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媒介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12660发布日期:2019-09-20 20:4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媒介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英文: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NFC)是一种短距离通信连接技术,基于射频识别(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技术,用户只需要通过使一个终端设备触碰(英文:Tap)或者靠近另一个终端设备,就可实现这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例如直观、安全并且非接触式的信息交换、支付交易等。目前,NFC主要工作在13.56MHz的频率上,可以支持106kbit/秒、212kbit/秒、424kbit/秒以及848kbit/秒四种传输速率,并且通信的有效范围约为0~20cm,典型值是4cm。

由于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NFC比较适合少量数据的交互。换言之,若使用NFC传输大文件,将会出现传输速度慢,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因此,NFC论坛(英文:NFC Forum)提出了基于NFC的连接切换技术。

所谓基于NFC的连接切换技术是指:对于同时支持NFC以及其它通信连接的两个终端,可以在点对点(英文:peer-to-peer,缩写:P2P)模式下使用NFC交换其它通信连接方式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能够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其它通信连接。其中,其它通信连接方式包括蓝牙(英文:Bluetooth,缩写:BT)和无线保真(英文:Wireless Fidelity,缩写:Wi-Fi)等。

但是,在设备尺寸较大或者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同时支持NFC以及其它通信连接的两个终端可能不方便直接触碰或者靠近。为此,NFC论坛在连接切换技术规范1.3版本(英文:Connection Handove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Version 1.3,简称:CH 1.3规范)中提出,可通过一个支持NFC的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作为切换媒介(英文:Handover Mediator),来辅助两个终端建立其它通信连接。

具言之,假设希望利用切换媒介辅助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蓝牙连接,根据CH 1.3规范,切换媒介需要:先分别触碰或者靠近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以分别获取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再将第一终端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得第二终端能够基于所接收到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向第一终端发起蓝牙连接初始化请求。

根据现有技术,在利用切换媒介M基于NFC辅助一个设备A建立与N(N≥2)个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情况下,需要切换媒介M分别往返于设备A与N个设备B之间至少N次,具体为:切换媒介M碰触或靠近设备A一次,切换媒介M碰触或靠近第一设备B1一次;切换媒介M碰触或靠近设备A一次,切换媒介M碰触或靠近第二设备B2一次;…切换媒介M碰触或靠近设备A一次,切换媒介M碰触或靠近第N设备BN一次。如此操作明显费时费力,尤其在主设备A与目标设备B相距较远的情况下。

此外,根据CH 1.3规范,任何一个终端在发送切换媒介响应后可确保该消息承载列表中所有承载保持一定时间(例如2分钟)的可连接状态,因此,很可能导致在这2分钟内切换媒介M前后触碰的多个设备之间的误连接。例如,在2分钟的可连接状态中,切换媒介M碰触或靠近设备A一次,碰触或靠近第一设备B1一次,碰触或靠近第二设备B2一次,以及碰触或靠近设备A一次,此时可能会造成第一设备B1及第二设备B2之间的误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够省时省力地通过切换媒介来基于第一通信连接辅助一个主设备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并且有效地避免设备之间的误连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包括:媒介设备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在所述媒介设备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或之后或过程中,所述媒介设备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所述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所述媒介设备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所述主设备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媒介设备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具体包括:所述媒介设备确定最先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所述媒介设备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具体包括:所述媒介设备先与所述主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再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分别获取所述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所述媒介设备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所述主设备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具体包括:在每次与一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并且在与下一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所述媒介设备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以及,所述媒介设备向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初始化对所述主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媒介设备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具体包括:所述媒介设备确定最后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所述媒介设备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具体包括:所述媒介设备先分别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最后与所述主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分别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媒介设备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具体包括:所述媒介设备根据设备选择命令确定所述候选设备中的一个为所述主设备;或者,所述媒介设备将在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与所述媒介设备最先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设备,确定为所述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媒介设备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所述主设备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具体包括:所述媒介设备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所述媒介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有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所述媒介设备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每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媒介设备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所述主设备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具体包括:所述媒介设备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依次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所述媒介设备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包括近场通信NFC,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包括蓝牙连接和/或无线保真Wi-Fi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介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确定模块,与所述获取模块连接,用于在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或之后或过程中,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所述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建立模块,与所述确定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所述主设备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最先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先与所述主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再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分别获取所述主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所述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在每次与一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并且在与下一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向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初始化对所述主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最后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所述媒介设备先分别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最后与所述主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分别获取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设备选择命令确定所述候选设备中的一个为所述主设备;或者,将在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与所述媒介设备最先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设备,确定为所述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向所述主设备发送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有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每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依次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包括近场通信NFC,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包括蓝牙连接和/或无线保真Wi-Fi连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媒介设备,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存储器,用于保存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处理器,与所述通信接口以及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在所述通信接口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或之后或过程中,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所述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并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所述主设备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所述处理器确定最先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在所述通信接口每次与一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并且在与下一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所述处理器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并经由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初始化对所述主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所述处理器确定最后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设备选择命令确定所述候选设备中的一个为所述主设备;或者,将在所述通信接口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与所述媒介设备最先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设备,确定为所述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经由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主设备发送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有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每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依次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经由所述通信接口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经由所述通信接口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包括近场通信NFC,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包括蓝牙连接和/或无线保真Wi-Fi连接。

