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信息融合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02377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信息融合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为申请人于2011年9月通过电子系统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600项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 )]”中的第081项。本项发明与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VCSE );]”中的第001项、第002项、第021项、第022项、第041项、第042项、第061 项、第062项、第082项、第101项、第102项、第121项、第122项、第141项、第142项、第 161项、第162项、第181项、第182项、第201项、第202项、第221项、第222项一起,共同构成发明专利群“全球互联网智能集成技术支持体系[DCN / USE ( ICT )]”。本申请人提出包括本项发明在内、由600项发明专利构成的“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 );] ”,其总体性目标在于,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GII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相对封闭、相对静止的“资源池”一云计算网络注入灵魂、智能和生命,建造全球智能一体化协同网络计算机体系(CS / HSN ( GII )), 将全球互联网打造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基于元系统(MS)科学全新理论的智能集成科学技术体系(IIS & IIT ;),将赋予生命活力的新型全球互联网与分散在世界各地各领域各部门的物流网、能源网、金融网和知识网融为一体,大力推行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建立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全球智能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HII ( GVC )),从而建造智能集成网、生命互联网和生态运行网。通过实施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集群开发总体战略——本发明人称之为“开天辟地”计划,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本项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全球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提供信息融合技术。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所有数学模型基本上为发明人独立建立,具有原始创新性。本项发明属于互联网资源配置、组织和管理的信息技术领域,是面向面向全球互联网智能集成系统的资源配置、组织和管理技术基础,是将人们、机构和组织从忽悠不定的 “云”(计算体系)引向汇通万物的“天地”(全新的计算体系)的关键。本项发明涉及全球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是进一步推动有线网、通信网、互联网这三大网络融合的基础。随着三网融合的实施和网络业务的融合,本发明将进一步推动全民通过有线网、通信网、互联网等任一种网络,极其方便地获得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之上结合物联网的应用,人们将可以方便的实现实时控制式的 “智能家庭体验”,如在家里的电视、手机等终端上,遥控指挥冰箱、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电设备,甚至开关电动门窗等。本项发明对三网融合所提供的应用价值可总结为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业务,以个人可以承受的经济能力享受信息社会所提供的普遍信息服务。随着技术进步,现在音频、视频、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等都被集成,变成电脑或手机上的一个功能。作为广电运营商,台网必须联合,打造视频专家,向用户提供全高清电视点播、3D 电视、网络电视等个性化的视频体验服务,实现视频内容的有线、无线、互联网之间的无缝跨接。要真正拥有自由的智能化生活、数字家庭和网络经济,就需要通过本项发明,依赖基于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融合而形成的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第三代互联网是超越宽带和无线概念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应用、服务和商业模式的综合体系,以及为了迎接这个可以预见的综合体系我们需要在未来几年内遵循或打破的网络规则。本项发明正是新一代互联网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
背景技术
正如有关领域的专家所知,特征信息融合是一种融合多传感器数据,并获取目标特征和类别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近几年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不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在民事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一技术正广泛应用于自动目标识别、战场监视、自动飞行器导航、机器人、遥感、医疗诊断、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指对不同知识源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以实现对观测现象更好的理解。从表面上看,多传感器融合的概念很直观,但实际上要真正实现一个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是比较困难的。