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冗余低成本的热容灾广域网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文档序号:755013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冗余低成本的热容灾广域网架构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地涉及数据安全领域,特别涉及数据容灾网络的实现方法、广域网架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容灾已经成为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的热门课题。随着数据中心在企业业务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数据安全性也被极大地关注。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容灾网络技术,总体上可以被划分为离线式容灾网络(也称为:冷容灾网络、冷备网络)和在线容灾(也称为:热容灾网络、热备网络)两种类型。冷容灾网络主要依赖运营商应急响应能力。其核心步骤包括:将生产网络的配置备份到灾备网络,并定期委托运营商演练配置的有效性。冷容灾网络的部署和管理都比较简单,相应的投资也较少,但存在至少以下缺点:由于采用手工启动灾备网络,并依赖运营商的服务能力,所以恢复速度较慢,恢复时间不受控。热容灾网络主要依赖网络架构的对称性。要求生产网络和灾备网络之间配置以及状态的一致性,生产网络和灾备网络在正常情况下必须同时支持数据传输。当生产网络节点受灾或出现故障而导致瘫痪时,可自动切换到灾备网络,持续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实现网络热容灾的关键是对生产链路实时检测与自动切换。在存在多个分布式业务节点和集中式数据中心的网络化环境下时,企业有需要从多个生产节点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并对数据中心提供业务容灾。传统的热容灾网络架构如

图1所示。灾备中心将是数据中心的镜像化,具有数据中心的一切功能的备份数据。多个业务节点中的每一个业务节点都通过一条专线连接到一个汇聚网络设备再进而连接到数据中心,同时通过另一条专线连接到另一个汇聚网络设备再进而连接到与数据中心成镜像的灾备中心。考虑到节点冗余性的情况下,每个业务节点还可包括其备用节点(没有在图中示出)。图1中使用实线线段示出了每个业务节点到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的连接线路。灾备体系的要求是,灾备中心体系和数据中心体系在功能、数据、广域网架构上完全镜像一致。对于银行、政府部门等对数据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组织实体而言,通常使用专线方式来铺设业务节点到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的线路。目前而言,企业采用数据专线的成本仍然昂贵,对于每个业务节点,需要两条专线分别连接到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这使得整个灾备体系存在架设成本较高、灾备专线实际使用率低的问题,并且传统的网络架构也无法解决汇聚路由器故障而导致的接入点终端大面积中断的风险。同时,随着数据灾备系统从传统的冷备和热备模式(例如,一个活动的数据中心)向“双活”(两个活动的数据中心,互为备份)甚至“多活”(多个活动的数据中心)方向发展,业务节点需要更多的专线连接至多个数据中心和灾备系统,这增加了整个网络架构的复杂度和架设维护成本。因此,目前极需一种架设维护成本相对低廉、但冗余度较高的容灾广域网架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高成本、低使用率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至少在于提供一种高冗余低成本的热容灾广域网架构及其实现方法。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Y”型容灾网络架构,包括:单个业务节点;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与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相对应;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同时与所述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相连;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是镜像的网络架构,其中所述单个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使用单条专线同时与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并且所述单个业务节点可同时与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优选地,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出,该容灾网络架构还包括:运营商网络,其中所述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通过所述运营商网络使用单条专线同时与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优选地,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出,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设备是数据中心核心网络系统,所述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设备是灾备中心核心网络系统,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干线互联。优选地,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提出,其中根据来自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优选地,本申请的第五个方面提出,容灾网络架构还包括:多个汇聚层网络设备,所述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同时与所述多个汇聚层网络设备中不同区域的两个汇聚层网络设备相联;多个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其中位于同一区域中的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该区域中的所述多个汇聚层网络设备中的对应汇聚网络设备相连,并且是镜像的网络架构;根据来自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所述多个汇聚层网络设备中相应的汇聚层网络设备。本申请的第六个方面提出一种双“Y”型容灾网络架构,包括:第一业务节点;第一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与所述第一业务节点相对应;第二业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节点和所述第二业务节点互为冗余;第二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与所述第二业务节点相对应;运营商网络;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和所述第二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分别使用单条专线通过所述运营商网络同时与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是镜像的网络架构;根据来自所述第一业务节点或第二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所述第一业务节点或第二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或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本申请的第七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容灾网络架构的架构方法,包括:搭建如第一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网络架构;在广域网路由器和汇聚层网络设备中使用动态路由技术进行互通;在网络运营商处配置用于每个业务节点的专线使用模式;以及根据来自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对应的服务器系统。