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424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通讯系统中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2P,Traffic Channel to Pilot Channel transmit power ratio)处理方法是码分多址(CDMA)2000 1x只支持数据业务的演进版本(EV-DO,Evolution DataOnly)的反向业务信道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RTC MAC,Reverse TrafficChannel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类型(subtype)3的核心处理方法。在CDMA2000EV-DO的修订版本A(RevA)系统中,引入了流(flow)的概念,由于不同的流有不同的等级和不同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因此现有技术采用了一种漏桶的处理方法来对流进行调度,每个流都有一个类似漏桶的存储单元来存储资源。图1为利用漏桶存储单元调度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T2PInflow表示注入漏桶存储单元的T2P资源,是当前的可用T2P资源;PotentialT2POutflow为当前子帧能够得到的潜在的T2P资源;而T2POutflow则代表了经过评估处理后真正流出的T2P资源,即实际分配给用户的T2P资源;BucketLevel表明漏桶当前的状态,即漏桶当前所累积的T2P资源量,BucketLevelSat表示漏桶所能容纳的最大T2P资源量。T2P处理方法通过不断更新漏桶来对各个流进行调度。
如图1所示,等级高的流,有更多的T2P资源,能被更快的调度,在一个物理层包中能占用更多的字节数,并且能提高整个物理层包的等级,从而采用更高的T2P来发送,因此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次数也就更少,时延也就更小。简单的说,T2P处理方法实现了反向的速率调度,决定了当前的子帧(subframe)应该发的包长,所发包的传输模式,以及发包的功率。该处理方法能够实现用户内(intra-user)的QoS。
但是,目前的T2P处理方法还不能在反向实现专线用户机制。目前的T2P处理方法,都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为原则,所给出的参数配置都是为了实现用户内部不同流的不同优先级,并不考虑用户之间的优先级。而专线用户机制不但强调用户内部不同流的不同优先级,而且还重点强调了用户之间的优先级,专线用户要求随时在线,任何时候请求接入系统都将被允许;专线用户开户时将签约,需保证获得的服务能有稳定的带宽。所以现有技术中简单地使用T2P处理方法是不能实现专线用户机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使得专线用户在反向的速率相对稳定在签约带宽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修改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根据所述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发射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xT2P的最小值TxT2Pmin以及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2P的输入流最小值T2PInflowmin;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将所述终止子包数、功率参数、TxT2Pmin、T2PInflowmin以及允许包长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指示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信息组反向包并发送。
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系统,包括基站和接入终端;所述基站,用于进行反向专线用户的参数配置,包括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修改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根据所述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发射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xT2P的最小值TxT2Pmin以及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2P的输入流最小值T2PInflowmin,以及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并将所述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接入终端;所述接入终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组反向包并进行发送。
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装置,包括以下五个模块,其中模块一,用于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模块二,用于修改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模块三,用于根据所述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发射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xT2P的最小值TxT2Pmin以及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2P的输入流最小值T2PInflowmin;模块四,用于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模块五,用于将所述终止子包数、功率参数、TxT2Pmin、T2PInflowmin以及允许包长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指示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信息组反向包并发送。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相关参数进行特殊的设置,并利用这些参数进行发包,从而实现了反向专线用户机制。使得在数据源充足的情况下,专线用户可稳定在签约带宽;在数据源不充足的情况下,用户不会组装大包,浪费资源。


图1为现有利用漏桶存储单元调度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户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每次包长传输时的T2P的取值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不同时刻发送数据包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BucketFactor函数的坐标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数据配置模块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在默认的T2P参数设置下VIP用户的选包分布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修改后的T2P参数设置下VIP用户的选包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RTC MAC subtype3协议,通过采用T2P进行速率控制,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
