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

文档序号:774884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 网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后,人们对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需求越 来越高,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 动力。近年来,互联网规模迅速扩大,用户数量突飞猛进。然而,互联网诞生三十多年来,人 们对互联网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导致互联网的一些原始设计缺陷逐渐显现出 来。移动性支持能力差就是传统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巨大瓶颈。研究发现,互联网协议体系中的IP地址在语义学上的双重属性是引发诸多问题 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传统互联网协议体系中,IP地址既代表节点的身份信息,也代表节点 的位置信息,IP地址的双重属性导致了互联网严重的路由可扩展问题,使得互联网难以支 持移动和多家乡等功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思想,是将传统互联网中的IP地 址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这种双重性分离。网络不再要求终端移动后使用新的地址接入网 络,终端使用唯一的接入标识就能在任何地方享受网络服务。这种具有良好移动性、安全性 及可信性的新网络构架还没有针对子网接入提出研究。引入子网可以更为方便的支持多种类型的终端的接入,不仅对于IP终端,还可以 支持移动通信网的终端,例如 3G(3rd-generation)、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等网络的各类终端。同时,接入子网的引入使得终端的移动不再是必须经过核心网的宏移动,子网内 的移动即成为微移动。宏移动频繁切换会向网络发送各种管理控制消息,微移动不仅可 以减少宏移动带来的管理控制消息,而且在子网内的移动不用再经过核心网,大大减少 了切换时延。目前微移动已成为业内研究热点,各高校及通信业大牌公司都提出了针对 域内自己的微移动协议,如由Ericsson和Columbia University提出的主机移动方案 CellularIP,由LucentTechnologies提出的支持域内移动的无线网络HAWAII等。鉴于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身份和位置分离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案,现有的子网研究基 本都是基于移动IP来作为其宏移动协议。对于接入子网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考虑 到移动性的设计,即在现有宏移动协议之下微移动的设计方案。目前的微移动协议都是在 宏移动为移动IP下所做的研究。为了支持移动性,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 Force) 提出了一系列移动性支持协议,包括移动IPv4 (Mobile IPv4)和移动IPv6 (Mobile IPv6)。 MIPv4和MIPv6是网络层移动管理机制的代表性协议,部分解决了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 的通信持续性问题。微移动协议是在切换频繁的小区域内的移动。IP微移动协议与移动IP形成互补,以提供快速无缝切换策略。典型的微移动协议,包括蜂窝IP(CellularIP)、HAWAII、分层 移动 IP(HMIP)以及 TeleMIP (Telecommunication EnhancedMobile IP),它们都是 IP 微移 动协议中的显著例子。Cellular IP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和爱立信公司提出的支持寻呼和一系列切换机制 的微移动协议。Cellular IP由基站(BS)和Cellular IP网关(Gateway)两大部分组成, 协议建立在IP分组转发的基础上。在Cellular IP网关之间,网络的全局移动性由Mobile IP协议来支持,而在Cellular IP网关内部,采用蜂窝移动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和切换功能 来支持网络的局部移动性。朗讯科技公司提出的切换优化无线因特网结构(HAWAII),与Cellular IP不同, HAWAII并不替换IP而是工作在IP之上。特定路径建立机制用来将主机路由条目安装到路 由器的路由表或移动终端与根区域路由器间前转代理中,从而支持本地移动。由爱立信和诺基亚公司提出的分层移动IP(HMIP)采用一种不同的算法来处理移 动IP的登记注册过程。Hierarchical Mobile IP是由Mobile IP的原设计者Charles E. Perkins等人为了改进Mobile IP所遭遇到的远端HA注册问题,并且支持IP传呼,而提 出的微移动协议。Hierarchical Mobile IP是对支持MN和HA间外地代理分级的移动IP的扩展。 在移动IP基础之上采用了多层外地代理FA构成的树状阶层式管理域模式。由于HMIP采 用单一层次的路由点分层来减少网络中移动性管理节点的数目,相比其他专为移动性路由 设计的移动协议而言,产生更高的切换时延。综上可知,蜂窝IP (Cellular IP)、HAWAII、分层移动 IP(HMIP)均为基于 MobilelP 的协议,子网内终端之间通信机制还不够完善,双向的数据包需要经过子网顶点路由器,对 此没有特别优化的路由方案。基于身份和位置分离机制的子网内终端接入方案不同于Mobile IP,不存在 CoA(防伪证书)的分配,终端接入无需向HA注册,也不用跟FA绑定,不用增设类似于移动 IP中家乡代理的设备,不用引入隧道机制,数据包发送接收时不必经过隧道的封装解封装, 没有家乡路由器的概念,不存在三角路由问题,并且子网方案采用的是routing-based的 方式,有效降低了终端移动切换过程中的时延和丢包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的通信网络在支持移动性终端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身 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用于将将终端 接入到包含交换路由器和子网路由器的虚拟树状网络结构中,实现微移动协议,其特征是 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立虚拟树状网络结构;一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将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路由方式 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将终端接入子网路由器。所述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立虚拟树状网络结构具体是,将每个子网内的子网路由器作为树状网络结构的叶子节点,为其设置默认网关;所述默认网关是子网路由器的上一 级子网路由器或者接入交换路由器;将所述接入交换路由器作为树状网络结构的根节点。