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446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如果一移动终端需要进行对来电进行语音播报需要用户手动的设置,操作比较繁琐,尤其是老年人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视力不佳可能无法清楚的看到移动终端上面显示的来电号码等来电方的一些信息。

老年人的视力较差,若要看清楚移动终端上显示的来电方的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此时来电的呼叫方可能已经挂断电话,影响正常通话。此外,如果采用手动设置语音播报来电方信息的方法,无论接电话的是否是老年人都会将来电方的信息播报出来,不利于用户信息的保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系统,能够根据通话用户的年龄决定是否进行来电语音播报。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系统,应用于第一通话用户利用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包括:

通话模块,用以提示所述通话请求;

识别模块,与所述通话模块连接,用以拍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并且对所述面部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一年龄信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连接,用以判断所述年龄信息是否处于一阈值范围中;

语音播放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用以于所述年龄信息处于所述阈值范围中时,播放与所述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信息适配的语音信息。

优选的,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存储单元,预存储有多个年龄段的标准图像;

拍摄单元,用以拍摄所述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

匹配单元,分别与所述存储单元和所述拍摄单元连接,用以将所述面部图像和所述标准图像进行匹配,确定一与所述面部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像,并且根据与所述面部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像适配的年龄段获取所述年龄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还包括:

挂断单元,与所述语音播放模块连接,用以于播放所述语音信息后,识别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断开所述通话请求。

第一短信模块,与所述挂断模块连接,用以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断开所述通话请求时,发送第一通知信息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还包括:

接听模块,与所述语音播放模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连接,用以于播放所述语音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通话用户的操作接收所述通话请求,以使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话。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还包括:

响应模块,与所述接听模块连接,用以于判断建立通话的时间是否少于一预设时间值;

第二短信模块,与所述响应模块连接,用以于建立通话的时间少于所述预设时间值时发送第二通知信息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方法,包括:

步骤S1,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至第二移动终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提示所述通话请求并拍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

步骤S2,对所述面部图像进行识别,获取一年龄信息;

步骤S3,判断所述年龄信息是否处于一阈值范围中,于所述年龄信息处于所述阈值范围中时,播放与所述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信息适配的语音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将所述面部图像和预存储的标准图像进行匹配,确定一与所述面部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像;

步骤S22,根据与所述面部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像适配的年龄段获取所述年龄信息。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31,播放所述语音信息后,识别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断开所述通话请求;

步骤S32,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断开所述通话请求时,发送第一通知信息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1,于播放所述语音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二通话用户的操作接收所述通话请求,以使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话;

步骤S302,判断建立通话的时间是否少于一预设时间值,于建立通话的时间少于所述预设时间值时发送第二通知信息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识别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判断该面部图像对应的年龄信息是否处于一阈值范围内,当超出该阈值范围的时候说明第二通话用户的年龄需要语音播放与第一通话用户适配的语音信息来确定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一特定年龄段的通话用户通过语音信号播报的方式识别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以快速的接听第一通话用户的通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系统中第二移动终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技术方案,技术特征之间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系统,应用于第一通话用户利用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的过程中,如图1所示,第二移动终端包括:

通话模块1,用以提示通话请求;

识别模块2,与通话模块1连接,用以拍摄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并且对面部图像进行识别,以获取一年龄信息;

判断模块3,与识别模块2连接,用以判断年龄信息是否处于一阈值范围中;

语音播放模块4,与判断模块3连接,用以于年龄信息处于阈值范围中时,播放与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信息适配的语音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均可以为手机,通话模块1提示通话请求可以为手机的来电显示,将通话来电方,即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信息显示出来,显示的内容可以是来电号码或者手机通讯录中预先设置好的该来电号码对应的身份名称。

识别模块2通过拍摄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对该第二通话用户的年龄进行识别,输出一年龄信息,判断模块3判断年龄信息是否处于一阈值范围中。

本实施例中的语音播放模块4可以在确定年龄信息处于阈值范围中时播放与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信息适配的语音信息,例如该播报的语音信息可以是第一通话用户的电话号码或者是第二移动终端的通讯录中预先设置好的该电话号码对应的身份名称。

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识别模块2包括:

存储单元,预存储有多个年龄段的标准图像;

拍摄单元,用以拍摄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

匹配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和拍摄单元连接,用以将面部图像和标准图像进行匹配,确定一与面部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像,并且根据与面部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像适配的年龄段获取年龄信息。

本实施例中,匹配单元可以将面部图像与预存储的标准图像进行逐一的匹配,通过面部识别技术确定一个标准图像为与面部图像的最佳匹配图像,提取该最佳匹配图像对应的年龄段获得第二通话用户的年龄信息。

