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接入网中的业务转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762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以太网的接入网中的业务转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基于以太网的接入网中的对等业务的处理。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连接到同 一接入网的用户之间的对等业务量已经增加。 虽然进行对等业务的终端用户仍占少数,但是这种形式的业务的特征在 于大数据量,因而表示总业务的不均衡的大份额。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必 须提供更多带宽来适应业务,并已它们还必须减少过多预订比率并增加 网络容量。在统一费率计费模型中,这些投资产生极少或者没有回报, 因为用户支付固定费用而不管所产生的业务量如何。在高峰时间,尽力 销售业务类中的争用可能导致诸如万维网浏览之类的其它服务的低响应 性、不希望的延迟以及丟包,乂人而导致低顾客满意度。此外,服务提供 商支持用户增长率的能力降低。更显著的是,支付给用于通过外地网络 传送业务的其它运营商的交换费用增加了 。
虽然对等业务对服务提供商网络带来了问题,但是此问题在接入网 本身中也许更为严重。基于以太网的接入网通常采用某种形式的业务分
离来防止终端用户之间的第2层连通性。 一种这样的方法是强制转发, 其将接入网中的所有终端用户业务定向到边缘节点;因此阻止了直接的 第2层连通性。强制转发的一个实例是在A. Wassen的"公共以太网的 技术概述"(EAB A-03:002114 Uen, 2003)中描述的MAC强制转发。在 这个方案中,来自所有第2层4妄入节点和来自接入网外部的业务首先被 路由或"通过隧道传输"到第3层边缘节点。这个节点能够标识源和目 标地址以及接入节点的标识,并将分组路由到接入网中的其目标。
从宽带接入网收集的数据表明对等业务表示接入网中的大比例业
务。此外,对于构建大接入网的趋势,这种业务的量可能只会增加,从 而导致接入与边缘节点之间的过度大比例带宽被主要为低优先级的业务 占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方案,它在保持业务分离的同时,还确保减 小对等业务对基于以太网的接入网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配置,由此减小支持业务分 离的基于以太网的宽带接入网中增加的对等业务量的影响。
根悟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所定义的配置和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及 其它目的。
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提出一种宽带接入网,其中具有连接到多个终 端用户的至少--个接入节点和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路由节点适合于接收 由接入网中接入节点所发送的所有数据分紐.,并将这些分组重新路由到 其最终目标。根据本发明,路由节点能够标识从连接到所述接入网的第 一终端用户始发并送往遠接到所迷接入网的第二终端用户的所接收数据 分组,即,是接入网中对等业务的一部分的分组。路由节点还能够产生 对在第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交换的数据分组特定的地址转换信息,并 能够将这个地址转换信息发送到连接到终端用户的接入节点。接入节点 然后可利用这个地址转换信息来标识形成第 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的--部分业务的输入分组,修改所标识分组的地址元素以便对源和目标终端 用户隐藏终端用户地址,以及将分组重定向到目标终端用户,而无需经 过路由节点。
可能最短路由来发送,同时保持源和目标用户的匿名。
优选地,地址转换表仅在对等业务存在时才保存在接入节点和路由 节点。这通过在接入节点中设置定时器来实现,接入节点在定时器超时 时通知路由节点该连接被终止,并删除它自己的地址转换信息。
路由节点能够标识对等业务是否在连接到不同接入节点的终端用户
之间进行交换。在这种情况中,它产生各接入节点的地址转换信息。这 个信息使从终端用户接收标识为对等的分组的接入节点能够修改目标地 址,并将这个分组路由到与目标终端用户连接的第二接入节点。该信息 还使第二接入节点能够在将分组发送到目标终端用户之前修改分组的源 地址,以便对接收用户隐藏发送用户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 一个优选实施例,地址转换信息最初使接入节点将分 组的目标地址从表示边缘节点的地址改变为表示连控到终端用户的々妄入 节点的地址,而不是直接改变为终端用户地址。后一转换然后在与修改 分组的源地址的同 一 时间在接收接入节点进行。所述的地址优选地是可 特別为对等或发夹弯业务分配的媒体接入控制地址。
