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3247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Internet Based Controllable Service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COSA)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是目前信息网络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然而互联网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互联网业务的安全可控。
在原始互联网设计中,很多电信级业务必需的功能(例如业务安全控制、业务流量工程)承载层并不具备。而受限于现实网络的存量限制,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以下简称IP)承载网很难为上层应用增加这些功能,而如果这些功能都推给上层应用各自完成则会造成成本提高、管理复杂。其次,承载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多种业务/应用需要各自分别完成很多具有共性的工作,例如业务认证、对端查找等。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不仅提高了业务成本,而且不同业务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也会造成管理/互通/融合的困难。其三,随着用户接入带宽和网络传送技术不断提升,多媒体业务、融合型业务的发展对互联网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例如,用户可移动性、泛在性等。而这些新的功能在IP承载层或者由上层应用实现,也存在实现困难,成本高等问题。
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之一可控电信业务实现技术为了将互联网的丰富信息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中,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以下简称WAP)论坛根据无线网络的特点,把互联网的一系列协议规范引入到无线网络中。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代理/网关的支持,不必对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适用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CDMA)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国际移动通信-2000版(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简称IMT-2000)等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从而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WAP服务大都是定制的,受运营商控制,所有WAP手机用户通过单一的入口即WAP网关使用移动数据业务。而且包括WAP手机、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nternet ContentProvider,简称ICP)针对WAP手机用户的应用服务器都在移动运营商的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专网中。这种方式将手机的访问限制在了可控的范围内,在提供较好安全保护能力的同时,限制了用户对丰富互联网资源的访问,也抑制了业务的创新。
下一代网络/IP多媒体子系统(Next Generation Network/IP MultimediaSubsystem,以下简称NGN/IMS)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先进网络的电信与互联网融合业务与协议组织(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Networking,简称TISPAN)、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简称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能够支持包括多媒体业务在内的全业务承载的电信网络。NGN/IMS支持灵活的接入方式,能够实现电信业务必需的各种特性要求,例如服务质量、可控、可管、安全等等。NGN/IMS并不是简单的将IP承载技术直接引入电信网,而是给出了一整套全新的网络业务体系架构,需要在基本IP技术中增加相关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业务控制、安全等功能。
以上实现可控电信业务的技术或体系结构的基本思路都是业务的可控性依赖于承载网络的可控性,这种把业务的可控性″寄生″在承载网络的可控性上的做法,难以实现业务与承载真正意义上的分离,业务的开展必须考虑下层承载网络的特征,例如地址翻译、防火墙等等,大大增加了业务开发的技术和经济成本,不利于第三方进行业务创新,也可能导致网络运营商形成新的垄断。
与本发明相关技术之二Overlay技术Overlay指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在一个或多个已存在网络之上增加一个额外的、虚拟的垫层的网络技术。Internet就是一种典型的Overlay网络,互联网利用封装包头技术,以达到不同类型局域网互通的目的。利用Overlay网在现有网络上的虚拟性,可以实现下层网络难于实现的功能,比如服务质量、安全保证,更好的路由算法等等。目前,Overlay技术的应用已经由网络层发展到了应用层,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网技术、路由技术以及QoS提供等方面,但这些研究都针对于为某类具体的应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或QoS保障机制,没有关注如何利用Overlay技术组织业务支撑网络,从而实现对电信业务的共性,例如业务控制、安全、QoS等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达到电信级标准的可控可管的业务。