有益效果

通过媒介设备获取并保存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确定一个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将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主设备分别与每个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媒介设备,能够省时省力地通过媒介设备基于第一通信连接辅助一个主设备分别与多个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且有效地避免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3a示出根据CH 1.3规范定义的切换初始化消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根据CH 1.3规范定义的切换初始化消息中的Hi记录的结构示意图;

图3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扩展的Hi记录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7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8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9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0的媒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11的媒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实施例1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媒介设备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2、在所述媒介设备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或之后或过程中,所述媒介设备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所述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确定方式可以包括:

方式一、所述媒介设备确定最先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

方式二、所述媒介设备确定最后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

方式三、所述媒介设备根据设备选择命令确定所述候选设备中的一个为所述主设备;

方式四、所述媒介设备将在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与所述媒介设备最先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设备,确定为所述主设备。

步骤S3、所述媒介设备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所述主设备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包括近场通信NFC,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包括蓝牙连接和/或无线保真Wi-Fi连接。

通过媒介设备获取并保存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确定一个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将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主设备分别与每个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能够省时省力地通过媒介设备基于第一通信连接辅助建立一个主设备分别与多个目标设备之间的第二通信连接,并且有效地避免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

实施例2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1、媒介设备M接收角色指示命令,以确定其要作为基于NFC辅助一个主设备A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媒介;

步骤S102、媒介设备M使其上的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为空,相当于初始化连接配置信息列表CARRIER_CONFIG_LIST;上述步骤S101和S102的顺序不作限定,即还可以是S102在S101之前,也可以将两个步骤合为一个步骤进行;

步骤S103、媒介设备M触碰一个候选设备D,以向该候选设备D发送切换请求(英文:Handover Request),该切换请求可包含切换媒介记录(英文:Handover Mediation Record,缩写“Hm”),“Hm”表示一种特殊的承载(英文:carrier)类型,用于标识该终端M的身份为媒介设备。然后接收该候选设备D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英文:Handover Mediation Response),该切换媒介响应可包含该候选设备D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获取该候选设备D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4、媒介设备M将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保存到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

步骤S105、媒介设备M判断是否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若未接收到,则返回执行步骤S103;若接收到,则确定候选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完毕,并继续执行步骤S106;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媒介设备M还可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后、即在步骤S105判断为接收到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所有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已收集完毕,以提醒用户选择主设备A、即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6、媒介设备M接收设备选择命令,以使媒介设备M将设备选择命令所选择的设备确定为主设备A;

步骤S107、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以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从而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果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记录有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即主设备A曾作为候选设备D被媒介设备M触碰,则响应于接收到的设备选择命令,媒介设备M还可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忽略掉、例如删除或者标记为不可用;

步骤S108、媒介设备M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所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9、媒介设备M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英文:Handover Initiate Request),该切换初始化请求包含所有目标设备B的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初始化响应(英文:Handover Initiate Response),该切换初始化响应包含主设备A针对每个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10、主设备A基于其针对每个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分别初始化其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连接、Wi-Fi连接。

通过媒介设备获取并保存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确定一个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将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主设备分别与每个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明显减少了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需要往返于主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进行碰触的次数、即提高了操作简便性。

例如,假设目标设备B有N个,则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可以为N+2次,包括: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前触碰N+1次,以完成包括主设备A和N个目标设备B的所有候选设备D的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在接收到设备选择命令之后触碰1次,以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实现主设备A对主设备A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甚至,若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前并未触碰主设备A,则所需的触碰次数可进一步减小至N+1次。

