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026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运用在移动通信装置上的云端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在移动通信装置上运用云端技术提供社团或企业组织作为信息交换的系统为数甚多,然而,现有移动信息传递技术仍存有许多缺失,以致无法满足公司治理之用。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1312971的“接收信息的方法”,其中公开一种接收信息的方法,适用于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一信息;在接收到信息时,依据内建于电子装置的网络地址联机至服务器;自服务器中取得多媒体档案;并且,下载并播放多媒体档案。此现有技术一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短信的呈现画面亦非常阳春,仅仅显示短信的内容以及提供编辑短信等简单的操作功能。对于经常利用短信功能与他人联络的用户,除了重视提示功能之外,丰富的短信接口亦非常重要”(见其说明书第[0002]段)。至于现有技术一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则为“通过信息来下载多媒体档案”。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573268的“频道订阅及推播系统和方法”,其中公开一种频道订阅及推播系统和方法,用户通过移动通信装置链接上WML服务器,以订阅频道。WML服务器产生订阅表并编码订阅表为SS DTD。SQL服务器接收存储SSDTD,并且根据SS DTD判断频道的信息是否有被更新。若是,SQL服务器发送一更新信息至推播服务器,推播服务器接收更新信息并推播更新信息至移动通信装置。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更新信息,用户根据更新信息通过移动通信装置链接上WML服务器,以下载最新信息。此现有技术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用户自己必须主动查询之前所订阅的信息是否有被更新,导致用户无法实时得知最新信息。2.用户所收到的信息往往没有被分类、组织及管理,让用户阅读起来相当杂乱。3.一般移动通信装置固然得到订阅的信息,但是无法分类、组织及管理,没有办法实现用户同时订阅多种信息的 功能”(见其说明书[发明背景]最后一段)。至于现有技术二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则为“一旦频道的信息被更新时,可以利用推播技术告知用户,让用户可以立刻得知最新信息。并且,用户所接收到的频道的信息已被分类组织及管理,让用户便于阅读”。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I359600的“关联具有交递内容的移动频道订阅的方法及系统”,其中公开一种用于在一移动网络中建立用于频道订阅的一交递内容的方法与系统,其包括以下步骤:自所述移动网络中的一移动器件与一内容提供商建立一订阅;以及传递一交递内容至一交递服务器。此现有技术三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其他替代包括基于SMS的推播及广播或小区广播。在为广播的情形下,无法定制交递来满足一特定用户或一特定器件的能力的需要。因此所述系统不具有与其相关联的智慧”(见其说明书第[0005]段)。而现有技术三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则为“提供一订阅模型及拓朴,其中将订阅信息与一交递内容两者传达至一交递服务器或一内容提供商”。

另有一种现有技术四,以云端、移动通信装置与推播技术提供个人对个人或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换服务,例如由韩国NHN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LINE株式会社所开发的“Line”应用程序及其后端的系统,以及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应用程序及其后端的系统。现有技术四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短信传送的信息内容不够多样化,无法以更生动、更活泼的方式拉近沟通距离”。而现有技术四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则为“提供个人对个人或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换(聊天室)服务,并强化更生动、更活泼的信息贴图”。

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云端服务器均无专题管理模块以因应“即使参与人相同,不同的专题讨论信息应分别记录”,例如:公司内某小组的多位成员同时参与数个不同的项目,现有技术因缺乏专题管理模块以致无法将不同的项目讨论信息分别记录,致使所有不同的项目讨论信息混杂记录在一起,日后不易区分或查询,现有技术四((Line与WhatsApp)的聊天室是以“参与成员”区别不同的记录(即,Member Oriented),当参与成员相同时即会接续前一次的记录,假设“成员A”、“成员B”与“成员C”三人利用现有技术四开设聊天室讨论“项目A”与“项目B”两个不同的专题,三人在任何时候进入讨论不同的专题都是利用同一聊天室(由于参与成员相同,故,同一聊天室),因此“项目A”与“项目B”的聊天记录(即,信息)皆混杂记录在一起。