与本发明相关技术之三自组织网络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的重要特征是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在没有仲裁者的情况下自已维护网络的连接和性能,其网络拓扑会随着节点的加入和离去而重新组织。因此,自组织网络具有较好的容错性。现在的无线和有线领域都已经有多种自组织技术。无线自组织技术是在移动自组织网中提出的,为原本没有物理连接的实体建立可以传送数据包的底层连接,是适应于链路以下乃至物理层的技术。在互联网领域,承载网的动态路由技术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性。目前,自组织理念已经从网络层发展到应用层,对等网络(Peer to Peer,以下简称P2P)应用是其典型代表。P2P是工作在网络层之上的Overlay网络,尽管Overlay网络不一定具有P2P自组织的特征,但目前关于Overlay的很多研究是针对P2P网络进行的,P2P网络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对应用特点,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及路由机制,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也有大量研究针对具体的P2P应用,设计相应的机制来提高性能。例如,在文件共享P2P网络中,设计文件下载机制激励用户共享文件,从而提高文件下载速度,缩短下载文件所需的时间。
P2P技术的诸多特点,例如节点的自主性、网络自组织特点、分布式资源的共享与协作等,但由于P2P业务的不可控,为互联网监管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目前,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仍没有相关机构或个人提出类似思路在不可控互联网上提供可控可管、相对安全的电信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不可控互联网基础上建立可控的业务网体系架构,通过在互联网承载层之上构建Overlay网络来实现业务的控制管理、安全、QoS等电信级功能需求。
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COSA网络系统,上述网络系统在承载层和业务/应用层之间增加一个可感知上层业务的iCOSA层,上述iCOSA层包括业务节点和叶子节点,业务节点为网络实体,其实际连接由下层承载网提供,叶子节点为应用服务器或终端用户,其在经过认证后通过业务节点进行操作,上述业务节点使用统一的逻辑标识空间,并利用对等网络技术进行网络组织,使用相应的对等网络寻址和路由协议。
上述业务节点均为功能性的,分别完成业务附着层功能和网络服务层功能,其中,业务附着层至少包括用户管理业务节点,业务分析业务节点和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主要处理用户和业务相关的功能,实现对接入到网络中的用户和业务的管理控制;网络服务层至少包括网络适配业务节点和网络感知业务节点,负责感知底层网络的状况,并将业务适配到网络,同时为上层的业务控制提供网络资源相关的信息。其中,用户管理业务节点、业务分析业务节点、网络适配业务节点和网络感知业务节点属于公共的、与特定业务无关的功能,而业务逻辑及控制节点是特定业务相关的功能实体。iCOSA网络支持业务功能的扩展,新的业务功能可以采用插件的方式添加到网络中。
上述用户管理业务节点实现包括对iCOSA用户进行注册、认证、授权及业务计费的用户管理功能,记录用户终端相关的登记信息,上述登记信息至少包括iCOSA层的逻辑标识,用户业务账户名和当前该用户使用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上述业务分析业务节点分析进入iCOSA层的业务请求和业务数据,获取上述业务的属性信息,针对具体业务的特点将业务控制功能为业务选择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并把业务请求提交到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节点。
上述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根据特定业务的实现逻辑及控制策略,进行业务实现以及相应的管理控制,至少包括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呼叫建立、计费、业务路由等基本控制功能;以自组织方式共同承担数据内容的分发、下载的内容分发类业务;实现对业务的用户溯源,为建立用户信用体系提供基本信息支持;支持针对恶意业务流量的控制,包括监测、屏蔽和定位,以及针对业务的合法监听;与信任体系联动,支持基于用户信任的业务控制。
上述网络适配业务节点实现对底层网络性能、功能以及安全特性的屏蔽,使得下层应用可以不必关心底层的网络状态,至少包括对网络性能的适配;对网络功能的适配,屏蔽承载网的某些功能差异;对网络协议的适配,屏蔽承载网的技术细节,提供对网络底层协议的封装;对网络安全的适配。
上述网络感知业务节点通过技术手段收集下层网络状态信息,上述网络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网络性能信息、网络协议信息、网络设备信息、网络安全信息等。
上述iCOSA层的同一类型的业务节点提供的服务相同,如果一个业务节点失效,可以采用与其类型相同的其他业务节点代替。上述不同类型的业务节点采用标准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简称IDL)定义的接口进行交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获取基于互联网的iCOSA的网络系统的服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提供如上面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iCOSA网络系统;步骤2,用户接入iCOSA的网络系统后,向业务目录提交查看iCOSA网络业务的请求;步骤3,业务目录向用户返回业务列表;步骤4,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的业务;步骤5,业务目录将用户及所请求业务的信息提交到属于业务附着层的业务节点,业务附着层中的各个业务节点分别对上述用户及业务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和初始化操作,并将初始化操作后得到的业务数据提交到属于网络服务层的业务节点;步骤6,网络服务层接收到业务数据后,获取相关的网络信息并将其返回业务附着层;步骤7,业务附着层进行业务实现并将用户所选业务返回用户。
该方法中的业务附着层至少包括用户管理业务节点,业务分析业务节点和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网络服务层至少包括网络适配业务节点和网络感知业务节点。
所述的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业务附着层中的用户管理业务节点根据上述用户的权限和所请求的业务的信息进行用户接入iCOSA的网络系统的认证;步骤12,用户管理业务节点将通过认证的用户和业务请求的信息提交到业务分析业务节点;步骤13,业务分析业务节点对用户属性及用户所请求业务的属性业务进行分析,为与该用户相关的特定业务选定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并将用户及业务信息提交到负责该用户业务管理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步骤14,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获取业务控制策略并进行相应分析,根据用户及业务信息进行业务初始化操作,并将初始化后得到的业务数据提交到网络服务层。
