL”。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有的EMAIL是在PC机之间进行电子邮件的接收和发送的,而NMAIL的邮件内容、邮件接收者都是在手持设备上由邮件发送者指定的,当手持电子设备指定了要发送的邮件内容、邮件接收者(指定其PID号)后与上Internet网的PC机连接,即可将手持电子设备上的邮件发送给另一个具有指定PID号的手持电子设备用户。当该具有指定PID号的手持电子设备用户将其所持有的手持电子设备与上Internet网的PC机连接时,即可收到此邮件,并可以通过手持电子设备内置的播放器NEPlayer进行播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电子设备的原理方框图。该手持电子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1(CPU)、存储器2(RAM)、显示系统3、输入设备4、电源5和发音装置6,还包括一个邮件编辑软件;一个专门播放该多媒体邮件的NEPLAYER播放器软件;显示系统可以是LCD;输入设备为键盘或触摸屏;发音装置为耳机或喇叭;所述邮件编辑软件可以作为多媒体邮件的编辑平台,同时也可以通过该软件将邮件设置为自动播放或设置为开机画面或定时提醒或节日提醒或倒计时等。这样,当邮件的接收者收到邮件后,该邮件就会根据发送者的设置由NEPLAYER播放器自动播放该多媒体邮件,或自动被设为开机画面,或在预定的时间播放以达到提醒邮件接收者的目的,或进行倒计时的计算并显示。
手持电子设备是指小型化的,可以握持在手中的电子设备,其外形结构如电子字典、计算器或个人数字助理(PDA)。它们的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等芯片电路被安装在壳体的内腔,所述键盘或其他输入设备被安装固定在壳体的上表面,其上有护盖,显示屏被安装在护盖的内侧面,所述壳体与护盖在后侧边活页连接。
所述手持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个人计算机连接,它们的通讯接口相可以是串口、并口、USB接口、红外线接口、蓝牙接口等任何现有接口技术中常见的接口。图6是所述手持电子设备与个人计算机连接的电路原理图。手持电子设备上的端口包括一个接收端口(RX),一个发送端口(TX),一个电源端口,一个接地端口,分别与个人计算机的相应端口相连接。
当手持电子设备与个人计算机相连接时,所述通信驱动软件可以自动识别该手持电子设备用户的PID号,并自动检测用户的手持设备中是否有需要发送的多媒体邮件,如果检测到有邮件需要发送,则通过连续传输,将其自动上载到个人计算机上并加密,然后自动连接远程数据库,将该多媒体邮件上载到远程数据库,并记录下邮件的接收者,同时通过连线通信传输,将手持电子设备中已经发送过的邮件删除或转存到“已发邮件箱,下次再访问该手持电子设备时,该邮件就不会被重复发送了,如果检测到没有邮件需要发送,则访问远程数据库检测是否有该用户的邮件需要接收,如果有则将该邮件下载到所述的个人计算机中,然后通过该通信驱动软件将所述邮件解密并下载到用户的手持设备中,同时PC机将此邮件删除,远程数据库中标记此邮件为“已接收”,下次就不会再重复发送了。
上述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可以被归纳成如下的简化流程如图2所示,简化的发送过程包括如下步骤a.用户在手持电子设备上将要发送的信息设定为待发送状态,并且设定接受信息的手持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号及启动方式,将其保存在发件箱;b.用户把手持电子设备与所述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连接进行握手检测;c.个人计算机通过通信驱动程序,自动检测用户发件箱中是否有信息需要发送;d.如果有信息需要发送,则通过连线传输自动将其上载到个人计算机并加密;
e.个人计算机自动连接远程数据服务器,将要发送的信息上载到远程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库并记录接受信息的手持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号码;f.手持电子设备将“发件箱”中已发送邮件删除,或转到“已发件箱”作为标识,下次将不再重复发送了。
g.重复上述c、d、e、f过程,直到“发件箱”为空。
如图3所示,简化的接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a.用户把手持电子设备与所述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连接进行握手检测;b.个人计算机通过通信驱动程序登录到远程服务器,请求用户身份认定;c.个人计算机自动连接到远程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搜索是否有发送给具有该身份标识号手持电子设备用户的NMAIL邮件信息;d.如果有,则从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下载属于该身份标识号的手持电子设备用户的信息到个人计算机;e.个人计算机通过启动通信驱动程序,自动将从远程服务器下载的信息解密并下载到用户的手持电子设备;f.个人计算机将此邮件删除,同时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标记此信息已被接收,下次将不再发送此信息了。
