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及跨环业务流转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7611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及跨环业务流转发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及跨环业务流转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环形组网就是线路上没有起点和终点,参与组网的各个设备都在一条封闭的环形路径上。

如图2所示,环网保护中有两条路径:一条工作路径和一条保护路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的传输方向是相反的。

在工作路径发生故障后,故障点相邻的两个节点会马上知晓故障,并做出相应的保护切换措施,把流量由工作路径倒换到方向相反的保护路径上去,由反向的保护路径“绕道”抵达故障点的下一节点设备,这样就绕过了故障节点。图3中,节点b和节点c之间的工作路径断掉了,于是节点b和节点c合作,将业务流进行保护切换。b负责将业务流切换到保护路径,向相反方向传输,当传输到c后,c负责把业务流再切换回工作路径,这样业务流就顺利地从d流了出去。

共享环跨环组网通常有多个相切环组成,工作业务经过的跨环节点被定义为主节点,另一个跨环节点被定义为备节点。如图4、图5所示,业务从落地环的某个节点下环,业务从入口环上环,可能经过穿通环到达落地环,也可能不经过穿通环直接到达落地环。

跨环业务指的是业务流的入节点在一个环内,出节点在另一个环内。

在现有技术中,当跨环组网中某一侧环网出现多点故障或两侧环网都出现多点故障时,由于环网保护只能处理单环出现单点故障的场景,所以无法将业务流从一个环转发到另一个环或者为跨环业务配置大量跨环线性lsp保护实现业务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及跨环业务流转发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环网保护只能处理单环出现单点故障的场景导致当跨环组网出现多点故障时无法实现业务流转发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包括:

预先配置的跨环业务流的始节点所在的入口环;

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所在的出口环;所述入口环与所述出口环通过两个跨环节点形成相切结构,其中,所述两个跨环节点为主跨环节点和备跨环节点;

承载所述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所述业务隧道为从所述始节点开始经过所述主跨环节点至所述尾节点的隧道;

所述入口环配置有入环隧道以及与所述入环隧道对应的第一保护隧道;其中,所述入环隧道为从备跨环节点至主跨环节点的长径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为与所述入环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

所述出口环配置有出环隧道以及与所述出环隧道对应的第二保护隧道;其中,所述出环隧道为从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相邻节点至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长径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为与所述出环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

所述入口环还配置有从主跨环节点至备跨环节点的短径隧道,以及与所述短径隧道对应的第三保护隧道,所述第三保护隧道为与所述短径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

其中,当所述出口环在所述入口环的右边,所述出环隧道中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相邻节点为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顺时针方向的相邻节点;

当所述出口环在所述入口环的右边,所述出环隧道中的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相邻节点为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逆时针方向的相邻节点。

其中,所述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的每个节点均能够检测节点相邻两段路径是否存在故障。

其中,所述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的每个节点均能够感知节点所在环的主跨环节点的信息和备跨环节点的信息,且能够感知相邻环的主跨环节点的信息和备跨环节点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进行跨环业务流转发的方法,包括:

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未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业务隧道,经过所述业务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所述出环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短径隧道和/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其中,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所述出环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短径隧道和/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入口环的主跨环节点和备跨环节点没有故障,且主跨环节点与备跨环节点之间的路径没有故障,且所述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主跨环节点,由所述主跨环节点将接收到的跨环业务流送入所述出口环的出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二保护隧道并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其中,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所述出环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短径隧道和/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入口环的主跨环节点有故障或者主跨环节点与备跨环节点之间的路径有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备跨环节点,由备跨环节点将接收到的跨环业务流送入所述出口环的出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二保护隧道并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其中,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所述出环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短径隧道和/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出口环的主跨环节点的相邻两段路径均有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主跨环节点,由所述主跨环节点将接收到的跨环业务流送入所述短径隧道以及第三保护隧道并转发达到备跨环节点,由所述备跨环节点将跨环业务流送入所述出口环的出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二保护隧道并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及跨环业务流转发的方法中,通过配置入环隧道、出环隧道、主到备的隧道及相应的保护隧道,使得共享跨环组网结构能够处理组网中出现多点故障时跨环业务无法恢复的问题;充分利用环网保护技术,既解决了多点故障业务无法恢复或配置线性lsp保护复杂、占用资源的问题,并且入环隧道、主到备的隧道可以被多个具有不同入环点、出环点跨环业务流共享,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速度及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环形组网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技术中环形组网工作路径跟保护路径示意图;