其优点在于,接入网中的备种交换节点仅需要知道或者获取接入节 ,泉地址而不用知道终端用户地址。由于可参与对等业务的终端用户装置 数显著大于网络中存在的接入节点数,所以这极大地降低了对网络交换 机的需求。交换机则可以是标准的现成装置,它使网络基础设施的成本 为最小。类似地,在获得目标网络地址之前由交换机产生的广播业务也 保持为最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于作为实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
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非常明显。附图包括
图1示意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适合于转向接入网中对等业
务的宽带接入网的元素,
图2说明边缘节点为图1接入网中的接入节点1产生的转换表, 图3示意说明涉及图1所示接入网的元素之间业务转向的信令, 图4示意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适合于转向接入网中的对等
业务的宽带接入网的元素,
图5说明由边缘节点为图4接入网中的接入节点和2所产生的转
换表,
图6示意说明涉及图4所示的并使用图5转换表的接入网的元素之
间的业务转向的信令,
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由边缘节点为接入节点1和2所 产生的转换表,以及
图8示意说明涉及图4所示的并使用图7转换表的接入网的元素之 间的业务转向的分组标题地址元素的转换。
具体实施例方式
来看图1,说明了基于以太网的宽带接入网IO的一部分。接入网10 示为具有两个接入节点AN 1 110-1和AN2 110-2,并经由边缘或路由节 点120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外部网络30、如因特网或者其它基于IP的网络 或应用。为了简洁起见,图中仅说明两个节点,但是要理解,接入网可 包括许多接入节点110,并且才艮据它的大小,还可包括附加边缘节点 120。两个用户主机或终端用户20-1和20-2示为连接到接入网10屮的接 入节点AN l 110-1。接入网使用称作MAC强制转发的强制转发技术来 实施业务分离。实质上,为了防止终端用户20之间的第2层连通性,强 制转发机制使接入节点110将乂人终端用户始发的所有分组发送到边缘节 点120,在那里执行用户鉴別、管制和记帐。同样,所有输入分组首先 被定向到边缘节点120,边缘节点120修改地址信息以便将分组路由到最 终目标。
连接到同一接入网10的《冬端用户之间的对等业务倾向于涉及文件 共享、文件传输以及属于通常具有最低优先级的尽力销售类的其它高容 量业务。这种形式的业务使用4妄入节点IIO与边缘节点120之间过量的 带宽。根据本发明,通过转向接入网中的对等业务,使得它在聚合网络 中本地重定向,而无需通过边缘节点,来緩解这个问题。
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对等业务在连接到同一接入节点的终端用户 之间进行交换的本发明第 一 实施例。
在图1中,两个终端用户EU1 20-1和EU2 20-2都连接到同一接入.
节点AN1 110。如图3的事件1所示,终端用户1 EU20-1将分组发送到 终端用户2 EU2 20-2,如210-1所示。分组210-1包括由所使用的安全和 业务分离技术指定的目标MAC(媒体接入控制)地址DA。在MAC强制转 发中,这是由终端用户EU1每当发送ARP(地址解析协议)请求时所接收 的边缘节点20的MAC地址。分组210-1还包括分配給终端用户EU
20-1的MAC源地址SA、作为终端用户1 20-1的〖P地址的源IP地址SIP 以及在这种情况中指定终端用户2 20-2的IP地址的目标IP地址D一IP。 这个分组路由到边缘节点EN 120,边缘节点EN 120然后使用特定对等算 法来确定它是否涉及接入网中的对等业务,如图3的事件2所示。
该算法通过取决于边缘节点20体系结构的两种方式之一来标识对 等业务。如果边缘节点EN 120支持负责所有下行链路连接的公共路由 表,则最初可在业务平面上标识。在这一级,仅4企验分组的目标iP地址。 例如,如果在边缘节点路由表中的查找表明目标IP地址在与接收分组相 同的端口 ,则两个终端用户显然属于同 一接入网。
然后,可使用边缘节点120所存储或者可接入的信息对控制平面执 行附加且更可靠的检验,它为终端用户提供跟踪能力。存储和接入这个 信息的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业务分离和安全方法。为了本发明,假定其 屮在数据库屮提供终端用户跟踪能力信息的 一般配置。根据所使用的具 体实现,数批库包含以下信息终端用户连接到的接入节点的标识,用 户连接到的接入节点上的端口 ,通过其发送用户分组的VLAN(虛拟局域 网)或PVC(永久虚拟电路),以及终端用户的MAC和IP地址。通过将所 接收分组的源和目标IP及MAC地址与来自数据库的终端用户信息进行 比较.,边缘节点120能够确定输入分组是否始发自接入网10中,并且同 时确定分组是否送往接入网IO,因而确定它是否为对等业务分组。
