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网络系统及其网络连线路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051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软件定义网络系统及其网络连线路由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关于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系统及其网络连线路由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平衡网络负载的软件定义网络系统及其网络连线路由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网络架构中,当不同的用户端装置欲透过网络存取服务器端的网络资源时,为避免使用单一服务器造成存取效能的瓶颈,服务器端可利用多台服务器分担存取负载,以维持存取的效率。其中,多台服务器间工作的协调主要由负载平衡器完成(Load Balancer),而负载平衡器大致可分为:桥接模式(Bridge Mode)、路由模式(Route Mode)以及地址解析协定模式(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Mode)。

具体而言,桥接模式以及路由模式的负载平衡器设置于服务器端的前端,其先行接收不同用户端装置的存取需求,并针对不同用户端装置的网络协定(Inter net Protocol,IP)地址进行转换,并据以将不同用户端装置的网络封包转递至不同的服务器,如此一来,便可达到分担网络资源存取负载的目的。

然而,使用前述桥接模式或路由模式的负载平衡器进行协调时,由于所有用户端装置的数据流皆须经由负载平衡器处理,且用户端装置的网络封包的IP地址皆须透过负载平衡器进行表头置换,因此,负载平衡器的处理能力将成为效能的瓶颈。

另一方面,地址解析协定模式的负载平衡器主要设置于服务器端的后端,并与不同服务器共享同一IP地址,而用户端装置的连线需求以及封包仍是由服务器端前端的路由器转递。其中,负载平衡器的功能在于,在服务器皆关闭地址解析协定功能的情况下,直接由负载平衡器根据不同服务器的负载状态,更新路由器的地址解析协定表,如此一来,便可直接根据服务器的负载状态分担网络资源的存取负载。

然而,使用前述地址解析协定模式的负载平衡器进行协调时,由于负载平衡器仅于服务器端的后端,根据服务器的负载状态更新路由器的地址解析协定表,因此,其并无法于前端针对不同用户端装置进行网络资源存取的分配,使得路由的弹性大幅降低。

有鉴于此,如何改良前述已知网络负载平衡的缺点,增加负载平衡处理效率,同时保持路由的弹性,乃为业界亟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系统的网络连线路由方法。SDN系统包含SDN控制服务器以及第一SDN交换器。SDN控制服务器与第一SDN交换器连结。第一SDN交换器与多个服务器连结,并透过广域网络与用户端装置连结。SDN控制服务器存有多个服务器的服务器负载资讯。网络资源配置方法包含:(a)令第一SDN交换器自用户端装置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并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b)令SDN控制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判断用户端装置的连线路由;(c)令SDN控制服务器将连线路由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d)令第一SDN交换器储存连线路由,并根据连线路由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多个服务器的第一服务器。

为完成前述目的,本发明又提供一种SDN系统,包含SDN控制服务器以及第一SDN交换器。SDN控制服务器与第一SDN交换器连结。第一SDN交换器与多个服务器连结,并透过广域网络与用户端装置连结。SDN控制服务器存有多个服务器的服务器负载资讯。第一SDN交换器自用户端装置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并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SDN控制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判断用户端装置的连线路由,并将连线路由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第一SDN交换器储存连线路由,并根据连线路由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多个服务器的第一服务器。

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具体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DN系统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DN控制服务器的方块图;

图1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SDN交换器的方块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SDN系统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线路由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SDN系统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连线路由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SDN系统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二SDN交换器的方块图;

图4C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三SDN交换器的方块图;

图4D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连线路由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SDN系统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连线路由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网络连线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网络连线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网络连线路由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网络连线路由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2、3、4、4’ SDN系统

11 SDN控制服务器

111 控制器处理单元

113 控制器收发单元

115 控制器储存单元

13 第一SDN交换器

131 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

133 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

135 第一交换器储存单元

15a、15b 第二SDN交换器

151 第二交换器处理单元

153 第二交换器收发单元

155 第二交换器储存单元

17 第三SDN交换器

171 第三交换器处理单元

173 第三交换器收发单元

175 第三交换器储存单元

5、6、7、8 用户端装置

50、60、70、80 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

52、62、72、82 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

9a~9c 服务器

90 服务器负载资讯

92 服务器资讯

FW 防火墙

ip1、ip2 用户端起始IP地址

macA、macB MAC地址

P1、p1 第一连接端

p2 第二连接端

p3 第三连接端

R1~R5 连线路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透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来阐释本发明。然而,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环境、应用程式或方式方能实施。因此,以下实施例的说明仅在于阐释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绘示于附图中的各元件之间的尺寸关系仅为便于理解,而非用以限制为实际的实施比例。