此外,按照背景技术的方案,媒介设备获取一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后,会自动将该连接配置信息与媒介设备内处于保存状态的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并建立目标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但是若此时媒介设备中保存有其他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则有可能造成两个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媒介设备获取一个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后不会马上做匹配处理,而是将其保存在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待确定候选设备的身份后再由主设备发起对每个目标设备的通信连接初始化,本发明实施例有效避免了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104中媒介设备M可仅将所获取到的特定类型的连接配置信息、例如蓝牙连接配置信息保存到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并且,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在步骤S108中,媒介设备M只需将所保存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若某一候选设备D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中不包含所述特定类型的连接配置信息、例如不包含蓝牙连接配置信息,媒介设备M可输出告警消息以提醒用户该候选设备D不支持所述特定类型的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104中媒介设备M可将所获取到的所有类型的连接配置信息、例如蓝牙连接配置信息和Wi-Fi连接配置信息都保存到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并且,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在步骤S108中,媒介设备M将按连接类型进行匹配处理,例如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所保存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所保存的Wi-Fi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Wi-Fi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当然,媒介设备M还可以针对某特定类型的连接进行优先匹配处理,例如优先匹配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所保存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

此外,步骤S109中所述的切换初始化请求和切换初始化响应都属于切换初始化消息(英文:Handover Initiate Message),按照切换初始化消息的结构,如图3a所示,切换初始化消息包括切换初始化记录(英文:Handover Initiate Record,缩写:Hi记录)及零个至多个承载配置记录(英文:Carrier Configuration record),即NFC数据交换格式(英文:NFC Data Exchange Format,缩写:NDEF)记录中的连接配置信息,其中,切换初始化请求应包含至少一个NDEF记录以携带连接配置信息,而切换初始化响应则可能仅包含Hi记录而不包含NDEF记录(图中未示出),这主要取决于响应设备是否接受该切换初始化请求。Hi记录的结构如图3b所示,Hi记录中的可选承载记录(英文:Alternative Carrier Record,缩写:ac)具有指向上述NDEF记录的承载数据指针(英文:CARRIER_DATA_REFERENCE),以及可能存在的附加数据指针(英文:AUXILIARY_DATA_REFERENCE)。现有Hi记录中只能包含一个设备的ac,每个ac对应一种carrier(如蓝牙或wifi)即每个切换初始化请求和切换初始化响应中只能指向一个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对CH 1.3规范定义的切换初始化消息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扩展后的Hi记录的结构如图3c所示,可以包含多个设备的可选承载记录,用设备标识(DEVICE ID)来标记不同设备,每个设备对应有相应的可选承载记录,该设备标识下的可选承载记录即可用来指向该设备的NDEF记录中的连接配置信息。通过分别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和切换初始化响应中的Hi记录的结构进行扩展,实现在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和切换初始化响应中包括所有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进一步达到简化建立通信连接步骤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步骤S109还可以包括其他情况,例如:

情况1、媒介设备最后触碰主设备仅1次(即第N+2次),匹配处理后,连续发送接收N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每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中仅包含1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此情况不需对切换初始化消息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

情况2、媒介设备最后触碰主设备仅1次,匹配处理后,连续发送接收x(1<x<N)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而每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中包含y(1<y<N)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其中x×y=N;此情况需对切换初始化消息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

情况3、媒介设备最后触碰主设备n次(1<n<N),每次触碰中发送接收1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每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中包含m(1<m<N)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其中m×n=N;此情况需对切换初始化消息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

情况4、媒介设备最后触碰主设备n次(1<n<N),每次触碰中发送接收m(1<m<N)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每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中包含1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其中m×n=N;此情况不需对切换初始化消息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

情况5、媒介设备最后触碰主设备n次,每次触碰中发送接收m’(0<m’<m)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每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中包含p(1<p<N)个目标的连接配置信息,其中n×m’×p=N;此情况需对切换初始化消息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

情况6、媒介设备最后触碰主设备N次,每次触碰中发送接收1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每对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响应中包含1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此情况不需对切换初始化消息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

实施例3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1、媒介设备M接收角色指示命令,以确定其要作为基于NFC辅助一个主设备A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媒介;

步骤S102、媒介设备M使其上的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为空;

步骤S103、媒介设备M触碰一个候选设备D,以向该候选设备D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可包含承载类型,然后接收该候选设备D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该切换媒介响应包含该候选设备D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获取该候选设备D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4、媒介设备M将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保存到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

步骤S105、媒介设备M判断是否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若未接收到,则返回执行步骤S103;若接收到,则确定候选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完毕,并继续执行步骤S107;

