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078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的普及,以及终端智能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终端进行各种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操作。例如,通过终端进行信用卡还款、购物支付款项等财务类操作。同理,商家们也越来越习惯通过终端通知或者发布活动信息或者重要通知等,以提高客户操作的便捷程度。例如,银行类商家定期发送短信息至对应用户的终端,提醒用户需要准时对信用卡还款,或者提示用户其信用卡积分能够兑换奖品等。

手机需要通过基站进行通信,基站包括运营商基站,另外,不法者还可以通过伪基站向手机发送上述信息。伪基站是一种高科技仪器,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终端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任意冒用他人的电话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

为了保护终端用户的数据安全,需要识别出这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的伪基站并给终端用户以警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向终端用户提供准确伪基站信息的缺陷。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伪基站信息的显示方法,包括:检测到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获取所述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终端对应的伪基站风险服务器以进行保存和分享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的伪基站风险具体是指根据所述小区服务参数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包括:

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小区重选偏置(CRO)、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位置区变化(LAI_Chg)、位置区码(LAC)、路径损耗原则参数(C1)和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C2)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伪基站的信息包括:所述相邻小区是否有伪基站、是否已成功拦截所述相邻小区的接入、所述伪基站的频点信息、所述伪基站的频段信息、所述伪基站的移动国家码(MCC)、所述伪基站的移动网络码(MNC)、所述伪基站的位置区识别码(LAI)、所述伪基站的小区标识(CellID)、当前小区被标记识别为有伪基站的次数、疑似为伪基站的程度值、伪基站的经纬度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当前终端所在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当前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当前终端的物理标识信息(MAC地址信息)、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用户的点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终端中进行电话接听和呼出后的用户使用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终端中进行短信接收和发出后的用户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的,对所述获取到的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在终端侧依据当前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分类进行同步上传到云盘或者保持在本地。

进一步的,当前终端从所述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其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模块识别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在通讯录中进行显示;当前终端发起对所述通讯录号码的呼叫时,将被呼叫的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识别模块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以及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被叫的通讯录号码对应的终端是否存在伪基站风险。

进一步的,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通过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所在通信小区的伪基站信息,在呼叫等待界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将获取到的当前终端的伪基站信息在发起呼叫的拨号盘中进行显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获取发送模块,获取所述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终端对应的伪基站风险服务器以进行保存和分享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是通过检测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的伪基站风险是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小区重选偏置(CRO)、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位置区变化(LAI_Chg)、位置区码(LAC)、路径损耗原则参数(C1)和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C2)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发送模块获取到的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当前终端所在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当前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当前终端的物理标识信息(MAC地址信息)、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点评模块,用于对终端中进行电话接听和呼出后提供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点评模块,用于对终端中进行短信接收和发出后提供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获取到的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在终端侧依据当前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分类进行同步上传到云盘或者保持在本地。

进一步的,所述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将当前终端从所述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其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模块识别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在通讯录中进行显示;

比对模块,用于将当前终端发起对所述通讯录号码的呼叫时,将被呼叫的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识别模块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以及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被叫的通讯录号码对应的终端是否存在伪基站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通过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所在通信小区的伪基站信息,在呼叫等待界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将获取到的当前终端的伪基站信息在发起呼叫的拨号盘中进行显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在检测到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时,将获取到的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到所述终端对应的伪基站风险服务器以进行保存和分享处理,以实现终端用户能够直观地掌握所面临的风险,同时将所面临的伪基站风险信息分享给其他终端用户,从而使别的终端用户能够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获知伪基站信息,避免接入伪基站,导致信息泄露和通信不安全。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流程图,包括:

S101,检测到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S102,获取所述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终端对应的伪基站风险服务器以进行保存和分享处理。

本发明中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主要是根据小区服务参数来评估的,包括: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小区重选偏置(CRO)、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位置区变化(LAI_Chg)、位置区码(LAC)、路径损耗原则参数(C1)和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C2)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对监测到的小区服务参数进行评估,由用户设备的应用处理器来完成。在评估时,可以根据上述参数的监测值来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例如,当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5时,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当小区重选偏置CRO=63时,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当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1s时,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当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0时,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当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0时,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当位置区变化LAI_Chg=1时,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当相邻小区的LAC与当前服务小区的LAC不一致时,并且C1值大于用户设备当前服务小区的C2值与小区重选滞后值之和,则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当相邻小区的LAC与当前服务小区的LAC一致时,并且C2值大于用户设备当前服务小区的C2值,则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以上根据参数的监测值的方式,可以根据其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判定,也可以根据其中任意多个参数的组合来综合判定。