请参考图1A-1C。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系统1的示意图,SDN系统1包含一SDN控制服务器11以及一第一SDN交换器13。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DN控制服务器11的方块图,SDN控制服务器11包含一控制器处理单元111、一控制器收发单元113以及一控制器储存单元115。图1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SDN交换器13的方块图,第一SDN交换器13包含一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一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以及一第一交换器储存单元135。

如图所示,SDN控制服务器11与第一SDN交换器13连结。第一SDN交换器13与多个服务器9a~9c连结,并透过一广域网络WAN与一用户端装置8连结。 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储存单元115存有服务器9a~9c的一服务器负载资讯90。其中,服务器负载资讯90记录服务器9a~9c的负载状态。SDN系统1及其装置的互动流程将于下文中进一步阐述。

首先,当用户端装置8欲存取服务器9a~9c的网络资源时,用户端装置8透过广域网络WAN传送一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80至第一SDN交换器13。接着,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自用户端装置8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80。

此时,由于第一SDN交换器13未处理过用户端装置8的封包,因此,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于判断无相应的封包处理规则后,便先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80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11。接着,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于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80后,控制器处理单元111便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80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90,判断用户端装置的一连线路由R1。

需特别说明,于第一实施例,由于服务器负载资讯90的记录中,服务器9a的负载较轻,因此,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处理单元111判断的连线路由R1主要是将用户端装置8的数据转递至服务器9a。

随后,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将连线路由R1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13,而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接收连线路由R1后,便由交换器储存单元135储存连线路由R1。据此,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1,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直接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80传送至服务器9a。

据此,在SDN控制服务器11已根据服务器9a~9c的负载状态以及用户端装置8的资讯判断连线路由R1,并由SDN交换器13储存连线路由R1后,针对后续用户端装置8所传送的网络封包,SDN交换器13便可直接根据连线路由R1将其转递至服务器9a。

举例而言,当后续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自用户端装置8接收一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82后,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先判断交换器存储单元135存有与用户端装置8相应的连线路由R1,因此,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1,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直接将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 82传送至服务器9a。如此一来,便可减少每个封包转传送的封包处理时间,以大幅地提升操作效率。

需特别说明,第一实施例中,SDN控制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可定时自服务器9a~9c接收多个服务器资讯92,如此一来,SDN服务器11的控制器处理单元111便可根据服务器资讯92更新服务器负载资讯90,以维持最新的服务器负载状态。其中,SDN控制器11可透过与服务器9a~9c间的连线直接接收服务器资讯92,亦可透过第一SDN交换器13接收服务器9a~9c的服务器资讯92。

请参考图2A,其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SDN系统2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相似,因此符号相同的元件功能亦同,于此不再赘述。而第二实施例主要是进一步详述连线路由的细节。

类似地,当用户端装置7欲存取服务器9a~9c的网络资源时,用户端装置7透过广域网络WAN传送一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70至第一SDN交换器13。接着,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自用户端装置7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80。其中,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70具有一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1。

此时,由于第一SDN交换器13并无用户端装置7的封包的处理规则,因此,第一SDN交换器13先利用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70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11。接着,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于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70后,控制器处理单元111便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70的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1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90,判断用户端装置7的一连线路由R2。

请同时参考图2B,其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线路由R2的示意图。详言之,于第二实施例,由于服务器负载资讯90的记录中,服务器9b的负载较轻,因此,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处理单元111判断的连线路由R2主要是将用户端装置7的数据转递至服务器9b。更进一步来说,如图所示,连线路由R2记录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1对应于服务器9b的一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macB以及一第一连接埠P1的一对应关系。

随后,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将连线路由R2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13,而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接收连线路由R2后,便由交换器储存单元135储存连线路由R2。据此,第一SDN交换器13的 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2,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直接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70传送至服务器9b。

