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耳背式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700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字耳背式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耳背式助听器,尤其是一种将助听器授话器与耳背 式机壳分离,授话器位于耳道内的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听力损失重,同时对助 听器的美观度要求高的用户。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的听障患者常用的助听器有三种盒式助听器、耳背是助听器和定 制式助听器。
盒式机外形如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长方形盒子,助听器的麦克风、放大器及电 池组装在其中,外面由一根长导线连接耳机及耳塞。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通常 用于老年人或手指活动不方便的人,但体积大、隐蔽性差、导线易损坏,本体噪 声大、易失真。
耳背式助听器依赖于一个弯曲呈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于耳后的助听器,麦 克风、放大器和授话器都镶嵌在机器内部。耳背式助听器虽然增益大,但相应的 包含了所有部件的耳背式主体也会比较大。而且如果使用骨架式耳模或一般的助 听器耳塞,通常大功率的助听器音量只能开到1/3左右,否则就会引起啸叫,而 使用密封性良好的普通型耳模,又会比较闷、配戴不舒适。
定制式助听器是根据患者的耳甲和外耳道形状来制作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 最广泛的助听器类型。虽然体积上比耳背式助听器要小,但是也正由于体积的限 制导致助听器的性能不太齐全,而且功率也会相对较小,无法满足重度听力损失 患者的听力补偿,另外耳道式助听器容易造成用户的堵耳效应(堵耳效应是指 耳甲腔或外耳道口被耳模或助听器外壳堵塞后,助听器配戴者感觉自己的说话声 似回音样或者听起来感觉沉闷而不自然)。
现有的助听器产品无论是耳背机还是定制机,电子部件都处于一个腔体内, 正常情况下,助听器从外面接受进来的声音经放大后送到授话器发声,而声反馈现象是授话器声音能量的一部分通过声传播的方式传到麦克风,又被麦克风放大 而引起的啸叫现象,因此助听器的麦克风、授话器两者之间的距离对助听器的反 馈影响很大,也局限着助听器的体积,因此目前的助听器无法在外型美观与功能、 舒适度达到完美的统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合耳 背式和定制式助听器的双项优势——外置授话器的耳背式助听器,该助听器可以 避免声反馈、佩戴舒适、没有堵耳效应、音质好;是大功率性能和配戴美观度完 美结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数字耳背式助听器,包 括耳背式主体和外接授话器,耳背式主体和外接授话器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耳背 式主体内设置有助听器芯片、麦克风、电感线圈、程序切换按钮、编程接口、线 路板和电池仓,外接授话器包括授话器、授话器保护腔、外接授话器耳塞或者外 接授话器外壳。将助听器的麦克风与授话器分成不同的腔体内,所述耳背式助听 器的麦克风置于耳背式主体内,而授话器外置于患者的耳道,拉大了助听器麦克 风与授话器之间的距离,消除声反馈;同时因为助听器的麦克风与授话器分开, 导致助听器耳背式主体的体积变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麦克风、金属导线接口、程序切换按钮和编程接口分别与 助听器芯片连接,助听器芯片一侧设置有电感线圈,助听器芯片与电感线圈一起 固定在线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授话器外设置有一层授话器保护腔,金属导线设置在胶管
中,授话器通过金属导线与耳背式主体上的金属导线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把麦克风和授话器分别 置于耳后的耳背式主体内和耳道内,由于各少了部件,因此两部分组成的体积都
有很明显的縮小,没有耳模,隐蔽性更佳。(2)将授话器从耳背机主体中转移到 外部,与开放式耳塞或定制式外壳一起放在用户耳道内,这样便增加了麦克风和 授话器之间的距离,可有效抑制声反馈,增加有效增益,尤其是高频增益。(3) 灵活的选择性对于不同患者不同的耳道形状可选择相应的开放式耳塞,或者根 据患者需要选择开放式的定制外壳,开放式耳塞非常适用于陡降型听力的轻中度
