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上报方法及用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1168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上报方法及用户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上报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为了提升下行吞吐速率,引入了多流传输机制机制(Multi-Flow,MF),又称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多点传输(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multipoint transmission,HSDPA-MP-Tx)。

MF机制中包含多种传输模式,主流的传输模式包括单频-双小区SF-DC(Single Frequency-Double Cell)模式,双频-3小区DF-3C(Double Frequency-3Cell)模式,双频-4小区DF-4C(Double Frequency-4Cell)模式。其中单频-双小区SF-DC的架构如图1a所示。

在图1a中表示的是Inter-NodeB SF-DC(即两个小区属于不同的NodeB)的情况,其中,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Serving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ell,Serving HS-DSCH cell)对应的基站称为服务基站(Serving NodeB),辅助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Assisting Serving HS-DSCH cell)对应的基站称为辅助服务基站(Assisting Serving NodeB),服务基站和辅助服务基站均与基站控制器(RNC)连接,并且通过HS-DSCH与用户设备UE进行数据传输。

在现有技术中,UE周期性的通过HS-DSCH的上行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HS-DPCCH)上报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基站根据CQI调度下行数据;SF-DC中两个小区的CQI(CQI1,CQI2)是通过联合编码方式在同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上报给基站。

而对于DF-3C的架构如图1b所示,图1b表示的是Inter-NodeB DF-3C(即三个小区属于不同NodeB)的情况,与SF-DC类似,在频点f1时,Serving HS-DSCH cell对应的基站称为服务基站(Serving NodeB),与之对应的配对频点f2上的小区称为第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Secondary Serving HS-DSCH)小区,第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也对应服务基站;Assisting Serving HS-DSCH小区对应的基站称为辅助服务基站(Assisting Serving NodeB)。在图1b中,CELL1和CELL3称为一个组(group),同一group小区的CQI是采用联合反馈方式,即CELL1和CELL3的CQI采用联合反馈,CELL2的CQI单独反馈,但均为单一的周期性反馈。

再请参考图1c所示,为DF-4C的架构图,表示的是Inter-NodeB DF-4C(即4个小区属于不同NodeB)的情况,与DF-3C类似,在频点f1时,Serving HS-DSCH cell对应的基站称为服务基站(Serving NodeB),与之对应的配对频点f2上的小区称为第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Secondary Serving HS-DSCH)小区,第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也对应服务基站;Assisting Serving HS-DSCH小区对应的基站称为辅助服务基站(Assisting Serving NodeB),与Assisting Serving HS-DSCH小区对应的配对频点f2上的小区称为辅助第二服务HS-DSCH小区(Assisting Secondary Serving HS-DSCH Cell),辅助第二服务HS-DSCH小区同样也对应辅助服务基站。在图1c中,CELL1和CELL3称为一个组(group),CELL2和CELL4称为一个group,同一group小区的CQI是采用联合反馈方式,即CELL1和CELL3的CQI采用联合反馈,CELL2和CELL4的CQI采用联合反馈方式,但均未单一的周期性反馈。

然而,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在MF机制下,不管在哪种UE采用单一的周期性反馈方式上报CQI,例如固定采用2ms的上报周期,那么不管是否有需要,UE都会上报,那么就使得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上报方法及用户设备,用以解决CQI采用单一的周期性上报而使得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的上报方法,应用于多流传输MF机制中,所述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得多流传输中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为: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所述用户设备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所述用户设备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组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满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所述CQI组,并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所述第一上报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包括:当所述用户设备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所述用户设备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在所述第二定时器满后,达到所述第一上报周期时,所述用户设备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所述第一上报周期时,所述用户设备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所述第一上报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多流传输中的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时,以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中任一服务小区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时,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多流传输中的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三定时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以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在所述第三定时器满后,所述用户设备进入CQI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所述用户设备以第二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所述第二上报周期大于所述第一上报周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为: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分别发送的调整CQI周期指令时,则以所述调整CQI周期指令中包含的最小CQI周期为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为: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以所述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启动第四定时器;若在所述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所述用户设备未收到下行数据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时,以所述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以所述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包括:

达到所述长CQI周期时,所述用户设备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所述长CQI周期时,所述用户设备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接收到下行数据时,以所述短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以所述短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包括:

达到所述短CQI周期时,所述用户设备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所述短CQI周期时,所述用户设备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具体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第五定时器;在所述第五定时器运行期间,所述用户设备按照短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在所述第五定时器满后,所述用户设备按照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所述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用户设备按照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CQI激活指令时,以所述短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应用于多流传输MF机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得多流传输中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并将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发送给上报单元;所述上报单元,用于从所述获取单元接收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并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向基站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所述上报单元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还用于:在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组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满时,上报所述CQI组,并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所述第一上报周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

当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二定时器;

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所述第二定时器满后,

达到所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所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其中,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所述第二上报周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多流传输中的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时,以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中任一服务小区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时,则控制所述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多流传输中的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三定时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以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在所述第三定时器满后,控制所述用户设备进入CQI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以第二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所述第二上报周期大于所述第一上报周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分别发送的调整CQI周期指令时,则以所述调整CQI周期的指令中包含的最小CQI周期为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以所述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启动第四定时器;若在所述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未收到下行数据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时,以所述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

达到所述长CQI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所述长CQI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下行数据时,以所述短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

达到所述短CQI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所述短CQI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第五定时器;在所述第五定时器运行期间,按照短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在所述第五定时器满后,按照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控制所述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报单元具体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CQI激活指令时,以所述短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应用于多流传输MF机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获得多流传输中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并判断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是否满足触发上报条件;发送器,用于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是否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向基站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控制所述发送器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发送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一定时器,所述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发送器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组时启动或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所述第一定时器满时,控制所述发送器发送所述CQI组,并重启所述第一定时器;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所述第一上报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二定时器和第一接收器,

所述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所述第二定时器;

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发送器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所述第二定时器满后,

达到所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控制所述发送器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发送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其中,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所述第二上报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多流传输中的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器接收到所述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时,控制所述发送器以第一上报周期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收器具体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中任一服务小区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所述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器接收到所述CQI去激活指令时,控制所述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三定时器和第三接收器,所述第三接收器用于接收多流传输中的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三接收器接收到所述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所述第三定时器;在所述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发送器以所述第一上报周期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在所述第三定时器满后,控制所述用户设备进入CQI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控制所述发送器以第二上报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所述第二上报周期大于所述第一上报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四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分别发送的调整CQI周期的指令;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四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分别发送的调整CQI周期指令时,则控制所述发送器以所述调整CQI周期指令中包含的最小CQI周期为上报周期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五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五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发送器以所述长CQI周期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四定时器和第六接收器,所述第六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六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启动所述第四定时器;若在所述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所述第六接收器未收到下行数据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发送器以所述长CQI周期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达到所述长CQI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所述长CQI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接收器具体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下行数据;所述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在所述第六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下行数据时,控制所述发送器以所述短CQI周期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达到所述短CQI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所述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所述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述CQI所在的CQI组;或

达到所述短CQI周期时,判定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五定时器和第七接收器,所述第七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或所述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下行数据;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七接收器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所述第五定时器;在所述第五定时器运行期间,控制所述发送器按照短CQI周期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在所述第五定时器满后,控制所述发送器按照长CQI周期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控制所述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七接收器具体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CQI激活指令;所述处理器具体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时,控制所述发送器以所述短CQI周期发送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或CQI激活指令。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服务小区CQI和/或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即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像现有技术一样,采用一个固定周期上报CQI,不管基站是否需要,例如每2ms上报一次,而本发明实施例是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才上报,在满足CQI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上报CQI,使得CQI上报更符合实际情况,既满足需要,又减小了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的Inter-NodeB DF-3C传输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现有技术中的Inter-NodeB DF-4C传输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CQI的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用户设备的硬件实现的示例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指示信息CQI的上报方法及用户设备,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服务小区CQI和/或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即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像现有技术一样,采用一个固定周期上报CQI,不管基站是否需要,例如每2ms上报一次,而本发明实施例是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才上报,在满足CQI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上报CQI,使得CQI上报更符合实际情况,既满足需要,又减小了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结合用户设备和/或基站来描述各种方面。