接着,类似地,于第二实施例中,SDN控制服务器11已根据服务器9a~9c的负载状态以及用户端装置7的资讯判断连线路由R2,并由SDN交换器13储存连线路由R2后,针对后续用户端装置7所传送的网络封包,SDN交换器13便可直接根据连线路由R2将其转递至服务器9b。

举例而言,当后续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自用户端装置7接收一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72后,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先根据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72的用户端IP地址ip1判断交换器存储单元135存有与用户端装置7相应的连线路由R2。

接着,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2记录的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1对应于服务器9b的MAC地址macB及第一连接埠P1的对应关系,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直接将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72传送至服务器9b。

请参考图3A,其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SDN系统3的示意图。其中,第三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相似,因此符号相同的元件功能亦同,于此不再赘述。而第三实施例主要是一般性地例示连线路由的细节。

类似地,当用户端装置6(IP地址:140.113.167.100)欲存取服务器端(IP地址:140.92.66.74)的网络资源时,用户端装置6透过广域网络WAN传送一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60至服务器端。其中,第三实施例的服务器端更包含一防火墙FW(外网IP地址即为服务器端IP地址,内网地址:192.168.8.1)。

而由于封包最终须由服务器9a~9c(共用内网IP地址:192.168.8.3,MAC地址分别为:01-02-03-04-05-AA、01-02-03-04-05-BB、01-02-03-04-05-CC)进行处理,因此,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60的目的IP地址先由防火墙FW转为服务器9a~9c共用的内网IP地址。

接着,因防火墙FW与第一SDN交换器13属于同一区域网络区段,因此,防火墙FW可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60转递至第一SDN交换器13,并由第一SDN交换器13判断封包后续路由。而由于第一SDN交换器13并无用户端装置6的封包的处理规则,因此,第一SDN交换器13先利用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60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11。

随后,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于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60后,控制器处理单元111便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60的起始IP地址(即140.113.167.100)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90,判断用户端装置6的一连线路由R3。

请同时参考图3B,其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连线路由R3的示意图。详言之,于第三实施例,由于服务器负载资讯90的记录中,服务器9c的负载较轻,因此,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处理单元111判断的连线路由R3主要是将用户端装置6的数据转递至服务器9c。

更进一步来说,如图所示,连线路由R3记录起始IP地址(即140.113.167.100)以及目的IP地址(即192.168.8.3)对应于第一SDN交换器13连接服务器9c的连接端Port:2以及服务器9c的MAC地址01-02-03-04-05-CC的关系。

随后,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将连线路由R3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13,而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接收连线路由R3后,便由交换器储存单元135储存连线路由R3。据此,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3,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直接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60传送至服务器9c。

接着,类似地,于第三实施例中,SDN控制服务器11已根据服务器9a~9c的负载状态以及用户端装置6的资讯判断连线路由R3,并由SDN交换器13储存连线路由R3后,针对后续用户端装置6所传送的网络封包,SDN交换器13便可直接根据连线路由R3将其转递至服务器9c。

举例而言,当后续用户端装置6传送一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62至服务器端时,防火墙FW同样先将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62转递至第一SDN交换器13。此时,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62具有起始IP地址:140.113.167.100,以及目的IP地址:192.168.8.3。接着,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便据以判断交换器存储单元135存有相应的连线路由R3。

随后,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3记录的起始IP地址:140.113.167.100及目的IP地址:192.168.8.3与第一SDN交换器13的连接端Port:2及服务器9c的MAC地址:01-02-03-04-05-CC的对应关系,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直接将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62传送至服务器9c。

请参考图4A-4C。图4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SDN系统4的示意图。其中,SDN系统4还包含至少一第二SDN交换器15(包含15a及15b)以及一第三 SDN交换器17。图4B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二SDN交换器15a的示意图,第二SDN交换器15a包含一第二交换器处理单元151、一第二交换器收发单元153以及一第二交换器储存单元155。

图4C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三SDN交换器17的示意图,第三SDN交换器17包含一第三交换器处理单元171、一第三交换器收发单元173以及一第三交换器储存单元175。其中,第二SDN交换器15a~15b以及第三SDN交换器17与SDN控制器11连结,第一SDN交换器13、第二SDN交换器15a~15b以及第三SDN交换器17属于同一区域网络区段,并与服务器9a~9c属于相异区域网络区段。服务器9a~9c共用一服务器IP地址sip。