故,实有必要提出一种应用于一云端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及其应用于存取所述云端的一移动通信装置,在数据库中依不同的专题分别存储各自的信息于独立的 区块(即,Subject Oriented),并且在客户端提供查看独立专题区块信息的图形化用户接口,以提升用户的工作效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依据不同的专题分别存储各自的信息于独立的区块,并在客户端提供查看独立专题区块信息的图形化用户接口。

本发明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包含:一数据库,存储有多个专题区块以及多个成员信息,每个所述专题区块包含一专题标识符以及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一首发信息;一服务器,存取所述数据库,包含:一第一网络通信模块,与关联所述成员信息之一的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网络联机;一登入验证模块,验证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经由网络联机所述服务器;以及一专题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上传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一回复专题指令与一回复信息,而在对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所述专题区块内存储所述回复信息并使所述回复信息与所述首发信息产生关联;以及一推播网关,依据所述首发信息或所述回复信息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外部推播主机发送所述推播通知至关联所述成员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其中,由所述数据库、所述服务器及所述推播网关组合成一云端。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服务器包含一阅读记录管理模块,依据关联所述首发信息或所述回复信息的一已读/未读信息,以产生关联于所述成员信息的一已读列表或一未读列表。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已读/未读信息记录关联所述成员信息对所述首发信息或所述回复信息的一已读/未读状态。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及一屏幕,所述处理器执行多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一第一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一第二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推播通知后,自所述服务器下载对应于一推播通知序号的所述首发信息的一信息内容;一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依所述专题标识符区分显示,将所述专题标识符所关联的所述首发信息显示于所述屏幕上;以及一第四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所述回复信息输入,并产生关联所述专题标 识符的所述回复专题指令,将所述回复信息以及所述回复专题指令上传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一未读列表。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响应所述首发信息的一阅读指令并上传一已读状态。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响应所述首发信息的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一已读列表。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显示所述未读列表时,对应所述成员信息显示一时间标记。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时间标记是选自:一“最后一次登入系统的时间”以及一“最后一次进入聊天室的时间”。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数据库以一次的数据存取将整个所述专题区块的所述首发信息及所述回复信息加载。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每个所述专题区块包含一接收端设定,且所述成员信息关联所述接收端设定。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回复专题指令包含所述接收端设定。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专题管理模块以所述回复专题指令的所述接收端设定覆写所述专题区块的所述接收端设定。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服务器包含一第一信息模块,依据所述接收端设定产生一信息接收端列表,所述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至少一关联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推播标识符。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专题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上传一新增专题指令与所述首发信息而在所述数据库创建新的所述专题区块。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新增专题指令包含一接收端设定,且所述专题管理模块设置所述专题标识符与所述接收端设定并存储所述首发信息于所述专题区块。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专题管理模块响应所述回复专题指令,而在所述专题区块内创建新的一第二层区块并设置一专题第二层标识符以存储所 述回复信息。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系统,包含:一数据库,存储有多个专题区块以及多个成员信息,每个所述专题区块包含一专题标识符、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一首发信息以及至少一已读/未读信息,所述已读/未读信息记录关联所述成员信息对所述首发信息的一已读/未读状态;一服务器,存取所述数据库,包含:一第一网络通信模块,与关联所述成员信息之一的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网络联机;一专题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上传一新增专题指令与所述首发信息而在所述数据库创建所述专题区块,并设置所述专题标识符且存储所述首发信息于所述专题区块;以及一阅读记录管理模块,依据所述已读/未读信息比对所述成员信息以产生一已读列表或一未读列表;以及一推播网关,依据所述首发信息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外部推播主机发送所述推播通知至关联所述成员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其中,由所述数据库、所述服务器及所述推播网关组合成一云端。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系统,较佳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及一屏幕,所述处理器执行多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一第一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推播通知后,自所述服务器下载对应于一推播通知序号的所述首发信息;以及一第二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依所述专题标识符区分显示,将所述专题标识符所关联的所述首发信息显示于所述屏幕上,并响应一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所述未读列表,或响应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所述已读列表;以及一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所述首发信息输入,并产生所述新增专题指令,将所述首发信息以及所述新增专题指令上传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应用于由一数据库、一服务器与一推播网关所组合的一云端,所述方法包含:于所述数据库存储有多个专题区块以及多个成员信息,每一所述专题区块包含一专题标识符以及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一首发信息;所述服务器与关联所述成员信息之一的一移动通信装置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所上传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一回复专题指令与一回复信息,在所述专题区块内存储所述回复信息并使所述回复信息与所述首发信息产生关联;以及,所述推播网关依据所述首发信息或所述回复信息产生一推播通知,并通过一推播主机发送所述推播通知至所述移动通信装置。

