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990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扫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放置在其主体顶面上的原稿的扫描仪。
背景技术
组装入复印设备、传真设备或多功能设备中的扫描仪以及独立的扫描仪都是为人们所知的。这些扫描仪包括内置有图像传感器机构的主体、透明顶面和连接到主体的盖子。盖子在关闭状态下覆盖透明顶面。利用这种扫描仪,可以通过内置的图像传感器机构扫描放置在主体的透明顶面上的原稿。在扫描过程中,盖子覆盖透明顶面,从而遮蔽原稿。同时,盖子将原稿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这种扫描仪的盖子被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上。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125533的教导中提出了一种将盖子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上的技术。在上述技术中,通过轴将盖子以盖子可绕轴相对于主体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扫描仪的主体上。
然而,当利用这种技术来通过轴可旋转地支撑盖子时,在轴与盖子之间或者在轴与主体之间会产生临时错位。因此,盖子与主体不能准确地连接,从而导致盖子的位置相对于主体发生移动。
由于盖子位置的这种移动,盖子相对于主体的位置是错位的。这种错位破坏了扫描仪的外观,因此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不可取。而且,如果在盖子关闭时发生了盖子位置的移动,则放置在主体的透明顶面上的原稿可能会发生倾斜或移动。然后原稿以倾斜角度被扫描,或者仅一部分原稿被扫描。特别地,如果盖子包括将放置在盖子顶部上的原稿送出到盖子下面的透明顶面的自动送稿器,则可能不能恰当地将原稿送入到玻璃表面。由于盖子位置的移动,可能会导致自动送稿器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扫描仪的盖子与主体的错位。为实现该目的,在本说明书中传授了以下技术。
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扫描仪包括主体、铰链、盖部件和多套组件,每套组件包括销和销孔。主体包括顶面上的透明板,其中原稿放置在透明板上。铰链连接主体和盖部件。盖部件相对于主体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旋转。盖部件具有底面,其在关闭状态下与主体的顶面接触。销被形成在主体的顶面和盖部件的底面两者中的一个之上,而销孔被形成在主体的顶面和盖部件的底面两者中的另一个之上。
多套组件确定主体与关闭状态下的盖部件的定位。盖部件相对于主体的位置由各套组件确定;也就是说,盖部件的位置与铰链无关地被确定。该结构可以防止盖部件的位置由于铰链所产生的偏移而移动。其可以保持扫描仪的外观,因此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更可取。可以有效地防止以倾斜角度扫描原稿或只扫描原稿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包括第一实施例的扫描仪的多功能设备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多功能设备的侧剖视图;图3示出了从图1的多功能设备中拆下的扫描仪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图3的扫描仪处于盖子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图3的扫描仪的分解部件的透视图;图6示出了图3的扫描仪的盖子与主体的左侧连接的放大透视图;图7示出了图3的扫描仪的盖子与主体的右侧连接的放大透视图;图8示出了图4的A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9示出了图4的B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10示出了包括具有平板机构和自动送稿机构的扫描仪的多功能设备的透视图;图11示出了从图10的多功能设备拆下的扫描仪的透视图;图12示出了图11的扫描仪处于盖子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图13示出了图11的扫描仪的分解部件的透视图;图14示出了图11的扫描仪处于盖子拆下状态下的放大俯视图;图15示出了图14的扫描仪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示出了包括扫描仪12的多功能设备1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多功能设备1的侧剖视图。