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站在UE侧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QI的上报方法,应用于多流传输MF机制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用户设备获得多流传输中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

步骤102: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服务小区CQI和/或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含义稍有不同,相应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含义也稍有不同。

在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下,服务小区即为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Serving HS-DSCH cell),后称为小区1,辅助服务小区即为辅助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Assisting Serving HS-DSCH cell),后称为小区2,相应的,服务小区CQI即为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CQI(Serving HS-DSCH cell CQI),后称为CQI1,辅助服务小区CQI即为辅助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Assisting Serving HS-DSCH cell CQI),后称为CQI2;进一步,在该传输模式下,CQI1和CQI2通过联合编码方式在同一个TTI内上报给服务基站和辅助服务基站,即CQI1和CQI2为一个CQI组,进行联合上报。

在Inter-NodeB DF-3C传输模式下,服务小区包括小区1和第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Secondary Serving HS-DSCH cell),其中,第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后称为小区3;辅助服务小区即为小区2;相应的,服务小区CQI包括CQI1和第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CQI,其中,第二服务高速下行共享信道小区CQI后称为CQI3,而辅助服务小区CQI即为CQI2;进一步,在该传输模式下,CQI1和CQI3为一个CQI组,进行联合上报给服务基站,CQI2自身为一个CQI组,进行单独上报给辅助服务基站。

在Inter-NodeB DF-4C传输模式下,服务小区包括小区1和小区3,辅助服务小区包括小区2和辅助第二服务HS-DSCH小区(Assisting Secondary Serving HS-DSCH Cell),其中,辅助第二服务HS-DSCH小区后称为小区4;相应的,服务小区CQI包括CQI1和CQI3,辅助服务小区包括CQI2和辅助第二服务HS-DSCH小区CQI,其中,辅助第二服务HS-DSCH小区CQI后称为CQI4;进一步,在该模式下,CQI1和CQI3为一个CQI组,进行联合上报给服务基站,CQI2和CQI4为一个CQI组,进行联合上报给辅助服务基站。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101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计算获得CQI:

,其中,(Ec/No)CPICH是公共导频信道(Common Pilot Channel;CPICH)信噪比,MPO是偏值。

在实际运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获取CQI值的方法,这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内容,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当在步骤101中获取到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之后,接下来就执行步骤102:即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服务小区CQI和/或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其中,基站具体为服务基站和/或辅助服务基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单一固定周期上报CQI的技术方案而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102具有多种不同的实施形态,以下将举例对不同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形态,步骤102具体为: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

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下,步骤102具体为: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CQI1和CQI2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CQI1和CQI2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具体来说,在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下,步骤101中获得的CQI为CQI1和CQI2,那么在步骤102中,假设第一上报周期为2毫秒(ms),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断CQI1与前一次上报的CQI1的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门限值,例如,步骤101获得的CQI1为7,前一次上报的CQI1为9,那么差值为2,假设门限值为1,那么判断的结果就是该差值是大于门限值的,为一个肯定的结果;类似的,用户设备还判断CQI2与前一次上报的CQI2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

在实际运用中,为了节约资源和时间,可以先判断CQI1和CQI2中的任意一个,如果结果是肯定的,例如前述CQI1与前一次上报的差值为2,大于门限值1,那么就可以不再判断CQI2,然后直接按照2ms的上报周期上报CQI1和CQI2。如果对于CQI1或CQI2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那么接下来再判断另一个,例如先判断CQI1,如果结果是否定的,那么就再继续判断CQI2,如果对CQI2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那么就按照2ms的上报周期上报CQI1和CQI2,而如果CQI2的判断结果也是否定的,即CQI1和CQI2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值均小于门限值,那么就不上报CQI1和CQI2,即不上报CQI1和CQI2。然后再重复执行步骤101和步骤102。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也可以同时判断CQI1和CQI2。

