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主调试验配的智能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0957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主调试验配的智能助听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听器,具体是一种可自主调试验配的智能助听器,属于医疗助听行业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助听器均为气导助听器,主要有盒式、耳背式、耳道式这几种,他们均需要将助听器耳机头塞到耳道内,实现声音的放大收听,其传导原理是气传导;购买时需要到专业医院或专业门店去验配,使用仪器测试听力状态后,再对助听器编程,写入相对应的补偿参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可能需要做出调整,则是通过机体上的按键实现模式的改变、音量的调节;存在耳道堵塞、病变时不能使用或效果受影响,体积较大导致不美观,验配、购买繁琐,麻烦,不能自动适应环境等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自主调试验配的智能助听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自主调试验配的智能助听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自主调试验配的智能助听器,包括镜架、半透半反射镜片、骨传导收话装置、pcb板和锂电池,所述镜架上设有两个半透半反射镜片,且半透半反射镜片一侧的其中一个镜腿设有安装腔和具有投影功能的光纤头,所述安装腔内部安装有骨传导收话装置,所述骨传导收话装置一侧连接有放大器、换能器、传声器,且放大器通过通信模块连接至智能手机内部的软件终端,所述安装腔内部安装有pcb板、锂电池和开关压力传感器,所述设有安装腔的其中一个镜腿表面设有音量键,且与之对应的另一条镜腿上安装有调音压力传感器和可调灵敏度的按键,所述安装腔内部安装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骨传导收话装置、放大器、换能器和传声器依次内部电性连接,且连接关系为串联。

优选的,所述光纤头是一种以lcos技术为核心的光纤头,且光纤头由镜头、ito公共电极、无机配向膜、反射层、避光层和晶硅组成。

优选的,所述带有安装腔的镜腿与镜架连接处的镜腿内侧壁上设有光纤头,且光纤头的输出端正对半透半反射镜片表面。

优选的,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通信模块连接至智能手机。

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中的通信媒介为蓝牙信号、数据信号和无线网信号中的一种或是多种。

优选的,所述骨传导收话装置是一种基于人声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的原理制成的机械结构的骨传导收话装置。

优选的,所述软件终端内嵌于智能手机内部系统。

优选的,所述骨传导收话装置、放大器、换能器和传声器之间通过pcb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音压力传感器与按键内部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骨传导技术实现不入耳的听力补偿解决方案;采用眼镜一体式的设计,产品美观,超强隐形;可以连接智能手机,发出测试信号,测试结束获得听力曲线,然后自动生成补偿曲线的参数,自动对助听器编程;根据手机端软件对地理位置和环境噪声的分析,自动调整助听器的模式和音量,使用户在不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调整为最佳状态;机体内置调音压力传感器,可通过点头、摇头等头势来控制音量;机体内置开关压力传感器,带上则开机,拿下来则待机,实现自动开关机;机体内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步数,回传到手机端软件,统计分析健康状态;眼睛腿上设有光纤头,可以将手机传来的图像投影到视网膜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纤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软件终端工作框架图。