而且,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基于多功能设备1如图1所示正常设置的状态来描述关于方向的用语。通过将形成盖子13的一侧作为上侧,将形成外壳2的一侧作为下侧,来描述高度方向(上下方向)。通过将形成操作面板14的一侧作为前侧,来描述前后方向。将基于多功能设备1的正视图来描述左右方向。
多功能设备1具有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彩色复印功能、传真功能等等。如图1和图2所示,多功能设备1包括扫描仪12和外壳2。用来扫描原稿的扫描仪12被形成在外壳2的上侧。外壳2由合成树脂制成。
扫描仪12被固定在多功能设备1的外壳2上。本实施例中的扫描仪12为平板机构。其扫描放置在玻璃板16上的原稿。覆盖扫描仪12的上表面的盖子13被连接到扫描仪12的主体42上。盖子13能够关于盖子13后侧的旋转轴相对于主体42旋转。
如图2所示,在扫描仪12的顶面上形成有玻璃板16。当打开盖子13时,即当盖子13朝向上方向旋转时,可以将原稿放置在玻璃板16上。在玻璃板16下面,安装有接触图像传感器(CIS)17。CIS 17能够沿着垂直于图2的图面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也就是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面板14被布置在扫描仪12的前面。操作面板14包括输入按钮14a和用来显示各种信息的LCD 14b。
在外壳2的底部,布置有送纸部件11。送纸部件11供应作为打印介质的打印纸P。送纸部件11包括可拆卸的给纸盒3。可以经由开口2a将给纸盒3从外壳2的前侧拆下。多张打印纸P可以以堆放状态存放在给纸盒3中。在本实施例中,给纸盒3能够存放诸如A4尺寸、信纸尺寸、legal规格(一种以美国为中心所使用的纸张规格,具体为8.5×14英寸)、明信片尺寸等的各种尺寸的打印纸P。多张打印纸P可以以其短边(宽边)与打印纸P的送纸方向(副扫描方向、前后方向或图2中用箭头A所示的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式堆放。
如图2所示,在给纸盒3的后侧,布置有倾斜分离器8。倾斜分离器8在打印纸P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向前凸出。并且,该凸出部分的凸出量分别朝向左和右端逐渐减小。从平面图可知,倾斜分离器8的凸出部分具有弯曲表面。而且,在打印纸P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形成有锯齿形的弹性分离器垫。弹性分离器垫有助于打印纸P的分离,使得每次只传送出放置在纸堆的顶部的打印纸P。
送纸部件11还包括送纸臂6a。送纸臂6a的一端被连接到外壳2。送纸臂6a相对于连接到外壳2的端部上下旋转。在送纸臂6a的另一端处,装备有送纸辊6b。臂6a中布置有齿轮传动机构6c。经由齿轮传动机构6c将来自马达(图中未示出)的驱动力传输给送纸辊6b以旋转送纸辊6b。送纸辊6b和倾斜分离器8的弹性分离器垫,每次传送出放置在给纸盒3中的纸堆的最顶部的打印纸P。
从纸堆中分离的打印纸P沿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被送入。打印纸P穿过送纸通道9,该送纸通道9包括形成在第一输送通道30和第二输送通道32之间的U形通道。经由送纸通道9将打印纸P送入到打印部件7中。
打印部件7包括主框架21、打印头4、托架5和压板26。主框架21是具有开口的顶面的盒形形状。打印头4为喷墨打印头。其通过将油墨从其底部表面喷射而将图像打印到打印纸P上。托架5支撑打印头4。压板26被固定在位于打印头4下面的主框架21上。压板26为扁平形状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压板26面向打印头4,并从下侧支撑打印纸P。
如图2所示,在压板26的相对于排纸方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的上游侧,布置有驱动辊34和压送辊36。压送辊36从下面面向驱动辊34。驱动辊34和压送辊36是将打印纸P送入压板26与打印头4之间的对准辊。在压板26的相对于排纸方向(箭头B所示方向)的下游侧,布置有排纸辊28和棘辊(图中未示出)。棘辊面向排纸辊28,并连接到排纸辊28。驱动排纸辊28以沿排纸方向将来自打印部件7的打印纸P送出到排纸部件10。