在Inter-NodeB DF-3C传输模式下,步骤102具体为: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CQI1和CQI3、CQI2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CQI1和CQI3、CQI2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具体来说,在Inter-NodeB DF-3C传输模式下,服务小区CQI包括CQI1和CQI3,辅助服务小区CQI为CQI2,那么在该模式下,用户设备利用与上述类似的判断方法判断CQI1和CQI3、CQI2中是否有至少一个CQI与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假设判断的结果表示CQI1和CQI3、CQI2中有一个满足判断条件,如果满足判断条件的是CQI1和/或CQI3,那么就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而不上报CQI2;如果满足判断条件的是CQI2,那么就上报CQI2,而不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如果所有CQI(CQI1、CQI2、CQI3)都不满足判断条件,那么就不上报所有CQI。

在Inter-NodeB DF-4C传输模式下,步骤102具体为: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CQI1和CQI3、CQI2和CQI4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CQI1和CQI3、CQI2和CQI4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具体来说,在Inter-NodeB DF-4C传输模式下,服务小区CQI包括CQI1和CQI3,辅助服务小区CQI包括CQI2和CQI4,那么在该模式下,用户设备利用与上述类似的判断方法判断CQI1和CQI3、CQI2和CQI4中是否有至少一个CQI与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假设判断的结果表示CQI1和CQI3、CQI2和CQI4中有一个满足判断条件,如果满足判断条件的是CQI1和/或CQI3,那么就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而不上报CQI2和CQI4的CQI组;如果满足判断条件的是CQI2和/或CQI4,那么就上报CQI2和CQI4的CQI组,而不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如果所有CQI(CQI1、CQI2、CQI3、CQI4)都不满足判断条件,那么就不上报所有CQI。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在当前CQI与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时,即当前CQI和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异比较大时,才会上报CQI,而在差异不大时,就不上报CQI,所以相比一个固定周期上报的方法,能够减少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步骤102的第二实施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每上报一次CQI,就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按照前述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上报CQI。如果直到第一定时器满时,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那么在第一定时器满时,就上报所有CQI。

结合第一实施形态,步骤102具体还包括:在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CQI组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满时,用户设备上报该CQI组;其中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继续先以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第一上报周期为2ms,而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为10ms。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断的结果是CQI1和CQI2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那么就以2ms上报CQI1和CQI2的CQI组,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假设为正计时的方式,即从0ms到10ms的时间增加。

假设在2ms时,用户设备判断的结果是否定的,即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那么就不上报CQI1和CQI2的CQI组;然后在4ms时,用户设备判断的结果是肯定的,那么就要上报CQI1和CQI2的CQI组,在上报时,第一定时器又被重启,又从0ms开始计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某一次在整个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对所有的CQI的判断结果都是否定的,即在整个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都没有上报CQI1和CQI2的CQI组,那么在第一定时器满时,就上报所有CQI1和CQI2的CQI组,并重启第一定时器,重复上述过程。其中,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对于Inter-NodeB DF-3C传输模式和Inter-NodeB DF-4C传输模式,情形与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类似,只是对应每个CQI组都会配置一个第一定时器,即对每个CQI组每上报一次CQI,都会启动或重启与该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在整个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按照第一实施形态上报该CQI组,该对应的第一定时器满后,用户设备上报该CQI组,并重启该对应的第一定时器,重复上述过程。

具体来说,例如以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为例,假设第一上报周期为2ms,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断的结果是CQI1与前一次上报的CQI1的差值大于门限值,CQI4判断的结果也是肯定的,那么就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并启动或重启CQI1和CQI3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也上报CQI2和CQI4的CQI组,并启动或重启CQI2和CQI4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