4听力损失人群,能有效抑制堵耳效应及声反馈,而定制式耳模适用于听力损失较 重的人群。(4)外置授话器的独特的连接系统,能使助听器的频率响应得到最 优化,获得平滑的输出频响曲线、使频率补偿范围更宽,提高音质;同时减少堵 耳效应。(5)用于连接主体机身与授话器间的金属导线可根据耳朵大小分为多 种长度和弯曲度规格,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体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配戴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i、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耳背式主体i和外接授话器n,耳
背式主体1包括麦克风2、金属导线接口 3、程序切换按钮4、编程接口 8、助听 器芯片6、电感线圈5、线路板7和电池仓9,所述麦克风2、金属导线接口3、 程序切换按钮4和编程接口 8分别与助听器芯片6连接,助听器芯片6 —侧设置 有电感线圈5,助听器芯片6与电感线圈5 —起固定在线路板7上。
外接授话器II包括授话器12、授话器保护腔13和外接授话器外壳14,授话 器12设置在授话器保护腔13内,授话器保护腔13设置在外接授话器外壳14 内。金属导线10设置在胶管11中,授话器12通过金属导线10与耳背式主体I 上的金属导线接口 3相连。
采用外接授话器外壳适用于听力损失较重的人群,使用时,将耳背式主体I 安放在耳背上,外接授话器II置于耳道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背式主体与一般 耳背式助听器相同,可通过程序切换按钮进行内部程序切换,但授话器被外置, 通过胶管连接,使助听器隐蔽性更好。同时因为授话器从耳背机主体中转移到外 部,与定制式外接授话器外壳一起放在用户耳道内,这样便增加了麦克风和授话 器之间的距离,可有效抑制声反馈,增加有效增益,尤其是高频增益。
实施例2
参见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耳背式主体I和外接授话器II,耳 背式主体1包括麦克风2、金属导线接口3、程序切换按钮4、编程接口8、助听器芯片6、电感线圈5、线路板7和电池仓9,所述麦克风2、金属导线接口3、 程序切换按钮4和编程接口 8分别与助听器芯片6连接,助听器芯片6 —侧设置 有电感线圈5,助听器芯片6与电感线圈5 —起固定在线路板7上。
外接授话器II包括授话器12、授话器保护腔13和外接授话器耳塞14',授 话器12设置在授话器保护腔13内,授话器保护腔13与外接授话器耳塞14'连 接。金属导线10设置在胶管11中,授话器12通过金属导线10与耳背式主体I 上的金属导线接口3相连。
采用外接授话器耳塞适用于陡降型听力的轻中度听力损失人群,能有效抑制 堵耳效应及声反馈。使用时,将耳背式主体I安放在耳背上,外接授话器II置于 耳道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耳背式主体与一般耳背式助听器相同,可通过程序切 换按钮进行内部程序切换,但授话器被外置,通过胶管连接,使助听器隐蔽性更 好。同时因为授话器从耳背机主体中转移到外部,与开放式外接授话器耳塞一起 放在用户耳道内,这样便增加了麦克风和授话器之间的距离,可有效抑制声反馈, 增加有效增益,尤其是高频增益。
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耳背式主体和外接授话器,耳背式主体和外接授话器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耳背式主体内设置有助听器芯片、麦克风、电感线圈、程序切换按钮、编程接口、线路板和电池仓,外接授话器包括授话器、授话器保护腔、外接授话器耳塞或者外接授话器外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 金属导线接口、程序切换按钮和编程接口分别与助听器芯片连接,助听器芯片一 侧设置有电感线圈,助听器芯片与电感线圈一起固定在线路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耳背式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授话器外 设置有一层授话器保护腔,金属导线设置在胶管中,授话器通过金属导线与耳背 式主体上的金属导线接口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耳背式助听器,包括耳背式主体和外接授话器,耳背式主体和外接授话器通过金属导线连接,耳背式主体内设置有助听器芯片、麦克风、电感线圈、程序切换按钮、编程接口、线路板和电池仓,外接授话器包括授话器、授话器保护腔、外接授话器耳塞或者外接授话器外壳。将助听器的麦克风与授话器分成不同的腔体内,所述耳背式助听器的麦克风置于耳背式主体内,而授话器外置于患者的耳道,拉大了助听器麦克风与授话器之间的距离,消除声反馈;同时因为助听器的麦克风与授话器分开,导致助听器耳背式主体的体积变小。
文档编号H04R25/00GK201418147SQ20092011770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6日
发明者王永华 申请人:杭州惠耳听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