排纸部件10位于送纸部件11上方。排纸部件10包括开口10a和排纸托盘10b。开口10a与位于外壳2的前侧的开口2a形成为一体。排纸托盘10b被布置在开口2a内。将打印纸P沿排纸方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从排纸部件10送出到排纸托盘10b上,并堆放在其上。
图3示出了从图1的多功能设备1上拆下的扫描仪12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图3的扫描仪2在其盖子13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图5示出了图3的扫描仪12的分解部件的透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扫描仪12包括主体42。主体42具有由树脂制成的矩形盒状形状。如图4所示,主体42的上端开口由上述的扁平玻璃板16覆盖。玻璃板16构成主体42的顶面。玻璃板16为透明的矩形板,并且原稿可以放置于其上。在盖子13的底面上,即在关闭状态下与玻璃板16(主体42的顶面)接触的表面侧上,粘附有矩形的加载海绵44。加载海绵44在将放置有原稿的区域内覆盖玻璃板16。在扫描原稿的过程中,加载海绵44对原稿向下加载,从而将原稿保持在玻璃板16上。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加载海绵44的表面覆有白色树脂膜。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盖子13和主体42的后端处连接有一对铰链46和48。如图5清楚地示出,铰链46和48每个均分别包括滑动部件46a、48a和旋转支撑部分46b、48b。
图6示出了图3所示扫描仪12的盖子13与主体42左侧连接的放大透视图。图7示出了图3所示扫描仪12的盖子13与主体42右侧连接的放大透视图。
每个滑动部件46a、48a具有正方柱形状。如图6和图7所示,滑动部件46a、48a分别可滑动地插入插孔50、52中。滑动部件46a、48a小于插孔50、52而形成以便在滑动部件46a、48a分别插入插孔50、52之后,每个滑动部件46a、48a能够在其中滑动。
在滑动部件46a、48a的一端沿其轴向分别形成有缺口。在滑动部件46a、48a上分别形成有带有缺口的弹性钩部件46c、48c。钩部件46c、48c向外突出到插孔50、52的外周上。在将滑动部件46a、48a插入到插孔50、52的过程中,钩部件46a、48a向内弹性弯曲。
一对插孔50、52与玻璃板16垂直布置。滑动部件46a、48a沿轴向的长度大于插孔50、52沿其轴向的长度。因此,滑动部件46a、48a可以以确定冲程量在插孔50、52中沿轴向(上下方向)滑动。滑动部件46a、48a可以在钩部件46c、48c或旋转支撑部分46b、48b开始接触插孔50、52的任何外周端部的范围内滑动。利用这种结构,盖子13可以沿着相对于主体42的顶面(玻璃板16)的垂直方向滑动。
如图5中清楚地示出,旋转支撑部分46b、48b具有C形截面。旋转支撑部分46b、48b分别连接盖子13的轴13a、13b,并可以绕轴13a、13b旋转。
在盖子13和主体42上形成有两销和销孔。一组销54和销孔58设置在左侧铰链46附近,另一组销56和销孔60设置在右侧铰链48附近。优选地,两组销54以及销孔58、销56以及销孔60尽可能靠近铰链46、48而远离玻璃板16布置。同样优选地,在该区域内至少形成有这样的两组。
图8示出了图4中A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如图8所示,销54和销孔58的组布置在左侧铰链46附近,销54形成在主体42上,销孔58形成在盖子13上。销54也可以形成在盖子13上,销孔58形成在主体42上。
销54具有柱形形状。销54沿着相对于玻璃板16的垂直方向竖立在主体42上。可插入销54的销孔58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关闭盖子13到其闭合状态即盖子13与玻璃板16接触的状态的过程中,可以将销54插入到销孔58中。优选地,销54与销孔58之间的旷量可以尽可能小。
销孔58为锥形的,销孔58的内周从与主体42接触的一侧向内侧逐渐变窄。当在关闭盖子13过程中将销54插入到销孔58时,沿销孔58的锥形斜面从与主体42接触的一侧到销孔58内侧引导销54。当关闭盖子13时,销54和销孔58在最内端紧密接合,因此能够使盖子13和主体42相对定位。当在打开盖子13过程中将销54从销孔58中拉出时,再次沿着销孔58的锥形斜面从销孔58的内侧到与主体42接触的一侧导出销54。即使在销54与销孔58在最内端紧密接合时,也可以顺畅地将销54从锥形斜面导出。