步骤S107、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以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从而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果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记录有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即主设备A曾作为候选设备D被媒介设备M触碰,则响应于接收到的设备选择命令,媒介设备M还可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忽略掉、例如删除或者标记为不可用;

步骤S108、媒介设备M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所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步骤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媒介设备M在上述匹配处理过程中,若匹配出其中一个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中的媒体访问控制(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缩写:MAC)地址与本次触碰中所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中的MAC地址相同,则还可将该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忽略掉、例如删除或者标记为不可用;

步骤S109、媒介设备M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该切换初始化请求包含所有目标设备B的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初始化响应,该切换初始化响应包含主设备A针对每个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与实施例2类似,步骤S109还可以包括其他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10、主设备A基于其针对每个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分别初始化其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将图4与图2进行比较,并结合以上介绍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执行步骤S106,即不使用设备选择命令,而是直接将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后,首次触碰的设备确定为主设备A,从而在触碰主设备A时确定其主设备的身份并进行连接配置信息的获取与匹配处理。

因此,针对实施例2的大部分详细解释和特别说明,例如关于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的类型、关于连接配置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关于切换初始化消息的扩展等,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并在此不再赘述。

与前述实施例2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性。例如,假设要辅助主设备A建立与N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的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可以为N+2次,包括: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前触碰N+1次,以完成包括主设备A和N个目标设备B的所有候选设备D的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后触碰1次,以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实现主设备A对主设备A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甚至,若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前并未触碰主设备A,则所需的触碰次数可进一步减小至N+1次。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所需的触碰次数类似。

与前述实施例2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避免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实施例2类似,媒介设备M还可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后、即在步骤S105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所有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已收集完毕,以提醒用户使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即执行步骤S107。

实施例4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1、媒介设备M接收角色指示命令,以确定其要作为基于NFC辅助一个主设备A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媒介;另外,还可以不使用步骤S101,而是在开始时进行步骤S102和S301,也可以达到后续目的。

步骤S102、媒介设备M使其上的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为空;

步骤S301、媒介设备M选择多对一模式,以确定先触碰目标设备、后触碰主设备;

步骤S103、媒介设备M触碰一个目标设备B,以向该目标设备B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可包含承载类型,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该切换媒介响应包含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获取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4、媒介设备M将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保存到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

步骤S105、媒介设备M判断是否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若未接收到,则返回执行步骤S103;若接收到,则确定候选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完毕,并继续执行步骤S107;

步骤S107、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以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从而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8、媒介设备M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所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9、媒介设备M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该切换初始化请求包含所有目标设备B的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初始化响应,该切换初始化响应包含主设备A针对每个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与实施例2类似,步骤S109还可以包括其他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10、主设备A基于其针对每个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分别初始化其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将图5与图2进行比较,并结合以上介绍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利用步骤S301替换步骤S106,即不使用设备选择命令,而是根据多对一(即触碰顺序为先触碰目标设备、再触碰主设备)的模式选择来确定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身份。

因此,针对实施例2的大部分详细解释和特别说明,例如关于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的类型、关于连接配置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关于切换初始化消息的扩展等,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并在此不再赘述。并且,与前述实施例2、3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性。

例如,假设要辅助主设备A建立与N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的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可以只有N+1次,包括: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前触碰N次,以完成N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后触碰1次,以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实现主设备A对主设备A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即,与实施例2、3相比,本实施例所需的触碰次数可减少1次。

与前述实施例2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避免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实施例2、3类似,媒介设备M还可以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后、即在步骤S105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所有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已收集完毕,以提醒用户使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即执行步骤S107。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5示出步骤S301在步骤S102之后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301可在步骤S102之前执行,还可与步骤S102同时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7之前确定目标设备和主设备的触碰顺序即可。

实施例5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1、媒介设备M接收角色指示命令,以确定其要作为基于NFC辅助一个主设备A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媒介;另外,还可以不使用步骤S101,而是在开始时进行步骤S102和S301,也可以达到后续目的;

步骤S102、媒介设备M使其上的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为空;

步骤S301、媒介设备M选择多对一模式,以确定先触碰目标设备、后触碰主设备;

步骤S401、媒介设备M将计数器的计数值置为0,相当于初始化计数器;步骤S401也可以在S301之前进行;

步骤S103、媒介设备M触碰一个目标设备B,以向该目标设备B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可包含承载类型,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该切换媒介响应包含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获取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402、媒介设备M使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S402还可以在S104之后且S105之前的一个时刻进行。

