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5322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转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转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互动的频率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互动,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分享图像、视频或音频。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移动通信的数据宽带以及传输速率均得到了大大提高,数据量较大的图像、视频或音频均能快速地通过移动网络发送或者接收。尽管目前3G或者4G网络已非常普及,但在发送数据量较大的图像、视频或音频时,或者对较大数据的群发时,仍需要消耗较多的网络流量,造成用户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发送数据需要较多流量,造成用户不变的缺陷,提供一种转发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数据发送流量,提高用户的交互的便利性。

一种转发方法,包括:

获取发送指令;

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对象标识;

检测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

当所述服务器中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转发请求,所述转发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转发所述被发送对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对象标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

根据所述被发送对象获取与所述被发送对象对应的对象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对象标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对象标识和接收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转发请求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接收标识的转发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服务器中不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时,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

响应所述发送指令,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发送所述被发送对象。

上述转发方法,发送终端在首次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服务器存储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使得发送终端再后续再次发送该被发送对象时,仅需发送对象标识至服务器,服务器即可根据对象标识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另外的终端上,从而有效减小了发送终端所需消耗的移动网络的流量,提高用户的交互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的转发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发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转发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6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第一终端602和第二终端606分别通过网络与服务器604进行交互,第一终端602发送的数据将通过服务器604转发至第二终端606。例如,第一终端602在接收到发送指令后将被发送对象上传至服务器604,服务器604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和与被发送对象对应的对象标识,且服务器604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606;当第一终端602再次发送同一被发送对象至第二终端606时,服务器604根据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将存储于服务器604的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606。

如图7所示,在另外的实施例的应用环境中,还包括第三终端608和第四终端610,第三终端608和第四终端610均通过网络与服务器604交互,当第一终端602向第三终端608和第四终端610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服务器604根据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将存储于服务器604的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三终端608和第四终端610;当第二终端606向第三终端608和第四终端610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服务器604根据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将存储于服务器604的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三终端608和第四终端610。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发送终端的转发效率,另一方面,发送终端通过服务器能够同时对多个接收终端发送数据,而无需发送终端分别对多个接收终端逐一发送数据,有效降低了发送终端群发数据所消耗的流量。

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102,获取发送指令,其中,所述发送指令包括被发送对象和所述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发送指令,获取该发送指令,该发送指令用于发送数据,例如,发送被发送对象。例如,在第一终端的网络交互应用上接收到发送指令,例如,在网络交互应用的交互界面上获取到发送指令。例如,第一终端启动网络交互应用,通过该网络交互应用与服务器交互,例如,多个终端通过网络交互应用相互交互。又如,第一终端或服务器被动获取发送指令或者主动获取发送指令。例如,服务器接收发送指令;又如,服务器轮询获取发送指令。

步骤104,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所述被发送对象和所述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被发送对象为发送指令所作用的数据,例如,该被发送对象为发送指令所发送的数据,例如,该被发送对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所述被发送对象包括图像,例如,所述图像包括动态图像或者静态图像,例如,所述动态图像包括视频,例如,所述被发送对象包括音频,例如,所述被发送对象包括压缩文件,例如,所述被发送对象包括文档文件。值得一提的是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大,在发送时将消耗较多的移动网络数据流量,重复发送或者多次发送,或者群发将消耗较多流量。例如,该被发送对象预存于第一终端,又如,该被发送对象预存于网络交互应用。例如,步骤104包括: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根据所述被发送对象获取所述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具体地,对象标识为该被发送对象的唯一识别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被发送对象,每一发送对象具有唯一的对象标识。

例如,该对象标识由第一终端生成,例如,步骤104包括: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根据所述被发送对象生成对象标识,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和所述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又如,该对象标识预存于第一终端中,例如,该对象标识为被发送对象的属性值,例如,该对象标识为该被发送对象的文件名称,例如,该对象标识根据被发送对象的文件名称以及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编码生成,又如,该对象标识根据被发送对象的文件名称、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以及被发送对象的存储于第一终端的存储时间编码生成,例如,该对象标识为被发送对象的文件名称、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以及被发送对象的存储时间根据预设规则编码生成,例如,该预设规则包括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校验,这样,使得生成的对象标识是唯一的。

步骤106,响应所述发送指令,将所述被发送对象和所述被发送对象对应的所述对象标识发送至服务器。

具体地,本步骤中,第一终端将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存储该被发送对象,从而使得第一终端在后续向其他终端发送该被发送对象时,能够请求服务器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其他终端,而无需第一终端多次发送,从而节省了第一终端的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终端在首次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服务器存储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使得发送终端再后续再次发送该被发送对象时,仅需发送对象标识至服务器,服务器即可根据对象标识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另外的终端上,从而有效减小了发送终端所需消耗的移动网络的流量,提高用户的交互的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之后包括: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接收标识。