假设在第2ms时,用户设备判断的结果是CQI1与前一次上报的CQI1的差值大于门限值,而CQI4与前一次上报的CQI4的差值小于门限值,那么就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并重启CQI1和CQI3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而不上报CQI2和CQI4的CQI组,那么CQI2和CQI4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就还处于运行阶段。如果,在CQI2和CQI4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运行到第4ms时,用户设备再次判断CQI2和CQI4中是否其中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如果结果是肯定的,例如CQI2满足判断条件,那么,就上报CQI2和CQI4的CQI组,而CQI2和CQI4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又被重启,又从0ms开始计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某一次在整个CQI2和CQI4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对所有的CQI的判断结果都是否定的,即在整个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都没有上报CQI2和CQI4的CQI组,那么在CQI2和CQI4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满时,就上报CQI2和CQI4的CQI组,并重启CQI2和CQI4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重复上述过程。其中,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而在CQI2和CQI4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运行到第4ms时,CQI1和CQI3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因为被重启,这时运行到了第2ms,那么用户设备再次判断CQI1和CQI3中是否其中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如果结果是肯定的,例如CQI1满足判断条件,那么,就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而CQI1和CQI3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又被重启,又从0ms开始计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某一次在整个CQI1和CQI3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对所有的CQI的判断结果都是否定的,即在整个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都没有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那么在CQI1和CQI3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满时,就上报CQI1和CQI3的CQI组,并重启CQI1和CQI3的CQI组对应的第一定时器,重复上述过程。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避免长时间不上报CQI而影响下行调度。

第三实施形态,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包括:当用户设备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二定时器;

在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CQI;

在第二定时器满后,

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

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其中,第二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即在本实施例中,不管用户设备是从服务小区还是辅助服务小区接收到下行数据包、或者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时,都会启动或重启第二定时器;在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就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所有CQI;而在第二定时器满后,就按照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进行上报。因为有接收到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则表示这时需要频繁上报CQI,而在第二定时器满后,在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之前,就表示这时对CQI的需求不是很高,所以较佳的,第二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的值,例如第一上报周期为2ms,而第二定时器的初始值为8ms。

进一步,在第二定时器满后,以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上报CQI,使得CQI上报更加符合实际需要,进而进一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同样,本实施例中的方法适用于前述三种传输模式。

第四实施形态,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为:用户设备接收到多流传输中的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时,以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CQI激活指令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指令(HS-SCCH order)来承载。比如收到服务小区的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时,则立即上报CQI,然后以第一上报周期周期性的上报CQI。

例如在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下,用户设备接收到小区1或小区2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就以第一周期上报CQI1和CQI2。第一周期例如为2ms。

在Inter-NodeB DF-3C传输模式下,用户设备接收到小区1、小区2、小区3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就以第一周期上报CQI1和CQI3、CQI2。第一周期例如为2ms。

类似的,在Inter-NodeB DF-4C传输模式下,用户设备接收到小区1小区2、小区3和小区4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就以第一周期上报CQI1和CQI3、CQI2和CQI4。第一周期例如为2ms。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小区中任一服务小区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则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CQI去激活指令可以但不限于通过HS-SCCH order来承载。

例如在Inter-NodeB SF-DC传输模式下,用户设备接收到小区1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就不上报CQI1和CQI2。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由小区2发送CQI去激活指令。

在Inter-NodeB DF-3C传输模式下,用户设备接收到小区1和/或小区3中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就不再按照第一周期上报CQI1和CQI3、CQI2。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由小区2发送CQI去激活指令。

类似的,在Inter-NodeB DF-4C传输模式下,用户设备接收到小区1和/或小区3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就不上报CQI1和CQI3、CQI2和CQI4。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由小区2或小区4发送CQI去激活指令。

