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0929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邮件发送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其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从危害程度、持久性和覆盖面的角度来看,个人数据信息泄漏无疑已成为威胁互联网安全的头号杀手。

电子邮件作为—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目前是互联网中最广泛的应用及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电子邮件具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此外用户还可能通过电子邮件账号衍生出大量其他平台的账户。因此电子邮件如果出现个人数据信息的泄露,不仅会暴露用户的隐私,影响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平台的账户安全,甚至还可能给用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电子邮件收发分为邮件发送和邮件收取两个阶段,邮件发送是通过标准的简单邮件传输协议进行传输,而收取邮件是通过邮局协议版本3进行传输。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中,为方便邮件数据的调取,实现邮件的随时收发,电子邮箱的邮件数据一般以明文保存在对应数据库中。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为保证在数据库系统出故障或者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丢失时,能够找回丢失的数据并将数据库系统还原到正常状态,需要经常对储存在数据库中的邮箱明文数据进行转存与备份,而此过程中极易出现邮箱明文数据大批量泄露的问题。

(2)在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中,数据库需要通过多个外网接口不断与互联网进行交互,而此过程中极易出现数据库被外界入侵的情况,进而可能会导致数据库中邮箱数据明文大批量泄露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在针对电子邮件收发这一过程时,无法在方便信息调取的同时保证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使得用户的个人隐私时刻暴露在泄露的风险中,甚至会带来其他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邮件发送方法,通过将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关系以及正文内容存储于封闭的邮件应用服务器中进行隔离,解决了方便信息调取和个人数据信息安全二者无法兼顾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信息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性。

该方法应用于应用系统中的主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邮件应用服务器,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设有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设有各所述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发送邮件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目标用户信息和正文内容;

获取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生成邮件发送请求,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和所述正文内容;

将所述邮件发送请求发送至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在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查询到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后,根据所述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优选地,在接收用户发送邮件的操作指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主应用服务器上存储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以在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中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优选地,获取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具体为:

当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时,从所述操作指令中提取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是在生成后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

当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

当所述操作指令中未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时,向所述发送用户展示当前存在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所述发送用户选择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邮件发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应用系统中的邮件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主应用服务器,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设有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设有各所述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邮件发送请求,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以及正文内容;

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 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优选地,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邮件发送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储存,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时生成的。

优选地,还包括:

当接收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时,对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的发起方进行身份验证;

若身份验证通过,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中携带的内容对所述对应关系进行修改;

若身份验证失败,拒绝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

优选地,还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向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返回发送失败响应。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作为主应用服务器应用于应用系统中,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邮件应用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设有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设有各所述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用户发送邮件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目标用户信息和正文内容;

获取模块,获取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生成邮件发送请求,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 识和所述正文内容;

第一发送模块,将所述邮件发送请求发送至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在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查询到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后,根据所述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优选地,还包括:

生成模块,接收所述目标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存储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以在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中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时,从所述操作指令中提取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是在生成后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

在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

在所述操作指令中未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时,向所述发送用户展示当前存在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所述发送用户选择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作为邮件应用服务器应用于应用系统中,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主应用服务器,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设有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服务器设有各所述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 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邮件发送请求,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以及正文内容;

查询模块,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储存,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时生成的。

优选地,还包括:

修改模块,当在接收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时,对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的发起方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验证通过,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中携带的内容对所述对应关系进行修改;

在身份验证失败,拒绝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

优选地,还包括:

返回模块,在不存在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返回发送失败响应。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邮箱服务器,所述邮箱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内网接口、外网接口与管理接口,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时,存储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将携带的 正文内容;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从所述存储器中调取所述对应关系,并通过查询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

所述内网接口用于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的指令;

所述外网接口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所述管理接口用于服务方登入管理。

由此可见,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针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邮件发送过程,通过将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正文内容设于封闭的邮件应用服务器中进行隔离,且只有在接收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对应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时才能够获取对应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完成邮件发送过程。以此降低了用户个人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性,从而在方便信息调取的同时保证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主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邮件应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应用系统中的邮件 发送方法,通过将所述对应关系与所述正文内容存储于封闭的服务器设备中进行隔离,以此降低了用户个人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性,从而在方便信息调取的同时保证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应用系统中主应用服务器的邮件发送方法,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邮件应用服务器,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设有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设有各所述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终端设备上可以安装不同的应用程序,对应于不同类型的应用(app),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在一个应用系统中,通常都会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其中,一般都会有邮件服务功能。例如,音乐app或视频app中可能包括分享功能,可以通过信息、邮件、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分享歌曲或视频,购物类app中,可以包括通过邮件方式联系客服的功能,社交类app中可以包括通过邮件方式联系其他联系人的功能。本申请的邮件发送方法主要应用于这些具有邮件功能的应用系统中,该些应用系统中至少包括主应用服务器和邮件应用服务器。

