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

文档序号:768146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干扰是通信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以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步页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的 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由于小区内部在进行资源分配的时候严格限制同一个正交资源块(时间、频率、空间三维)是不能够同时分配给多个用户,因此,在小区内部是几乎不存在共道干扰的。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追求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同频组网成为LTE 系统的一个追求目标。在同频组网场景下,网络里所有的小区都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这样虽然可以通过空间隔离特性保证小区中心较高的频谱利用率,但是小区边缘用户却必须忍受非常严重的小区间干扰。根据干扰协调策略的改变频率以及小区间信息交互的周期,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干扰协调技术分为以下三类
(1)静态干扰协调。通过预配置或网络规划的方法,限定各个小区的资源调度和分配策略,避免小区间的干扰。典型的部分频率复用是将系统可用的频率资源分成正交的几个部分(通常分为三部分),然后,对于相邻的小区的边缘用户只能使用相互正交的频率资源,而中心用户可以使用边缘用户没有使用的其它资源,但是,必须降低在这些频率资源上的功率强度。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频率复用必须与功率控制结合起来,否则没有效果。如图1所示,以小区1作为参考小区,可以看出在进行部分频率复用之后,由于小区2至7在中心区域使用的频率资源功率较低,所以,小区1的边缘用户受到的小区间干扰较小。同时,由于小区2至7在边缘区域使用的频率资源与小区1的边缘用户使用的频率资源正交,因此,两者之间不存在干扰。(2)半静态干扰协调。小区间慢速地交互小区内用户功率信息、小区负载信息、资源分配信息、干扰信息等信息。小区利用这些信息,协调资源分配和功率分配,达到干扰协调的目的。其信息交互和动作的周期通常为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LTE标准中支持半静态干扰协调调度,定义了上下行指示信息。上行负载信息主要包括HII (High Interference hdicator,高干扰指示)和01 (Overload Indicator,超负荷指示)。HII指示本小区未来一段时间将分配哪些PRB (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给边缘用户,邻小区在调度边缘用户时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资源,lbit/PRB。01指示本小区每个PRB上的干扰情况,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邻小区收到该指示后在相应的PRB上进行干扰功率调整和用户调度调整。下行负载信息主要包括RNTP(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相对窄带发送功率),用来指示本小区PRB上的下行发送功率等级,通知邻小区哪些PRB以高功率发送,邻小区在调度边缘UE (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即终端设备)时尽量避免使用这些PRB。(3)动态干扰协调。小区间实时动态地进行协调调度,降低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在LTE中通过CoMP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协作多点)实现动态干扰协调。动态干扰协调的周期为毫秒量级,要求小区间实时的信息交互,资源协调的时间通常以TTI (Transmission Time hterval,传输时间间隔)为单位。X2接口的典型时延为10-20ms,因此,不同基站间小区无法实现完全的动态干扰协调。动态干扰协调更多地用于同一基站的不同扇区间。在目前的 3GPP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计划)中 CoMP 仅指数据的CoMP,即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传输的信息在多个传输节点的CoMP,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传输的控制信息并不进行CoMP由终端所在的服务小区eNode B (演进型基站) 单独进行传送。根据数据信息,即PDSCH中传输的信息是否在多个传输节点之间进行共享, 下行CoMP技术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联合处理技术,即所要传输的数据信息在CoMP合作集的每个传输节点间进行第二类、协调调度/波束赋形技术,即所要传输的数据信息只能由服务小区所在的eNode B进行发送,如何调度和如何进行波束赋形则是由多个传输节点共同决定的。由以上各种干扰协调技术的对比可以看出三种方案对基站间信息交互能力的要求以及干扰协调能力的不同,所应用的场景也有所区别。对于静态干扰协调,主要用于干扰并不严重,业务量变化不剧烈的场景下;对于半静态干扰协调,要求基站间进行信息交互,调整干扰协调的参数,能够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小区边缘吞吐量;对于动态干扰协调,要求小区间进行实时信息交互,Intra-siteCoMP (多点协作站点内协作)发生在一个站点内,此时因为没有回传容量的限制,可以在同一个站点的多个小区间交互大量的信息。 Inter-siteCoMP (多点协作站点间协作)发生在多个站点间,对回传容量和时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于动态干扰协调主要应用于抑制同一小区内不同扇区间的干扰。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上述的三种干扰协调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且优劣也各有不同
从干扰协调的性能来看,动态干扰协调能获得最大的性能增益,而静态干扰协调的性言旨最差。从技术方案的复杂度来看,静态干扰协调的复杂度最低,应用也最为简便,动态干扰协调的复杂度最高,对回程链路的容量以及延迟的要求也最高。因此,如何在LTE系统内针对不同的干扰强度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案以达到对于干扰协调性能增益以及实施复杂度之间的权衡至关重要,避免在环境较好时仍然采用复杂度较高的干扰协调方案造成对系统资源浪费的情况便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出自动选择干扰协调技术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从而,可以根据当前系统状况为相对应的小区选择合适的干扰协调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统计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干扰状态信息包括平均吞吐量和误帧率;
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并根据当前统计到的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与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调整,其中,所述小区能够应用的干扰协调方案具体包括静态干扰协调、半静态干扰协调和动态干扰协调;
当所述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条件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转换;
当所述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或所述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优选的,所述基站统计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基站设置小区的干扰状态信息测量周期;
根据各小区当前的负载情况,用户业务类型及业务量的分布,所述基站设置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具体包括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和误帧率目标值,以及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和误帧率目标值。优选的,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并根据当前统计到的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与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调整,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静态干扰协调、半静态干扰协调或动态干扰协调;
当所述基站确定当前统计到的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中有至少一项没有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增大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的参数,当所述基站确定当前统计到的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全部都已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减小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的参数。优选的,当所述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条件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具体包括
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均未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 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触发半静态干扰协调;
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没有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所述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大值,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触发动态干扰协调;