通过本实施例,只有在接收到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时,才上报CQI,在接收到CQI去激活指令时,就不上报CQI,所以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进一步,在以第一上报周期上报CQI时,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来上报CQI,以进一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第五实施形态,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包括: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多流传输中的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三定时器;

在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以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三定时器满后,用户设备进入CQI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用户设备以第二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第二上报周期大于第一上报周期。其中,CQI激活指令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指令(HS-SCCH order)来承载。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接收CQI激活指令后,立即上报CQI,并启动或重启第三定时器,假设第三定时器的初始值为10ms,在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以2ms的第一周期上报所有CQI,而当第三定时器满后,用户设备就自动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有CQI,直至再次收到CQI激活指令,再重启第三定时器,重复上述过程即可。比如用户设备进入CQI去激活状态后,收到基站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则立即上报CQI并重启该第三定时器,并且定时器运行期间后继续以该第一周期周期性地上报CQI。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三定时器满时,用户设备以第二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第二上报周期大于第一上报周期。第二周期例如为16ms。

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基站发送CQI去激活指令,用户设备可以自适应进入去激活状态,所以可以减少信令交互。

较佳的,CQI激活指令和CQI去激活指令由服务小区发送,当然,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由辅助服务小区发送。

同样,本实施例中的方法适用于前述三种传输模式。

进一步,在以第一上报周期和第二周期上报CQI时,同样也可以结合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进行上报。

在前述第四实施形态和第五实施形态中,由服务小区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CQI激活指令,触发用户设备上报CQI,而服务小区或辅助服务小区具体为在有下行数据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时,下发CQI激活指令给用户设备;或当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持续一定时间没有数据发送给用户设备时,下发CQI去激活指令给用户设备。

第六实施形态,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为:用户设备接收到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分别发送的调整CQI周期指令时,则以调整CQI周期指令中包含的最小CQI周期为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例如CQI上报周期预配有2ms、8ms、16ms,以Inter-NodeB DF-3C传输模式为例,小区1发送给用户设备的调整CQI周期指令中包含的CQI周期为2ms,而小区2发送给用户设备的调整CQI周期指令中包含的CQI周期为8ms,那么用户设备就以2ms为上报周期上报所有CQI。

进一步,在以最小CQI周期上报CQI时,同样也可以结合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进行上报。

调整CQI周期指令可以但不限于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指令(HS-SCCH order)来承载。比如HS-SCCH order中有两个值,“上升(UP)”和“下降(Down)”,UP就表示配置的较长CQI上报周期(比如16ms),down表示配置的较短CQI上报周期。再比如,HS-SCCH order中有三个值,“上升(UP)”、“保持(Hold)”下降(Down)”,UP就表示配置的较长CQI上报周期(比如16ms),down表示配置的较短CQI上报周期,Hold就表示用配置的CQI上报周期中间值来上报CQI(比如8ms)。

第七实施形态,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为用户设备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以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例如CQI周期通过RNC预配为长CQI周期和短CQI周期,其中长CQI周期为16ms,短CQI周期为2ms。用户设备如果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就以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即16ms。

相应的,在用户设备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时,就以短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长短周期交叉使用,减少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进一步,在以长CQI周期上报CQI或以短CQI周期上报CQI时,同样也可以结合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进行上报。

第八实施形态,与第七实施形态类似,只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启动第四定时器;若在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未收到下行数据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时,以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即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并不立即以长CQI周期上报CQI,而是启动或重启第四定时器,判断在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是否有接收到下行数据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如果有,则表示当前不宜迁入长CQI周期,如果没有,那么就表示暂时不需要频繁上报CQI,那么就在第四定时器满时,以长CQI周期上报CQI。

进一步,在用户设备迁入长CQI周期后,如果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者接收到服务小区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就迁入短CQI周期,以短CQI周期上报CQ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长短周期交叉使用,减少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进一步,在第七实施形态和第八实施形态中,在以长CQI周期上报CQI或以短CQI周期上报CQI时,同样也可以结合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进行上报。

