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中的双向转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384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网络上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中的双向转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更具体地,涉及在计算机网络上构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用于交换数据和共享资源的互连计算装置的集合。在基于数据包的网络中,计算装置通过将数据分割成被称作数据包的小块来传送数据。网络中的特定装置(例如,路由器)保存用于描述通过网络路由的路由信息。在这种方式中,数据包可以通过网络从源装置单独地路由到目的装置。目的装置从数据包中提取数据以及将该数据汇编成其原始形式。将数据划分成数据包使得源装置可以只重新发送这些在传输期间可能丢失的个别数据包。虚拟专用局域网(VPLS)域通常用于通过服务提供商(SP)网络和其他可能的中间网络(例如,互联网)来扩展两个以上的远程客户网络(即,VPLS站点),就像中间网络不存在一样。VPLS域提供点对多点(P2MP)的连通性,并可以通过SP网络以P2MP方式在客户网络之间传送诸如以太网数据包的第二层(L2)通信。在通常的配置中,连接至客户网络的路由器将标签交换路径的全网络(fullmesh)限定在SP网络中,以传送封装的L2通信,就像这些客户网络直接连接至同一局域网(LAN)。在一些情况中,可以配置VPLS域,以将L2组播流量(例如,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桌面会议、公司广播(corporatebroadcast)、音乐和视频网络广播、以及其他形式的多媒体内容)传送至客户网络中的用户(subscriber)装置。
发明内容总体来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中间网络(例如,服务提供商(SP)网络)上构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中提供混合转发(hybridforwarding)的技术。例如,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可包括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域。混合以太网域,特别是混合VPLS域可以通过SP网络在远程客户网络间传送诸如以太网数据包的第二层(L2)通信。本文中描述的原理使混合VPLS域能够通过SP网络提供星型连通(hub-and-spokeconnectivity)。例如,诸如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的组播内容的传输可要求在一个方向上进行点对多点(P2MP)连通,并在另一个方向上进行点对点(P2P)连通,以防止VPLS域的用户装置彼此通信。本文中描述的技术使SP网络中的网络装置(例如,路由器)能够使用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混合VPLS域的源装置转发到混合VPLS域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即,沿下游方向)。同一网络装置利用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用户装置中的一个转发到源装置(即,沿上游方向)。例如,P2MP转发语义可包括基于以太网或VPLS的转发语义,该转发语义以LAN或虚拟局域网(VLAN)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为基础,且P2P转发语义可包括仅基于VLAN标签的转发语义。此外,当从下游装置接收数据包时,网络装置可以获取混合VPLS域中下游装置的MAC地址。然而,网络装置无需获取混合VPLS域中上游装置的MAC地址。如此,通过防止用户装置与相同混合VPLS域中其他用户装置通信,且允许混合VPLS域中的源装置与任一用户装置通信,来提供混合VPLS技术的安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使用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在网络上构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网络装置转发至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该方法还包括使用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网络装置转发至上游网络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网络上构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网络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使用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该控制单元还使用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上游网络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使处理器使用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在网络上构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网络装置转发至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该指令还使处理器使用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网络装置转发至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上游网络装置。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使用第一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网络的网络装置转发至该网络的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以及使用第二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网络装置转发至网络的上游网络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和描述阐述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通过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变得显而易见。