本步骤中,查找用户的签约信息,根据用户的签约带宽和配置模式,这里所提到的配置模式包括高容量(HiCap,High Capacity)模式和低延迟(LoLat,Low Latency)模式,在预先设置的反向业务信道速率和净荷表中查找对应带宽和模式的终止目标包长(PS)。
表1所示为反向业务信道速率和净荷表,本步骤中可通过查询表1得到对应带宽和模式的终止目标的包长。该表的计算取值方法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表1 反向业务信道速率和净荷表在RTC MAC subtype 3协议中,采用T2P进行速率控制,每个用户的不同流的速率根据其T2P资源以及当前的信道条件决定。而对于专线用户,要求数据资源充足的条件下,速率基本稳定在一定的带宽。
在一定的终止目标前提下,功率参数的设置应该恰好使得反向包在终止目标时被正确解调,则反向速率与反向包长相对应,那么,要实现速率稳定在一定带宽,就可以转化为使得每次调度的包长恒定。这里所提到的终止目标根据用户配置模式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协议的缺省配置为LoLat模式,其终止目标为2帧;而HiCap模式的终止目标为4帧。
举例说明一个专线用户的签约带宽为450kbps,平均传输时长为2帧,其配置模式为LoLat模式,该模式的终止目标缺省值为2帧,则通过查表1可得知其对应的包长为6112,加上默认的32bit的冗余信息,其实际对应的包长为6144。
步骤202修改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
由于空口环境差异较大,控制反向包固定在第2、3或4个子包解调成功比较困难,因此可以牺牲部分功率,通过一定的设置,让专线用户的所有子包都在第一个子包终止。这样,前面介绍的表1即可被简化为表2所示形式

表2 简化后的反向业务信道速率和净荷表相应地,为了实现让专线用户的所有子包都在第一个子包终止,需要对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功率参数进行修改,具体包括将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和HiCap模式下的终止目标和转换点均设置为一个子包;将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以及HiCap模式下,转换点前后的T2P均设置为LoLat模式下转换点之前的T2P(T2PLoLatPreTransitionPS),以确保该专线用户使用该包长发送数据时能够在第一个子包终止。
即首先将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下的转换点(LoLatT2PTransitionPS)、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下的终止目标(LoLatTerminationTargetPS)、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HiCap模式下的转换点(HiCapT2PTransitionPS)以及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HiCap模式下的终止目标(HiCapTerminationTargetPS)均设置为0。然后,将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下的转换点之后的T2P(T2PLoLatPostTransitionPS)、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HiCap模式下的转换点之前的T2P(T2PHiCapPreTransitionPS)以及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HiCap模式下的转换点之后的T2P(T2PHiCapPostTransitionPS)均设置为T2PLoLatPreTransitionPS。
下面结合附图对转换点的概念作进一步说明。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用户数据包的传输示意图。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对于每个数据包的PS最多允许发射四次,而对于每个包的PS,每次传输时的T2P是不一样的,即每次传输的功率是不一样的。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每次包长传输时的T2P的取值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T2PHicapPreTransitonPS这个变量的命名中,T2P标明该变量是一个T2P值,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功率值;Hicap标明采用HiCap模式;PreTransition表示在转换点之前;PS表示包长。T2PHicapPreTransitonPS连起来就是HiCap模式下,包长PS在转换点之前的T2P。其中的转换点,是指发包后,T2P发生变化的那一次传输。在图4中,转换点为2,因为在第二次传输后,发包的T2P发生了变化。
表3为不同PS对应的不同模式下转换点前后的T2P值。该表的计算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介绍。

表3 不同PS对应的不同模式下转换点前后的T2P值本步骤中,为了确保专线用户使用步骤201中确定的包长发送数据时,能够在第一个子包终止,需要将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以及HiCap模式下,转换点前后的T2P均设置为LoLat模式下转换点之前的T2P。那么,假设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为6144,通过查表3可知,其对应的原始T2PHiCapPreTransitionPS、T2PHiCapPostTransitionPS、T2PLoLatPreTransitionPS以及T2PLoLatPostTransitionPS分别为17.0、17.0、21.75以及17.0,经过修改后,将T2PHiCapPreTransitionPS、T2PHiCapPostTransitionPS以及T2PLoLatPostTransitionPS均设置为21.75。
考虑到辅助导频信道(AuxiliaryPilotgain)的影响,如果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存在辅助导频信道的最小包长(AuxiliaryPilotChannelMinPayload),则需要在该包长对应的T2PLoLatPreTransitionPS基础上再加上AuxiliaryPilotgain的功率值作为最终的T2PLoLatPreTransitionPS。比如,假设预先设置的AuxiliaryPilotChannelMinPayload=3072,那么,对于包长为6144的包来说,其对应的T2PLoLatPreTransitionPS值即为表3所示的T2PLoLatPreTransitionPS再加上AuxiliaryPilotgain的功率值,比如0.26573dB,则有21.75+0.26573=22.01573(dB)。
步骤203根据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发射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xT2P)的最小值(TxT2Pmin)以及T2P的输入流最小值(T2PInflowmin)。
本步骤中,将TxT2Pmin和T2PInflowmin均设置为等于T2PLoLatPreTransitionPS,以保障专线用户在每个子帧都有足够的T2P资源来发送包长为PS的包。
步骤204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反向专线用户包长。
