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5726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讯及分组传送网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网络的运维中,常常要进行PTN业务的割接。传统的割接计划由一个个割接组构成,割接组直接包含待割接的业务对象,而这些业务对象间,常常有着复杂的依存关系,导致用户在建立割接计划时,必须仔细甄别,以防业务对象纳入不完全导致割接计划无法实施。常见的依存关系有:1)业务对象与其辅助对象的依存关系,比如:隧道及其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数据、伪线及其OAM数据。2)业务对象间的保护关系,比如:保护隧道和工作隧道、保护伪线和工作伪线。3)业务对象间的固定承载关系,比如:仿真业务和承载它的伪线或多段伪线。

在传统的割接计划建立方式中,还存在一个割接粒度控制的问题。由于资源共享的最小单位只能到一个割接组,因此割接或回滚动作必须基于整个割接组进行,要么全部割接,要么全部回滚,无法针对具体的某些业务进行割接或回滚。而如果每一对割接前割接后业务都单独建立一个割接组的话,又会导致割接组过多而不便于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具体的某些业务进行割接或回滚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构成PTN业务割接计划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

在每个所述割接组中添加包含隧道或仿真业务的割接前单元;

在每个所述割接组中添加准备在割接过程中替代所述割接前单元的割接后单元;

其中,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组对方式配置,或者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或者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组对和非组对方式配置;

其中,所述PTN是指分组传送网。

优选地,所述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组成割接对。

优选地,所述割接组的组成方式包括以下任一方式:

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对;

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

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对和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

优选地,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的组成包括以下任一方式:

每一条待割接的无保护隧道和/或无保护隧道OAM配置;

每一对待割接的工作、保护隧道和/或工作、保护隧道OAM配置和/或隧道保护组;

每一条待割接的仿真业务连带其工作、保护伪线和/或工作、保护伪线OAM配置和/或伪线保护组。

优选地,还包括对所创建的PTN业务割接计划进行割接或回滚,其割接或回滚的方式包括以下任一方式:

对整个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进行割接或回滚;

对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中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进行割接或回滚;

对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的割接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割接对进行割接或回滚。

优选地,还包括删除所创建的PTN业务割接计划,其删除方式包括以下任一方式:

删除整个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

删除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中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

删除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的割接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割接对;

删除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的割接对中的割接前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装置,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构成PTN业务割接计划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

添加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割接组中添加包含隧道或仿真业务的割接前单元,以及在每个所述割接组中添加准备在割接过程中替代所述割接前单元的割接后单元;

其中,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组对方式配置,或者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或者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组对和非组对方式配置;

其中,所述PTN是指分组传送网。

优选地,所述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组成割接对。

优选地,所述割接组的组成方式包括以下任一方式:

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对;

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

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对和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

优选地,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的组成包括以下任一方式:

每一条待割接的无保护隧道和/或无保护隧道OAM配置;

每一对待割接的工作、保护隧道和/或工作、保护隧道OAM配置和/或隧道保护组;

每一条待割接的仿真业务连带其工作、保护伪线和/或工作、保护伪线OAM配置和/或伪线保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割接计划建立方式进行完善,引入割接单元和割接对,从而使得业务对象的纳入更快捷,减少出错,同时,使得割接和回滚动作的控制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割接单元的各种构成形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割接计划、割接组、割接对、割接单元间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创建割接计划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在组对情况下创建割接计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在不组对情况下创建割接计划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在包含组对和不组对情况下创建割接计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创建构成PTN业务割接计划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

步骤S102:在每个所述割接组中添加包含隧道或仿真业务的割接前单元;

步骤S103:在每个所述割接组中添加准备在割接过程中替代所述割接前单元的割接后单元;

其中,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组对方式配置,或者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或者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组对和非组对方式配置。

其中,所述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组成割接对。具体地说,所述割接组的组成方式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对;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对和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的组成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每一条待割接的无保护隧道和/或无保护隧道 OAM配置;每一对待割接的工作、保护隧道和/或工作、保护隧道OAM配置和/或隧道保护组;每一条待割接的仿真业务连带其工作、保护伪线和/或工作、保护伪线OAM配置和/或伪线保护组。

本发明还包括对所创建的PTN业务割接计划进行割接或回滚,其割接或回滚的方式包括以下任一方式:对整个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进行割接或回滚;对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中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进行割接或回滚;对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的割接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割接对进行割接或回滚。

本发明还包括删除所创建的PTN业务割接计划,其删除方式包括以下任一方式:删除整个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删除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中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在割接对间无操作依赖关系的情况下,删除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的割接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割接对;在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间无资源共享关系的情况下,删除所述PTN业务割接计划的割接对中的割接前单元。

图2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PTN业务割接计划的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创建模块201和添加模块202。所述创建模块201,用于创建构成PTN业务割接计划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所述添加模块202,用于在每个所述割接组中添加包含隧道或仿真业务的割接前单元,以及在每个所述割接组中添加准备在割接过程中替代所述割接前单元的割接后单元;其中,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组对方式配置,或者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或者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按照组对和非组对方式配置。

