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9339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与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能够改善用于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图像信息被处理为数字,并且在此情况下,出于高效传输和累积信息的目的,利用图像信息所特有的冗余性,使用根据诸如离散余弦变换的正交变换和运动补偿来进行压缩的诸如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的方法的装置变得不仅在诸如广播站的信息发布而且还在诸如普通家庭的信息接收中广泛可用。

更具体地,MPEG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13818-2)被定义为通用的图像编码方法,具有覆盖隔行扫描图像和顺序扫描图像两者以及用于标准分辨率图像和高分辨率图像的标准,现在被广泛地用于专业人员和消费者领域内的大量应用。在使用MPEG2压缩方法时,能够通过例如向具有720×480像素的标准分辨率的隔行扫描图像分配4至8Mbps并且向具有1920×1088像素的高分辨率的隔行扫描图像分配18至22Mbps作为代码量(比特流)来实现高压缩率和高图像质量。

MPEG2主要用于适于广播的高图像质量编码,但是不支持代码量(比特流)小于MPEG1的编码方法。换句话说,MPEG2不支持更高的压缩率。随着便携式终端变得广为流行,对这类编码方法的需要被认为在将来会有所增长,并且为了响应于这一需要,业已标准化了MPEG 4编码方法。关于图像编码方法,其说明书在1998年12月被承认为国际标准中的ISO/IEC 14496-2。

进一步地,近年来,被称为H.26L(ITU-T(国际电信联盟通行标准电信标准分部)QG/16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的标准出于用于当初电话会议的图像编码的目的被标准化。与诸如MPEG2和MPEG4的常规编码方法相比,已知H.26L在其编码和解码过程中要求更高的计算量,但能实现更高的编码效率。此外,当前作为MPEG4活动的一环,通过结合H.26L不支持的功能来实现基于H.26L的更高效率的标准正作为增强压缩视频编码的联合模型被完成。

对于标准化的时间表,已在2003年3月做出了以H.264和MPEG-4 Part10(先进视频编码,其后称为AVC)为名义的国际标准。

进一步地,作为其的扩展,包括8×8DCT、由MPEG2定义的量化矩阵以及商业用需要的诸如RGB、4:2:2和4:4:4的编码工具的FRExt(保真度范围扩展)的标准已在2005年2月完成,因此,使用AVC,做出了能够以优选方式表达电影中所包括的影片噪声的编码方法,并且开始广泛用于诸如蓝光盘的应用。

然而,当前对于更高压缩率编码的需要正在增长。例如,期望压缩是高视觉图像四倍的约4096×2048像素的图像,或是在诸如因特网的有限传输容量环境内分配高视觉图像。因此,针对上述ITU-T下的VCEG,编码效率的改善被持续考虑。

由此,制作16×16像素的宏块尺寸不适合作为下一代编码方法的对象的诸如UHD(超高分辨率;4000×2000像素)的大型图像帧。因此,如图4所示,建议作出诸如64×64像素和32×32像素(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的宏块尺寸。

更具体地,在非专利文献1中,利用分层结构并且对于具有16×16像素或更小的像素块,在保持与当前AVC的宏块的兼容性的同时将更大的块定义为超组。

非专利文献1是将扩展宏块应用于片间的提案,但除此之外,还存在将扩展宏块应用于片内的提案(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2)。

此外,还存在使用被称为编码单位(coding unit)的概念来定义扩展宏块的提案(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3)。

最大编码单元和最小编码单元的尺寸在图像压缩信息中的序列参数组中指定。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Peisong Chenn,Yan Ye,Marta Karczewicz,"Video Coding Using Extended Block Sizes",COM16-C123-E,Qualcomm Inc

非专利文献2:Sung-Chang Lim,Hahyun Lee,Jinho Lee,Jongho Kim,Haechul Choi,Seyoon Jeong,Jin Soo Choi,"Intra coding using extended block size",VCEG-AL28,July,2009

非专利文献3:Thomas Wiegand,Woo-Jin Han,Benjamin Bross,Jens-Rainer Ohm,Gary J.Sullivan,"Working Draft 1 of High-Efficiency Video Coding",JCTVC-C403,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JCT-VC)of ITU-T SG16 WP3 and ISO/TEC JTC1/SC29/WGl13rd Meeting:Guangzhou,CN,7-15 October,201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由此,使用量化参数QP对用于在前块的编码和解码的量化参数的差分进行编码,并且尤其当量化参数向适应参数那样在屏幕内动态改变时,图像压缩信息中的信息量可能会增大。

本发明是在考虑了这些状况下做出的,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改善用于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通过使用为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来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用于设置差分量化参数的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其中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通过对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比特流的编码单元;以及用于发送由编码单元生成的比特流以及由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的发送单元。

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通过将预测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来设置预测量化参数。

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通过将中值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而将预测量化参数设置成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的中值。

当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全都处于可用状态时,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将中值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

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通过将平均值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而将预测量化参数设置成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的平均值。

当判定单元判定所述周围编码单位中有部分处于可用状态时,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将平均值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

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通过将加权平均值计算应用于为由选择单元所选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而将预测量化参数设置成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的加权平均值。

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设置加权平均值计算以使得更大的权重被给予与当前编码单位具有相同尺寸的周围编码单位。

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以使得更大的权重被给予具有更大的尺寸的周围编码单位的方式来设置加权平均值计算。

对于已被编码的编码单位,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可以包括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左侧的编码单位、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上侧的编码单位以及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左上侧的编码单位。

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还可以包括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右上侧的编码单位以及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左下侧的编码单位。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判定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单元,其中所述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根据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可用的编码单位的数量来改变预测计算的方法。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判定当预测量化参数被设置时位于当前最大编码单位中的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单元,其中所述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通过仅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预测量化参数。

在当前编码单位位于所述当前最大编码单位的前方位置处时,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将位于紧接在前的最大编码单位的最后位置处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设置为预测量化参数。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设置指示预测计算类别的类别数据的设置单元,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可以发送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类别数据。

所述设置单元可以为作为最上层或片中的编码单位的每个最大编码单位设置所述类别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可以将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类别数据作为由所述编码单元生成的比特流的参数集发送。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使得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使用为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预测量化参数,其中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使得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差分量化参数,其中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被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使得编码单元对通过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比特流;以及使得发送单元发送生成的比特流以及被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差分量化参数以及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获取的比特流的接收单元,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通过根据为定位在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进行预测而获取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使用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的量化参数设置单元;以及通过使用由所述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量化参数对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比特流进行逆量化来生成图像数据的解码单元。

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是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使得接收单元接收差分量化参数,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通过根据为定位在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进行预测而获取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使得量化参数设置单元使用所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以及使得解码单元通过使用被设置的量化参数对接收到的比特流进行逆量化来生成图像数据。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单元;通过仅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差分量化参数的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其中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通过对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比特流的编码单元;以及用于发送由编码单元生成的比特流以及由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的发送单元。

在当前编码单位位于所述当前最大编码单位的前方位置处时,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可以将位于紧接在前的最大编码单位的最后位置处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设置为预测量化参数。

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是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使得判定单元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使得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仅使用被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使得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差分量化参数,其中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被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使得编码单元对通过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比特流;以及使得发送单元发送生成的比特流以及被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是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差分量化参数以及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获取的比特流的接收单元,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作为量化参数的预测值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用于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单元;通过仅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把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来生成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的量化参数生成单元;用于对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比特流进行解码的解码单元;以及通过使用由量化参数生成单元生成的量化参数来对在解码单元对比特流进行解码时获取的量化系数进行逆量化的逆量化单元。

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是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使得接收单元接收差分量化参数以及通过编码图像数据获取的比特流,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作为量化参数的预测值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使得判定单元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使得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仅使用被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使得量化参数生成单元通过把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所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来生成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使得解码单元解码接收到的比特流;以及使得逆量化单元通过使用生成的量化参数来对通过解码比特流获取的量化系数进行逆量化。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通过使用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来设置,其中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差分量化参数被设置为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比特流则通过对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并且由此生成的比特流和由此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被传送。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通过根据为定位在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进行预测而获取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的差分量化参数以及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获取的比特流被接收,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被使用由此接收的差分量化参数来设置,并且图像数据通过对由使用由此设置的量化参数而由此接收到的比特流进行逆量化而生成。

在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对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做出判定,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通过仅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差分量化参数被设置为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比特流通过对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并且由此生成的比特流和由此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被传送。

在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作为所述量化参数的预测值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的差分量化参数以及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获取的比特流被接收,对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做出判定,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通过仅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通过将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与由此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而被设置,由此接收到的比特流被解码,并且通过对比特流进行解码获取的量化系数通过使用由此生成的量化参数而被逆量化。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对图像进行处理。更具体地,能够改善用于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图像编码装置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宏块的示例的图示。

图3是示出了宏块的另一示例的图示。

图4是示出了编码单位的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5是解释量化参数的预测的图示。

图6是示出了量化单元、速率控制单元和量化参数编码单元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7是解释编码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解释量化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解释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图像解码装置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了逆量化单元和量化参数解码单元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2是解释解码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解释逆量化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量化参数编码单元的另一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15是解释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了量化参数解码单元的另一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17是示出了量化参数编码单元的又一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18是解释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又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了量化参数解码单元的又一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20是示出了量化参数编码单元的又一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21是解释类别数据的示例的图示。

图22是解释类别数据设置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3是解释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又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了量化参数解码单元的又一配置的示例的视图。

图25是解释类别数据的另一市例的图示。

图26是解释类别数据设置处理的流程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了在LCU单位内预测完成时的例子的图示。

图28是示出了多视点图像编码方法的示例的图示。

图29是本技术要应用于的多视点图像编码装置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30是本技术要应用于的多视点图像解码装置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31是示出了分层图像编码方法的示例的图示。

图32是本技术要应用于的分层图像编码装置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33是本技术要应用于的分层图像解码装置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图示。

图34是示出了计算机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5是示出了电视装置的概略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6是示出了蜂窝电话的概略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7是示出了记录/再现装置的概略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38是示出了图像拍摄装置的概略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后将解释实施本公开的模式(其后被称为实施例)。应该注意,解释将以如下的次序做出。

1.第一实施例(图像编码装置)

2.第二实施例(图像解码装置)

3.第三实施例(计算方法选择)

4.第四实施例(加权平均)

5.第五实施例(类别数据的设置)

6.第六实施例(LCU单位的预测)

7.第七实施例(多视点图像编码/多视点图像解码装置)

8.第八实施例(分层图像编码/分层图像解码装置)

9.第九实施例(应用的示例)

<1.第一实施例>

[图像编码装置]图1是示出了图像编码装置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例示的图像编码装置100使用诸如H.264和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4Part10(AVC(先进视频编码))编码方法的预测处理来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

如图1所示,图像编码装置100包括A/D转换单元101、屏幕排序缓冲器102、计算单元103、正交变换单元104、量化单元105、无损编码单元106和累积缓冲器107。图像编码装置100包括逆量化单元108、逆正交变换单元109、计算单元110、环滤波器111、帧存储器112、选择单元113、内预测单元114、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预测图像选择单元116和速率控制单元117。

图像编码装置100还包括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和量化参数解码单元122。

A/D转换单元101对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执行A/D转换,并且将转换后的图像数据(数字数据)提供给屏幕排序缓冲器102以在其中存储该图像数据。屏幕排序缓冲器102将按存储的显示次序的帧图像排序为根据GOP(图像群组)进行编码的帧次序,并且将帧次序已被排序的图像提供给计算单元103。屏幕排序缓冲器102还将帧次序已被排序的图像提供给内预测单元114和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

计算单元103对从屏幕排序缓冲器102中读取的图像进行减法操作,即从中减去由内预测单元114和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经由预测图像选择单元116提供的预测图像,并将上述的差分信息输出至正交变换单元104。

例如,在间编码图像的情况下,计算单元103对从屏幕排序缓冲器102中读取的图像进行减法操作,即从中减去由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提供的预测图像。

正交变换单元104对由计算单元103提供的差分信息应用正交变换,诸如离散余弦变换和Karhunen-Loeve转换。应该注意到这一正交变换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正交变换单元104将变换系数提供给量化单元105。