本实施例中,接收标识为被发送对象的接收终端的唯一识别标识,例如,接收标识为第二终端的识别标识,例如,该接收标识包括手机号码,例如,该接收标识包括网络交互应用中接收方的用户账户,该接收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接收终端。本步骤中,根据发送指令获取接收终端的接收标识,用于确定被发送对象的接收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6包括:响应所述发送指令,将所述被发送对象、所述被发送对象对应的所述对象标识以及所述接收标识发送至服务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被发送对象由第一终端发送至第二终端,该服务器用于转发该被发送对象,服务器用于将被发送对象转发至第二终端,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的作用为数据中转或者数据转发,因此,服务器需要确定接收方或者第二终端的接收标识,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除了将被发送对象以及对象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外,还将接收标识发送至服务器。

本实施例可理解为第一终端首次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例如,该被发送对象在第一终端编辑生成,例如,第一终端拍摄图像,并向第二终端发送,此时,该图像为原始图像,并未预先存储于服务器中,在第一终端发送后,该图像经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将存储该图像,即在第一终端首次向第二终端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服务器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及对象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6包括:响应所述发送指令,生成包含接收标识的发送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该发送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该接收标识为第二终端的识别标识,以使得服务器能够准确搜索到第二终端,并将接收到的被发送对象转发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之后包括:判断存储转发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是,则执行步骤104。

具体地,该存储转发开关用于控制被发送对象的发送,例如,当该存储转发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请求服务器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以使得第一终端后续能够请求服务器发送该被发送对象至其他终端,当该存储转发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服务器不存储该被发送对象,该服务器仅转发该被发送对象。

例如,判断存储转发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否,则响应所述发送指令,将所述被发送对象发送至服务器。本实施例中,存储转发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第一终端直接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服务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转发开关的开启或关闭,控制了第一终端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是否同时发送对象标识,例如,存储转发开关用于控制发送被发送对象时,同时发送对象标识,该对象标识还用于触发服务器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

为了提高发送效率,并避免过多占用服务器资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4包括: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判断所述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数据量,是则根据所述被发送对象获取所述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例如,步骤104包括: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判断所述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数据量,是则根据所述被发送对象生成对象标识。在上述实施例中,当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小时,发送所需流量较小,无需服务器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因此,无需向服务器发送对象标识,直接发送被发送对象;而在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大时,则获取或者生存对象标识,以使得后续再次发送给被发送对象时,能够有效节省流量,从而提高了发送效率,并避免过多占用服务器资源。

在步骤106之后,还包括获取发送请求的步骤,例如,在步骤106之后,还包括步骤202,例如,在第一终端生成包含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的发送请求,将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获取该发送请求。

如图2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一种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202,获取发送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转发被发送对象,例如,该发送请求由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被发送对象转发至第二终端。本步骤中,服务器接收到由第一终端发送的发送请求。

步骤204,解析所述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和所述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

本实施例中,该发送请求包括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例如,该发送请求携带了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的信息,本步骤中,服务器解析该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和与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

步骤206,存储所述被发送对象和所述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即,存储所述被发送对象及其对象标识;其中,每一所述被发送对象均具有对象标识。

具体地,将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存储至服务器,例如,服务器存储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用于在接收到第一终端的请求后,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其他终端或者多个其他终端,以减小第一终端发送消耗的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4包括:解析所述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所述被发送对象的对象标识以及接收标识。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解析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对象标识和接收标识,接收标识为接收方的唯一识别标识,服务器通过该接收标识确定第二终端,使得被发送对象能够发送至第二终端。具体地,被发送对象由第一终端发送至第二终端,服务器用于转发该被发送对象,服务器用于将被发送对象转发至第二终端,因此,该发送请求携带了接收标识,以使得服务器能够确定被发送对象的发送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6之后包括: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将所述被发送对象发送至所述接收标识对应的终端。

本步骤中,所述接收标识对应的终端为第二终端,服务器根据接收标识,识别出第二终端,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从而完成被发送对象的发送,使得第一终端的上的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请求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时,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例如,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将所述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发送至所述接收标识对应的终端。

为了提高被发送对象的发送效率,减小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4包括,解析所述发送请求,判断所述发送请求是否包含对象标识,是则执行步骤204。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检测发送请求中是否携带对象标识,当发送请求中携带了对象标识,则存储发送请求中携带的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

例如,解析所述发送请求,判断所述发送请求是否包含对象标识,是则执行步骤204,否则,解析所述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和接收标识,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发送所述被发送对象,例如,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当发送请求中不包含对象标识,则服务器不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以减小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并有效提高了发送对象的发送效率。

