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促进蜂窝无线局域网互连的设备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84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促进蜂窝无线局域网互连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被配置为:

接收包括第一隧道标识符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被寻址到用户设备(UE);

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标识符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所述无线电承载被配置为促进所述数据包经由蜂窝通信向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

确定所述无线电承载是否经由无线局域网(WLAN)的至少一部分已被卸载;并且

当所述无线电承载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部分已被卸载时:

识别被映射至所述无线电承载的第二隧道标识符;

基于所述第二隧道标识符来封装所述数据包,其中,封装的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二隧道标识符;并且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部分将封装的所述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当所述无线电承载没有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部分卸载时:

将所述数据包封装在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其中,所述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报头包括所述无线电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CID);并且

经由所述无线电承载将封装在所述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所述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隧道标识符包括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的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并且所述第二隧道标识符包括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的安全参数指标(SP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封装所述数据包包括:使用所述互联网协议安全来加密所述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隧道的所述隧道端点标识符与所述无线电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CID)相关联,并且所述无线电承载的所述逻辑信道标识符被映射至所述互联网协议安全隧道的所述安全参数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无线电承载的逻辑信道标识符(LCID)到互联网协议安全(IPSec)隧道的安全参数指标(SPI)的映射,来确定所述无线电承载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部分已被卸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

接收包括所述第一隧道标识符的多个数据包,所述多个数据包被寻址到所述用户设备;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并且

经由所述无线电承载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所述多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电路被配置为:在应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处理之前,将用于传输的蜂窝数据拆分。

9.一种用于促进蜂窝无线局域网互连的方法,包括:

接收进行蜂窝无线局域网(WLAN)互连的指示;

由用户设备(UE)确定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基站不支持经由无线局域网传输的蜂窝数据的隧道;

识别与第二基站相关联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其中,所述第二基站支持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传输的蜂窝数据的隧道;

创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之间的连接;

促进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以及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点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蜂窝数据。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所述指令包括:

接收包括第一隧道标识符的第一数据包的指令,所述第一数据包被寻址到用户设备(UE);

识别与所述第一隧道标识符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的指令,所述无线电承载被配置为促进所述第一数据包经由蜂窝通信向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

确定所述无线电承载是否经由无线局域网(WLAN)的至少一部分已被卸载的指令;并且

当所述无线电承载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部分已被卸载时: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封装生成第二数据包的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被映射至所述无线电承载的第二隧道标识符;以及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指令。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