步骤S104、媒介设备M将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保存到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

步骤S105、媒介设备M判断是否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若未接收到,则返回执行步骤S103;若接收到,则确定候选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完毕,并继续执行步骤S107;

步骤S107、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以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从而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403、媒介设备M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

步骤S404、媒介设备M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保存的一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以确定该目标设备B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405、媒介设备M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该切换初始化请求包含所确定目标设备B的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初始化响应,该切换初始化响应包含主设备A针对该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406、主设备A基于其针对该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初始化其与该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

步骤S407、媒介设备M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大于0,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S107,否则结束本流程。

通过将图6与图5进行比较,并结合以上介绍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步骤S301与步骤S103之间增加了步骤S401、并在步骤103之后与步骤S104之间增加了步骤S402,以统计目标设备B的个数;以及将步骤S108~S110替换为步骤S403~S407,以通过连续地触碰主设备A来依次实现主设备A对其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从而无需对CH 1.3规范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以包含多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

因此,针对实施例2~4的大部分详细解释和特别说明,例如关于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的类型以及关于连接配置信息的匹配处理等,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并在此不再赘述。并且,与前述实施例2~4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性。

例如,假设要辅助主设备A建立与N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的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可以最多为2N次,包括: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前触碰N次,以完成N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后触碰N次,以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实现主设备A对其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与实施例4相比,本实施例所需的触碰次数从N+1增加至2N。但是,由于无需对现有CH 1.3规范中的切换初始化消息进行扩展,并且后面N次触碰都是在主设备A旁连续进行的,即无需用户手持媒介设备M在主设备A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往返,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仍能够有效提高用户操作的简便性。

与前述实施例2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避免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实施例2~4类似,媒介设备M还可在接收到获取完成命令之后、即在步骤S105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所有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已收集完毕,以提醒用户使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即执行步骤S107。

需要说明的是,与实施例4类似,尽管图6示出步骤S301在步骤S102之后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301可在步骤S102之前执行,还可与步骤S102同时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7之前确定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触碰顺序即可。

此外,尽管图6示出步骤S403在步骤S404之前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403还可在步骤S404、S405和S406中任一之后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7之后并且步骤S407之前完成计数器的计数值的更新即可。

实施例6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1、媒介设备M接收角色指示命令,以确定其要作为基于NFC辅助一个主设备A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媒介;另外,还可以不使用步骤S101,而是在开始时进行步骤S102和S301,也可以达到后续目的;

步骤S102、媒介设备M使其上的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为空;

步骤S301、媒介设备M选择多对一模式,以确定先触碰目标设备、后触碰主设备;

步骤S501、媒介设备M接收数量指示命令,以确定目标设备的个数N;

步骤S401、媒介设备M将计数器的计数值置为0;

步骤S103、媒介设备M触碰一个目标设备B,以向该目标设备B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可包含承载类型,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该切换媒介响应包含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获取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402、媒介设备M使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步骤S104、媒介设备M将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保存到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

步骤S502、媒介设备M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N;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S103;若否,则确定候选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完毕,并继续执行步骤S107;

步骤S107、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以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从而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8、媒介设备M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所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9、媒介设备M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该切换初始化请求包含所有目标设备B的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初始化响应,该切换初始化响应包含主设备A针对每个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与实施例2类似,步骤S109还可以包括其他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10、主设备A基于其针对每个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分别初始化其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将图7与图6进行比较,并结合以上介绍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步骤S401之前增加了步骤S501、并将步骤105替换为步骤502,以基于设定的目标设备个数N来判断候选连接配置信息是否收集完毕,而无需使用获取完成命令;以及,将步骤S403~S407替换为步骤S108~S110,以通过仅1次触碰主设备A来实现主设备A对主设备A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而无需连续地触碰主设备A多次。

因此,针对实施例2~5的大部分详细解释和特别说明,例如关于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的类型、关于连接配置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关于切换初始化消息的扩展等,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并在此不再赘述。并且,与前述实施例2~5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性。

例如,假设要辅助主设备A建立与N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的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可以为N+1次,包括:先触碰N次,以完成N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再触碰1次,以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实现主设备A对主设备A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所需的触碰次数一样。

与前述实施例2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避免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实施例2~5类似,媒介设备M还可在触碰了N个目标设备B之后、即在步骤S502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所有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已收集完毕,以提醒用户使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即执行步骤S107。

需要说明的是,与实施例4、5类似,尽管图7示出步骤S301在步骤S102之后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301可在步骤S102之前执行,还可与步骤S102同时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7之前确定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触碰顺序即可。