本发明上述企业移动信息方法,较佳地,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 及一屏幕,所述处理器执行多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一第一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一第二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推播通知后,自所述服务器下载对应于一推播通知序号的所述首发信息或所述回复信息;一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依所述专题标识符区分显示,将所述专题标识符所关联的所述首发信息或所述回复信息显示于所述屏幕上;以及一第四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所述回复信息输入,并产生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所述回复专题指令,将所述回复信息以及所述回复专题指令上传给所述服务器。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应用存取一云端的一移动通信装置,所述云端由一数据库、一服务器与一推播网关所组合,其中所述数据库存储有多个专题区块以及多个成员信息,所述专题区块包含一专题标识符以及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一首发信息,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及一屏幕,所述处理器执行多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一第一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一第二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根据一推播通知自所述服务器下载所述专题区块的所述首发信息;一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依所述专题标识符区分显示,将所述专题标识符所关联的所述首发信息显示于所述屏幕上;以及,一第四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一回复信息输入,并产生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一回复专题指令,将所述回复信息以及所述回复专题指令上传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回复专题指令在所述专题区块内使所述回复信息与所述首发信息产生关联。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企业移动信息方法,应用存取一云端的一移动通信装置,所述云端由一数据库、一服务器与一推播网关所组合,其中所述数据库存储有多个专题区块以及多个成员信息,所述专题区块包含一专题标识符、关联所述专题标识符的一首发信息以及至少一已读/未读信息,所述已读/未读信息记录关联所述成员信息对所述首发信息的一已读/未读状态,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及一屏幕,所述处理器执行多个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包含:一第一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一第二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所述首发信息输入,并产生一新增专题指令,将所述首发信息以及所述新增专题指令上传给所述服务器;以及一第三程序指令,使所述移动通信装置响应一 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一未读列表,或响应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一已读列表,其中所述未读列表或所述已读列表是依据所述已读/未读信息比对所述成员信息所产生。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专题区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显示已读列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显示已读列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

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专题摘要浏览示意图;

图9本发明一实施例专题内容示意图一;及

图10本发明一实施例专题内容示意图二。

符号说明:

10:服务器

12:第一网络通信模块

14:登入验证模块

16:专题管理模块

18:第一信息模块

20:阅读记录管理模块

22:数据库

24:推播网关

26:推播主机

28:移动通信装置

30:应用程序

32:第二网络通信模块

34:登入模块

36:数据存取模块

38:第二信息模块

40:信息输入模块

42:云端

44:动态消息

46:容器

48:专题区块

50:新增信息按键

52:信息摘要

54:信息输入方块

56:发送键

58:首发信息完整内容

60:布达对象

62:回复信息完整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谓的“企业移动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是应用于移动公布栏(Bulletin Board)的公布栏信息,属于由上至下的布达信息,例如:公司重要公告;在一实施例中是应用于移动聊天室(Chat Room)的聊天信息,例如:一个部门的所有成员以聊天室进行多人在线会议,互相传送聊天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是应用于移动动态消息(Timeline News,或称News Feed)的贴文(Article),例如:一位部门成员发送一则贴文予部门同仁。

