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795981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网络,特别涉及LTE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切换技术。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从20世纪末进入第二代移动通信(The Second Generation,简称“2G”)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对业务种类和性能等要求的不断提高,2G逐渐显示出在数据传输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数据传输能力更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简称“3G”)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移动通信领域呈现出由2G逐步向3G过渡的态势。
在3G系统逐步进入商用的同时,业界已经开始了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有的公司将这些新技术称为超3G(Super 3G)技术,也有的公司将其称为3.9G技术。3.9G技术的数据业务传输速率将达到100Mbps左右,并引入大量的先进技术,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等,在我国统一将这些先进技术称为3G演进型技术,也即E3G技术。
为了实现E3G技术的标准化,从2004年年底开始,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和3GPP2先后开始了相应的研究工作。
随着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DPA”)、增强型上行链路(Enhanced Uplink)等增强技术的引入,3GPP无线接入技术在今后几年内是有很高的竞争力的。然而为了保证更长一些时间(如10年或更长)的竞争力,3GPP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了LTE项目。
为了支持2G向3G的演进过程中的混合组网,针对移动通信系统的电路交换域,3G标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简称“UMTS”)规定了支持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业务和接口的公众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s,简称“PLMN”)的基本配置。
总起来讲,UMTS系统由U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UTRAN”)和核心网(Core Network,简称“CN”)组成。
其中,UE通过Uu接口与UTRAN相连;UTRAN中又包括许多连接到CN的无线网络子系统(Radio Network Subsystem,简称“RNS”),UTRAN与CN之间通过Iu接口相连。一个RNS包括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和一个或多个基站节点(Node B),每个Node B覆盖一个或多个小区。
Uu接口可分为三个协议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而且,L2可进一步分为下述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简称“MA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ler,简称“RLC”)、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和广播/组播控制(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简称“BMC”)。
在LTE的演进过程中,将Node B、RNC和CN的三层节点的网络结构简化成两层节点的结构,RNC功能被分割到Node B,称为演进Node B(也即eNode B)和诸如网关(Gateway,简称“GW”)的高层节点中。其中,eNode B数据链路的MAC层结构如图1所示。
在未来的演进网络中,将会提供更多不同需求的业务,对于其中某些特殊的实时业务而言,比如视频电话(Video Phone)等,需要满足低丢包率的要求。同时在演进网络的讨论中,由于共享信道的运用,使得软切换被取消。因此,针对硬切换带来的数据中断或中断的时间等问题,一些公司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比如数据前送(data forwarding)或双播(bi-casting)等。但由于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的特性不同,其要求也不相同。例如,对于非实时业务而言,数据前送的无损切换方案可以很好的完成其需求;但对于实时业务而言,数据前送方案中的中断时间,不能满足其需求,只能开发新的解决方案。
在UMTS R6系统中,硬切换方案没有数据前送或双播方案的辅助,会造成一定的数据丢失或中断时延,跨RNC的切换时,接收端的RLC实体会被重置,参数将被刷新。
目前,UMTS网络的UE切换过程中,进行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ServingRadio Network Subsystem,简称“SRNS”)无损迁移时,只转移PDCP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不转移RLC层的数据。而对实时业务,则继续在源(Source)RNC下发数据的同时,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简称“SGSN”)转移用户平面路由到新的RNC。
另外,在UMTS网络中,数据加密在RLC或者MAC层进行。
在LTE网络架构下,切换的流程发生了变化。并且数据加密在(accessGateWay,简称“aGW”)进行,这对两个eNode B之间转移用户数据提供了一定方便。
目前,LTE网络已经确定了部分控制面的切换方案(参见R3.018 V020草案),例如,UE切换信令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步骤A、B、C、D和E为用户平面的描述。在该流程中,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简称“MME”)/用户平面实体(User Plane Entity,简称“UPE”)没有参与。
具体地说,UE切换的过程有三个阶段切换准备阶段、切换执行阶段和切换完成阶段。
切换准备阶段在控制面准备阶段完成之后,为源RNC实体收到目标用户平面地址。
在切换执行阶段,允许根据业务类型、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信息等来选择切换实现方式,例如,选择bi-casting方式从源eNode B向源eNode B的空口和目标eNode B发送用户数据,直到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资源完全释放;选择data forwarding方式源eNode B停止向源eNode B的空口发送用户数据,转发用户数据给目标eNode B,直到源eNodeB用户平面的资源完全释放。
在切换完成阶段,当aGW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或者目标RRC实体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时,aGW将用户数据的发送路径切换到目标eNode B,而目标eNode B可能需要对来自源eNode B和aGW的用户数据进行重排序(re-order)。
根据用户平面的描述,可以有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例如,用户数据的forwarding(前转)是对用户平面的外部(Outer)自适应重传请求(AutomaticRepeat Request,简称“ARQ”)层的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简称“SDU”),或者是Outer ARQ层以下、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层以上层的PDU;如果是对OuterARQ层的SDU进行forwarding,那么还可以选择丢弃Outer ARQ层的用户数据,或者选择将Outer ARQ层的用户数据全部forwarding给目标eNode B;甚至还可以将HARQ层的用户数据也forwarding给目标eNode B。
针对用户平面的下行数据,各种可能出现方案如图3所示。切换前,用户数据通过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各层下发给UE;在切换过程中,可以有3种类型的数据前转,分别如该图中1、2、3所示;切换完成时,用户数据通过目标eNode B下发给UE,如图3中4所示。