优选地,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出,该架构方法还包括:对业务节点进行周期性链路检测,并且结合使用浮动静态路由技术,自动且实时地发布可达路由,删除不可达路由,实现对发生故障的通信链路或故障的汇聚设备的实时切换和移除。优选地,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提出,该架构方法还包括:通过检查广域网核心层上的每条路由的cost值,判断网络架构中的每条链路的状态以及每条链路的对称性,其进一步包括:为广域网核心设备到每个汇聚网络设备设置一个不同的两位数的cost值;在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的广域网核心设备之间设置一个三位数的cost值;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设备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学到两条同网段的路由,选择cost值小的进入路由表;如果任一个广域网核心路由表中存在cost值大的路由,则说明网络中存在非对称路由;其中根据cost值可直接定位产生非对称路由的汇聚网络设备。优选地,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提出,所述根据来自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对应的服务器系统还包括:当业务节点发出数据时,在广域网汇聚层处使用链路检测与浮动静态路由来检测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在本文中,术语“连接”、“相联”、“上联”、“耦合”被定义为两个主体之间的连接,不过不一定是直接的连接,也可包括通过其他中间节点或设备而实现的间接连接关系。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包含”、以及“含有”是开放式的连接动词。因此,一种方法或装置“包括”、“具有”、“包含”或“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步骤或组件指的是:该方法或装置具有那些一个或一个以上步骤或组件,但并不是仅仅具有那些一个或一个以上步骤或组件,也可包括其他的本文中未提及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步骤或组件。应当理解,本申请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解释。附图简述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申请原理的作用。在结合附图并阅读了下面的对特定的非限制性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后,本申请的其他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统热容灾网络架构的架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热容灾网络架构的架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热容灾网络架构的架构方法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双“Y”型网络架构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在附图中示出和在以下描述中详述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更完整地说明本申请的多个技术特征和有利细节。并且,以下描述忽略了对公知的原始材料、处理技术、组件以及设备的描述,以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申请的技术要点。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到,在下文中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时,描述和特定示例仅作为说明而非限制的方式来给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本申请的主要方面之一是解决了传统容灾备份网络的架设维护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并通过高冗余网络架构实现了活动中心瘫痪之后的热切换。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改进之一是:采用“Y”型网络架构,将业务节点的每条专线即连接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中心,又连接到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灾备中心。即,每个业务节点的每个网络设备通过一条专线可以同时上联到至少两个汇聚网络设备。由此,本发明至少提高了容灾广域网架构的利用率和复用率,降低了架设冗余干线的成本,减少了容灾广域网体系结构的复杂度。并且,通过实时地检测链路的可用性,实现了故障后自动切换,实现了高可用率。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热容灾网络架构的架构示意图。图2仅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三个业务节点210。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大量的业务节点210,诸如但不限于,几百甚至几千个节点210。节点210可以是银行服务网点中的营业网点、自动柜员机ATM设备、顾客自助查询终端设备、派出柜等。其中,对于多个业务节点中的每一个节点210均配备有对应的广域网路由器,用于连接专线215。值得注意的是,至少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对每一个节点210只配备单条专线215。专线215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专线,诸如,MSTP(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CE (运营级以太网)。每个节点210通过其对应于的广域网路由器,使用与该节点对应的单条专线215接入运营商网络220,在运营商网络220处配置“Y”型二层传输网络模式,由此分叉路由至对应的运营商传输设备,并进而通过对应的运营商传输设备(没有示出)分别上联至广域网汇聚层中的两个汇聚网络设备230,即:数据中心汇聚设备230-1和灾备中心汇聚设备230-2。运营商网络可以是常用的各种接入承载网络,诸如但不限于,由中国电信或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提供的接入网络。节点210所用的接入网络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接入设备,如Cisco、H3C、锐捷、迈普的低端路由器。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230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汇聚设备:如Cisco、H3C、锐捷、迈普的中高端交换机。其中,每个业务节点210通过其专线215和Y型二层传输网络模式,可同时与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230-1以及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230-2进行通信,而不是一个时间只与其中之一通信。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230进而通过广域网核心层中的核心设备240分别连接至数据中心系统局域网内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以下这两个概念可互换使用)250以及灾备中心系统局域网内的灾备中心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以下这两个概念可互换使用)260。具体而言,数据中心汇聚设备230-1连接到数据中心核心网络系统,并更具体地连接到其中的数据中心服务器250,灾备中心汇聚设备230-2连接到灾备中心核心网络系统,并更具体地连接到其中的灾备中心服务器260。