参阅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本发明系统包含有:服务器端(即云端42)的数据库22、服务器10与推播网关24,以及客户端的移动通信装置28。于 此,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之间能经由外部推播系统进行通信,但此外部推播系统并非本发明系统的限制,仅用以说明。数据库22存储有多个专题区块以及多个成员信息,每个专题区块包含至少一首发信息、一接收端设定(即信息的布达对象)、一专题标识符(Subject ID)以及一已读/未读信息,本发明依不同的专题将关联该专题标识符的首发信息及回复信息存储至不同的专题区块,专题区块并设置不重复的专题标识符,所谓的“专题”并非指信息的“主旨”或“标题”,而是指用户以“新增专题指令”输入一则新的信息(首发信息)即产生一个新的专题,例如:点选“新增信息按键”,故,用户可依不同的项目产生不同的专题以区分所有讨论的信息,每个信息包含信息内容(Message Content),每个成员信息包含账号及密码,至于已读/未读信息则是指关联已阅读过或未阅读过首发信息的信息内容的成员列表,即“已阅读过首发信息的信息内容的所有已读成员”或“未阅读过首发信息的信息内容的所有未读成员”,已读/未读信息也就是记录关联该成员信息对首发信息的一已读/未读状态,例如:某一首发信息已被10位成员读过,在已读/未读信息中即记载这10位已读过的成员或记载收到该首发信息的所有成员中未读过的成员。而数据库22中每一篇首发信息皆各自有其对应的已读/未读信息,并且,已读信息是随成员的移动通信装置28的一已读状态上传后即更新。

又,本发明所谓的专题区块是指数据库22于存储数据至内存时在物理上将关联的数据(即同一专题的首发信息及回复信息,包含第二层区块、第三层区块…等所有子层区块)存储至相邻的位置(即,“扇区”,Sector),当数据库22读取(Loading,或称加载)时即可在一次的I/O存取(即,硬盘读取头在磁盘转动一次的存取动作)便将整个专题区块(包含所有子层区块)内的数据加载,可大幅减少现有技术I/O存取的次数,亦即提高数据库22效能。而现有技术并未将关联的数据存储至相邻的扇区,故,现有技术需要多次的I/O存取才能读取完散置各扇区的关联数据。

服务器10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并以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方式实施以下模块:第一网络通信模块12、登入验证模块14、专题管理模块16、第一信息模块18及阅读记录管理模块20。第一网络通信模块12用以与客户端的移动通信装置28的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建立网络联机,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该网络联机是基于TCP协议(包含Socket及WebSocket联机)、HTTP协议或HTTPS协议。登入验证模块14,验证移动通信装置28经由网络联机服务器10,并接收某成员通过移动通信装置28 所上传的账号及密码,然后将账号及密码与数据库22中所存储该成员信息的账号及密码进行验证。专题管理模块16接收上传的“新增专题指令”与首发信息(两者之间具有关联性),在数据库22创建新的专题区块并设置专题标识符以存储首发信息,由于新增专题指令包含接收端设定(即,信息布达对象),故,专题管理模块16依据新增专题指令中的接收端设定为此专题区块设置同样的接收端设定;以及,接收上传关联该专题标识符的回复专题指令与回复信息(两者之间具有关联性),而在对应该专题标识符的该专题区块内创建新的“第二层区块”并设置“专题第二层标识符”以存储回复信息,并使该回复信息与该首发信息产生关联。第一信息模块18依据接收端设定产生信息接收端列表,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至少一关联移动通信装置28的推播标识符(Push ID),一个推播标识符是对应至一位成员的接收装置(即移动通信装置28),在设定信息的布达对象(即,接收端设定)时通常是以勾选的方式选取组织通信簿中的成员,第一信息模块18需进行对照工作(Mapping)才能将布达对象(即,“组织通信簿中被选取的成员”)转换产成信息接收端列表(即被选取成员的“推播标识符”)。阅读记录管理模块20依据用户(即成员)自移动通信装置28所上传“针对某一首发信息的已读状态”将其记录于数据库22的已读信息中;当用户上传“针对某一首发信息的已读列表查询指令”时,阅读记录管理模块20即依据该首发信息的已读信息产生关联成员信息的已读列表;当用户上传“针对某一首发信息的未读列表查询指令”时,阅读记录管理模块20即依据该首发信息的已读信息比对成员信息(当初信息的布达对象,即,“接收端设定”或“信息接收端列表”)以产生关联成员信息的未读列表,例如:当初某首发信息的布达对象有30位成员,而已读信息中记载有10位成员,未读列表的产生方式是由阅读记录管理模块20将已读信息与原本的布达对象(“接收端设定”或“信息接收端列表”)进行一比对工作。