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动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所述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小值,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停止动态干扰协调, 并触发半静态干扰协调,且初始参数为最大值;
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所述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小值,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停止半静态干扰协调。优选的,当所述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后的干扰状态信息没有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停止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并触发对所述小区的覆盖或容量优化或其他干扰自优化。优选的,所述基站统计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设置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优化阈值;
当所述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或所述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具体包括
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
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与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优化阈值,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
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动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与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优化阈值,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优选的,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等于或大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等于或大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
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等于或小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目标值,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等于或小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目标值。优选的,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当所述基站触发对一个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处理过程时,所述基站开始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操作计时;
当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操作的时间达到所述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时,所述基站结束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优选的,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最大连续测量次数;
当所述基站成功统计到一个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加1,当所述基站没有成功统计到一个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或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发生参数调整,或所述小区发生干扰协调方案转换时, 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的计数结果清0 ;
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的计数结果达到所述最大连续测量次数时, 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优选的,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最大连续转换次数;
当所述基站对一个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转换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加1,当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调整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结果清0 ;
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结果达到所述最大连续转换次数时, 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应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基站在为小区选择相对应的干扰协调方案时,先确定该小区当前所采用的干扰协调方案,并根据小区边缘/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的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对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参数进行优化,当参数优化后仍旧不能满足预设目标时,则进行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从而,可以根据当前系统状况为小区选择合适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系统干扰协调性能有效性及可靠性之间的权衡,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避免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部分频率复用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多点协作传输示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在一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过程中的流程示意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干扰协调方案间转换的示意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基站统计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其中,一个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包括
该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和误帧率,以及该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和误帧率。在本步骤之前,为了保证后续的步骤的顺利实现,还需要包括以下的设定流程 (1)对基站设置小区的干扰状态信息测量周期。此处的设置操作可以是其他网络设备通过具体的指令在基站中进行设置的,也可以是通过在基站中预设的策略来生成的相应的周期配置方案,或者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直接配置,具体的配置方案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及时的对于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结果进行检验,上述的干扰状态信息测量周期应与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时间相结合,以保证在一次干扰协调方案优化完成后,能够及时获取到相对应的测量结果,来对优化结果进行检验。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设置相对应的事件触发机制,即在一次干扰协调方案优化(包括后续的参数调整和方案转换)完成后,即进行相对应的干扰状态信息的测量,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2)根据各小区当前的负载情况,用户业务类型及业务量的分布,基站设置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其中,与相应的干扰状态信息相对应,本步骤中所设置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没具体包括
该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和误帧率目标值,以及该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和误帧率目标值。根据具体的干扰状态信息的种类变化,其是否满足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的判断规则也会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具体说明如下
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等于或大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等于或大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
