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织、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和交织、解交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6010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织、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和交织、解交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和交织 器,以及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和解交织器。
背景技术
在无线与移动通信、光通信、深空通信、广播电视等通信领域中,数据传输的高速 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的两个本质要求,信道编译码技术是实现此要求的必备途径。目前,大多 数通信系统在进行信道编译码时,通过对外码编码与内码编码进行交织来获得级联编码, 采用级联编码作为信道纠错码。其中,交织过程采用交织器完成,交织的具体方法为将外 码编码输出码作为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对其进行内码编码后获得级联编码。目前,对外码编码输出码与内码进行交织的具体方法包括行列交织和卷积交织, 这两种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都没有对内码的译码残留差错进行均勻化处理,造成 较高的差错平层,误码率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降低级联 码的差错平层。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降低 级联码的差错平层。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织器,采用该交织器能够降低级联码的差错平层。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交织器,采用该解交织器能够降低级联码的差错平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包括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列数为外 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将所述第一矩阵划分成至少四个子矩阵;将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中的至少两个子矩阵进行列向量转置组合,获得内码编码 的输入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包括将内码译码的每一个输出码字拆分成至少两个子矩阵组,将拆分后的所述至少两 个子矩阵组进行转置重组,获得至少四个子矩阵;对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进行组合,获得第一矩阵;分别根据第一矩阵中的每一行,获得一个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所述外码编码 输出码的个数为第一矩阵的行数,所述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为第一矩阵的列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交织器,包括
矩阵单元,用于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 个数、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矩阵划分成至少四个子矩阵;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中的至少两个子矩阵进行列向量转置组 合,获得内码编码的输入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交织器,包括子矩阵单元,用于将内码译码的每一个输出码字拆分成至少两个子矩阵组,将拆 分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子矩阵组进行转置重组,获得至少四个子矩阵;组合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进行组合,获得第一矩阵;外码获取单元,用于分别根据第一矩阵中的每一行,获得一个外码编码输出码的 码字,所述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为第一矩阵的行数,所述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为第一 矩阵的列数。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外码编码输出码排列的矩阵划分为 子矩阵,对子矩阵列向量进行转置组合后作为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字,对外码编码和内码编 码进行并行交织级联,从而将内码译码的随机错误和/或较长突发错误均勻地分布在所有 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内,充分利用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纠错性能,降低了级联码的差错平层。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交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解交织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 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 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步骤102 将所述第一矩阵划分成至少四个子矩阵。