本发明一实施例是数据库22于创建新的专题区块时依据新增专题指令中包含的接收端设定(即,信息布达对象)设置专题区块的接收端设定,意即,当创建新的专题区块时即设置完成日后要接收此区块所有关联信息(即,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的成员(信息布达对象);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回复专题指令亦可包含接收端设定(由信息输入模块40所设定),当回复专题指令包含接收端设定时,专题管理模块16以回复专题指令的接收端设定覆写(Overwrite)原本专题区块的接收端设定,例如:原本某一专题的信息(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其布达对象(即,接收端设定)仅有“成员A”、“成员B” 与“成员C”三人,但是后来“成员B”于回复信息(即,存储于第二层区块)中另外新增一位讨论参与人“成员D”,于是,当再有任何回复信息存储至此一专题区块时,“成员A”、“成员B”、“成员C”及“成员D”四人皆会收到推播通知并可参与讨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服务器10所包含的上述各模块应被理解为一种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各模块的技术特征可以多个程序指令或应用程序的一部份来表达,但是各模块的技术效果必须是以一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或应用程序的形式(即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来实现,而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即是通过这样的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来获得改善。

上述服务器10与数据库22并未限定部署于特定数量的设备上,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服务器10与数据库22两者可部署于同一台设备之上,又或者,两者可各自部署于丛集(Cluster)结构的设备上,或者异地的丛集设备上。

推播网关24依据首发信息或回复信息产生推播通知(Push Notification),并通过外部推播主机26(例如:MPNS、GCM以及APNS)发送推播通知至信息接收端列表所对应的移动通信装置28。其中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首发信息或回复信息的推播通知包含部份或完整的信息内容以及信息接收端列表上的推播标识符,而推播通知包含一个不重复的推播通知序号(或是至少在近期数据可查询的范围内为不重复)。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谓推播通知的“部份或完整的信息内容”是取决于信息内容的长度,以APNS为例来说明,其允许的最大信息内容(Payload)长度为256Bytes,当某一信息的内容少于256Bytes时其推播通知即包含了信息的完整内容,当某一信息的内容大于256Bytes时其推播通知仅包含信息的部份内容(即前256Bytes部份)。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信息(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包含一个信息主旨(Message Subject),其推播通知是以信息主旨发送。

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28为运行iOS、Android或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移动通信装置28包含一或多个处理器及一屏幕,该处理器可执行多个程序指令或应用程序30(即Application,又称App)。该处理器执行该应用程序30包含: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登入模块34、数据存取模块36、第二信息模块38以及以信息输入模块40。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用以与服务器10的第一网络通信模块12建立网络联机,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该网络联机是 基于TCP协议、HTTP协议或HTTPS协定。登入模块34接收用户(即成员)从移动通信装置28的输入接口所输入的账号及密码,并上传至服务器10以进行验证,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账号及密码可暂存于移动通信装置28的内存,在一段时间之内(例如:一天或一星期)重复登入皆不需手动输入账号及密码,即可自动登入。数据存取模块36接收推播通知后触发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与服务器10的第一网络通信模块12建立网络联机(TCP协议、HTTP协议或HTTPS协议),再自服务器10下载对应于推播通知序号的首发信息或回复信息的完整内容。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与第一网络通信模块12建立的网络联机采TCP协议或WebSocket协议(属于一种TCP协议,但由客户端发出的Handshake请求为HTTP形式),此实施例的数据存取模块36是直接下载信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与第一网络通信模块12建立的网络联机采HTTP协议或HTTPS协议,此实施例的数据存取模块36是以轮询(Polling)技术下载信息。第二信息模块38依专题标识符区分显示,将专题标识符所关联的信息显示于屏幕上,亦即,本发明可将不同的专题分开显示于屏幕上,同一专题关联的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是显示在一起,以便用户阅读/查询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时可依专题区分;接受“信息的阅读指令”并上传“已读状态”,意即,当用户阅读某一首发信息时(产生阅读指令),第二信息模块38将“已读状态”(即,用户已读此首发信息的信息)上传至服务器10;接受“信息的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已读列表,意即,当用户针对某一首发信息下达“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例如点选一个“已读”按键)后,第二信息模块38即上传“已读列表查询指令”,接着下载针对该首发信息的已读列表,并将已读列表显示于屏幕上;接受“信息的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未读列表,当用户针对某一首发信息下达“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例如点选一个“未读”按键)后,第二信息模块38即上传“未读列表查询指令”,接着下载针对该首发信息的未读列表,并将未读列表显示于屏幕上。