允许包长是指在当前数据包之前发送的三个数据包的限制包长,即PermittedPayload_1、PermittedPayload_2和PermittedPayload_3。本步骤中,设置PermittedPayload_1、PermittedPayload_2和PermittedPayload_3的值均等于步骤201中所确定的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通过限制发包的大小,固定专线用户每个子帧发包的最大包长。
步骤205将按照步骤202~204所述方式设置后的各参数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指示终端按照接收到的信息组反向包并发送。
本步骤中,将修改后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按照修改后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设置的TxT2Pmin和T2PInflowmin,以及允许包长等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指示终端按照接收到信息组反向包并发送。
在实际应用中,步骤201~205可以由基站来完成。
基站将设置后的参数发送至终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参数组反向包并进行发送,该技术为现有技术,不作介绍。
步骤201~205中,通过对TxT2Pmin、T2PInflow min以及PermittedPayload等进行合理设置,实现了反向专线用户机制,包括1)、在数据源充足的情况下,专线用户可稳定在签约带宽。
2)、在数据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专线用户不会组装大包,浪费资源。
其中,后一种功能是由RTC MAC subtype3所提供的T2P算法保证的。
下面论证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原理1、在数据源充足的情况下,为了使用户的签约带宽保持稳定,需要防止功率的波动效应,即需要满足现有协议《3GPP2 C.S0024-A》中选择包长的条件1,即公式1)PS≤min(PermittedPayloadPS1_1,PermittedPayloadPS2_2,PermittedPayloadPS3_3)上述公式保证了当前时刻所发数据包的包长与前3个时刻发的数据包的包长不会相差太大。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不同时刻发送数据包的示意图。参见图5,PS表示当前时刻(假设为时刻n)要发送的包长,PS3表示n-3时刻发的包长,第n时刻发的包长必须满足PS≤PermittedPayloadPS3-3;PS2表示n-2时刻发的包长,第n时刻发的包长必须满足PS≤PermittedPayloadPS2-2;PS1表示n-1时刻发的包长,第n时刻发的包长必须满足PS≤PermittedPayloadPS1-1。
综合以上条件,PS需要满足PS≤PermittedPayloadPS3-3并且PS≤PermittedPayloadPS2-2并且PS≤PermittedPayloadPS1-1。由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设置所有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PS,所以,有PS=PermittedPayloadPS3-3并且PS=PermittedPayloadPS2-2并且PS=PermittedPayloadPS1-1,即满足条件1。
2、为了保证尽量发大包,对TxT2Pmin进行设置,TxT2Pmin使得用户当各个流的PotentialT2POutlow之和不高时,也可以组装较大的包,即需要满足CS0024中决定包大小的条件2,即公式(2)10^(TxT2PLoLatNominalPS/10)≤max(10^(TxT2Pmin/10),∑i∈F(PotentialT2POutflowi,LL))公式(2)中,TxT2PLoLatNorminalPS=max(T2PLoLatPreTransitonPS,T2PLoLatPostTransitonPS)。也就是说,TxT2PHicapNorminalPS是包长PS四次传输中,最大的T2P值。从图4中可以看到,包长为6144时,TxT2PLoLatNorminalPS=max(T2PLoLatPreTransitonPS,T2PLoLatPostTransitonPS)=max(21.75,17.0)=21.75;由于包长6144已经大于3072,所以实际上,TxT2PLoLatNorminalPS=21.75+0.26573=22.01573。
根据公式(2)可以得到,22.01573≤max{10^(TxT2Pmin/10),∑i∈F(PotentialT2POutflowi,LL))},所以,TxT2Pmin>=22.01573。
3、T2Pmax则控制了用户业务信道功率的上限,即CS0024中决定包大小的条件3假如PS<AuxiliaryPilotChannelMinPayload(例如3072),则需满足max(10^(T2PLoLatPreTransitionPS/10),10^(T2PLoLatPostTransitionPS/10))≤10^(T2Pmax(PilotStrengthn,s)/10)。其中,PilotStrengthn,s为导频强度。下标n表示第n帧,可以理解为第n时刻,s表示扇区。TxT2Pmax是导频强度的函数,在这里,可以将T2Pmax的基本插值点设置得都属于[T2Prangel,T2Prange2),即,使得它与pilot strength弱相关,甚至不相关。
假如PS≥AuxiliaryPilotChannelMinPayload,则需满足(1+10^(AuxiliaryPilotChannelGain/10))×max(10^(T2PLoLatPreTransitionPS/10),10^(T2PLoLatPostTransitionPS/10))≤10^(TxT2Pmax(PilotStrengthn,s)/10)。
其中AuxiliaryPilotChannelGain为0.26573dB。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S为6144,大于3072,所以根据条件3的要求计算得到T2Pmax小于23.51573dB。
条件2和条件3是决定包大小的主导因素。本实例中,在数据源充足的情况下,只要TxT2Pmin和T2Pmax合适地配置在23.01573dB的带状区域,即TxT2Pmin和T2Pmax的取值范围内,该专线用户即可稳定在签约带宽460.8kbps左右。
4、在数据源不充足的情况下,比如该用户目前只有8K的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语音(VoIP)业务,平均带宽不超过10kbps,那么,此时为了使得该用户不会组装大包,浪费资源,需满足最小包的原则,即以下的条件4T2P低于TxT2PLoLatNominalPS的包不能以下述公式所计算出的包长组包传输(Nopacket with lower TxT2PLoLatNominalPS is able to carry a payload of size asspecified by the following equation)∑i∈Fmin(di,n,T2PConversionFactorLL×PotentialT2POutflowi,LL)其中,T2PConversionFactorLL的下标LL表示LoLat模式,这个变量表示在LoLat模式下,从T2P转换为包长PS的转换因子,即T2PConversionFactorLL=PS/T2PPS,意思就是,如果T2P=a,那么该值对应的包长是a*T2PConversionFactorLL。PotentialT2POutflowi,LL中下标i表示第i个流,LL表示Low Latency模式,这个变量参见图1所示,表示当前可以利用的T2P资源。
上述公式表示,按每个流的数据的大小来决定各个流在包里所占的比重。
5、但是条件4也要求所述PotentialT2POutflowi不能太小,否则组装的包不能尽量包含现有队列中的数据。