在此步骤中,把第一矩阵划分 成多块矩阵,其中的每一块矩阵作为一个子矩阵,多块矩阵的块数至少为四个,还可以为更多。步骤103 将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中的至少两个子矩阵进行列向量转置组合,获 得内码编码的输入码。步骤102划分出了多个子矩阵,在步骤103中,采用其中至少两个子 矩阵,分别对子矩阵的选定列向量进行转置,再将各个子矩阵转置后的列向量组合起来,作 为一个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字;采用上述方法,依次对所有子矩阵的全部选定列向量进行转 置之后组合,得到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字。进一步地,在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分别获知外码编码输出码和内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所述码字属性包括码 字个数、码元数、码长和信息位。对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进行预处理,或对外码编码输出码和内码编码输出 码的码字属性进行预处理,以使外码编码输出码为二元码,并且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个 数与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元数的指数与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乘积等于内码编码输出 码的码字个数与内码信息位的乘积。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通过将外码编码输出码排列的矩阵划分为子矩阵,对子矩 阵列向量进行转置组合后作为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字,对外码编码和内码编码进行并行交织 级联,由于对外码编码输出码字进行了分段重组,从而将内码译码的随机错误和/或较长 突发错误均勻地分布在所有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内,充分利用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纠错性 能,降低了级联码的差错平层。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信道编译码技术中,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简称LDPC)码是 一类具有逼近香侬限的性能并且具有相对较低译码复杂度的信道纠错码,在兼顾性能和码 的结构设计以及码参数灵活选择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内码 为LDPC码、外码为代数码为例对本发明的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做出说明,但是本 发明的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并不对内、外码选用的码制进行限制,可以适用于任 何码制。以下仅以内码为LDPC码,外码为代数码为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交织外码编码 输出码字的方法的具体过程。第1步,分别获知预设的代数码和LDPC码的码字属性,所述码字属性包括码字个 数、码元数、码长和信息位。在本实施例中,外码采用代数码,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为31个2"1元(NnK1) 的代数码,其中,S1为码字个数,2m为码元数,m为码元指数,N1为代数码码长,K1为代数码 信息位。在本实施例中,内码采用LDPC码,内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为&个二元(N2,K2) 的LDPC码,其中,S2为码字个数,码元数为2,N2为LDPC码码长,K2为LDPC码信息位。第2步,对代数码码字属性进行预处理,判断代数码的码字个数与代数码的码元 数的指数与代数码的码长的乘积等于LDPC码的码字个数与LDPC码信息位的乘积是否成 立,如果成立,结束预处理过程,执行第3步。如果不成立,对代数码和LDPC码的码字属性 进行预处理,以使代数码为二元码,并且代数码的码字个数与代数码的码元数的指数与代 数码的码长的乘积等于LDPC码的码字个数与LDPC码信息位的乘积。如果预处理前的代数 码为二元代数码,并且该二元代数码的码字属性符合该要求的情况,则可以省略第2步,不必对码字属性进行预处理,直接进入第3步。第2步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将2-元(NnK1)代数码转换成二元(N' i;K')代数码,其中N'工=HiN1, K' i =HlK1。对于二元代数码,则不必执行此步骤。然后,判断码字属性是否满足S1 · m · N1 = & · K2,如果不满足,则首先对代数码码 字属性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对转换后的二元(N' i;K' D代数码进行补“0” 或补“1”扩展,得到扩展二元((N' (K' 代数码。然后,判断扩展二元代数码的属性是否满MS1 ·πι· (N' ^* = * ,如果仍旧不 满足,则可以对LDPC码码字属性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对LDPC码信息位进行 补 “0”,将 K2 调整为<,使得& · m ■ (Ni)* = S2. K;。经过上述预处理后,码字属性满足代数码的码字个数与代数码的码元数的指数与 代数码的码长的乘积等于LDPC码的码字个数与LDPC码信息位的乘积,为表述方便,无论 对代数码属性和LDPC码属性进行了怎样的预处理,均将预处理完成后的代数码属性记为 (N' i;K' ^LDPC码属性记为(Ν2,Κ2),则预处理完成后的内代数码属性满MS1Ii' ! =S2 · K2,以下步骤中所述的代数码和LDPC码均采用预处理完成后的代数码和LDPC码。第3步,根据代数码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代数码个数、列数为代数码码长的第一 矩阵。