所述的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网络服务层中的网络适配业务节点收到业务数据后,向网络感知业务节点获取相关的网络信息;步骤22,网络感知业务节点将网络信息返回网络适配业务节点;步骤23,网络适配业务节点进行相应网络适配操作并发送业务数据到业务附着层。
所述的步骤7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业务附着层中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实现业务;步骤32,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将用户所选业务返回用户管理业务节点;步骤33,用户管理业务节点将用户所选业务返回用户。
本发明提出的iCOSA网络系统的优点在于其借鉴并融合了WAP、NGN/IMS中业务控制的思想,引进了P2P自组织的特性,使得在对互联网不做改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屏蔽底层网络差异,为电信运营级别要求的上层业务/应用提供有针对性地服务(例如业务可控性、可管理性、业务安全等),从而在互联网上提供一个包容现实网络、简便易行、切实有效、低成本的,可管理的相对安全的电信级业务的支撑网,实现对可控、可管、可运营的相对安全的电信级业务的支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的iCOSA网络系统的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iCOSA网络系统的层次模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iCOSA网络系统的数据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用户获取iCOSA网络系统的服务序列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iCOSA网络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提出的iCOSA网络系统在原有业务网络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位于互联网承载网之上,业务/应用层之下,可以感知上层业务的垫层一iCOSA层,业务节点之间的实际连接依靠下层承载网提供。iCOSA网络系统引入P2P自组织和IMS可控性的特点,根据需要设计实现了部分传统IP层可选功能(例如安全控制、组播、内容分发、流量工程等),以及上层业务应用中某些具有共性的业务控制功能(例如NAT/防火墙的穿越、业务控制、呼叫建立、业务流导向/监控等)。
如图1所示,iCOSA网络系统由业务节点11和叶子节点组成,其中业务节点11由网络运营商布设,从而保证对业务的可管理和可运营。叶子节点可以为应用服务器12或终端用户13、14,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设备。业务节点11使用统一的逻辑标识空间,并利用P2P技术进行网络组织,且使用相应的P2P寻址和路由协议。利用P2P技术组网使得iCOSA网络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其中,作为叶子节点的应用服务器12和终端用户13、14之间的寻址、通信、数据交换均通过业务节点11以中介方式帮助完成,如图2所示,这是iCOSA网络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iCOSA网络系统在承载层和业务/应用层之间增加一个感知上层业务的iCOSA层,在图2中,网络中的业务/应用层27和分组承载网28之间有iCOSA业务网络,业务/应用层27可以是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IPTV)或者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Protocol,简称VOIP),而用户方面,客户端13与IP主机23之间通过叶子节点21联系。在iCOSA网络系统中,具有明确的网络与用户之间的界限,即iCOSA网络系统中存在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简称UNI)来满足业务可控可管的需求。叶子节点21在经过网络认证后,在网络运营者对其可知、可控的情况下参与到iCOSA网络系统中。这实现了对利用P2P技术组织的业务承载网iCOSA网络系统的可控性。
iCOSA网络系统是公共的业务平台,提供管理平面、控制平面的一些通用业务的功能。根据功能的不同,iCOSA网络系统中的业务节点逻辑上可分为以下几类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业务分析业务节点34、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网络适配业务节点36、网络感知业务节点37。同一类业务节点提供相同的服务,任何一个节点失效都可用同类的其他节点代替。因此这种不同类型业务节点实现不同的功能的方法使得业务节点的复用性增强,增加了iCOSA网络系统业务资源的共享程度,并提高了网络的容错能力。同时,不同类型业务节点之间可以采用标准IDL定义的接口进行交互,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定义的接口。这使得业务节点功能的实现机制可以灵活调整,而业务节点功能扩展后,只需更新相关接口定义文件即可,从而提高了iCOSA网络系统的功能可扩展性。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iCOSA网络系统的数据驱动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业务附着层31包括业务控制、业务分析和用户管理等部分,主要处理用户和业务相关的功能,实现对接入到网络中的用户和业务的管理控制。在此实施例中,业务附着层31包括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业务分析业务节点34和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网络服务层32包括网络感知和网络适配等部分,负责感知底层网络的状况,并将业务适配到网络,同时为上层的业务控制提供网络资源相关的信息。在此实施例中,网络服务层32包括网络感知业务节点37和网络适配业务节点36。其中,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业务分析业务节点34、网络适配业务节点36和网络感知业务节点37属于公共的、与特定业务无关的功能,而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是特定业务相关的功能实体。iCOSA网络支持业务功能的扩展,新的业务功能可以采用插件的方式添加到网络中。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对iCOSA网络的用户实现注册、认证、授权及业务计费相关的用户管理功能。同时,要记录接入用户终端相关的登记信息,包括iCOSA层的逻辑标识(Identity,简称ID),用户业务账户名,当前该用户使用终端的IP地址。
