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创建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248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数据库的创建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库的创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提供者在各地会设置多个为用户提供相关业务服务的服务器或者路由器。当用户需要向某网络地址发送或获取数据时,需要确定用户的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以便通过相应的服务器或路由器向该网络地址发送或获取数据。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服务,可以创建包括上述服务器、路由器和/或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包括网络提供者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的属性数据库。通常,通过人工搜集或购买等方式创建上述属性数据库。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通过上述方式创建属性数据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属性数据库创建效率较低。尽管如此,还有可能会出现获取的服务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目标网络地址或者访问目标网络地址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可能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库的创建方法,以将实现该方法的装置,从而简化包括属性信息的属性数据库的创建过程,提高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可能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数据库的创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可能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数据库的创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节点信息接收模块,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节点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属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通过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而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而获取相应的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并将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简化包括属性信息的属性数据库的创建过程,提高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库的创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库的创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数据库的创建装置的逻辑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数据库的创建装置的逻辑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数据库的创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的技术构思是,通过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而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而获取相应的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并将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简化包括属性信息的属性数据库的创建过程,提高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若干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素)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库的创建方法,图1为所述数据库的创建方法的流程图。举例来说,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库的创建装置作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执行S110~S140。具体地,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装置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设置在数据库的创建设备中,或者,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装置本身就是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设备;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服务器以调度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在步骤S110,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如个人计算机PC等终端设备。第一路由节点可以是路由设备,如路由器等。第一设定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向目标网络地址发送数据时最先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规则等。节点信息可以包括路由节点的名称、标识和/或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地址等。

具体地,可以预先设置用于为访问某服务器的终端设备调度相应的路由路径的调度服务器。当某终端设备向某目标网络地址或目标服务器请求数据时,如果调度服务器确定根据该终端设备的IP地址无法得到该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则可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相关信息,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通过预定的路由跟踪机制,并使用用户输入的任意网络地址或者用户想要访问的网络地址作为目标网络地址并确认,终端设备获取该目标网络地址,并向该目标网络地址发送路由探测请求,该路由探测请求可以发送给该终端设备周围的多个路由节点,并从各路由节点接收所述路由探测请求对应的路由探测响应,其中,所述路由探测响应中包括所述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终端设备接收到各路由节点发送的路由探测响应后,可以对该路由探测响应进行分析,确定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例如,到达所述目标网络地址最先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等),并获取该路由节点的信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此时,调度服务器可接收到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在步骤S120,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其中,节点数据库可以是调度服务器中存储的多条路由路径中包含的多个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构成的数据库,所述节点数据库存储有各个路由节点的名称、标识和/或MAC地址等节点信息。第二设定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可以是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最先经过的路由节点的规则等。第二路由节点可以是路由设备,如路由器等。

具体地,调度服务器中存储有多条路由路径,可以在上述多条路由路径中查找到包括所述第一路由节点,而且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为终端设备侧端节点的路由路径,可以在查找到的路由路径中确定服务器侧端节点的节点信息,然后,可以从上述服务器侧端节点中选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在步骤S130,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

其中,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名称、标识和/或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目标服务器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具备相关属性信息的多个服务器中的任意一个服务器。

具体地,调度服务器获取到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后,可以确定从所述第一路由节点到所述第二路由节点的整条路由路径,可以通过确定的整条路由路径获取与所述整条路由路径连接的目标服务器的包括服务器名称、标识和/或地理位置等属性信息。

在步骤S140,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

具体地,调度服务器可以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名称、标识和/或MAC地址等,同时,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设置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然后,调度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名称、标识和/或MAC地址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对应存储。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对设备的属性数据库进行创建并不断扩充,从而得到完善全面的属性数据库,以便调度服务器基于属性数据库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的创建方法,通过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而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而获取相应的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并将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简化包括属性信息的属性数据库的创建过程,提高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库的创建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实施例可视为图1的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

参照图2,在步骤S210,调度服务器从预先存储的关键节点信息列表中获取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关键节点包括网络提供者设定的服务器和/或网络提供者设定的路由器。

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网络提供者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地理区域的信息,如北京市等,也可以是地理坐标的信息,如北纬40°3'6”、东经116°17'46”等。

具体地,网络提供者通常会在各个地区(如某一个城市,具体如北京市、天津市等)设置为用户提供相关业务服务的服务器和/或路由器,而且,网络提供者设定的服务器和/或路由器的信息(如名称、标识、IP地址和/或所处地理位置信息等)通常是向用户公开的。可以将网络提供者设定的服务器和/或路由器确定为关键节点。可以获取网络提供者在各个地区设定的服务器和/或路由器的信息,可以将上述信息存储在关键节点信息列表中。当需要创建终端设备和/或服务器的属性数据库,或者确定某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时,可以从上述存储的关键节点信息列表中提取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

在步骤S220,调度服务器基于所述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构建基础属性数据库。

具体地,可以提取每一个关键节点的网络提供者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根据网络提供者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对关键节点信息列表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处理后的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构建为基础属性数据库。

在步骤S230,终端设备基于预定的路由跟踪机制向目标网络地址发送路由探测请求。

其中,路由跟踪机制可以包括多种机制,例如,基于Traceroute的路由跟踪机制或基于TCP/IP协议的路由跟踪机制等。

具体地,路由跟踪机制以基于Traceroute的路由跟踪机制为例,则上述处理具体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Traceroute程序发送一个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值)为1的路由探测请求的数据包给目标网络地址,该数据包中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数据包发出的时间标签等。

