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服务基站、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8243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服务基站、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点协作通信系统(CoMP)场景4包括宏蜂窝及低功率RRH(RemoteRadioHead,射频拉远头)构成的异构网络。宏小区覆盖范围内分布低功率RRH,每个RRH形成与宏小区相同的小区,具有相同的小区标识(CellID),宏小区和RRH共同传输相同的公共导频,例如CRS(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s,小区专用导频信号),RRH之间不属于小区切换。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CSI-RS)可用于CoMP场景4中宏小区和RRH的RRM(RadioResource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测量和信道状态信息(CSI)测量。高层为测量集合中的RRH配置CSI-RS资源,即非零功率CSI-RS的资源,包括资源配置ID、天线端口数、子帧配置、伪随机序列生成参数等,用于UE测量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目前标准支持的测量集合的传输点个数最大为3。同时,高层还为测量集合中的RRH配置CSI干扰测量(CSI-IM)资源,包括资源配置ID、子帧配置等,协作RRH在CSI-IM资源上静默,从而支持多点协作时的信道反馈。目前,同站范围内的宏站和RRH之间光纤直连,可以实现理想回程链路(backhaul),能够进行层一(L1)干扰控制级别的协作。然而,不同宏站范围内的宏站、RRH之间不能进行L1协作,协作范围及协作集合中的基站数目较少。CSI-RS在8天线端口时的资源配置为5~8种,子帧配置为5~80种,伪随机序列为504种,可支持12600~322560个RRH的识别和测量。然而,CSI-RSRE(ResourceElement,资源元素)资源配置相同,同一个子帧下,仅用伪随机序列来区分RRH,很难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因此,需要保证时频资源上错开,提高测量精度,这样可支持25~640个RRH的识别和测量。子帧配置种类越多,意味着CSI-RS的发送周期越长,比如80种对应发送周期为80ms,较长的发送周期适合RRM测量,而不适合CSI测量。发送周期为5ms时,可支持的RRH个数最少为25种。因此,目前的CSI测量机制可能不能支持较多基站的测量。超密集组网场景下,例如高流量的大型办公楼,海量连接的密集集会等,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部署数量极多的基站来提供服务,以达到较高的流量密度和用户体验速率的需求。以下为办公室场景的性能指标:流量密度15T/2Tbps/Km2;用户体验速率1G/0.5Gbps;连接数密度0.75个/m2。然而,现有的网络架构下,采用的基站识别和测量机制可能不能满足超密集组网场景下众多基站密集部署时的识别和测量需求。例如,一栋办公楼有多层(例如20层),且每层有多个办公区域(例如2个),每个办公区域内密集部署10个AP(AccessPoint,接入点),那么AP总数为400个。在这样超密集网络中,基站数量较多,如果按照目前的CSI-RS资源配置方式,无法支持超密集网络中基站的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服务基站、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超密集网络中基站的识别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后上报的;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通过该方法实现超密集网络中基站的识别处理,达到系统性能提升的目的,更加适用于密集部署场景和更具效率及实用性。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获取该UE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该第二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后上报的;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所述UE所在的协作区域。较佳地,在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后,该方法还包括:指示所述协作区域内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较佳地,指示所述协作区域内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后,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UE上报的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该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将各个协作区域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中的最大测量值对应的协作区域的测量结果作为第二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当在所述UE所属的协作区域的相邻协作区域的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在所述UE所属的协作区域的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且差值达到第一门限值时,将该相邻协作区域的测量结果作为第二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信道对应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取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N个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与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较佳地,任一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为现有参考信号、广播信道和/或控制信道未使用的时频资源。较佳地,任一所述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数大于8。较佳地,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包括: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中测量值与所述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测量值所对应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选择预定数量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选择满足所述UE的服务质量要求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结果;所述UE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较佳地,在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结果;所述UE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较佳地,所述UE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UE按照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测量信道,得到第三测量结果;所述UE上报所述第三测量结果。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该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将各个协作区域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中的最大测量值对应的协作区域的测量结果作为第二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当在所述UE所属的协作区域的相邻协作区域的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在所述UE所属的协作区域的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且差值达到第一门限值时,将该相邻协作区域的测量结果作为第二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信道对应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对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降序排列,取前N个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与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较佳地,任一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为现有参考信号、广播信道和/或控制信道未使用的时频资源。