控制平面标识显然比仅对业务平面执行检验更慢,因为它需要查询 外部数掂库。可通过修改边缘节点120以保存外部用户跟踪能力数据库 的本地副本使这个过程加速。
一旦已经标识了对等业务,边缘节点EN 120可本地重定向属于这个
业务的未来分组。但是,服务提供商可能希望对可重定向的对等业务施
加某些限制。在这种情况中,边缘节点EN 120会确定业务和/或终端用
户是否满足某个标准。业务标准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容量、带宽和应用 类型。例如,可仅当对等业务超过服务提供商所指定的某个容量或带宽
阚值时才对它重定向。类似地,业务的重定向策略可基于源和目标tcp 端口所标识的业务类型。例如,HTTP业务和邮件可能限制为通过边缘 节点120,而文件传输(ftp)业务将被重定向。部署第7层过滤将实现对应 用集合的策略应用。以硬件或软件实现的基于模式的识别算法可用来滤 除特定应用的业务。
在用户级,对等业务的重定向可能可用作一部分用户的预订,例如 作为较大文件传输业务限额或速度的回报。如果对等业务作为服务提 供,则可能需要在接入网中建立具有预设服务质量参数的独立业务类。 服务提供商还可希望将对等业务重定向限于它们自己的顾客或者它们与 之有协议的另 一个特定服务提供商的顾客。对等业务的重定向则可能仅 应用于IP地址的特定子集。
要理解,可应用这些策略的组合,并且其它标准也可用来判定是否 应重定向业务。
一旦边缘节点EN 120已经确定分组始发于接入网并送往接入网、即 它是对等(P2P)业务的一部分,并已经确定这个业务满足适用的重定向策 略,则它产生包含两个用户之间业务转向所需的重新路由信息的重新路 由表40,并在先前已经经由接入节点1 IIO向终端用户EU2 20-2发送了 分组之后,在管理协议消息中将这个表发送到接入节点1 AN1 IIO,如图3 的事件4所示。重新路由表40如图2所示,并且下面将更详细地进行描 述。边缘节点EN 120还保留重新路由表40的副本。这样,边缘节点EN 120监控网络中的所有对等连4妄。
响应于来自边缘节点EN 120的管理协议消息,接入节点AN1 10 使用重新路由表40来实现对等转向算法,以便本地重定向边缘节点所标 识的用户之间的对等业务,而无需通过边缘节点120。如图2所示,重新路由表40标识表征属于对等连接的业务的分组的 元素、即当标识这种对等业务连接中的分组时必须检验的那些元素,具
体来说是MAC源地址SA、目标IP地址D—IP和源端口 S—port。它还列 出必须对实现重定向进4亍的地址修改,即MAC目标地址DA、 MAC源 地址SA和目标端口 D—port。表40中的第一条目涉及从终端用户1到终 端用户2的业务,第二条目涉及以相反方向发送的、即从终端用户2到 终端用户1的业务。要理解,虽然图2中仅说明了一个双工连接,但是 表40可包含与同时进行的其它对等连接相关的重新路由信息。如图3的 事件5所示,接入节点AN1 20-中的对等转向算法检验每一个输入分组 210-1的字段,如果它们匹配表40中列出的,则修改MAC目标地址、 MAC源地址和目标端口 ,并将分组发送到表40中指定的端口以及在事 件6发送到终端用户2 20-2。通过修改地址的这些元素,确保了业务分 离,因为接收终端用户EU2 20-2接收如图1的210-2所示的分组,其中 源MAC地址修改成隐藏真实的源。在图1和图2中,所接收分组210-2 的源地址作为MCS2给出,而所发送分组210-1的目标地址作为MCS1 给出。但是,要理解,在接入节点1K)-1中替换的实际地址将取决于所 使用的业务分离方案。相当可行的是,源和目标地址MCS1和MCS2是 相同的,且两者均表示边缘节点120,如在MAC强制转发用于接入网时 的情况。
每当分组被标识为与对等链路相关时,例如每当执行在表中指定的 地址修改时,接入节点AN1 110还设置定时器。如果另一个输入分组被 标识为这个连接的一部分,如图3的事件7所示,则重置定时器。 一旦 如事件9所示经过了设置时间间隔,则接入节点AN1 110经由管理协议 向边缘节点120发送消息,通知它连接被终止,如事件10所示。在事件 11,边缘节点EN 120通过从其对等表中删除这个连接信息来响应这个消 息。
现在来看图4至图6,对于在连接到接入网中不同接入节点的终端 用户之间进行的对等业务时的情况,来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
图4中,相同的参考标号用来寿、示图1中相似的部件,因而在此对那些