量化单元105对来自正交变换单元104的变换系数进行量化。量化单元105在有关从速率控制单元17提供的代码量的目标值的信息的基础上设置量化参数并进行量化。应该注意到量化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量化单元105将经量化的变换系数提供给无损编码单元106。

无损编码单元106使用任何编码方法对由量化单元105量化的变换系数进行编码。系数数据在速率控制单元117的控制下被量化,并且由此,代码量变为由速率控制单元117设置的目标值(或变为接近所述目标值)。

无损编码单元106从内预测单元114中获取指示内预测模式等的信息,并从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中获取指示间预测模式的信息、运动矢量信息等。此外,无损编码单元106还获取由环滤波器111使用的滤波器系数等。

无损编码单元106使用任何编码方法对如上所述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编码,并且使其成为编码数据的头部信息的一部分(多路复用)。无损编码单元106将从编码中获取的编码数据提供给累积缓冲器107用以在其中累积编码数据。

无损编码单元106的编码方法的例子包括长度可变编码或算术编码。长度可变编码的一个例子包括在H.264/AVC方法中定义的CAVLC(情境适应的长度可变编码)等。算术编码的一个例子包括CABAC(情境适应的二进制算术编码)。

累积缓冲器107临时保存由无损编码单元106提供的编码数据。累加缓冲器107以预定的定时将其内所保存的编码数据作为比特流输出至在后续级中提供且未示出的例如记录装置(记录介质)、传输路径等。

由量化单元105量化的变换系数还被提供给逆量化单元108。逆量化单元108根据与量化单元105进行的量化相对应的方法来对经量化的变换系数执行逆量化。只要是与量化单元105进行的量化处理相对应的方法,该逆量化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逆量化单元108将获得的变换系数提供给逆正交变换单元109。

逆正交变换单元109根据与正交变换单元104进行的正交变换处理相对应的方法对由逆量化单元108提供的变换系数执行逆正交变换。只要是与正交变换单元104进行的正交变换处理相对应的方法,该逆正交变换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从该逆正交变获取的输出(恢复的差分信息)被提供给计算单元110。

计算单元110将从内预测单元114或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经由预测图像选择单元116提供的预测图像与由逆正交变换单元109提供的逆正交变换结果(即,恢复的差分信息)相加,并获取局部解码的图像(解码图像)。该解码图像被提供给环滤波器111或帧存储器112。

环滤波器111包括解块滤波器、适应环滤波器等,并且在需要时将滤波处理应用于由计算单元110提供的解码图像。例如,环滤波器111对解码图像应用解块滤波处理以从该解码图像中移除块噪声。例如,环滤波器111使用Wiener滤波器对解块滤波处理的结果(仅块噪声已被从中移除的解码图像)应用环滤波处理,由此改善图像质量。

应该注意到环滤波器111可以将任何给定的滤波处理应用于解码图像。在需要时,环滤波器111将诸如在滤波处理中使用的滤波器系数的信息提供给无损编码单元106,以使得无损编码单元106对所述信息进行编码。

环滤波器111将滤波处理的结果(从滤波处理中获取的解码图像)提供给帧存储器112。如上所述,从计算单元110中输出的解码图像能够在不依赖于环滤波器111的情况下被提供给帧存储器112。更具体地,基于环滤波器111的滤波处理能够被省略。

帧存储器112存储所提供的解码图像,并且以预定的定时将所存储的解码图像作为参考图像提供给选择单元113。

选择单元113为从帧存储器112中提供的参考图像选择目的地。例如,在间预测的情况下,选择单元113将从帧存储器112中提供的参考图像提供给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

内预测单元114通过基本上采用预测单位(PU)作为处理单位使用处理对象图片(其是从帧存储器112中经由选择单元113提供的参考图像)中的像素值执行用于生成预测图像的内预测(屏幕内预测)。内预测单元114以预先准备的多个模式(内预测模式)执行这一内预测。

内预测单元114使用可能是候选的所有内预测模式生成预测图像,并且使用从屏幕排序缓冲器112提供的输入图像来估计每个预测图像的成本函数值,由此选择最优模式。当选择了最优内预测模式时,内预测单元114将使用该最优模式生成的预测图像提供给预测图像选择单元116。

如上所述,内预测单元114在需要时将指示所利用的内预测模式的内预测模式信息等提供给无损编码单元106,并且使无损编码单元106执行编码。

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通过基本上采用PU作为处理单位使用由屏幕排序缓冲器102提供的输入图像以及由帧存储器112经由选择单元113提供的参考图像来执行运动预测(间预测),根据检测到的运动矢量执行运动补偿处理并且生成预测图像(间预测图像信息)。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使用预先准备的多个模式(间预测模式)执行这一间预测。

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使用可能是候选的所有间预测模式生成预测图像,并且估计每个预测图像的成本函数值,由此选择最优模式。当选择了最优间预测模式时,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将使用该最优模式生成的预测图像提供给预测图像选择单元116。

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向无损编码单元106提供指示所利用的间预测模式的信息、在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时用间预测模式执行处理所需的信息等,并且使该无损编码单元106执行编码。

预测图像选择单元116为提供给计算单元103和计算单元110的预测图像选择源。例如,在间编码的情况下,预测图像选择单元选择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作为预测图像的源,并且将由该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提供的预测图像提供给计算单元103和计算单元110。

速率控制单元117在累积缓冲器107中累积的编码数据的代码量的基础上控制量化单元105进行量化操作的速率,从而避免引起上溢和下溢。

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从量化单元105获取作为处理对象的当前区域(也被称为关注区域)的量化参数以及围绕当前区域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计算其间的差分,将该差分返回给量化单元105,并使得无损编码单元106对其进行编码和传送。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还经由逆量化单元108将所述差分提供给量化参数解码单元122。

量化参数解码单元122使用由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提供的当前区域和周围区域内的量化参数的差分以及在过去重构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来重构当前区域内的量化参数,并且将该重构的量化参数提供给逆量化单元108。逆量化单元108使用该量化参数执行逆量化。

[宏块]

由此,在AVC编码方法中,如图2所例示,一个宏块被划分为多个运动补偿块,并且可以向每个运动补偿块给出不同的运动信息。

更具体地,包括16×16像素的宏块可被划分为如下分块(partition)的任一种:即,16×16、16×8、8×16和8×8。

8×8的分块可被进一步划分为如下子分块的任一种:即,8×8、8×4、4×8和4×4。如上所述,通过将宏块划分为多片所获取的每个区域被称为子宏块。

由此,16×16像素的宏块尺寸不适合作为下一代编码方法的对象的诸如UHD的大型图像帧。因此,如图3所示,非专利文献1等提出将宏块尺寸制作为64×64像素和32×32像素。

更具体地,在非专利文献1中,利用如图3所示的分层结构并且对于具有16×16像素或更小的像素块,在保持与当前AVC的宏块的兼容性的同时将更大的块定义为超组。

非专利文献1是将扩展宏块(扩展的部分区域)应用于片间的提案,但非专利文献2则建议将扩展宏块(扩展的部分区域)应用于片内。在如下的解释中,由此被扩展的宏块还被称为扩展宏块。

[编码单位]

附带地,制作16×16像素的宏块尺寸不适合作为下一代编码方法的对象的诸如UHD(超高分辨率;4000×2000像素)的大型图像帧。

因此,在AVC中,如图2所示,定义了宏块和子宏块的分层结构。例如,在HEVC(高效视频编码)中,编码单位(CU)被如图4所示定义。

CU还被称为编码树块(CTB)并且是作为在AVC中的宏块的对应物的图片单位的图像的部分区域。AVC中宏块的尺寸被固定为16×16像素,而CU的尺寸是不固定的,并且在每个序列中,尺寸在图像压缩信息中被指定。

例如,在包括在要被输出的编码数据内的顺序参数组(SPS)中,规定了CU的最大尺寸(LCU(最大编码单位))以及CU的最小尺寸(SCU(最小编码单位))。

在每个LCU中,只要尺寸不小于SCU的尺寸,分割标志就为1,并且因此,可以将CU划分为尺寸更小的CU。在图4的例子中,LCU的尺寸是128,并且最大分层深度是5。当split_flag的值为"1"时,尺寸为2N×2N的CU被划分为尺寸为N×N的CU,并处于低一级的分层中。

进一步地,CU被划分为用作内预测或间预测的处理单位的区域(图片单位的图像的部分区域)的预测单位(PU),并且被划分为用作正交变换的处理单位的区域(图片单位的图像的部分区域)的变换单位(TU)。当前,在HEVC中,除了4×4和8×8之外,还可以使用16×16和32×32的正交变换。

在如同以上解释的HEVC那样定义CU并采用CU为单位执行各类处理的编码方法的情况下,AVC中的宏块被认为对应于LCU。然而,如图4所例示,CU具有分层结构,并且因此,分层中最高一级内的LCU的尺寸通常被设置为例如128×128像素,其大于AVC的宏块。

本公开还可被应用于使用这类CU、PU、TU等来代替宏块的编码方法。更具体地,按照其执行量化处理的处理单位可以是任何给定区域。也就是说,在如下的说明中,作为量化处理的处理对象的当前区域(也可被称为注目或关注区域)以及作为定位在当前区域周围的区域的周围区域不仅包括这样的宏块和子宏块,还包括诸如LCU、CU、SCU、PU和TU的所有数据单位。

由此,使用量化参数QP对用于在前块的编码的量化参数的差分进行编码,并且尤其当量化参数向适应参数那样在屏幕内动态改变时,图像压缩信息中的信息量可能会增大。

因此,例如如图5所示,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预测作为处理对象的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例如,基于类似图5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例如,周围编码单位)的当前编码单位),并且计算当前区域内量化参数的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值。这一差值被编码并传送给解码侧。如上所述,图像编码装置100可以降低量化参数的代码量并且能够改善编码效率。

[量化单元、速率控制单元和量化参数编码单元]

接下来将对图像编码装置100中的每个单元加以说明。图6是示出了量化单元105、速率控制单元117和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如图6所示,速率控制单元117是活动性计算单元131。量化单元105包括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量化处理单元142、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和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144。

进一步地,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包括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和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

活动性计算单元131获取来自屏幕排序缓冲器102的输入图像信息,并且根据例如在MPEG2TestModel("TestModel5",ISO/IEC,JTC/SC29/WG1l/N0400,1993)中定义的代码量控制方法来计算其活动性,并且将该活动性提供给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

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基于所提供的活动性计算当前区域(关注区域)的量化参数(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将算出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量化处理单元142。

量化处理单元142使用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量化由正交变换单元104提供的正交变换系数,将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提供给无损编码单元106,并使得无损编码单元106对其执行编码并将其传送给解码侧。

量化处理单元142还将该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提供给逆量化单元108。

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将算出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

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存储所提供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在处理中采用在当前区域之后处理的另一区域作为当前区域,将所存储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作为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周围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选择当前区域的多个周围区域,并且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中读取每个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作为周围区域量化参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使用这些参数来生成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的预测值(预测量化参数)。例如,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使用多个周围区域量化参数执行中值操作以采用其中值作为预测量化参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将由此生成的预测量化参数提供给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

进一步地,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还将算出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

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生成从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获取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与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获取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分(差分量化参数)。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将生成的差分量化参数提供给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144。

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144存储所提供的差分量化参数,并且根据预定的定时或者响应于预定事件的发生,该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144将差分量化参数提供给无损编码单元106,以使得无损编码单元106对该参数执行编码并将其发送至解码侧。

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144还将差分量化参数提供给逆量化单元108。

逆量化单元108通过使得量化参数解码单元122对差分量化参数进行解码来生成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并且使用该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对从量化处理单元142获取的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进行逆量化。

随后将在关于图像解码装置的说明中对逆量化单元108和量化参数解码单元122的细节进行说明。作为替换,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可以将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逆量化单元108,并且逆量化单元108可以使用该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对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进行逆量化。在此情况下,可以省略量化参数解码单元122。

如上所述,各个单元执行处理,并由此图像编码装置100能够改善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

[量化参数的编码]

接下来将更为具体地解释量化参数的编码。

一般地,作为处理对象的当前区域(关注区域)的纹理被认为是与位于其四周的周围区域的任一区域的纹理相关。利用这一事实,能够降低量化参数所需的信息。

当前区域和周围区域的一个例子将在图5中示出。在图5中,每个矩形代表一个量化处理单位的区域,并且QPcurr的矩形代表当前区域。QPcurr指示该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