所述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具体是,将子网路由器路由的 网络前缀长度设置为终端的接入标识的长度,当子网路由器接收到移动终端或者下一级子 网路由器的发送的接入消息或者更新消息后,将其转发到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或者接入交换 路由器;当子网路由器接收到接入交换路由或者上一级子网路由器的发送的确认消息后, 将其转发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所述将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具体是,接入交换路由器 为每个网卡接口设置一条默认路由,用于连接该网卡接口与子网路由器,并建立策略路由 表,记录网卡接口与子网路由器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将终端接入子网路由器具体包括终端首次接入网络、终端在同一个接入交换 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和终端在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所述终端首次接入网络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步骤12 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建立一条由所述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 机路由;并将所述终端的接入标识和该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向 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所述接入消息;步骤13 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4 ;否则,重复步骤12 ;步骤14 接入交换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分配交换路由标识,并将所述交换路由标识 与所述终端发送的接入消息中的接入标识配成一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终端 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写入映射关系表,并存入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步骤15 接入交换路由器沿着建立的主机路由反向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通 知终端已经顺利接入网络。所述终端在同一个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包括下列步骤步骤2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步骤22:判断自身是否为交叉路由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4;否则,执行步骤 23 ;步骤23 子网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建立一条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 将所述终端的接入标识和所述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将接入消息 发送至上一级子网路由器,返回步骤22 ;步骤24 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如果是,执行步骤26 ;否则,执行步骤 25 ;步骤25 子网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建立一条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同 时替换路由表中,原有的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向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 更新消息,返回步骤24;步骤26 更新终端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将更新后的终端到接入交换 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和原有的映射关系写入映射关系表,同时更新映射服务器数据库;沿着 原有终端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的相反方向,向下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确认消息,删除下一级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里的终端接入标识和终端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的主 机路由,直至终端。所述终端在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包括下列步骤步骤3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步骤32 子网路由器为终端增加一条由所述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 将终端的接入标识和该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向上一级子网路由 器发送所述接入消息;步骤33 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4 ;否则,重复步骤32 ;步骤34 接入交换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分配交换路由标识,并将所述交换路由标识 与所述终端发送的接入消息中的接入标识配成一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终端 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写入映射关系表,并存入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步骤35 根据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保存的映射关系,找到终端原先所属的接入交 换路由器,并向其发送终端移动消息;步骤36 终端原先所属的接入交换路由器更新原先的映射关系,并沿着原先建立 的主机路由,向下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终端移动消息,删除下一级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 表里的终端接入标识和终端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直至最后一级子网路由器为 止;步骤37 沿着建立的主机路由反向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通知终端已经顺利 接入网络。所述子网路由器还运行动态路由协议。所述终端为普通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佩戴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话或 者支持3G/WiMAX的移动终端中的一种。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实现微移动协议,解决了网络 路由的可扩展问题,减小了终端在网络间切换的时延,克服了异构类型终端接入网络时面 临的障碍,避免了三角路由的发生。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流程图;图2是终端首次接入网络情况下的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终端在内网间切换示意图;图4是终端在内网间切换情况下的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终端在外网间切换示意图;图6是终端在外网间切换情况下的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 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网络拓扑中包括了多种类型的子网接入,还有多种类型的终端设备。这种多样化多类型网络符合现实中网络结构,有些终端或二层设备是可以直接接入分离与映射体系下 的接入交换路由器,这样避免了三层的数据处理。数据包可以直达接入交换路由器而无需 多跳路由。但是,有些复杂情况下,必须引入路由器这种三层设备,已达到融合网络异构及 拓张网络范围的目的。所以发明将子网内含有多层路由器的这种结构视为发明的基础网络 结构,其它包含交换机、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或直连终端的子网其实是发明的 特殊情况。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流程图。