部件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第一终端用户EU1 20-1连接到第一接入节 点AN1 110-1的端口 Y。第二终端用户EN2 20-2连接到第二接入节点 AN2 J 10-2的端口 X。如图3和图6中的事件1所示,第一终端用户EU1 20-1发送预计送往第二终端用户20-2的分组210-1。但是,如同图1至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MAC目标地址DA不是第二终端用户EU2 的地址,而是按照所使用的业务分离技术修改的地址。当按照优选实施 例使用MAC强制转发时,MAC目标地址表示边缘节点EN 120。因此, 接入节点AN1将这个分纽转发给边缘节点EN i2(L在图6的事件2,边 缘节点纟企验该分组,经由两个.接入节点AN 110将它标识为对等业务, 在适用时确定该业务满足有关重定向标准。然后,边缘节点创建如图5 所示的两个表50、 60,接入节点AN1 110-1、 AN2 110-2各一个,在事 件3经由接入节点AN2将分组重新路由到第二终端用户EU2,随后在管 理协议消息中将表50、 60发送到对应的接入节点110-1、 U0-2,如事件 4所示的。表的副本还存储在边缘节点EN 120。
如图5所示,图中的上部所示的表50表示发送到接入节点AN 1 110-1 的信息,图中的下部所示的表60表示发送到接入节点AN2 110-2的信 息。各表的字段与图2屮的表40所示的字段相同。各表50、 60的第一 条目涉及从终端用户EU1发送到终端用户EU2的分组;第二条目涉及以 相反方向发送的、即从终端用户EU2到终端川户EUi的分组。相应地, 对于由终端用户EU1发送并送往终端用户EU2的所有分组,第一接入节 点AN1 110-将源地址标识为MAC1,将目标IP地址标识为IP2,以及将源 端口标识为Y,并JU又将MAC目标地址爿修改为终端用户EU2的地址、 即MAC2,以及只将目标端口J奮改为"上行链路"。当分组到达第二接 入节点AN2 10-2时,这个节点则将目标端口修改为终端用户2连接到 的端口,并且还将MAC源地JaL修改为所使用的安全4支术定义的地址。 在当前情况中,按照MAC强制转发的要求,这是边缘节点EN 120的 MAC地址MCS1。因此,对于图1至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终端用户所
接收的重定向的对等分组将具有边缘节点EN 120的MAC地址。在接入 节点AN 110中,对于从终端用户EU2发送到终端用户EU1的分组进行 地址信息的类似修改,如各表50、 60的下部条目所示的。
因此,当如图6的事件5所示,送往终端用户EU2的分组由第一接 入节点AN110-1从终端用户EU2接收时,接入节点AN.110-1检验 MAC源地址、目标IP地址和源端口 ,确定在对等业务表中存在匹配, 并按照表50中的第二条目相应地修改MAC目标地址和目标端口 。然后 将分组发送到第二接入节点AN2。在接入节点AN1、 AN2之间,分组经 由生成树协议所确定的接入网中的最短路径逸行交换。当如事件6所 示,这个修改的分组由第二接入节点AN2接收时,这个节点还确定它的 对等表中的匹配,以及按照表60的第一条目修改源地址和目标端口。然 后,将分组发送到终端用户EU2。-争当接入节点AN1 110-1、 AN2 110-2 其中之一接入其对等业务表50、 60以便修改地址信息时,设置定时器。 如果在指定的超时值之后,对于对等连接没有接收到业务,则向边缘节 点EN 120发送管理协议消息,表明连接^皮终止,如事件7所示。边缘节 点EN 120则^v其对等业务表中删除有关表条B ,并在事件8以送往两个 接入节点的确i人消息来确认连接终止。然后,接入节点AN1 110-1和AN2 110-2还可从其自己的对等表50、 60中删除对应的条目。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为连接到不同接入节点110-1、 110-2的 两个终端用户i0-1、 10-2之间的对等业务提供业务转向,同时保护业务 分离,但是此外,还极大地降低了对聚合网络中的节点或交换机的要求。
具体来说,图5的转换表的实现要求聚合网络交换机了解涉及对等 业务交换的、可能是接入网中的所有终端用户装置EU20的终端用户EU 20的MAC地址。这要求交换机具有足够的存储能力,它妨碍了大多数 现成装置的使用。在交换机无法保存潜在的对等终端用户的MAC地址 的情况中,将存在对等连接的广播业务的增加,因为交换机尝试通过在 它们的除了始发分组的端口之外的所有喊口上广播分组来传递分组。
按照本发明的这个第三实施例.,对于对等业务的重新路由,将虛拟MAC(VMAC)地址分配给接入节点110。因此,这些VMAC地址用于通 过聚合网络将对等业务重新路由到目标终端用户20连接到的接入节点 110。这个目标接入节点110则将目标MAC地址从接入节点VMAC地 址转换为终端用户MAC地址。
现在对照图4,要理解,发送到终端节点20以及从终端节点20发 送到对应接入节点10的分组的标题与在第二实施例中发送以及图4所 示的相同。分组标题将不同于先前实施例中仅用于两个接入节点AN1 110-1与AN2 110-2之间路径的分组标题;这种修改确保只有目标接入节 点AN2 U0-2才需要存储或者获取终端用户MAC地址。因此,事件的 顺序与闺6所示的相同,但使用不同的转换表。
图7说明根据这个笫三实施例山边缘节点EN 120产生、然后保存在 接入节点AN i 1! 0-1和AN210-2的表中的转换数据。从这些表中可以 看到,相同的地址元素用来标识与对等业务相关的分组。