类似地,QPa的矩形代表与当前区域的左侧邻接的周围区域A,并且QPa指示该周围区域A的量化参数。QPb的矩形代表与当前区域的上侧邻接的周围区域B,并且QPb指示该周围区域B的量化参数。QPc的矩形代表与当前区域的左上侧邻接的周围区域C,并且QPc指示该周围区域C的量化参数。QPd的矩形代表与当前区域的左下侧邻接的周围区域D,并且QPd指示该周围区域D的量化参数。QPe的矩形代表与当前区域的右上侧邻接的周围区域E,并且QPe指示该周围区域E的量化参数。进一步地,QPa'的矩形代表与当前区域的左侧邻接的周围区域A',并且QPa'指示该周围区域A'的量化参数。

应该注意到的是,当量化单元105计算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QPcurr时,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QPa、QPb、QPc、QPd、QPe和QPa'是已被算出的。

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QPcurr被认为与最为接近当前区域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QPa、QPb和QPc中的任一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首先,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例如根据下式(1)从量化参数QPa、QPb和QPc生成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QPcurr的预测值PredQP。

PredQP=Med(QPa,QPb,QPc)...(1)

接下来,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从量化参数QPcurr中减去预测值PredQP,并如下式(2)所示获取差分量化参数dQP。

dQP=QPcurr-PredQP...(2)

差分量化参数dQP被传送至解码侧。更具体地,图像编码装置100传送的是通过从量化参数QPcurr中减去预测值PredQP获取的差分量化参数dQP而并非是量化参数QPcurr,由此减小量化参数的代码量。

用于计算预测值PredQP的量化参数可以是周围区域A至周围区域C之外的其他区域,只要其已被算出即可。例如,量化参数QPd和QPe可被用于计算预测值PredQP。不与当前区域邻接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QPa'也可被用于获取预测值PredQP。进一步地,预测值PredQP可以使用已在上文描述的周围区域之外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来获取。例如,在上述空间上位于当前区域四周的区域(空间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之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参考帧的协同定位区域的在时间上围绕当前区域的区域(时间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来获取预测值PredQP。此外,还可以使用空间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和时间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两者来获取预测值PredQP。

当使用量化参数QPa'时,例如,并非是使用量化参数QPa来计算预测值PredQP,用于计算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的预测值PredQP的计算处理可以在不等待邻接当前区域的周围区域的编码处理的情况下开始,并由此能够实现快速处理。在使用时间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时也可以是一样的情况。

预测值PredQP的计算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并且可以是上述中值方法之外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的全部或部分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PredQP。

一般地,当前区域的纹理通常与任一周围区域的纹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不太可能与多个周围区域的纹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例如,当存在与当前区域接近的彼此具有不同纹理的两个对象的图像时,当前区域的图像很可能是任一所述对象的图像。在此情况下,当前区域的纹理与存在所述物体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的周围区域的纹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与存在所述物体中的另一个的情况下的周围区域的纹理具有低度的相关性。在此情况下,当前区域的纹理不太可能与在所述物体中的一个的情况下的周围区域的纹理和存在所述物体中的另一个的情况下的周围区域的纹理的平均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因此,一般地,预测值PredQP的预测精度可以使用中值改善。

然而,例如在图像具有纹理逐渐改变的渐变时,当前区域的纹理很可能与以把当前区域夹在中间的方式存在的两个周围区域的纹理的平均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此情况下,预测值PredQP的预测精度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平均值来改善。

应该注意到的是,使用平均值,计算处理会变得简单,并且计算负载更低。

期望的是依据上述每种计算的特征的不同使用最优计算方法。作为替换,可以准备多种计算方法,并且可以按自适应的方式来从中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生成指示是否传送上述说明的差分量化参数dQP的标志信息(标志),并且可以将该标志信息传送至解码侧。

在此情况下,例如,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在比特流的预定位置处(诸如,片头)存储标志信息,并且将其作为比特流传送至解码侧。解码侧查找该标志信息,并且如果标志保持为等于1,则解码侧判定接收到差分量化参数dQP,并由此根据上述计算获取预测值PredQP,并且根据上述计算获取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QPcurr。当标志保持为等于0,则例如在AVC中使用的那样执行根据常规方法的dQP的编码/解码处理。

如上所述,标志信息被传送,其允许解码侧对应多种方法。因此,编码侧可以从多种方法中选择并应用最为合适的方法。由此,图像编码装置100能够进一步减少用于量化参数的代码量。

当一个帧被分割为多个片并且每个片被彼此独立处理时,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可以保持每个片的处理的独立性,并且可以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延迟仅使用属于包括当前区域的当前片(给予关注的片)的周围区域来计算预测值PredQP。在这一情况下,无需使用位于当前片之外的周围区域,并由此可以减少计算预测值PredQP所使用的量化参数的数量。作为替换,可以使用当前片内处理的其他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来代替位于当前片之外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

在MPEG2和AVC中,在差分量化参数dQP是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和用于紧接在前的编码处理或解码处理的量化参数之差(即,图5示例中QPa和QPcurr之差)的情况下执行编码处理。然而,当前区域和周围区域A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不必是高的。因此,预测精度会在执行这类固定处理时降低。

相比之下,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使用多个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执行预测,从而能够使用被认为是具有最高程度相关性的量化参数来计算差分量化参数dQP。更具体地,能够实现相比于MPEG2和AVC所提议的更高的压缩率。

在上述方法中,无需改变有关图像压缩信息的dQP的语法,并且所述方法能够通过仅改变编码和解码方法来实现。由此,所述方法能够以很小的改变被方便地应用于现有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

[编码处理的流程]

随后,将描述由图像编码装置100执行的每个处理的流程。首先,将参考图7的流程图描述编码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在步骤S101,A/D转换单元101对接收到的图像执行A/D转换。在步骤S102,屏幕排序缓冲器102存储已经历A/D转换的图像,并将它们从图片显示的次序排序为要被编码的次序。

在步骤S103,内预测单元114执行内预测模式的内预测处理。在步骤104,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在间预测模式下执行用于进行运动预测和运动补偿的间运动预测处理。

在步骤S105,预测图像选择单元116基于从内预测单元114和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输出的每个成本函数值来判定最优模式。更具体地,预测图像选择单元116可以选择由内预测单元114生成的预测图像和由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生成的预测图像中的任一个。

在步骤S106,计算单元103计算在步骤S102内的处理中被排序的图像和在步骤S105内的处理中被选择的预测图像之间的差。这一差分数据的数据量相比于初始图像数据有所减少。因此,相比于原样压缩的图像,数据量能够被压缩。

在步骤S107,正交变换单元104对由步骤S106内的处理生成的差分信息执行正交变换。更具体地,执行诸如离散余弦变换和Karhunen-Loeve转换的正交变换并且输出变换系数。

在步骤S108,量化单元105对在步骤S107内的处理中获取的正交变换系数进行量化。

作为步骤S108的处理的结果,经量化的差分信息被如下局部解码。更具体地,在步骤S109,逆量化单元108根据与量化单元105的特性相对应的特性对在步骤S108内的处理中生成的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也被称为量化系数)进行逆量化。在步骤S110,逆正交变换单元109根据与正交变换单元104的特性相对应的特性对在步骤S107内的处理中获取的正交变换系数执行逆正交变换。

在步骤S111,计算单元110将预测图像与局部解码的差分信息相加,并且生成局部解码的图像(与对计算单元103的输入相对应的图像)。在步骤S112,在需要时,环滤波器111将包括解块滤波处理、自适应环滤波处理等的环滤波处理应用于在步骤S111内的处理中获取的解码图像。

在步骤S113,帧存储器112存储在步骤S112内的处理中被应用了环滤波处理的解码图像。应该注意到,帧存储器112还接收来自计算单元110的未经环滤波器111应用滤波处理的图像,并且存储这一图像。

在步骤S114,无损编码单元106对在步骤S108内的处理中被量化的变换系数进行编码。更具体地,诸如可变长度编码和算术编码的无损编码被应用于该差分图像。

无损编码单元106对在步骤S108中算出的量化参数进行编码,并将其与编码数据相加。无损编码单元106对在步骤S105内的处理中选择的关于预测图像的预测模式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将该信息与由编码差分图像获取的编码数据相加。更具体地,无损编码单元106对例如从内预测单元114提供的最优内预测模式信息或是根据从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提供的最优间预测模式的信息进行编码,并且将该信息与编码数据相加。

在步骤S115,累积缓冲器107累积在步骤S114内的处理中获取的编码数据。在累积缓冲器107中累积的编码数据被按需读取并经由传输路径和记录介质传送至解码侧。

在步骤S116,速率控制单元117基于在步骤S115内的处理中累积缓冲器107中累积的编码数据的代码量(生成的代码量)来控制量化单元105进行量化操作的速率。

当步骤S116内的处理完成时,编码处理终止。

[量化处理的流程]

随后,将参考图8的流程图对在图7的步骤S108中执行的量化处理的流程的示例进行说明。

在量化处理开始时,活动性计算单元131在步骤S131中计算当前区域的活动性。

在步骤S132,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1基于在步骤S131中算出的活动性生成关注区域量化参数。

在步骤S133,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存储在步骤S132中生成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

在步骤S134,量化处理单元142使用在步骤S132中生成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对当前区域的正交变换系数进行量化。

在步骤S135,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在步骤S136,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生成差分量化参数,该差分量化参数是在步骤S132中示出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和在步骤S135中生成的预测量化参数之差。

在差分量化参数被生成时,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终止量化处理并将该处理返回至图7。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

随后,将参考图9的流程图对在图8的步骤S135中执行的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的示例进行说明。

在步骤S151,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选择多个周围区域,针对所述多个周围区域获取预测量化参数的候选。

在步骤S152,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读取由此选择的每个周围区域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

在步骤S153,例如,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对在步骤S152中获取的多个周围区域量化参数执行中值预测,并且采用中值作为预测量化参数。

当在步骤S153内的处理结束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终止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并将该处理返回至图8。

如上所述,通过执行这一处理,图像编码装置100能够传送差分量化参数而非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并能够由此改善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

<2.第二实施例>

[图像解码装置]

图10是示出了图像解码装置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如图10所示,图像解码装置200根据与图像编码装置100的编码方法相对应的解码方法对由图像编码装置100生成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类似于图像编码装置100,该图像解码装置200对每个区域执行量化处理。

如图10所示,图像解码装置200包括累积缓冲器201、无损解码单元202、逆量化单元203、逆正交变换单元204、计算单元205、环滤波器206、屏幕排序缓冲器207以及D/A转换单元208。该图像解码装置200还包括帧存储器209、选择单元210、内预测单元211、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和选择单元213。

进一步地,该图像解码装置200还包括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

累积缓冲器201累积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并且按照预定定时将该编码数据提供给无损解码单元202。无损解码单元202根据与无损编码单元106的编码方法相对应的方法对由累积缓冲器201提供并由图1的无损编码单元106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无损解码单元202将作为解码结果获取的差分图像的经量化的系数数据提供给逆量化单元203。

无损解码单元202判定选择内预测模式还是间预测模式作为最优预测模式,并且将有关该最优预测模式的信息提供给被判定要选择模式的内预测单元211或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更具体地,例如当图像编码装置100选择内预测模式作为最优预测模式时,关于该最优预测模式的信息被提供给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

逆量化单元203根据与图1的量化单元105的量化方法相对应的方法对从无损解码单元202的解码处理中获取的经量化的系数数据进行逆量化,并且将获取的系数数据提供给逆正交变换单元204。

逆正交变换单元204根据与图1的正交变换单元104的正交变换方法相对应的方法对从逆量化单元203提供的系数数据执行逆正交变换。作为这一逆正交变换处理的结果,逆正交变换单元20获取与4在正交变换由图像编码装置100执行之前的残余数据相对应的经解码的残余数据。

根据逆正交变换获取的解码残余数据被提供给计算单元205。计算单元205经由选择单元213接收来自内预测单元211或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的预测图像。

计算单元205将解码残余数据与预测图像相加,并且获取与在预测图像被图像编码装置100的计算单元103减去之前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解码图像数据。计算单元205将该解码图像数据提供给环滤波器206。