g.重复上述c、d、e、f过程,直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发件箱”为空。
手持电子设备制造商更新远程服务器数据库的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a.使用数据传输通信驱动软件连接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b.向远程服务器请求增加手持电子设备的注册用户;c.根据数据库的规则给新增加的手持电子设备分配身份标识号及将个人信息存入远程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手持电子设备制造商也可以用上述方法向手持电子设备的用户提供各种学习资料,这样就实现了厂家能够向广大手持电子设备用户推送学习资料,或软件升级等功能。
下面着重介绍NMAIL在手持电子设备的处理过程首先,NMAIL在传输时附带了一个接受端的PID地址及NMAIL的启动方式。远程服务器根据NMAIL的PID地址建立相应的接受端的NMAIL数据库,并将该NMAIL存入该数据库的“发件箱”,等待该接受端的连线通讯。如果该接受端的手持电子设备连线(internet),那么就把该NAMIL通过PC驱动程序传输到接受端相应的个人处理器控件中,并由该控件通过(USB、UART、无线通讯)下载相应的NMAIL到手持电子设备端。
手持电子设备端把接收到的NMAIL存到“收件箱”中,同时也要把接收到的启动方式建立一个NMAIL的启动书签。
为了NMAIL的管理,对每一个NMAIL建立了一个对应的NMAIL标志书签,标记该NMAIL的状态。通过该NMAIL的标志书签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该NMAIL的状态。比如是否已经启动,是否转发,是否删除等等,同时该标志书签也包含发送的PID地址、接受人的PID地址及接收人需要的启动方式。
启动书签的形式如下表

标志书签的形式如下表

传输方式有如下三种1、使用一键通的通讯方式,该通讯方式不需要用户手工处理,象PC机一样,只需要连网,按手持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上的一个键(“一键通”健)就可以自动发送或接收所有NMAIL文件。该传输与EMAIL一样,也需要自动检测网络及连线。其好处是减少了用户的手动操作,提供了傻瓜式的操作。
2、通过PC机用网络传输,该传输需要手动进入相应的菜单处理,处理相对要麻烦。
3、用双机对传,两个或多个用户可以使用双机连线的对传方式通过菜单处理直接传输文件。
传输介质internet、传输程序、USB、UART、红外线、无线传输、手持机、服务器、个人电脑。
NMAIL的内容温馨提示、劝学、鼓励、学情通报、节日提醒、生日祝福以及其它信息与通知;FLASH动漫以及同学之间的问候与祝福等。
启动方式开机启动、节日提醒、倒计时、定时提醒等等。
图8是手持电子设备向外发送信息的流程图;所述信息发送过程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1.用户在手持终端上编辑要发送的邮件Nmail,并设定启动方式;a2.在手持终端上将要发送的邮件Nmail设定为待发送状态,并设定接收终端,保存在发件箱;b.用户把手持电子设备与所述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连接后进入下述的“握手三步曲”1)个人计算机监控并接收所述手持电子设备要求的通信速度,2)手持电子设备发送激活模式为A、“一键通”模式(通过在手持电子设备上的一个按键进行一次操作便自动完成邮件的自动发送和自动接收过程);B、或者是手工菜单进行“下载”的模式;3)个人计算机确认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身份及通信速度,并以手持电子设备所要求的通信速度与其进行后续通信;c1.个人计算机通过数据传输程序登录远程服务器,请求用户的身份认定;c2.远程服务器确认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号、及个人信息;C3.个人计算机传输驱动程序自动询问手持电子设备终端是否有待发送邮件Nmail;C4.手持电子设备接收个人计算机询问后启动Nmail的管理控件搜索发件箱内是否有待发邮件Nmail;C5.手持电子设备应答个人计算机的传输程序,回答有邮件Nmail待发送;d.个人计算机通过连线传输自动将手持电子设备的邮件Nmail上载到该个人计算机并加密;
e1.个人计算机通过传输程序自动把从手持电子设备发件箱内上载的邮件Nmail发送到远程服务器;e2.手持电子设备将发件箱中已发送邮件Nmail删除,或将已发送的邮件Nmail转存到已发邮件箱;e3.远程服务器接收到该邮件并将其保存到接受者在服务器上的相应数据库中;f.重复上述c3~c5、d、e1~e3的过程直到手持电子设备“发件箱”内为空;g.发送过程结束。