而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上述各个参数的监测值分别确定对应的风险等级值,累计各个参数对应的风险等级值得到所述相邻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等级值。

例如,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的取值来确定不同的风险等级,RXLevel_Min=0时,风险等级值为5,RXLevel_Min=1时,风险等级值为4,......RXLevel_Min=4时,风险等级值为1,RXLevel_Min≥5时,风险等级值为0。再如,CRO=63时,风险等级值为5,63≥CRO>50时,风险等级值为4,50≥CRO>40时,风险等级值为3,40≥CRO>30时,风险等级值为2,30≥CRO>20时,风险等级值为1,CRO≤20时,风险等级值为0。其他参数同理,对于只有0或1两种取值的参数,可以将符合伪基站特征的取值对应的风险等级值设置为3,不符合伪基站特征的取值对应的风险等级设置值为0。最终,将所有参数对应的风险等级值进行累计,得到该相邻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等级值。

伪基站通常使用GSM制式,因此其BCCH广播的系统消息也符合对应协议规范。用户如果是2G手机,则直接通过评估上述参数就可以判定该相邻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设备支持3G或4G通信制式,相邻小区采用GSM制式,那么针对该相邻小区属于对异频或异系统小区的BCCH参数监测。

例如,对于支持3G通信制式的用户设备,周期性测量当前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当本小区信号质量差于异系统小区搜索启动门限(SsearchRAT)时,用户设备根据GSM相邻小区信息开始GSM信号测量。用户设备将测量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并记录在接收信号值(Qmeas_LEV)中。对与既有WCDMA又有GSM覆盖区域,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直接的信号强度无法直接比较,需要映射到统一的标准上判断。用户设备将Qmeas_LEV映射到Qmap中。对当前服务小区测得的信号值就是Qmap,s。对相邻小区测得的信号值就是Qmap,n。

将测量到的GSM相邻小区信号强度与当前服务小区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RSCP)一起比较,如果GSM相邻小区信号强度满足触发该支持3G或4G通信制式的用户设备向低优先级异频或异系统的相邻小区进行小区重选的条件,则该用户设备会选择到该GSM相邻小区。而事实上,如果这个GSM相邻小区属于伪基站,则该用户设备也被吸入到伪基站。因此,支持3G或4G通信制式的用户设备也能够通过测量GSM相邻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的上述参数来评估其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在检测到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时,获取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其中当前伪基站的信息包括:伪基站的经纬度地理位置信息、被标记为伪基站的次数、经核定是伪基站、经核定不是伪基站、疑似为伪基站的程度值、所述伪基站的频点信息、所述伪基站的频段信息、所述伪基站的移动国家码、所述伪基站的移动网络码、所述伪基站的位置区识别码、所述伪基站的小区识别中的至少一个;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当前终端所在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当前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当前终端的物理标识信息(MAC地址信息)、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对于上述伪基站信息中被判定为疑似存在伪基站的相邻小区,在用户设备接入该相邻小区后,监听用户设备在该小区内的通信行为,将监听到的通信行为与预设非法行为进行匹配。用户设备接入该相邻小区后,监听是否接收到短信或者电话,如果监听到短信或电话则对其内容做进一步分析。例如,监听用户设备接入该相邻小区后收到的短信,对消息内容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属于诈骗信息或广告信息;或者监听用户设备在该小区内接收到的呼叫,根据本次呼叫的主叫号码判断是否为诈骗电话或骚扰电话等。

当用户设备在接入该相邻小区后的通信行为与预设非法行为匹配成功时,按照预设标准提升该相邻小区的风险等级。例如,用户设备接收到诈骗短信,则将该相邻小区的风险等级值加1,接收到骚扰电话则将该相邻小区的风险等级值加2。

如果按照预设标准,该相邻小区的风险等级达到了第一预设门限,则可将判定该相邻小区存在伪基站,此时可以开始对该相邻小区的接入操作进行拦截。从而通过接入该小区后用户设备的通信行为来识别这些具有一定隐蔽性的伪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伪基站信息中被判定为存在伪基站的相邻小区,用户设备通过网络将该相邻小区相关信息以及本机的当期位置信息(例如GPS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位置信息将该相邻小区相关信息分发到附近的其他用户设备上,例如,两公里以内的其他用户设备。这些能够互相分享存在伪基站的相邻小区信息的用户设备,可通过按照相同的应用程序而连接到该服务器从而达到互相分享的目的。接收到该相邻小区相关信息用户设备,可以将该相邻小区的信息添加到伪基站信息中,并对本机接入该小区的操作进行拦截。