具体而言,当用户端装置5欲存取服务器9a~9c的网络资源时,用户端装置5透过广域网络WAN传送一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至第一SDN交换器13。接着,第一SDN交换器13的交换器收发单元133自用户端装置5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其中,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包含一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2。

此时,由于第一SDN交换器13未处理过用户端装置5的封包,因此,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于判断无相应的封包处理规则后,便先透过交换器收发单元133,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11。接着,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于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后,控制器处理单元111便根据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2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90,判断用户端装置的一连线路由R4。

需特别说明,于第四实施例,由于服务器负载资讯90的记录中,服务器9a的负载较轻,因此,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处理单元111判断的连线路由R4主要是将用户端装置5的数据转递至服务器9a。其中,由于SDN交换器与服务器位于不同区域网络区段,因此,第四实施例利用多台第二SDN交换器,进一步针对网络封包之内网目的IP地址进行转换处理。

更进一步来说,请同时参考图4D,其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连线路由R4的示意图。连线路由R4主要是记录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2对应于第二SDN交换器15a的一第一连接端p1的一第一对应关系、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2对应的一区网IP地址转换规则与第三SDN交换器17的一第二连接端p2的一第二对应关系,以及用户端起始IP地址ip2对应于服务器9a的一MAC地址macA以及一第三连接端p3的一第三对应关系。

随后,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将连线路由R4的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以及第三对应关系分别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13、第二SDN交换器15a以及第三SDN交换器17。需特别强调,于第四实施例中,主要是由第二SDN交换器15a针对网络封包进行区网IP地址的转换,但于其他实施态样中,此步骤亦可由SDN控制服务器11指定第二SDN交换器15b完成,以达分担封包处理负载。

接着,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接收连线路由R4的第一对应关系后,便由第一交换器储存单元135储存连线路由R4的第一对应关系,据此,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4的第一对应关系,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直接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传送至第二SDN交换器15a。

另一方面,第二SDN交换器15a的第二交换器收发单元153接收连线路由R4的第二对应关系后,便由第二交换器储存单元155储存连线路由R4的第二对应关系,据此,当第二SDN交换器15a的第二交换器收发单元153于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后,第二交换器处理单元151便可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的区网IP地址转换规则,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的一用户端目的IP地址ip3转换成服务器9a存在的区域网络的服务器IP地址sip,并透过第二交换器收发单元153直接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传送至第三SDN交换器17。

再者,第三SDN交换器17的第三交换器收发单元173接收连线路由R4的第三对应关系后,便由第三交换器储存单元175储存连线路由R4的第三对应关系,据此,当第三SDN交换器17的第三交换器收发单元173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后,第三SDN交换器17的第三交换器处理单元17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4的第三对应关系,透过第三交换器收发单元173直接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传送至相异区域网络的服务器9a。

同样地,在SDN控制服务器11已根据服务器9a~9c的负载状态以及用户端装置5的资讯判断连线路由R4,并由SDN交换器13、15、17储存连线路由R4后,针对后续用户端装置5所传送的网络封包(例如:一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52),SDN交换器13、15、17便可直接根据连线路由R4,并依照前述方式直接将其转递至服务器9a。

请参考图5A,其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SDN系统4’的示意图。其中,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相似,因此符号相同的元件功能亦同,于此不再赘述。而第五实施例主要是一般性地例示连线路由的细节。

类似地,当用户端装置5(IP地址:140.113.167.100)欲存取服务器端(IP地址:140.92.66.74)的网络资源时,用户端装置5透过广域网络WAN传送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至服务器端。其中,第五实施例的服务器端同样包含防火墙FW(外网IP地址即为服务器端IP地址,内网地址:192.168.8.1)。

而由于封包于不同区域网络的网段间,须先由第二SDN交换器15a~15b进行封包标头(header)的置换处理,因此,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的目的IP地址先由防火墙FW转为负载平衡器(Load Balancer)的内网IP地址(例如:192.168.8.3)。须说明,于本实施例中,负载平衡器的功能是由全部的SDN交换器完成。

接着,防火墙FW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转递至第一SDN交换器13,并由第一SDN交换器13判断后续传递的路由。而由于第一SDN交换器13并无用户端装置5的封包的处理规则,因此,第一SDN交换器13先利用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11。