数据中心服务器250和灾备中心服务器260在功能、数据、所提供的服务方面完全一致。同时,将数据中心与灾备中心在广域网核心层上通过高带宽专线270互联,以提供互相之间的容灾功能。因此,数据中心服务器250和灾备中心服务器260可以互为主备。虽然在本申请中为了清楚起见将服务器250称为数据中心服务器,将服务器260称为灾备中心服务器,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进行特定区分,对于业务节点210而言,服务器250 (或260)可以是数据中心服务器也可以是灾备中心服务器。由图2可以看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不考虑运营商网络220的设置究竟如何,只要根据Y型架构配置二层传输网络模式,就可以使单个业务节点210经由其广域网路由器仅通过单条专线215上联至对应的数据中心汇聚设备230-1 (进而连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250)和灾备中心汇聚设备230-2(进而连接到灾备中心服务器260)。由此,实现了“Y”型的网络架构,减少了在业务节点210处的对专线215的数量要求,即,从普通的两条专线分别接入一个节点减少为仅需要单条专线。使得在广域网汇聚层以下的网络结构得到了简化,提高了整个架构的利用率,并降低了汇聚网络设备的负荷。进一步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当在广域网架构铺设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更新时,例如从传统的冷备、热备向双活、多活灾备模式升级时,不需要增加已有的单个业务节点210上联至运营商网络220的专线数量,即,仍然只在它们之间使用已有的一条专线215。而只需要在广域网汇聚层和广域网核心层上镜像地增设更多组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体系架构,使得位于同一区域中的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该区域中的对应汇聚网络设备相连,然后通过在运营商网络220处配置进一步的分散传输模式,并且通过汇聚层上的路由管理,就可将来自业务节点210处的数据复制备份到新增设的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由此,实现了将单个业务节点扩充为通过单条专线上联至一个以上的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例如但不限于,上联至两个或两个以上(三个、四个,等等)的数据中心、或上联至两个或两个以上(三个、四个,等等)的多活中心。由此,灾备模式的升级将不会增加业务节点专线数量,实现了低成本的扩容性。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热容灾网络架构的架构方法流程图。在步骤310中,在业务节点和汇聚网络设备上搭建如图2所示的“Y”型网络架构,构建完全镜像的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广域网架构,并将数据中心与灾备中心的广域网核心层通过高带宽专线互联。在步骤320中,在广域网核心层和广域网汇聚层中的设备中使用动态路由技术进行互通,典型的动态路由技术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Shortest Path First, 0SPF)协议和、或路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等。在步骤330中,在网络运营商处配置用于每个业务节点的“Y”型专线传输网络模式。在步骤340中,当每个业务节点使用“Y”型专线将数据通信至上联的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时,在广域网汇聚层处使用链路检测与浮动静态路由,通过路由指向目的网段的不同来实现对数据的分流:如果业务节点旨在与数据中心通信,则直接将数据路由至数据中心的汇聚网络设备(例如,用于数据中心的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如果业务节点旨在与其他的业务节点通信,或旨在与灾备中心通信,则将数据路由至灾备中心的汇聚网络设备(例如,用于灾备中心的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广域网汇聚层和广域网核心层处使用的网络设备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定制,只要是能支持链路检测功能的汇聚设备或核心层设备,都可以接入本申请的“Y”型网络架构。由此,极大地提高了“Y”型网络架构的兼容性,使其能直接应用于目前所使用大部分汇聚层和核心层设备,无需进一步的设备升级。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在广域网汇聚层的汇聚网络设备处,周期地(如每秒1-3次)对每个业务节点进行链路检测,并且结合使用浮动静态路由技术,自动且实时地发布可达路由,删除不可达路由,实现对发生故障的通信链路或故障的汇聚设备的实时切换和移除;与此同时,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也以相同周期(如每秒1-3次)对链路上端的两个广域网汇聚路由器进行检测,如果其中一个汇聚路由器有故障,可自动将路由切换到另一个汇聚路由器,从而保证路由的一致性。根据本申请的还有一个实施例,由于所部署的“Y”型网络架构的完全对称性,通过检查广域网核心层上的每条路由的COSt值(开销值),即可判断“Y”型网络架构中的每条链路的状态以及每条链路的对称性,由此不必在每个汇聚网络设备上执行检查,提高了检测效率。例如,首先为广域网核心设备(诸如,交换机)到每个汇聚网络设备(诸如,汇聚路由器)设置一个不同的两位数的cost值,即可通过广域网核心的路由表区分某一业务节点的路由是由哪一个汇聚网络设备发布的;然后在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的广域网核心设备之间设置一个三位数的cost值;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学到两条同网段的路由,选择cost值小的(两位数的cost)进入路由表;如果任一个广域网核心路由表中存在COSt值大的(三位数的cost)路由,则说明网络中存在非对称路由。在汇聚网络设备较多(两位数的cost可支持1-99个汇聚网络设备)的网络环境,通过上述方法可迅速定位网络中的非对称点,即产生非对称路由的汇聚网络设备。此特性可实时检测灾备网络的有效性,而无需通过演练来检测。如若需要在每个业务节点210 (图2)处考虑到节点冗余性,则可搭建双“Y”型网络结构。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双“Y”型网络架构的架构示意图。每个业务节点都可具有主节点和冗余的备份节点。主节点和备份节点均通过一个“Y”型网络架构上联到各自的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由此,实现了双“Y”型的网络结构。每个数据中心或灾备中心都可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上,且在这些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使用高带宽专线进行环网互联,从而极大地增加了网络架构的冗余性和可靠性。根据本申请的以上诸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灾广域网体系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具有如下优点:一、“Y”型的网络架构实现了零成本的容灾备份,通过共享广域网基础架构,在日后即便需要升级灾备模式时也不需要另外增加冗余专线,即可支持冷备、热备向双活、多活等模式的升级;二、消除了传统汇聚网络设备或广域网汇聚层线路故障造成的单点失效风险;三、在不增加通信线路成本的前提下,灾备系统和数据中心系统的网络架构完全对称、带宽完全对称、设备完全对称、活动数据中心故障后,可自动切换到灾备系统,此时网络和带宽均不发生变化,对服务的继续提供不产生影响;四、通过“Y”型的网络架构分流了网络流量,在正常的业务通信情况下,降低了汇聚网络设备的负荷;五、“Y”型的网络架构兼容于各种网络设备,只要其支持链路检测功能,就可以被接入该网络架构,整体泛用度高、兼容性好;六、可以进一步扩展为双“Y”型网络架构,提供更高的冗余度和可靠性。