此外,尽管图7示出步骤S501在步骤S401之前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501还可跟步骤S401合并,还可在步骤S102、S301和S401中任一之前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3之前确定目标设备的个数即可。

以及,尽管图7示出步骤S402在步骤S104之前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402还可在步骤S104之后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3之后并且步骤S502之前完成计数器的计数值的更新即可。

实施例7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7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1、媒介设备M接收角色指示命令,以确定其要作为基于NFC辅助一个主设备A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媒介;另外,还可以不使用步骤S101,而是在开始时进行步骤S102和S301,也可以达到后续目的;

步骤S102、媒介设备M使其上的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为空;

步骤S301、媒介设备M选择多对一模式,以确定先触碰目标设备、后触碰主设备;

步骤S501、媒介设备M接收数量指示命令,以确定目标设备的个数N;

步骤S401、媒介设备M将计数器的计数值置为0;

步骤S103、媒介设备M触碰一个目标设备B,以向该目标设备B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可包含承载类型,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该切换媒介响应包含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获取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104、媒介设备M将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保存到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

步骤S402、媒介设备M使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步骤S502、媒介设备M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N;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S103;若否,则确定候选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完毕,并继续执行步骤S107;

步骤S107、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以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从而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403、媒介设备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

步骤S404、媒介设备M将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保存的一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以确定该目标设备B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405、媒介设备M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该切换初始化请求包含所确定目标设备B的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初始化响应,该切换初始化响应包含主设备A针对该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406、主设备A基于其针对该目标设备B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初始化其与该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

步骤S407、媒介设备M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大于0,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S107,否则结束本流程。

通过将图8与图7进行比较,并结合以上介绍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主要区别在于:将步骤S108~S110替换为步骤S403~S407,以通过连续地触碰主设备A来依次实现主设备A对其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从而无需对CH 1.3规范中的Hi记录进行扩展以包含多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

因此,针对实施例2~6的大部分详细解释和特别说明,例如关于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保存的连接配置信息的类型以及关于连接配置信息的匹配处理等,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并在此不再赘述。并且,与前述实施例2~6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性。

例如,假设要辅助主设备A建立与N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的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可以最多为2N次,包括:先触碰N次,以完成N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再触碰N次,以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实现主设备A对其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通信连接的切换初始化。与实施例6相比,本实施例所需的触碰次数从N+1增加至2N。但是,与实施例5一样,由于无需对现有CH 1.3规范中的切换初始化消息进行扩展,并且后面N次触碰都是在主设备A旁连续进行的,即无需用户手持媒介设备M在主设备A与每个目标设备B之间往返,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仍能够有效提高用户操作的简便性。

与前述实施例2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避免目标设备之间的误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实施例2~6类似,媒介设备M还可在触碰了N个目标设备B之后、即在步骤S502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所有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已收集完毕,以提醒用户使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即执行步骤S107。

需要说明的是,与实施例4~6类似,尽管图8示出步骤S301在步骤S102之后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301可在步骤S102之前执行,还可与步骤S102同时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7之前确定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触碰顺序即可。

此外,与实施例6类似,尽管图8示出步骤S501在步骤S401之前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501还可在步骤S102、S301和S401中任一之前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3之前确定目标设备的个数即可。

以及尽管图8示出步骤S403在步骤S404之前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403还可在步骤S404、S405和S406中任一之后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107之后并且步骤S407之前完成计数器的计数值的更新即可。

实施例8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8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1、媒介设备M接收角色指示命令,以确定其要作为基于NFC辅助一个主设备A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媒介;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本步骤,直接执行步骤S701;

步骤S701、媒介设备M选择一对多模式,以确定先触碰主设备、后触碰目标设备;

步骤S702、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并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可包含承载类型,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该切换媒介响应包含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703、媒介设备M触碰一个目标设备B,并向该目标设备B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从而获取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704、媒介设备M将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以确定主设备A的与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705、媒介设备M向该目标设备B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该切换初始化请求包含主设备A的与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初始化响应,该切换初始化响应包含该目标设备B针对主设备A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706、该目标设备B基于其针对主设备A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初始化其与主设备A之间的通信连接;

步骤S707、媒介设备M保存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同时释放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例如删除或者标记为不可用;