业务分析业务节点34分析进入iCOSA网络的业务请求和业务数据,获取业务的属性信息,从而针对具体业务的特点,为业务选择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将业务控制功能提交到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
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根据特定业务的实现逻辑及控制策略,进行业务实现以及相应的管理控制,此类管理控制至少包括1).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呼叫建立(对端寻址、呼叫协商等等)、计费、业务路由等基本控制功能;2).在内容分发类业务中,以自组织方式共同承担数据内容的分发、下载;3).实现对业务的用户溯源,为建立用户信用体系提供基本信息支持;4).支持针对恶意业务流量的控制(监测/屏蔽/定位),以及针对业务的合法监听;5).与信任体系联动,支持基于用于信任的业务控制。
网络适配业务节点36实现对底层网络性能、功能以及安全特性的屏蔽,使得上层应用可以不必关心底层的网络状态,此类功能包括
1).对网络性能的适配不改变现有互联网“尽力而为”的路由方式,通过将流量工程的控制策略引入iCOSA网络系统,根据对于下层承载网络的性能,找到更适合的路由方向,以对业务流量流向进行导引、控制,提高业务服务质量;2).对网络功能的适配屏蔽承载网的某些功能差异,例如组播功能;3).对网络协议的适配屏蔽承载网的技术细节,提供对网络底层协议的封装。
4).对网络安全适配屏蔽承载网对安全的不同程度的支持。
网络感知业务节点37通过技术手段收集下层网络状态信息,包括网络性能信息、网络协议信息、网络设备信息,网络安全信息等。
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用户获取iCOSA网络系统的服务的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41接入网络后,向业务目录42提交察看iCOSA网络业务的请求。
2)业务目录42向用户41返回业务列表。
3)用户41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的业务。
4)业务目录42将用户及所请求的业务信息提交到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
5)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根据用户和业务信息进行用户41接入iCOSA业务的认证。
6)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将用户和业务信息提交到业务分析业务节点34。
7)业务分析业务节点34对用户业务进行感知分析,为用户41选定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
8)业务分析业务节点34将用户及业务信息提交到负责该用户业务管理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
9)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获取业务控制策略并进行相应分析10)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根据用户及业务信息进行业务初始化操作。
11)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将业务数据提交到网络适配业务节点36。
12)网络适配业务节点36收到业务数据后,向网络感知业务节点37获取网络相关信息。
13)网络感知业务节点37将网络信息返回网络适配业务节点36。
14)网络适配业务节点36进行相应网络适配操作并发送业务数据到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
15)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35将用户所选业务返回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
16)用户管理业务节点33将用户所选业务返回用户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的,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上述网络系统在承载层和业务/应用层之间增加一个可感知上层业务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层,上述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层包括业务节点和叶子节点,业务节点为网络实体,其实际连接由下层承载网提供,叶子节点为应用服务器或终端用户,其在经过认证后通过业务节点进行操作,上述业务节点使用统一的逻辑标识空间,并利用对等网络技术进行网络组织,使用相应的对等网络寻址和路由协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上述业务节点为功能性的,分别完成业务附着层功能和网络服务层功能,其中,业务附着层至少包括用户管理业务节点,业务分析业务节点和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主要处理用户和业务相关的功能,实现对接入到网络中的用户和业务的管理控制;网络服务层至少包括网络适配业务节点和网络感知业务节点,负责感知底层网络的状况,并将业务适配到网络,同时为上层的业务控制提供网络资源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用户管理业务节点、业务分析业务节点、网络适配业务节点和网络感知业务节点属于公共的、与特定业务无关的功能,而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是与特定业务相关的功能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该网络系统支持业务功能的扩展,新的业务功能采用插件的方式添加到该网络系统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上述用户管理业务节点实现包括注册、认证、授权及业务计费的用户管理功能,记录用户终端相关的登记信息,上述登记信息至少包括