图3表示现有技术中环网倒换示意图;

图4表示现有技术中共享环跨环组网示意图之一;

图5表示现有技术中共享环跨环组网示意图之二;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共享环网跨环组网结构、入环隧道、出环隧道、主到备隧道及相应保护隧道及业务流无故障转发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的业务流跨环转发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的业务流跨环转发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3的业务流跨环转发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4的业务流跨环转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包括:

预先配置的跨环业务流的始节点所在的入口环;

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所在的出口环;所述入口环与所述出口环通过两个跨环节点形成相切结构,其中,所述两个跨环节点为主跨环节点和备跨环节点;如图6所示,预先配置的跨环业务流的工作路径为a->b->c->d,则始节点a所在的环1为入口环,尾节点d所在的环2为出口环;环1和环2通过节点b和节点f形成相切结构,其中,预先配置的跨环业务流经过节点b,则节点b为主跨环节点,节点f为备跨环节点。

承载所述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所述业务隧道为从所述始节点开始经过所述主跨环节点至所述尾节点的隧道;如图6所示,该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配置有业务隧道,其业务隧道为a->b->c->d的隧道,若其业务隧道无故障,则跨环业务流经过业务隧道完成转发。

所述入口环配置有入环隧道以及与所述入环隧道对应的第一保护隧道;其中,所述入环隧道为从备跨环节点至主跨环节点的长径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为与所述入环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如图6所示,该享环跨环组网结构的入口环(环1)配置有入环隧道t1,入环隧道t1为从节点f到节点b的长径隧道;由于节点f和节点b在一个环上,则节点f到节点b的隧道包括两条,一条为f->g->h->a->b,另一条为f->b;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入环隧道为上述两条隧道中较长的长径隧道,比较可知,该入环隧道的转发路径为f->g->h->a->b。进一步的,第一保护隧道为与入环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如图6所示,该第一保护隧道为t1-1;由于入环隧道的方向为顺时针,则第一保护隧道的方向为逆时针。

具体的,业务流始节点a将业务流送入入环隧道t1(以及第一保护隧道)并转发至主跨环节点。

所述出口环配置有出环隧道以及与所述出环隧道对应的第二保护隧道;其中,所述出环隧道为从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相邻节点至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长径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为与所述出环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如图6所示,该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的出口环(环2)配置有出环隧道t3,出环隧道t3为从尾节点d的相邻节点e至节点d的长径隧道。与入环隧道相同,由于节点e和节点d在一个环上,则节点e到节点d的隧道包括两条,一条为e->f->b->c->d,另一条为e->d;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出环隧道为上述两条隧道中较长的长径隧道,比较可知,该出环隧道的转发路径为e->f->b->c->d。进一步的,第二保护隧道为与出环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如图6所示,该第二保护隧道为t3-1;由于出环隧道的方向为顺时针,则第二保护隧道的方向为逆时针。

具体的,主跨环节点b会将收到的业务流送入该出环隧道t3(以及第二保护隧道)并转发至尾节点d。

所述入口环还配置有从主跨环节点至备跨环节点的短径隧道,以及与所述短径隧道对应的第三保护隧道,所述第三保护隧道为与所述短径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如图6所示,入口环(环1)还配置有从主跨环节点b到备跨环节点f的短径隧道t5;同样的由于节点b和节点f在同一个环上,则节点b到节点f的隧道两条,分别为:b->a->h->g->f以及b->f;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短径隧道为上述两条隧道中的短隧道,比较可知,该短径隧道为b->f。进一步的,第三保护隧道为与短径隧道的传输方向相反的环形隧道,如图6所示,该第三保护隧道为t5-1,由于短径隧道t5的传输方向为顺时针,则第三保护隧道的传输方向为逆时针。

