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0124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足不出户,通过在移动终端上安装各种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使得移动终端接收消息,并对消息进行处理后呈现给用户,进而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接收邮件、收发聊天消息和刷微博等各种信息交流,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移动终端俨然成为了一个信息的载体。

随着移动终端上各种不同功能的APP的增多,消息的接收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多,故移动终端对接收到的消息处理方式越发显得重要,常见的消息处理方式为:移动终端接收到消息后直接推送给用户。当消息的种类和数量较多时,此种处理方式极易造成消息间交互错乱,进而推送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地对移动终端接收的消息进行分类、分发和处理。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移动终端接收的消息发送至消息通道;

步骤S2:判断消息通道中的消息是否为敏感消息,若为敏感消息,则对消息进行加密;

步骤S3:根据消息的类型,将消息发送给对应的独立处理模块处理后推送给用户,所述独立处理模块为多个,且每个独立处理模块负责处理一种类型的消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息的类型为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独立处理模块用于对消息进行解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中,移动终端接收的消息发送至消息通道前,判断消息是否为实时消息,若为实时消息,则消息直接进入消息通道,若为非实时消息,则消息进入缓存队列缓存,然后进入消息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消息的加密步骤为:

步骤2.1:通过Java的JNI技术中的GetSoPassowrd函数获取SO库的秘钥;

步骤2.2:通过AES加密算法,使用GetSoPassowrd函数获取的SO库的秘钥,对消息进行加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3中,对于已加密的消息,加密的消息解密后发送至独立处理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加密的消息的解密步骤为:

步骤S3.1:通过Java的JNI技术中的GetSoPassowrd函数获取SO库的秘钥;

步骤S3.2:通过AES解密算法,使用GetSoPassowrd函数获取的SO库的秘钥,对消息的加密部分数据进行解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其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接收的消息是否为实时消息,以及是否为敏感消息;

加解密模块,其用于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

消息分发模块,其用于将实时消息发送至消息通道进行敏感性的判断,将非实时消息发送至缓存队列缓存,然后非实时消息进入消息通道中进行敏感性的判断,所述消息分发模块还用于将敏感消息发送至加解密模块,以及根据消息的类型,将消息发送给对应的独立处理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于已加密的消息,所述消息分发模块还用于将已加密的消息发送至加解密模块进行解密,然后将解密后的消息发送至独立处理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息的类型为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所述独立处理模块为多个,且每个独立处理模块负责处理一种类型的消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方法的优点在于:(1)实时消息和非实时消息进行分类处理,使得实时消息能够被及时的分发处理,降低消息发送的平行程度,降低移动终端的能耗;(2)敏感消息和非敏感消息的区分,能够有效地增强消息传输的安全性,同时敏感消息和非敏感消息使用同一消息传输通道,这样在保证消息传输安全性的同时,又复用了相同的消息传输通道;(3)根据消息的类型分发给不同独立处理模块进行处理,避免了将不同消息耦合在一起进行处理,而是将不同类型的消息分发给功能单一的独立处理模块去进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消息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系统的优点在于:针对移动终端接收的多种不同类型的消息,进行两次分类,第一次分类将消息分为实时消息和非实时消息,第二次分类将消息分为敏感消息和非敏感消息,且对敏感消息进行加密,保证消息传输的安全性,整个消息分类处理方式层次分明,且对不同的消息进行不同的分类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处理消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方法,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即对智能手机上接收的网络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分类分发处理,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移动终端接收的消息发送至消息通道。接收到的消息的结构定义和说明如下:

其中消息的类型一般为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

移动终端接收的消息发送至消息通道前,还需对消息进行判断,判断消息是否为实时消息,若为实时消息,则消息直接进入消息通道,若为非实时消息,则消息进入缓存队列缓存,然后进入消息通道。实时消息和非实时消息进行分类处理,使得实时消息能够被及时的分发处理,而非实时消息对时效性要求没实时消息高,故将非实时消息先缓存到缓存队列中进行缓存,通过这种处理方式,能够降低消息发送的平行程度,对于移动终端来说,可以极大地降低消息发送的频繁程度,从而降低移动终端由于消息的发送引起的能量消耗。

步骤S2:对于已进入消息通道中的消息,判断消息是否为敏感消息,若为敏感消息,则对消息进行加密;若为非敏感消息,则对消息加密与不加密均可,消息的加密步骤为:

步骤2.1:通过Java的JNI技术中的GetSoPassowrd函数获取SO库的秘钥。Java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编程语言。JNI(Java Native Interface)为Java本地接口,它能使Java与其它编程语言进行通信,即允许Java代码和其它编程语言写的代码进行交互。GetSoPassowrd函数的功能是使得Java语言能够调用C语言中的代码来获取SO库的密匙。C语言为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编程语言。SO库是动态库文件,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dll(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链接库)文件。

步骤2.2:通过AES加密算法,使用GetSoPassowrd函数获取的SO库的秘钥,对消息进行加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现已成为对称秘钥加密中最流行的算法之一。

敏感消息和非敏感消息的区分,能够有效地增强消息传输的安全性。对于敏感消息,使用AES加密后再进行传输,非敏感消息可加密,也可不加密,且敏感消息和非敏感消息使用同一消息传输通道,这样在保证消息传输安全性的同时,又复用了相同的消息传输通道,一举两得。

步骤S3:根据消息的类型,即文字消息、语音消息、视频消息和图片消息,将消息发送给对应的独立处理模块处理后推送给用户,因消息在进行网络传输时,会按照某些固定的传输协议对消息进行封装,故独立处理模块需要对消息进行解码、翻译等处理操作,译成用户能够看懂的消息形式。独立处理模块为多个,且每个独立处理模块负责处理一种类型的消息。对于已加密的消息,需要先对其进行解密后,再发送至独立处理模块,对加密的消息的解密步骤为:

步骤S3.1:通过Java的JNI技术中的GetSoPassowrd函数获取SO库的秘钥;

步骤S3.2:通过AES解密算法,使用GetSoPassowrd函数获取的SO库的秘钥,对消息的加密部分数据进行解密。

根据消息的类型分发给不同独立处理模块的方式,避免了将不同消息耦合在一起进行处理,而是将不同类型的消息分发给功能单一的独立处理模块去进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消息的处理效率,同时,当以后增加新的消息类型时,仅需对应的增加独立处理模块即可,从而快速的将新功能嫁接到原有的系统上,无需修改原有的独立处理模块,对旧系统的影响极小,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基于上述方法的移动终端上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判断模块、加解密模块和消息分发模块。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接收的消息是否为实时消息,以及是否为敏感消息;加解密模块用于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消息分发模块用于将实时消息发送至消息通道进行敏感性的判断,将非实时消息发送至缓存队列,待缓存时间到,再将非实时消息发送至消息通道进行敏感性的判断,若为敏感消息,则将敏感消息发送至加解密模块进行加密,然后消息分发模块根据消息的类型,将消息发送给对应的独立处理模块。消息的类型为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独立处理模块为多个,且每个独立处理模块负责处理一种类型的消息。

对于已加密的消息,即已加密的敏感消息,消息分发模块在将已加密消息分发给独立处理模块前,需先将已加密消息发送至加解密模块进行解密,然后将解密后消息发送至对应的独立处理模块。

该消息分类分发处理的系统,针对移动终端接收的多种不同类型的消息,进行两次分类,第一次分类将消息分为实时消息和非实时消息,第二次分类将消息分为敏感消息和非敏感消息,且对敏感消息进行加密,保证消息传输的安全性,整个消息分类处理方式层次分明,且对不同的消息进行不同的分类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处理消息的效率。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