在需要时,环滤波器206将包括解块滤波处理和自适应环滤波处理等的环滤波处理应用于所提供的解码图像,并将其提供给屏幕排序缓冲器207。

环滤波器206包括解块滤波器、适应环滤波器等,并且在需要时将滤波处理应用于由计算单元205提供的解码图像。例如,环滤波器206对解码图像应用解块滤波处理以从该解码图像中移除块噪声。例如,环滤波器206使用Wiener滤波器对解块滤波处理的结果(仅块噪声已被移除的解码图像)应用环滤波处理,由此改善图像质量。

应该注意到环滤波器206可以将任何给定的滤波处理应用于解码图像。环滤波器206还使用由图1的图像编码装置100提供的滤波系数来应用滤波处理。

环滤波器206将滤波处理的结果(从滤波处理中获取的解码图像)提供给屏幕排序缓冲器207和帧存储器209。从计算单元205输出的解码图像能在不依赖环滤波器206的情况下被提供给屏幕排序缓冲器207和帧存储器209。更具体地,基于环滤波器206的滤波处理能够被省略。

屏幕排序缓冲器207对图像进行排序。更具体地,按照图1的屏幕排序缓冲器102编码的次序而被排序的帧次序被排序为用于显示的原始次序。D/A转换单元208对从屏幕排序缓冲器207提供的图像执行D/A转换,将图像输出至显示器(未示出),并且使得显示器示出该图像。

帧存储器209存储提供的解码图像,并且按照预定定时或基于诸如内预测单元211和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之类的外部请求将存储的解码图像作为参考图像提供给选择单元210。

选择单元210为从帧存储器209中提供的参考图像选择目的地。当内编码图像被解码时,选择单元210向内预测单元211提供由帧存储器209提供的参考图像。当间编码图像被解码时,选择单元210向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提供由帧存储器209提供的参考图像。

在需要时,无损解码单元202将例如通过对头部信息进行解码获取的指示内预测模式的信息提供给内预测单元211。内预测单元211在由图1的内预测单元114使用的内预测模式下使用从帧存储器209获取的参考图像来执行内预测模式,并生成预测图像。内预测单元211将生成的预测图像提供给选择单元213。

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从无损解码单元202获取通过对头部信息进行解码所获取的信息(最优预测模式信息、差分信息和预测运动矢量信息的代码数量等)。

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通过在由图1的运动预测/补偿单元115使用的间预测模式下使用从帧存储器209获取的参考图像来应用间预测,生成预测图像。

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将使用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生成的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在过去重构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与从图像编码装置100提供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并且重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将该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逆量化单元203。

逆量化单元203使用由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提供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对由无损解码单元202提供的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进行逆量化。

由此,逆量化单元203能够根据与量化单元105的量化处理相对应的方法来执行逆量化。更具体地,图像解码装置200能够实现量化参数编码效率的改善。

[逆量化单元和量化参数解码单元]

图11是示出了逆量化单元203和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如图11所示,逆量化单元203包括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231、量化正交变换系数缓冲器232、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233和逆量化处理单元234。

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包括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和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

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231存储从图像编码装置100传送并由无损解码单元202提供的差分量化参数。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231按照预定的定时或基于诸如来自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的请求的预定事件的发生而将存储的差分量化参数提供给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获取存储在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233中的多个周围区域量化参数,并使用这些参数来生成当前区域的预测量化参数。

应该注意到,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与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的计算方法相同。例如,当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通过使用中值从多个周围区域量化参数计算预测量化参数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也通过使用中值从多个周围区域量化参数计算预测量化参数。当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采用多个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的平均值作为预测量化参数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也采用多个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的平均值作为预测量化参数。

这一计算方法可被预先确定,而标志信息等则可从图像编码装置100传送,并且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可以识别由图像编码装置100选择的计算方法,并且可以选择与该方法相对应的方法。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将生成的预测量化参数提供给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

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通过将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获取的预测量化参数与从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231获取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来重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

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将重构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233。

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33存储由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提供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233在处理中采用在当前区域之后处理的另一区域作为当前区域,将所存储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作为周围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

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还将重构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提供给逆量化处理单元234。

量化正交变换系数缓冲器232存储从图像编码装置100传送并由无损解码单元202提供的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量化正交变换系数缓冲器232按照预定的定时或是基于诸如来自逆量化处理单元234的请求的预定事件的发生来将存储的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提供给逆量化处理单元234。

逆量化处理单元234使用从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获取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并且对从量化正交变换系数缓冲器232获取的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进行逆量化。逆量化处理单元234将通过逆量化获取的正交变换系数提供给逆正交变换单元204。

如上所述,各单元执行处理,并且由此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能够正确重构在图像编码装置100内的量化处理中使用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并且逆量化单元203根据与图像编码装置100的量化单元105进行的量化处理相对应的方法执行逆量化。更具体地,图像解码装置200能够实现量化参数编码效率的改善。

如图1所示,图像编码装置100的逆量化单元108和量化参数解码单元122具有与逆量化单元203和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相同的配置并且执行相同的处理。

[解码处理的流程]

随后,将对如上说明的由图像解码装置200执行的每个处理的流程进行描述。首先,将参考图12的流程图描述解码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当解码处理开始时,累积缓冲器201在步骤S201累积接收到的比特流。在步骤S202,无损解码单元202对由累积缓冲器201提供的比特流进行解码。更具体地,对由图1的无损编码单元106编码的I图片、P图片和B图片进行解码。此外,还对包括在比特流内的除差分图像信息之外的各类信息(诸如差分运动信息和差分量化参数)进行解码。

在步骤S203,逆量化单元203和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对在步骤S202内的处理中获取的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进行逆量化。

在步骤S204,逆正交变换单元204对在步骤S203中逆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执行逆正交变换。

在步骤S205,内预测单元211或运动预测/补偿单元212使用所提供的信息执行预测处理。

在步骤S206,选择单元213对在步骤S205中生成的预测图像进行选择。

在步骤S207,计算单元205将在步骤S206中选择的预测图像与在步骤S204根据逆正交变换获取的差分图像信息相加。于是,能够获取解码图像。

在步骤S208,在需要时,环滤波器206将包括解块滤波处理、自适应环滤波处理等的环滤波处理应用于在步骤S207中获取的解码图像。

在步骤S209,屏幕排序缓冲器207对在步骤S208中被滤波的图像进行排序。更具体地,用于由图像编码装置100的屏幕排序缓冲器102编码而排序的帧次序被排序为用于显示的原始次序。

在步骤S210,D/A转换单元208对其帧在步骤S209中被排序的图像执行D/A转换。图像被输出至显示器(未示出)并且图像被显示。

在步骤S211,帧存储器209存储在步骤S208中滤波的图像。这一图像被用作步骤S205中预测图像的生成的参考图像。

当步骤S221内的处理完成时,解码处理终止。

[逆量化处理的流程]

随后,将参考图13的流程图对在图12的步骤S203中执行的逆量化处理的流程的示例进行说明。

当逆量化处理开始时,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231获取在步骤S231中由图像编码装置100生成的差分量化参数。

在步骤S232,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生成当前区域的预测量化参数。这一处理以与编码侧相同的方式执行。更具体地,执行参考图9的流程图说明的各个处理。

在步骤S233,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将在步骤S232中生成的预测量化参数与在步骤S231中获取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由此重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

在步骤S234,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233存储在步骤S233中生成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该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在采用当前区域被处理之后的另一区域作为当前区域的逆量化处理中被用作周围区域量化参数。

在步骤S235,量化正交变换系数缓冲器232获取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

在步骤S236,逆量化处理单元234使用在步骤S235中重构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对在步骤S235中获取的经量化的正交变换系数进行逆量化。

当逆量化结束时,逆量化处理单元234终止逆量化处理并将处理返回至图12。

如上所述,通过执行各类处理,图像解码装置200能够实现用于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的改善。

<3.第三实施例>

[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的控制]

应该注意到,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方法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可以对每个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是否能被用作周围区域量化参数做出判定。

例如,在图5的例子中,假设在生成当前区域的预测量化参数时,使用周围区域A至C的量化参数。在此情况下,依赖于当前区域的位置,周围区域A至C中的任意区域可能会例如位于图像帧之外,或位于当前片之外的其他片,由此可能无法使用量化参数(在“不可用”状态下)。

因此,在预测量化参数的生成过程中,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判定各周围区域是否能被使用(处于可用状态还是不可用状态),并且仅使用可使用的(可用)周围区域来生成预测量化参数。进一步地,根据判定结果(各周围区域是否处于能被使用的状态),可以判定用于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

[量化参数编码单元]

图14是示出了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如图14所示,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不仅包括第一实施例的配置(图6),还包括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和计算控制单元302。

在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生成预测量化参数时,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判定当前区域的各周围区域是否能被使用。其能否被使用的理由不受限制。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将判定结果提供给计算控制单元302。

根据由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提供的判定结果,计算控制单元302判定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方法,并且向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提供指示判定的计算方法的信息以及由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提供的判定结果。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获取由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判定为可使用的(可用状态)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来作为周围区域量化参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根据由计算控制单元302判定的计算方法使用该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将说明更为具体的例子。例如,在图5中,采用周围区域A至C作为用于获取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的候选区域。假设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能够执行上述中值计算和平均值计算。

例如,当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判定周围区域A至C全部是可使用(可用状态)时,计算控制单元302选择中值计算作为用于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由此,在此情况下,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读取量化参数QPa、QPb和QPc,并且使用这些参数来根据上述式(1)执行中值计算。

例如,当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判定周围区域A至C中有两个区域可使用(可用状态)时,计算控制单元302选择平均值计算作为用于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

因此,例如,当区域A不可使用(不可用状态)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读取量化参数QPb和QPc,并且使用这些参数来根据下述式(3)执行平均值计算(Avr())。

PredQP=Avr(QPb,QPc)...(3)

当区域B不可使用(不可用状态)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读取周围区域量化参数QPa和QPc,并且使用这些参数来根据下述式(4)执行平均值计算(Avr())。

PredQP=Avr(QPa,QPc)...(4)

当区域C不可使用(不可用状态)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读取周围区域量化参数QPb和QPc,并且使用这些参数来根据下述式(5)执行平均值计算(Avr())。

PredQP=Avr(QPa,QPb)...(5)

例如,当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判定周围区域A至C中的任一区域是可使用的(可用状态),则计算控制单元302就选择在其中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被作为预测量化参数的常规预测。

在此情况下,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3读取周围区域量化参数QPa、QPb和QPc中被判定为可使用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并且将其用作如下式(6)至(8)所示的预测量化参数。

当区域A是可使用的(可用状态)时:

PredQP=QPa...(6)

当区域B是可使用的(可用状态)时:

PredQP=QPb...(7)

当区域C是可使用的(可用状态)时:

PredQP=QPc...(8)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

将参考图15的流程图说明在此情况下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的示例。在此情况下,采用图5的周围区域A至C作为用于获取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的候选区域。假设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能够执行上述中值计算和平均值计算。

当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开始时,在步骤S301,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判定各周围区域是否关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为其生成预测量化的当前区域可用。更具体地,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判定各周围区域A至C是否是可使用的。

在步骤S302,计算控制单元302判定关于该当前区域是否存在任何可使用的周围区域。如果周围区域A至C全被判定为是不可使用的(不可用状态),则计算控制单元302终止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由此不生成预测量化参数(或生成值为0或初始值的预测量化参数)并将处理返回图8。

在步骤S302,当判定存在可使用的周围区域时,计算控制单元302行进至步骤S303中的处理。在步骤S303,计算控制单元302判定周围区域是否全部是可使用的(可用状态)。当周围区域A至C全被判定为是可使用的时,计算控制单元302选择中值计算作为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方法,并且行进至步骤S304中的处理。

当选择中值计算时,在步骤S304,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获取周围区域A至C的量化参数QPa、QPb和QPc作为周围区域量化参数。

在步骤S305,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通过使用在步骤S304中获取的全部周围区域量化参数进行中值计算来生成预测量化参数。更具体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采用区域量化参数QPa、QPb和QPc的中值作为预测量化参数。当在步骤S305内的处理结束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终止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并将处理返回至图8。