主应用服务器包括用于和各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用户接口,各用户通过用户入口在注册过程生成的对应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存储在主应用服务器中。在具体的邮件发送过程中,主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邮件的操作指令后将目标用户的对应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携带在正文内容中并转发至邮件应用服务器,正文内容本身不在主应用服务器中进行长期存储,也就是说,主应用服务器起到了中转的作用,同时与各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交互。

邮件应用服务器作为一个封闭的设备关闭了用户接口,仅保留了包括用于邮件发送的外网接口在内的三个通信接口,当外部设备调用邮件应用服务器中的数据时,只能以从主应用服务器获取的对应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作为唯一调取凭证,邮件应用服务器再根据该对应标识以及对应关系查询到对 应通信地址信息,然后根据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正文内容,进而完成数据调用的过程,所述对应关系与所述正文内容存储在封闭的邮件应用服务器设备进行隔离,也就是说,邮件应用服务器起到存储以及邮件发送的作用,而不与各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和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可以为单台服务器或者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1,所述主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发送邮件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目标用户信息和正文内容。

具体的,所述主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发送的请求的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主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预设于终端设备的客户端发送的发送邮件的操作指令。其中,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个人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等。

主应用服务器作为连接终端设备和邮件应用服务器的桥梁,其与邮件应用服务器之间是通过内网接口连接的,避免了终端设备与邮件应用服务器的直接交互,降低了邮件应用服务器被入侵的风险。在具体的邮件发送过程中,以标识作为调取邮件应用服务器中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的唯一方式,也就是说,主应用服务器仅作为中转站,其本身不存储各用户的正文内容以及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以尽管其与用户终端之间需通过交互才能够完成邮件的发送,但也不会出现用户的正文内容以及对应关系出现泄漏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主应用服务器为单台服务器或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s102,获取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生成邮件发送请求,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和所述正文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发送邮件的操作指令中具体携带目标用户信息和正文内容,是用户通过对应客户端发送至主应用服务器的。邮件发送请求是主应用服务器在通过获取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后生成的,用于作为指令发送至邮件应用服务器。

具体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作为一种用于用户之间进行区别的特定信息,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其以用户可以查看的明文方式存在主应用服务器中。由于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是用户在注册过程中设置的,通常只需要保证其与之前主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不冲突即可,故可能会包含多种形式和内容。举例来说,标识“123456abc”中包含数字和字母的两项组合,而标识“123456abc@qq.com”中则包含了数字、字母和符号的三项组合。因此,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的一项或多项的组合:字母、数字、符号、文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标识的内容或形式仅为本申请优选实施例提出的示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其他内容或形式来标识,以使本申请适用于更多的应用领域,这些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用户在通过不同的方式送出的邮件发送请求中可能会携带不同的信息内容,需要基于不同的信息内容获取与所述邮件发送请求对应的目标用户的标识,为保证标识获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标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本申请针对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内容的不同,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出了对应的获取方式,具体如下:

a)当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时,从所述操作 指令中提取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是在生成后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

b)当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

c)当所述操作指令中未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时,向所述发送用户展示当前存在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所述发送用户选择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

s103,将所述邮件发送请求发送至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在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查询到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后,根据所述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邮件应用服务器的内部存储有对应关系与正文内容,其与主应用服务器之间通过内网接口连接,避免了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交互,也就是说,邮件应用服务器为封闭设备与各终端设备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当外部设备对邮件应用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调用时,首先要通过主应用服务器获取唯一的标识并将其转发至邮件应用服务器,邮件应用服务器根据该唯一标识以及对应关系查询到对应通信地址信息,然后根据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正文内容,进而完成数据调用的过程。本申请中邮件应用服务器独立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服务器被外界入侵的可能性,并以此降低用户个人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邮件应用服务器为单台服务器或者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为确保正文内容能够准确发送至目标用户,目标用户在接收邮件发送请求之前需已完成注册过程,故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接收邮件发送请求之前,还需要对目标用户的注册请求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a)所述主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目标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 请求携带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信息;

步骤b)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步骤c)在所述主应用服务器上存储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以在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中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由此可见,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主应用服务器存储各用户的通信地址的标识,邮件应用服务器存储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邮件发送请求作为主应用服务器触发邮件应用服务器完成全部正文内容的发送过程的唯一方式,以此降低了用户个人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性,从而在方便信息调取的同时保证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应用系统中邮件应用服务器的邮件发送方法,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主应用服务器,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存储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为封闭设备并存储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邮件应用服务器只有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中特定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时才能够通过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完成信息发送过程。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邮件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1,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邮件发送请求,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以及正文内容。