图9示出了图4中B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如图9所示,销56和销孔60的组靠近右侧铰链48布置,销56形成在主体42上,而销孔60形成在盖子13上。销56也可以形成在盖子13上,而销孔60形成在主体42上。
与左侧的销54一样,销56具有柱形形状。其沿着相对于玻璃板16的垂直方向竖立在主体42上。在将盖子13关闭到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可以将销56插入到销孔60中。
而且,可插入销56的销孔60的横截面形状为加长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销孔60而言,在连接销孔60和销孔58的方向上的两端具有半圆角,并且在该两个圆角之间为在连接销孔60和销孔58的方向上延伸的直槽。销孔60还可以以其它加长圆形形成;例如卵形或椭圆形。销孔60的圆形形状沿盖子13的轴13a、13b的轴向(即左右方向)加长。也就是说,销孔60为在连接销孔60和销孔58的方向上延伸的槽即可。优选地,销56与销孔60之间沿前后方向的旷量尽可能小。
销孔60为锥形的,销孔60的内周从与主体42接触的一侧向内侧逐渐变窄。当在关闭盖子13过程中将销56插入销孔60中时,沿销孔60的锥形斜面从与主体42接触的一侧到销孔60的内侧引导销56。当关闭盖子13时,销54和销孔60在最内端紧密接合,因此能够使盖子13和主体42相对定位。当在打开盖子13过程中将销56从销孔60中拉出时,再次沿着销孔60的锥形斜面从销孔60的内侧到与主体42接触的一侧导出销56。即使在销56与销孔60在最内端紧密接合时,也可以顺畅地将销56从锥形斜面导出。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扫描仪12和多功能设备1的操作。
首先,为了扫描原稿,绕轴13a、13b将盖子13向上旋转到如图4所示盖子13打开的状态。在将原稿放置在玻璃表面16的预定位置上之后,绕轴13a、13b将盖子13向下旋转到盖子13关闭的状态。
当关闭盖子13时,盖子13围绕轴13a、13b向下旋转。然后盖子13覆盖玻璃板16,靠近左侧铰链46布置的销54插入到销孔58中,靠近右侧铰链48布置的销56插入到销孔60中。
由于左侧销孔58具有圆形形状,所以在销54插入到销孔58中时,柱形销54和销孔58接合。销54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位置被确定。而且,由于右侧销孔60具有加长圆形形状,所以盖子13沿着相对于作为旋转中心的销54的旋转方向的位置被确定,因此确定了盖子13的位置。无论盖子13打开或关闭时,每次都以与主体42相同的定位来确定盖子13的位置。
由于可以防止盖子13与主体42的错位,因此可以保持扫描仪12的外观。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是这是比较优选的。而且,可以防止以倾斜角度扫描原稿或只扫描原稿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当盖子13的轴13a、13b与铰链46、48的旋转支撑部分46b、48b之间,或者插孔50、52与铰链46、48的滑动部件46a、48a之间临时产生错位时,会使盖子13在前后和/或左右方向上偏移。
如果没有销54、56和销孔58、60的组,则盖子13可能会因为所产生的偏移而使布置在玻璃板16上的原稿从预定位置移开,通过利用销54、56和销孔58、60确定盖子13的位置,可以有效防止原稿的位置移动。
两组,销54和销孔58一组,以及销56和销孔60一组,分别靠近铰链46、48布置。在放置尺寸大于玻璃板16的原稿时,可以将原稿的边缘从左、右侧和前侧伸出来放置原稿。在此情况下,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原稿夹在销和销孔之间而被损坏。所以,尽管设置了两组,销54与销孔58一组,以及销56与销孔60一组,但是仍可以在不造成原稿页产生任何裂纹的情况下扫描原稿。
在原稿为较厚体积的书籍等时,铰链46、48的滑动部件46a、48a在盖子13覆盖较厚原稿的过程中,在插孔50、52内滑动。通过滑动部件46a、48a的滑动,盖子13可以为较厚原稿提供空间,并同时保持盖子13与玻璃板16平行。在此情况下,销54、56不会紧密地卡合在销孔58、60内。
在关闭盖子13之后,可以操作操作面板14以开始扫描。CIS 17在玻璃板16下面沿着导向轴38移动,扫描较厚原稿。
为打印经扫描的原稿,送纸辊6b和倾斜分离器8的弹性分离器垫每次从给纸盒3中送出一张打印纸P。打印纸P经由送纸通道9提供给打印部件7。在打印部件7中,根据CIS 17已经扫描的图像数据,将油墨从打印头4中排出到打印纸P上。打印纸P从打印部件7沿排纸方向被送出到排纸部件10上。