步骤S708、媒介设备M判断是否接收到建立完成命令,若未接收到,则返回执行步骤S703,若接收到,则结束本流程。

对于步骤S7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媒介设备M可仅保存主设备A的特定类型的连接配置信息、例如蓝牙连接配置信息。并且,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在步骤S704中,媒介设备M只需将所保存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与该目标设备B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在一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中,若某一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中不包含所述特定类型的连接配置信息、例如不包含蓝牙连接配置信息,则媒介设备M可输出告警消息以提醒用户该目标设备B不支持所述特定类型的连接。

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707中,媒介设备M可保存主设备A的所有类型的连接配置信息,例如蓝牙连接配置信息和Wi-Fi连接配置信息等都保存。并且,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在步骤S704中,媒介设备M将按连接类型进行匹配处理,例如将所保存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与目标设备B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将所保存的Wi-Fi连接配置信息与目标设备B的Wi-Fi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当然,媒介设备M还可以针对某特定类型的连接进行优先匹配处理,例如优先匹配连接配置信息列表中所保存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蓝牙连接配置信息。

此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实施例2~7类似,媒介设备M可使用连接配置信息列表来保存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在步骤S702之前还要执行步骤S102,以使媒介设备M将其上的连接配置信息列表置为空。

通过将图9与图5进行比较,并结合以上介绍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主要区别在于:利用步骤S701替换步骤S301,从而根据一对多(即触碰顺序为先触碰主设备、再触碰目标设备)的模式选择来确定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身份,而不是根据多对一(即触碰顺序为先触碰目标设备、再触碰主设备)的模式选择来确定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身份;以及,利用步骤S702替换步骤S103~S105、利用步骤S703~708替换步骤S107~S110,以使媒介设备M持续保存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直至接收到建立完成命令,并在接收到建立完成命令之前每触碰一个目标设备B,就获取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实现该目标设备B对主设备A的切换初始化。

换言之,通过在基于一对多的模式选择确定了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身份之后,使媒介设备M保存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直至接收到建立完成命令,并在接收到建立完成命令之前每触碰一个目标设备B,获取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实现该目标设备B对主设备A的切换初始化,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明显减少了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即提高了操作简便性。

例如,假设要辅助主设备A建立与N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的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只有N+1次,包括:先触碰1次,以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之后触碰N次,以完成N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并实现每个目标设备B对主设备A的切换初始化。即,本实施例所需的触碰次数与实施例4、6一样。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媒介设备M保存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释放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可有效避免目标设备B之间的误连接。因此,与前述实施例2~7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获得有效避免误连接并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性的有益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媒介设备M还可在接收到建立完成命令之后、即在步骤S708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所有目标设备B均与主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以提醒用户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9示出步骤S701在步骤S702之前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701还可在步骤S702之后执行,或者与步骤S702同时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703之前确定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触碰顺序即可。

实施例9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9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01、媒介设备M接收角色指示命令,以确定其要作为基于NFC辅助一个主设备A建立与多个目标设备B的通信连接的切换媒介;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本步骤,直接执行步骤S701;

步骤S701、媒介设备M选择一对多模式,以确定先触碰主设备、后触碰目标设备;

步骤S702、媒介设备M触碰主设备A,并向主设备A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可包含承载类型,然后接收主设备A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该切换媒介响应包含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801、媒介设备M接收数量指示命令,以确定目标设备B的个数N;

步骤S802、媒介设备M将计数器的计数值置为0;

步骤S703、媒介设备M触碰一个目标设备B,并向该目标设备B发送切换请求,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媒介响应,从而获取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704、媒介设备M将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与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处理,以确定主设备A的与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705、媒介设备M向该目标设备B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该切换初始化请求包含主设备A的与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相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然后接收该目标设备B反馈的切换初始化响应,该切换初始化响应包含该目标设备B针对主设备A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

步骤S706、该目标设备B基于其针对主设备A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初始化其与主设备A之间的通信连接;

步骤S707、媒介设备M保存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同时释放该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例如删除或者标记为不可用;

步骤S803、媒介设备M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

步骤S804、媒介设备判断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否小于N,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S703,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通过将图10与图9进行比较,并结合以上介绍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步骤S703之前增加了步骤S801~S802、并将步骤708替换为步骤803~804,以基于设定的目标设备个数N来判断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是否完毕,而无需使用建立完成命令。

因此,针对实施例8的大部分详细解释和特别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并在此不再赘述。并且,与前述实施例2~8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性。