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等于或小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目标值,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等于或小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目标值。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针对具体的系统环境设定和相对应的测量精度需求,上述的干扰状态信息的具体类型还可以进一步选择其他能够表征当前小区的干扰状态的信息类型,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后续描述中,同样存在上述说明所对应的情况,同样参照上述说明可以灵活调整相对应的干扰状态信息的类型设定规则,以及是否满足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的判断规则,不再重复叙述。步骤S302、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并根据当前统计到的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与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关系,对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设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现有的干扰协调方案的类型设定,基站可能确认的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具体为静态干扰协调、半静态干扰协调或动态干扰协调中的一种。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步骤中所实现的参数设置过程,实际上是根据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与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规则,进行的参数重设置,即参数调整。当参数重设置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条件时,执行步骤 S303。当参数重设置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执行步骤S304。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保证对于所有情况都能够有合适的解决方案进行处理,上述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条件应该覆盖出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目标值的情况之外的所有情况,只是相应地对于不同的干扰协调方案,存在不同的转换条件,但所有转换条件的集合应该覆盖除参数调整(重设置)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的情况之外的所有情况。在本步骤中完成了干扰协调方案类型的确定后,具体的参数调整规则如下 当基站确定当前统计到的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中有至少一项没有
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基站增大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的参数,当基站确定当前统计到的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全部都已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基站减小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的参数。进一步的,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为了避免参数调整过于频繁,可以预先设置每一次参数调整的调整数值以及参数调整的次数阈值,在每一次触发参数调整时,基站对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中的参数按照相对应的调整数值进行调整,并在每次调整后进行计数。而当参数调整至最大值或最小值,或者当前进行的参数调整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时,基站会根据以下的步骤S303触发相对应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操作,具体说明在相应的描述中给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优先进行参数调整可以避免直接进行干扰协调方案转换所带来的系统资源的消耗,使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过程具有层次性,循序渐进。步骤S303、基站对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当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执行步骤S304。当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后的干扰状态信息没有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执行步骤S305。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本步骤中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小区的边缘和
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均未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基站对小区触发半静态干扰协调。情况二、当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没有全部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大值,基站对小区触发动态干扰协调。情况三、当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动态干扰协调时,如果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小值,基站对小区停止动态干扰协调,并触发半静态干扰协调,且初始参数为最大值。情况四、当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 且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小值,基站对小区停止半静态干扰协调。在上述的各种情况中,考虑到在实际的操作中,静态干扰协调是基本的干扰协调方案,而在其上进一步进行半静态干扰协调,可以提高干扰协调的效果,如果要在进一步的调高干扰协调效果,则可以将在静态干扰协调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动态干扰协调,也就是说静态干扰协调、半静态干扰协调和动态干扰协调的干扰协调效果依次增强,而所消耗的系统资源量也依次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了避免大幅度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所带来的系统资源消耗的大幅变化,所以,对于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也是循序渐进的进行的,只会按照上述的顺序,逐级的进行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其中,上述的情况一和情况二是在当前干扰协调方案无法实现相应的优化目标时所进行的干扰协调方案的升级操作,提高了干扰协调效果,增加了系统资源的消耗,相反的,情况三和情况四则是在当前干扰协调方案已经实现相应的优化目标,且有可能存在干扰协调过剩的情况时所进行的干扰协调方案的降级操作,降低了干扰协调效果,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消耗。步骤S304、基站完成对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一方面,基站可以在此种情况下直接结束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优化所导致的干扰协调过剩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还进一步限定了优化效果的上限,具体的形式是通过在基站统计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之前,设置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优化阈值的方式来实现,如果优化结果使测量值不仅达到了相对应的目标值,而且过剩的优化效果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已经达到相对应的优化阈值,则还需要进行相对应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或者参数调整,只有相对应的优化效果没有过剩到超出优化阈值的情况下,才会确认完成对该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节约不必要的系统资源消耗,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与上述的步骤S302和S303相结合的循环方式进行调整,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结合上述的优化阈值,本步骤相对应的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当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基站完成对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情况二、当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 且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与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优化阈值,基站完成对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情况三、当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动态干扰协调时,如果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与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优化阈值,基站完成对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步骤S305、基站停止对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并触发对小区的覆盖或容量优化或其他干扰自优化。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由于干扰协调效果可以通过升级干扰协调方案和参数调节的方式得到提升,因此,只有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能在解决当前小区的干扰情况时,才会触发本步骤,因此,本步骤的具体处理过程如下。