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网络中的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

文档序号:7553826阅读:1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IPv6网络中的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Pv6网络中的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属于网络通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不同于IPv4地址的自动获取方式,IPv6网络中的主机采用下述两种方式自动获取 IPv6 地址:IPv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v6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for IPv6)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 SLAAC(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于是,当主机希望自动获取地址时,就有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方式可供选择。这样就存在上述两种地址配置方式的选择和协作问题,主机必须明确如何协调使用这两种方式来配置其IPv6地址:使用SLAAC机制配置地址,还是使用DHCPv6协议来获取地址,或者两者都使用?虽然在现有技术中,邻居发现协议ND (Neighbor Discovery)的路由器公告RA (RouterAdvertisements)消息中的自动配置标志位A(Autonomous flag)和管理标志位M(Managedflag)能够分别指示主机是否配置SLAAC地址或是否使用DHCPv6协议获取IPv6地址,但是,这两个标志位存在明显缺陷。
DHCP协议是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协议。DHCP协议能够向网络设备提供地址和其他网络参数信息,且分为v4和v6两个版本。DHCPv6能够通过DHCPv6服务器将包括IPv6网络地址在内的网络配置参数传递给IPv6节点。相对于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SLAAC,DHCPv6是有状态的;因为DHCPv6服务器会维持每个客户机的详细信息。为了获取IPv6地址,客户机首先向网内所有的DHCP服务器发送请求,一旦得到某个DHCP服务器的回复,就向该服务器申请分配网络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参见图1,该图展示了主机通过DHCPv6协议获取地址的上述工作过程。
主机还可以通过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机制自动获取IPv6地址。SLAAC是通过ND协议的RA消息生成IPv6地址,RA消息是由路由器以广播方式发送给子网中的主机。其特点是主机不需要手动配置,路由器也只需很少配置,且不需额外的服务器。SLAAC机制允许主机将其自身信息和路由器公告的信息进行结合而产生全局地址,再对该全局地址通过唯一性验证后,就可以使用了。也就是,SLAAC通过下述两个步骤完成主机地址的自动配置:
步骤1:采用无状态自动配置过程产生全局地址。
步骤2:在同一链路上执行冲突检测过程,以确定该地址的唯一性。
参见图2,介绍全局地址的具体产生过程:路由器通过RA消息对标识子网的前缀进行公告,主机收到RA消息,即得到所在子网的前缀,主机也会通过介质访问控制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标识符和EU1-64规范自行生成一个唯一的接口标识符,再将两者结合就能生成一个全局地址。另外,在定义SLAAC机制的标准中,还说明了 IPv6地址应遵循的生命周期。绑定到每个接口的IPv6地址都有相应的生存时间,当生存时间到期后,绑定地址就会失效,然后,该地址就被分配给网络中的其他接口。