转换如图8所示。在图8中可以看到,在事件1分组从终端用户EU1 20-1发送到接入节点AN2 10-1 。标题中的地址将边缘节点的MAC地址 MCS指定为l ]标MAC地址,将终端用户EU1的MAC地址指定为源 MAC地址,将终端用户EU1的IP地址指定为源IP地址,以及将目标终 端用户EU2的IP地址指定为IP目标地址。在接入节点AN1 !10-1中, 使用图7的AN1对等表的第一行中指定的地址信息,将分组标识为终端 用户IiUl 20-1与终端用户EU2 20-2之间的对等业务。具体来说,接入 节点AN1确定分组标题包含EU1的MAC源地址、即MAC1以及EU2 的目标IP地址、即fP2。然后,-接入节点ANl ^修改标题,以将目标MAC 地址从指定边缘节点EN 120的地址改变为分配给接入节点AN2的虛拟 MAC地址VMAC2。然后在事件2将这个分组重新路由到接入节点 AN2。在由目标接入节点AN2 110-2接收到这个分组时,使用图7的AN2 对等表的第一行指定的、与AN1所使用的相同的源地址和目标IP地址, 再次将分组标识为对等业务。通过按照所使用的业务分离技术将源地址 改变为边缘节点EN 120的MAC地址MCS2以及将目标MAC地址从 VMAC2改变为终端用户的地址MAC2,接入节点AN2 110-2则再次修
改分组标题,以便对目标终端用户EU2 20-2隐藏实际源地址,如AN2 对等表的第一行所示。然后在事件3将这个已修改分組发送到终端用户 EU2。
在相反方向,分组由相同的标题字段来标识。具体来说,在事件4, AN2在端口 X接收分組,并标识终端用户EU2 20-2的源地址MAC2以 及作为1P1的终端用户EU1 20-1的1P目..标地址,如图7的AN2对等表 的第一行中所示的。接入节点AN210-2则将目标地址和端口修改为分 配给接入节点AN1 110-1的虛拟MAC地址VMAC1和上行链路端口 , 并在事件5将分组重新路由到4妄入节点AN1 110-1 。在由接入节点AN1 ]0-1接收到这个分组时,通过确定与图7的AN1对等表的第二行给出 的地址元素、即源地址和目标IP地址的匹配,将它标识为对等业务。接 入节点AN1则将,"标地址和源;也址修改为表明与边缘节点EN 120对应 的源地址的地址,并将分组发送到端口 X,从那将其发送到终端用户 EU]。
第--次按照对f表将分组重新路由到目标终端用户、即事件]或事 件4所示的第一次传送时,在聚合网络中广播分组。 一旦聚合网络中的 交换机利用ARP请求已了解虚拟MAC地址VMAC1和VMAC2所表示 的目标,则随后的对等分组将经由生成树协议所定义的最短可能^ 各径来
显著减少了重新路由对等业务所需的广播业务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宽带接入网(10),包括至少一个接入节点(110),连接到多个终端用户(20);以及至少一个路由节点(120),适合于接收所述接入网中的接入节点(110)发送的数据分组并将各数据分组重新路由到接入节点(110)或者到所述接入网外部的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路由节点(120)还适合于标识始发自连接到所述接入网的第一终端用户(20-1)并送往连接到所述接入网的第二终端用户(20-2)的所接收数据分组(210-1),产生对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终端用户(20-1,20-2)之间交换的数据分组特定的地址转换信息,以及将所述地址转换信息(40,50,60)发送到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用户的至少一个接入节点(20-1,20-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节点适合于使用所述地址转换信息(49;50,60)来标识形成所述第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一部分业务的输入分组,修改所述已标识分组的地址,以便对源和目标终端用户隐藏终端用户地址,以及将所述分组重定向到所述目标终端用户,而无需通过所述路由节点(12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节 点(IIO-1,110-2)包括定时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节点适合于每当分组 被标识为形成所述第 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的一部分业务时设置所述定 时器,其中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时,所述接入节点适合于向所述路由节点 发送关于连接被终止的消息,并删除所述地址转换信息(40,50,60)。