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耳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4430阅读:1882来源:国知局
耳机耳翼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耳机或者助听器等的耳机耳翼。



背景技术:

通常,耳机是为了通信、学习或者音乐欣赏等用途被广泛地应用的设备,根据其形态分为耳塞式、入耳式、以及挂耳式等多种类型。

随着便于携带且多样的多媒体设备的普及,为了不给他人带来影响而不使用内置于多媒体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的扬声器,因此耳机主要连接到设置于所述设备的耳机插孔而使用。因此,耳机的需求将来会逐渐增加。

但是,对于最近上市的耳机而言,佩戴于用户耳朵的耳塞几乎以统一的形态形成,因此存在难以考虑到因人而异的耳朵结构或者特性而将耳机固定于耳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了美国授权专利公报us-9036852号(以下,称为“现有技术”)等。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耳机(earpiece)的位置决定以及固定结构体。

具体地,现有技术涉及一种如下的用于耳机的位置决定以及固定的结构体,包括一端部结合于耳塞的其他部分(一侧及另一侧),并且在另一端部彼此结合的外侧腿部以及内侧腿部,其中外侧腿部沿着对耳轮的内侧布置,内侧腿部接触到外耳的底部。

但是,现有技术中,从耳塞的一侧延伸形成的外侧腿部为了固定耳机而接触到位于对耳轮末端的对耳屏,并且从耳塞的另一侧延伸形成的内侧腿部接触到耳屏。所以在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的情况下,耳屏的周围部受到外侧腿部以及内侧腿部的压迫,导致佩戴感不良,因此存在用户感到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耳机耳翼:能够将声音输出装置的位置稳定地紧贴以及固定在外耳,并且可以 最小化施加给对耳屏以及耳屏的压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耳翼,其特征在于,包括:结合部,与声音输出装置结合;变形固定部,位于对耳轮(antihelix)的内侧以持预定的曲率而与所述对耳轮的形状对应地变形,并将所述结合部的位置固定于外耳;可变部,用于连接所述结合部与变形固定部之间并支撑所述变形固定部,并具有借助于所述变形固定部的变形而实现变形的至少一个可变部位。

在此所述耳机耳翼的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声音输出装置。

并且所述耳机耳翼的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固定部包括:卡接部位,从所述变形固定部的一侧延伸而卡接于所述对耳轮与耳轮脚(crusofhelix)之间;变形部位,从所述变形固定部的另一侧朝对耳屏(antitragus)方向持预定曲率延伸而位于所述对耳轮的内侧,并根据所述对耳轮的形状而变形。

此外所述耳机耳翼的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部包括:第一可变部位,用于连接所述结合部的一侧与位于所述变形固定部的一侧的所述卡接部位的周围部之间,并借助于所述变形固定部的变形而实现变形。

而且所述耳机耳翼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部位根据耳轮脚的突出而以预定曲率弯曲。

另外所述耳机耳翼的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部还包括:第二可变部位,连接所述结合部的一侧与所述变形固定部的另一侧之间,并通过所述变形固定部的变形而实现变形,其中,在所述第一可变部位与第二可变部位之间形成有可变空间,所述可变空间的形状根据所述第一可变部位和第二可变部位而实现变形。

所述耳机耳翼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变形固定部以及可变部由弹性材料构成。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第一,可以通过结合部以及可变部的连接结构最小化施加给对耳屏以及耳屏周围部的压迫,因此佩戴感突出,并且即便用户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从而可以最大化使用便利性。

第二,为了符合每个使用者的外耳结构或者特性,使结合部以可旋转的形态结合于声音输出装置,因此变形固定部可以据此变形,并使可变部随着 变形固定部的变形而变形,从而可以将结合部以及声音输出装置的位置稳定地固定在外耳。

第三,结合部以及声音输出装置借助于变形固定部以及可变部而稳定地固定于外耳,因此在佩戴耳机的用户进行户外活动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结合部以及声音输出装置轻易从外耳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外耳(耳廓;pinna)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耳翼的构成要素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耳翼的构成要素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耳翼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耳翼内变形部位变形引起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耳翼内的第一可变部位的佩戴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00:耳机耳翼110:结合部

120:变形固定部121:卡接部位

122:变形部位130:可变部

131:第一可变部位132:第二可变部位

s:可变空间e:声音输出装置

10:外耳11:对耳轮

12:对耳屏13:耳屏

14:耳轮脚15:耳甲腔

16:外耳道17:耳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判断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并且,在本说明书的说明过程中使用的数字(例如,第一、第二等)仅仅是用于区分一个构成与另一个构成要素的识别符号。

并且,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力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局限于词典中的意思而解释,而应立足于发明人可以为了用最优的方法对自己的发明进行说明而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将这些术语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

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技术思想,所以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角度下,可能存在能够代替的多种等同物和变形例。

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并且为了说明的简洁而省略或者压缩关于公知技术的部分。

1、关于外耳的结构的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外耳(externalear)10结构的图。

参照图1而对外耳10的结构进行如下说明。外耳10包括:对耳轮(antihelix)11、对耳屏(antitragus)12、耳屏(tragus)13、耳轮脚(crusofhelix)14、耳甲腔(concha)15、外耳道(acousticmeatus)16以及耳轮(helix)17。

如图1所示,耳轮17是外耳10的突出的褶皱部分,对耳轮11是与耳轮17平行地突出于耳轮17内侧(立面)的部分,对耳屏12指位于对耳轮11的末端部分的三角形小突起。