图1是示出具有服务提供商(SP)网络的示例性系统的方框图,其中,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支持至少一个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例如,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域。图2A是从源网络的角度示出图1系统的逻辑表示的方框图;图2B是从用户装置的角度示出图1系统的逻辑表示的方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支持双向转发混合VPLS域的示例性路由器的方框图;以及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在支持混合VPLS域中的路由器的实例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示出具有服务提供商(SP)网络10的示例性系统8的方框图,其中,提供商边缘(PE)路由器12A-12D(“PE路由器12”)支持至少一个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例如,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域。在所示的实施例中,SP10网络的管理员在源PE路由器12A和目的PE路由器12B-12D之间的SP网络10上构建混合VPLS域,以在PE路由器12之间传输诸如以太网数据包的第二层(L2)通信。例如,混合VPLS域可以将L2组播流量(例如,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桌面会议、公司广播、音乐和视频网络广播、以及其他形式的多媒体内容)从源PE路由器12A传送至用户装置18A-18D(“用户装置18”)的目的PE路由器12B-12D。用户装置18通过网络交换机16A-16C(“网络交换机16”)连接至PE路由器12B-12D。每个用户装置18都可以包括在诸如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不同客户网络(未示出)中。用户装置18可以是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工作站、PDA、无线装置、可上网设备、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或其他装置。例如,网络交换机16可以是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多路复用器(DALAM)。每个用户装置18都可以通过PE路由器12B-12D从源网络14请求VPLS域的组播流量。源PE路由器12A依次从源网络14接收请求的组播流量,源网络可以包括互联网或另一个SP网络。可将PE路由器12A配置成支持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应用程序,将来自目的PE路由器12B-12D的请求聚集到至源网络14的更高速上行链路中。在一些情况中,SP网络10可包括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其中,通过标签交换路径(LSP)的全网络连接PE路由器12。为了示例性的目的,本文中参照VPLS和通过SP网络10传送以太网数据包来描述该技术。为了构建用户装置18的混合VPLS域,PE路由器12通过SP网络10进行通信,以构建端对端的LSP。PE路由器12可使用任一类型的标签交换协议(例如,像资源预留协议(RSVP)和标签分发协议(LDP)的MPLS协议)来构建LSP。每个PE路由器12都可以通过LSP上的伪线(pseudo-wire)向混合VPLS域中其他PE路由器12发送信号,以在PE路由器12之间传送以太网数据包。在所示实施例中,混合VPLS域向SP网络10提供在源PE路由器12A和目的PE路由器12B-12D之间的星型连接。将PE路由器12配置为属于至少一个混合VPLS域。将混合VPLS域中的网络装置(例如,PE路由器12和中间路由器)配置成以点对多点(P2MP)的方式将单播和组播流量从源PE路由器12A传送至目的PE路由器12B-12D,同时以点对点(P2P)的方式将流量从PE路由器12B-12D传送至源PE路由器12A。如此,由于防止了网络交换机16和用户装置18彼此之间的通信,从而提高了对于SP网络10的用户安全性和保密性。通过取消对从源PE路由器12A到目的PE路由器12B-12D方向上获取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的需要,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以减少SP网络10的状态以及维持状态的开销。由于在上游方向发生的P2P转发不需要MAC地址,因此目的PE路由器12B-12D无需获取远程MAC地址。相反,从目的PE路由器12B-12D向源PE路由器12A转发的数据包将盲目跟随(blindlyfollow)在混合VPLS域的PE路由器12之间发送信号的伪线。源PE路由器12A可以使用VPLS自动发现来获取SP网络10中下游PE路由器12B-12D的VPLS成员。PE路由器12可以向源网络14转发VPLS状态数据,例如,用户装置18的MAC地址、用户装置18所属的VPLS域、向这些装置转发流量所需的信息、或其他VPLS域信息。PE路由器12A基于接收到的VPLS状态信息来更新与VPLS域相关的内部路由信息和转发信息。使用P2MP转发语义,转发在下游方向(即,从源网络14到用户装置18)上传输的组播内容。例如,P2MP转发语义可包括基于以太网或VPLS转发语义。PE路由器12A接收来自源网络14的以太网通信,并根据混合VPLS域格式化传送到用户装置18的数据包。例如,以太网通信可以是IPTV内容。PE路由器12A可以将以太网通信(Ethernetcommunication)封装到一个或多个MPLS数据包中,并通过PE路由器12间的LSP上发送信号的伪线在SP网络10上将MPLS数据包转发至PE路由器12B-12D。PE路由器12B-12D依次提取来自MPLS数据包的以太网通信,并将以太网通信转发至用户装置18。具体地,当目的PE路由器12B从源PE路由器12A接收数据包时,PE路由器12B在PE路由器12B中的下游转发信息中查找数据包的MAC地址。如果PE路由器12B识别出数据包的目的地,则PE路由器12B将数据包转发至用户装置18A和18B中适当的一个。如果PE路由器12B未识别出目的地,则PE路由器12B使用VPLS来仿真MAC溢流(flooding),并将该数据包转发至作为特定VPLS域成员的用户装置18A和18B中的每一个。使用P2P转发语义,转发向上游方向(即,从目的PE路由器12B-12D到源PE路由器12A)移动的通信数据。例如,P2P转发语义可包括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符。例如,用户装置18B可以向源网络14请求特定IPTV频道。用户装置18B将请求发送到网络交换机16A,其将请求转发至PE路由器12B。当PE路由器12B接收到来自网络交换机16A的数据包时,PE路由器12B将使用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向源网络装置12A。当以P2MP转发时,PE路由器12B不查找数据包的MAC地址或执行MAC型溢流。相反,例如通过查看与数据包相关的VLAN标签,PE路由器12B查看数据包的出处,例如,物理端口或VLAN。基于该信息,PE路由器12B在PE路由器12B和源PE路由器12A之间发送信号的P2P伪线上输出数据包。