图1 中,本发明的实现过程是步骤1 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立虚拟树状网络结构。虚拟的树状网络结构是一种逻辑上的结构,本发明所设计的子网在物理上可以是 网状的,但通过为每个子网内的路由器设置默认网关而将网络在本质上演变成一种树状拓 扑。这里的默认网关其实就是该路由器的上一级路由器,只要最后能为每个路由器配置逐 层向上的默认网关,而所有路由器都能接入到一个共同的接入交换路由器下,就能形成虚 拟的树状网络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将每个子网内的子网路由器作为树状网络结构的叶子 节点,为其设置默认网关,默认网关是子网路由器的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或者接入交换路由 器;将接入交换路由器作为树状网络结构的根节点。步骤2 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将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路 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具体是,将子网路由器路由的网络 前缀长度设置为终端的接入标识的长度,当子网路由器接收到移动终端或者下一级子网路 由器的发送的接入消息或者更新消息后,将其转发到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或者接入交换路由 器;当子网路由器接收到接入交换路由或者上一级子网路由器的发送的确认消息后,将其 转发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将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具体是,接入交换路由器为每 个网卡接口设置一条默认路由,用于连接该网卡接口与子网路由器,并建立策略路由表,记 录网卡接口与子网路由器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3 将终端接入子网路由器。在本发明中,子网内路由器还运行动态路由协议。接入交换路由器除了运行动态 路由协议,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协议外,还运行本发明所实现的微移动协议。终端为普通台 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佩戴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话、支持3G或WiMAX的移动终端中 的一种。在本发明中,终端接入子网路由器有三种情况,(1)终端首次接入网络,(2)终端 在同一个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和(3)终端在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 移动。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过程更加清楚,下面分别用实施例对终端接入网络时的不同情 况分别进行说明。第一种情况图2是终端首次接入网络情况下的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在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 立虚拟树状网络结构,以及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并将接入交换路 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后,在图2中,一个从没有进入本网络的终端接入网络的过程是步骤1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步骤12 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建立一条由所述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 机路由;并将所述终端的接入标识和该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向 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所述接入消息。步骤13 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4 ;否则,重复步骤12。步骤14 接入交换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分配交换路由标识,并将所述交换路由标识 与所述终端发送的接入消息中的接入标识配成一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终端 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写入映射关系表,并存入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步骤15 接入交换路由器沿着建立的主机路由反向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通 知终端已经顺利接入网络后,所述方法结束。第二种情况图3是终端在内网间切换示意图。图3中,内网间切换具体是指,终端沿着子网路 由器向上最终达到的接入交换路由器还是终端切换前的同一个接入交换路由器。原先接入 网络的终端,从子网路由器4移动到子网路由器6,其过程如图4。终端在树状网络结构的 子网中切换又重新接入,必然会形成到终端的新路径。终端只要是在同一接入交换路由器 下的子网内移动时,这个新路径就会与旧路径交叉,形成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被称为交 叉路由器,如图3中的子网路由器1。它上面既有到终端的旧路由(子网路由器4-子网路 由器2-子网路由器1),又有到终端的新路由(子网路由器6-子网路由器3-子网路由器 1)。交叉路由器可能是处于最低一层的子网路由器,也可能是位于最高层的接入交换路由 器,依终端移动范围的跨度而定。子网内的移动不涉及映射关系的分配,只是必须对到达终 端的路由做出更新,包括建立新路径上主机路由,删除旧路径上的旧路由。图4是终端在内网间切换情况下的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在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 立虚拟树状网络结构,以及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并将接入交换路 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后,图4中,终端在内网间切换情况下的方法过程是步骤2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步骤22 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通过检查自身的路由表里是否有所述终端 的接入标识,判断自身是否为交叉路由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4,否则,执行步骤23。见图 3中的子网路由器6,当终端接入子网路由器6时,因为该路由器不是交叉路由器,所以执行 步骤23 o步骤23 子网路由器为终端建立一条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终 端_子网路由器6),并将所述终端的接入标识和所述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 表中,而后将接入消息发送至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子网路由器3),返回步骤22。返回步骤22后,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子网路由器3)判断自身是否为交叉路由器。 显然子网路由器3也不是交叉路由器,子网路由器3为终端建立一条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 器的主机路由(终端-子网路由器6-子网路由器3),并将所述终端的接入标识和所述主机 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将接入消息发送至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子网路 由器1),返回步骤22。
