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3050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DCI为下行控制信息,为了确保其准确性,通常会对DCI进行检测,由于DCI采用TBCC编码方式,在进行CRC校验(循环冗余检验)时,受CRC的特性特点影响,必然存在一定概率的TBCC误检从而出现DCI误检,即有可能在PDDCH译码就已是不正确的,但是后续在进行CRC校验也会通过,这个概率理论上为1/2L(L表示CRC的长度)。而一旦出现DCI误检,会给接收和发送的信息造成严重的影响。请参考图1,其是传统的DCI防误检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是在PDCCH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时,先缓存DCI译码信息以及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信息;之后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以确定DCI译码结果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从而实现DCI的防误检。对于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的方法具体如下,利用相关DCI格式信息,对于不同的DCI格式,选择对应的判决策略。例如,如果DCI格式为2A时,此时DCI译码结果里包含了MCS和RV信息,可以根据MCS和RV的取值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如果超出了MCS或者RV的范围,则判断为DCI译码结果错误;还可以通过判断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进程号是否取值正确进行判断;还可以通过判断预编码信息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当DCI格式是1A时,通过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如果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则通过判断集中式或分布式VRB分配标识以及资源块RB分配信息的取值是否正确进行判断。总之,现有的方法根据不同DCI格式的特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判决策略。但是上述防误检方法还是存在DCI误检的现象,特别是在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由于出现许多数据饱和,所以会导致译码度量值过大而出现DCI误判的现象。针对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DCI的误检问题,本领域至今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使用现有的防误检方法应用于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仍存在DCI误检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DCI防误检方法,所述DCI防误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PDCCH盲检以获得DCI译码结果及DCI软解调星座图;S2: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若未通过CRC校验,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不进行DCI防误检;若通过CRC校验,则执行步骤S3;S3: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S4: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以获得第二信噪比,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中,所述DCI平均功率采用如下公式:S‾2=(1NsbΣi=0Nsb-1|s~i|)2,]]>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中,所述噪声功率σ2采用如下公式:σ2=1NsbΣi=0Nsb-1|s~i|2-S‾2,]]>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中,所述第二信噪比SINR2采用如下公式:SINR=S‾2σ2.]]>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4中,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正确;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中,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及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均根据测试或仿真结果设定。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中,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基于DCI格式信息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中,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基于译码度量值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DCI防误检系统,所述DCI防误检系统包括:PDCCH盲检模块,用于获得DCI译码结果及DCI软解调星座图;CRC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若未通过CRC校验,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不进行DCI防误检;若通过CRC校验,则继续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判断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第一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第二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所获得第二信噪比,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系统中,所述DCI平均功率采用如下公式:S‾2=(1NsbΣi=0Nsb-1|s~i|)2,]]>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系统中,所述噪声功率σ2采用如下公式:σ2=1NsbΣi=0Nsb-1|s~i|2-S‾2,]]>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系统中,所述第二信噪比SINR2采用如下公式:SINR=S‾2σ2.]]>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系统中,所述第二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在对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时,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正确;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系统中,所述第一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是根据基于DCI格式信息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系统中,所述第一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根据基于译码度量值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在本发明所提供的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中,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从而确定对已通过CRC校验的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的方案,对于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通过PDCCH盲检获得的DCI软解调星座图,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以获得第二信噪比,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从而解决了使用现有的防误检方法应用于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仍存在DCI误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DCI译码结果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DCI防误检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DCI防误检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DCI防误检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DCI防误检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着,执行步骤S1,进行PDCCH盲检以获得DCI译码结果及DCI软解调星座图;接着,执行步骤S2,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若未通过CRC校验,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不进行DCI防误检;若通过CRC校验,则执行步骤S3;接着,执行步骤S3,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以获得第二信噪比,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本实施例中,所述DCI平均功率采用如下公式:S‾2=(1NsbΣi=0Nsb-1|s~i|)2,]]>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所述噪声功率σ2采用如下公式:σ2=1NsbΣi=0Nsb-1|s~i|2-S‾2,]]>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通过已经计算的所述DCI平均功率及所述噪声功率σ2可以计算出第二信噪比SINR2,其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SINR=S‾2σ2.]]>在所述步骤S4中,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正确;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基于DCI格式信息的DCI防误检方法或根据基于译码度量值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对于基于DCI格式信息的DCI防误检方法和基于译码度量值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的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这里就不在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及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均根据测试或仿真结果设定的。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CI防误检系统,下面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DCI防误检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DCI防误检系统包括:PDCCH盲检模块10,用于获得DCI译码结果及DCI软解调星座图;CRC校验模块11,用于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若未通过CRC校验,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不进行DCI防误检;若通过CRC校验,则继续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判断模块12,用于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第一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13,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第二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14,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12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所获得第二信噪比,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其中,所述第二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14在对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时,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正确;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进一步的,所述DCI平均功率采用如下公式:S‾2=(1NsbΣi=0Nsb-1|s~i|)2,]]>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进一步的,所述噪声功率σ2采用如下公式:σ2=1NsbΣi=0Nsb-1|s~i|2-S‾2,]]>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根据上述计算的所述DCI平均功率及所述噪声功率σ2即可得到所述第二信噪比SINR2,其采用如下公式:SINR=S‾2σ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是根据基于DCI格式信息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是根据基于译码度量值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综上,在本发明所提供的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中,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从而确定对已通过CRC校验的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的方案,对于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通过PDCCH盲检获得的DCI软解调星座图,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以获得第二信噪比,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从而解决了使用现有的防误检方法应用于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仍存在DCI误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DCI译码结果检测的准确性。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