如此,在SP网络10上的混合VPLS域提供在下游方向上具有P2MP连接并在上游方向上具有P2P连接的混合转发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SP网络10的管理员构建混合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例如,混合VPLS域),以扩展至网络交换机16。例如,管理员配置每个网络交换机16以使用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例如,用户装置18),以及使用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上游网络装置(例如,PE路由器12中的一个)。图2A是从源网络14的角度示出图1的系统8的逻辑表示方框图。如图2A的逻辑表示所示,源网络14将系统8视为具有任意对任意(any-to-any)连接的VPLS网络的全网络。对于源网络14,即使实际上通过SP网络10发送流量,但所有出现的远程用户装置18都将位于同一以太网LAN20中。源网络14可以使用基于以太网或VPLS转发的语义以P2MP方式与任一用户装置18进行通信。图2B是从诸如用户装置18A的用户装置角度示出图1的系统8的逻辑表示方框图。如图2B的逻辑表示所示,用户装置18A将系统8视为其自身与源网络14之间的P2P连接22,即,伪线。用户装置18A使用VLAN转发语义以P2P方式与源网络14进行通信。用户装置18A不能与属于相同混合VPLS域的其他用户装置18B-18D进行通信。如图2A-2B所示的逻辑表示可以代替所示原网络14,相应地表示对应PE路由器12A、PE路由器12B、或网络交换机16A的用户装置18A的示图。例如,在网络交换机16A实现文中所述的双向转发机制的情况下,网络交换机16A可以P2MP方式与用户装置18A和18B进行通信,而用户装置18A使用VLAN标识符以P2P方式与网络交换机16A进行通信。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原理支持双向转发的混合VPLS域的示例性路由器30的方框图。例如,路由器30可以表示图1中的任一PE路由器12。作为实例,路由器30可包括在SP网络上构建的混合VPLS域中的源网络装置(例如,PE路由器12A)、目的网络装置(例如,PE路由器12B-12D中的一个)、或中间网络装置。路由器30包括控制单元32,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包的路由并相应地转发数据包。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路由器30包括接口卡(IFC)34A-34N(通常为“IFC34”),用于通过入站链路36A-36N(“入站链路36”)和出站链路38A-38N(“出站链路38”)来传送数据包。IFC34通过多个接口端口(未示出)连接至入站链路36和出站链路38。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包括在控制单元32中的用户接口40将配置信息发送到路由器30。例如,系统管理员可将路由器30配置为属于一个或多个混合VPLS域。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将一组接口指定为“上游接口”(即,从上游方向接收流量的接口),以及将另一组接口指定为“下游接口”(即,从下游方向接收流量的接口)。配置的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系统管理员将这些接口组与不同的转发语义相结合。具体地,系统管理员可将上游接口与P2MP转发语义相结合,以及将下游接口与P2P转发语义相结合。然后,将配置信息存储到连接至用户接口40的数据库(DB)42中。用户接口40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或其他类型的输入装置。控制单元32保存用于描述网络(例如,来自图1的SP网络10)拓扑的路由信息44,并具体地通过网络路由的路由信息。例如,路由信息44可包括用于描述网络中各种路由的路由数据以及表示在网络中对每个路由适当的邻近装置的相应下一跳(hop)数据。路由器30更新路由信息44以正确地反映网络拓扑。控制单元32为协议46提供运行环境。路由器30使用协议46来支持用户(例如,图1的用户18)的混合VPLS域。更具体地,路由器30使用协议46来支持混合VPLS域和在SP网络(例如,图1的SP网络10)上的星型连接。在其他情况中,协议46可以包括除VPLS46A之外或代替VPLS的其他L2网络服务协议。此外,协议46可以包括除边界网关协议(BGP)46B之外或代替BGP的其他路由协议,例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协议、标签分发协议(LDP)、内部或外部路由协议、或其他网络协议。控制单元32还保存上游转发信息48A和下游转发信息48B(“转发信息48”)。转发信息48将网络目的地与特定的下一跳和相应的接口端口相结合。通常,当路由器30通过入站链路36中的一个接收组播数据包时,控制单元32根据路由信息44确定数据包的目的地和相关的下一跳,并根据转发信息基于数据包的目的地将出站链路38中的一条上的数据包转发至相应的下一跳。具体地,路由器30使用上游转发信息48A,以使用P2P转发语义向上游转发数据包,以及使用下游转发信息48B,以使用P2MP转发语义向下游转发数据包。路由器30保存上游转发信息48A和下游转发信息48B,这是因为路由器30可在一个混合VPLS域中用作源装置,并在另一个混合VPLS域中用作目的装置。为了支持下游方向中的P2MP转发语义,路由器30与包括在混合VPLS中的其他PE路由器交换混合VPLS域信息。路由器30将从其他PE路由器的通信中接收到的远程MAC地址存储到远程地址表52中。根据VPLS协议46A的溢流和获取步骤,当从下游PE路由器接收数据包时,路由器30还获取远程MAC地址。路由器30将获取的MAC地址保存到地址获取表(addresslearningtable)54中。从而,保存在地址获取表54中的MAC地址可包括在远程地址表52中。因此,下游转发信息48B可以包括利用VPLS46B获取的整组MAC表。从而,路由器30可以基于VPLS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混合VPLS域中的下游路由器。相反,为了支持上游方向上的P2P转发语义,路由器30无需执行任何获取步骤。上游转发信息48A可以包括本地地址表50,其包括从与本地装置通信中记录的MAC地址。上游转发信息48A不包括整组的网络地址信息。相反,上游转发信息48A只包括以P2P方式将数据包转发至本地连接的装置(例如,用户装置)所需的信息。路由器30可以通过盲目跟随路由器30与上游路由器之间的P2P伪线,将数据包转发至混合VPLS域中的上游路由器。尽管以示例的目的将转发信息48显示为单独的数据结构,但该转发信息可以包含在单一数据结构中。可以一个或多个表、数据库、链接表、根树、平面文件、或任何其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转发信息48和路由信息44。一旦创建了混合VPLS域,路由器30就可以通过上游接口来接收来自上游方向的诸如以太网数据包的L2数据。当在上游接口上接收L2数据时,路由器30使用P2M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具体地,控制单元32根据VPLS46A处理接收到的L2数据,并访问下游转发信息48B,以通过中间网络适当地仿真L2通信。控制单元32在远程地址表52中查找接收到的数据包的MAC地址,并确定目的地是否已知。基于该确定,控制单元32选择一条或多条伪线,以基于下游转发信息48B中的目的路由目标将接收到的L2数据向目的装置转发。