为了更好地处理IPv6地址的失效过程,分配给网络接口的IPv6地址将经历两个不同阶段,IPv6生命周期的引入将能更好地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参见图3,介绍IPv6生命周期中IPv6地址经历的两个阶段:(I)Preferred时期:起先,一个地址是“优先的”(preferred),即其在任何会话中的使用都不受限制。新的会话(如打开新TCP连接)应尽可能地使用优先地址。(2) Deprecated时期:经过设定时间后,IPv6地址就会变为“过期的”(d印recated),表示该地址即将失效。当地址处于过期阶段时,就不主张使用之,但也不会严格禁止。只有一些旧的会话连接为了防止出现服务中断问题,才会继续沿用该“过期的” Deprecated 地址。现在介绍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RA消息中的前缀信息可选项中的M标志位和A标志位两个字段分别影响了主机是否使用DHCPv6协议获取地址,以及是否使用SLAAC机制配置地址。标准[RFC2642]定义了 SLAAC机制,同时也在RA消息格式中定义了各占Ibit空间的M和A两个标志位(参见图4 (A))。来自主机最近收到的RA消息中的M标志位(ManagedFlag)的用途是标识收到该RA消息的主机是否使用DHCPv6协议配置IPv6地址。当主机收到的RA消息中,M标志位由O变为I (false变为true)时,若主机没有使用DHCPv6协议配置地址,则发起DHCPv6会话;若M标志位由I变为O时,主机没有任何操作。且该M标志位默认为O。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M标志位字段不是强制性的标准,并没有要求主机必须执行,而是对主机的一个建议。在配置SLAAC地址时,RA消息在可选项中携带有前缀信息,A标志位就是该前缀信息可选项中的一个标志位(占lbit),其用途是标识该前缀信息是否应用于SLAAC机制:如果该A标志位设置为false,则主机将忽视该可选项;如果A标志位值为true,则主机将使用该前缀信息配置IPv6地址。设置的M标志位和A标志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主机选择通过SLAAC机制或DHCPv6协议获取IPv6地址的需求。参见图5,以存在两种地址配置方式的简单子网为例,介绍网络管理员如何对RA消息进行下述配置来选择主机地址的配置方式:(I)当子网内的主机只想通过SLAAC机制获取IPv6地址,就设置RA消息中的标志位:M=0 和 A=I。(2)当子网内的主机只想通过DHCPv6协议获取IPv6地址,就设置RA消息中的标志位:M=1和A=0,或者设置RA消息不携带前缀信息可选项。(3)当子网内的主机希望通过SLAAC机制和DHCPv6协议获取IPv6地址,就设置RA消息中的相关标志位:M=1和A=I。虽然现有技术在某些场景能够满足主机地址配置方式的管理需求,但是存在下述缺陷:(A) M标志位的作用过于简单,不能满足SLAAC和DHCPv6的协作需求。SLAAC和DHCPv6协作机制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满足主机协调使用两种地址配置方式,并保证主机正常通信。因为两种地址配置方式同时使用时,主机可能单独使用SLAAC机制配置地址或单独使用DHCPv6协议配置地址,也可能同时使用这两种地址配置方式。虽然图5所示的子网能满足该需求,但是,如果该子网中存在两个路由器和两种RA消息时,IPv6地址配置结果就将变得混乱而不可预测,也就不能满足主机配置地址的需求了。(B)当主机地址配置结果不可预测时,网络端也就不能控制主机执行SLAAC到DHCPv6转换及其他相关操作。(C)因M标志位只对操作系统起到建议性作用。因此操作系统在实现时,主机可以遵循M标志位描述的功能,也可以忽视之,甚至可以改变M字段的原意。这样就导致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主机产生不同的情况,使得相同网络中的不同主机可能产生不同的地址配置结果,从而影响网络的管理。(D)现有技术不能满足网络重编号的需求:除了不能实现从SLAAC到DHCPv6转换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下述需求:主机进行重编号时,在遵循IPv6生命周期的同时,希望尽快弃用旧前缀,即带有旧前缀的IPv6地址尽快走完其生命周期,而M标志位和A标志位都不能提供该功能。(E)主机地址行为的定义少,例如,没有描述主机收不到RA消息时,其是如何配置地址的,是否需要发起DHCPv6会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主机在SLAAC/DHCPv6两种地址配置方式中进行选择和切换的方法,用来满足在网络端对主机配置IPv6地址进行管理和网络重编号的需要,满足主机在两种地址配置方式共存场景下按需获取IPv6地址的要求,同时在主机地址配置方式的选择过程中提供一种规范,使主机选择地址配置方式时有据可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v6网络中的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首先在邻居发现ND (Neighbor Discovery)协议的路由器公告RA (Router