为了进一步减小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例如,步骤206之前还包括:获取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判断被发送对象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据量,是则执行步骤206,否则,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接收标识对应的终端。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检测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当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大时,为了使得后续第一终端再次发送该被发送对象时,能够由服务器上发送,减小第一终端消耗的流量,服务器执行步骤206,存储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当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小时,服务器不存储该被发送对象,而直接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从而避免对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占用,且由于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小,使得后续第一终端再次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无需消耗太多流量。

在步骤106之后,还包括获取发送请求的步骤,例如,在步骤106之后,还包括步骤302,例如,在第一终端生成包含被发送对象的发送请求,将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获取该发送请求。

如图3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一种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302,获取发送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转发被发送对象,例如,该发送请求由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被发送对象转发至第二终端。本步骤中,服务器接收到由第一终端发送的发送请求。

步骤304,解析所述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

本实施例中,该发送请求包括被发送对象,例如,该发送请求携带了被发送对象的信息,本步骤中,服务器解析该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

步骤306,生成与所述被发送对象对应的对象标识。

具体地,对象标识为被发送对象的唯一识别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被发送对象。在本实施例中,对象标识由服务器生成。例如,每获取一个被发送对象,生成一个对象标识,例如,每获取一个发送请求,解析获得被发送对象,生成一个与被发送对象对应的对象标识。例如,服务器获取一个发送请求,解析获取被发送对象,生成与被发送对象对应的对象标识。服务器生成的对象标识,能够区分不同被发送对象,例如,根据被发送对象的文件名称编码生成对象标识,例如,被发送对象为图像,根据图像的像素值编码生成对象标识,例如,被发送对象为音频,例如,根据音频的正弦波编码生成对象标识,从而使得该对象标识为被发送对象的唯一识别标识。

为了节省服务器资源,例如,检测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数据量,当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大于预设数据量时,生成与该被发送对象对应的对象标识。本实施例中,当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大时,生成对象标识,以便对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进行存储,当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小时,则不存储该被发送对象,以便节省服务器资源。

为了使得终端上的对象标识与服务器同步,使得终端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更为精准,例如,步骤306之后还包括,将对象标识发送至第一终端,例如,将对象标识反馈至发送所述发送请求的终端。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能够获得服务器生成的对象标识。

步骤308,存储所述被发送对象和所述对象标识。

具体地,本步骤中,服务器存储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服务器存储的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用于在后续接收到第一终端的请求后,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其他终端或者多个其他终端,以减小第一终端群发消息消耗的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4包括:解析所述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和接收标识。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解析发送请求,获取被发送对象和接收标识,接收标识为接收终端的唯一识别标识,服务器通过该接收标识确定第二终端,使得被发送对象能够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8之后包括: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将所述对象标识发送至所述接收标识对应的终端。

本步骤中,所述接收标识对应的终端为第二终端,服务器根据接收标识,识别出第二终端,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从而完成被发送对象的发送,使得第一终端的上的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的过程中,服务器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并为该被发送对象生成对象标识,便于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或者其他终端在发送被发送对象时,能够通过请求服务器发送,从而节省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或者其他终端发送所消耗的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08之前包括:判断所述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数据量,如是,则执行步骤308。例如,判断所述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是否大于预设数据量,如是,则执行步骤308,如否,则根据接收标识发送被发送对象,例如,根据接收标识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本实施例中,当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大时,为了使得后续第一终端再次发送该被发送对象时,能够由服务器发送,减小第一终端消耗的流量,服务器执行步骤308,存储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当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小时,服务器不存储该被发送对象,而直接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从而避免对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占用,且由于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较小,使得后续第一终端再次发送被发送对象时无需消耗太多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将所述对象标识发送至所述接收标识对应的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包含所述对象标识的下载请求;响应所述下载请求,发送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所述被发送对象。

本实施例中,该下载请求由第二终端发送至服务器,该下载请求用于下载被发送对象,服务器接收到该下载请求,将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从而完成了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的消息的发送,该消息为被发送对象。本实施例中,被发送对象并不由服务器转发至第二终端,而是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的请求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由第二终端主动选择是否下载该被发送对象,能够有效节省第二终端的接收数据消耗的流量。

在步骤206或者步骤308之后,还包括获取发送指令的步骤,例如,在步骤206或者步骤308之后,还包括步骤402,例如,在服务器存储被发送对象后,第一终端接收到发送指令,向服务器发送转发请求。

如图4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一种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402,获取发送指令。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取发送指令,该发送指令用于发送被发送对象。例如,该被发送对象预存于第一终端,例如,该被发送对象由第一终端生成,例如,该被发送对象由第一终端从其他终端上接收获取并预存,例如,该被发送对象预存于服务器。

步骤404,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对象标识。

具体地,根据该发送指令获取对象标识,例如,根据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根据该被发送对象获取对象标识。

步骤406,检测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

例如,检测服务器中是否存在所述对象标识,当检测到服务器中存在所述对象标识时,检测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例如,检测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例如,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检测请求,以检测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例如,服务器响应检测请求,反馈检测结果。