而PotentialT2POutflowi由以下式子计算得出PotentialT2POutflowi,LL=max(0,min((1+AllocationStagger×rn)×(BucketLeveli,n/4+T2PInflowi,n),BucketFactori(10×log10(T2PInflowi,n),FRABn)×T2PInflowi,n))上式中,AllocationStagger是一个0~1之间的常数,rn是-1~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这两个变量的用意是给算法引入一些随机性。BucketLeveli,n,请参见图1所示,其中的下标i表示第i个流,n表示第n个时刻。T2PInflowi,n也请参见图1所示,其中下标i表示第i个流,n表示第n个时刻。BucketFactori表示第i个流的漏桶因子(BucketFactor)函数,该函数是一个二维函数,与T2P和FRAB(反向激活比特RAB的长期统计平均值)两个变量有关,该函数的坐标系如图6所示。
因为一般初始的T2PInflowi,n都设置为T2PInflow min,若专线用户以较大的包长发包,T2POutflowi,n将远大于T2PInflowi,n,因此BucketLeveli,n会为负值,PotentialT2POutflowi就有可能为零,因此需要保证BucketLeveli,n大于零,也就是说要使得T2PInflowi,n略大于T2POutflowi,n,因此,需要设置T2PInflowmin略大于T2POutflowi,n。如果不对T2PInflow min进行特殊设置,仍采用默认配置1.75dB,那么,该用户将会间歇性的选到6144bits的包长,这样虽不能保证用户持续以恒定的速率传输数据,但是可以保证在信道条件好的条件下,一次性的传输较大的数据量,这也体现了用户的优先性。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满足了反向专线用户机制所需的上述五个条件,因此可以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本发明实施例尤其可以在反向保证CDMA2000 EV-DO RevA系统专线用户的服务质量,使得专线用户在反向的速率相对稳定在签约带宽内。
基于上述方法,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系统为CDMA2000 EV-DO RevA系统。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基站以及接入终端(AT)。
基站,用于进行反向专线用户参数配置,包括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修改该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根据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TxT2Pmin和T2PInflowmin,以及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接入终端;接入终端,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配置参数,根据配置参数组反向包并进行发送。
其中,基站包括基站操作维护中心和基站软件中心基站操作维护中心,用于进行反向专线用户的参数配置,包括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修改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根据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TxT2Pmin和T2PInflowmin,以及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并将配置参数发送至基站软件中心;基站软件中心,用于接收来自基站操作维护中心的配置参数,并通过空口信令消息将配置参数发送至接入终端。
上述基站操作维护中心中包括数据配置模块,基站软件中心中包括主信令处理模块。由数据配置模块和主信令处理模块分别具体完成本实施例中的基站操作维护中心以及基站软件中心的功能。
其中,数据配置模块又进一步包括五个子模块,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数据配置模块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子模块一,用于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子模块二,用于修改确定的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子模块三,用于根据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TxT2Pmin以及T2PInflowmin;子模块四,用于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子模块一确定的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子模块五,用于将终止子包数、功率参数、TxT2Pmin、T2PInflowmin以及允许包长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指示终端按照接收到的信息组反向包并发送。
在实际应用中,图8所示数据配置模块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设备出现,且实现功能以及组成结构与作为模块时相同。
以下给出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案后的仿真结果。仿真的条件为19个基站(BTS),57个扇区(Sector),每个Sector包括5个AT;设定1号AT为VIP用户,用户在Sector内均匀分布;信道模型A~E服从指定概率分布,AT的最大路径损耗设为126dB;反向激活比特门限值(RABThreshold)=5dB。
假设专线用户的签约速率为153.6kbps,在默认的T2P参数和修改后的T2P参数情况下,各仿真一组数据,对比仿真结果。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在默认的T2P参数设置下VIP用户的选包分布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修改后的T2P参数设置下VIP用户的选包分布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不同包长,纵坐标表示不同包长对应的百分比。从图8中可以看出,当用户采用T2P参数默认值时,选包大小不同;而从图9中可以看到,当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案,修改T2P参数后,用户选包固定为指定的1024bit。
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相关参数进行特殊的设置,并利用这些参数进行发包,实现了反向专线用户机制。使得在数据源充足的情况下,专线用户可稳定在签约带宽;在数据源不充足的情况下,用户不会组装大包,浪费资源。本发明所述方案可以实现不同等级的专线用户享受不同的反向最高速率和反向平均速率。一方面,能够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为网络运营商提供等级收费服务的QoS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同时提高运营收益。