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终端还包括:

挂断单元,与语音播放模块4连接,用以于播放语音信息后,识别第一移动终端是否断开通话请求。

第一短信模块,与挂断模块连接,用以于第一移动终端断开通话请求时,发送第一通知信息至第一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通话用户已经通过识别模块3进行了面部识别,说明该第二通话用户已经意识到有新的通话请求,但是由于操作缓慢等原因没有及时的建立通话导致通话未成功的建立,此时第二移动终端能够及时的发送一通知信息将该情况反映给第一移动终端,便于第一移动终端后续重新建立通话。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知信息可以为一短信。

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终端还包括:

接听模块,与语音播放模块4、第一移动终端连接,用以于播放语音信息后根据第二通话用户的操作接收通话请求,以使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话。

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终端还包括:

响应模块,与接听模块连接,用以于判断建立通话的时间是否少于一预设时间值;

第二短信模块,与响应模块连接,用以于建立通话的时间少于预设时间值时发送第二通知信息至第一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话用户可能刚刚建立通话,第一通话用户即断开了通话,通话的时间可能较短,例如1秒、2秒等,第二移动终端可以预先设定一预设时间值,当通话的时间少于这一预设时间值的时候,说明第二通话用户刚刚建立通话,第一通话用户就断开了通话,此时第二短信模块可以发送一第二通知信息给第一移动终端,便于第一通话用户再次建立通话。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通知信息可以为一短信。

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阈值范围为大于等于60。

本实施例中,阈值范围可以为60岁以上,当年龄信息对应的年龄为60岁以上时,说明该第二通话用户为年长者需要语音播报来电方的身份信息便于第二通话用户对来电方的身份进行确认,节省了60岁以上这一特定用户群体接听来电的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面部识别功能的通话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1,第一移动终端发送通话请求至第二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提示通话请求并拍摄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

步骤S2,对面部图像进行识别,获取一年龄信息;

步骤S3,判断年龄信息是否处于一阈值范围中,于年龄信息处于阈值范围中时,播放与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信息适配的语音信息。

本实施例运用了一种根据面部识别判断第二通话用户是否需要进行语音播报与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的语音信息,通过第二移动终端内置的识别模块判断通话用户的年龄信息是否处于以阈值范围中,对于年龄信息处于阈值范围中的情况下,进行语音信号的播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方法,通话用户不用手动设置来电语音播报功能。

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将面部图像和预存储的标准图像进行匹配,确定一与面部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像;

步骤S22,根据与面部图像匹配的标准图像适配的年龄段获取年龄信息。

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31,播放语音信息后,识别第一移动终端是否断开通话请求;

步骤S32,于第一移动终端断开通话请求时,发送第一通知信息至第一移动终端。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可以为手机,当第一通话用户由于等待时间太久而挂断电话时,由第二移动终端自动发送短信,请求第一通话用户再次拨打,因为进行了面部识别过程,第二通话用户已经知道来电,但是由于操作缓慢等原因没有接到电话时,此时第二移动终端会自动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第一通知信息请求重新拨打,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不用担心由于自己操作问题而耽误重要电话,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非常实用。

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步骤S3之后还包括:

步骤S301,于播放语音信息后根据第二通话用户的操作接收通话请求,以使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建立通话;

步骤S302,判断建立通话的时间是否少于一预设时间值,于建立通话的时间少于预设时间值时发送第二通知信息至第一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均可以为手机,第二通话用户在刚接通电话的瞬间,对方挂断后,第二移动终端会自动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第二通知信息,以请求对方重新拨打。当第二移动终端接收来电后,第二移动终端进行面部识别,当面部识别确认第二通话用户的年龄信息处于阈值范围中时,这时播放与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信息适配的语音信息,若第二通话用户有接通第二移动终端的动作,但是第一移动终端的通话已挂断,此时会有短暂的接通时间,可能是1秒或者2秒,1秒或者2秒为建立通话的时间少于预设时间值时,则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第二通知信息至第一移动终端,也不用担心由于自己操作问题而耽误重要电话,若是将阈值范围设定为60岁以上的老人,本实施例的方法将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非常实用。

综上,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识别第二通话用户的面部图像,判断该面部图像对应的年龄信息是否处于一阈值范围内,当超出该阈值范围的时候说明第二通话用户的年龄需要语音播放与第一通话用户适配的语音信息来确定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一特定年龄段的通话用户通过语音信号播报的方式识别第一通话用户的身份,以快速的接听第一通话用户的通话。

通过说明和附图,给出了具体实施方式的特定结构的典型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精神,还可作其他的转换。尽管上述发明提出了现有的较佳实施例,然而,这些内容并不作为局限。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发明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发明的意图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