步骤408,当所述服务器中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转发请求,所述转发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转发所述被发送对象。

具体地,当服务器中存储有与该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时,第一终端请求服务器转发该被发送对象,例如,请求服务器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例如,请求服务器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其他多个终端,这样,使得第一终端实现了群发消息,第一终端无需对每个终端均发送一次数据,仅需向服务器发送携带对象标识的转发请求即可实现群发,由于对象标识的数据量极小,因此消耗的流量也小,进而节省第一终端的消耗的流量。

例如,步骤408之前还包括,生成转发请求,例如,生成包括对象标识的转发请求。例如,该对象标识为字符串,例如,该对象标识为文本信息,由于该对象标识数据量较小,该对象标识的数据量远小于被发送对象的数据量,使得第一终端的转发请求的数据量更小,从而减小第一终端消耗的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4包括: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根据所述被发送对象获取与所述被发送对象对应的对象标识。本实施例中,通过被发送对象获取对象标识,例如,该被发送对象由另一终端发送至第一终端,例如,该第一终端接收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例如,第一终端接收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后,存储接收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例如,该被发送对象由第二终端发送至第一终端,被发送对象经服务器转发至第一终端,该对象标记由服务器生成,并发送至第一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4包括: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对象标识和接收标识。本实施例中,接收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接收终端,服务器通过该接收标识能够确定接收终端。例如,该接收标识为第二终端的识别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8包括: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含接收标识的转发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转发请求由于携带接收标识,使得服务器能够精确查找到接收终端。例如,该接收标识包括字符串,例如,该接收标识包括数字,例如,该接收标识包括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例如,该接收标识包括文本信息,由于该接收标识为字符串或者文本信息,因此,接收标识的数据量很小,能够有效减少转发请求的数据量,从而使得第一终端的发送该转发请求消耗的流量更少。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6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服务器中不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时,根据所述发送指令获取被发送对象;响应所述发送指令,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发送所述被发送对象。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中没有存储被发送对象,此时,第一终端将直接发送被发送对象,而不是由服务器将存储在服务器上的被发送对象转发。例如,响应所述发送指令,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发送所述被发送对象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接收标识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第二终端,例如,以使服务器根据接收标识将该被发送对象发送至其他多个终端。

例如,在响应所述发送指令,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发送所述被发送对象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服务器接收被发送对象,服务器存储该被发送对象和对象标识,这样,在后续第一终端或其他终端再次发送给被发送对象时,能够请求服务器从服务器上转发,减小第一终端或其他终端的发送消耗的流量。

在步骤408之后,还包括获取转发请求的步骤,例如,在步骤408之后,还包括步骤502,例如,在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转发请求后,还包括服务器获取转发请求的步骤。

如图5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一种转发方法,包括:

步骤502,获取转发请求。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转发请求,该转发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转发被发送对象。例如,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转发请求。

步骤504,解析所述转发请求,获取对象标识和接收标识。

具体地,服务器解析该转发请求,获取对象标识和接收标识,对象标识用于确定被发送对象,接收标识用于确定接收终端。该转发请求并不包含被发送对象,以使得第一终端的转发请求的数据量更小,使得第一终端消耗的流量更少。

步骤506,根据所述对象标识获取被发送对象。

本实施例中,被发送对象预存于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对象标识获取存储于服务器上的被发送对象,例如,确定被发送对象。

步骤508,响应所述转发请求,根据所述接收标识发送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所述被发送对象。

本实施例中,终端为接收终端,例如,终端为第二终端,本步骤中,服务器响应该转发请求,根据接收标识将被发送对象发送至接收标识对应的接收终端。

上述实施例,服务器在接收转发请求后,将预存于服务器上的被发送对象转发至第二终端或者其他多个终端,从而有效减小了发送终端所需消耗的移动网络的流量,实现了便捷地群发,提高了用户的交互的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506包括: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当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时,根据所述对象标识获取所述被发送对象。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解析转发请求获取对象标识后,检测服务器内是否存储有与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不存在与所述对象标识对应的被发送对象时,向发送所述转发请求的一方发送转发失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请求的一方为发送该转发请求的终端,例如,所述转发请求的一方为发送方,例如,所述转发请求的一方为第一终端。该转发失败信息用于通知第一终端转发失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服务器中并未存储该被转发对象,因此,无法响应第一终端的转发请求,即服务器无法发送被发送对象至其他终端或者第二终端,此时,服务器将转发失败的信息反馈至第一终端。

例如,该转发失败信息还包括二次发送请求,该二次发送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终端发送被发送对象至服务器,由于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并未存储有被发送对象,因此,需要由第一终端直接发送该被发送对象,并经服务器存储并转发至其他终端或者第二终端。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模块的功能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