当基站确认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动态干扰协调时,如果小区的边缘和/或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没有全部达到预设的目标值,且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大值,基站停止对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并触发对小区的覆盖或容量优化或其他干扰自优化。当然,如果是集中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策略并不是以动态干扰协调为终点,那么,相应的,也可以在其他干扰协调方案的过程中实现本步骤,停止相应的优化处理过程, 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为了更加优化相应的优化过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设定相应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的方式对相对应的优化过程进行限定,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相应的时间阈值体现了进行优化操作的时间范围,从而避免无限制的不断优化所带来的系统性能和资源占用的影响。在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相应的时间阈值也可以表示为次数阈值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限制优化过程不会无限制循环进行的效果,具体的应用方式与时间阈值相类似,这同样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通过设定相对应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的方式对相对应的优化过程进行限定的方式的具体说明如下
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
当所述基站触发对一个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处理过程时,所述基站开始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操作计时;
当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操作的时间达到所述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时,所述基站结束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在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没有达到该时间阈值时,可以通过循环处理的方式,对未达到优化目标的小区继续进行相应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无限制的循环优化操作,使资源占用和方案优化达到协调,具体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除了时间阈值的设定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还提出了最大连续测量次数和最大连续转换次数的概念,其中的最大连续测量次数用以避免在干扰状态信息达到目标值后仍旧不断进行干扰状态信息测量所带来的系统资源占用,另一方面,最大连续转换次数的限定则保证了相应的干扰协调方案不会陷入不断转换的情况,避免不断地方案转换所带来的系统资源消耗。在实际的应用中,上述的最大连续测量次数和最大连续转换次数可以同时设定, 也可以根据需要只设定其中的一项,或者在没有相应需求的情况下,不设定相应的参数,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面,分别具体的对最大连续测量次数和最大连续转换次数的应用方案进行说明。通过设定相对应的最大连续测量次数的方式对相对应的优化过程进行限定的方式的具体说明如下
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最大连续测量次数;
当所述基站成功统计到一个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加1,当所述基站没有成功统计到一个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或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发生参数调整,或所述小区发生干扰协调方案转换时, 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的计数结果清0 ;
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的计数结果达到所述最大连续测量次数时, 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通过设定相对应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的方式对相对应的优化过程进行限定的方式的具体说明如下
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最大连续转换次数;
当所述基站对一个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转换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加1,当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调整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结果清0 ;
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结果达到所述最大连续转换次数时, 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测量值与相应的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来确定合适的干扰协调方案,调整相应参数。同时,对干扰协调方案的选择应循序渐进,例如,在采用静态干扰协调方案时,不能直接触发动态干扰协调方案。这样,避免了系统性能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跳变,同时还避免了在环境较好时仍然采用复杂度较高的干扰协调方案,从而造成对系统资源浪费的情况,在克服小区间干扰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回程链路的性能及效率。为了更加清楚的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以下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核心在于预先设定小区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周期,以及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目标值,当然,由于小区中心和边缘的干扰协调需求差异,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目标值,以及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的目标值可以并不相同。然后,利用测得的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与设定的各项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干扰协调自优化。在优化过程中,基站先确定本小区当前采用的干扰协调方案,判断如果采用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调整(重设定),是否可以改善系统性能,当可以在当前干扰协调方案下进行参数调整时,优先进行参数调整;而在当前干扰协调方案下无法进行参数调整时,可以进行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在新的干扰协调方案下再进行参数优化。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给出的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在一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过程中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401、预先设置基站对于小区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周期以及本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目标值。通过相应的指令或其他方式设定基站对于本小区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周期,然后通过仿真确定该本小区所设定的小区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的目标值和误帧率的目标值,以及小区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目标值和误帧率的目标值。当然,基站也可以在系统规划好后,根据本小区负载强度,结合小区所处环境、用户业务类型以及业务量分布等因素进行系统仿真来确定所述本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目标值。步骤S402、基站统计本小区边缘的平均吞吐量和误帧率,以及小区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和误帧率。步骤S403、确认基站对于本小区当前所采用的干扰协调方案,根据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与相应的目标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参数调整,在相应的干扰协调方案参数调整优化过程中,当符合所采用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条件时,进行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当对干扰协调方案进行优化后仍无法达到该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目标值时,执行步骤S404。当对干扰协调方案进行优化后达到该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目标值时,执行步骤S405。步骤S404、基站触发对该小区的覆盖或容量自优化进程或其他自由化进程,并结束当前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
步骤S405、基站结束当前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图5中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不同干扰协调方案间转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转换条件具体说明如下