异质传感器数据的建模、协同与解释都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尽管有很多困难,但由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具有改善系统性能的巨大潜力,人们还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在近10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人们在互联网领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blog、Vlog、Podcast、ffiki> Socail NetWork Software> RSS> P2P、IM、VOIP 等等,并建立了数以万计的新网站,提供各种各样的新式服务,都希望自己能够为互联网发现并创造新的价值。目前主要的Web2. O技术包括Blog (网络日志)、TrackBack (反向引用)、RSS (聚合内容)、Wiki (超文本系统写作工具)、SocialBookmark (社会化书签)、网摘(网页书签)、SNS (社交网络)、P2P (伙伴对伙伴)、頂,等。NuWeb (Net User’s Web)正在逐步成为Web3. O的一个理想的计划项目,这是一个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分散式网络信息分享平台。作为一个正在开展中的网络开源项目,NuWeb包括三个系统部分NuWeb PP,个人入口网站系统;NeWeb CP,区域入口网站系统;NuWeb CC,信息空间的整体入口网站系统。
IT标准的制定已经从主机时代的厂商主导和两层构架时代的技术创新主导发展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客户主导,统一标准和开放构架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大势所趋。为应对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都开始了向“下一代”的演进,为三网融合奠定了基础。三大网络各自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将使网络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技术上趋向一致,在网络层上实现互联互通,在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业务层上互相渗透、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在运营监管层上逐渐走向统一监管,最终实现三网融合。业界普遍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具有更大(可无限扩展)、更快、更方便、更安全等基本特征。
除传统互联网能实现的功能外,物联网将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重点。按照目前业界比较统一的观点,下一代互联网将采用IPv6为标准协议,这将破解目前严重制约并困扰互联网发展的IP资源枯竭的问题。在三网融合及IPv6协议采用的前提下,物联网将应运而生。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但是,在目前,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正陷入夭折的危险境地,云计算技术的创新性严重不足,云计算的应用遭遇种种限制,云计算体系的开发遭遇业内热、业外冷的尴尬局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互联网用户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二十世纪90年代主要面向互联网用户内部资源全面配置的思想,随之逐步发展成为怎样有效利用和配置整体资源的配置思想。
目前,特征信息融合理论中较为常用的推理方法主要是Bayes推理方法和D- S 推理方法。Bayes推理方法在推理过程中依赖于先验概率的选取,而且不能处理不确定信息;D - S推理方法虽然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并且具备很强的处理不确定信息能力,但这是以较大的计算量为代价的。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建立面向复杂性的两极汇通控制系统,本发明人提出基于随机模糊两极汇通网络的特征信息融合方法,使融合系统既保持两极汇通逻辑系统的优点, 又能进行自适应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为此,本申请人首先提出了 NA / UEC的概念 艮告。简单地说,任何事物均可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上的一个“点”,打破只有手机、电脑等才可以接入互联网的惯例。互联网将成为与物体之间“沟通对话”的信息网络。目前零售、 物流、医药、食品、交通、建筑、医疗等行业信息化已出现物联网的雏形。在物联网的建设中, 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

发明内容
( I)对于全球互联网,本发明人在其独立自主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互联网信息融合的总体设计框架和全拓展两极汇通逻辑基础。( I. I )在本发明人提出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可建立“高智慧”系统基础结构模型如图I。在感知层面实现智能集成主体-广义技术新组合感知,对于现代智能集成组织的信息系统来说,主体通过感知系统内外部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而计算机一方面感知主体传递过来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网络(局域网或Internet网等)感知有关信息,并将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再传递给主体,让主体进行二次感知,另外智能集成主体与广义技术系统之间还进行相互感知。例如,将主体的知识水平、心理和平均生理状况信息等输入计算机使得计算机对主体的情况有所感知,主体对技术系统的运行状况、技术系统故障等进行感知以及技术系统对自身状况的感知,这样经过主体一技术新联合的相互感知,使智能集成系统获得更精确、更全面、更可靠的信息。