随后,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于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后,控制器处理单元111便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的起始IP地址(即140.113.167.100)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90,判断用户端装置5的一连线路由R5。

请同时参考图5B,其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连线路由R5的示意图。详言之,于第五实施例,由于服务器负载资讯90的记录中,服务器9b的负载较轻,因此,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处理单元111判断的连线路由R5主要是将用户端装置5的数据转递至服务器9b。

更进一步来说,如图所示,连线路由R5记录起始IP地址(即140.113.167.100)以及目的IP地址(即192.168.8.3)与第一SDN交换器13连接第二交换器15a的连接端Port:3的一第一对应关系、起始IP地址以及目的IP地址与服务器IP对应的区网IP地址转换规则(即将192.168.8.3转换为另一区网的服务器9a~9c共用的服务器IP地址:192.168.100.3)与第二SDN交换器15a连接第三交换器17的连接端Port:2的一第二对应关系,以及起始IP地址与服务器9b的MAC地址01-02-03-04-05-BB以及一第三连接端Port:1的一第三对应关系。

随后,SDN控制服务器11的控制器收发单元113将连线路由R5的第一对应关系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13,而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接收连线路由R5的第一对应关系后,便由交换器储存单元135储存连线路由R5的第一对应关系。

据此,第一SDN交换器13的第一交换器处理单元13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5的第一对应关系,透过第一交换器收发单元133,经由连接端Port:3直接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传送至第二SDN交换器15a。

另一方面,第二SDN交换器15a的第二交换器收发单元153接收连线路由R5的第二对应关系后,便由第二交换器储存单元155储存连线路由R5的第二对应关系。据此,当第二SDN交换器15a的第二交换器收发单元153于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后,第二交换器处理单元151便可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的区网IP地址转换规则,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的目的IP地址转换成另一区网的服务器9b的服务器IP地址(即192.168.100.3),并透过第二交换器收发单元153,经由Port:2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传送至第三SDN交换器17。

再者,第三SDN交换器17的第三交换器收发单元173接收连线路由R5的第三对应关系后,便由第三交换器储存单元175储存连线路由R5的第三对应关系,据此,当第三SDN交换器17的第三交换器收发单元173接收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后,第三SDN交换器17的第三交换器处理单元171便可根据连线路由R5的第三对应关系,透过第三交换器收发单元173经由Port:1直接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50传送至相异区域网络的服务器9b。

同样地,在SDN控制服务器11已根据服务器9a~9c的负载状态以及用户端装置5的资讯判断连线路由R5,并由SDN交换器13、15、17储存连线路由R5后,针对后续用户端装置5所传送的网络封包(例如: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52),SDN交换器13、15、17便可直接根据连线路由R5,并依照前述方式直接将其转递至服务器9b。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为网络连线路由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6。第六实施例的方法用于一SDN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SDN系统),包含一SDN控制服务器以及一第一SDN交换器。SDN控制服务器与第一SDN交换器连结。第一SDN交换器与多个服务器连结,并透过一广域网络与一用户端装置连结。SDN控制服务器存有多个服务器的一服务器负载资讯。第六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601,令第一SDN交换器自用户端装置接收一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而由于第一SDN交换器并无用户端装置的封包处理规则,因此,便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执行步骤602,令SDN控制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判断用户端装置的一连线路由。

接着,执行步骤603,令SDN控制服务器将连线路由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最后,执行步骤604,令第一SDN交换器储存连线路由,并根据连线路由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多个服务器的一第一服务器。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为网络连线路由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7。第七实施例的方法用于一SDN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SDN系统),包含一SDN控制服务器以及一第一SDN交换器。SDN控制服务器与第一SDN交换器连结。第一SDN交换器与多个服务器连结,并透过一广域网络与一用户端装置连结。SDN控制服务器存有多个服务器的一服务器负载资讯。第七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701,令SDN控制器自多个服务器接收多个服务器资讯。执行步骤702,令SDN控制服务器根据多个服务器资讯更新服务器负载资讯。执行步骤703,令第一SDN交换器自用户端装置接收一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而由于第一SDN交换器并无用户端装置的封包处理规则,因此,便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

接着,执行步骤704,令SDN控制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判断用户端装置的一连线路由。执行步骤705,令SDN控制服务器将连线路由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执行步骤706,令第一SDN交换器储存连线路由,并根据连线路由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等服务器的一第一服务器。