具体地说,在切换过程中,如图3中1所示的第一种类型对应于ARQSDU。这种方式下对源eNode B所缓存的用户数据的处理有四种方案第一种方案,不转发源eNode B缓存的用户数据;第二种方案,转发源eNode B缓存的用户数据A;第三种方案,转发源eNode B缓存的用户数据A+B;第四种方案,转发源eNode B缓存的用户数据A+B+C。目前,对切换过程普遍采用的是这种类型的前三种方案。
如图3中2所示的切换过程中的第二种类型,对应于ARQ PDU。这种方式下对源eNode B所缓存的用户数据的处理只有一种方案不转发源eNodeB缓存的用户数据。
如图3中3所示的切换过程中的第三种类型,对应于HARQ SDU。这种方式下对源eNode B所缓存的用户数据的处理有两种方案不转发源eNode B缓存的用户数据;转发源eNode B缓存的用户数据C。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网络侧切换时延较长,切换时丢失用户数据,在频繁切换时网络侧负荷重。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目前普遍采用的三种方案,分别如图3中1、2、3所示,第一种方案意味着丢弃源eNode B中未发送的用户数据,对于已发送但未得到UE确认的用户数据,需要由目标eNode B来承担重发的任务,这会带来用户数据的丢失和网络侧额外的处理延时,给用户带来业务不连续的不良体验;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案都要求转发源eNode B中的缓存的用户数据,以及转发大量的数据发送接收信息(包括在UE上下文中),例如,Outer ARQ层的序号信息等,增加网络侧的负荷。
另外,在现有的几种方案中,目标eNode B都是通过一次性建立起整个用户平面的收发系统,使得切换准备阶段的时间长,当UE频繁切换时,将意味着频繁的建立和删除新的目标eNode B的整个用户平面,以及频繁的进行新的目标eNode B与aGW之间的路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侧的负荷大大加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使得网络侧切换时延得以缩短,减少因切换引起的用户数据丢失,减轻在频繁切换时网络侧的负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之后,以及用户数据最终完全通过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之前,所述用户数据通过源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的该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传输。
其中,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第一切换通知;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建立其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第一切换通知;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仅建立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的第一预定时长后,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建立其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并通知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第一切换通知;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仅建立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的第二预定时长后,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建立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的指示;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根据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的指示建立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当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后,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根据预置策略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中的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则所述用户数据完全通过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当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后,如果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中的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则该源演进基站节点向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第二切换通知;当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二切换通知后,所述用户数据完全通过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当所述用户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时,在所述用户数据最终完全通过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之前,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的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同时向该源演进基站节点的该指定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的该指定层发送所述用户数据。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如果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的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中的所述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则将该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并向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其中包含指示最后一个成功发送的用户数据的第一切换标识;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其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标识的指示开始接收来自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所述指定层以上层大功能实体的用户数据。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将该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并向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其中包含指示当前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中未成功发送或下一个需要发送的用户数据的第一切换标识;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其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标识的指示开始接收来自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所述指定层以上层大功能实体的用户数据。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数据最终完全通过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之前,如果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和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的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之间存在差异,则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承载重配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指示开始完全通过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的用户数据的第二切换标识;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承载重配请求消息进行无线承载重配,并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切换标识指示的用户数据开始,按照进行无线承载重配后的配置接收所述用户数据。