在步骤S240,终端设备从路由节点接收所述路由探测请求对应的路由探测响应,所述路由探测响应中包括所述路由节点的信息。

具体地,基于上述步骤S230的示例,当路由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接收到该数据包时将TTL减1,此时,TTL变为0,该路由器会将此数据包丢掉,并返回一个路由探测响应的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消息,该ICMP消息中可包括发送ICMP消息的源地址、ICMP消息的所有内容及该路由器的IP地址等。Traceroute程序收到该ICMP消息后,可以确定该路由器存在于该路由路径上。

在步骤S250,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路由探测响应,获取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规则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距离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访问时间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

具体地,上述路由探测响应中包含的路由节点的信息中还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到达该路由节点所消耗的时间,和/或,终端设备到达该路由节点的物理距离。终端设备接收到各个路由节点发送的路由探测响应后,可以从上述路由探测响应中提取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到达该路由节点所消耗的时间,和/或,终端设备到达该路由节点的物理距离的信息,然后,可以通过上述信息确定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获取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并将其发送给调度服务器。

在步骤S260,调度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以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作为终端侧端节点的路由路径。

具体地,节点数据库的创建方式可以基于上述路由跟踪机制创建,以基于Traceroute的路由跟踪机制为例,在上述步骤S240的处理过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终端设备确定上述路由器存在于该路由路径中后,接着Traceroute程序会再次发送另一个TTL是2的路由探测请求的数据包,发现该路由路径上的第2个路由器,以此,Traceroute程序每次将发送的数据包的TTL加1来发现另一个路由器,重复执行上述过程,一直持续到某个数据包到达目标网络地址。然后,终端设备可以将上述路由探测响应的ICMP消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调度服务器通过分析后即可确定从终端设备到达目标网络地址所需要经过的路由节点,以及上述路由节点构成的路由路径。基于上述方式,可以得到多条路由路径,可以使用多条路由路径中包含的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构建节点数据库。其中,在路由路径中,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路由节点可以为终端设备侧端节点,与服务器连接的路由节点可以为服务器侧端节点,除上述两个端节点外的其它路由节点都可以为中间节点。

在步骤S270,调度服务器从所述路由路径的服务器侧端节点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规则包括: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之间的物理距离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和/或,所述目标服务器访问时间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

上述步骤S270的处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步骤S120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280,调度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所述基础属性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

具体地,基于上述步骤S210和步骤S220的相关内容可知,所述基础属性数据库中包含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即网络提供者设定的服务器和/或路由器的网络提供者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因此,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获取的目标服务器应为网络提供者设定的服务器,该服务器的属性信息是由网络提供者提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10和步骤S220的处理也可以在上述步骤S270之后、步骤S280之前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限定。

在步骤S290,调度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

上述步骤S290的处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步骤S140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考虑到通过上述步骤S210~步骤S290的处理得到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并不详细,尤其是属性信息中的地理位置信息,为此,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细化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度服务器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

具体地,调度服务器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位置获取请求后,可以启动其定位装置,通过相应的定位系统(如GPS定位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通常会比关键节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更加具体,例如,关键节点的地理位置信息通常为某一个城市,如北京市等,而通过定位系统确定的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通常如北京市海淀区或某乡镇等。所述终端设备可将定位系统得到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服务器。

步骤二,调度服务器使用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替换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中的地理位置信息。

具体地,调度服务器可以使用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替换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中原有的地理位置信息,如将北京市替换为北京市海淀区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的创建方法,通过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而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而获取相应的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并将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简化包括属性信息的属性数据库的创建过程,提高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数据库的创建装置的逻辑框图。参照图3,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装置包括节点信息接收模块310、节点信息获取模块320、属性信息获取模块330和存储模块340。

节点信息接收模块310用于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节点信息获取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属性信息获取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

存储模块340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

此外,节点信息获取模块320包括:路由路径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以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作为终端侧端节点的路由路径;节点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路由路径的服务器侧端节点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此外,所述第一设定规则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距离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访问时间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所述第二设定规则包括: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之间的物理距离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和/或,所述目标服务器访问时间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

另外,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网络提供者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的装置还包括:关键节点获取模块350,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关键节点信息列表中获取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关键节点包括所述网络提供者设定的服务器和/或所述网络提供者设定的路由器;基础属性数据库构建模块360,用于基于所述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构建基础属性数据库;属性信息获取模块3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所述基础属性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的创建装置,通过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而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而获取相应的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并将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简化包括属性信息的属性数据库的创建过程,提高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库的创建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数据库的创建设备500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如图5所示,该数据库的创建设备5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0、存储器(memory)530、以及通信总线540。其中:

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以及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520,用于与比如客户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510,用于执行程序5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5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5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530,用于存放程序532。存储器5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5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设备500执行以下操作:

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将所述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

此外,程序532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设备500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的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以所述第一路由节点作为终端侧端节点的路由路径;从所述路由路径的服务器侧端节点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

另外,程序532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设备500执行以下操作:所述第一设定规则包括: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物理距离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访问时间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所述第二设定规则包括: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之间的物理距离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和/或,所述目标服务器访问时间最短的路由节点的规则。

此外,程序532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设备500执行以下操作: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网络提供者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

另外,程序532具体还可以用于使得所述数据库的创建设备500执行以下操作:从预先存储的关键节点信息列表中获取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关键节点包括所述网络提供者设定的服务器和/或所述网络提供者设定的路由器;基于所述关键节点的属性信息构建基础属性数据库;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的处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和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所述基础属性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库的创建设备,通过从终端设备接收符合终端第一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一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从而从预先存储的节点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目标服务器第二设定规则的最优路由的第二路由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而获取相应的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并将目标服务器的属性信息存储为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简化包括属性信息的属性数据库的创建过程,提高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发明中描述的各个步骤/部件拆分为更多步骤/部件,也可将两个或多个步骤/部件或者步骤/部件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步骤/部件,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的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所述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在此描述的处理方法。此外,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在此示出的处理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在此示出的处理的专用计算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