(第二实施例)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扫描仪12具有平板机构。平板机构为扫描机构,扫描放置在扁平玻璃板顶面上的原稿。第二实施例将描述具有平板机构和使用自动送稿器的自动送稿机构的扫描仪。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附图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对这些部件的详细描述。
图10示出了多功能设备61的透视图,包括具有平板机构和自动送稿器70的扫描仪62。多功能设备61包括扫描仪62和外壳2。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扫描仪62形成在外壳2的上侧。扫描仪62固定在多功能设备61的外壳2上。
而且,覆盖扫描仪62上表面的盖子63连接到扫描仪62上。盖子63以位于其后侧的旋转轴相对于扫描仪62旋转。
图11示出了从图10的多功能设备61拆下的扫描仪62的透视图。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扫描仪62在盖子63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图13示出了图11所示的扫描仪62的分解部件的透视图。
如图11和12所示,扫描仪62的主体4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玻璃板66。第一玻璃板66具有矩形形状,原稿可以放置在顶面上。在盖子63的底面上,即在关闭状态下与第一玻璃板66接触的表面侧,粘附有矩形的加载海绵44。加载海绵44覆盖第一玻璃板66上放置原稿的区域。在扫描原稿的过程中,加载海绵44对原稿向下加载,从而将原稿保持在第一玻璃板66上。
第一玻璃板66被用在使用平板机构的扫描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扫描仪62扫描放置在第一玻璃板66上的原稿,并且接触图像传感器(CIS)17布置在第一玻璃板16下面。
第二玻璃板68布置在主体42的顶面上的第一玻璃板66的左侧。第二玻璃板68具有矩形形状,其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一玻璃板66的宽度。第一玻璃板66和第二玻璃板68布置在相同平面上。
在第二玻璃板68下面设有上述CIS 17。以在第一玻璃板66和第二玻璃板68下面沿着导向轴38前后移动的方式布置CIS 17。
如图13所示,在盖子63和主体42后侧,铰链47布置在左侧,铰链48布置在右侧。一对铰链47、48分别包括滑动部件47a、48a和旋转支撑部分47b、48b。右侧铰链48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铰链相似。左侧铰链47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铰链不同,其除了部件47a、47b和47c之外还包括电缆夹部件47d。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滑动部件47b、48b分别可滑动地插入到插孔50、52中。滑动部件47b、48b被配置成使得每个滑动部件能够以确定冲程量垂直于玻璃板16滑动。旋转支撑部分47b、48b分别连接到布置在盖子63后端的轴63a、63b上。旋转支撑部分47b、48b分别绕轴63a、63b旋转。利用该结构,盖子63能够沿着相对于主体42顶面(第一、二玻璃板66、68)的垂直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盖子63还包括自动送稿器70。如图11所示,自动送稿器70包括位于盖子63上表面上的送纸托盘72和排纸托盘74。自动送稿器70通过可旋转地驱动沿着与送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布置的送纸辊75,将放置在送纸托盘72上的原稿送出。在本实施例中,送纸方向与连接铰链47、48的盖子63后边缘平行。通过盖子63发送原稿,原稿露出在第二玻璃板68的表面上。
在原稿穿过第二玻璃板68之后,原稿的边缘由多个形成在主体42上的翘起部件76向上引导。已经穿过第二玻璃板68的原稿,由盖子63的自动送稿器70再次引导至排纸托盘74上。翘起部件76是为了向上引导原稿而从第二玻璃板68表面上突出的突起。
当利用自动送稿器70扫描原稿时使用第二玻璃板68。当使用自动送稿器70扫描原稿时,原稿放置在送纸托盘72上。自动送稿器70将原稿从送纸托盘72送出到排纸托盘74中。CIS 17在原稿通过第二玻璃板68而扫描原稿时,在第二玻璃板68下面暂停。也就是说,在扫描过程中,原稿从仍旧保持在第二玻璃板68下方的CIS 17上横移。