即,将S1个码字阵列表示为二元的S1XN'工矩阵Τ,形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列数为外码编 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将所述第一矩阵划分成至少四个子矩阵;将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中的至少两个子矩阵进行列向量转置组合,获得内码编码的输 入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 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之前还包括分别获知预设的外码编码输出码和内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所述码字属性包括 码字个数、码元数、码长和信息位;对外码编码输出码码字属性进行预处理;判断S1 · m · N'工=S2 · K2是否成立,如果是,执行所述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 列,获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的步骤, 其中,S1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m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元指数,N'工为预处理后外码 编码输出码的码长,S2为内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K2为内码编码输出码的信息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S^mi'工二&,&是否成立 之后还包括如果判断S1 · m · N'工=S2 · K2不成立,对内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进行预处理,以 使S1 · m · N'工=S2 · K2成立,执行所述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外码 编码输出码的个数、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矩阵划分成至少四个子矩阵包括将所述第一矩阵划分为2X2的第 二矩阵;所述将所述第一矩阵划分为2X2的第二矩阵具体包括获得行交织深度系数Q1和列交织深度系数q2,其中,Q1和q2均为正整数且Q1 < N' 1; Q2 < S1, N'工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S1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中的至少两 个子矩阵进行列向量转置组合,获得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包括根据组合参数选择策略,获得第一组合参数Hl1、第二组合参数Hl2、第三组合参数Hl3和第 四组合参数Hl4 ;所述组合参数选择策略包括叫碼碼和m4均为正整数,且 /!^、(N'「ι)/πι2、νπι3和 (N' ^q1) Zm4 均为整数,且 Q1Ai1 = (N' ^q1) /m2, qi/m3 = (N' 「屮)/m4 Hi1 · q2+m2 · (S「q2) =K2,m3 · (S1-Q2)+m4 · q2 = K2,其中,K2 为内码信息位;根据
6.一种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内码译码的每一个输出码字拆分成至少两个子矩阵组,将拆分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子 矩阵组进行转置重组,获得至少四个子矩阵;对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进行组合,获得第一矩阵;分别根据第一矩阵中的每一行,获得一个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所述外码编码输出 码的个数为第一矩阵的行数,所述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为第一矩阵的列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内码译码的每一个输出码字拆分成至少两个子矩阵组包括将内码译码的每一个输出码字拆分成两个子矩阵组; 所述将内码译码的每一个输出码字拆分成两个子矩阵组具体包括 获得行交织深度系数Cl1和列交织深度系数q2,其中, 和q2均为正整数且Cl1 < N' 1; Q2 < S1, N'工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S1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根据拆分参数选择策略,获得第一拆分参数Hi1、第二拆分参数m2、第三拆分参数m3和第 四拆分参数m4;所述拆分参数选择策略包括叫碼碼和m4均为正整数,且 /!^、(N'「qi) A^q1Ai3和 (N' ^q1) Zm4 均为整数,且 Q1Ai1 = (N' ^q1) /m2, qi/m3 = (N' 「屮)/m4 Hi1 · q2+m2 · (S「q2) =K2,m3 · (S1-Q2)+m4 · q2 = K2,其中,K2为内码译码的输出码字的信息位;= …4’2 …《丄2根据 < =Am1+2 ··· "4Im1+m, A,m2+1 \m1+2 …A,m2+m2禾口= \_A,qx-mx+l Α,... A,qx 4’W;- 1-m2+l ^2,Ar;- 1-m2+2 "'Jlx^J^1 M+1) = [^1 β’2 ··. B“ Bl Bl2 …5二d{qJml+2) = [Blm^ B^2…‘ B。Blmi+2…起_4]叫将内码译码的输出码字d(l),…,CKq1Ai1),d(qi/mi+l),d(S2)拆分为两个子矩阵组;其中,d(l),…,(Kq1Ai1),CKq1Ai^l),d(S2)表示内码译码的输出码字,《,^^…乂。 为第一子矩阵列向量的转置,4^4,2'"',4m·-,!为第二子矩阵列向量的转置, 为第三子矩阵列向量的转置,疼i,珥2,···,头; 为第四子矩阵列向量的转 置,&为内码译码的输出码字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拆分后的所述至少两个子矩阵组 进行转置重组,获得至少四个子矩阵包括根据4= [4’! 4,2 …A,mi 4,mi+i A,mi+2 ··· J92x91 4= [4,1 Λ,2 ... Am2 A,m2 Anh …](5ι- 2)χ(^-9ι) ^= [^u Βια ... Bumi]B2 =[Β2<1 B2a…丛,m4]获得子矩阵,其中,A1为第一子矩阵,A2为第二子矩阵,B1为第三子矩阵,4为第四子矩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进行组合,获 得第一矩阵包括 B;-Γ据 根A Λ]获得第一矩阵,其中,τ为第一矩阵t