Advertisements)消息中新增两个用于规范与标识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标志位:C标志位(ControlFlag)、即“地址配置控制命令”字段和S标志位(SingleFlag)、即“单一配置方式命令”字段;其中:S标志位表示主机只使用一种地址配置方式,即单独使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 SLAAC(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 iguration),或者单独使用 IPv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v6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C标志位表示该RA消息对主机的地址配置操作有控制权,也就是主机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志位、即M、A、C和S各个标志位的定义与指示;然后执行下列操作步骤:(I)路由器对RA消息新增的C标志位和S标志位和RA消息的其他字段进行配置;(2)路由器定期向IPv6链路上的主机发送RA消息,或路由器接收到RS请求后,向IPv6链路中发送RA消息;(3)主机接收到RA消息后,对RA消息中的C和S标志位进行解析,并将其记录到状态位中;(4)主机按照C和S标志位设定的主机地址配置方式的选择规范,决策使用SLAAC机制或DHCPv6协议配置其IPv6地址;且即使主机已经使用某种方式配置IPv6地址,也要按照所述规范切换到该标志位设定的地址配置方式。
所述C和S两个标志位字段各占Ibit空间,且顺序设置于RA消息中现有的M和O两个字段右侧的保留字段中,且分别对应“地址配置控制”命令和“单一配置方式”命令。
所述步骤(4)中,主机按照解析后的C和S标志位执行地址配置方式的具体操作包括下述不同情况:
(4A)若C=0,S=O时,主机遵循标准[RFC2462]关于M标志位的建议性描述和标准[RFC4862]对A标志位的描述:当C=0,S=O时,新增标志位都不发挥作用,故遵循M和A标志位的原始定义;
(4B)若C=0,S=I时,因C=O表示该RA消息不具备地址配置的控制权,而S=I指示主机应使用一种机制进行地址配置;
若M=l,表示主机只用DHCPv6协议配置地址,则主机应发起DHCPv6会话或维持DHCPv6地址,且不用该RA消息中的前缀配置SLAAC地址;
若M=O且A=l,表示主机只用SLAAC机制配置地址,即用该RA消息的前缀配置SLAAC地址,且当DHCPv6地址过期后,与DHCPv6服务器不续约;
(4C)若C=I时,主机遵循下述规范配置地址:C、M、S和A各个标志位能够控制主机分别采用DHCPv6、SLAAC、以及DHCPv6和SLAAC配置地址,并实现不同地址配置方式的切换,满足主机地址配置和网络重编号的需求。
所述步骤(4C)包括下述不同的地址配置方式:
(4C1)若M=0,S=O时,对主机的地址配置行为不作定义或规范,该RA消息只是为携带网络前缀的公告消息;
(4C2)若M=l,S=O, A=I时,主机必须使用两种机制配置IPv6地址,即主机使用RA消息配置SLAAC地址,同时发起DHCPv6会话或继续维持DHCPv6地址;
(4C3)若M=0,S=I, A=I时,主机只用SLAAC机制配置地址;若此时主机已配置DHCPv6地址,则应将DHCPv6地址生命周期的生存时间设置为最小时长,以使DHCPv6地址尽早过期;同时,主机忽视标志位C=O的其他RA消息对主机进行的DHCPv6配置;
(4C4)若M=l,S=I时,主机只用DHCPv6协议配置地址;若此时主机已配置SLAAC地址,则应将SLAAC地址生命周期的生存时间设置为最小时长,以使SLAAC地址尽早过期;同时,主机忽视标志位C=O的其他RA消息对主机进行的SLAAC配置。
所述步骤(4C3)和(4C4)中的地址生命周期的最小时长设置为2小时,若该地址的生存时间大于2小时,则此时将该地址的生存时间修改为2个小时;若该地址的生存时间不大于2小时,则不作修改。
所述方法的基础是基于ND协议中由路由器发送的RA消息,如果主机获取地址时没有接收到RA消息,则此时主机应发起DHCPv6会话,试图使用DHCPv6协议配置地址,以保证主机尽可能成功获取地址。
本发明IPv6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的创新技术是:先对ND协议的RA消息进行扩展,即增添新的命令字段,以定义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规范,使主机可以根据路由器RA消息的指示,决定选择哪种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来获取IPv6地址,从而实现了网络端对主机地址配置的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是:提出一种新的SLAAC和DHCPv6协作机制,可以满足主机协调使用两种地址配置方式配置IPv6地址的需求,使得主机的行为规范明确、清晰,不再有模糊的定义与操作。