然后,路由器30通过访问路由信息44并确定一个或多个下一跳来将数据包转发至下游装置。控制单元32根据路由协议46B(例如,MPLS)编码L2数据,并沿着选取的一条或多条LSP传输编码的L2数据。以这种方式,路由器30提供下游方向上的P2MPVPLS转发。当路由器30在下游接口上接收来自下游方向的数据(例如,对IPTV频道的请求)时,路由器30根据P2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具体地,控制单元32访问上游转发信息48A,以确定基于在其上接收有数据的端口或VPLN将信息转发至何处。例如,控制单元32可基于包含在接收的数据包中的VLAN标签转发信息。控制单元32选择伪线,以基于上游转发信息48A中的源路由目标将数据向混合VPLS域中的源路由器转发。数据盲目跟随在路由器30和源路由器之间发送信号的伪线。以这种方式,路由器30提供上游方向上的P2P转发。当路由器30仅是其所属混合VPLS域的目的装置,且不是源装置或中间装置时,路由器30无需保存下游转发信息48B,这是由于路由器30将不在SP网络中下游方向上转发流量。类似地,当路由器30仅是其所属混合VPLS域的目的装置,且不是下游或中间装置时,路由器30无需保存上游转发信息48A,这是由于路由器30无需在SP网络中上游方向上转发流量。仅作为示例性的目的,示出图3中所示的路由器30的结构。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各种方式配置路由器30。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控制单元32的一些功能分配到IFC34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2可以包括执行路由功能并保存诸如路由信息44的路由信息库(RIB)的路由引擎以及基于诸如转发信息48的转发信息库(FIB)执行数据包转发的转发引擎,其中,根据RIB生成该转发信息库。此外,尽管参照路由器30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文中描述的双向转发技术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网络装置,例如,网关、交换机、服务器、工作站、或其他网络装置。例如,可配置网络交换机16B来实现双向转发技术。可以仅以软件或硬件来实现控制单元32,或者以软件、硬件、或固件的结合来实现控制单元32。例如,控制单元3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执行软件指令的处理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32的各个软件模块可包括存储在诸如计算机存储器或硬盘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可执行指令。图4是示出路由器(例如,图1的PE路由器12或图3的路由器30中的一个)的典型操作的流程图,其用于根据本发明原理支持混合VPLS域。将根据图3的路由器30来描述图4。路由器30可接收来自管理员的配置信息(56)。例如,管理员可将路由器30配置为属于一个或多个混合VPLS域。管理员也可以将一组逻辑接口配置为“上游接口”(即,在其上接收有来自上游方向的流量的接口),以及将另一组逻辑接口配置为“下游接口”(即,在其上接收有来自下游方向的流量的接口)。管理员可将上游接口组与P2MP转发语义相结合,并将下游接口组与P2P转发语义相结合。路由器30从路由器30所属的混合VOLS域中的相邻装置接收数据包(58)。路由器30确定是在上游接口上还是在下游接口上接收数据包(60)。例如,路由器30可以在下游接口上从一个或多个下游路由器接收数据包,例如,用户(例如,图1的用户18中的一个)对IPTV频道的请求。作为另一个实例,路由器30可以在上游接口上接收来自上游路由器的数据包,例如,来自源(例如,图1的源网络14)的IPTV内容。当在下游接口上接收数据包时,路由器30使用P2P转发语义(例如,VLAN转发语义)将数据包向源路由器发送(62)。路由器30查找其上接收有数据包的端口以及上游转发信息48A,并基于上游转发信息48A中的源路由目标选择在混合VPLS域中的路由器30和上游路由器之间发送信号的伪线。数据包可以P2P方式盲目跟随选取的伪线。因此,当在上游方向上转发时,路由器30无需查看数据包的MAC地址。当在上游接口上接收数据包时,路由器30使用P2MP转发语义(例如,VPLS转发语义)将数据包向目的路由器发送(66)。路由器30查看在下游转发信息48B中接收到的数据包的MAC地址,以确定路由器30是否得知数据包的目的地。如果路由器30得知目的地,则路由器30基于下游转发信息48B中的目的路由目标选择在混合VPLS域中的路由器30和下游装置之间发送信号的相应伪线。然后,路由器30根据路由信息44将数据包转发到下游装置。如果路由器30没有得知目的地,则路由器30就将使数据包溢流至混合VPLS域中的每个下游装置。如此,本文中描述的技术提供了在SP网络上创建的VPLS域中的混合转发。混合VPLS技术使PE路由器能够以P2P方式向上游(即,向源)转发数据包,以及以P2MP方式向下游(即,向目的地)转发数据包。如此,通过防止目的装置与相同混合VPLS域中的其他目的装置进行通信,同时允许混合VPLS域中的源装置与任一目的装置通信,混合VPLS技术提供了安全性。尽管参照VPLS以示例性为目的进行了描述,但该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其他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多种方式组合参照图1至图4的关于不同实施例的上述特征来构成其他实施例。这些以及其他实施例都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方法,包括使用点对多点(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在网络上创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网络装置转发至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以及使用点对点(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所述网络装置转发至上游网络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包括在所述网络上创建的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装置包括源装置,以及转发数据包包括使用所述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装置包括目的装置,以及转发数据包包括使用所述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上游网络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上游转发信息保存在所述网络设备中,所述上游转发信息包括本地地址表。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下游转发信息保存在所述网络装置中,所述下游转发信息包括远程地址表和地址获取表。