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式监控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2562阅读:2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隐形式监控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视频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音视频监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银行、商业和工场等现场情况的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安全防范和现场管理水平,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现有的音视频监控装量中的信号采集器——摄像头(俗称电子眼)一般都暴露在外面,只通过一简单的防护壳来遮风挡雨,自然损害、污染较大,同时,缺乏美观性,与环境不和谐,给公众在直观上和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外人很容易就可以发现监控的目标位置及监视的死角所在,给违法犯罪份子实行反监控、伺机作案以可乘之机,所以这种安装方法的隐蔽性、灵活性、防反监控能力及保护性和防污性都很差;而另一种安全隐藏的摄像头安装方法则存在安装难度较大、观察视角及图像质量都不好,最主要的是,这种安装方法不能产生对违法犯罪份子的威慑力,起到预防犯罪、遏制、瓦解违法犯罪心理及行为的心理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提供一种隐蔽性、灵活性、美观装饰性、保护性和防污性较高,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特别是能使监控摄像头“化明为暗”,不仅降低减少了监控摄像头对普通合法公众产生的直观的负面的影响,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摄像头的防反监控能力,使其能对违法犯罪份子产生巨大的成慑力,遏制其违法犯罪心理和行为,起到“让好人安心,让坏人惊心”营造和谐社会、有效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降低社会治安总体上和监控摄像管理方面的投资成本和保养管理费用,并可以适用对大量投入使用的摄像头进行安装改造,同时,也适用于个性化安装的需求的摄像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隐形式监控摄像头,包括与监控装置连接的电子变焦摄像头、用于固定并带动电子变焦摄像头旋转的与监控装置的旋转控制机构连接的可水平及俯仰转动的旋转支架、用于包容所述电子变焦摄像头及旋转支架的防护罩,其特点在于所述防护罩为由采用涂覆有钛或锆氧化物纳米透明涂层的抗破坏性的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壳体。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各种不同场合下或个性化的安装需求,上述防护罩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如其结构可以为一半封闭的方形体或圆柱体或锥形体或半球体,其开口部设有带安装孔的外折边,此时,该防护罩可通过穿过其外折边的安装孔的螺柱而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或者也可以为所述防护罩包括可相互套置为一体的底座和罩体,其中所述底座为一底部具有内折边,顶部具有带安装孔的外折边的环套体,所述罩体为一半封闭的由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壳体,且该壳体的开口部设有外折边,此时,所述罩体套于座体内并通过其外折边与座体的内折边的搭接而连接为一体,且通过穿过座体外折边的安装孔的螺栓而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又或者其结构还可以为一由上、下两半壳体对接组成的封闭形的方形体或圆柱体或锥体或球形体,此时,所述上半壳体内部设有一用来安装摄像头旋转支架的内托架,且内托架与上半壳体通过穿过上半壳体顶部设有的安装孔的螺栓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下半壳体与上半壳体通过两半壳体开口部上设有的相互旋接的螺纹旋装为一体。除此之外,所述防护罩亦还可以为其它未能一一提及的且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监控摄像头外装置一具有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防护罩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摄像头安装于防护罩内,即可使摄像头避免风吹雨淋和污物的污染,给摄像头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保护和增强其美观装饰性,又将摄像头更加可靠地隐藏于外面看不到里面的防护罩内,使监控摄像头“化明为暗”,不仅降低减少了监控摄像头对普通合法公众产生的直观的负面的影响;同时,还可大大地提高了摄像头的防反监控能力,使其能对违法犯罪份子产生巨大的威慑力,遏制其违法犯罪心理和行为,起到“让好人安心,让坏人惊心”营造和谐社会、有效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降低社会治安总体上和监控摄像管理方面的投资成本和保养管理费用,并可以适用对大量投入使用的摄像头进行安装改造,同时,也适用于个性化安装的需求的摄像监控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I的结构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II的结构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III的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隐形式监控摄像头,包括与监控装置连接的电子变焦摄像头1、用于固定并带动电子变焦摄像头1旋转的与监控装置的旋转控制机构连接的可水平及俯仰转动的旋转支架2、用于包容所述电子变焦摄像头1及旋转支架2的防护罩3。为有解决目前现有的电子监控摄像装置所存在的隐蔽性、灵活性、防反监控能力及保护性和防污性都很差,安装难度较大、观察视角及图像质量都不好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罩3为由采用涂覆有钛或锆氧化物纳米透明涂层的抗破坏性的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壳体。