10.一种交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矩阵单元,用于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 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矩阵划分成至少四个子矩阵;组合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中的至少两个子矩阵进行列向量转置组合,获 得内码编码的输入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单元,用于分别获知预设的外码编码输出码和内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所 述码字属性包括码字个数、码元数、码长和信息位;对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进行预 处理,判断S1 -m-N' ! = S2-K2是否成立,如果是,通知预处理单元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 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 其中,S1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m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元指数,N'工为预处理后外码 编码输出码的码长,S2为内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K2为内码编码输出码的信息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还用于如果判断S1 · m · N'工=S2 · K2不成立,对内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属性进行预处理,以 使S1 · m · N'工=S2 · K2成立,通知预处理单元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得行数 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单元包括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矩阵,并在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输出至少四个子矩阵;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Olj)I Γ α(1,1) α{\,2)…fl(l5iV;) ^ (α2 ) α{2,\) (2,2) ... α{2,Ν[) 「Α 52 T= ' = \ \ ·” =‘; 控制所述第一存储器依 · . · ·LjiiI JSlXjV;1^,1) OiSl,!)…《( ν()」ν对“ (1,1) α(1,2) "· O(I5^1)“次输出子矩阵WA1H^i=,,...,)a{q2,\) a(q2,\) ... a{q2,qx)_‘a{q2+\,qx+\) a{q2+\,qi+2) ... a{q2+\,N[) 「_ a{q2 + 2, ^r1 +1) a(q2 + 2, + 2) · · · a(q2 + 2, N[)為=L 、…^^知 鄉⑷= _ GiSliqi+1) OiS1,q.+l) ..._'a(q2+l,Y) a{q2+\,l) ··· a(q2+l,gl)'A=L …AJ(W2)x9i= _ a(S15l) OiS1,2) ··· Ci(S^q1) _B2 = \_B2,1 B2,2 '·· B2,仏+1) a{\,qi+2)…α(1,Ν;) α(2,仏+1) a(2,gi+2)…a{2,N[)aiq^q,+!) a{q2,qx+\) ··· a{q2,N[)_其中,Cl1为行交织深度系数,Q2为列交织深度系数,Q1和q2均为正整数且Cl1 < N' 1; Q2 < S1, N'工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码长,S1为外码编码输出码个数,T为第一矩阵,a(i, j) 为第一矩阵中的项,i为项的行标,i = 1,2,…,S1, j为项的列标,j = 1,2,…,N’ 1; A1 为第一子矩阵,Xu Aa…A91分别为A1的列向量,4为第二子矩阵,Ai…分 别为A2的列向量,B1为第三子矩阵,Bia…分别为B1的列向量,B2为第四子矩阵, ^2,1 B2,2…^Vi分别为4的列向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单元包括 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并在第二控制器的控制下输出内码编码 的输入码字;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组合参数选择策略,获得第一组合参数Hi1、第二组合参数m2、第 三组合参数Hl3和第四组合参数1114 ;所述组合参数选择策略包括!^!^叫和叫均为正整数, 且 qi/mi、(N' rqi) /m2、qi/m3 和(N' 「屮)/m4 均为整数,且 Q1Ai1 = (N' ^q1) /m2,qi/m3 = (N' ^q1Vm4 Hi1 · q2+m2 · (Sfq2) = K2, m3 · (S「q2)+m4 · q2 = K2,其中,K2 为内码信息位;所 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d{V) = [Al …Α。4ι <2 …為] ¢/(2) =Λ,TM1+2 · · · ^lsTn1+7 ! ^2,m2+l *^2’m2+2 · · · 4,ιη2+/η2和-TW1+2Kqx <^2,Λ,N{-qx-Ot2 +1 jriIiNh "m2 十 24";ι.Ilx A"2i/(仏M+l) =[祐 Bl2 …B; Bl1 Bl2 …^bJm2 CiCgJm1+2) = ^B[mj+1 B1r^2 …Blm^ BTljni+l Blmt+2Km4+m4UK2_B(q「,+l Β^ +2 …Blqi BlN(_qi_m4+l··· bIIlxJf2控制所述第二存储器依次输出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字d ⑴、d (2)... d (Q1Ai1)、d (qi/mi+l)、d (q1/m1+2)... d (S2),其中,d(l),…,(Kq1Ai1) ,(Kq1A^lhd(S2)表示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字,&为内码个数。