当周围区域中仅有部分被判定为是可使用的并且难以执行步骤S303中的中值计算时,计算控制单元302就行进至步骤S306中的处理。在步骤S306,计算控制单元302判定三个周围区域中是否有两个是可使用的。当周围区域中的两个被判定为是可使用的时,计算控制单元302选择平均值计算作为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方法,并且行进至步骤S307中的处理。

当选择平均值计算时,在步骤S307,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A至C中获取可使用的(可用状态)区域的量化参数(更具体地,量化参数QPa、QPb和QPc的两个参数)作为周围区域量化参数。

在步骤S308,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通过使用在步骤S307中获取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进行平均值计算来生成预测量化参数。更具体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采用区域量化参数QPa、QPb和QPc中的两个参数的平均值作为预测量化参数。当在步骤S308内的处理结束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终止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并将处理返回至图8。

当在步骤S306中判定有一个周围区域是可使用的时,计算控制单元302就使用常规预测作为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方法,并且行进至S309中的处理。

当选择常规计算时,在步骤S309,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从周围区域A至C中获取可使用的(可用状态)区域的量化参数(更具体地,量化参数QPa、QPb和QPc中的一个参数)作为周围区域量化参数。

在步骤S310,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采用在步骤S309中获取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作为预测量化参数。更具体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采用区域量化参数QPa、QPb和QPc中的任一个作为预测量化参数。当在步骤S310内的处理结束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终止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并将处理返回至图8。

如上所述,对于周围区域是否是可使用的做出判定,并且由此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能够仅使用可用周围区域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以更为可靠的方式生成预测量化参数。如上所述,可以使用任何条件来判定周围区域是否可用,并且由此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能够仅使用期望的可用周围区域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以更为可靠的方式生成期望的预测量化参数。

如上所述,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可用周围区域的数量来判定,并且因此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能够通过应用更为恰当的计算方法而以更为可靠的方式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图5中示例的周围区域A至C被用作当前区域的周围区域,但是周围区域可以包括这些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用作周围区域的区域数量可以是任意数量。例如,可以根据有关当前区域和周围区域之间的尺寸关系来判定。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中值计算的选择条件是全部周围区域可用,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可用周围区域的数量与能够执行中值计算的周围区域的数量相当。例如,当周围区域的数量为5时,中值计算的选择条件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周围区域可用。进一步地,当不应用中值计算时,计算控制单元302可以始终选择平均值计算。

[量化参数解码单元]

图16是示出了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如图16所示,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具有如图14所示的配置,与根据上述方法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相对应,并且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从生成的差分量化参数中正确地生成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更具体地,如图16所例示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根据与图14所例示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相同的方法来生成预测的量化参数。

如图16所示,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不仅包括第二实施例的配置(图9),还包括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11和计算控制单元312。

当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根据与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相同的方法生成预测量化参数时,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11判定当前区域的各周围区域是否能被使用。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11将判定结果提供给计算控制单元312。

根据由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提供的判定结果,计算控制单元312根据与计算控制单元302相同的方法判定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方法,并且向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提供指示判定的计算方法的信息以及由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提供的判定结果。

根据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相同的方法,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从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233获取由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11判定为可使用的(可用状态)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来作为周围区域量化参数,并且根据由计算控制单元312判定的计算方法使用该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更具体地,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在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中执行与参考图15的流程图说明的各处理相同的处理。

如上所述,各单元执行处理,并由此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甚至在这一情况下仍能够正确重构在图像编码装置100内的量化处理中使用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

<4.第四实施例>

[加权平均]

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是上述各计算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例如,可以应用其中对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进行加权和加法运算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在这一情形中,权重可以基于任何指标给出,但作为例子,可以根据周围区域的尺寸来给出权重。

[量化参数编码单元]

图17是示出了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如图17所示,在此情况下,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不仅包括第一实施例的配置(图1),还包括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21。

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21关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为其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当前区域判定各周围区域的尺寸。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21将判定结果通知给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

根据该判定结果,即基于各周围区域的尺寸,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向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给予权重,并且获取其平均值。更具体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计算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的加权平均值,并且采用该加权平均值作为预测量化参数。

向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给予权重的方式不受限制。例如,可以向用于尺寸更大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给予更大的权重(增加的权重)。更具体地,根据下式(9)计算预测量化参数。

PredQP=(x×QPa+y×QPb+z×QPc)/(x+y+z)...(9)

如上所述,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能够使得预测量化参数以更为精确的方式反映周围区域量化参数,并且这能够改善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精度。

例如,作为替换,其尺寸接近当前区域尺寸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可被给予更大的权重(增加的权重)。更具体地,具有与当前区域相同尺寸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权重可被设为最高级别。应该注意到,只有用于与当前区域相同尺寸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的权重可被增加。

区域的尺寸趋向于依赖图像特征,并且类似的图像很可能被划分为具有类似尺寸的区域。因此,位置靠近并具有类似尺寸的区域很可能具有类似的图像,并且因此它们的量化参数可能会彼此类似。因此,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被配置为使得尺寸与当前区域的尺寸接近的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可被给予更大的权重(增加的权重),由此期望改善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精度。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将预测量化参数提供给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

将参考图18的流程图说明在此情况下的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当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开始时,在步骤S331,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21判定周围区域的尺寸。

在步骤S332,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根据在步骤S331中判定的各周围区域的尺寸判定给予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的权重。

在步骤S333,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获取周围区域量化参数。在步骤S334,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使用周围区域量化参数执行加权平均并且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当在步骤S334内的处理结束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终止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并将处理返回至图8。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周围区域的尺寸执行加权平均,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就可以生成正确反映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的预测量化参数。因此,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可以改善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精度。由此,图像编码装置100可以改善编码效率。

[量化参数解码单元]

图19是示出了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如图19所示,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具有如图17所示的配置,与根据加权平均计算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相对应,并且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从生成的差分量化参数中正确地生成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更具体地,如图19所例示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根据与图17所例示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相同的方法来生成预测的量化参数。

如图19所示,在此情况下,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不仅包括第二实施例的配置(图9),还包括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31。

根据与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21相同的方法,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31关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为其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当前区域判定各周围区域的尺寸。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31将判定结果通知给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根据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相同的方法生成预测量化参数。更具体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基于各周围区域的尺寸计算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的加权平均值,并且采用该加权平均值作为预测量化参数。

更具体地,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在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中执行与参考图18的流程图说明的各处理相同的处理。

如上所述,各单元执行处理,并由此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甚至在这一情况下仍能够正确重构在图像编码装置100内的量化处理中使用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

<5.第五实施例>

[设置数据的类别]

可以允许用户等对是否允许使用如上所述用于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各类计算进行设置。可以使得这一设置作为类别数据被传送至解码侧。

[量化参数编码单元等]

图20是示出了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如图20所示,在此情况下的图像编码装置100不仅包括第一实施例的配置(图1),还包括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

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基于例如用户指令、处理的外部指令等对是否允许使用用于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各类计算进行设置,并且生成包括该设置的类别数据。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将生成的类别数据提供给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将生成的类别数据提供给无损编码单元106,使得该无损编码单元106对其进行编码,并在随后例如以数据被包括在序列参数组或图片参数组的方式将该类别数据传送至解码侧。

在此情况下,如图20所示,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不仅包括第一实施例的配置(图6),还包括类别数据缓冲器361和计算控制单元362。

类别数据缓冲器361获取并存储由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提供的类别数据。类别数据缓冲器361以预定的定时或是基于外部请求读取存储的类别数据,并且将类别数据提供给计算控制单元362。

计算控制单元362从类别数据缓冲器361读取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为其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当前区域相对应的类别数据。计算控制单元362根据类别数据等判定用于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将该计算方法通知给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根据由计算控制单元362指定的方法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生成。

[类别数据]

随后将对类别数据进行详细说明。图21示出了类别数据的例子。如图21所示,类别数据例如包括三个标志,即PredQP_median_enable、PredQP_average_enable和PredQP_waverage_enable。为任意给定数据的每一个(诸如,图片、片、LCU和CU)设置类别数据。

PredQP_median_enable是指示在设置该标记的数据单位内是否将中值计算应用于对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的标记。当该标志的值为“0”时,中值计算的使用被禁止,且计算控制单元362不能选择中值计算来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当该标志的值为“1”时,中值计算的使用不被禁止,且计算控制单元362可以选择中值计算来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生成。

PredQP_average_enable是指示在设置该标记的数据单位内是否将平均值计算应用于对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的标记信息。当该标志的值为"0"时,平均值计算的使用被禁止,并且计算控制单元362不能选择平均值计算来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当该标志的值为“1”时,平均值计算的使用不被禁止,且计算控制单元362可以选择平均值计算来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生成。

PredQP_average_enable是指示在设置该标记的数据单位内是否将加权平均值计算应用于对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的标记信息。当该标志的值为"0"时,加权平均值计算的使用被禁止,并且计算控制单元362不能选择加权平均值计算来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当该标志的值为"1"时,加权平均值计算的使用不被禁止,且计算控制单元362可以选择加权平均值计算来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生成。

[类别数据设置处理的流程]

随后将参考图22的流程图描述用于设置类别数据的类别数据设置处理的流程的示例。在如下的说明中,为了解释的目的,为每个LCU设置类别数据。

当类别数据设置处理开始时,在步骤S351,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为每个LCU设置PredQP_median_enable。在步骤S352,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为每个LCU设置PredQP_average_enable。在步骤S353,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为每个LCU设置PredQP_waverage_enable。

在步骤S354,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将包括在步骤S351至步骤S353中生成的各类标志的类别数据通过无损编码单元106,以使得无损编码单元106对其进行编码,并例如以将其包括在序列参数组(SPS)和图片参数组(PPS)等的方式将其传送至解码侧。

在步骤S354内的处理结束时,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终止该类别数据设置处理。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

随后,将参考图23的流程图说明在此情况下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的示例。在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开始时,在步骤S371,类别数据缓冲器361获取当前区域的类别数据。在步骤S372,计算控制单元362基于在步骤S371中获取的类别数据判定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方法。

在步骤S373,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选择多个周围区域,从为所述多个周围区域获取预测量化参数的候选。在步骤S374,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获取所选周围区域的周围区域量化参数。在步骤S375,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使用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当在步骤S375内的处理结束时,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终止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并将处理返回至图8。

如上所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根据类别数据生成预测量化参数。因此,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能够选择更为合适的计算方法。

[量化参数解码单元等]

图24是示出了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等的主要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如图24所示,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具有如图20所示的配置,与根据上述方法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相对应,并且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从生成的差分量化参数中正确地生成关注区域量化参数。更具体地,如图24所例示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根据与图20所例示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相同的方法来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如图24所示,在此情况下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包括类别数据缓冲器381和计算控制单元382。

类别数据缓冲器381获取并存储由无损解码单元202提取并从解码侧传送的类别数据。类别数据缓冲器381以预定的定时或根据外部请求将存储的类别数据缓冲器381提供给计算控制单元382。

根据与计算控制单元362相同的方法,计算控制单元382从类别数据缓冲器381读取与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为其生成预测量化参数的当前区域相对应的类别数据。计算控制单元382根据类别数据等判定用于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将该计算方法通知给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

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根据由计算控制单元382指定的方法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生成。

更具体地,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在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中执行与参考图23的流程图说明的各处理相同的处理。

如上所述,由此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甚至在这一情况下仍能够正确重构在图像编码装置100内的量化处理中使用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

[类别数据]

对应于类别数据的计算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并且可以是上述说明的方法之外的方法。作为替换,类别数据可以不与上述计算方法的部分或全部相对应。进一步地,包括在类别数据内的标志不受限制,并且除了上述标志之外的其他标记也可被包括在类别数据内。例如,如图25所示,可以包括PredQP_type_flag。

PredQP_type_flag是指示能够用于被设置该标志的数据单位内的预测量化参数生成的计算的计算方法的标志信息。例如,当该标志的值是"00"时,则全部计算方法的使用都被禁止,并且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不能执行预测计算。当该标志的值为"01"时,中值计算的使用不被禁止,且计算控制单元362可以选择中值计算来计算该预测量化参数生成。

当该标志的值为"10"时,平均值计算的使用不被禁止,且计算控制单元362可以选择平均值计算来计算该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当该标志的值为"11"时,中值计算和平均值计算两者的使用都不被禁止,且计算控制单元362可以从中值计算和平均值计算两者中进行选择。

