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765533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普及率不断扩大、业务量不断上涨,短信业务已经逐渐成为电路域的一种重要业务,同时保持短信业务高质量、稳定可靠的运行也成为网络维护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短信业务的核心设备就是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如果短消息业务中心发生灾难,那么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用户不能发送短信但可以接收短信。一般情况下,用户或者终端会重复尝试发送短信,从而造成短消息业务中心负荷成倍增加,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针对短消息中心建立容灾系统,以便在设备发生灾难时接管短信业务。目前,每个省份都建立了多套短消息业务中心,业务中心采用的可能是不同厂家的设备,因为通信系统支持不同厂家短信业务中心的流量分担和容灾备份,但是缺少一种能够更加有效协调多种厂家短信业务中心进行容灾分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和方法,有效协调不同厂家的短消息业务中心,实现平滑容灾和自由分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包括信令转接点、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包括一配置模块,用于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
一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
上述的系统,其特点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中选择一个和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相同或不同厂家的短消息业务中心作为扩展短消息业务中心。
上述的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所述至少一个短消息业务中心是通过基于IP或信令网的7号信令连接的。
上述的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号段包括所属号段和容灾分流号段。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方法,用于包括信令转接点、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的系统,包括主短消息业务处理步骤,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从一个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
上述的方法,其特点在于,还包括备份短消息处理步骤,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中的其他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
上述的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基于IP或信令网的7号信令实现的。
上述的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号段包括所属号段和容灾分流号段。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通信网络,包括一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包括一配置模块,用于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一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
上述的通信网络,其特点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中选择一个和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相同或不同厂家的短消息业务中心作为扩展短消息业务中心。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灵活的分流策略,可以按照主叫、被叫号段等作为分流条件,同时可以支持在SIGTRAN方式下的分流容灾,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带宽资源。


图1是本发明中通信网络结构框图;图2是本发明中SMSCn出现故障时的通信网络结构框图;图3是本发明中SMSCn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中SMSC1出现故障时的通信网络结构框图;图5是本发明中SMSC1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中通信网络结构框图,其中通信网络100包括信令转接点(STP1,STP2)110、120,中心局130、扩展局140和IP网络150,其中中心局130包括SMSC1 131和SMSC2 132,SMSC1 131作为主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2 132作为备份短消息业务中心,扩展局140还包括SMSC3 141至SMSCn 142,SMSC1 131还包括配置模块133、接收模块134和分发模块135,SMSC2 132还包括配置模块136、接收模块137和分发模块138。中心局130和扩展局140通过7号信令(SS7)与STP1 110和STP2 120相连,各个SMSC之间通过IP网络150集群连接,承载IP的7号信令(SIGTRAN)。SMSC1 131和SMSC2 132是同一厂家的设备,SMSC3 141至SMSCn 142可以是任意厂家的设备。
在SMSC1 131和SMSC 132中的配置模块133和配置模块136中都存储了各个SMSC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如表1所示,该配置表分配了所属号段和容灾分流号段,尽可能利用现有短消息业务中心的冗余处理能力。


表1当某个短消息业务中心出现故障时,比如SMSCn 142出现故障或与STP1110和STP2 120的链路中断时,如图2所示,STP1 110和STP2 120通过迂回路由数据将其发往SMSCn 142的短消息全部转到中心局SMSC1 131上来,如图3所示,处理流程如下步骤S310,STP将起呼短消息发往SMSC1,这些短消息为SMSCn所属号段40、41、42的短消息;步骤S320,SMSC1的接收模块接收STP发送的起呼短消息,并返回接收响应;步骤S330,SMSC1的分发模块按照配置表进行分发,将41号段发往SMSC2,由SMSC2进行终呼并向SMSC1返回响应消息,自身处理40号段的起呼短消息,进行终呼;步骤S340,SMSC1的分发模块将42号段发往SMSC3,由SMSC3进行终呼并向SMSC1返回响应消息。
当SMSC1 131出现故障或与STP1 110和STP2 120的链路中断时,如图4所示,STP1 110和STP2 120通过迂回路由数据将其发往SMSC1 131的短消息全部转到中心局SMSC2 132上来,如图5所示,处理流程如下步骤S510,STP将起呼短消息发往SMSC2,这些短消息为SMSC1所属号段10、11、12的短消息;步骤S520,SMSC2的接收模块接收STP发送的起呼短消息,并返回接收响应;步骤S530,SMSC2的分发模块按照配置表进行分发,将11号段发往SMSC3,由SMSC3进行终呼并向SMSC2返回响应消息,自身处理10号段的起呼短消息,进行终呼;步骤S540,SMSC2的分发模块将12号段发往SMSCn,由SMSCn进行终呼并向SMSC1返回响应消息。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包括信令转接点、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包括一配置模块,用于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一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中选择一个和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相同或不同厂家的短消息业务中心作为扩展短消息业务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所述至少一个短消息业务中心是通过基于IP或信令网的7号信令连接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号段包括所属号段和容灾分流号段。
5.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方法,用于包括信令转接点、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短消息业务处理步骤,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从一个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备份短消息处理步骤,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并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中的其他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基于IP或信令网的7号信令实现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号段包括所属号段和容灾分流号段。
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5或6所述方法的通信网络,包括一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包括一配置模块,用于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一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中选择一个和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相同或不同厂家的短消息业务中心作为扩展短消息业务中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消息中心容灾分流的处理系统,包括信令转接点、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和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所述主短消息业务中心包括一配置模块,用于存储短消息业务中心和号段之间的配置表;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令转接点发送的短消息;一分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表向所述至少一个从短消息业务中心发送所述短消息。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灵活的分流策略,可以按照主叫、被叫号段等作为分流条件,同时可以支持在SIGTRAN方式下的分流容灾,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带宽资源。
文档编号H04W88/18GK101068382SQ20071011889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
发明者华兵, 赵志东, 李毅, 徐立宝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