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718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通信网络,具体地说涉及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下一代通信网络(NGN)包括业务网和信令网,都是基于IP承载技术的网络。业务 网,目前无论是软交换还是IMS (IP多媒体子系统),为了支持快速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满 足高宽带、高流量的需求,已经是基于IP协议的分组交换,同时逐渐实现了承载、控制和业 务的分离。信令网是一种支撑网络,主要提供信令消息的路由和传送功能。随着用户规模 的扩大和增值业务的发展,传统信令网的负荷越来越高,信令网也需要向宽带化发展。由于 整个通信网络分组化的趋势,传统基于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的信 令网就面临向基于IP承载的方向演进。要实现信令消息在IP网络上传送,业界广泛采用了 IETF(The Intemet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信令传送工作组制定的 SIGTRAN(Signal Transport,信令传输)协议。SIGTRAN协议针对不同的信令应用方式规定 了不同的适配层协议,但传送层都使用SCTP(Stream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 控制传输协议)。信令节点之间无论采用哪种适配层协议都需要预先建立SCTP偶联,在偶 联上传送信令消息。一个为特定适配层协议建立的SCTP偶联在概念上类似于传统信令网 络中的信令链路。IP信令网的设计与规划,主要问题就是要合理设计信令节点布局,规划信 令节点间SCTP信令偶联数量和使用的适配层协议。传统信令网组网技术成熟,TDM的信令链路有64Kbps和2Mbps等不同带宽。因链 路带宽确定,可以方便地按容量和带宽需求对信令节点分布和链路数等进行合理规划和设 计,当然在开通后的运维中也可以对链路负荷以及链路是否过载进行动态监控。当采用IP 承载的方式,因为是面向宽带化的目标,理论上没有带宽的限制,一个SCTP偶联的带宽没 有明确的定义,进而没有明确的方式来设计和规定信令节点间需要的偶联数目。事实上,一 个偶联可以传送的信令消息数量总是有限的。因为没有明确的带宽定义,对偶联的负荷也 很难定义,在网络运维中的动态监控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方法和系 统,从而方便IP信令网络规划和动态监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方法,包 括确定信令网络节点间的需求带宽;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令偶联数。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时,以带宽粒 度τ定义该信令偶联的带宽,即用N*T来描述信令偶联的带宽。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确定节点间的需求带宽时,以带宽粒度T 定义该需求带宽,用Μ*τ来描述节点间的需求带宽;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令偶联数时,用M/N得 到节点间的信令偶联数。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T为64Kbps。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根据节点间的信令偶联使用的适配层协 议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该带宽不大于该信令偶联的负荷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系统,包括 需求带宽获取单元,用于确定信令网络节点间的需求带宽;信令偶联带宽获取单元,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信令偶联数确定单元,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 令偶联数。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信令偶联带宽获取单元确定节点间信令 偶联的带宽时,以带宽粒度τ定义该信令偶联的带宽,即用N*T来描述信令偶联的带宽。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需求带宽获取单元确定节点间的需 求带宽时,以带宽粒度T定义该需求带宽,用M*T来描述节点间的需求带宽;信令偶联数确定单元,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 令偶联数时,用M/N得到节点间的信令偶联数。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述T为64Kbps。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可具有以下特点,所速信令偶联带宽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节 点间的信令偶联使用的适配层协议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该带宽不大于该信令偶联 的负荷能力。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信令偶联带宽能力明确,而且和传统TDM链路具有对应关 系,传统No. 7信令组网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到基于IP承载的下一代信令网络中。