其中,邮件发送请求作为主应用服务器触发邮件应用服务器完成全部正文内容的发送过程的唯一方式。

s202,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

由于目标用户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询之前还未完成注册,也就是说,主应用服务器中不存在对应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从而导致邮件应用服务器中的当前的对应关系无法通过该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查询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通常是由于用户的输入错误,使得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了错误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造成的。故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在不存在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时,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向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返回发送失败响应。进一步地,主应用服务器将发送失败响应反馈至用户,通过发送失败响应提醒用户对邮件发送请求进行重新确认。

s203,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为确保正文内容能够准确发送至目标用户,邮件应用服务器应该存在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与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的对应关系,故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邮件发送请求之前,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需要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储存,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时生成的。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常常需要对对应的标识进行修改,如果标识的内容或形式发生改变,对应关系也需要相应地做出修改。本申请中,为了防止由于入侵者对标识进行恶意修改而造成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还需要对用户的对应关系修改请求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具体如下:

a)当接收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时,对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的发起方进行身份验证;

b)若身份验证通过,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中携带的内容对所述对应关系进行修改;

c)若身份验证失败,拒绝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

由此可见,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主应用服务器存储各用户的通信地址的标识,邮件应用服务器存储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主应用服务器与邮件应用服务器之间通过内网接口连接。邮件应用服务器只有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时才能通过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到对应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进而将正文内容发送至目标用户。以此降低了用户个人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性,从而在方便信息调取的同时保证用户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申请的技术思想,现结合图3所示的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此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提出了一种邮件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主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然后基于注册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生成用户邮箱标识以及标识与通信地址信息的映射关系,将各用户的用户邮箱标识存储在主应用服务器中,将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用户的用户邮箱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至邮箱应用服务器。

步骤2主应用服务器接收用户发送目标用户的用户邮箱标识以及正文内容并转发至邮箱应用服务器。

步骤3邮箱应用服务器接收目标用户的用户邮箱标识以及正文内容,并基于映射关系获取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

步骤4根据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将正文内容发送至目标用户。

其中,邮箱应用服务器为一种邮箱服务器,所述邮箱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内网接口、外网接口与管理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时,存储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将携带的正文内容。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从所述存储器中调取所述对应关系,并通过查询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

所述内网接口用于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的指令。主应用服务器的指令主要包括邮件发送请求指令、正文内容存储指令以及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的存储指令。

所述外网接口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也就是说,外网接口作为邮件的发送出口。

所述管理接口用于服务方登入管理。服务方通过管理接口登入所述邮箱服务器,对服务器进行管理与维护。由此可知,本应用场景中的邮箱应用服务器作为一个封闭的设备,其关闭了用户接口,只保留一个外网接口用于邮件的发送,当外部设备对邮箱应用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调用时,首先要通过主应用服务器获取特定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其转发至邮箱应用服务器,邮箱应用服务器再根据该该标识以及对应关系查询到对应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然后根据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正文内容,进而完成数据调用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服务器被外界入侵的可能性,并以此降低了用户个人数据发生泄露的可能性,从而在方便邮箱数据调取的同时保证用户个人数据的安全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的应用场景的内容仅为本申请优选实施例提出的示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更多的应用领域,从而使得本技术方案 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这些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对应地,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服务器,如图4所示,该服务器作为主应用服务器应用于应用系统中,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邮件应用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设有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设有各所述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接收用户发送邮件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目标用户信息和正文内容;

获取模块402,获取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生成邮件发送请求,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和所述正文内容;

第一发送模块403,将所述邮件发送请求发送至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在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查询到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后,根据所述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生成模块,接收所述目标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

存储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以在所述邮件应用服务器中存储所述对应关系。

在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时,从所述操作指令中提取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是在 生成后发送至所述目标用户的;

在所述操作指令中携带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

在所述操作指令中未携带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与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时,向所述发送用户展示当前存在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并将所述发送用户选择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作为所述目标用户的标识。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相应地,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作为邮件应用服务器应用于应用系统中,所述应用系统还包括主应用服务器,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设有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所述服务器设有各所述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所述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服务器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501,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邮件发送请求,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以及正文内容;

查询模块502,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询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503,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储存,所述对应关系是所述主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时生成的。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修改模块,当在接收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时,对发送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验证通过,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中携带的内容对所述对应 关系进行修改;

在身份验证失败,拒绝所述对应关系修改请求。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返回模块,在不存在与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向所述主应用服务器返回发送失败响应。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邮箱服务器,所述邮箱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内网接口、外网接口与管理接口,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与各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在接收到邮件发送请求时,存储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将携带的正文内容;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邮件发送请求中携带的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从所述存储器中调取所述对应关系,并通过查询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通信地址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

所述内网接口用于接收所述主应用服务器的指令;

所述外网接口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通信地址信息发送所述正文内容;

所述管理接口用于服务方登入管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