并且,耳屏13指位于外耳道16的前部的三角形突起,耳甲腔15是位于对耳屏12上的深孔,耳轮脚14是始于耳甲腔15底部的耳轮17的头部(即前部)。

2、关于耳机耳翼的构成要素以及佩戴状态的说明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耳翼的构成要素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耳翼的构成要素的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耳翼的佩戴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耳翼内变形部位变形引起的佩戴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耳机耳翼内的第一可变部位的佩戴状态的图。

参照图2至图6而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耳翼100进行说明,耳机耳翼100包括:结合部110、变形固定部120以及可变部130。

如图2所示,结合部110作为与声音输出装置e结合的构成要素,形成有能够收容声音输出装置e的局部的空间。并且,根据实施形态,结合部110可以与声音输出装置e可旋转地结合。

如图2所示,变形固定部120为如下的构成要素:位于对耳轮11的内侧、具有预定的曲率、用于将结合部110的位置固定于外耳10。

其中,变形固定部120优选不与位于对耳轮11的末端的对耳屏12的周围部接触。这是为了在通过变形固定部120固定声音输出装置e时,最小化施加给对耳屏12周围部的压迫。

并且,变形固定部120的形状随着对耳轮11的形状而变形,优选地,由弹性材料或者软质材料(例如,硅)形成以提高佩戴感。

如图4所示,这种变形固定部120位于对耳轮11内侧,因此局部插入到外耳道16的结合部110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外耳10。为此,如图2所示,变形固定部120可以包括卡接部位121以及变形部位122。

卡接部位121是从变形固定部120的一侧延伸并卡接于对耳轮11与耳轮脚14之间的构成要素。可以利用这种卡接部分121而提高结合部110以及结合于结合部110的声音输出装置e的固定力。

变形部位122是位于对耳轮11的内侧并从变形固定部120的另一侧向对耳屏12方向延伸的构成要素,其为随着对耳轮11的形状变形的构成要素。即,变形部位122在对耳轮11与耳甲腔15之间具有预定的曲率,并变形成符合对耳轮11的形状而布置。

可变部130是用于连接结合部110与变形固定部120之间并支撑变形固定部120的构成要素,据此,结合部110、变形固定部120以及可变部130一体地形成。

其中,可变部130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能够借助于变形固定部120的变形而变形的可变部位,为此,可变部130优选与变形固定部120相同地,由佩戴感优良的弹性材料或者软质材料形成。

这种可变部130从结合部110的一侧延伸而与变形固定部120连接,所以结合部110的局部不会紧贴于对耳轮11的周围部,因此可以最小化施加给对耳轮11以及耳屏13周围部的压迫。

并且,如图2以及图3所示,可变部130可以包括第一可变部位131。

第一可变部位131是用于连接结合部110的一侧与位于变形固定部120 的一侧的卡接部位121的周围部之间的构成要素,并且具有随着变形固定部120的变形而可变的特征。

如图6所示,这种第一可变部位131优选沿着耳轮廓14的突起而以具有预定曲率的方式弯曲形成。这是为了形成对应于耳轮脚14的形状而避免与耳轮脚14的干扰,从而更稳定地将变形固定部120固定在对耳轮11内侧。即,第一可变部位131可以朝外耳10的外侧方向而以具有预定曲率的方式弯曲,以与耳轮脚14向外耳10的外侧突出的形状对应。

并且,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可变部130还可以包括第二可变部位132。这种第二可变部位132是用于连接结合部110的一侧与变形固定部120的另一侧之间的构成要素,并且与上述第一可变部位131相同地,第二可变部位132是随着变形固定部120的变形而可变的构成要素。

如上所述,为了符合每个使用者的外耳10结构或者特性,本发明的耳机耳翼100以如下的形态形成:在结合部110结合于声音输出装置e的状态下可旋转。因此,变形固定部120随之变形,并且可变部130可以随着变形固定部120的变形而实现变形,从而可以将结合部110以及声音输出装置e的位置更稳定地固定在外耳10。

因此,本发明借助于变形固定部120以及可变部130而将结合部110以及声音输出装置e稳定地固定于外耳10,从而在用户进行户外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结合部110以及声音输出装置e轻易从外耳10脱落。

并且,可变部130形成有可变空间s,所述可变空间s位于第一可变部位131与第二可变部位132之间,并可以根据第一可变部位131和第二可变部位132而改变形状,因此可变部130的形状可以与耳甲腔15的宽度对应地变形。并且,通过这种可变空间s,第一可变部位131和第二可变部位132可以随着变形固定部120的变形或者外耳10的结构(例如,对耳轮11以及耳轮脚14等)而实现变形。

即,如图5所示,对耳轮11的形状或者结构根据佩戴本发明的耳机耳翼100的使用者而不同,所以在卡接部位121卡接于对耳轮11与耳轮脚14之间的状态下,变形部位122根据对耳轮11的形状而对应地变形并位于对耳轮11的内侧。据此,第一可变部位131、第二可变部位132以及可变空间s可以变形。

并且,可变部130还可以配备有如上所述的第一可变部位131以及第二 可变部位132等可变部位,而且形成于可变部位之间的可变空间s的个数可以根据如上所述地配备的可变部位的个数而增加。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耳机耳翼100可以通过变形固定部120以及可变部130而将结合部110以及声音输出装置e的位置稳定地紧贴并固定于外耳10,而且还可以通过结合部110与可变部130的连接结构而最小化施加给对耳屏12以及耳屏13周围部的压迫,因此佩戴感优秀,且不会让用户感受到不便感,因此可以最大化使用便利性。

并且,借助于本发明的耳机耳翼100而固定于外耳10的声音输出装置e可以由耳机或者助听器等构成,因此本发明的耳机耳翼100适用于多种声音输出装置e并可得到灵活的应用。

以上,根据实施例而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是上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以不应理解为本发明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理解为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概念所述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