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入网,其中从连接到所述接入网的终 端用户发送的所有分組指定表示所述路由节点(120)的目标媒体接入控 制地址,并且其中由连接到所述4秦入网的终端用户接收的所有分组指定 表示所述终端节点(120)的源媒体接入控制地址,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节点(20-1,20-2)适合于使用所述地址转换信息(40; 50,60)来修改 标识为所述第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业务的分组的地址信息,使得所述 目标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从表示所述路由节点(120)的地址改变为表示所 述目标终端用户(20-2)的地址,并j吏得所述源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从表示所 述源终端用户(20-l)的地址改变为表示所述路由节点(120)的地址。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入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节点(120) 适合于标识始发自连接到所述接^/v网中第一接入节点(l 10-l)的第一终端 用户(20-l)并送往连接到所述接入网中第二接入节点(l 10-2)的第二终端和第二接入节点(l 10-],110-2),其中所述第一接入节点(110-1)适合于使用 所述地址转换信息(5())来修改标识为所述第 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业务点(120)的地址改变为表示所述目.标终端用户(20-2)的地址,并将所述分 组路由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l 10-2),其中所述第二接入节点适合于使用 所述地址转换信息(60)来修改标识为所述第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业务 的分组的地址信息,使得所述源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从表示所述源终端用 户(20-l)的地址改变为表示所述路由节点(120)的地址。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入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节点(120) 适合于标识始发自连接到所述接入网中第-一接入节点(110-1)的第一终端 用户(20-l)并送往连接到所迷接入网中第二接入节点(l 10-2)的第二终端 用户(20-2)的业务,并且产生地址转换信息(50,60)并将其发送到所述第一 和第二接入节点(110-1,110-2),其中所述第 一接入节点(110-1 )适合于使用所述地址转换信息。o)来修改标识为所述第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业务的分组的地址信息,4吏得所述目i^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人表示所述^各由节 点(120)的地址改变为表示所述第二接入节点(110-2)的地址,并将所述分 组路由到所述第二接入节点(l 10-2),其中所述第二接入节点适合于使用 所述地址转换信息(60)来修改标识为所述第 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业务 的分组的地址信息,使得所述目标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从表示所述第二接 入节点的地址改变为表示所述目标终端用户(20-2)的地址,且所述源:樣体 接入控制地址从表示所述源终端用户(20-l)的地址改变为表示所述路由 节点(120)的地址。
6.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 网是基于以太网的宽带网络。
7. —种在宽带接入网(10)中的接入节点(110),连接到多个终端用户 (20)和所述接入网中的路由节点(120),并适合于将分组从所述终端用户 发送到路由节点(i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节点适合于从所述路由节点(120)接收地址转换信息(40,50,60),并利用所述地址 转换信息来标识始发自连接到所述接入网的第 一终端用户(20-1)并送往 连接到所述接入网的第二终端用户(20-2)的数据分组(210-1),其中所述终 端用户之一连接到所述接入节点,使用所述地址转换信息来修改已标识输入分组的地址,以及 将所述分组重定向到所述目标终端用户,而无需通过所述路由节点 (120)。