较佳地,任一所述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数大于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后上报的;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较佳地,在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该UE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该第二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后上报的;将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较佳地,在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后,该方法还包括: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接收所述UE上报的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结果;将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或者根据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的步骤:接收集中节点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利用该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测量上报条件生成测量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或者,接收集中节点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并将该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较佳地,通过高层信令或广播信令将任一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后上报的;第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较佳地,第一单元还用于:获取该UE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该第二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后上报的;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所述UE所在的协作区域。较佳地,第二单元在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后,还用于:指示所述协作区域内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较佳地,第二单元指示所述协作区域内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后,还用于:获取所述UE上报的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较佳地,第二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中测量值与所述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测量值所对应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选择预定数量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选择满足所述UE的服务质量要求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上报装置,包括:第三单元,用于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结果;第四单元,用于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较佳地,第三单元在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还用于: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结果;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较佳地,第三单元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后,还用于:按照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测量信道,得到第三测量结果;上报所述第三测量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装置,包括:第五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后上报的;第六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较佳地,第五单元在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还用于:接收该UE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该第二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后上报的;将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较佳地,第六单元在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后,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接收所述UE上报的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结果;将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或者根据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较佳地,第六单元还用于:通过高层信令或广播信令将任一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在集中节点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控制收发机获取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后上报的;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较佳地,处理器在控制收发机获取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还用于:控制收发机获取该UE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该第二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后上报的;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所述UE所在的协作区域。较佳地,处理器在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后,还用于:指示所述协作区域内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较佳地,处理器指示所述协作区域内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后,还用于:获取所述UE上报的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该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将各个协作区域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中的最大测量值对应的协作区域的测量结果作为第二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当在所述UE所属的协作区域的相邻协作区域的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在所述UE所属的协作区域的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且差值达到第一门限值时,将该相邻协作区域的测量结果作为第二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信道对应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取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N个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与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较佳地,任一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为现有参考信号、广播信道和/或控制信道未使用的时频资源。