条件一、小区边缘的平均吞吐量测量值小于小区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的目标值,小区边缘的用户误帧率测量值大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误帧率的目标值,并且小区中心的平均吞吐量测量值小于小区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目标值,小区中心的用户误帧率测量值大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误帧率的目标值。条件二、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测量值没有全部满足相应的各项目标值,且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调整已达到最大值。条件三、连续f次测量均有小区边缘或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测量值满足相应的目标值,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调整已达到最小值,且半静态干扰协调与动态干扰协调之间的方案连续转换不超过#次。条件四、连续f次测量均有小区边缘或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测量值满足相应的目标值,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调整已达到最小值,且半静态干扰协调与静态干扰协调之间的方案连续转换不超过#次。条件五、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测量值不都满足相应的目标值, 且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调整已达到最大值。条件六、连续f次测量均有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测量值满足相应的目标值。条件七、连续f次测量均有小区边缘和中心平均吞吐量测量值满足相应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且其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门限值,并且,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测量值满足相应的误帧率目标值;
或者,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测量值和误帧率均满足目标值,且与静态干扰协调方案间连续转换次数超过#次。条件八、连续f次测量均有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测量值满足相应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且其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门限值,并且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测量值满足相应的误帧率目标值;
或者,小区边缘和中心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测量值均满足相应的目标值,且与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案间连续转换次数超过#次。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的K表示最大连续测量次数,M表示最大连续转换次数,都是为了避免系统资源的过多占用而设置的阈值参数,具体的大小,以及是否设定相应的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相应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依据上述的各条件,图5中的具体转换过程的说明如下。当采用静态干扰协调方案,并满足条件一时,触发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案。当采用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案,并满足条件二时,执行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案到动态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当采用动态干扰协调方案,并满足条件三时,执行动态干扰协调方案到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当采用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案,并满足条件四时,执行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案到静态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当采用动态干扰协调方案,并满足条件五时,停止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触发覆盖或容量优化,结束本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过程。当采用静态干扰协调方案,并满足条件六时,结束本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当采用半静态干扰协调方案,并满足条件七时,结束本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当采用动态干扰协调方案,并满足条件八时,结束本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具体如图6至9所示,相应的处理过程说明如下。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在如图6至9所述的实施例的说明过程中,为了防止连续进行干扰协调方式的转换和连续的干扰状态信息的测量所带来的系统资源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定最大连续转换次数和最大连续测量次数,在具体实施场景中,是否设置最大连续转换次数和/或最大连续测量次数,以及该最大连续转换次数和最大连续测量次数的大小都不会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步骤S601、基站判断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记录是否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此处以次数阈值记录限制在一次干扰协调操作过程中所执行干扰协调方案的最大次数,这是本发明前述实施例中的时间阈值的一种体现形式,同样是为了对干扰协调操作进行时间范围上的限定,这样的变化并不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处的次数阈值即为预设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的最大次数,通过相应的计数器进行计数,此种限定是为方便说明而给出的一种示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果已经超过,则执行步骤S602 ; 如果没有超过,则执行步骤S605。步骤S602、基站结束本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过程。步骤S603、基站根据相应的指示或者触发规则触发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处理过程。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一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处理过程触发后,可以进行多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在一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处理过程中,通过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次数的计数器,对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的次数进行计数,基站根据相应的计数结果确定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操作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次数阈值。另外,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具体情况,除了上述的次数阈值,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设定了最大连续测量次数作为一次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处理过程的结束依据,具体说明请参见步骤S607。步骤S604、基站将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次数的计数器清零,在基站中设置测量周期,并根据本小区负载状况、用户业务类型及业务量分布设定本小区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和误帧率目标值,以及小区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和误帧率目标值。步骤S605、基站判断测量周期计时器是否超时。如果超时,则执行步骤S606 ;
如果没有超时,则继续执行步骤S605,等待下一个测量周期的开始,以便开始相应的小区边缘和中心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步骤S606、测量周期计时器清零,基站统计本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并在测量成功时对连续测量次数计数器加1。在本步骤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最大重测次数,在测量失败时对当前的重测次数加1,在测量成功时,清空当前的重测次数记录,并对连续测量次数加1,当当前的重测次数记录达到最大重测次数时,可以向系统进行报错,提醒对相应的测量处理流程或设备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测量成功。步骤S607、基站判断是否超过最大连续测量次数。如果超过,则执行步骤S602 ; 如果没有超过,则执行步骤S608。步骤S608、基站确定该小区当前所采用的干扰协调方案。如果该小区采用静态干扰协调,则执行步骤S701 ; 如果该小区采用半静态干扰协调,则执行步骤S801 ; 如果该小区采用动态干扰协调,则执行步骤S901。步骤S701、基站比较该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与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如果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均满足相对应的目标值,则直接执行步骤S704。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测量值满足相对应的目标值,具体为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测量值分别大于或等于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目标值,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的测量值满足相对应的目标值,具体为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的测量值分别小于或等于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的目标值。如果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均不满足相对应的目标值,则执行步骤S702 ;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测量值不满足相对应的目标