还可被配置为使得哪一值允许或禁止哪种计算。由PredQP_type_flag控制的计算方法的类别和数量可以不同于以上的描述。进一步地,PredQP_type_flag的比特长度可以是三或更多。

[类别数据设置处理的流程]

当上述PredQP_type_flag被采用作为类别数据时,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等的配置与以上已参考图20描述的配置相同。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的流程与参考图23的流程图描述的处理相同。

将参考图26的流程图描述其中采用这类PredQP_type_flag的类别数据设置处理的流程的示例。

当类别数据设置处理开始时,在步骤S391,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为每个LCU设置PredQP_type_flag。这一设置被提供并保存在类别数据缓冲器361内。在步骤S392,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51将在步骤S391内的处理中设置的类别数据提供给无损编码单元106,使得无损编码单元106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编码数据传送至解码侧。

如上所述,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根据类别数据生成预测量化参数。因此,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能够选择更为合适的计算方法。

还可以为诸如图片、片、LCU、CU之类的每一种任意给定数据单位设置PredQP_type_flag。

由类别数据控制的预测计算的数量和类别可以是可改变的。即便是在这一情况下,指示由该类别数据控制的预测计算的数量和类别的信息仍可被传送至解码侧。

例如,本技术可被应用于在经由诸如卫星广播、有线电视、因特网或蜂窝电话之类的网络介质接收由诸如离散余弦变换和运动补偿(诸如MPEG,H.26x)之类的正交变换压缩的图像信息(比特流)时使用的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本技术可被应用于在处理诸如光盘、磁盘和闪存之类的存储介质上使用的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进一步地,该技术还可被应用于包括在该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等的运动预测补偿装置。

<6.第六实施例>

[LCU单位的预测]

由此,当处理使用LCU(最大编码单位)单位(基于LCU)完成时,处理被封闭在该LCU内,由此使得速率控制变得容易。然而,在此情况下,用于计算量化参数(差分量化参数/预测量化参数)的缓冲器也在该LCU单位内被控制,并且数据被使用该LCU单位重置(丢弃)。

当处理使用LCU单位(基于LCU)完成时,量化参数的预测在诸如CU和TU的小于LCU的单位内完成。例如,当为每个CU完成量化参数的预测并且当前CU是LCU内处于编码次序(解码次序)的最初位置(在光栅扫描的情况下处于左上角)的CU时,在预测期间查找到的周围CU位于当前LCU之外(处于另一LCU内)。

因此,通过重置缓冲器,量化参数被丢弃并且状态很可能是不可使用的(不可用状态(不是可用的状态))。

因此在处理在LCU单位(基于LCU)内完成并且量化参数的预测针对小于该LCU的每个区域(例如,CU)完成的情况下,处理于是可被如下执行。在当前区域(例如,当前CU)的周围区域位于当前LCU之外时,可以查找紧接在前处理的(在前处理的)区域(例如,在前CU)的量化参数。更具体地,紧接在前为其计算差分量化参数的区域的量化参数可以被采用作为预测量化参数(或者可被用于预测量化参数的计算)。

将参考图27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假设处理在LCU单位(基于LCU)内完成,并且为每个CU完成量化参数的预测。该LCU内的每个CU以光栅扫描的次序完成。进一步,假设当前CU(Current CU)位于当前LCU(Current LCU)的左上角(更具体地,当前LCU内最早经历编码处理的CU)。假设紧接在前处理的CU(在前CU)位于邻接当前LCU左侧的LCU(紧接在前处理的LCU(在前LCU))的右下角(更具体地,在前LCU内最后经历编码处理的CU)。

在当前CU(Current CU)的量化参数的预测中被查找的周围CU是CU(A)、CU(B)和CU(C)时,这些CU全都位于当前LCU之外。因此,所有这些CU都被判定为是不可使用的状态(不可用状态(不是可用的状态)),并且作为这些CU的代替,采用紧接在前处理的CU的量化参数Qpprev作为预测量化参数PredQP。更具体地,根据下式(10)计算当前CU的量化参数QPcurr和预测量化参数PredQP的差分量化参数dQP。

dQP=QPcurr-PredQP=QPcurr-QPprev...(10)

例如,在第三实施例中,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的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1(图14)根据当前区域(例如,图27中的Current CU)的位置判定周围区域(图27中的CU(A)至CU(C))是否可用(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如图27中的示例所示,当全部周围区域被判定为不可使用时(位于Current LCU之外并且不是可用状态),计算控制单元302就将在前处理的区域(例如,图27中的Previous CU)指定为参考对象。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1采用在前处理的区域(例如,图27中的Previous CU)的量化参数作为预测量化参数。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生成作为预测量化参数和当前区域(例如,图27中的Current CU)的量化参数之差的差分量化参数。

由此,图像编码装置100使用LCU单位执行处理(基于LCU),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速率控制并且能够更为可靠地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这类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在编码期间执行的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还可以应用于在解码期间执行的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处理。例如,如图16所例示的,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根据与图14所例示的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1相同的方法来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在此情况下,例如,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21的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11(图16)根据当前区域(例如,图27中的Current CU)的位置判定周围区域(图27中的CU(A)至CU(C))是否可用(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如图27中的示例所示,当全部周围区域被判定为不可使用时(位于Current LCU之外并且不是可用状态),计算控制单元312就将在前处理的区域(例如,图27中的Previous CU)指定为参考对象。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1采用在前处理的区域(例如,图27中的Previous CU)的量化参数作为预测量化参数。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242将预测量化参数与当前区域(例如,图27中的Current CU)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由此重构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逆量化处理单元234使用该关注区域量化参数对正交变换系数执行逆量化处理。

由此,图像解码装置200使用LCU单位(基于LCU)执行处理,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速率控制并且能够更为可靠地生成预测量化参数。

<7.第七实施例>

[对多视图图像点编码/多视点图像解码的应用]

以上系列的处理可被应用于多视点图像编码/多视点图像解码。图28示出了多视点图像编码方法的例子。

如图28所示,多视点图像包括用于多个视点的图像,并且所述多个视点中的预定视点的图像被指定为基视图图像。该基视图图像之外的其他视点的图像被看作是非基视图图像。

当完成如图28所示的多视点图像编码时,就能够在各视图(同一视图)中获取量化参数的差。

(1)基视图:

dQP(基视图)=QPcurr(基视图)-PredQP(基视图)

(2)非基视图:

dQP(非基视图)=QPcurr(非基视图)-PredQP(非基视图)

能够在各视图(不同视图)中获取量化参数的差。

(3)基视图/非基视图

dQP(间视图)=QPcurr(基视图)-QPcurr(非基视图)

(4)非基视图/非基视图

dQP(间视图)=QPcurr(非基视图i)-QPcurr(非基视图j)

使用不同视图的区域的量化参数,就可以通过诸如中值、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等的任何计算来生成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QPcurr的预测值PredQP。

(5)基视图:

(5-1)PredQP(基视图)=Med(QPa(非基视图),QPb(非基视图),QPc(非基视图))

(5-2)PredQP(基视图)=Avr(QPa(非基视图),QPb(非基视图),QPc(非基视图))

(5-3)PredQP(基视图)=(x×QPa(非基视图)+y×QPb(非基视图)±z×QPc(非基视图))/(x+y+z)

(6)非基视图:

(6-1)PredQP(非基视图i)=Med(QPa(非基视图j),QPb(非基视图j),QPc(非基视图j))

(6-2)PredQP(非基视图i)=Avr(QPa(非基视图j),QPb(非基视图j),QPc(非基视图j))

(6-3)PredQP(非基视图i)=(x×QPa(非基视图j)+y×QPb(非基视图j)+z×QPc(非基视图j))/(x+y+z)

将会理解的是,即使在这一情况下,仍可以如第三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那样来确认用于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周围区域是否可用。于是,可以仅使用可用区域来计算预测值PredQP。计算预测值PredQP的方法可以基于可用区域来判定。例如,如同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可以根据可用区域的数量从诸如中值和平均值之类的计算方法中选择用于预测的计算。

即使在这一情况下,如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可以基于对不同于当前区域的视图的多个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来计算预测值PredQP。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周围区域的尺寸或是可以根据与当前区域尺寸的相似性来给出权重。

进一步地,即使在这一情况下,如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可以基于例如用户指令、处理的外部指令来实现对于是否允许使用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各类计算的设置。包括该设置的类别数据可被传送至解码侧。类别数据可以包括指示针对每个计算方法是否可用的标志,或者可以包括可用计算方法。

包括在类别数据内的标志可以针对基视图图像和非基视图图像中的每一个图像被独立设置,或者可被设置为针对基视图图像和非基视图图像两者的共用信息。

如上所述的量化参数的预测还以与在第二至第五实施例中说明的图像解码装置中的相同方式来执行。

可以为上述每个dQP设置标志以对是否存在值不为零的dQP加以区分。

[多视点图像编码装置]

图29是示出了执行上述多视点图像编码的多视点图像编码装置的图示。如图29所示,多视点图像编码装置600包括编码单元601、编码单元602和多路复用单元603。

编码单元601对基视图图像进行编码并生成基视图图像编码流。编码单元602对非基视图图像进行编码并生成非基视图图像编码流。多路复用单元603对由编码单元601生成的基视图图像编码流以及由编码单元602生成的非基视图图像编码流进行多路复用,并且生成多视点图像编码流。

图像编码装置100(图1)可被应用于多视点图像编码装置600的编码单元601和编码单元602。在此情况下,多视点图像编码装置600设置并传送由编码单元601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编码单元602设置的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多视点图像解码装置]

图30是示出了执行上述多视点图像解码的多视点图像解码装置的图示。如图30所示,多视点图像解码装置610包括多路分解单元611、解码单元612和解码单元613。

多路分解单元611对由多路复用基视图图像编码流和非基视图图像编码流获取的多视点图像编码流进行多路分解,并提取视图图像编码流和非基视图图像编码流。解码单元612对由多路分解单元611提取的基视图图像编码流进行解码并获取基视图图像。解码单元613对由多路分解单元611提取的非基视图图像编码流进行解码并获取非基视图图像。

图像解码装置200(图10)可被应用于多视点图像解码装置610的解码单元612和解码单元613。在此情况下,多视点图像解码装置61根据由编码单元601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编码单元602设置的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设置量化参数,并执行逆量化。

<8.第八实施例>

[到分层图像点编码/分层图像解码的应用]

以上系列的处理可被应用于多视点图像编码/多视点图像解码。图31示出了多视点图像编码方法的例子。

如图31所示,分层图像包括多个分层(分辨率)的图像,并且多个分辨率中的一个预定分辨率的分层图像被指定为基层图像。该基层图像之外的分层的图像被看作是非基层图像。

执行如图31所示的分层图像编码(空间定标度(scalability)),并可以在各层(同一层)内获取量化参数的差。

(1)基层:

dQP(基层)=QPcurr(基层)-PredQP(基层)

(2)非基层:

dQP(非基层)=QPcurr(非基层)-PredQP(非基层)

作为替换,可以在各层(不同层)中获取量化参数的差。

(3)基层/非基层:

dQP(间层)=QPcurr(基层)-QPcurr(非基层)

(4)非基层/非基层:

dQP(间层)=QPcurr(非基层i)-QPcurr(非基层j)

使用不同层的区域的量化参数,就可以通过诸如中值、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等的任何计算来生成当前区域的量化参数QPcurr的预测值PredQP。

(5)基层:

(5-1)PredQP(基层)=Med(QPa(非基层),QPb(非基层),QPc(非基层))

(5-2)PredQP(基层)=Avr(QPa(非基层),QPb(非基层),QPc(非基层))

(5-3)PredQP(基层)=(x×QPa(非基层)+y×QPb(非基层)+z×QPc(非基层))/(x+y+z)

(6)非基层:

(6-1)PredQP(非基层i)=Med(QPa(非基层j),QPb(非基层j),QPc(非基层j))

(6-2)PredQP(非基层i)=Avr(QPa(非基层j),QPb(非基层j),QPc(非基层j))

(6-3)PredQP(非基层i)=(x×Qpa(非基层j)+y×QPb(非基层j)+z×QPc(非基层j)+/(x+y+z)