上述该处理器可执行多个程序指令包含:第一程序指令,使移动通信装置28与服务器10建立网络联机,以进行登入验证;第二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信装置28接收推播通知后,自服务器10下载对应于推播通知序号的该首发信息或该回复信息的信息内容;第三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信装置28依该专题标识符区分显示,将该专题标识符所关联的该首发信息或该回复信息显示于屏幕上,并响应未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未读列表,亦可响应首发信息的阅读指令并上传已读状态或响应该首 发信息的一已读列表查询指令以下载并显示该已读列表;第四程序指令,使移动通信装置28接收回复信息输入,并产生关联该专题标识符的回复专题指令,将回复信息以及回复专题指令上传给服务器10,回复信息包含信息内容;以及,第五程序指令,使该移动通信装置接收该首发信息输入,并产生一新增专题指令,将该首发信息以及该新增专题指令上传给该服务器。

在本发明不同的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所执行的第一程序指令、第二程序指令、…是分别表示多个程序指令的集合,而第一、第二、…等并不用以限定接续在该第一程序指令、第二程序指令、…所表达的技术特征或方法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接续在该第一程序指令、第二程序指令、…所表达的技术特征或方法的步骤是可以加以合并或组合由不同集合的程序指令来表达。

本发明的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如前所述应用于公布栏、聊天室以及动态消息,当应用于公布栏以及动态消息时,本发明第二信息模块38所显示的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是“所有接收信息的成员”(即,信息接收端列表中所对应的所有成员)皆有权限查看;当应用于多人聊天室时,本发明第二信息模块38所显示的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仅信息发送者及管理者具有权限查看。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28执行应用程序30进一步包含信息输入模块40。信息输入模块40接收成员指令输入一个新的信息(首发信息)或回复信息,输入新的信息(首发信息)会产生新增专题指令(例如:点选“新增信息按键”),而输入回复信息会产生回复专题指令(例如:点选“回复信息按键”),新增专题指令包含接收端设定(即,布达对象),所谓的“接收端设定”是以勾选方式自通信簿(例如组织通信簿或个人通信簿)中选取特定成员,输入完后信息输入模块40将首发信息/回复信息连同新增专题指令/回复专题指令经由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上传给服务器10。

参阅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专题区块48示意图,本发明的企业移动信息是应用于公布栏、聊天室以及动态消息44,图2是本发明其中的一种实施例,而公布栏与聊天室的专题区块与此图例相同,故不赘述。其说明了本发明的数据库22应用于动态消息44时,是将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以容器46(Container)形式存储,所谓的容器46意指其内容物可为任意格式的数据,例如:文字、影像、声音、图片、贴图、网址、串流(Streaming)、电子投票…等等,图例中容器46中的数字编号代表标识符, 其中编号“0001”、“0002”、“0003”与“0004”的容器46代表各专题区块48(服务器根据一新增专题指令在数据库中所创建产生)中的首发信息,其编号亦为个自专题区块48的专题标识符,而编号“0005”、“0006”、“0007”、“0008”与“0009”的容器46则代表各专题区块48中的回复信息(服务器根据一关联该专题标识符的回复专题指令在该专题区块48中所产生),其中编号“0005”、“0006”与“0007”代表“专题第二层标识符”,而编号“0008”与“0009”代表“专题第三层标识符”,以此类推。所述编号(标识符)亦被数据库22用以表示首发信息/回复信息所存储的地址(Address),例如编号“0009”的数据存储完整地址为“0003.0006.0009”。本发明利用专题区块48分别存储不同专题的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可方便用户依专题查询/浏览过往讨论(即,首发信息与回复信息),另外,当数据库22读取数据时可在一次的I/O存取便将整个专题区块48内的数据加载,可大幅减少I/O存取的次数,提高数据库22效能。