在思维层面上,综合利用主体和技术系统的智能,以获得优化的决策。一方面,技术系统通过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库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有关决策方案,另一方面,主体通过自己的智慧对主体一技术新联合感知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有关决策方案,最后通过对所有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找出优化方案。为了达到智能集成组织系统快速准确性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复杂结构化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的较高抽象思维能力等优势,利用主体对社会的敏感性,对非结构化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形象思维能力等,我们可以采用主体一技术新结合的方式共同组织智能集成,以提高智能集成系统的效果。基于主体一技术新联合的智能集成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现代智能集成组织通过Internet计算机网络或者通过组织成员对资料的收集而获得有关运作信息,通过信息综合分类,一些定量信息直接转入或录入到计算机信息数据库中去,而一些定性信息可通过适当的形式化描述送到有关决策者(包括顾问机构)手中, 决策者(们)根据运作能力、配置能力、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储备资料,通过计算机辅助定量计算及主体的判断决策提出实践系统有关重大战略决策的一种或几种方案,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也得出有关决策的一种或几种方案,然后通过主体一技术模糊综合评判进行方案排序,得出优化方案。资源配置网络可看作是由一种由一定数量(或可变数量)的结点和一定数量(或可变数量)的链条所构成 的集合。在建立基于多属性测度空间的两极汇通集合、基于多规则度量矩阵的两极汇通算子、基于多因子变权综合的两极汇通关系和基于多重性代数系统的两极汇通函数的基础上,本发明人试图将两极汇通集合和可拓集合(extension set, ES )结合起来,建立全拓展两极汇通集合,以进一步建立辩证综合分析的数学基础。在这里,首先需要拓展物元概念,建立绝对物元、相对物元和全拓展物元概念。绝对物元Ga = ( #,
Ca , Va)由绝对量值关系= Cy4 (M)确定;相对物元= ( #,CR, Vr)由相对量值关系= Cr (M)确定;全拓展物元G u = ( M, Cu, V v)由两极汇通量值关 ^vu=Cu ( M )确定。全拓展两极汇通集合是在两极汇通集合的基础上对可拓集合的进一步拓展。为了解决辩证系统综合问题,事物可变、限制可变、范围可变、事物与集合的关系可变。对应于这些变化的是元素的绝对变换、相对变换和两极汇通变换,绝对关联函数变换、相对关联函数变换和两极汇通关联函数变换以及绝对论域变换、相对论域变换和两极汇通论域变换。通过建立绝对集合、绝对关系和绝对函数,本发明人给出“绝对物元”概念。绝对物元,是描述处于绝对条件和关系中的事物的基本元,它以绝对有序的三元组G = (#,C A , V A )来表达,其中,#表示事物,Cj4表示绝对特征的名称,表示#关于绝对特征Cy4所取的量值,这三者称为绝对物元的三要素。绝对物元定义中的= Cy4 (M)反映了事物的质和量的绝对关系,它由绝对特征的名称和绝对量值构成。一个事物具有众多的绝对特征元,η维绝对物元就描述了事物多种绝对特征的性质。为了描述绝对事物的可变性,我们可给出动态绝对物元的概念。当 是任意参数时,
G A ( t) = ( M ( t ), C A , V A ( t ))
就是参变量绝对物元。通过建立相对集合、相对关系和相对函数,本发明人给出“相对物元”概念。相对物元,是描述处于相对条件和关系中的事物的基本元,它以相对有序的三元组G = (#,Cr, V Jf)来表达,其中,#表示事物#表示相对特征的名称,表示#关于相对特征所取的量值,这三者称为相对物元的三要素。 相对物元定义中的= Cr (M)反映了事物的质和量的相对关系,它由相对特征的名称和相对量值构成。一个事物具有众多的相对特征元,η维相对物元就描述了事物多种相对特征的性质。为了描述相对事物的可变性,我们可给出动态相对物元的概念。当t是任意参数时,
G R { t) = ( M ( t ), Cr, V R { t ))
就是参变量相对物元。通过建立两极汇通集合、两极汇通关系和两极汇通函数,本发明人给出“两极汇通物元”概念。全拓展物元,是描述处于两极汇通条件和关系中的事物的基本元,它以两极汇通有序的三元组
Gu = ( #,Cu, V v)来表达,其中,#表示事物,Cr 表示两极汇通特征的名称,r ^表示#关于两极汇通特征所取的量值,这三者称为全拓展物元的三要素。全拓展物元定义中的r = Cu ( M )反映了事物的质和量的两极汇通关系,它由两极汇通特征的名称
^\和两极汇通量值r 构成。一个事物具有众多的两极汇通特征元,η维全拓展物元就描述了事物多种两极汇通特征的性质。为了描述两极汇通事物的可变性,我们可给出动态全拓展物元的概念。当t是任意参数时,
G t) = ( M ( t ), Cu, V u { t ))
就是参变量全拓展物元。通过建立两极汇通集合、两极汇通关系和两极汇通函数,本发明人给出“全拓展两极汇通集合”概念如下
定义7. 7. 7设论域为ΩΛ及。到实域的一个两极汇通映射。令
— {(“》)V) I ^ € Ω, }!jj — (u')},
则称石为O上的一个全拓展两极汇通集合,Y^ku(U)为石的两极汇通关联函数( u )为元素U关于石的两极汇通关联度,称 Au = {u\u e Ci^ku(U) > 0}和為· = {以 | 以 e Q^ku-(U) < O)
分别为石的两极汇通正域和两极汇通负域,
权利要求