这样,使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摄像头安装于防护罩内,即可使摄像头避免风吹雨淋和污物的污染,给摄像头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保护和增强其美观装饰性,又将摄像头更加可靠地隐藏于外面看不到里面的防护罩内,使监控摄像头“化明为暗”,不仅降低减少了监控摄像头对普通合法公众产生的直观的负面的影响;同时,还可大大地提高了摄像头的防反监控能力,使其能对违法犯罪份子产生巨大的威慑力,遏制其违法犯罪心理和行为,起到“让好人安心,让坏人惊心”营造和谐社会、有效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降低社会治安总体上和监控摄像管理方面的投资成本和保养管理费用,并可以适用对大量投入使用的摄像头进行安装改造,同时,也适用于个性化安装的需求的摄像监控装置。其中,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各种不同场合下或个性化的安装需求,上述防护罩3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如图1所示,其结构可以为一半封闭的方形体或圆柱体或锥形体或半球体,其开口部设有带安装孔312的外折边311;此时,该防护罩3可通过穿过其外折边311的安装孔312的螺柱而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或者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3的结构也可以为其包括可相互套置为一体的底座32和罩体31,其中所述底座32为一底部具有内折边321,顶部具有带安装孔323的外折边322的环套体,所述罩体31为一半封闭的由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壳体,且该壳体的开口部设有外折边311,此时,所述罩体31套于座体32内并通过其外折边311与座体32的内折边321的搭接而连接为一体,且通过穿过座体32外折边322的安装孔323的螺栓而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与此同时,所述底座32和罩体31的形状可以为可相互配合装配的方形体或圆柱体或锥体或球形体等的形状结构。又或者如图3所示,所述防护罩3的结构还可以为一由上、下两半壳体31、32对接组成的封闭形的方形体或圆柱体或锥体或球形体;此时,所述上半壳体31内部设有一用来安装摄像头旋转支架的内托架311,且内托架311与上半壳体31通过穿过上半壳体31顶部设有的安装孔312的螺栓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下半壳体32与上半壳体31通过两半壳体开口部上设有的相互旋接的螺纹旋装为一体。除此之外,所述防护罩3亦还可以为其它未能一一提及的且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的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隐形式监控摄像头,包括与监控装置连接的电子变焦摄像头(1)、用于固定并带动电子变焦摄像头(1)旋转的与监控装置的旋转控制机构连接的可水平及俯仰转动的旋转支架(2)、用于包容所述电子变焦摄像头(1)及旋转支架(2)的防护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为由采用涂覆有钛或锆氧化物纳米透明涂层的抗破坏性的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式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护罩(3)为一半封闭的方形体或圆柱体或锥形体或半球体,其开口部设有带安装孔(312)的外折边(311),并通过穿过其外折边(311)的安装孔(312)的螺柱而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式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护罩(3)包括可相互套置为一体的底座(32)和罩体(31),其中所述底座(32)为一底部具有内折边(321),顶部具有带安装孔(323)的外折边(322)的环套体,所述罩体(31)为一半封闭的由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壳体,且该壳体的开口部设有外折边(311),所述罩体(31)套于座体(32)内并通过其外折边(311)与座体(32)的内折边(321)的搭接而连接为一体,且通过穿过座体(32)外折边(322)的安装孔(323)的螺栓而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式监控摄像头,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护罩(3)为一由上、下两半壳体(31、32)对接组成的封闭形的方形体或圆柱体或锥体或球形体,其中所述上半壳体(31)内部设有一用来安装摄像头旋转支架的内托架(311),且内托架(311)与上半壳体(31)通过穿过上半壳体(31)顶部设有的安装孔(312)的螺栓安装固定于指定位置,下半壳体(32)与上半壳体(31)通过两半壳体开口部上设有的相互旋接的螺纹旋装为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隐形式监控摄像头,包括电子变焦摄像头、旋转支架及防护罩,其特点是所述防护罩为由采用涂覆有钛或锆氧化物纳米透明涂层的抗破坏性的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壳体。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监控摄像头外装置一具有正面反光、反面透明的单面透视玻璃制成的防护罩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摄像头安装于防护罩内,既可使摄像头避免风吹雨淋和污物的污染,给摄像头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保护和增强其美观装饰性,又将摄像头更加可靠地隐藏于外面看不到里面的防护罩内,使监控摄像头“化明为暗”,不仅降低减少了监控摄像头对普通合法公众产生的直观的负面的影响,而且还能大大提高了摄像头的防反监控能力。
文档编号H04N7/18GK2838177SQ200520119660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7日
发明者李秀兰, 春晓, 孟凡华 申请人:李秀兰, 吴引红, 春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