15. 一种解交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子矩阵单元,用于将内码译码的每一个输出码字拆分成至少两个子矩阵组,将拆分后 的所述至少两个子矩阵组进行转置重组,获得至少四个子矩阵;组合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进行组合,获得第一矩阵; 外码获取单元,用于分别根据第一矩阵中的每一行,获得一个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 所述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为第一矩阵的行数,所述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为第一矩阵的列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解交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矩阵单元包括第三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内码译码的每一个输出码字,并在第三控制器的的控制下 输出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第三控制器,用于获得行交织深度系数Q1和列交织深度系数q2,其中,Q1和q2均为正整 数且qi<N' !,Q^SijN'工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S1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根据 拆分参数选择策略,获得第一拆分参数Hi1、第二拆分参数m2、第三拆分参数m3和第四拆分参 数;所述拆分参数选择策略包括叫碼碼和m4均为正整数,且Q1Aip (N'「qi) /m2、qi/m3和 (N' ^q1) /m4 均为整数,且 Q1Ai1 = (N' ^q1) /m2, qi/m3 = (N' ^q1) /m4 Hi1 · q2+m2 · (S「q2) =K2, m3 · (S「q2)+m4 · q2 = K2,其中,K2为内码译码的输出码字的信息位;所述第三控制器 用于根据“⑴=[砧 4,2 …h 4, <2 …= [^liOT1+1 -^1,7^+2 …為’m2+l 為’m2+2 …^,τη2+τη2禾口= [Ail-W1+1··· Λ’";- 1_/π2+1 Λ,Ν{-9ι_/η2+2 ··· Λ,N^q1 Jlx^'d{qJm^\) = [Bl Bl2 …5二 Bt2, Bl2 …起 」%d(qi/m1+2) = [Bl^ B。…B(一 β。B[mt+2 …甩m4+m4]叫将内码译码的输出码字d(l),…,CKq1Ai1),d(qi/mi+l),d(S2)拆分为两个子矩阵组;其中,d(l),…,d (Q1Al1),d (Q1A^I),d (S2)表示内码译码的输出码字,4, , · · ,为 第一子矩阵列向量的转置,為^,^^…,劣,-…为第二子矩阵列向量的转置,祐,沁,…,万^ 为第三子矩阵列向量的转置,略,42,···,^^.--为第四子矩阵列向量的转置,S2为内码译码 的输出码字的个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解交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器进一步用于根据 A = [4,1 Aa …Am1 A,m1+\ A,ml+2 …Aql4 =[4,1 Λ.2 '·· Am2 Am2 A,m2 …A,N[-q, Ι ^-^Η^'-^)A= [^u 战’2 …I3]B2 =[B2, B2a…马, ]控制所述第三存储器输出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其中,A1为第 一子矩阵,A2为第二子矩阵,B1为第三子矩阵,B2为第四子矩阵。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解交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单元包括第四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至少四个子矩阵,并在第四控制器的控制下输出所述第一 矩阵;第四控制器,用于根据T =-矩阵。A B2 A A.控制所述第四存储器输出第一矩阵,其中,τ为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根据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字阵列,获得行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个数、列数为外码编码输出码的码长的第一矩阵,将第一矩阵划分成至少四个子矩阵,根据至少四个子矩阵中的至少两个子矩阵进行列向量转置组合,获得内码编码的输入码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一种交织器和一种解交织器。采用本发明的交织、解交织外码编码输出码字的方法和交织、解交织器,对外码编码与内码编码进行并行交织级联,从而将内码译码的随机错误和/或较长突发错误均匀地分布在外码编码输出码字内,降低了级联码的差错平层。
文档编号H04L1/00GK102142928SQ2010105538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
发明者周亮, 喻凡, 常德远, 文红, 肖治宇, 赵羽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