1.独立权利要求一全球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信息融合基础,是本申请人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和范式而提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A、作为本项发明的基础,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B、对于互联网资源配置大系统而言,“天地”计算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全息协同组织结构,在这里,一方面,各种计算机及其基础设施、附属设备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浏览器)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IMH, 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另一方面,各种用户及其功效链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IMH, 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这种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与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共同形成本发明人所指称的“天地”计算体系CS / HSN ( GII ); C、建立互联网信息融合的总体设计框架和全拓展两极汇通逻辑基础,进而建立互联网信息融合技术的数学基础; D、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全球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信息融合的两极汇通表及范畴体系。
2.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全球互联网,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首先建立互联网信息融合的总体设计框架,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在提出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高智慧”系统基础结构模型;在感知层面实现智能集成主体-广义技术新组合感知,对于现代智能集成组织的信息系统来说,主体通过感知系统内外部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而计算机一方面感知主体传递过来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网络(局域网或Internet网等)感知有关信息,并将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再传递给主体,让主体进行二次感知,另外智能集成主体与广义技术系统之间还进行相互感知;在思维层面上,综合利用主体和技术系统的智能,以获得优化的决策一方面,技术系统通过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库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有关决策方案,另一方面,主体通过自己的智慧对主体一技术新联合感知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有关决策方案,最后通过对所有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找出优化方案; 在全球智能信息融合系统IFS / HSN ( GII )中,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 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将全球智能一体化的全息信息融合系统IFS / HSN(GII )设计成为由大量分布于世界各地、各领域、各种机构的构件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构件和网络协调构件)r14、工具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工具和网络协调工具)r13、手段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手段和网络协调手段)r12、仪器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仪器和网络协调仪器)rn、设备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设备和网络协调设备)r1(l、设施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设施和网络协调设施)r9、程序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程序和网络协调程序)r8、规则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规则和网络组织规则)r7、技巧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技巧和网络协调技巧)r6、规划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设计方案和网络设计方案)r5、策略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策略和网络协调策略)Wi'技术信息的属性标识 集合(包括技术和网络协调技术)r3、方法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方法和网络协调方法)r2、战略信息的属性标识集合(包括战略和网络协调战略)W1等不同层次各种要素所构成的复杂性全息协同组织大系统,即W s = < W, Ψ·, [ HSO ] > (w= { W1, w2, · · ·, Wli]) α
3.从属权利要求一一对于全球互联网,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首先建立信息融合的全拓展两极汇通逻辑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在建立基于多属性测度空间的两极汇通集合、基于多规则度量矩阵的两极汇通算子、基于多因子变权综合的两极汇通关系和基于多重性代数系统的两极汇通函数的基础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将两极汇通集合和可拓集合(extension set, ES )结合起来,建立全拓展两极汇通集合,以进一步建立辩证综合分析的数学基础; 定义7. 7. 7设论域为ΩΛ及。到实域的一个两极汇通映射,令 為,—I u )rU ~ Cu)} ' 则称石为O上的一个全拓展两极汇通集合,Y^ku(U)为Iir的两极汇通关联函数,( U )为元素 关于i的两极汇通关联度,称 -Ap — I w 65. Oj 和I w €s O) 分别为石的两极汇通正域和两极汇通负域,J(Agr) = (^ j ^ E= O) 为I的两极汇通零界;显然,若《 e J(Au),则K e Air KutAu ; 不难规定Ω上的全拓展两极汇通集合I的三种变换形式元素的两极汇通变换T ,,关联函数的两极汇通变换Tk,。和论域的两极汇通变换ΤΩ, ν。