具体来说,以长CQI周期上报CQI具体包括:达到长CQI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长CQI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而以短CQI周期上报CQI具体包括:达到短CQI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短CQI周期时,用户设备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第九实施形态,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包括: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小区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第五定时器;在第五定时器运行期间,用户设备按照短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在第五定时器满后,用户设备按照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进一步,为了避免用户设备在第五定时器满后,以长CQI周期上报CQI的时间过长影响下行调度,在用户设备按照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后,该方法还包括: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CQI激活指令时,以短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长短周期交叉使用,减少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进一步,在以长CQI周期上报CQI或以短CQI周期上报CQI时,同样也可以结合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进行上报。

第十实施形态,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侧分别为服务基站和辅助服务基站分别启动一个定时器T1和定时器T2,定时器T1和定时器T2分别基于服务基站和辅助服务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启动或重启;服务基站和辅助服务基站也分别启动定时器T1和定时器T2,定时器T1和定时器T2定时器均满后,按照长CQI周期上报CQI。

即当用户设备接收到服务基站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T1,当用户设备接收到辅助服务基站发送的第二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T2;

在定时器T1和/或定时器T2运行期间,用户设备以短CQI周期上报CQI;

在定时器T1和定时器T2均满后,用户设备按照长CQI周期上报CQI。

而为了服务基站和辅助服务基站能够得知当前的CQI上报周期,那么服务基站和辅助服务基站侧也分配配置定时器T1和定时器T2,并在分别发送第一下行数据和第二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定时器T1和定时器T2,服务基站和辅助服务基站通过RNC进行交互,以告知对方自身侧的定时器是在运行或已截止,那么在接收到对方发送的定时器情况,再根据自身侧的定时器运行状况,就可以得知当前的CQI上报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长短周期交叉使用,减少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进一步,在以长CQI周期上报CQI或以短CQI周期上报CQI时,同样也可以结合第一实施形态中的方法进行上报。

通过以上对各个实施形态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服务小区CQI和/或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即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像现有技术一样,采用一个固定周期上报CQI,不管基站是否需要,例如每2ms上报一次,而本发明实施例是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才上报,在满足CQI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上报CQI,使得CQI上报更符合实际情况,既满足需要,又减小了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设计思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如图3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得多流传输中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并将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发送给上报单元202;上报单元202,用于从获取单元201接收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并在所述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向基站上报服务小区CQI和/或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

在第一实施形态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上报单元202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进一步,上报单元202具体还用于:在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CQI组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满时,上报该CQI组;其中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在第二实施形态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当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二定时器;在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在第二定时器满后,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第二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在第三实施形态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多流传输中的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时,以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进一步,上报单元202还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小区中任一服务小区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时,则控制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四实施形态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多流传输中的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三定时器;在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以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在第三定时器满后,控制用户设备进入CQI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以第二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第二上报周期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在第五实施形态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分别发送的调整CQI周期指令时,则以调整CQI周期的指令中包含的最小CQI周期为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六实施形态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以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七实施形态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启动第四定时器;若在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未收到下行数据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时,以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进一步,结合第六实施形态或第七实施形态,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达到长CQI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长CQI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进一步,结合第六实施形态或第七实施形态,上报单元202具体还用于若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下行数据时,以短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达到短CQI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短CQI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八实施形态中,上报单元2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小区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第五定时器;在第五定时器运行期间,按照短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在第五定时器满后,按照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控制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报单元202具体还用于:在接收到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CQI激活指令时,以短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实施。

前述图2实施例中的CQI上报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通过前述对CQI上报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请参考图4所示,为用户设备的硬件实现示例的概念图,该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301,用于获得多流传输中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并判断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的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是否满足触发上报条件;发送器304,用于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向基站发送服务小区CQI和/或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

其中,在图4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供职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5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3、发送器304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3和发送器304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取决于用户设备的性质,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306,例如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