此外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指定层为用于对自动重传请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调度、优先级处理以及复用的层;或者,所述指定层为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层。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在UE切换到目标eNode B之后,信道质量稳定之前,用户数据通过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eNode B的该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传输。在UE切换时,目标eNode B不用立即建立与aGW之间的连接,简化了网络侧的处理,缩短了切换初期的网络时延。如果UE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发生了新的切换,则又可以迅速切换到新的目标eNodeB,因此适合UE频繁切换的场合。
在UE开始切换时,目标eNode B只需建立其用户平面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而无需建立整个用户平面,当信道质量稳定之后才建立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使得在UE切换的初期,目标eNode B的处理进一步简单化,占用的目标eNode B资源减少。当UE频繁切换时,例如UE快速的跨小区移动或出现乒乓切换时,只需重新建立新的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减少了网络侧的负荷。
当用户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时,在用户数据最终完全通过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之前,源eNode B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同时向该源eNode B的该指定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发送用户数据,使得特别是对于实时业务,可以达到无缝的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在UE切换到目标eNode B时,目标eNode B根据来自源eNode B的指定层及其以下层所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标识继续下发用户数据,可以减少因切换引起的用户数据丢失,特别是对于非实时业务,可以达到无损的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在传输下行链路数据时,如果源eNode B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和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之间存在差异,目标eNode B将要求UE进行无线承载重配,并通知UE开始完全通过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的用户数据的标识,UE则从该标识指示的用户数据开始,按照无线承载重配后的配置来接收用户数据。而在现有技术中,若当前UE与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不匹配,只有在UE切换到目标eNode B后才进行重配置,因此,本发明方案可以减少因UE与目标eNodeB用户平面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不匹配造成切换时的数据丢失和时延,提高系统性能。


图1是现有技术中LTE网络中eNode B下行链路的MAC层结构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LTE网络中UE切换方法流程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UE切换过程中用户数据传输的多种方案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LTE网络中UE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UE切换前用户数据传输方案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UE切换过程中用户数据传输方案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UE切换过程中用户数据传输方案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UE切换过程中用户数据传输方案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UE切换结束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案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LTE网络中UE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LTE网络中UE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在UE切换时,不建立目标eNode B与aGW之间的连接,而通过源eNode B和目标eNode B协同传输用户数据,甚至不建立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等到信道质量稳定之后,再建立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的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并建立与aGW之间的连接,最终完成切换。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LTE网络中UE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如图4所示。在UE切换前,如图5所示,通过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各层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
在步骤401中,在UE开始切换时,源eNode B向目标eNode B发送第一切换通知。
在步骤402中,目标eNode B收到第一切换通知后,仅建立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而在现有技术中,在UE开始切换时,目标eNode B即建立整个用户平面。这样,通过在信道质量稳定之后才建立用户平面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使得在UE切换的初期,目标eNode B的处理进一步简单化,占用的目标eNode B资源减少。当UE频繁切换时,例如UE快速的跨小区移动或出现乒乓切换时,只需重新建立新的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减少了网络侧的负荷。
在步骤403中,目标eNode B建立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后,向源eNode B返回切换响应消息。
在步骤404中,源eNode B向UE下发切换命令,将UE切换到目标eNodeB。在UE接收到切换命令但还未切换到目标eNode B前,源eNode B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同时向该源eNode B的该指定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eNode B的该指定层发送用户数据,其中,发到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的用户数据,例如,ARQ PDU等无需缓存,可以丢弃,如图6所示。通过这种bi-casting方式,对于实时业务,可以达到无缝的效果,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在图6中2所示的下发用户数据方案为源eNode B向目标eNode B前转来自Outer ARQ层的ARQ PDU;在图6中3所示的方案为前转经过调度(Scheduling)、优先级处理(Priority Handing)以及复用(Multiplexing)后的HARQ SDU。这两种方案各有缺点,如果根据后一种方案由源eNode B来做调度、优先级处理以及复用,可以使得目标eNode B所需要进行的处理进一步简化;采用前一种方案,UE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or,简称“CQI”)需要反馈给源eNode B,例如,传输块集(TransportBlock Set,简称“TBS”)的调整等信息。这些源eNode B和目标eNode B的操作距离空口较近,处理速度较快。