4.从属权利要求一对于全球互联网,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互联网信息融合的随机模糊神经网络(S FNN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表达,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建立规则库和选定模糊隶属函数之后,原则上可以组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融合系统,并进行模糊推理;设已知输入输出数据(Xp, dp),xp e U ^ R n,dp e V e Rn' 确定一个形如式(3· 7. Ill )的模糊逻辑系统
5.从属权利要求一一对于全球互联网,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互联网信息融合的智能集成信息系统模型,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互联网智能集成信息系统可用两种二元组表示;互联网智能集成信息系统可用第一种二元组沒=(U, P\J C)表示,产为实践相关属性,V a e八1是<3的值域,可包含空值ο 为认知相关属性,其值域不含空值;当部分信息尚未确定时,相似关系SIM ( A ),是对不可分辨关系的乐观估计;互联网智能集成信息系统可用第二种二元组A =(U, C\J P )表示,C为认知相关属性” i ec, K3是<3的值域,可包含空值O 为实践相关属性,其值域不含空值; 当部分信息尚未确定时,相似关系SIM ( A ),是对不可分辨关系的乐观估计;由J上可能不可分辨的对象组成,定义为 SlM(A) = OPT(A) = {(x,y) e U2 | Va e A,a{x) = α(γ) va(x) = ο να(γ) = ο} U/0 {Α) = [X1, X2, · · ·, InJ7I1-是可能等价关系,i = I, 2,···,/ 中的对象关于X可能不可分辨;z ^ ",包含Z的可能等价类Sj4 {x) = {y^U \ ( x,7 ) e OPT “)}。
6.从属权利要求一对于全球互联网,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互联网信息融合的两极汇通分析表,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定义4. 8. 3设两极汇通分析表Su = ( U, C v VJ D ), 其中,V是论域,和D分别为绝对-相对条件属性集和选择属性集,且C CV ,则对于任意绝对-相对条件属性/7 e的重要度SGF ( P, Ru, D )定义为 SGF(j ,Rtr, D) = CapacilyiRu U {p},D) 寻找知识相对约简的复杂性主要由两极汇通分析表中的属性组合所决定;对于基于信道容量的知识相对约简算法[47][48],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每次所考虑的属性数依次为#,M-I, · · ·,I (#为两极汇通分析表中的绝对-相对条件属性数),故总次数为 M + (Μ-1) + - + 1= M(M + V) / 2 如果忽略对象数对计算约简的影响,那么,在最不利情况下,约简算法能够在0 ( #2)时间复杂性内找到满意的约简。
7.从属权利要求一对于全球互联网,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建立互联网信息融合的两极汇通理念和两极汇通范畴体系,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定义7. 11. 20 一个两极汇通范畴是一个两极汇通代数系统 Cu- ( ob Cuj Horn Cu, dom,cod,comp ) 它包含绝对类ob CV绝对类Hom 和三个两极汇通函数 dom : Horn Cu^ ob Cu, cod : Horn Cu^ ob Cu, comp: Horn C ^ X Horn Cu^ Horn C v ; 其中, Ob 可称为两极汇通范畴的对象类,其元素称为的对象; Hom 可称为的态射类,其元素称为的态射; dom可称为Cr 的区域函数; cod可称为C v的上区域函数;comp可称为态射的合成; 它们满足下列条件 (Cl)对任意的X u, Bu e ob Cu, Horn Cu^Au, B v)是Hom C 的一个子类,也记作 CuiAu, Bu);若/(A B ,),W\ dom ( / ) =Au, cod ( / ) =Bu' (C 2 )对任意的J n e ob Cu,存在一个i (A J e ( J &召^),使得 (I )如果 dom ( / ) = J ",贝 Ij comp (/,i { A n)) = /; (2 )如果 cod ( f )=沒 ,贝 Ij comp ( i { B v), f ) = /; (C 3 )对任意的(f , g、e Horn Cu X Horn Cu,下列等式成立 (I ) dom ( comp ( f , g )) = dom { g ); (2 ) cod ( comp ( f , g )) = cod ( / ); (C 4 )对任意的、f,g,h、e Horn CuX Horn CuX Horn Cu,下列等式成立 comp ( f , comp ( g , h )) = comp ( comp { f , g ) , h ) ·,f [Cu (Au, Bu)可记为 f : A B ff;comp ( f , g )可记为 fog。
全文摘要
全球互联网全息协同大系统信息融合基础,是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和科学基础上,为了将“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多层级的价值链(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II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以及全息组织协同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而建立的新技术。
文档编号H04L29/08GK102710732SQ20111034952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6日
发明者李宗诚 申请人:李宗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