鉴于本公开内容,可在不进行过度实验的情况下执行本申请中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所有方法。虽然已经按照优选实施例来描述了本申请的装置和方法,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显而易见,可对本申请中描述的方法和方法的步骤或步骤顺序应用多种变型,而不背离本申请的概念、精神和范围。此外,可对所公开的装置做出修改,且可从本申请描述的组件中排除或替代多个组件,并实现相同或相似的结果。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相似的替代和修改被视为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申请的精神、范围以及概念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Y”型容灾网络架构,包括: 单个业务节点; 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与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相对应; 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 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同时与所述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相连; 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是镜像的网络架构,其中所述单个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使用单条专线同时与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并且所述单个业务节点可同时与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营商网络,其中所述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通过所述运营商网络使用单条专线同时与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设备是数据中心核心网络系统,所述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设备是灾备中心核心网络系统,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干线互联。
4.按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根据来自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汇聚层网络设备,所述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同时与所述多个汇聚层网络设备中不同区域的两个汇聚层网络设备相联; 多个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其中位于同一区域中的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该区域中的所述多个汇聚层网络设备中的对应汇聚网络设备相连,并且是镜像的网络架构; 根据来自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所述单个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所述多个汇聚层网络设备中相应的汇聚层网络设备。
6.一种双“Y”型容灾网络架构,包括: 第一业务节点; 第一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与所述第一业务节点相对应; 第二业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节点和所述第二业务节点互为冗余; 第二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与所述第二业务节点相对应; 运营商网络; 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 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和所述第二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分别使用单条专线通过所述运营商网络同时与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 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所述第三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和所述第四灾备中心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是镜像的网络架构; 根据来自所述第一业务节点或第二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所述第一业务节点或第二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所述第一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或第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
7.一种容灾网络架构的架构方法,包括: 搭建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网络架构; 在广域网路由器和汇聚层网络设备中使用动态路由技术进行互通; 在网络运营商处配置用于每个业务节点的专线使用模式;以及根据来自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对应的服务器系统。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业务节点进行周期性链路检测,并且结合使用浮动静态路由技术,自动且实时地发布可达路由,删除不可达路由,实现对发生故障的通信链路或故障的汇聚设备的实时切换和移除。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检查广域网核心层上的每条路由的cost值,判断网络架构中的每条链路的状态以及每条链路的对称性,包括: 为广域网核心设备到每个汇聚网络设备设置一个不同的两位数的cost值; 在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的广域网核心设备之间设置一个三位数的cost值; 数据中心广域网核心设备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学到两条同网段的路由,选择cost值小的进入路由表; 如果任一个广域网核心路由表中存在cost值大的路由,则说明网络中存在非对称路由; 其中根据cost值可直接定位产生非对称路由的汇聚网络设备。
10.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来自业务节点的数据的路由目的地,将来自业务节点的数据路由至对应的服务器系统还包括: 当业务节点发出数据时,在广域网汇聚层处使用链路检测与浮动静态路由来检测数据的路由目的地。
全文摘要
提出了一种高冗余低成本的热容灾广域网架构及其实现方法。其中一种“Y”型容灾网络架构包括单个业务节点;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与单个业务节点相对应;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数据中心的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其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灾备中心的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与其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的广域网核心网络设备互相镜像,其中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和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同时与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相连,使得单个业务节点广域网路由器使用单条专线同时与数据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以及灾备中心广域网汇聚网络设备相连。
文档编号H04L12/703GK103095569SQ20131000985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胡翔, 祁嵩松, 张晓敏, 陈斯, 栾颖蓓, 周平 申请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