将会理解的是,即使在这一情况下,仍可以如第三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那样来确认用于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周围区域是否可用。于是,可以仅使用可用区域来计算预测值PredQP。计算预测值PredQP的方法可以基于可用区域来判定。例如,如同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可以根据可用区域的数量从诸如中值和平均值之类的计算方法中选择用于预测的计算。

即使在这一情况下,如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可以基于对各层的不同于当前区域的多个周围区域的量化参数的加权平均值计算来计算预测值PredQP。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周围区域的尺寸或是可以根据与当前区域尺寸的相似性来给出权重。

进一步地,即使在这一情况下,如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可以基于例如用户指令、处理的外部指令来实现对于是否允许使用计算预测量化参数的各类计算的设置。包括该设置的类别数据可被传送至解码侧。类别数据可以包括指示针对每个计算方法是否可应用的标志,或者可以包括可用计算方法。

包括在类别数据内的标志可以针对基层图像和非基层图像中的每一个图像被独立设置,或者可被设置为针对基层图像和非基层图像两者的共用信息。

如上所述的量化参数的预测还以与在第二至第五实施例中说明的图像解码装置中的相同方式来执行。

与上述方法相类似,可以为上述每个dQP设置标志以对是否存在值不为零的dQP加以区分。

[分层图像编码装置]

图32是示出了执行上述分层图像编码的分层图像编码装置的图示。如图32所示,分层图像编码装置620包括编码单元621、编码单元622和多路复用单元623。

编码单元621对基层图像进行编码并生成基层图像编码流。编码单元622对非基层图像进行编码并生成非基层图像编码流。多路复用单元623对由编码单元621生成的基层图像编码流以及由编码单元622生成的非基层图像编码流进行多路复用,并且生成分层图像编码流。

图像编码装置100(图1)可被应用于分层图像编码装置620的编码单元621和编码单元622。在此情况下,分层图像编码装置620设置并传送由编码单元621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编码单元622设置的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分层图像解码装置]

图33是示出了执行上述分层图像解码的分层图像解码装置的图示。如图33所示,分层图像解码装置630包括多路分解单元631、解码单元632和解码单元633。

多路分解单元631对由多路复用基层图像编码流和非基层图像编码流获取的分层图像编码流进行多路分解,并提取多路复用基层图像编码流和非基层图像编码流。解码单元632对由多路分解单元631提取的基层图像编码流进行解码并获取基层图像。解码单元633对由多路分解单元631提取的非基层图像编码流进行解码并获取非基层图像。

图像解码装置200(图10)可被应用于分层图像解码装置630的解码单元633和解码单元632。在此情况下,分层图像解码装置630根据由编码单元621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编码单元622设置的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设置量化参数,并执行逆量化。

<9.第九实施例>

[计算机]

以上系列的处理可由硬件或者可由软件执行。在系列处理由软件执行的情况下,构成软件的程序被安装至计算机。在此情况下,计算机包括嵌入到专用硬件内的计算机以及通过安装各类程序而能够执行各类功能的通用计算机。

在图34中,计算机800的CPU(中央处理单元)801根据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802内的程序或从存储单元813载入到RAM(随机存取存储器)803的程序执行各类处理。在需要时,RAM 803还例如存储被请求以允许CPU 801执行各类处理的数据。

CPU 801、ROM 802和RAM 803经由总线804彼此相连。该总线804还被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810。

输入/输出接口810连接至由键盘和鼠标等组成的输入单元811、由CRT(阴极射线管)和LCD(液晶显示器)等组成的显示器、由扬声器等组成的输出单元812、由硬盘等组成的存储单元813以及由调制解调器等构成的通信单元814。通信单元814经由包括因特网在内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

输入/输出接口810还在需要时连接至驱动器815,并且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可移除介质821在需要时被装载,并且从其中读取的计算机程序在需要时被安装至存储单元813。

当以上各系列的处理由软件执行时,构成软件的程序从网络或记录介质安装。

例如,如图34所示,该记录介质不仅包括由与装置主体相分离被分配以将程序分配给用户的例如记录有程序的磁盘(包括柔性盘)、光盘(包括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DVD(数字通用盘)、磁光盘(包括MD(迷你盘))或半导体存储器构成的可移除介质821,还包括在预先并入装置主体的同时分配给用户的存储有程序的ROM802以及包括在存储单元813内的硬盘。

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可以是按照本说明书说明次序的时间序列执行处理的程序,或者可以是并行或按必需定时(例如,根据调入)执行处理的程序。

在此说明书中,描述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的步骤包括根据描述的次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各步骤可以不必按照时间序列执行,并且所述步骤包括并行或独立执行的处理。

在本说明书中,系统包括由多个装置构成的整体设备。

在以上说明中被解释为一个装置(或一个处理单元)的配置可被分割,并且可被构造为多个装置(或多个处理单元)。在以上说明中被解释为多个装置(或多个处理单元)的配置可被组合,并且可被构造为一个装置(或一个处理单元)。作为替换,将会理解的是,每个装置(或每个处理单元)的配置都可以添加上述之外的任何配置。进一步地,在整个系统的配置和操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某一装置(或处理单元)的配置的一部分可被包括在另一装置(或另一处理单元)的配置中。尤其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按照各种方式改变,只要其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

根据上述各实施例的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能够被应用于例如通过卫星广播、有线电视之类的有线广播、因特网上分配、蜂窝通信等分配至终端的发射机或接收机,用于将图像记录至诸如光盘、磁盘和闪存的介质的记录装置,或者用于从这些记录介质中再现图像的再现装置的各类电子装置。其后,将对四个应用的示例加以说明。

[应用的第一示例:电视装置]

图35示出了例示有应用了上述实施例的电视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电视装置900包括天线901、调谐器902、多路分解器903、解码器904、视频信号处理单元905、显示单元906、音频信号处理单元907、扬声器908、外部接口909、控制单元910、用户接口911和总线912。

调谐器902从经由天线901接收的广播信号中提取期望的频道的信号,并且解调所提取的信号。随后,调谐器902将通过解调获得的比特流输出至多路分解器903。更具体地,调谐器902起到接收其中图像被编码的比特流的电视装置900的传输单元的作用。

多路分解器903从比特流中分离出观看对象节目的视频流和音频流,并将各分离的流输出至解码器904。多路分解器903从比特流中提取诸如EPG(电子节目指南)的辅助数据,并且将所提取的数据提供给控制单元910。在比特流被扰频的情况下,多路分解器903还执行去扰频。

解码器904对从多路分解器903接收的视频流和音频流进行解码。其后,解码器904将通过解码处理生成的视频数据输出至视频信号处理单元905。解码器904将通过解码处理生成的音频数据输出至音频信号处理单元907。

视频信号处理单元905播放从解码器904接收的视频数据,并使得显示单元906显示所述视频。视频信号处理单元905可以在显示单元906上显示经由网络提供的应用屏幕。视频信号处理单元905可以根据设置对视频数据执行诸如降噪之类的附加处理。另外,视频信号处理单元905生成诸如菜单、按钮或光标之类的GUI(图形用户界面)图像并将生成的图像重叠在输出图像之上。

显示单元906由提供自视频信号处理单元905的驱动信号驱动,并且在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或OEL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的视频屏幕上显示视频或图像。

音频信号处理单元907对从解码器904接收的音频数据执行诸如D/A转换和放大的再现处理,并使得扬声器908输出音频。音频信号处理单元907也对音频数据执行诸如降噪的附加处理。

外部接口909是用于将电视装置900连接至外部装置或网络的接口。例如,经由外部接口909接收到的视频流或音频流可由解码器904解码。更具体地,外部接口909还可以具有接收其中图像被编码的比特流的作用并被用作电视装置900的传输单元。

控制单元910具有诸如CPU的处理器,以及诸如RAM或ROM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例如由CPU处理的程序、程序数据、EPG数据、以及经由网络获取的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例如可以在电视装置900启动时由CPU读取并执行。CPU根据例如从用户接口911接收到的操作信号执行用于控制电视装置900的操作的程序。

用户接口911连接至控制单元910。用户接口911包括例如用户用来操作电视装置900的按钮和开关以及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接收单元。用户接口911通过检测用户经由这些结构元件所进行的操作生成操作信号,并将生成的操作信号输出至控制单元910。

总线912将调谐器902、多路分解器903、解码器904、视频信号处理单元905、音频信号处理单元907、外部接口909和控制单元910彼此连接。

在上述配置的电视装置900中,解码器904具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图像解码装置的功能。因此,当电视装置900解码图像时,用于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能够得到改善。

[应用的第二示例:蜂窝电话]

图36示出了例示有应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蜂窝电话的示意性配置。蜂窝电话920包括天线921、通信单元922、音频编解码器923、扬声器924、麦克风925、相机单元926、图像处理单元927、多路分解单元928、记录和再现单元929、显示单元930、控制单元931、操作单元932和总线933。

天线921连接至通信单元922。扬声器924和麦克风925连接至音频编解码器923。操作单元932连接至控制单元931。总线933将通信单元922、音频编解码器923、相机单元926、图像处理单元927、多路分解单元928、记录和再现单元929、显示单元930和控制单元931彼此相连。

蜂窝电话920执行诸如音频信号的发送/接收、电子邮件或图像数据的发送/接收、拍摄图像以及以包括音频电话呼叫模式、数据通信模式、拍摄模式和视频呼叫模式在内的各种模式来记录数据之类的操作。

在音频电话呼叫模式中,由麦克风925生成的模拟音频数据被提供给音频编解码器923。音频编解码器923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音频数据,对经转换的音频数据执行A/D转换并压缩该音频数据。随后,音频编解码器923将经压缩的音频数据输出至通信单元922。通信单元922编码并调整音频数据,并且生成发送信号。随后,通信单元922将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天线921发送至基站(未示出)。通信单元922放大经由天线921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频率并获取接收信号。通信单元922随后通过解调和解码接收信号生成音频数据并将生成的音频数据输出至音频编解码器923。音频编解码器923解压缩音频数据,执行D/A转换并生成模拟音频信号。随后,音频编解码器923将生成的音频信号提供给扬声器924并输出音频。

在数字通信模式下,例如控制单元931根据用户使用操作单元932给予的操作生成组成电子邮件的文本数据。控制单元931在显示单元930上显示字符。控制单元931根据用户使用操作单元932给予的发送指令生成电子邮件数据并将生成的电子邮件数据输出至通信单元922。通信单元922编码并调制电子邮件数据,并且生成发送信号。随后,通信单元922将生成的传输信号经由天线921发送至基站(未示出)。通信单元922放大经由天线921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频率并获取接收信号。随后,通信单元922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来恢复电子邮件数据,并且将恢复的电子邮件数据输出至控制单元931。控制单元931在显示单元930上显示电子邮件的内容,并且将该电子邮件数据存储至记录/再现单元929的记录介质。

记录/再现单元929可以具有能被读取和写入的任何给定记录介质。例如,存储介质可以是诸如RAM或闪存的内置记录介质,或者是诸如硬盘、磁盘、磁光盘、光盘、USB(未分配空间位图)存储器或存储卡之类的外部安装的记录介质。

在拍摄模式中,例如,相机单元926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并将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单元927。图像处理单元927对从相机单元926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并将比特流记录到记录再现单元929的记录介质。

在视频呼叫模式中,例如多路分解器928多路复用由图像处理单元927编码的视频流以及从音频编解码器923接收到的音频流,并且将经多路复用的流输出至通信单元922。通信单元922编码并调制所述流,并且生成发送信号。随后,通信单元922将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天线921发送至基站(未示出)。通信单元922放大经由天线921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换频率并获取接收信号。发送信号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包括比特流。随后,通信单元922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来恢复所述流,并将恢复的流输出至多路分解器928。多路分解器928从接收到的流中分离出视频流和音频流,并将视频流输出至图像处理单元927而将音频流输出至音频编解码器923。图像处理单元927解码视频流并生成视频数据。视频数据被提供至显示单元930,并且显示单元930显示一系列的图像。音频编解码器923解压缩音频流,执行D/A转换并生成模拟音频信号。随后,音频编解码器923将生成的音频信号提供给扬声器924并输出音频。

在如上配置的蜂窝电话920中,图像处理单元927具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的功能。因此,当蜂窝电话920编码和解码图像时,用于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能够得到改善。