值,具体为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测量值分别小于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目标值,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的测量值不满足相对应的目标值,具体为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的测量值分别大于小区边缘和中心的误帧率的目标值。如果均不是以上两种情况,则执行步骤S703。在后文中,对于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满足或不满足相对应的目标值的情况,相应的说明与上述说明相一致,不再重复说明。步骤S702、基站将该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由静态干扰协调转换为半静态干扰协调,并将相应的参数设置为最小值。本步骤执行完成后,对连续测量次数计数器中的次数记录清零,将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记录加1,然后直接执行步骤S704。步骤S703、基站对该小区进行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调整。在此过程中,连续测量次数计数器中的次数记录清零,进一步的,由于本实施例中还设定了最大连续转换次数的限制,所以,在发生参数调整时,便不再存在干扰协调方式的连续转换,需要将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记录清零,然后直接执行步骤S704。步骤S704、将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记录加1。
此步骤完成后,返回执行步骤S601。步骤S801、基站确定该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是否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满足目标值的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均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具体的说明参见步骤S701中的说明。另一方面,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没有超过门限值,即没有过剩的优化。如果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均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且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没有超过门限值(即前文所定义的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 S809 ;
否则,执行步骤S802。步骤S802、基站判断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是否均满足相对应的目标值。如果是,则表示当前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是否均优于相对应的目标值,只是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超过门限值,存在过剩的优化,因此,执行步骤S803 ;
如果不是,即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中存在不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的情况,则执行步骤S806。步骤S803、基站判断当前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是否为最小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804 ; 如果不是,执行步骤S807。步骤S804、基站判断该小区当前连续进行干扰协调方式的转换的次数是否达到最大连续转换次数。如果达到,基站结束本次干扰协调方式的优化过程,即直接执行步骤S602 ; 如果没有达到,执行步骤S805。步骤S805、基站将该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由半静态干扰协调转换为静态干扰协调。相应的,对连续测量次数计数器中的次数记录清零,将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记录加1,然后直接执行步骤S809。步骤S806、基站判断当前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是否为最大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808 ; 如果不是,执行步骤S807。步骤S807、基站对该小区进行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调整。在此过程中,连续测量次数计数器中的次数记录清零,并将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记录清零,然后直接执行步骤S809。步骤S808、基站将该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由半静态干扰协调转换为动态干扰协调,并将相应的参数设置为最小值。相应的,对连续测量次数计数器中的次数记录清零,将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记录加1,然后直接执行步骤S809。
步骤S809、将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记录加1。此步骤完成后,返回执行步骤S601。步骤S901、基站确定该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是否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与步骤S801相类似,此处的满足目标值的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均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具体的说明参见步骤S701中的说明。另一方面,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没有超过门限值,即没有过剩的优化。如果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均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且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没有超过门限值(即前文所定义的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 S909 ;
否则,执行步骤S902。步骤S902、基站判断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是否均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如果是,则表示当前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的测量值是否均优于相对应的目标值,只是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超过门限值,存在过剩的优化,因此,执行步骤S903 ;
如果不是,即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的测量值中存在不满足相对应的各项目标值的情况,则执行步骤S906。步骤S903、基站判断当前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是否为最小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904 ; 如果不是,执行步骤S907。步骤S904、基站判断该小区当前连续进行干扰协调方式的转换的次数是否达到最大连续转换次数。如果达到,基站结束本次干扰协调方式的优化过程,即直接执行步骤S602 ; 如果没有达到,执行步骤S905。步骤S905、基站将该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由动态干扰协调转换为半静态干扰协调。相应的,对连续测量次数计数器中的次数记录清零,将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记录加1,然后直接执行步骤S909。步骤S906、基站判断当前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是否为最大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908 ; 如果不是,执行步骤S907。步骤S907、基站对该小区进行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调整。在此过程中,连续测量次数计数器中的次数记录清零,并将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记录清零,然后直接执行步骤S909。步骤S908、基站对该小区触发对小区的覆盖或容量优化或其他干扰自优化。在完成本步骤后,基站结束本次干扰协调方式的优化过程,即直接执行步骤S602。
20