参阅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28显示已读列表示意图,其说明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28执行应用程序30后,用户针对某一特定信息(例如:公布栏信息、聊天信息或贴文)查询“已读列表”,图例中显示已读此信息的成员为“Adam”、“Abel”、“Carl”、“Hank”与“Ian”。此实施例是以页签(Tab)方式分别显示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亦可采按键(Button,未描绘)或分页(Page,未描绘)方式供用户点选以分别显示已读列表与未读列表。

参阅图4,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28显示已读列表示意图,此实施例较前一实施例(图2)增设了一“阅读时间标记”,阅读时间表示成员读取信息的时间,例如:“Adam在5分钟前阅读”、“Carl在8小时前阅读”、“Ian在星期三下午12:20阅读”(如超过一星期即显示为**月**日)。

参阅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28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其说明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28执行应用程序30后,用户针对某一特定信息(例如:公布栏信息、聊天信息或动态消息的贴文)查询“未读列表”,图例中显示尚未读此信息的成员为“David”、“Ken”、“Max”、“Oz”与“Ray”。

参阅图6,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28显示未读列表示意图,此实施例较前一实施例(图4)增设了一“时间标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未读列表中的时间标记是用以表示未读成员“最后一次登入系统的时间”;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 未读列表中的时间标记是用以表示未读成员“最后一次进入聊天室的时间”。

参阅图7,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例示说明相同参与讨论的成员建立两个不同专题信息的流程。请同时参阅图1、图2与图8,本发明方法是包含:

步骤S101:于移动通信装置28上执行本发明的应用程序30。移动通信装置28例如苹果的iPhone 6智能手机或iPad Air 2平板计算机。

步骤S102:移动通信装置28与服务器10建立网络联机。执行应用程序30后,应用程序30的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与云端42的服务器10的第一网络通信模块12建立网络联机,网络联机是基于TCP协议(包含Socket及WebSocket联机)、HTTP协议或HTTPS(即HTTP over SSL)协议。

步骤S103:上传账号及密码以进行登入验证。用户“成员A”利用应用程序30输入账号及密码。接着,移动通信装置28的登入模块34将用户输入的账号及密码上传至服务器10,并由登入验证模块14进行登入验证。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有效期限之内由登入模块34暂存前一次所输入的账号与密码,当应用程序30执行时,自动将账号及密码上传至服务器10,再由登入验证模块14进行登入验证。

步骤S104:上传新增专题指令与关联的首发信息。用户“成员A”点选新增信息按键50,利用信息输入模块40输入一个新的信息以便与“成员B”针对“项目A”进行讨论,例如:在“首发信息的输入方块”(InputBox,未描绘)中输入信息内容,然后,用户勾选通信簿中的“成员B”(新增专题指令包含接收端设定,即,“成员B”),最后按下“送出键”(未描绘),信息输入模块40将首发信息连同新增专题指令经由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上传给服务器10。即,新增专题指令是由信息输入模块40所产生。

步骤S105:数据库22创建新的专题区块48并设置专题标识符与接收端设定并存储首发信息。服务器10接收上传的新增专题指令与关联的首发信息后,专题管理模块16在数据库22中创建新的专题区块48(关于“项目A”),同时设置为其一个不重复的专题标识符,以存储首发信息及接收端设定,例如:图2中,编号“0001”(即,专题标识符)的专题区块48,而信息即存储于编号“0001”的容器46之中。

步骤S106:服务器10依据接收端设定产生信息接收端列表。第一信息模块18依据接收端设定与数据库22进行对照并产生信息接收端列表,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关联移动通信装置28的推播标识符。

步骤S107:推播网关24依据信息(关于“项目A”)产生推播通知。

步骤S108:通过外部推播主机26发送推播通知至对应信息接收端列表的移动通信装置28。外部推播主机26例如:MPNS、GCM以及APNS,而“对应信息接收端列表的移动通信装置28”即“成员B”的移动通信装置28。

步骤S109:移动通信装置28下载信息(关于“项目A”)。“成员B”的移动通信装置28接收推播通知后(假设成员已登入),经由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上传推播通知序号,并自服务器10下载对应推播通知序号的信息的完整内容。