图14示出了图11所示扫描仪62在去除盖子63状态下的放大俯视图。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扫描仪62的横截面图。
如图12至图15所示,盖子63和主体42具有两组销和销孔,每套组件中分别包括销78以及销孔80、销82以及销孔84。一组布置在自动送稿器70的送纸辊75的每一端。销78和销孔80的组靠近左侧铰链47布置。另一方面,销82与销孔84的组布置在送纸辊75的另一端上。销82和销孔84的组形成在第二玻璃板68的外侧,靠近布置在主体42上的最前的翘起部件76。优选地,两组尽可能远离第一玻璃板66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销78布置在盖子63上,销孔80布置在主体42上。取而代之,销78可以形成在主体42上,而销孔80可以形成在盖子63上。
在靠近左侧铰链47布置的销78与销孔80的组中,销78具有柱形形状。可插入销78的销孔8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将盖子63关闭到闭合状态即当盖子63与第一玻璃板66和第二玻璃板68相接触的状态的过程中,可以将销78插入到销孔80中。销孔80沿着相对于第一玻璃板66的垂直方向竖立在主体42上。而且,销孔80为锥形的,销孔80的内周从与盖子63接触的一侧向内侧逐渐变窄。在将销78插入销孔80中和从中拉出销78的过程中销孔80沿着锥形斜面引导销78。
本实施例的另一组销82和销孔84中,销82形成在连接于盖子63上的自动送稿器70的外壳71上,销孔84形成在主体42上。销82可以形成在主体42上,销孔84可以形成在外壳71上。
与另一侧的销78一样,销82具有柱形形状。销孔84的横截面形状为加长圆形。在本实施例中,销孔84具有半圆角,平行侧连接两个圆角。销孔84的圆形沿与盖子63的轴63a、63b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伸长。还可以以其它加长圆形例如卵形或椭圆形形成销孔84。
销孔84沿着相对于第一玻璃板66的垂直方向竖立在主体42上。在将盖子63关闭到其闭合状态的过程中可以将销82插入到销孔84中。
销82和销孔84如此形成以使销82与销孔84之间沿左右方向的旷量尽可能小。而且,销孔84为锥形的,销孔84的内周从与盖子63接触的一侧向内侧逐渐变窄。在将销80插入销孔84中和从其中拉出销80的过程中,销孔84沿锥形斜面引导销80。
下面将描述本实施例的扫描仪62的操作。
首先,为使用平板机构扫描原稿,盖子63围绕轴63a、63b向上旋转到如图12所示盖子63打开的状态。当将原稿放置在第一玻璃板66的预定位置上之后,盖子63围绕轴63a、63b向下旋转到盖子63关闭覆盖第一玻璃板66的状态。
当关闭盖子63时,盖子63围绕轴63a、63b向下旋转。然后由盖子63覆盖第一玻璃板66,靠近左侧铰链47布置的销78插入到销孔80中,布置在送纸辊75另一端上的销82插入到销孔84中。
由于左侧销孔80具有圆形形状,所以通过将销78插入销孔80中,确定销78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位置。而且,由于另一销孔84具有加长圆形形状,所以盖子63沿着相对于作为旋转中心的销78的旋转方向的位置被确定,因此确定盖子63的位置。无论在盖子打开或关闭时,盖子63每次被确定的位置都与主体42具有相同定位。
由于可以防止盖子63与主体42的错位,因此可以保持扫描仪62的外观。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是这是比较优选的。而且,可以防止以倾斜角度扫描原稿或只扫描原稿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当盖子63的轴63a、63b与铰链47、48的旋转支撑部分47b、48b之间,或者主体42与铰链47、48的滑动部件47a、48a之间临时产生错位时,会造成盖子63在前后和/或左右方向上偏移。
如果没有销78、82和销孔80、84的组,盖子63可能会因为所产生的偏移而使布置在玻璃板66上的原稿从预定位置移开,通过利用销78、82和销孔82、84确定盖子63的位置,可以有效防止原稿的位置移动。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原稿为较厚体积的书籍等时,在盖子63覆盖较厚原稿过程中,铰链47、48的滑动部件47a、48a分别在插孔中向上滑动。通过滑动部件47a、48a的滑动,盖子63可以为较厚原稿提供空间,并同时保持盖子63与玻璃板66平行。在此情况下,销78、82不会插入销孔80、84内。
另一方面,为使用自动送稿器70扫描原稿,盖子63围绕轴63a、63b向下旋转到到达盖子63关闭的状态,覆盖第一玻璃板66和第二玻璃板68。