图9是手持电子设备接收信息的流程图;所述信息接收过程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用户把手持电子设备与所述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连接后进入下述的“握手三步曲”1)个人计算机监控并接收所述手持电子设备要求的通信速度,2)手持电子设备发送激活模式为A、“一键通”模式(通过在手持电子设备上的一个按键进行一次操作便自动完成邮件的自动发送和自动接收过程);B、或者是通过手工菜单进行“下载”的模式;3)个人计算机确认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身份及通信速度,并以手持电子设备所要求的通信速度与其进行后续通信;b.个人计算机通过通信驱动程序,自动询问所述手持电子设备是否有信息需要发送,所述手持电子设备启动“NMAIL”管理控件自动检测到用户“发件箱”中无待发邮件,并对个人计算机进行回答;c.个人计算机自动连接到远程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库并在对应的数据库中搜索是否有发送给具有该身份标识号手持电子设备用户的邮件信息;d.如有,远程服务器将邮件Nmail发送到与接收方连线的个人计算机上;e.个人计算机通过传输程序将该邮件Nmail及启动方式解密并下载到与该个人计算机连线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收件箱”内;f.个人计算机将该邮件“NMAIL”从发件箱中删除,同时在远程服务器数据库中标识为已发送状态;
g.重复上述c、d、e、f过程,直到该发送邮件Nmai1的用户在其服务器中所对应数据库的发件箱为空;h.接收过程结束。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装置大大扩展了电子邮件使用者的范围,特别是针对学校的学生。限于各种条件,每一位学生不太可能都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但却较容易拥有一部如电子辞典般的手持电子设备,因为该手持电子设备的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只需要两、三百元钱,普及率非常高。学生利用手头的手持电子设备先把邮件、接收邮件的对象准备好,然后连接到一台能上网的个人计算机(学校可准备若干台能上网的个人计算机供学生公用),即可实现电子邮件的收发,实现资源共享。
权利要求1.一种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的随机存储器、显示屏和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设备设有能与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且遵从“一键通”通信协议的通讯接口,而且还带有一个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的、安装有能响应执行所述个人计算机通信驱动软件指令的处理程序、邮件编辑软件和邮件播放软件的程序存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被安装在壳体的内腔,所述输入设备被安装固定在壳体的上表面,其上有护盖,显示屏被安装在护盖的内侧面,所述壳体与护盖在后侧边活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是串口、并口、USB接口、红外线接口或蓝牙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设备是键盘或触摸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设置有“一键通”功能按键。
专利摘要一种能实现远程信息传递的手持电子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与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的程序存储器、随机存储器、通讯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设备,所述手持设备通过通讯接口与互联网上的个人计算机和远程服务器构成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所述个人计算机安装有能自动发送、自动接收、自动下载的通信驱动程序;所述手持电子设备安装有能响应执行所述通信驱动软件指令的处理程序以及邮件编辑软件和邮件播放软件;所述手持电子设备与个人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遵从“一键通”的通信协议;所述个人计算机与远程服务器之间遵从TCP/IP通讯协议。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远程信息传递的低成本装置,特别适合在学校以及在办公室等需要对邮件信息进行保密的场合使用。
文档编号H04L29/06GK2831631SQ200520054540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0日
发明者郑炜, 李涛 申请人:新诺亚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