[第三应用的示例:记录/再现装置]

图37示出了例示有应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记录/再现装置的示意性配置。例如,该记录/再现装置940对接收到的广播节目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将其记录至记录介质。例如,记录/再现装置940可以对从另一装置获得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将其记录至记录介质。例如,记录/再现装置940可以根据用户指令使用监视器和扬声器来再现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在这些时刻,记录/再现装置940解码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

记录/再现装置940包括调谐器941、外部接口942、编码器943、HDD(硬盘驱动器)944、盘驱动器945、选择器946、解码器947、OSD(屏上显示器)948、控制单元949和用户接口950。

调谐器941从经由天线(未示出)接收的广播信号中提取期望的频道的信号,并且解调所提取的信号。随后,调谐器941将通过解调获得的比特流输出至选择器946。更具体地,调谐器941起到记录/再现装置940的传输单元的作用。

外部接口942是用于将记录/再现装置940连接至外部装置或网络的接口。例如,外部接口942例如可以是IEEE 1394接口、网络接口、USB接口、闪存接口等。例如,由外部接口942接收到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输入至编码器943。更具体地,外部接口942起到记录/再现装置940的传输单元的作用。

在从外部接口942接收到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未被编码的情况下,编码器943对所述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编码。随后,编码器943将比特流输出至选择器946。

HDD 944在内部硬盘中记录通过压缩诸如视频和音频的内容数据而获取的比特流、各种类别的程序和其他数据。当视频和音频被再现时,HDD 944从音频中读取数据。

盘驱动器945向载入的记录介质中记录数据或从中读取数据。载入盘驱动器945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DVD盘(DVD-Video、DVD-RAM、DVD-R、DVD-RW、DVD+R和DVD+RW等)或蓝光(注册商标)盘。

当记录视频和音频时,选择器946选择从调谐器941或从编码器943接收到的比特流,并将所选比特流输出至HDD 944或盘驱动器945。当再现视频和音频时,选择器946将从HDD 944或从盘驱动器945接收到的比特流输出至解码器947。

解码器947解码所述比特流,并生成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随后,解码器947将生成的视频数据输出至OSD 948。解码器904将生成的音频数据输出至外部扬声器。

OSD 948再现从解码器947接收到的视频数据,并且显示视频。OSD 948可以将诸如菜单、按钮或光标等的GUI图像重叠在显示的视频上。

控制单元949具有诸如CPU的处理器,以及诸如RAM或ROM的存储器。存储器记录由CPU执行的程序、程序数据等。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例如在记录/再现装置940启动时由CPU读取并执行。CPU根据例如从用户接口950接收到的操作信号执行用于控制记录/再现装置900的操作的程序。

用户接口950连接至控制单元949。用户接口950包括例如用户用来操作记录/再现装置940的按钮和开关以及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接收单元。用户接口950通过检测用户经由这些结构元件所进行的操作生成操作信号,并将生成的操作信号输出至控制单元949。

在上述配置的记录/再现装置940中,编码器943具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图像编码装置的功能。解码器947具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图像解码装置的功能。因此,当记录/再现装置940编码和解码图像时,用于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能够得到改善。

[应用的第四示例:图像拍摄装置]

图38示出了例示有应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示意性配置。图像拍摄装置960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记录至记录介质。

图像拍摄装置960包括光学块961、图像拍摄单元962、信号处理单元963、图像处理单元964、显示单元965、外部接口966、存储器967、介质驱动器968、OSD 969、控制单元970、用户接口971和总线972。

光学块961连接至图像拍摄单元962。图像拍摄单元962连接至信号处理单元963。显示单元965连接至信号处理单元964。用户接口971连接至控制单元970。总线972将图像处理单元964、外部接口966、存储器967、介质驱动器968、OSD 969和控制单元970彼此连接。

光学块961包括聚焦透镜和光圈机构。光学块961使得被摄体的光学像在图像拍摄单元962的图像拍摄表面上形成。图像拍摄单元962包括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图像传感器,并通过光电转换将在图像拍摄表面上形成的光学像转换成作为电信号的图像信号。随后,图像拍摄单元962将图像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单元963。

信号处理单元963对从图像拍摄单元962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执行各种相机信号处理,诸如knee校正、伽马校正和色差校正。信号处理单元963将已经历相机信号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处理单元964。

图像处理单元964对从信号处理单元963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并生成编码数据。随后,图像处理单元964将生成的编码数据输出至外部接口966或介质驱动器968。图像处理单元964解码从外部接口966或介质驱动器968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并生成图像数据。随后,图像处理单元964将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显示单元965。图像处理单元964可以将从信号处理单元963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显示单元965,并且可以在其上显示图像。图像处理单元964还可以将从OSD 969获取的显示数据重叠在要被输出至显示单元965的图像上。

例如,OSD 969可以生成诸如菜单、按钮或光标的GUI图像,并将生成的图像输出至图像处理单元964。

外部接口966被构造成例如USB输入/输出终端。外部接口966在例如打印图像期间将图像拍摄装置960与打印机相连。外部接口966还在需要时连接至驱动器。在驱动器中例如可以装载诸如磁盘或光盘的可移除介质。从可移除介质中读取的程序可被安装至图像拍摄装置960。此外,外部接口966还可被构造为用于连接至诸如LAN或因特网的网络的网络接口。更具体地,外部接口966起到图像拍摄装置960的传输单元的作用。

载入介质驱动器968的记录介质可以是能够读取和写入的任何可移除介质,诸如磁盘、磁光盘、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可以配置以固定方式载入介质驱动器968的记录介质,以及诸如内部硬盘驱动器或SSD(固态驱动器)之类的不可移除存储单元。

控制单元970具有诸如CPU的处理器,以及诸如RAM或ROM的存储器。存储器记录由CPU执行的程序、程序数据等。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例如在图像拍摄装置960启动时由CPU读取并执行。CPU根据例如从用户接口971接收到的操作信号执行用于控制图像拍摄装置960的操作的程序。

用户接口971连接至控制单元970。用户接口971包括例如用户用于操作图像拍摄装置960的按钮和开关。用户接口971通过检测用户经由这些结构元件所进行的操作生成操作信号,并将生成的操作信号输出至控制单元970。

在如上配置的图像拍摄装置960中,图像处理单元964具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的功能。因此,当图像拍摄装置960编码和解码图像时,用于量化参数的编码效率能够得到改善。

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诸如差分量化参数的各种信息被多路复用为比特流,并例如从编码侧发送至解码侧。然而,发送信息的方法不限于这类例子。例如,这类信息可以不被多路复用为比特流,并且可以作为与比特流关联的分离数据被发送或记录。在这种情况中,术语“关联”指的是包括在比特流内的图像(可以是图像的一部分,诸如片或块)和与该图像相对应的信息在解码期间被链接。更具体地,信息可通过与图像(或比特流)的发送路径相分离的发送路径发送。信息可被记录在与记录图像(或比特流)不同的另一记录介质上(或同一记录介质的另一记录区域上)。进一步地,信息和图像(或比特流)可以在诸如多个帧、一个帧、或帧的一部分的任何给定单位内彼此关联。

虽然已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这类示例。清楚的是,具有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想出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范围内的各种改变或修改例,并且将会理解的是,这些改变和修改仍被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应该注意到本技术可被如下配置。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通过使用为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来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

用于设置差分量化参数的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其中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通过对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比特流的编码单元;以及

用于发送由编码单元生成的比特流以及由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的发送单元。

(2)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将预测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来设置预测量化参数。

(3)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将中值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而将预测量化参数设置成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的中值。

(4)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当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全都处于可用状态时,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将中值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

(5)如(2)至(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将平均值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而将预测量化参数设置成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的平均值。

(6)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当判定单元判定周围编码单位中有部分处于可用状态时,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将平均值计算应用于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所述多个量化参数。

(7)如(5)或(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将加权平均值计算应用于为由选择单元所选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而将预测量化参数设置成为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的加权平均值。

(8)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加权平均值计算以使得更大的权重被给予与当前编码单位具有相同尺寸的周围编码单位。

(9)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以使得更大的权重被给予具有更大的尺寸的周围编码单位的方式来设置加权平均值计算。

(10)如(2)至(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对于已被编码的编码单位,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包括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左侧的编码单位、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上侧的编码单位以及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左上侧的编码单位。

(11)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还包括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右上侧的编码单位以及邻接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左下侧的编码单位。

(12)如(2)至(1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判定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单元,

其中所述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根据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可用的编码单位的数量来改变预测计算的方法。

(13)如(1)至(1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判定当预测量化参数被设置时位于当前最大编码单位中的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单元,

其中所述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仅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预测量化参数。

(14)如(1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当前编码单位位于所述当前最大编码单位的前方位置处时,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将位于紧接在前的最大编码单位的最后位置处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设置为预测量化参数。

(15)如(2)至(1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设置指示预测计算类别的类别数据的设置单元,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类别数据。

(16)如(1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设置单元为作为最上层或片中的编码单位的每个最大编码单位设置所述类别数据。

(17)如(1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将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类别数据作为由所述编码单元生成的比特流的参数集发送。

(18)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使得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使用为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预测量化参数,其中所述多个周围编码单位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

使得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差分量化参数,其中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被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使得编码单元对通过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比特流;以及

使得发送单元发送生成的比特流以及被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

(19)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差分量化参数以及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获取的比特流的接收单元,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通过根据为定位在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进行预测而获取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使用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的量化参数设置单元;以及

通过使用由所述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量化参数对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比特流进行逆量化来生成图像数据的解码单元。

(20)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使得接收单元接收差分量化参数,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通过根据为定位在所述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设置的多个量化参数进行预测而获取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使得量化参数设置单元使用所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以及

使得解码单元通过使用被设置的量化参数对接收到的比特流进行逆量化来生成图像数据。

(2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用于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单元;

通过仅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

用于设置差分量化参数的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其中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通过对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比特流的编码单元;以及

用于发送由编码单元生成的比特流以及由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的发送单元。

(22)如(2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当前编码单位位于所述当前最大编码单位的前方位置处时,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将位于紧接在前的最大编码单位的最后位置处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设置为预测量化参数。

(23)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使得判定单元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作为编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

使得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仅使用被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

使得差分量化参数设置单元设置差分量化参数,其中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被设置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使得编码单元对通过由量化图像数据获取的量化数据进行编码来生成比特流;以及

使得发送单元发送生成的比特流以及被设置的差分量化参数。

(24)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差分量化参数以及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获取的比特流的接收单元,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作为量化参数的预测值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用于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的判定单元;

通过仅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的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

通过把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来生成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的量化参数生成单元;

用于对由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比特流进行解码的解码单元;以及

通过使用由量化参数生成单元生成的量化参数来对在解码单元对比特流进行解码时获取的量化系数进行逆量化的逆量化单元。

(25)一种用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使得接收单元接收差分量化参数以及通过编码图像数据获取的比特流,所述差分量化参数指示为作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的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作为量化参数的预测值的预测量化参数之间的差值;

使得判定单元在设置预测量化参数时判定定位在当前编码单位周围的多个周围编码单位是否处于可用状态;

使得预测量化参数设置单元通过仅使用被判定为处于可用状态的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来设置用于当前编码单位的预测量化参数;

使得量化参数生成单元通过把为当前编码单位设置的量化参数和所接收到的差分量化参数相加来生成当前编码单位的量化参数;

使得解码单元解码接收到的比特流;以及

使得逆量化单元通过使用生成的量化参数来对通过解码比特流获取的量化系数进行逆量化。

参考编号列表

100图像编码装置,105量化单元,108逆量化单元,121量化参数编码单元,122量化参数解码单元,131活动性计算单元,141关注区域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42量化处理单元,143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144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151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152差分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00图像解码装置,203逆量化单元,221量化参数解码单元,231差分量化参数缓冲器,232量化正交变换系数缓冲器,233周围区域量化参数缓冲器,234逆量化处理单元,241预测量化参数生成单元,242关注区域量化参数重建单元,301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02计算控制单元,311周围区域利用可否判定单元,312计算控制单元,321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31周围区域尺寸判定单元,351类别数据设置单元,361类别数据缓冲器,362计算控制单元,381类别数据缓冲器,382计算控制单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