图中:1、镜架,2、半透半反射镜片,3、光纤头,301、镜头,302、ito公共电极,303、无机配向膜,304、反射层,305、避光层,306、晶硅,4、骨传导收话装置,5、pcb板,6、锂电池,7、通信模块,8、智能手机,801、软件终端,9、放大器,10、换能器,11、传声器,12、开关压力传感器,13、音量键,14、安装腔,15、调音压力传感器,1501、按键,16、镜腿,17、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可自主调试验配的智能助听器,包括镜架1、半透半反射镜片2、骨传导收话装置4、pcb板5和锂电池6,所述镜架1上设有两个半透半反射镜片2,且半透半反射镜片2一侧的其中一个镜腿16设有安装腔14和具有投影功能的光纤头3,所述安装腔14内部安装有骨传导收话装置4,所述骨传导收话装置4一侧连接有放大器9、换能器10、传声器11,且放大器9通过通信模块7连接至智能手机8内部的软件终端801,所述安装腔14内部安装有pcb板5、锂电池6和开关压力传感器12,开关压力传感器12即通过使用者在佩戴眼镜时对开关压力传感器12产生挤压,开关压力传感器12感受的压力后启动机体,实现自动开关机,所述设有安装腔14的其中一个镜腿16表面设有音量键13,且与之对应的另一条镜腿16上安装有调音压力传感器15和可调灵敏度的按键1501,调音压力传感器15即通过使用者摇头或点头改变使用者皮肤与调音压力传感器15之间的压力变化实现音量大小的调整,所述安装腔14内部安装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骨传导收话装置4、放大器9、换能器10和传声器11依次内部电性连接,且连接关系为串联,实现助听器的基本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光纤头3是一种以lcos技术为核心的光纤头3,且光纤头3由镜头301、ito公共电极302、无机配向膜303、反射层304、避光层305和晶硅306组成,为微型投影实现硬件基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带有安装腔14的镜腿16与镜架1连接处的镜腿16内侧壁上设有光纤头3,且光纤头3的输出端正对半透半反射镜片2表面,实现微型投影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通过通信模块7连接至智能手机8,实现对使用者健康状况的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信模块7中的通信媒介为蓝牙信号、数据信号和无线网信号中的一种或是多种,提高智能手机8与机体之间连接关系的多样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骨传导收话装置4是一种基于人声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的原理制成的机械结构的骨传导收话装置4,实现整个助听器的骨传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软件终端801内嵌于智能手机8内部系统,实现智能调配助听器以及通过智能手机8控制、操作软件终端80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骨传导收话装置4、放大器9、换能器10和传声器11之间通过pcb板5连接,通过pcb板5进行连接安装,实现整个机体装置的小型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调音压力传感器15与按键1501内部电性连接,实现对音量的手动调节。

实施例一:

本发明在使用时,带上设备后,位于镜腿16上的开关压力传感器12受到挤压,产生压力值,开关压力传感器12自动触发开机工作,智能手机8通过通信模块7连接眼镜机体,位于智能手机8内部的软件终端801信号源发出测试信号,使用者通过智能手机8输送自己是否听到声音,软件终端801自动记录形成听力曲线,自动通过算法计算出补偿曲线的参数,自动设置助听器上的骨传导收话装置4、放大器9、换能器10和传声器11的各项参数,通过传声器11收取环境声音,并根据软件终端801的分析,自动调整模式及音量。

可以有效地实现自动调试助听器的相关工作模式和参数,改变传统助听器需要人为操作来调整,智能化程度高,适用于行动不便、老年痴呆等患者,大大提高了该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在使用时,使用者也可通过头势来干预控制音量,即以调音压力传感器15为感应核心,使用者摇头或点头改变使用者皮肤与调音压力传感器15之间的压力变化实现音量大小的调整,调音压力传感器15所受压力的大小与音量大小呈正比例关系,通过放大器9、换能器10和传声器11等元件将声音处理、放大后通过骨传导收话装置4,送至使用者的听觉神经。

使得使用起来的操作性更好、更简单,智能化程度更高。

实施例三:

在软件终端801上打开健康分析功能,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进行使用者运动状态的测量,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能够测量空间中x轴、y轴、z轴的加速度,能够感应人体在各个方向的振动,实现使用者运动状态的测量。

更加兼具测量运动状态的一些数据,功能强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在使用时,智能手机8通过无线技术可以将图像传送到光纤头3上,通过光纤头3投射到半透半反射镜片2上,图像被镜片发射到视网膜上,如此使用者可以看到手机图像而不用去看手机屏幕,光纤头3是一种以lcos技术为核心的光纤头3,lcos的结构是在单晶硅上生长电晶体,利用半导体集成制作驱动面板(又称为cmos-lcd),然后在电晶体上透过研磨技术磨平,并在上面镀铝膜电极作为反射镜,形成cmos有源点阵基板,然后将cmos基板与含有ito透明电极的上玻璃基板贴合,再注入液晶,进行封装,像素电极同时也作为反射镜,像素的尺寸一般可以做的很小,约为7~20μm,可以满足微型投影的需求。

使用者在使用时,直接将手机内的相关运动参数,助听器参数等直接投影到眼睛的视网膜上;使用时无需看手机,减少了,操作的繁杂步骤,便于直截了当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观察和比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