较佳地,任一所述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数大于8。较佳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时,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中测量值与所述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测量值所对应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选择预定数量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选择满足所述UE的服务质量要求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在UE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量上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结果;控制收发机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较佳地,处理器在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还用于: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结果;控制收发机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较佳地,处理器控制收发机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后,还用于:按照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测量信道,得到第三测量结果;控制收发机上报所述第三测量结果。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二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该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将各个协作区域对应的参考信号资源中的最大测量值对应的协作区域的测量结果作为第二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当在所述UE所属的协作区域的相邻协作区域的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在所述UE所属的协作区域的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且差值达到第一门限值时,将该相邻协作区域的测量结果作为第二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信道对应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对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降序排列,取前N个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与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较佳地,任一所述参考信号资源,为现有参考信号、广播信道和/或控制信道未使用的时频资源。较佳地,任一所述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数大于8。在基站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控制收发机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后上报的;控制收发机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较佳地,处理器在控制收发机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还用于:控制收发机接收该UE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该第二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后上报的;控制收发机将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较佳地,处理器在控制收发机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后,还用于:控制收发机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控制收发机接收所述UE上报的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结果;控制收发机将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或者根据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较佳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收发机通过高层信令或广播信令将任一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较佳地,处理器控制收发机通过高层信令或广播信令将任一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时,具体用于:控制收发机接收集中节点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利用该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测量上报条件生成测量配置信息并通过高层信令或广播信令发送给所述UE;或者,控制收发机接收集中节点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并通过高层信令或广播信令将该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节点侧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侧的一种测量上报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RAN架构下的办公室场景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集集会场景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节点侧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一种测量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中节点侧的另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另一种测量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的另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服务基站、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超密集网络中基站的识别处理。移动通信系统未来发展中,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极大提升网络容量和吞吐量,必将会引入更多的低功率小覆盖的接入节点,即未来为超密集网络。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在超密集网络中,由一个集中节点控制多个基站。同一个集中节点控制下的各个基站形成一个集中区域。集中区域下划分协作区域,协作区域可以有交叠或不交叠,协作区域中可以包括一个基站或多个基站,其中,为UE提供服务的服务基站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这些多个服务基站构成该UE的协作集合。本发明实施例在超密集网络中,集中节点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确定基站,其前提是识别和测量其下控制的各个基站。在LTE-A(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中,通过CSI-RS识别和测量基站。那么,在超密集网络中,也可以通过CSI-RS识别和测量集中节点控制下的各个基站。CSI-RS资源至少包括CSI-RS资源的资源配置ID、天线端口数、子帧配置和伪随机序列生成参数等。目前最多可支持8天线端口的CSI-RS,CSI-RS在8天线端口时的资源配置有5~8种,子帧配置有5~80种,伪随机序列有504种。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新的参考信号资源用以进行基站的识别,新的参考信号资源可以为现有参考信号、广播信道和/或控制信道未使用的时频资源,并且该新的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天线端口数大于8。从而可以保证识别精度,保证为各个基站配置的新的参考信号资源在时频资源上错开。