其中,所述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组成割接对。具体地说,所述割接组的组成方式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对;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按照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对和按照非组对方式配置的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所述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的组成包括以下任一方式:每一条待割接的无保护隧道和/或无保护隧道OAM配置;每一对待割接的工作、保护隧道和/或工作、保护隧道OAM配置和/或隧道保护组;每一条待割接的仿真业务连带其工作、保护伪线和/或工作、保护伪线OAM配置和/或伪线保护组。

图3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割接单元的各种构成形态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多种割接单元。每一条待割接的无保护隧道形成一个割接单元;每一 条待割接的无保护隧道及其OAM配置形成一个割接单元;每一对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及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的OAM配置、隧道保护组共同形成一个割接单元;每一条待割接的仿真业务连带其无保护伪线形成一个割接单元;每一条待割接的仿真业务连带其无保护伪线、无保护伪线OAM配置形成一个割接单元;每一条待割接的仿真业务连带其工作伪线/工作多段伪线、保护伪线/保护多段伪线以及工作伪线/工作多段伪线、保护伪线/保护多段伪线的OAM配置、伪线保护组共同形成一个割接单元。

图4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割接计划、割接组、割接对、割接单元间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割接计划、割接组、割接对、割接前单元、割接后单元以及未成对割接单元。其中,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可以组成一个割接对;多个割接对可以构成一个割接组,割接单元也可以在不成对的情况下直接加入割接组,多个割接组可以共同构成一个割接计划。

具体地说,割接单元是割接过程中不可细分的原子单位,分为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割接前单元指割接动作执行前现网中已经存在的业务单元,割接后单元指预先在网管中建立好准备在割接过程中替代割接前单元的业务单元。

割接前单元和割接后单元可以组成一个割接对。割接对中割接前单元释放的资源只能被与之成对的割接后单元所预支,其他割接后单元不能预支。一个割接对构成一个最小的割接替换动作,过程中,割接前单元代表的业务连接关系被从设备中拆除,替换为割接后单元所代表的业务连接关系,若割接过程中发生错误,则割接对自动回滚到割接操作开始前的状态。

多个割接对可以构成一个割接组。割接单元也可以在不成对的情况下直接加入割接组,这时,资源在整个割接组范围内共享,也就是说,组内任意割接前单元释放的资源可以被组内任意割接后单元所预支。一种典型的做法是将隧道割接单元/割接对和其承载的仿真业务割接单元/割接对共同组建为一个割接组。由于有承载关系的隧道和仿真业务间,在创建和删除时有一定的依赖关系,比如:隧道必须先于仿真业务创建,仿真业务必须先于隧道删除,因此,割接组成为事实上的割接最小单位,割接组内的各个割接对必须整体进行割接或回滚,若在割接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则整个割接组自动回滚到割接操作开始前的状态。对于割接组中的割接对,假如彼此间没有操作依赖关系,比如:全部都是仿真业务割接对, 或者虽然同时有隧道割接对和仿真业务割接对,但是他们并不存在承载关系,则此时也可以针对单个割接对发起割接或回滚。

多个割接组可以共同构成一个割接计划。割接计划中的各个割接组并无操作上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组成一个割接计划更多是出于人为规划的目的。可以基于整个割接计划进行割接或回滚,也可以单独选择割接计划中的部分割接组进行割接或回滚操作。

在删除割接计划时,可以删除整个割接计划,此时,割接计划中所有的割接组、割接后单元将被清除,割接前单元恢复为加入割接组前的状态。可以删除割接计划下面的一个或多个割接组,此时,割接组以及割接组中的割接后单元将被清除,割接组中的割接前单元恢复为加入割接组前的状态。在割接对间无操作依赖关系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删除割接组中的部分割接对;在割接单元间无资源共享关系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删除割接组中的部分割接前单元。

下面结合图6至图8对本发明创建割接计划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创建割接计划的过程大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新的割接计划,并为其命名。

步骤二:在新创建的割接计划下创建割接组,并为其命名。

步骤三:将待割接的隧道或者仿真业务加入刚刚创建的割接组中形成割接前单元。

步骤四:为每一个割接前单元建立配对的割接后单元,或者不按照成对关系,为组内所有的割接前单元建立一批割接后单元。

步骤五:可以重复步骤二到步骤四,为割接计划创建多个割接组。

图6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在组对情况下创建割接计划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割接计划,命名为“割接计划1”。

步骤二:为割接计划添加一个割接组,命名为“割接组1.1”。

步骤三:以组对方式向割接组1.1中添加一条割接前仿真以太网专线,系统查找该仿真以太网专线中的以太网业务、工作伪线、工作伪线的OAM、保护伪线、保护伪线的OAM、伪线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并将此割接前单元加入一个新形成的割接对1.1.1中。