具体的,当主跨环节点b发现出口环相邻两段都有故障时(即bc段及bf段均有故障),主跨环节点b将业务流送入该短径隧道t5,并转发至备跨环节点f,由备跨环节点f绕过出口环的主跨环节点b将业务流转发至尾节点。且当业务流达到备跨环节点时,备跨环节点会分析入口环的主跨环节点是否可达,若可达,传输给主跨环节点,若不可达,则绕过入口环的主跨环节点将业务流直接转发至出口环。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尾节点d的相邻节点有两个,分别为节点c和节点e;针对不同的情况,其尾节点d的相邻节点不同,具体的,当所述出口环在所述入口环的右边,所述出环隧道中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相邻节点为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顺时针方向的相邻节点;

当所述出口环在所述入口环的右边,所述出环隧道中的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相邻节点为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逆时针方向的相邻节点。

具体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组网中的每个节点均配置段检测技术,即该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的每个节点均能够检测节点相邻两段路径是否存在故障。

进一步的,组网中每个节点均配置跨环保护技术,所述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的每个节点均能够感知节点所在环的主跨环节点的信息和备跨环节点的信息,且能够感知相邻环的主跨环节点的信息和备跨环节点的信息。即每个节点都能感知节点所在环的主、备节点信息以及相邻环的主、备节点信息。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除了承载跨环业务的业务隧道外,还配置入环隧道、出环隧道及主到备隧道以及对应的环形保护隧道,从而简化了配置。即通过简单配置几条入环、出环、主到备的隧道及相应的保护隧道,就能处理组网中出现多点故障时,跨环业务无法恢复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利用环网保护技术,既解决了多点故障业务无法恢复或配置线性lsp保护复杂、占用资源的问题,并且入环隧道、主到备的隧道可以被多个具有不同入、出环点跨环业务流共享,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速度及资源利用率。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进行跨环业务流转发的方法,包括:

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未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业务隧道,经过所述业务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所述出环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短径隧道和/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具体的,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所述出环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短径隧道和/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入口环的主跨环节点和备跨环节点没有故障,且主跨环节点与备跨环节点之间的路径没有故障,且所述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主跨环节点,由所述主跨环节点将接收到的跨环业务流送入所述出口环的出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二保护隧道并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或者,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所述出环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短径隧道和/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入口环的主跨环节点有故障或者主跨环节点与备跨环节点之间的路径有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备跨环节点,由备跨环节点将接收到的跨环业务流送入所述出口环的出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二保护隧道并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或者,若承载跨环业务流的业务隧道出现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所述第一保护隧道、所述出环隧道、所述第二保护隧道、所述短径隧道和/或所述第三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出口环的主跨环节点的相邻两段路径均有故障,所述跨环业务流从始节点进入所述入口环的入环隧道,经过所述入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一保护隧道的转发到达主跨环节点,由所述主跨环节点将接收到的跨环业务流送入所述短径隧道以及第三保护隧道并转发达到备跨环节点,由所述备跨环节点将跨环业务流送入所述出口环的出环隧道以及所述第二保护隧道并转发到达所述跨环业务流的尾节点。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申请提供的共享环跨环组网结构及跨环业务流转发的方法,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业务隧道存在故障时业务流转发方法进行描述,首先如图7所示,环1、环2均可作为入口环或出口环。环1到环2的业务流f1在环1节点a入环,环2节点d出环,跨环工作路径为a->b->c->d。环2到环1的业务流f2在环2节点d入环,环1节点a出环,跨环工作路径为d->c->b->a。