当UE切换到目标eNode B之后,通过源eNode B和目标eNode B协同传输用户数据的方案如图7所示。
在步骤405中,等到信道质量稳定后,源eNode B向目标eNode B发送建立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的指示。具体实现上,可以是在开始切换的一定时长后源eNode B发送该指示。
在步骤406中,目标eNode B根据源eNode B的指示建立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
在步骤407中,在用户数据最终完全通过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之前,如果源eNode B和该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之间存在差异,则该目标eNode B向UE发送无线承载重配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指示开始完全通过该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的用户数据的第二切换标识。
在步骤408中,UE根据无线承载重配请求消息进行无线承载重配。
在步骤409中,当源eNode B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中的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时,源eNode B向该目标eNode B发送第二切换通知,这时源eNode B仍然有用户数据传输到aGW,如图8所示,由aGW将从源eNode B和目标eNode B收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合并。
当目标eNode B收到第二切换通知后,用户数据完全通过该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如图9所示,UE在接收到第二切换标识所指示的用户数据开始,按照进行无线承载重配后的配置接收用户数据。而在现有技术中,若当前UE与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不匹配,只有在UE切换到目标eNode B后才进行重配置,因此,本发明方案可以减少因UE与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不匹配造成切换时的数据丢失和时延,提高系统性能。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LTE网络中UE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0所示。在UE切换前,通过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各层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同样如图5所示。
在步骤1001中,在UE开始切换时,源eNode B向目标eNode B发送第一切换通知,也即切换请求消息。如果源eNode B的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中的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则在向目标eNode B发送的第一切换通知中,携带指示最后一个成功发送的用户数据的第一切换标识。
在步骤1002中,目标eNode B收到第一切换通知后,立即建立其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
在步骤1003中,目标eNode B的用户平面建立完成时,向源eNode B返回切换响应,通知源eNode B。
在步骤1004中,源eNode B向UE发送切换命令,将该UE切换到目标eNode B。在UE切换到目标eNode B之后直到信道质量稳定之前,用户数据通过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eNode B的该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传输,同样如图7所示。目标eNode B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根据第一切换标识的指示开始向UE下发用户数据。目标eNode B不用立即建立与aGW之间的连接,简化了网络侧的处理,缩短了切换初期的网络时延。如果UE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发生了新的切换,则又可以迅速切换到新的目标eNodeB,因此适合UE频繁切换的场合。
在步骤1005中,目标eNode B根据预置策略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源eNode B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中的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则aGW切换路径到目标eNode B,用户数据完全通过该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当切换完成时,用户数据传输的方案同样如图9所示。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LTE网络中UE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1所示。在UE切换前,通过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各层进行用户数据的传输,同样如图5所示。
在步骤1101中,在UE开始切换时,源eNode B向目标eNode B发送第一切换通知,在该通知中,还包含指示当前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中未成功发送或下一个需要发送的用户数据的第一切换标识。同时,源eNode B停止指定层及其以下层功能实体对用户数据的下发和接收,并通知UE下一批待发送的用户数据的第一切换标识,例如,为下行ARQ PDU的序号(对应于一个Outer ARQ实体至少有一个序号),并且丢弃当前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中未成功发送和等待发送的用户数据。
在步骤1102中,目标eNode B收到第一切换通知后,仅建立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同样对于当UE频繁切换的情况,可以有效的减少网络侧的负荷。
在步骤1103中,目标eNode B建立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后,向源eNode B返回切换响应消息。
在步骤1104中,源eNode B向UE下发切换命令,将UE切换到目标eNodeB。在UE切换到目标eNode B之后,用户数据通过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eNode B的该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传输,同样如图7所示。目标eNode B的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根据第一切换标识的指示开始向UE下发用户数据,通过该标识,可以减少因切换引起的用户数据丢失,对于非实时业务,可以达到无损的效果。
在步骤1105中,在信道质量稳定下来后,例如,可以是在开始切换后的一定预置时长后,目标eNode B才建立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并通知源eNode B。
在步骤1106中,当源eNode B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中的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时,源eNode B向该目标eNode B发送第二切换通知。这时源eNode B仍然有用户数据传输到aGW,同样如图8所示,由aGW将从源eNodeB和目标eNode B收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合并。