步骤四:以组对方式向割接组1.1中添加割接对1.1.1中割接前工作伪线所基于的工作隧道,系统查找该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并将此割接前单元加入一个新形成的割接对1.1.2中。

步骤五:以组对方式向割接组1.1中添加割接对1.1.1中割接前保护伪线所基于的工作隧道,系统查找该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并将此割接前单元加入一个新形成的割接对1.1.3中。

步骤六:为割接对1.1.2创建割接后单元,包括割接后的工作隧道、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

步骤七:为割接对1.1.3创建割接后单元,包括割接后的工作隧道、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

步骤八:为割接对1.1.1创建割接后单元,包括割接后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工作伪线、工作伪线的OAM、保护伪线、保护伪线的OAM、伪线保护组。其中,工作伪线绑定割接对1.1.2中的割接后工作隧道,保护伪线绑定割接对1.1.3中的割接后工作隧道。

图7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在不组对情况下创建割接计划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割接计划,命名为“割接计划2”。

步骤二:为割接计划添加一个割接组,命名为“割接组2.1”。

步骤三:以非组对方式向割接组2.1中添加一条割接前仿真TDM(Testing Data Management,时分复用)业务,系统查找该仿真TDM业务中的TDM业务、工作伪线、工作伪线的OAM、保护伪线、保护伪线的OAM、伪线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2.1.1。

步骤四:以非组对方式向割接组2.1中添加割接前单元2.1.1中工作伪线所基于的工作隧道,系统查找该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2.1.2。

步骤五:以非组对方式向割接组2.1中添加割接前单元2.1.1中保护伪线所基于的工作隧道,系统查找该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 道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2.1.3。

步骤六:创建割接后单元2.1.4,该割接后单元包括一条工作隧道、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

步骤七:创建割接后单元2.1.5,该割接后单元包括一条工作隧道、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

步骤八:创建割接后单元2.1.6,该割接后单元包括一条TDM业务、工作伪线、工作伪线的OAM、保护伪线、保护伪线的OAM、伪线保护组。其中,工作伪线绑定割接后单元2.1.4中的工作隧道,保护伪线绑定割接后单元2.1.5中的工作隧道。

图8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在包含组对和不组对情况下创建割接计划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割接计划,命名为“割接计划3”。

步骤二:为割接计划添加一个割接组,命名为“割接组3.1”。

步骤三:以组对方式向割接组3.1中添加一条割接前仿真以太网专线,系统查找该仿真以太网专线中的以太网业务、工作伪线、工作伪线的OAM、保护伪线、保护伪线的OAM、伪线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并将此割接前单元加入一个新形成的割接对3.1.1中。

步骤四:以组对方式向割接组3.1中添加割接对3.1.1中割接前工作伪线所基于的工作隧道,系统查找该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并将此割接前单元加入一个新形成的割接对3.1.2中。

步骤五:以组对方式向割接组3.1中添加割接对3.1.1中割接前保护伪线所基于的工作隧道,系统查找该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并将此割接前单元加入一个新形成的割接对3.1.3中。

步骤六:为割接对3.1.2创建割接后单元,包括割接后的工作隧道、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

步骤七:为割接对3.1.3创建割接后单元,包括割接后的工作隧道、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

步骤八:为割接对3.1.1创建割接后单元,包括割接后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工作伪线、工作伪线的OAM、保护伪线、保护伪线的OAM、伪线保护组。其中,工作伪线绑定割接对3.1.2中的割接后工作隧道,保护伪线绑定割接对3.1.3中的割接后工作隧道。

步骤九:以非组对方式向割接组3.1中添加一条割接前仿真TDM业务,系统查找该仿真TDM业务中的TDM业务、工作伪线、工作伪线的OAM、保护伪线、保护伪线的OAM、伪线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3.1.4。

步骤十:以非组对方式向割接组3.1中添加割接前单元3.1.4中工作伪线所基于的工作隧道,系统查找该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3.1.5。

步骤十一:以非组对方式向割接组3.1中添加割接前单元3.1.4中保护伪线所基于的工作隧道,系统查找该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形成一个割接前单元3.1.6。

步骤十二:创建割接后单元3.1.7,该割接后单元包括一条工作隧道、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

步骤十三:创建割接后单元3.1.8,该割接后单元包括一条工作隧道、工作隧道的OAM、保护隧道、保护隧道的OAM、隧道保护组。

步骤十四:创建割接后单元3.1.9,该割接后单元包括一条TDM业务、工作伪线、工作伪线的OAM、保护伪线、保护伪线的OAM、伪线保护组。其中,工作伪线绑定割接后单元2.1.4中的工作隧道,保护伪线绑定割接后单元2.1.5中的工作隧道。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有依存关系的业务对象体现为有原子属性的割接单元,整体加入和移出,防止业务对象纳入不完全导致割接无法实施。

2、割接单元间组成割接对,资源共享范围更可控,割接和回滚动作的控制粒度更细,灵活方便。

3、割接单元间可根据需要灵活组对或不组对,适应网络运维中多种割接需求。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