处理器301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2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第一实施形态中,处理器301具体用于: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控制发送器304按照第一上报周期发送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较佳的,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一定时器,处理器301具体还用于:在控制发送器304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CQI组时启动或重启第一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满时,控制发送器304发送CQI组;其中第一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在第二实施形态中,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二定时器和第一接收器,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处理器301具体用于:当第一接收器接收到下行数据或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二定时器;在第二定时器运行期间,控制发送器304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在第二定时器满后,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控制发送器304按照第一上报周期发送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若达到第一上报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第二定时器的初始值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在第三实施形态中,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多流传输中的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处理器301具体用于在第二接收器接收到CQI激活指令或下行数据时,控制发送器304以第一上报周期发送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器具体还用于接收服务小区中所有服务小区中任一服务小区发送的CQI去激活指令;处理器301具体还用于在第二接收器接收到CQI去激活指令时,控制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四实施形态中,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三定时器和第三接收器,第三接收器用于接收多流传输中的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中任一小区发送的CQI激活指令;处理器301具体用于在第三接收器接收到CQI激活指令时,启动或重启第三定时器;在第三定时器运行期间,控制发送器304以第一上报周期发送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在第三定时器满后,控制用户设备进入CQI去激活状态,并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控制发送器304以第二上报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其中第二上报周期大于第一上报周期。

在第五实施形态中,用户设备还包括第四接收器,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分别发送的调整CQI周期的指令;处理器301具体用于在第四接收器接收到服务小区和辅助服务小区分别发送的调整CQI周期指令时,则控制发送器304以调整CQI周期指令中包含的最小CQI周期为上报周期发送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六实施形态中,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五接收器,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处理器301具体用于在第五接收器接收到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控制发送器304以长CQI周期发送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七实施形态中,用户设备还包括第四定时器和第六接收器,第六接收器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处理器301具体用于在第六接收器接收到指示迁入长CQI周期的指令时,启动第四定时器;若在第四定时器运行期间,第六接收器未收到下行数据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时,控制发送器304以长CQI周期发送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六实施形态或第七实施形态,处理器301具体用于:达到长CQI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长CQI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结合第六实施形态或第七实施形态,第六接收器具体还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下行数据;处理器301具体还用于在第六接收器接收到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下行数据时,控制发送器304以短CQI周期发送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理器301具体用于:达到短CQI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至少有一个CQI与该一个CQI的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按照第一上报周期上报该一个CQI所在的CQI组;或达到短CQI周期时,判定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中所有CQI与各自前一次上报的CQI的差值均小于门限值,则不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第八实施形态中,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五定时器和第七接收器,第七接收器用于接收服务小区或辅助服务小区发送的下行数据;处理器301具体用于在第七接收器接收到下行数据时,启动或重启第五定时器;在第五定时器运行期间,控制发送器304按照短CQI周期发送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在第五定时器满后,控制发送器304按照长CQI周期上报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或者控制用户设备进入去激活状态,不上报所述服务小区CQI和所述辅助服务小区CQI。

进一步,第七接收器具体还用于接收服务小区发送的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CQI激活指令;处理器301具体还用于在接收到指示迁入短CQI周期的指令或CQI激活指令时,控制发送器304以短CQI周期发送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器至第七接收器可以是相同的接收器,如图4中的接收器303,也可以是两两互不相同的接收器。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实施。

前述图2实施例中的CQI的上报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通过前述对CQI的上报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用户设备向基站上报服务小区CQI和/或辅助服务小区CQI,以减少上行控制信道开销,即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像现有技术一样,采用一个固定周期上报CQI,不管基站是否需要,例如每2ms上报一次,而本发明实施例是在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CQI和辅助服务小区CQI至少一个CQI满足触发上报条件时才上报,在满足CQI触发上报条件的情况下上报CQI,使得CQI上报更符合实际情况,既满足需要,又减小了上行控制信道的开销。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