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在集中节点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方法,包括:S101、获取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后上报的;S102、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集中节点可控制多个基站,集中节点可以是一个高层节点。例如,独立的接入网节点:本地网关(LocalGateway)或本地控制器(LocalController),或者核心网节点,或者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OAM)节点;也可以是一个基站,该基站由于可以管理多个基站,可以看作超级基站;也可以是C-RAN架构中的基带池,集中处理多个射频拉远头(RemoteRadioHead,RRH)的基带信号。基站可以是宏站,例如eNB、NB等;也可以是小站,例如低功率节点(LowPowerNode,LPN)pico、femto等,接入点(AccessPoint,AP);也可以是C-RAN架构中的RRH。一个基站下有一个或多个小区,密集部署场景下,通常一个基站下一个小区,也可称为小小区。如果基站工作在一个中心频点上,那么,该基站被划分为一个小区,该小区的工作频点即基站的工作频点(中心频点)。如果基站工作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中心频点上,那么,该基站被划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区,小区的数量为基站的工作频点数量,每个小区的工作频点为基站的一个工作频点。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服务基站的方案可以有两种:第一种:集中节点可以直接根据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一个或多个服务基站;第二种:集中节点先获取该UE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该第二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后上报的;根据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确定所述UE所在的协作区域。然后,再执行步骤S101和S102。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案,较佳地,在确定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后,该方法还包括:指示所述协作区域内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较佳地,指示所述协作区域内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后,该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UE上报的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结果,根据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内基站对应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了协作区域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其中,同一协作区域内不同的基站对应不同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不同的协作区域对应不同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指示了信道对应的第三参考信号资源。较佳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资源相同。较佳地,所述第一测量配置信息还指示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所述第一测量结果的测量上报条件,包括:取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N个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其中,例如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有M个测量值,取其中的N个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其中M大于或等于N;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或者,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与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相应地,参见图2,在UE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包括:S201、用户设备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结果;S202、所述UE上报所述第一测量结果。较佳地,在得到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结果;所述UE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较佳地,所述UE上报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UE按照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测量信道,得到第三测量结果;所述UE上报所述第三测量结果。相应地,参见图3,在基站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服务基站的方法,包括:S301、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该第一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一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内基站进行测量后上报的;S302、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较佳地,在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第一测量结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该UE上报的第二测量结果,该第二测量结果是所述UE按照第二测量配置信息对集中区域下的协作区域进行测量后上报的;将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较佳地,在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后,该方法还包括:向所述UE发送用于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配置信息;接收所述UE上报的测量信道的第三测量结果;将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发送给集中节点,或者根据所述第三测量结果对所述UE进行数据传输的资源调度。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的步骤:接收集中节点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利用该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测量上报条件生成测量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UE;或者,接收集中节点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并将该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较佳地,通过高层信令或广播信令将任一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其中,高层信令为UE专用信令,任一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RRC消息中发送给UE;采用广播信令时,任一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在广播消息中发送给UE。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超密集组网场景下,例如高流量的大型办公楼,需要一个集中节点来控制众多基站。可以采用C-RAN架构(基带池集中处理+RRH射频拉远),AP对应RRH。一栋办公楼内的所有AP光纤直连到一个基带池,组成一个C-RAN,办公楼之间是不同的C-RAN,如图4所示。由于一栋办公楼有多层,例如20层,且每层有多个办公区域,例如2个,每个办公区域内密集部署10个AP,那么同一C-RAN下,AP总数为400个。超密集组网场景下,基站的工作频率为6GHz以下,典型的工作频段为3.4GHz~3.6GHz(LTETDDBand42),办公楼之间的外墙穿透损耗为23dB,办公区域之间的内墙穿透损耗为5dB,楼层之间也有较大的穿透损耗。因此,不同办公楼内、不同楼层内、不同办公区域内的AP之间信道条件、信号强度差异较大,不适合进行L1干扰控制级别的协作。