而当目标eNode B收到第二切换通知后,用户数据完全通过该目标eNode B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同样如图9所示。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指定层为用于对ARQ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调度、优先级处理以及复用的层,也可以为HARQ层等,均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在用户设备切换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之后,以及用户数据最终完全通过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之前,所述用户数据通过源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的该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第一切换通知;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建立其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第一切换通知;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仅建立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的第一预定时长后,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建立其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并通知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第一切换通知;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仅建立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的第二预定时长后,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建立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的指示;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根据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的指示建立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后,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根据预置策略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中的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则所述用户数据完全通过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后,如果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中的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则该源演进基站节点向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第二切换通知;当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二切换通知后,所述用户数据完全通过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时,在所述用户数据最终完全通过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之前,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的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同时向该源演进基站节点的该指定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的该指定层发送所述用户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如果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的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中的所述用户数据均已成功发送,则将该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并向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其中包含指示最后一个成功发送的用户数据的第一切换标识;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其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标识的指示开始接收来自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所述指定层以上层大功能实体的用户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设备开始切换时,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将该用户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并向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发送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其中包含指示当前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中未成功发送或下一个需要发送的用户数据的第一切换标识;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收到所述第一切换通知后,其所述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标识的指示开始接收来自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所述指定层以上层大功能实体的用户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在所述用户数据最终完全通过所述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之前,如果所述源演进基站节点和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的所述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之间存在差异,则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无线承载重配请求消息,其中包含指示开始完全通过该目标演进基站节点用户平面各层的功能实体传输的用户数据的第二切换标识;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无线承载重配请求消息进行无线承载重配,并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切换标识指示的用户数据开始,按照进行无线承载重配后的配置接收所述用户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层为用于对自动重传请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调度、优先级处理以及复用的层;或者,所述指定层为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网络,公开了一种长期演进网络中用户设备切换时用户数据传输方法,使得网络侧切换时延得以缩短,减少因切换引起的用户数据丢失,减轻在频繁切换时网络侧的负荷。本发明中,在UE切换到目标eNode B之后,信道质量稳定之前,用户数据通过源eNode B用户平面的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和该目标eNode B的该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传输。在UE开始切换时,目标eNode B只需建立其用户平面指定层及其以下层的功能实体,而无需建立整个用户平面,当信道质量稳定之后才建立指定层以上层的功能实体。
文档编号H04W28/04GK101052213SQ20061007424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4日
发明者谢明江, 王宗杰, 邓永锋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