当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子网路由器1)收到接入消息后,因为其路由表中有原来终 端的接入标识,所以其判断自己是交叉路由器,执行步骤24。步骤24 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6 ;否则,执行步 马聚25 o由于子网路由器1不是介入交换路由器,因此执行步骤25。步骤25 子网路由器(子网路由器1)为终端建立一条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 主机路由(终端_子网路由器6-子网路由器3-子网路由器1),同时替换路由表中,原有 的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原有主机路由为终端-子网路由器4-子网路由器 2-子网路由器1),而后向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更新消息,并返回步骤24。图3中,子网路由器1的上一级子网路由器为接入交换路由器,因此执行步骤26。步骤26 更新从终端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由原来的终端-子网路由器 4-子网路由器2-子网路由器1-接入交换路由器,更新为终端-子网路由器6-子网路由 器3-子网路由器1-接入交换路由器),并将更新后的终端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和 原有的映射关系写入映射关系表,同时更新映射服务器数据库。沿着原有的终端到接入交 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的反方向(接入交换路由器-子网路由器1-子网路由器2-子网路由 器4-终端),向下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确认消息,删除下一级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里 的终端接入标识和终端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直至终端。比如在子网路由器2 的路由表中,要删除该终端的接入标识和终端到子网路由器2的主机路由(终端-子网路 由器4-子网路由器2)。子网路由器4也如是。第三种情况图5为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子网间的移动示意图。在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立虚 拟树状网络结构,以及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并将接入交换路由器 的路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后,拥有无线网卡或连接有无线接入点的子网路由器定时 广播网络通告消息,移动终端不断接收网络通告消息,并据此检测自身是否发生移动。在发 现终端自身已移动到新的子网路由器下时,需要发起切换。图6是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 子网间的移动示意图。图6中,终端在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包括下列步骤步骤3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步骤32 子网路由器为终端增加一条由所述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 将终端的接入标识和该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向上一级子网路由 器发送所述接入消息。在图5中,当终端发生移动式,将增加终端_子网路由器9的主记路由。步骤33 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4 ;否则,重复步骤32。在图5中,当子网路由器9的上一级子网路器(子网路由器8)收到接入消息后, 判断自身不是接入交换路由器,则重复步骤32,即子网路由器8为终端增加一条由所述终 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终端-子网路由器9-子网路由器8);并将终端的接入标 识和该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8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向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子网路由 器7)发送所述接入消息。当子网路由器7收到接入消息后,判断自身不是接入交换路由器,则重复步骤32。
10
当接入交换路由器2收到接入消息后,执行步骤34。步骤34 接入交换路由器2为所述终端分配交换路由标识(此时的主记路由为 终端-子网路由器9-子网路由器8-子网路由器7-接入交换路由器2),并将所述交换路由 标识与所述终端发送的接入消息中的接入标识配成一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 终端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写入映射关系表,并存入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步骤35 根据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保存的映射关系,找到终端原先所属的接入交 换路由器(接入交换路由器1),并向其发送终端移动消息。步骤36 终端原先所属的接入交换路由器更新原先的映射关系,并沿着原先建立 的主机路由的反方向(接入交换路由器1-子网路由器1-子网路由器2-子网路由器4),向 下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终端移动消息,删除下一级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里的终端接入 标识和终端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直至最后一级子网路由器(子网路由器4)为止。步骤37 沿着建立的主机路由反向(接入交换路由器2-子网路由器7-子网路由 器8-子网路由器9-终端),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通知终端已经顺利接入网络。当终端在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切换后,若通信对端首先跟该终端通 信,数据包会由通信对端所属的接入交换路由器路由到旧接入交换路由器(比如图5中的 接入交换路由器1)下。旧接入交换路由器会将该数据包转发到移动终端此时所属的新接 入交换路由器(比如图5中的接入交换路由器2),然后再向通信对端所属的接入交换路由 器发送一个通知对端的消息,其中包含了终端最新的映射关系,告诉其终端已经移动走了, 让其在对端映射表中将移动终端的映射关系更新为最新,这是一种避免三角路由的方法。本发明提出了虚拟树状网络结构以及接入子网路由的过程和移动性管理机制,实 现了分离与映射机制下的微移动协议,有效地解决了核心网的路由可扩展问题,同时降低 了终端移动切换过程中的时延和丢包率问题。本方法还统一了异构网络终端的身份标识, 为异构网络终端的接入控制提供基础。