可以将一栋办公楼某一楼层的办公区域看作一个协作区域,协作区域内的10个AP组成协作集合。一般情况下,1000m2的办公区域内部署10个AP,AP站间距为10m。采用更密集的部署方式,1000m2的办公区域内部署40个AP,AP站间距为5m,此时站间距很小,部署非常密集。实施例一:办公室场景下基站的识别,采用现有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RS)设计。办公楼内的众多AP由一个集中节点C-RAN的基站池控制,组成一个集中化的小区,众多AP根据办公区域划分成多个协作区域,协作区域内的AP组成协作集合,在协作区域内为每个UE确定协作集合。同一C-RAN下,由于AP对应RRH,类比于CoMP场景4,因此,同一C-RAN下的所有AP有相同的公共导频(例如CRS),属于同一个小区,具有相同的CellID。当有多个载波时,在不同频点上发射CRS,对应多个小区,每个AP下多小区个数可以相同或不同。由于同一C-RAN下,CRS是相同的,无法用CRS来区分协作区域,协作区域包含协作集合。因此,可以考虑用特定的CSI-RS资源来区别是哪个协作区域。例如一栋办公楼20层,每层2个办公区域,共40个协作区域(办公区域)。识别协作区域可以采用CSI-RS发送周期较长的配置,例如CSI-RS发送周期为80ms,那么CSI-RS配置最少为400个,可以从中选择40种作为特定的CSI-RS资源(即新的参考信号资源)用于识别协作区域。同一协作区域内,部署10个AP,最大可部署40AP。因此,在协作区域内为每个UE确定协作集合时,采用CSI-RS发送周期较长的配置,例如CSI-RS发送周期为40ms,那么CSI-RS配置最少为200个,可以从中选择10种或40种用于确定协作集合。当UE协作集合中的AP(例如10AP中的6个,40AP中的15个)进行L1协作时,采用CSI-RS发送周期较短的配置,例如CSI-RS发送周期为5ms,那么CSI-RS配置最少为25个,可以从中选择6种或15种CSI-RS配置用于识别协作集合中的AP。不同协作区域内AP的识别可以重用CSI-RS资源配置和子帧配置,但是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来区别开。实施例二:办公室场景下基站的识别,采用新的参考信号资源设计。实施例一中采用现有参考信号CRS和CSI-RS,是基于现有LTE系统中的参考信号设计。在超密集组网场景下,5G系统中可能采用新的参考信号设计,例如将广播信道、控制信道精简,空出更多的时频资源用于众多基站的识别,那么新的参考信号在8天线端口时的资源配置可以更多,甚至可以基于更多天线端口(例如16、32、64等)来进行资源配置。此外,5G系统中可能采用高频段,例如工作频率42-48GHz及59-64GHz,物理层帧结构、物理信道、参考信号可能进行全新的设计。在新的参考信号设计下,仍然可以采用公共导频识别集中化的小区(同一C-RAN下的AP),特定参考信号资源识别协作区域,在协作区域内选择参考信号资源确定协作集合,并选择参考信号资源用于识别协作集合中的AP。实施例三:密集集会下基站的识别。天安门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最大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海量连接的密集集会场景下,基站部署如图5所示,在广场边界基站密集部署,在广场内基站随机部署若干个,站间距为20~100m。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将广场四边的基站组成4个C-RAN,广场内的基站组成1个C-RAN。和办公室场景不同,密集集会场景中,没有内外墙、楼层的穿透损耗,无法天然的形成协作区域,因此,可以人为的将一定面积内的基站划分在一个协作区域内,组成该协作区域的协作集合。此时,相邻C-RAN中协作区域的识别可以使用不同的特定的CSI-RS资源,相邻协作区域内协作集合以及协作集合中基站的识别不能重用CSI-RS资源配置和子帧配置,只有满足一定隔离度(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协作区域内协作集合以及协作集合中基站的识别才能重用,隔离度指的是协作区域边界上的基站之间路损差值超过预设门限(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或者测量的接收信号功率低于预设门限(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下面给出测量机制的具体实施例。以实施例一中办公室场景下采用现有参考信号为例,说明超密集组网场景下基站的测量方法。实施例四:公共导频测量。同一C-RAN下,所有AP在同一频点上发送的CRS是相同的,UE通过测量CRS可以确定接入哪个集中化的小区,获取CellID以及广播消息。当有多个载波时,AP在不同频点上发送CRS,对应多个小区,每个AP下的小区个数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AP1在频点f1、频点f2上发送CRS,对应小区Cell1、小区Cell2,AP2在频点f2、频点f3上发送CRS,对应Cell2、Cell3,AP3在频点f1、频点f2、频点f3上发送CRS,对应Cell1、Cell2、Cell3。实施例五:确定协作区域的测量。由于同一个C-RAN下,CRS是相同的,无法用CRS来区分协作区域(例如一个办公区域)。因此,可以考虑用特定的CSI-RS资源来区别是哪个协作区域。当UE通过CRS接入到一个C-RAN下,网络侧给UE配置特定的CSI-RS资源及测量上报条件(例如CSI-RSRSRP最大的上报),网络侧根据上报的CSI-RS资源对应的协作区域ID确定UE在哪个协作区域内,如下面的表一所示。协作区域内的所有AP在特定的CSI-RS资源上发送CSI-RS。表一:协作区域与测量配置的CSI-RS资源对应表UE周期的测量网络侧配置了哪些特定的CSI-RS资源,当满足条件,例如若满足:相邻协作区域的CSI-RSRSRP-本协作区域的CSI-RSRSRP>预设门限,则上报,网络侧将UE变更到新的协作区域内。确定协作区域的测量周期为CSI-RS发送周期的整数倍,可以为百毫秒级、秒级等。网络侧可以根据UE的移动状态来配置确定协作区域的测量周期,如果UE静止或缓慢移动,可以配置较长的周期,如果UE移动较快,可以配置较短的周期,从而更好的支持协作区域的变化。此外,对于特定的CSI-RS资源,网络侧可以通过高层专用信令(例如RRC消息)告知UE,也可以通过广播消息(例如SIB消息)在广播信道上周期发送,UE解析后获得其中携带的特定的CSI-RS资源(即所述的测量配置信息)。实施例六:确定协作集合的测量。确定UE在哪个协作区域内后,网络侧再给UE配置该协作区域内每个AP的CSI-RS资源及测量上报条件,进一步确定协作集合,如下面的表二所示。表二:协作区域内AP与测量配置的CSI-RS资源对应表测量上报条件:一、测量量满足门限,即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设)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网络侧给UE下发的测量配置信息,包括CSI-RS资源、测量ID、测量量、测量事件、第二门限值等;UE测量APi(任一AP)的测量量(例如CSI-RS的RSRP)满足门限要求,例如RSRPi>xdBm,其中RSRPi表示APi的测量量的测量值,x表示第二门限值;UE将满足门限要求的AP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其中包含测量ID、测量量的测量值等;二、测量量满足差值门限,即将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与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的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网络侧给UE下发测量配置信息,其中包括CSI-RS资源、测量ID、测量量、测量事件、第三门限值等;UE测量APi的测量量(如CSI-RS的RSRP)和最强的APmax之间的差值满足门限要求,例如RSRPmax-RSRPi<xdB;其中RSRPmax表示最大测量值,RSRPi表示APi的测量量的测量值,x表示第三门限值;UE将满足差值门限要求的AP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其中包含测量ID、测量量的测量值等。三、测量上报的AP数满足预设值,即对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上的测量值降序排列,取前N个测量值作为第一测量结果进行上报;网络侧给UE下发测量配置信息,其中包括CSI-RS资源、测量ID、测量量、上报AP数的预设值等;UE将AP按照测量量的测量值(如CSI-RS的RSRP)降序排列,从第一个开始依次选择N个AP对应的测量结果;UE将这N个AP对应的测量结果上报,包含测量ID、测量量的测量值等。本实施例中确定协作集合的方法例如:一、基于测量量的差值门限,即将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中测量值与所述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测量值所对应的基站作为所述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确定协作集合中的AP的测量量的测量值和最强的APmax的测量量对应的最大测量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测量值;UE将测量值与所述最大测量值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门限测量值所对应的AP作为协作区域内所述UE的服务基站,若为多个AP,则这些多个AP组成UE的协作集合;对于不同的UE来说,基于差值门限选择的协作集合中的AP数可能不同,例如UE1的协作集合中的AP为{AP1,AP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