随后,当后续用户端装置传送封包时,便可直接利用连线路由进行传送。执行步骤707,令第一SDN交换器自用户端装置接收一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最后,执行步骤708,令第一SDN交换器根据连线路由,直接将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多个服务器的第一服务器。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为网络连线路由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8。第八实施例的方法是用于一SDN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SDN系统),包含一SDN控制服务器以及一第一SDN交换器。SDN控制服务器与第一SDN交换器连结。第一SDN交换器与多个服务器连结,并透过一广域网络与一用户端装置连结。SDN控制服 务器存有多个服务器的一服务器负载资讯。第一SDN交换器与多个服务器属于同一区域网络区段。第八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801,令第一SDN交换器自用户端装置接收一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其中,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具有一用户端起始IP地址。而由于第一SDN交换器并无用户端装置的封包处理规则,因此,便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

执行步骤802,令SDN控制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的用户端起始IP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判断用户端装置的一连线路由。其中,连线路由记录用户端起始IP地址对应于第一服务器的一第一MAC地址以及一第一连接端的一对应关系。

接着,执行步骤803,令SDN控制服务器将连线路由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执行步骤804,令第一SDN交换器储存连线路由,并根据连线路由的对应关系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等服务器的一第一服务器。

随后,当后续用户端装置传送封包时,便可直接利用连线路由进行传送。执行步骤805,令第一SDN交换器自用户端装置接收具有用户端起始IP地址的一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最后,执行步骤806,令第一SDN交换器根据连线路由的对应关系,直接将第二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多个服务器的第一服务器。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为网络连线路由方法,其流程图请参考图9。第九实施例的方法于一SDN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的SDN系统),包含一SDN控制服务器、一第一SDN交换器、一第二SDN交换器以及一第三SDN交换器。SDN控制服务器与第一SDN交换器、第二SDN交换器以及第三SDN交换器连结。

第一SDN交换器经由第二SDN交换器以及第三SDN交换器与多个服务器连结,并透过一广域网络与一用户端装置连结。第一SDN交换器、第二SDN交换器以及第三SDN交换器属于同一区域网络区段,第一SDN交换器与多个服务器属于相异区域网络区段。SDN控制服务器存有多个服务器的一服务器负载资讯。第九实施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执行步骤901,令第一SDN交换器自用户端装置接收一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而由于第一SDN交换器并无用户端装置的封包处理规则,因此,便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SDN控制服务器。执行步骤902,令SDN控制服务器根 据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的一用户端起始IP地址以及服务器负载资讯,判断用户端装置的一连线路由。

需特别说明,第九实施例中,连线路由记录用户端起始IP地址与第二SDN交换器的一第一连接端的一第一对应关系、用户端起始IP地址对应的一区网IP地址转换规则与第三SDN交换器的一第二连接端的一第二对应关系,以及用户端起始IP地址对应于多个服务器的第一服务器的一第一MAC地址以及一第三连接端的一第三对应关系。

接着,执行步骤903,令SDN控制服务器将连线路由的第一对应关系、区网IP转换规则的一第二对应关系以及第三对应关系,分别传送至第一SDN交换器、第二SDN交换器以及第三SDN交换器。执行步骤904,令第一SDN交换器储存第一对应关系,并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将第一网络封包传送至第二SDN交换器。

接着,执行步骤905,令第二SDN交换器储存第二对应关系,并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的区网IP地址转换规则将第一网络封包的一用户端目的IP地址转换成多个服务器共用的一服务器IP地址。执行步骤906,令第二SDN交换器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将第一网络封包传送至第三SDN交换器。最后,执行步骤907,令第三SDN交换器储存第三对应关系,并根据第三对应关系以及服务器IP地址,将第一用户端网络封包传送至多个服务器的第一服务器。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SDN系统及其网络连线路由方法,主要可根据服务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以及用户端装置,判断后续的网络路由。更进一步来说,透过SDN架构,可使网络设定更为方便,且具有高度使用弹性及扩充性,而SDN控制服务器直接利用服务服务器的负载资讯判断网络路由,并由SDN交换器于后续直接根据网络路由传递网络封包,更可避免封包集中处理的效能瓶颈。如此一来,便可改善已知网络负载平衡的缺点,增加负载平衡处理效率,同时保持路由的弹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