本发明在标准RA消息格式基础上增添新的标志位,不影响原来的标志位。虽然本发明对RA消息格式定义了新的标志位,但是如果该新定义的标志位不进行设置,则与RA消息的原来定义毫无差异,故有良好的兼容性。本发明能在两种地址配置方式共存的网络中,对主机地址配置行为作了明确定义,使得主机配置地址方式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操作标准,既可以满足网络地址管理与网络重编号的需求,还使得网络管理员能通过设置相关标志位来控制网络内主机的地址配置方式,更能实现SLAAC和DHCPv6地址的切换,并缩短不再使用的地址生存时间,有利于重编号的进行。再者,本发明方法在进行SLAAC和DHCPv6的切换时,遵循IPv6地址的生命周期,能更好地维持网络通信。因此,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图1是DHCPv6协议分配网络地址的流程图。图2是SLAAC机制中全局IPv6地址的生成过程示意图。图3是IPv6地址生命周期示意图。图4 (A)、(B)分别是RA消息格式示意图和本发明定义的新RA消息格式示意图。图5是存在两种地址配置方式的简单子网的拓扑图。图6是本发明IPv6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操作步骤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机地址配置行为规范(C=I时)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典型场景的网络拓扑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6,介绍本发明IPv6网络中的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先在邻居发现ND协议的路由器公告RA消息中新增两个用于规范与标识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标志位:C标志位(ControlFlag)、即“地址配置控制命令”字段和S标志位(SingleFlag)、即“单一配置方式命令”字段;其中:S标志位表示主机只使用一种地址配置方式,即单独使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SLAAC,或者单独使用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v6 ;C标志位表示该RA消息对主机的地址配置操作有控制权,也就是主机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志位、即M、A、C和S各个标志位的定义与指示;然后执行下列操作步骤:步骤1,路由器对RA消息新增的C标志位和S标志位和RA消息的其他字段进行配置;步骤2,路由器定期向IPv6链路上的主机发送RA消息,或路由器接收到RS请求后,向IPv6链路中发送RA消息;步骤3,主机接收到RA消息后,对RA消息中的C和S标志位进行解析,并将其记录到状态位中;步骤4,主机按照C和S标志位设定的主机地址配置方式的选择规范,决策使用SLAAC机制或DHCPv6协议配置其IPv6地址;且即使主机已经使用某种方式配置IPv6地址,也要按照该规范切换到该标志位设定的地址配置方式。为了验证本发明方法的有效性和优点,申请人基于Quagga路由软件和Linux平台做了仿真实施例的试验,并于实现后在典型网络环境中进行了测试。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操作过程是:修改Quagga源码,增添设置C和S标志位,以实现本发明中的路由器功能;修改Linux内核源码,使Linux系统按照本发明的规范配置IPv6地址,从而实现本发明中的主机功能。对本发明方法进行的仿真实施,还搭建了典型的网络环境进行试验测试,参见图8,介绍试验网络环境的拓扑结构:单一的子网环境,该网络存在两个路由器Router A和Router B,以及DHCPv6服务器和一台主机A。其中Router A和主机A分别实现本发明的路由器和主机的功能,两个路由器都可向子网发送RA消息。通过RA消息,Router A向子网公告其前缀2001:1111::/64 ;Router B向子网公告其前缀2001:2222::/64。DHCPv6服务器可以向子网中的主机分配前缀为2001:3333::/64的地址。因此该子网内的主机可通过SLAAC 机制分别从 Router A 和 B 获取前缀为 2001:1111::/64 和 2001:2222::/64 的 IPv6地址,也可使用DHCPv6协议从DHCPv6服务器获取前缀为2001:1111::/64的IPv6地址。