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eI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189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eI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I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该技术包括:如何动态确定CoMP协作集场景、不同CoMP协作集场景下帧资源如何分配。
【专利说明】—种基于el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eIMTA (enhanced-1nterference Mitigat1n and Traffic Adaptat1n,增强型干扰抑制及业务自适应技术)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在LTERll 中,引入了 CoMP(Coordinated Mult1-point,),即协作多点传输。CoMP的基本设计原理是:在上行链路,支持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站点同时接受来自移动终端的信号并进行联合处理;在下行链路,支持动态的协调调度多个站点的数据传输,可同时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站点进行联合发送。多个站点在一个中心节点的控制下协同工作,这样可以采用更加紧凑的协作式调度,便于实现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同时,通过多个站点联合发送,可以增强总发射功率,或实现多点的波束赋形。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系统的容量和覆盖,以满足MT-Advanced对于系统平均频谱效率以及小区边缘频谱效率的需求。
[0003]在CoMP技术中,CoMP协作集的确定至关重要。在eMTA中,36.819提出协作集最多由三个小区构成。通常CoMP协作集可分为固定协作集和动态协作集。固定协作集的特点是在拓扑确定后就划分协作集,协作集不会随传输信道的改变而改变,使得灵活性降低,同时也不能保证算法的时时最优性;动态协作集中用户动态确定CoMP协作集。基于用户为中心,实时检测协作簇(measurement set)中用户受到的最强小区干扰,然后组成当前最佳协作架构。动态协作集克服了固定协作集的缺点,实现了较优的系统自适应调节。
[0004]LTE支持两种类型的无线帧结构,类型一适用于FDD模式,类型二适用于TDD模式。对于TDD模式的LTE帧类型支持5ms和1ms的上下行子帧切换周期,子帧配置方式共有七种。
[0005]针对上述背景,我们提出了一种动态确定CoMP协作集场景的方法,并给出了帧资源分配策略。


【发明内容】

[0006](一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何动态确定CoMP协作集,以及如何进行帧资源分配。从而实现系统性能的提升。
[0008]( 二 )技术方案
[0009]动态协作集确定方案:依据36.819中协作集至多由三个小区构成,现将协作集分为两小区协作集和三小区协作集。用户对所有相邻小区的RSRP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进行测量,判断此时UE(用户设备)所处的位置处于哪种协作集。规则如下:
[0010]1.当UE受到的最强基站干扰与所有基站干扰之和之比小于二分之一,即strongest_interference/total_interference〈l/2。说明用户此时没有明显的主干扰基站,选择干扰强度前二的小区组成三小区协作集。
[0011]2.当UE受到的最强基站干扰与所有基站干扰之和之比大于二分之一,即strongest_interference/total_interference>l/20 说明用户此时有明显的主干扰基站,选择干扰最强的小区组成两小区协作集。
[0012]帧资源分配方案:帧资源分配方案也可分为三小区协作资源分配以及两小区协作资源分配。规则如下:
[0013]1.三小区协作资源分配:对于现有系统定义的七种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所有配置的子帧#0,#1, #2, #5,#6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此,在这些子帧上进行多点联合数据传输,无论邻小区使用何种配置,均不会因为传输方向不同而产生交叉干扰。除上述子帧外的其他子帧,即子帧#3,#4,#7,#8,#9,三个小区分为两种传输方向,选择在这个子帧静默其中处于少数传输方向的小区,由其余两个小区继续进行联合传输。
[0014]2.两小区协作资源分配:在子帧#0,#1,#2,#5, #6上两小区进行联合传输,在其余子帧,用户选择与上一子帧相同的传输方向的小区进行单点传输,静默反方向的小区。
[0015](三)方案效果
[0016]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动态确定CoMP协作集以及动态进行资源分配实现了较优的系统自适应调节,改善了系统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给出本说明书附图中各图的概要介绍。
[0018]图1为本发明基本流程图
[0019]图2为三小区协作集场景下子帧配置
[0020]图3为两小区协作集场景下子帧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eI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该方法使用于CoMP协作集的确定以及帧资源的分配,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判定边缘用户,用户计算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与有用信号功率,当干扰信号功率与有用信号功率的比值小于给定阈值时,则判定该用户为边缘用户,参与CoMP的一定为边缘用户,但边缘用户不一定都参与CoMP ; 步骤2:对于步骤一中确定的边缘用户,以1ms帧长为周期确定与该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小区,即动态确定CoMP协作集场景,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户测量并记录所有相邻小区的RSRP,判断该用户所处的位置是属于三协作集场景还是两协作集场景; 步骤3:当用户受到的最强基站干扰与所有基站干扰之和之比小于二分之一,说明用户此时没有明显的主干扰基站,选择干扰强度前二的小区组成三小区协作集,当用户受到的最强基站干扰与所有基站干扰之和之比大于二分之一,说明用户此时有明显的主干扰基站,选择干扰最强的小区组成两小区协作集,至此,协作集确定完毕; 步骤4:对于步骤3中的三小区协作集,其帧资源分配具有如下规则:对于现有系统定义的七种TDD上下行子帧比例配置,所有配置的子帧#0, #1,#2, #5, #6均为相同的传输方向,因此,在这些子帧上进行多点联合数据传输,无论邻小区使用何种配置,均不会因为传输方向不同而产生交叉干扰,除上述子帧外的其他子帧,即子帧#3,#4,#7,#8,#9,三个小区分为两种传输方向,选择在这个子帧静默其中处于少数传输方向的小区,由其余两个小区继续进行联合传输; 步骤5:对于步骤3中的二小区协作,其帧资源分配具有如下规则:在子帧#0,#1, #2,#5,#6上两小区进行联合传输,在其余子帧,用户选择与上一子帧相同的传输方向进行单点传输,静默反方向的小区。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eI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其特征在于,每个进行CoMP的边缘用户所处的CoMP协作集中小区的数目是动态变化的,某一 1ms帧周期内CoMP协作集中的小区数为3,而下一周期这一数目可能变成2。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eI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其特征在于,确定某个参与CoMP的边缘用户是处于三小区协作集还是两小区协作集的条件与该用户接收到的最强基站干扰以及总基站干扰有关,当用户受到的最强基站干扰与所有基站干扰之和之比小于二分之一,此时该用户处于三小区协作集场景,当用户受到的最强基站干扰与所有基站干扰之和之比大于二分之一,此时用户处于两小区协作集场景。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eI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其特征在于,不同用户的协作集有可能会发生重叠,此时,考虑不同用户标记重叠小区的时间先后,先标记者优先利用该重叠小区进行CoMP。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eIMTA系统的灵活多点协作传输技术,其特征在于,不同小区数目的协作集其帧资源分配规则也大不相同,具体规则参见步骤4,步骤5。
【文档编号】H04B7/02GK104363601SQ201410730036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者】高月红, 成蕾, 蔡凤恩, 陈国 , 张欣 申请人:北京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