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用于将将终端接入到包含交换路由器和子网路由器的虚拟树状网络结构中,实现微移动协议,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立虚拟树状网络结构;--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将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将终端接入子网路由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立虚拟树状网络结构具体是,将每个子网内的子网路由器作为 树状网络结构的叶子节点,为其设置默认网关;所述默认网关是子网路由器的上一级子网 路由器或者接入交换路由器;将所述接入交换路由器作为树状网络结构的根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 征是所述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具体是,将子网路由器路由的网络 前缀长度设置为终端的接入标识的长度,当子网路由器接收到移动终端或者下一级子网路 由器的发送的接入消息或者更新消息后,将其转发到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或者接入交换路由 器;当子网路由器接收到接入交换路由或者上一级子网路由器的发送的确认消息后,将其 转发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将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具体是,接入交换路由器为每个 网卡接口设置一条默认路由,用于连接该网卡接口与子网路由器,并建立策略路由表,记录 网卡接口与子网路由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将终端接入子网路由器具体包括终端首次接入网络、终端在同一个接入交换路由器 下的子网间移动和终端在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终端首次接入网络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步骤12 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建立一条由所述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 由;并将所述终端的接入标识和该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向上一 级子网路由器发送所述接入消息;步骤13 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如果 是则执行步骤14 ;否则,重复步骤12 ;步骤14 接入交换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分配交换路由标识,并将所述交换路由标识与所 述终端发送的接入消息中的接入标识配成一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终端到接 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写入映射关系表,并存入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步骤15 接入交换路由器沿着建立的主机路由反向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通知终 端已经顺利接入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终端在同一个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包括下列步骤步骤2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 步骤22 判断自身是否为交叉路由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4 ;否则,执行步骤23 ; 步骤23 子网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建立一条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将所 述终端的接入标识和所述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将接入消息发送 至上一级子网路由器,返回步骤22 ; 步骤24 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如果是,执行步骤26 ;否则,执行步骤25 ; 步骤25 子网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建立一条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同时替 换路由表中,原有的由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向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更新 消息,返回步骤24 ;步骤26 更新终端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将更新后的终端到接入交换路由 器的主机路由和原有的映射关系写入映射关系表,同时更新映射服务器数据库;沿着原有 终端到接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的相反方向,向下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确认消息,删除 下一级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里的终端接入标识和终端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 由,直至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终端在不同接入交换路由器下的子网间移动包括下列步骤步骤31 终端向接入的子网路由器发送包含终端接入标识的接入消息; 步骤32 子网路由器为终端增加一条由所述终端到该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并将终 端的接入标识和该主机路由加入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中,而后向上一级子网路由器发 送所述接入消息;步骤33 上一级子网路由器收到接入消息后,判断自身是否为接入交换路由器,如果 是则执行步骤34 ;否则,重复步骤32 ;步骤34 接入交换路由器为所述终端分配交换路由标识,并将所述交换路由标识与所 述终端发送的接入消息中的接入标识配成一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终端到接 入交换路由器的主机路由写入映射关系表,并存入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步骤35 根据映射服务器数据库中保存的映射关系,找到终端原先所属的接入交换路 由器,并向其发送终端移动消息;步骤36 终端原先所属的接入交换路由器更新原先的映射关系,并沿着原先建立的主 机路由,向下一级子网路由器发送终端移动消息,删除下一级子网路由器自身的路由表里 的终端接入标识和终端到下一级子网路由器的主机路由,直至最后一级子网路由器为止;步骤37 沿着建立的主机路由反向向所述终端返回确认消息,通知终端已经顺利接入 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 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子网路由器还运行动态路由协议。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 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终端为普通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佩戴式电脑、笔 记本电脑、智能电话或者支持3G/WiMAX的移动终端中的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的子网接入方法。该方法用于将将终端接入到包含交换路由器和子网路由器的虚拟树状网络结构中,实现微移动协议,包括下列步骤通过默认路由方式建立虚拟树状网络结构;将子网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主机路由方式,将接入交换路由器的路由方式设置为策略路由方式;将终端接入子网路由器。本发明通过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机制实现微移动协议,解决了网络路由的可扩展问题,减小了终端在网络间切换的时延,克服了异构类型终端接入网络时面临的障碍,避免了三角路由的发生。
文档编号H04W80/04GK101854692SQ201010173710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孙照辉, 张宏科, 王洪超, 苏伟, 范岩, 董平, 郜帅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