如图7所示,在环1配置入环隧道t1,其转发路径为f->g->h->a->b,并由逆时针环行隧道t1-1保护。在环1配置出环隧道t2,其转发路径为h->g->f->b->a,并由顺时针环形隧道t2-1保护。在环1配置了主节点到备节点的隧道t5,其转发路径为b->f,并由逆时针环形隧道t5-1保护。

如图7所示,在环2配置一条入环隧道t4,其转发路径为f->e->d->c->b,并由顺时针环形隧道t4-1保护。在环2配置一条出环隧道t3,其转发路径为e->f->b->c->d,并由逆时针环形隧道t3-1保护。在环2配置了主节点到备节点的隧道t6,其转发路径为b->f,并由顺时针环形隧道t6-1保护。

实施例1

如图8所示,节点b发生故障,即环1侧b-a、b-f段都有故障,环2侧b-c、b-f段都有故障。以下描述业务流f1、业务流f2的转发过程。

业务流f1在节点a入环,a将f1送入隧道t1,t1检测到a-b段有故障,倒换到保护隧道t1-1,由t1-1将f1沿逆时针方向转发到节点f,f检测到环1侧b-f段故障,查询t1-1关联的跨环隧道保护组表,发现自己是备节点,t1-1转发路径的下一个节点为主节点b,f提前终结t1-1,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f1的出接口为t3,将f1送入环2出环隧道t3,t3检测到环2侧f-b段有故障,倒换到保护隧道t3-1,由t3-1沿逆时针方向将f1转发至节点c,节点c检测到c-b段故障,回切到t3,由t3将f1转发至节点d,d为t3尾节点,d终结t3,f1在节点d出环。

业务流f2在节点d入环,d将f2送入环2入环隧道t4,由t4将业务流转发至节点c,c发现c-b段有故障,倒换到保护隧道t4-1,由t4-1沿顺时针将报文转发到节点f,f检测到环2侧b-f段故障,f查询t4-1关联的跨环隧道保护组表,发现自己是备节点,t4-1转发路径的下一个节点为主节点b,f提前终结t4-1,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f2的出接口为t2,t2发现环1侧f-b段有故障,倒换到保护隧道t2-1,由t2-1沿顺时针放将f2转发至节点a,a检测到a-b段有故障,回切到t2,a为t2尾结点,a终结t2,f2在节点a出环。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环1侧a-b、b-f段出现故障。以下描述业务流f1、业务流f2的转发过程。

f1在a点入环,f1将a送入t1,t1检测到a-b故障,倒换到t1-1,t1-1沿逆时针将f1转发至节点f,f检测到环1侧b-f段故障,f查询t1-1关联的跨环隧道保护组表,发现自己是备节点,t1-1转发路径的下一个节点为主节点b,f提前终结t1-1,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f1的出接口是t3,f将f1送入t3,由t3将f1转发至节点d,d为t3尾结点,d终结t3,f1在节点d出环。

f2在节点d入环,d将f2送入t4,t4将f2转发至节点b,因为节点b为t4的尾结点,b终结t4,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f2的出接口为t2、入接口为t4。因为业务的入、出口都为隧道,此时可以确定节点b可能为主节点。查询t2的跨环保护配置表,发现节点b为环1的主节点,并且环1的相邻为环2;同样,查询t4的跨环保护配置表,发现b是环2的主节点,并且环2的相邻环为环1。由t2、t4的跨环保护配置可以确认节点b为环1和环2的主节点,又因为出接口t2在节点b的相邻段都不可达,b将f2导入环2主到备的隧道,从而绕过环1故障点b;b遍历环2侧b-f所绑定的所有环网隧道保护组,如果保护组的尾结点为节点f,就将f2通过查询到的保护组tg2转发,因为环2侧b-f链路正常,tg2直接将报文送入t6并转发至节点f,f为t6的尾结点,f终结t6,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出接口为t2,t2检测出b-f段故障,倒换到t2-1,由t2-1沿顺时针将f2转发至节点a,a检测到a-b段故障,回切到t2,a为t2尾结点,a终结t2,f2在节点a出环。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环1侧a-b、b-f段有故障,环2侧b-f段有故障。以下描述业务流f1、f2的转发过程。