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修改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根据所述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发射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xT2P的最小值TxT2Pmin以及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2P的输入流最小值T2PInflowmin;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将所述终止子包数、功率参数、TxT2Pmin、T2PInflowmin以及允许包长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指示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信息组反向包并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的方法为查找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签约信息,根据所述签约信息中的反向专线用户的签约带宽和配置模式信息,在预先设置的反向业务信道速率和净荷表中查找对应签约带宽和配置模式的终止目标对应的包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的方法为将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不同模式,包括低延迟LoLat模式以及高容量HiCap模式下的终止目标和转换点均设置为一个子包;将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以及HiCap模式下,转换点前后的T2P均设置为LoLat模式下转换点之前的T2PT2PLoLatPreTransitionP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不同模式下的终止目标和转换点均设置为一个子包的方法为将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下的转换点LoLatT2PTransitionPS、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LoLat模式下的终止目标LoLatTerminationTargetPS、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HiCap模式下的转换点HiCapT2PTransitionPS以及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HiCap模式下的终止目标HiCapTerminationTargetPS均设置为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TxT2Pmin以及T2PInflowmin的方法为设置所述TxT2Pmin和T2PInflowmin等于所述T2PLoLatPreTransitionP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若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存在辅助导频信道的最小包长,则在所述T2PLoLatPreTransitionPS的基础上加上所述辅助导频信道的功率值作为最终的T2PLoLatPreTransitionPS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允许包长为在当前数据包之前发送的三个数据包的限制包长;所述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的方法为设置在所述当前数据包之前发送的三个数据包的限制包长均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
8.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站和接入终端;所述基站,用于进行反向专线用户的参数配置,包括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修改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根据所述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发射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xT2P的最小值TxT2Pmin以及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2P的输入流最小值T2PInflowmin,以及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并将所述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接入终端;所述接入终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配置参数组反向包并进行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基站操作维护中心以及基站软件中心;所述基站操作维护中心,用于进行反向专线用户的参数配置,包括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修改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根据所述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TxT2Pmin和T2PInflowmin,以及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并将所述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基站软件中心;所述基站软件中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基站操作维护中心的配置参数,并通过空口信令消息将所述配置参数发送至所述接入终端。
10.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以下五个模块,其中模块一,用于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模块二,用于修改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模块三,用于根据所述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发射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xT2P的最小值TxT2Pmin以及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2P的输入流最小值T2PInflowmin;模块四,用于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所述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模块五,用于将所述终止子包数、功率参数、TxT2Pmin、T2PInflowmin以及允许包长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指示所述终端按照所述信息组反向包并发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方法,包括确定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修改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对应的终止子包数和功率参数;根据修改后的功率参数确定发射的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T2P)的最小值(T×T2Pmin)以及业务信道的能量相对于导频信道的功率增益(T2P)的输入流最小值(T2PInflowmin);设置当前发送数据包的允许包长等于反向专线用户的包长;将所述终止子包数、功率参数、T×T2Pmin、T2PInflowmin以及允许包长信息发送至终端,并指示终端按照所述信息组反向包并发送。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反向专线用户机制的系统以及装置。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能够使专线用户在反向的速率相对稳定在签约带宽内。
文档编号H04W28/18GK101060721SQ200710109429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8日
发明者叶国骏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