对Router A中的标志位进行设置,验证Router A是否能够通过RA消息控制主机完成下述操作,如果能够完成,则说明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控制主机完成地址配置方式的选择和切换。 (1)主机只利用DHCPv6协议获取IPv6地址;(2)主机只用SLAAC机制配置IPv6地址;(3 )主机利用DHCPv6协议和SLAAC机制配置IPv6地址;(4)主机完成从使用DHCPv6协议到使用SLAAC机制的切换;(5)主机完成从使用SLAAC机制到使用DHCPv6协议的切换。测试过程中,使用本发明方法设置RA消息的新标志位C、S和原有标志位Μ、A,可控制主机按照上述操作获取IPv6地址的配置方式。实施例的测试过程中,实现上述各种操作的具体过程分别介绍如下:(1)主机只利用DHCPv6协议获取IPv6地址(即只用前缀2001:3333:: /64);先设置Router A中的RA消息,使其C、S和M三个标志位都置I,然后主机A上线,测试结果为:主机A发起了 DHCPv6会话,并通过DHCPv6服务器获取IPv6地址。测试结果表明:主机只使用DHCPv6协议获取IPv6地址,实现了测试预期。(2)主机只用SLAAC机制配置IPv6地址(即用前缀2001:1111::/64和2001:2222::/64);先设置Router A中的RA消息,使其C、S和A三个标志位置1、M标志位置O,然后主机A上线。测试结果为:主机A收到该RA消息后,配置了前缀为2001:1111:: /64的SLAAC地址,主机收到来自Router B的RA消息后,也配置了前缀为2001:2222::/64的SLAAC地址,测试结果表明:主机只能通过SLAAC机制配置IPv6地址,实现了测试预期。(3 )控制主机通过DHCPv6协议和SLAAC机制配置IPv6地址;
先设置Router A中的RA消息,使其C、M和A三个标志位置1、S标志位置0,然后主机A上线。测试结果为:主机A收到该RA消息后,配置了前缀为2001:1111::/64的SLAAC地址,同时发起了 DHCPv6会话,通过DHCPv6服务器获取了前缀为2001:3333:: /64的IPv6地址。另外,主机收到来自Router B的RA消息后,也配置了前缀为2001:2222::/64的SLAAC地址,测试结果表明:主机分别通过SLAAC机制和DHCPv6协议配置了 IPv6地址,实现了测试预期。
(4)控制主机完成从使用DHCPv6协议到使用SLAAC机制的切换;
先设置Router A中的RA消息,使其C、S和M三个标志位置1,控制主机配置DHCPv6地址。主机获取到稳定的DHCPv6地址后,重新设置RA消息,使其C、S和A三个标志位置1、M标志位置0,然后,检查主机是否完成了从使用DHCPv6协议到使用SLAAC机制的切换。测试结果为:主机收到重新配置的RA消息后,完成了 SLAAC地址的配置,并原来用DHCPv6协议配置的地址也不再续用,约2个小时后,该地址自动失效。测试结果表明:主机完成了从使用DHCPv6协议到使用SLAAC机制的切换,实现了测试预期。
(5)控制主机完成从使用SLAAC机制到使用DHCPv6协议的切换;
先设置Router A中的RA消息,使其C、S和A三个标志位置1、M标志位置0,控制主机通过SLAAC机制配置地址。主机获取到稳定的SLAAC地址后,重新设置RA消息,使其C、S和M三个标志位置I,然后,检查主机是否完成了从使用DHCPv6协议到使用SLAAC机制的切换。测试结果为:主机收到重新配置的RA消息后,发起了 DHCPv6会话,并通过DHCPv6协议配置了 IPv6地址,并且,原来使用SLAAC机制配置的地址也不再续用;约2个小时后,该地址自动失效。测试结果表明:主机完成了从使用SLAAC机制到使用DHCPv6协议的切换,实现了测试预期。
总之,本发明方法的仿真实施例试验是成功的,实现了发明目的,网络管理员能够在网络端对主机地址配置方式的选择和切换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仿真实现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IPv6网络中的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首先在邻居发现ND协议的路由器公告RA消息中新增两个用于规范与标识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标志位:C标志位(ControlFlag)、即“地址配置控制命令”字段和S标志位(SingleFlag)、即“单一配置方式命令”字段;其中: S标志位表示主机只使用一种地址配置方式,即单独使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机制SLAAC,或者单独使用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v6 ; C标志位表示该RA消息对主机的地址配置操作有控制权,也就是主机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标志位、即M、A、C和S各个标志位的定义与指示; 