将所获取的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在终端侧依据当前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分类进行同步上传到云盘或者保持在本地,比如当终端中存在不同通信制式的SIM卡时,将所获取的伪基站的信息以及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按照不同通信制式的SIM卡分类同步上传到云盘或者是保存在本地,其中分享到云盘主要是用于与其他用户实现信息共享,保存在本地是实现在历史记录保存,同时可以方便用户随时进行分享。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终端从所述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其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模块识别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在通讯录中进行显示,即通讯录的用户均可以上传其所获取到的伪基站信息以及其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当通讯录的用户所上传的伪基站信息、标识信息以及点评信息由更新时,均可以通过当前终端看到其变化情况,具体是在通讯录中进行显示;当终端发起对通讯录中某一号码的呼叫时,通过将被呼叫号码对应终端的当前的位置信息与上传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是否存在伪基站风险,如果在伪基站小区发起呼叫或者短信收发,有被伪基站劫持、监听的风险,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被呼叫用户进行通话时的提醒。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通过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通过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所在通信小区的伪基站信息,在呼叫等待界面进行显示,以对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进行提醒,提示其被叫终端所在的通信小区是否存在伪基站风险;此外,还可以在进行拨号操作时,将当前终端的伪基站信息在发起呼叫的拨号盘中进行显示,以提醒用户当前终端所在通信小区是否存在伪基站的风险,提示其当前通信环境是否安全。

此外,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终端中进行电话接听和呼出后的用户使用反馈点评信息以及进行短信接收和发出后的用户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服务器。例如,用户通过对于所接听到的诈骗电话和接收的诈骗短信进行标识,同时将该标识信息返回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将这些信息分发到附近的其他用户设备上,已达到提醒其他终端用户能够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获知伪基站信息,避免接入伪基站,导致信息泄露和通信不安全。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

检测模块210,用于检测到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获取发送模块220,用于获取所述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终端对应的伪基站风险服务器以进行保存和分享处理。

检测模块210主要是根据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的小区服务参数来评估的,包括: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小区重选偏置(CRO)、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位置区变化(LAI_Chg)、位置区码(LAC)、路径损耗原则参数(C1)和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C2)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当检测模块210检测到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时,通过获取发送模块220将获取到的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到所述终端对应的伪基站风险服务器以进行保存和分享处理。

其中伪基站的信息包括:相邻小区是否有伪基站、是否已成功拦截所述相邻小区的接入、伪基站的频点信息、伪基站的频段信息、伪基站的移动国家码(MCC)、伪基站的移动网络码(MNC)、伪基站的位置区识别码(LAI)、伪基站的小区标识(CellID)、当前小区被标记识别为有伪基站的次数、疑似为伪基站的程度值、伪基站的经纬度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当前终端所在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当前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当前终端的物理标识信息(MAC地址信息)、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对于被判定为存在伪基站的相邻小区,用户设备通过网络将该相邻小区相关信息以及本机的当前位置信息(例如GPS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位置信息将该相邻小区相关信息分发到附近的其他用户设备上,例如,两公里以内的其他用户设备。这些能够互相分享存在伪基站的相邻小区信息的用户设备,可通过按照相同的应用程序而连接到该服务器从而达到互相分享的目的。接收到该相邻小区相关信息用户设备,可以将该相邻小区的信息添加到风险预警提示中,并对本机接入该小区的操作进行拦截。

本发明通过在检测到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时,将所获得的伪基站的信息和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到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进行保存和分享,从而提醒别的用户避免接入伪基站,导致信息泄露和通信不安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A1、一种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获取所述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终端对应的伪基站风险服务器以进行保存和分享处理。

A2、如A1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的伪基站风险具体是指根据所述小区服务参数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包括:

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小区重选偏置(CRO)、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位置区变化(LAI_Chg)、位置区码(LAC)、路径损耗原则参数(C1)和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C2)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A3、根据A2所述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小区重选偏置(CRO)、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位置区变化(LAI_Chg)、位置区码(LAC)、路径损耗原则参数(C1)和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C2)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包括:

根据上述参数的监测值来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当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5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小区重选偏置CRO=63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1s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0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0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位置区变化LAI_Chg=1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所述相邻小区的位置区码与当前服务小区的位置区码不一致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所述相邻小区的位置区码与当前服务小区的位置区码不一致,并且所述相邻小区的C1值大于用户设备当前服务小区的C2值与小区重选滞后值之和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所述相邻小区的位置区码与当前服务小区的位置区码一致,并且所述相邻小区的C2值大于用户设备当前服务小区的C2值,则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A4、如A1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基站的信息包括:所述相邻小区是否有伪基站、是否已成功拦截所述相邻小区的接入、所述伪基站的频点信息、所述伪基站的频段信息、所述伪基站的移动国家码(MCC)、所述伪基站的移动网络码(MNC)、所述伪基站的位置区识别码(LAI)、所述伪基站的小区标识(CellID)、当前小区被标记识别为有伪基站的次数、疑似为伪基站的程度值、伪基站的经纬度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

A5、如A1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当前终端所在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当前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当前终端的物理标识信息(MAC地址信息)、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A6、如A5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用户的点评信息。

A7、如A5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终端中进行电话接听和呼出后的用户使用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A8、如A5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终端中进行短信接收和发出后的用户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A9、如A1-A8任意一项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获取到的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在终端侧依据当前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分类进行同步上传到云盘或者保持在本地。

A10、如A9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终端从所述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其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模块识别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在通讯录中进行显示,当前终端发起对所述通讯录号码的呼叫时,将被呼叫的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识别模块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以及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被叫的通讯录号码对应的终端是否存在伪基站风险。

A11、如A1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通过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所在通信小区的伪基站信息,在呼叫等待界面进行显示。

A12、如A1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将获取到的当前终端的伪基站信息在发起呼叫的拨号盘中进行显示。

B13、一种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检测到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获取发送模块,获取所述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终端对应的伪基站风险服务器以进行保存和分享处理。

B14、如B13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是通过检测当前终端的相邻通信小区存在的伪基站风险是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小区重选偏置(CRO)、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位置区变化(LAI_Chg)、位置区码(LAC)、路径损耗原则参数(C1)和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C2)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B15、如B14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小区重选偏置(CRO)、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位置区变化(LAI_Chg)、位置区码(LAC)、路径损耗原则参数(C1)和小区重选信道质量标准参数(C2)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评估所述相邻小区是否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包括:

根据上述参数的监测值来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当最小接收功率RXLevel_Min<5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小区重选偏置CRO=63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周期性位置更新频率T3212=1s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PS服务信息通知Gprs_ind=0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切换信息通知Si2q_ind=0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位置区变化LAI_Chg=1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所述相邻小区的位置区码与当前服务小区的位置区码不一致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所述相邻小区的位置区码与当前服务小区的位置区码不一致,并且所述相邻小区的C1值大于用户设备当前服务小区的C2值与小区重选滞后值之和时,判定所述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和/或;

当所述相邻小区的位置区码与当前服务小区的位置区码一致,并且所述相邻小区的C2值大于用户设备当前服务小区的C2值,则判定相邻小区具有存在伪基站的风险。

B16、如B13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送模块获取到的伪基站的信息包括:所述相邻小区是否有伪基站、是否已成功拦截所述相邻小区的接入、所述伪基站的频点信息、所述伪基站的频段信息、所述伪基站的移动国家码(MCC)、所述伪基站的移动网络码(MNC)、所述伪基站的位置区识别码(LAI)、所述伪基站的小区标识(CellId)、当前小区被标记识别为有伪基站的次数、疑似为伪基站的程度值、伪基站的经纬度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

B17、如B13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送模块获取到的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当前终端所在小区的地理位置信息(GPS数据)、当前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当前终端的物理标识信息(MAC地址信息)、当前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

B18、如B17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点评模块,用于对终端中进行电话接听和呼出后提供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B19、如B17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点评模块,用于对终端中进行短信接收和发出后提供反馈点评信息,并将该点评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器。

B20、如B13-B19任一项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获取到的伪基站的信息和当前终端的标识信息,在终端侧依据当前的客户识别模块卡号,分类进行同步上传到云盘或者保持在本地。

B21、如B20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将当前终端从所述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其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模块识别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在通讯录中进行显示;

比对模块,用于将当前终端发起对所述通讯录号码的呼叫时,将被呼叫的通讯录号码所对应客户识别模块卡上传的伪基站信息以及对应终端的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被叫的通讯录号码对应的终端是否存在伪基站风险。

B22、如B13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通过伪基站风险服务器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的位置信息,并获取被叫号码对应终端所在通信小区的伪基站信息,在呼叫等待界面进行显示。

B23、如B13所述的伪基站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当前终端发起呼叫时,将获取到的当前终端的伪基站信息在发起呼叫的拨号盘中进行显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