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P2M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包包括使用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转发语义转发来自所述网络装置的数据包。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P2P专用语义转发数据包包括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符转发来自所述网络装置的数据包。9.根据权利要求1、2、3、6、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网络装置和所述上游网络装置之间创建连接,其中,使用所述P2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包包括沿从所述网络装置至所述上游网络装置的所述连接转发所述数据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创建所述连接包括在所述网络装置和所述上游网络装置之间的P2P伪线发送信号。11.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网络装置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中的每一个之间创建连接,其中,使用所述P2M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包包括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的地址,并基于所述地址沿所述连接转发所述数据包。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来自管理员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网络装置的第一组接口限定为下游接口,并将所述网络装置的第二组接口限定为上游接口。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网络装置的该组下游接口上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的数据包。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P2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包包括访问在所述网络装置中保存的上游转发信息,以确定在该组下游接口上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P2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包包括根据在所述上游转发信息中包括的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源路由目标选择发送所述数据包的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网络装置的该组上游接口上接收来自所述上游网络装置的数据包。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P2M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包包括访问在所述网络装置中保存的下游转发信息,以确定在该组上游接口上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P2MP转发语义转发数据包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地址和包括在所述下游转发信息中的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目的路由目标来选择发送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连接。19.一种在网络上创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网络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进行以下操作使用点对多点(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以及使用点对点(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转发至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上游网络装置。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包括在所述网络上创建的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域。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网络装置包括源装置,以及所述控制单元使用所述P2MP转发语义仅将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网络装置包括目的装置,以及所述控制单元使用所述P2P转发语义仅将数据包转发至所述上游网络装置。23.根据权利要求19、20、或22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保存包括本地地址表的上游转发信息。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保存包括远程地址表和地址获取表的下游转发信息。25.根据权利要求19、20、22、或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2MP转发语义包括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转发语义。26.根据权利要求19、20、21或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P2P转发语义包括虚拟局域网(VLAN)语义。27.根据权利要求19、20、21、24、或2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网络装置和所述上游网络装置之间创建连接,并盲目地沿从所述网络装置至所述上游网络装置的所述连接转发数据包。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网络装置和所述上游网络装置之间的P2P伪线上发送信号。29.根据权利要求19、20、22、23、或2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网路装置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中的每一个之间创建连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的地址,并基于所述地址沿所述连接转发所述数据包。30.根据权利要求19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装置的第一组接口,被管理员配置为下游接口;以及所述网络装置的第二组接口,被管理员配置为上游接口。