步骤S110:上传新增专题指令与关联的首发信息。用户“成员B”点选新增信息按键50,利用信息输入模块40输入另一个新的信息以便与“成员A”针对“项目B”进行讨论,例如:在“首发信息的输入方块”(InputBox,未描绘)中输入信息内容,然后,用户勾选通信簿中的“成员A”(新增专题指令包含接收端设定,即,“成员A”),最后按下“送出键”(未描绘),信息输入模块40将首发信息连同新增专题指令经由第二网络通信模块32上传给服务器10。即,新增专题指令是由信息输入模块40所产生。

步骤S111:数据库22创建新的专题区块48并设置专题标识符与接收端设定并存储首发信息。服务器10接收上传的新增专题指令与关联的首发信息后,专题管理模块16在数据库22中创建另一个新的专题区块48(关于“项目B”),同时设置为其一个不重复的专题标识符,以存储首发信息及接收端设定,例如:图2中,编号“0002”(即,专题标识符)的专题区块48,而信息即存储于编号“0002”的容器46之中。

步骤S112:服务器10依据接收端设定产生信息接收端列表。第一信息模块18依据接收端设定与数据库22进行对照并产生信息接收端列表,信息接收端列表包含关联移动通信装置28的推播标识符。

步骤S113:推播网关24依据信息(关于“项目B”)产生推播通知。

步骤S114:通过外部推播主机26发送推播通知至对应信息接收端列表的移动通信装置28。外部推播主机26例如:MPNS、GCM以及APNS,而“对应信息接收端列表的移动通信装置28”即“成员A”的移动通信装置28。

步骤S115:移动通信装置28下载信息。“成员A”的移动通信装置28接收推播通知经过登入验证后,上传推播通知序号,并自服务器10下载对应推播通知序号的信息(关于“项目B”)的完整内容。

上述步骤S104与步骤S110,当上传新增专题指令与关联的首发信息后,在步骤S105与步骤S111时,本发明的专题管理模块16即会在数据库22中创建不同的专题区块48以分别记录不同的讨论信息(“项目A”与“项目B”),而客户端的应用程序30则可依专题浏览信息摘要52,如图8所示,而不致于如同现有技术四当参与人相同时便将所有不同的项目讨论信息存储在一起,以致浏览时不易区分。用户若欲查看信息的完整内容,则点选信息摘要52,即可显示首发信息完整内容58(如图9所示),当要回复时,可在下方的信息输入方块54输入内容,并按下发送键56,即产生回复专题指令并将回复信息上传至服务器10,回复之后画面更新即如图10所示,相较于图9,图10增加了回复信息完整内容62。

对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可理解的是,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指令可实行流程图中的各个方块、流程图中方块的组合、以及各实施例中的步骤。把该等程序指令提供给一处理器执行以产生一机器或产生硬件与软件协同运作的资源,藉此在该处理器上执行该等指令时,将产生用以实行流程图方块指明的动作或技术效果的构件。不同集合的程序指令亦可使展示于流程图方块中的至少某些操作步骤并行地进行,且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第二、…程序指令所表达的技术内容可能依不同实施例而不同。再者,亦可在不只一个处理器上进行某些该等步骤,例如可能在多处理器的伺服计算机系统中发生的状况,或移动通信装置中微处理器与周边接口处理器所协同运作的状况。此外,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或精神的条件下,流程图中的一或多个方块或方块的组合亦可与其他方块或方块组合同时地进行,或甚至以不同于展示出的顺序来进行。

因此,本发明流程图的方块支持用以进行指明动作或技术效果的构件组合、用以进行指明动作或技术效果的步骤组合、以及用以进行指明动作或技术效果的程序指令构件。亦将可了解的是,这些指明动作或技术效果是由特殊用途硬件式系统或者特殊用途硬件与程序指令协同运作来实行本发明流程图的各个方块以及流程图的方块组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应用于一云端的企业移动信息系统与方法及其应用于存取该云端的一移动通信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当参与人相同时,所以不同专题的讨论信息皆混杂记录在一”,使得浏览信息可依专题查询、大幅缩短查找信息记录的时间,并且利用“一次I/O存取即加载同一专题区块的数据”技术手段使数据库22与服务器10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虽然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本发明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