当关闭盖子63时,将布置在左侧铰链47附近的销78插入到销孔80中,将布置在送纸辊75的另一端的销82插入到销孔84中。无论盖子63打开或关闭时,每次盖子63相对于主体42的位置都被确定为相同定位。
当使用自动送稿器70扫描原稿时,通过可旋转地驱动送纸辊75,自动送稿器70发送放置在送纸托盘72上的原稿。原稿通过盖子63送出,原稿露出在第二玻璃板68的表面上。翘起部件76向上引导原稿的边缘,将原稿发出到排纸托盘74。CIS 17仍旧保持在第二玻璃板68下面。当原稿穿过第二玻璃板68上时,CIS 17扫描原稿。
两组,销78和销孔80一组,以及销82和销孔84一组,确定盖子63和主体42对准,它们确定送纸辊85和CIS的轴向对准。由送纸辊75发送的原稿每次沿相同方向送入。可以防止原稿发送方向的移动。而且,可以防止沿倾斜角度扫描原稿或只扫描原稿的一部分。
而且,销78、82和销孔80、84的组布置在第二玻璃板68侧。在使用平板机构扫描大于第一玻璃板66的原稿时,可以将原稿的边缘从右侧和前侧伸出来而将原稿放置在第一玻璃板66上。在此情况下,上述结构可以防止原稿夹在销78、82和销孔80、84之间而被损坏。所以,尽管设置了两组,销78与销孔80一组,以及销82与销孔84一组,但是仍可以在不造成原稿页产生任何裂纹的情况下扫描原稿。
而且,翘起部件76高于第二玻璃板68的表面而突出。所以,尽管布置一套销78和销孔80的组件,和另一套销82和销孔84的组件,这些组件也不会妨碍将较大原稿布置在第一玻璃板66上。
本发明的技术概念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包括不脱离本发明实质范围内的各种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扫描仪,包括主体,包括顶面上的透明板;盖部件,该盖部件具有底面;铰链,该铰链将所述主体和所述盖部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所述盖部件相对于所述主体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旋转,并且,当所述盖部件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底面可以与所述主体的顶面相接触;和多套组件,每套组件包括销和销孔,其中所述销形成在所述主体的顶面和所述盖部件底面两者中的一个之上,所述销孔形成在所述主体的顶面和所述盖部件的底面两者中的另一个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中所述多套组件中的至少一套靠近所述铰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中所述铰链允许所述盖部件沿着相对于所述主体顶面的垂直方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销孔具有圆形形状,并且至少另一个所述销孔具有加长圆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仪,其中所述盖部件还包括自动送稿器,所述自动送稿器包括送纸辊;并且在所述送纸辊的每一端附近,分别形成所述多套组件中的至少一套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仪,其中所述送纸辊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盖部件中的连接到所述铰链上的一个边缘,并且形成在靠近所述铰链的所述送纸辊一端附近的销孔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形成在所述送纸辊另一端附近的销孔具有加长圆形形状。
全文摘要
一种扫描仪,包括主体、铰链、盖部件和多套组件,每套组件包括销和销孔。主体包括顶面上的透明板,其上放置原稿。铰链连接主体和盖部件。盖部件可以相对于主体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旋转。盖部件具有底面,底面在关闭状态下与主体的顶面接触。销形成在主体的顶面和盖部件的底面两者中的一个之上,而销孔形成在主体的顶面和盖部件的底面两者中的另一个之上。多套组件调节主体与关闭状态下的盖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文档编号H04N1/10GK101031018SQ200710084818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
发明者刑部吉记, 榊原昌洋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