步骤S909、将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次数的计数器的计数记录加1。此步骤完成后,返回执行步骤S601。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小区边缘和中心的平均吞吐量及误帧率测量值与相应的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来确定合适的干扰协调方案,调整相应参数。同时,对干扰协调方案的选择应循序渐进,例如,在采用静态干扰协调方案时,不能直接触发动态干扰协调方案。这样,避免了系统性能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跳变,同时还避免了在环境较好时仍然采用复杂度较高的干扰协调方案,从而造成对系统资源浪费的情况,在克服小区间干扰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回程链路的性能及效率。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基站统计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干扰状态信息包括平均吞吐量和误帧率;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并根据当前统计到的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与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调整,其中,所述小区能够应用的干扰协调方案具体包括静态干扰协调、半静态干扰协调和动态干扰协调;当所述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条件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当所述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或所述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统计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对基站设置小区的干扰状态信息测量周期;根据各小区当前的负载情况,用户业务类型及业务量的分布,所述基站设置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具体包括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和误帧率目标值,以及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和误帧率目标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并根据当前统计到的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与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调整,具体包括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静态干扰协调、半静态干扰协调或动态干扰协调;当所述基站确定当前统计到的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中有至少一项没有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增大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的参数,当所述基站确定当前统计到的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全部都已达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减小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的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条件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均未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 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触发半静态干扰协调;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没有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所述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大值,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触发动态干扰协调;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动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所述动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小值,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停止动态干扰协调, 并触发半静态干扰协调,且初始参数为最大值;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所述半静态干扰协调的参数已调整至最小值,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停止半静态干扰协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后的干扰状态信息没有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停止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并触发对所述小区的覆盖或容量优化或其他干扰自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统计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设置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优化阈值;当所述参数调整后的干扰状态信息或所述干扰协调方案转换后的干扰状态信息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时,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具体包括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半静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与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优化阈值,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当所述基站确认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为动态干扰协调时,如果所述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已全部达到所述预设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且各项干扰状态信息与相对应的各项干扰状态信息的目标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优化阈值,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等于或大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等于或大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中心的平均吞吐量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平均吞吐量目标值;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等于或小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边缘的误帧率目标值,当所述基站统计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等于或小于预设的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目标值时,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达到相对应的所述小区的中心的误帧率目标值。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当所述基站触发对一个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处理过程时,所述基站开始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操作计时;当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进行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操作的时间达到所述干扰协调方案优化时间阈值时,所述基站结束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最大连续测量次数;当所述基站成功统计到一个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加1,当所述基站没有成功统计到一个小区的边缘和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或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发生参数调整,或所述小区发生干扰协调方案转换时, 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的计数结果清0 ;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连续测量次数的计数结果达到所述最大连续测量次数时, 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各小区设置最大连续转换次数;当所述基站对一个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转换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加1,当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参数调整时,所述基站对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结果清0 ;当所述基站确定所述小区的连续转换次数的计数结果达到所述最大连续转换次数时, 所述基站完成对所述小区的干扰协调方案的优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协调自优化方法,通过应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基站在为小区选择相对应的干扰协调方案时,先确定该小区当前所采用的干扰协调方案,并根据小区边缘/中心的干扰状态信息的测量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对当前的干扰协调方案参数进行优化,当参数优化后仍旧不能满足预设目标时,则进行干扰协调方案的转换,从而,可以根据当前系统状况为小区选择合适的干扰协调方案,进行系统干扰协调性能有效性及可靠性之间的权衡,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避免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文档编号H04W16/18GK102223645SQ20111014458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彭木根, 李雪娜, 王文博 申请人:北京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