f1在a点入环,f1在a点入环,a将f2送入t1,t1检测到a-b故障,倒换到t1-1,t1-1沿逆时针将f1转发至节点f,f检测到环1侧b-f段有故障,f查询t4-1关联的跨环隧道保护组表,发现自己是备节点,t4-1转发路径的下一个节点为主节点b,f提前终结t1-1,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f1的出接口是t3,f将f1送入t3,t3检测到b-f段故障,倒换到t3-1,由t3-1将f1沿逆时针转发至节点c,c检测到b-c段故障,回切到t3,由t3将f1转发至节点d,d为t3尾结点,d终结t3,f1在节点d出环。

f2在d点入环,d将f2送入t4,t4将f2转发至节点b,b为t4尾结点,b终结t4,解出业务标签,查标签转发表,发现f2的出接口为t2、入接口为t4,节点b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确认本节点为跨环1和环2的主节点,又因为出接口t2在b的相邻段都不可达,b将f2导入环2主到备的隧道,从而绕过环1故障节点b;b遍历环2侧b-f所绑定的所有环网隧道保护组,如果保护组的尾结点为节点f,f就将f2通过查询到的保护组tg2转发,因为环2侧b-f链路故障,tg2将f2送入到tg2的保护隧道t6-1沿逆时针方向转发至节点f,f发现b-f段故障,回切到t6,f为t6尾结点,f终结t6,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出接口为t2,并检测到环1侧b-f故障,切换到t2-1,由t2-1将f2转发至节点a,a再回切到t2,a为t2尾结点,a终结t2,f2在t2出环。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环1侧a-b、b-f段有故障,环2侧b-c段有故障。以下描述业务流f1、f2的转发过程。

f1在a点入环,a将f1送入t1,t1检测到a-b段故障,倒换到t1-1,将f1沿逆时针方向转发至节点f,f检测到b-f段故障,查询t1-1绑定的环网隧道保护表,发现本节点为备节点,t1-1转发路径的下一个节点为主节点b,f提前终结t1-1,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f1的出接口为t3,t3将f1转发至节点b,b检测到b-c段故障,倒换到t3-1,由t3-1沿逆时针方向将f1转发至节点c,c检测到b-c故障,回切到t3,由t3将f1转发至节点d,d为t3尾结点,d终结t3,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将f1在d出环。

f2在d点入环,d将f1送入t4,由t4将f1转发至节点c,c检测到b-c段故障,倒换至t4-1,由t4-1将f2转发至节点b,b检测到b-c段故障,回切到t4,b为t4尾结点,b终结t4,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出接口为t2、入接口为t4,b使用实施例2的方法确认本节点为跨环1和环2的主节点,又因为环1侧节点b相邻两段都有故障,使用b将f2送入环2主到备的隧道,从而绕过环1故障节点b;b遍历环2侧b-f所绑定的所有环网隧道保护组,如果保护组的尾结点为节点f,就将f2通过查询到的保护组tg2转发,tg2将f2送入主到备的工作隧道t6,由t6将f2转发至节点f,f为t6尾结点,f终结t6,解出业务标签,查询标签转发表,发现出接口为t2,f检测到b-f段故障,切换到t2-1,由t2-1将f2沿顺时针转发至节点a,节点a检测到a-b段故障,回切到t2,a为t2尾结点,a终结t2,f2在节点a出环。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配置入环隧道、出环隧道、主到备的隧道及相应的保护隧道,使得共享跨环组网结构能够处理组网中出现多点故障时跨环业务无法恢复的问题;充分利用环网保护技术,既解决了多点故障业务无法恢复或配置线性lsp保护复杂、占用资源的问题,并且入环隧道、主到备的隧道可以被多个具有不同入环点、出环点跨环业务流共享,大大提高了业务部署速度及资源利用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