例如,假设要辅助建立主设备A分别与N个目标设备B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的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中,媒介设备M所需的触碰次数可以为N+1次,包括:先触碰1次,以获取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之后触碰N次,以完成N个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收集,并实现每个目标设备B对主设备A的切换初始化。即,本实施例所需的触碰次数与实施例4、6、8一样,其中实施例4及实施例6需要对现有切换初始化消息进行扩展才能达到减少碰触次数的技术效果,实施例8及本实施例则可以在无需对现有切换初始化消息进行扩展的情况下,实现减少碰触次数简化操作流程的技术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媒介设备M保存主设备A的连接配置信息,释放目标设备B的连接配置信息,可有效避免目标设备B之间的误连接。因此,与前述实施例2~7类似,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同样可以获得有效避免误连接并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性的有益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实施例8类似,媒介设备M还可在触碰了N个目标设备之后、即在步骤S804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提示用户所有目标设备B均与主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以提醒用户整个通信连接建立过程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与实施例8类似,尽管图10示出步骤S701在步骤S702之前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701还可在步骤S702之后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703之前确定主设备和目标设备的触碰顺序即可。

此外,尽管图10示出步骤S801在步骤S802之前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801还可在步骤S802之后执行,或者与步骤S802同时执行,还可以在步骤S702之前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703之前确定目标设备的个数即可。

以及,尽管图10示出步骤S803在步骤S707之后执行,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步骤S803可在步骤S703、S704、S705、S706和S707中任一之前执行,只要能够在步骤S802之后并且步骤S804之前完成计数器的计数值的更新即可。

实施例10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0的一种媒介设备,如图11所示,该媒介设备10包括:获取模块110,确定模块120,建立模块130。

获取模块110,用于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获取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

确定模块120,与获取模块110连接,用于在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或之后或过程中,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所述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

建立模块130,与确定模块120连接,用于将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主设备分别与每个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20被配置为:确定最先与媒介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同时获取模块110被配置为:先与主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再分别与每个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分别获取主设备与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进一步地,建立模块130被配置为:在每次与一个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并且在与下一个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将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向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以使各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初始化对主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20被配置为:确定最后与媒介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主设备;进一步地,获取模块110被配置为:媒介设备先分别与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最后与主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分别获取主设备与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并保存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

此外,确定模块120还可以被配置为:根据设备选择命令确定候选设备中的一个为主设备;或者将在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与所述媒介设备最先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设备,确定为所述主设备。

进一步地,建立模块130可以被配置为:将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向主设备发送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有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每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主设备初始化对各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此外,建立模块130也可以被配置为:将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依次与每个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并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上述第一通信连接包括近场通信NFC,第二通信连接包括蓝牙连接和/或无线保真Wi-Fi连接。

实施例11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媒介设备的结构框图。所述媒介设备1100可以是具备计算能力的可携带的便携式计算机或终端等。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节点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所述媒介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1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120、存储器(memory)1130和总线1140。其中,处理器1110、通信接口1120、以及存储器1130通过总线11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120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其中网络设备包括例如虚拟机管理中心、共享存储等。

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程序。处理器11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1130用于存放文件。存储器11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130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1130还可能被分块,并且所述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

通信接口1120用于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以获取所述候选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存储器1130,用于保存通过所述通信接口所获取到的连接配置信息;以及处理器1110,与所述通信接口1120以及所述存储器1130连接,用于在所述通信接口1120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或之后或过程中,确定一个所述候选设备为主设备、其他所述候选设备为目标设备,并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使所述主设备分别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建立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确定最先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在所述通信接口1120每次与一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并且在与下一个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前,所述处理器1110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并经由所述通信接口1120向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发送切换初始化请求,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以使所述当前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目标设备初始化对所述主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确定最后与所述媒介设备进行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的候选设备为所述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根据设备选择命令确定所述候选设备中的一个为所述主设备;或者将在所述通信接口1120与至少三个候选设备进行第一通信连接之后,与所述媒介设备最先进行第一通信连接的设备,确定为所述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经由所述通信接口1120向所述主设备发送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所有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经由所述通信接口1120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所述一个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每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10被配置为:将所述主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依次与每个所述目标设备的连接配置信息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经由所述通信接口1120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请求,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请求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匹配的连接配置信息;经由所述通信接口1120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至少两个切换初始化响应,每个所述切换初始化响应包括所述主设备针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设备选定的连接配置信息,从而使所述主设备初始化对各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包括近场通信NFC,所述第二通信连接包括蓝牙连接和/或无线保真Wi-Fi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示例性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形式来实现,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针对特定的应用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如果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来实现所述功能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则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是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的。该计算机软件产品通常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