图1是短信服务中心从基于TDM向基于IP网络演进的规划示意图,用于说明本发 明具体实施的应用场景。图2是本发明信令网络规划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当定义一个特定适配层协议的SCTP偶联时,以64Kbps粒 度定义该信令偶联带宽,即用N*64Kbps来描述信令偶联带宽;按照信令网络需求的信令消 息总带宽计算出所需64Kbps的TDM信令链路数,通过折算就能方便地计算出所需信令偶联数。其中,偶联的带宽定义是该SCTP偶联可以承载信令消息负荷,该SCTP偶联的负荷 能力不小于N*64Kbps。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在传统基于TDM方式的业务网络中,本地短信中心局SC和综合信令 转接局ST1、ST2通过2Mbps的TDM信令链路互连,实现本地C网移动用户间的短信业务。 本例中SC和ST1、ST2之间各有4条2M链路,负荷分担方式实现信令业务互通。因业务量增大,本地C网短信局做了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的业务提供方式发生 了变化。如图1所示,升级之后的业务网络采用基于IP的方式,原SC升级为IP-AS,并且从 ISPl和ISP2两个ISTP信令转接局接收用户消息。本实施例中,对信令网络的需求即信令 业务量将上升约一倍。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01,确定信令网络结构;步骤202,确定信令网络节点间的需求带宽;步骤203,确定该需求带宽所需的64Kbps的TMD链路数M ;以带宽粒度64Kbps定义该需求带宽,用M*64Kbps来描述节点间的需求带宽。本实施例中,升级之后IP-AS局和两个ISP之间所需要的2M链路数是8条,换算 成64Kbps的TDM链路数M是8*32。步骤204,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采用的适配层协议;本实施例中,信令规划确定IP-AS和ISP之间采用M2PA/SCTP方式进行互连互通。步骤205,确定信令偶联的带宽;以带宽粒度64kbps定义该信令偶联的带宽,即用N*64kbps来描述信令偶联的带 宽。具体N值由具体设备及其采用的适配层协议决定。该信令偶联的带宽不大于该信令偶 联的负荷能力。本实施例中,一个M2PA/SCTP信令偶联等效32条64Kbps的TDM链路,即信令偶联 带宽值N是32。步骤206,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数。根据M/N得到节点间信令偶联数。本实施例中,M = 8*32,N = 32,根据M/N可以计算出SC和ISPU ISP2分别要规 划8条M2PA/SCTP信令偶联。其中,步骤202、203和步骤204、205之间无顺序关系。其中,步骤204中,如果确定IP-AS和ISP之间采用M3UA/SCTP进行互连互通,步 骤205中,定义M3UA/SCTP偶联等效带宽值N是16,则步骤206中计算出的信令偶联数是 16。其中,也可以基于其他带宽粒度T定义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带宽,即使 用M*T描述节点间的需求带宽,使用N*T描述信令偶联带宽,使用M/N得到节点间的信令偶 联数,T不限于64Kbps。也可以直接使用需求带宽/信令偶联带宽得到信令偶联数,例如需求带宽2M*8, 信令偶联带宽32*64Kbps,直接相除得到信令偶联数8。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信令偶联带宽 能力明确,而且和传统TDM链路具有对应关 系,传统No. 7信令组网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到基于IP承载的下一代信令网络中。
权利要求
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信令网络节点间的需求带宽;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令偶联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时,以带宽粒度 T定义该信令偶联的带宽,即用N*T来描述信令偶联的带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节点间的需求带宽时,以带宽粒度T定 义该需求带宽,用M*T来描述节点间的需求带宽;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令偶联数时,用M/N得到节 点间的信令偶联数。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为64Kbp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节点间的信令偶联使用的适配层协议 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该带宽不大于该信令偶联的负荷能力。
6.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需求带宽获取单元,用于确定信令网络节点间的需求带宽;信令偶联带宽获取单元,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信令偶联数确定单元,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令偶 联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信令偶联带宽获取单元确定节点间信令偶 联的带宽时,以带宽粒度T定义该信令偶联的带宽,即用N*T来描述信令偶联的带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需求带宽获取单元确定节点间的需求带宽时,以带宽粒度T定义该需求带宽,用 M*T来描述节点间的需求带宽;信令偶联数确定单元,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令偶 联数时,用M/N得到节点间的信令偶联数。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为64Kbps。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速信令偶联带宽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节 点间的信令偶联使用的适配层协议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该带宽不大于该信令偶联 的负荷能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方法,包括确定信令网络节点间的需求带宽;确定节点间信令偶联的带宽;根据节点间的需求带宽和信令偶联的带宽确定节点间的信令偶联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IP承载的信令网络规划系统。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信令偶联带宽能力明确,而且和传统TDM链路具有对应关系,传统No.7信令组网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到基于IP承载的下一代信令网络中。
文档编号H04W16/18GK101867939SQ20091013495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
发明者高毅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