然后执行下列操作步骤: (1)路由器对RA消息新增的C标志位和S标志位和RA消息的其他字段进行配置; (2)路由器定期向IPv6链路上的主机发送RA消息,或路由器接收到RS请求后,向IPv6链路中发送RA消息; (3)主机接收到RA消息后,对RA消息中的C和S标志位进行解析,并将其记录到状态位中; (4)主机按照C和S标志位设定的主机地址配置方式的选择规范,决策使用SLAAC机制或DHCPv6协议配置其IPv6地址;且即使主机已经使用某种方式配置IPv6地址,也要按照所述规范切换到该标志位设定的地址配置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和S两个标志位字段各占Ibit空间,且顺序设置于RA消息中现有的M和O两个字段右侧的保留字段中,且分别对应“地址配置控制”命令和“单一配置方式”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主机按照解析后的C和S标志位执行地址配置方式的具体操作包括下述不同情况: (4A)若C=0,S=O时,主机遵循标准[RFC2462]关于M标志位的建议性描述和标准[RFC4862]对A标志位的描述:当C=0,S=O时,新增标志位都不发挥作用,故遵循M和A标志位的原始定义; (4B)若C=O, S=I时,因C=O表示该RA消息不具备地址配置的控制权,而S=I指示主机应使用一种机制进行地址配置; 若M=I,表示主机只用DHCPv6协议配置地址,则主机应发起DHCPv6会话或维持DHCPv6地址,且不用该RA消息中的前缀配置SLAAC地址; 若M=O且A=I,表示主机只用SLAAC机制配置地址,即用该RA消息的前缀配置SLAAC地址,且当DHCPv6地址过期后,与DHCPv6服务器不续约; (4C)若C=I时,主机遵循下述规范配置地址:C、M、S和A各个标志位能够控制主机分别采用DHCPv6、SLAAC,以及DHCPv6和SLAAC配置地址,并实现不同地址配置方式的切换,满足主机地址配置和网络重编号的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C)包括下述不同的地址配置方式: (4C1)若M=0,S=O时,对主机的地址配置行为不作定义或规范,该RA消息只是为携带网络前缀的公告消息; (4C2)若M=l,S=0,A=I时,主机必须使用两种机制配置IPv6地址,即主机使用RA消息配置SLAAC地址,同时发起DHCPv6会话或继续维持DHCPv6地址; (4C3)gM=0,S=l,A=l时,主机只用SLAAC机制配置地址;若此时主机已配置DHCPv6地址,则应将DHCPv6地址生命周期的生存时间设置为最小时长,以使DHCPv6地址尽早过期;同时,主机忽视标志位C=O的其他RA消息对主机进行的DHCPv6配置; (4C4)若M=l,S=I时,主机只用DHCPv6协议配置地址;若此时主机已配置SLAAC地址,则应将SLAAC地址生命周期的生存时间设置为最小时长,以使SLAAC地址尽早过期;同时,主机忽视标志位C=O的其他RA消息对主机进行的SLAAC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C3)和(4C4)中的地址生命周期的最小时长设置为2小时,若该地址的生存时间大于2小时,则此时将该地址的生存时间修改为2个小时;若该地址的生存时间不大于2小时,则不作修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基础是基于ND协议中由路由器发送的RA消息,如果主机获取地址时没有接收到RA消息,则此时主机应发起DHCPv6会话,试图使用DHCPv6 协议配置地址,以保证主机尽可能成功获取地址。
全文摘要
一种IPv6网络中的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方法,先在ND协议的RA消息中新增规范与标识主机选择和切换地址配置方式的C和S两个标志位,再执行下列操作路由器设置C和S两个标志位和其他字段。路由器定期向IPv6链路上的主机发送RA消息,或路由器接收到RS请求后,向IPv6链路中发送RA消息。主机接收到RA消息后,解析其中的C和S标志位,并将其记录到状态位中。主机按照C和S标志位设定的主机地址配置方式的选择规范,决策使用SLAAC机制或DHCPv6协议配置IPv6地址;且主机已使用某种方式配置IPv6地址,也要按照该规范切换到标志位设定的地址配置方式。本发明能满足主机协调使用两种地址配置方式配置IPv6地址的需求,也能满足网络地址管理与网络重编号的需求。
文档编号H04L29/12GK103179227SQ20131009136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王文东, 龚向阳, 阙喜戎, 石旭东 申请人:北京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