8. —种重定向宽带接入网中业务的方法,所述宽带接入网具有各连 接到终端用户(20)的多个接入节点(l 10)和至少一个路由节点(120),其中到所述路由节点(120),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标识始发自连接到所述接入网的第一终端用户并送往连接到所述接入网的第二终端用户的分组,产生对所述第 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的分组交换特定的地址转换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到至少一个接入节点,经由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节点所述第 一和第二终端用户连接到所述接入网,在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节点中,使用所述地址转换信息来标识在所述第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交换的分组,以及使用所述地址转换信息来修改所述已标识分组的地址,以便对所述 源和目标终端用户隐藏所述终端用户地址,以及 按照所述已修改分组地址,通过所述接入网将所述分组重新路由到 所述目标终端用户,而无需通过所述^^由节点。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所述已标识分组的地址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媒体接入控制目标地址从表示所述路由节点的地址改变 为表示所述目标终端用户的地址。 '"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所述已标识分组的地 址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媒体接入控制源地址从表示所述源终端用户的地 址改变为表示所述路由节点的地址。
11. 如权利要求9和IO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媒体接 入控制目标地址的步骤由连接到所述源终端用户的第 一接入节点执行, 而改变所述媒体接入控制源地址的步骤由连接到所述目标终端用户的第 二才妻入节点执行。
12. 如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方法,其中改变所述分组的所述媒体 接入控制司标地址的步骤包括在连接到所述源终端用户的第一接入节 点中将所述分组的所述媒体接入控制目标地址从表示所述路由节点的地 址改变为表示连接到所述目标终端用户的第二接入节点的地址,并在所 述第二接入节点中将所述媒体接入控制目标地址从表示所述第二接入节 点的地址改变为表示所述目标终端用户的地址,并且改变所述媒体接入
13. 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标识在所述第一 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交换的分组的步骤包括确定输入分组具有表示所 述第 一和第二终端用户之一的源j某体接入控制地址和接入节点端口以及 表示所述第一和第二终端用户中另 一个的目标因特网协议地址。
14. 如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 下步骤确定在预定时间内没有分组在所述第 一与第二终端用户之间重新路 由, ■, 通知所述路由节点所述连接-波终止,以及删除所述地址转换信息。
15. 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标识始发自第一 终端用户并送往第二终端用户的分组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比较。
16. 如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标识始发自第一 终端用户并送往第二终端用户的分組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分组的所述因特网协议和媒体接入控制地址与以下至少一项 进行比较终端用户连接到的接入节点的标识,用户连接到的接入节点 上的端口,发送用户分组所经由的虚拟局域网,在其中发送用户分组的 永久虛拟电路,终端用户的媒体接入控制地址,终端用户的因特网协议 地址。
全文摘要
在使用业务分离使得所有业务经由边缘节点路由的基于以太网的宽带接入网中,在连接到接入网的终端用户之间交换的业务、即对等业务的量表示对网络容量的大负担。在边缘节点标识对等业务并产生连接到有关终端用户的接入节点的地址转换信息时,根据所提出的方法和装置这种情况得到缓解。接入节点然后能够标识形成一部分对等连接的分组,修改地址信息以便对目标终端用户隐藏源终端用户的地址,并且反之亦然,并通过接入网将分组重新路由到目标终端用户,而无需通过边缘节点。
文档编号H04L29/12GK101180860SQ200680017841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
发明者A·达莫拉, H·米克尔森, T·加格纽斯, Z·格布雷滕萨 申请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