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该组下游接口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的数据包。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装置中的上游转发信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访问所述上游转发信息,以确定在该组下游接口上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并使用所述P2P转发语义转发接收到的数据包。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包括在所述上游转发信息中的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源路由目标选择发送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包的连接。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该组上游接口接收来自所述上游网络装置的数据包。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网络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装置中的下游转发信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访问所述下游转发信息,以确定在该组上游接口上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并使用所述P2MP转发语义转发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包。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网络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地址和包括在所述下游转发信息中的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目的路由目标,来选择发送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连接。37.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使处理器执行以下处理的指令使用点对多点(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在网络上创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网络装置转发至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以及使用点对点(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所述网络装置转发至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上游网络装置。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在所述网络装置和所述上游网络装置之间创建连接以及盲目地沿从所述网络装置至所述上游网络装置的所述连接转发所述数据包的指令。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在所述网络装置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中的每一个之间创建连接,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的地址,并基于所述地址沿所述连接转发所述数据包的指令。40.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接收来自管理员的配置信息的指令,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网络装置的第一组接口配置为下游接口,并将所述网络装置的第二组接口配置为上游接口。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处理的指令在所述网络装置的该组下游接口上接收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下游网络装置的数据包;访问保存在所述网络装置中的上游转发信息,以确定在该组下游接口上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以及根据包括在所述上游转发信息中的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源路由目标来选择发送所述数据包的连接。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进一步包括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处理的指令在所述网络装置的该组上游接口上接收来自所述上游网络装置的数据包;访问保存在所述网络装置中的下游转发信息,以确定在该组上游接口上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以及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地址和包括在所述下游转发信息中的所述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的目的路由目标来选择发送所述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全文摘要本文描述了在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例如,服务提供商(SP)网络)上创建的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中提供混合转发的技术。例如,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可包括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VPLS)域。混合VPLS域可以通过SP网络在远程客户网络之间传送第二层(L2)通信,例如,以太网数据包。本文中描述的技术使得SP网络中诸如路由器的网络装置能够使用P2M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混合VPLS域的源装置转发至混合VPLS域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即,在下游方向)。相同网络装置使用P2P转发语义将数据包从用户装置中的一个转发至源装置(即,在上游方向)。文档编号H04L12/28GK101079806SQ20071000490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申请日期2007年2月7日优先权日2006年2月7日发明者基里蒂·康佩拉申请人:丛林网络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