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层的逻辑标识,用户业务帐户名和当前该用户使用终端的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登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上述业务分析业务节点分析进入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层的业务请求和业务数据,获取上述业务的属性信息,针对具体业务的特点将业务控制功能为业务选择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并把业务请求提交到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上述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根据特定业务的实现逻辑及控制策略,进行业务实现以及相应的管理控制,至少包括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呼叫建立、计费、业务路由的基本控制功能;以自组织方式共同承担数据内容的分发、下载的内容分发类业务;对业务的用户溯源,为建立用户信用体系提供基本信息支持;支持针对恶意业务流量的控制,包括监测、屏蔽和定位,以及针对业务的合法监听;与信任体系联动,支持基于用户信任的业务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上述网络适配业务节点实现对底层网络性能、功能以及安全特性的屏蔽,至少包括对网络性能的适配;对网络功能的适配,屏蔽承载网的某些功能差异;对网络协议的适配,屏蔽承载网的技术细节,提供对网络底层协议的封装;对网络安全的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上述网络感知业务节点通过技术手段收集下层网络状态信息,上述网络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网络性能信息、网络协议信息、网络设备信息、网络安全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是上述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层的同一类型的业务节点提供的服务相同,如果一个业务节点失效,可以采用与其类型相同的其他业务节点代替,上述不同类型的业务节点采用标准接口定义语言定义的接口进行交互。
11.一种获取基于互联网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网络系统的服务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网络系统;步骤2,用户接入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网络系统后,向业务目录提交查看基于互联网的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网络业务的请求;步骤3,业务目录向用户返回业务列表;步骤4,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的业务;步骤5,业务目录将用户及所请求业务的信息提交到属于业务附着层的业务节点,业务附着层中的各个业务节点分别对上述用户及业务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和初始化操作,并将初始化操作后得到的业务数据提交到属于网络服务层的业务节点;步骤6,网络服务层接收到业务数据后,获取相关的网络信息并将其返回业务附着层;步骤7,业务附着层进行业务实现并将用户所选业务返回用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业务附着层至少包括用户管理业务节点,业务分析业务节点和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网络服务层至少包括网络适配业务节点和网络感知业务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业务附着层中的用户管路业务节点根据上述用户的权限及所请求的业务的信息进行用户接入可控业务网体系架构的网络系统的认证;步骤12,用户管理业务节点将通过认证的用户的权限和所请求的业务的信息提交到业务分析业务节点;步骤13,业务分析业务节点对用户属性及用户所请求业务的属性业务进行感知分析,为与该用户相关的特定业务选定相应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并将用户及业务信息提交到负责该用户业务管理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步骤14,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获取业务控制策略并进行相应分析,根据用户及业务信息进行业务初始化操作,并将初始化后得到的业务数据提交到网络服务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网络服务层中的网络适配业务节点收到业务数据后,向网络感知业务节点获取相关的网络信息;步骤22,网络感知业务节点将网络信息返回网络适配业务节点;步骤23,网络适配业务节点进行相应网络适配操作并发送业务数据到业务附着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7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业务附着层中的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实现业务;步骤32,业务逻辑及控制业务节点将用户所选业务返回用户管理业务节点;步骤33,用户管理业务节点将用户所选业务返回用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COSA网络系统,其在承载层和业务/应用层之间增加一个可感知上层业务的iCOSA层,iCOSA层包括业务节点和叶子节点,业务节点为网络实体,其实际连接由下层承载网提供,叶子节点为应用服务器或终端用户,其在经过认证后通过业务节点进行操作,业务节点使用统一的逻辑标识空间,并利用对等网络技术进行网络组织,使用相应的对等网络寻址和路由协议。本发明提出的iCOSA网络系统的优点在于其借鉴并融合了WAP、NGN/IMS中业务控制的思想,引进了P2P自组织的特性,通过在互联网承载层之上构建Overlay网络来实现业务的控制管理、安全、QoS等电信级功能需求。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1026632SQ200710001100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4日
发明者何宝宏, 曹蓟光, 魏亮, 田辉, 谢玮, 田慧蓉, 徐贵宝 申请人: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