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设备自动回连的方法及蓝牙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8307阅读:2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牙设备自动回连的方法及蓝牙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蓝牙设备自动回连的方法。本申请同时还涉及一种蓝牙设备。



背景技术:

物联网近年来井喷式地发展,蓝牙技术也受益于其智能、低功耗、高连接速度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在包括消费电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所有物联网智能产品中,变革人与世界的互动。同时,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智能电视逐渐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电用品,也已经逐步担当起家庭物联网中心的角色。因此,用户对智能电视上的蓝牙技术的实现和各种应用场景的支持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各种蓝牙音频设备与智能电视之间的交互已经成为用户的必备场景之一。

基于功能的不同,目前的蓝牙设备都支持多种蓝牙模式。例如,用于传输高质量音频数据的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高级音频分发协议)定义了A2DP source和A2DP sink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具有互斥性,同一设备在同一时刻只能运行其中一种模式。A2DP source定义为A2DP发送端(音频数据源),A2DP sink定义为A2DP接收端,音频数据的流向是从A2DP source端到A2DP sink端。例如,蓝牙耳机连接Android智能设备后听音乐的场景中,蓝牙耳机是A2DP sink端,Android智能设备是A2DP source端。

虽然运行最新操作系统的蓝牙设备只要经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作为蓝牙音频发送端或者接收端,但是用户的使用场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多变的。有的用户可能想把智能电视作为A2dp source端,其他蓝牙设备作为A2dp sink端,即使用其他蓝牙智能设备播放电视内部的音乐;也有的用户可能想把智能电视作为A2dp sink端,其他蓝牙智能设备作为A2dp source端,即使用智能电视播放其他蓝牙智能设备上的音乐。然而,目前的蓝牙设备在完成蓝牙模式的切换后,需要用户手动地将其与之前配对的其他蓝牙设备重新连接,从而给用户体验带来的很大的影响,

举例来说,在切换模式过程中,电视端蓝牙是停止a2dp source/a2dp sink服务,然后启动a2dp sink/a2dp source服务。在停止蓝牙服务期间,电视端蓝牙就要断开接入电视的蓝牙音频设备的连接。比如,用户先与电视配对连接了一个蓝牙耳机,通过电视播放音乐,然后通过蓝牙耳机收听音乐。后来,用户又想与电视配对连接一台手机,通过手机播放音乐,电视来收听音乐,此时A2dp模式的转换为a2dp source->a2dp sink,切换过程中蓝牙耳机会被动断开连接。当用户结束播放手机音乐后,又想回到最初的模式(a2dp source),通过电视播放音乐,蓝牙耳机收听音乐,此时由于之前蓝牙耳机被动断开,又无法自动连接,但用户并不知道电视会因为切换A2DP模式造成和耳机已经断开,因此又需要用户再一次手动操作电视来连接蓝牙耳机。同理,当用户又想通过手机播放音乐,电视收听音乐(a2dp sink模式),由于之前切换服务,手机已经断开连接,也需要用户再一次手动操作电视来连接手机,造成使用过程中不好的用户体验。

由此可见,如何使蓝牙设备在完成切换后能够自动地与之前的其他蓝牙设备主动建立连接,进而避免用户再次手动选择设备去配对连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牙自动回连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蓝牙设备在完成切换后需要用户手动重新选择之前的蓝牙设备进行重连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接收蓝牙设备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分别为基于A2DP协议的source或sink传输模式;

获取蓝牙设备在切换到第一模式前处于第二模式时与其他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包括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具备连接成功的标识信息的历史设备作为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的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待回连设备在监听到所述连接请求后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蓝牙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用于触发所述蓝牙设备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分别为基于A2DP协议的source或sink传输模式;

获取模块,获取蓝牙设备在切换到第一模式前处于第二模式时与其他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包括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将所述具备连接成功的标识信息的历史设备作为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的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待回连设备在监听到所述连接请求后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

由此可见,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接收蓝牙设备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切换指令后,获取蓝牙设备在之前处于第二模式时保存的与其他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该历史配对记录中包括与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随后将历史设备作为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以使待回连设备在监听到连接请求后与蓝牙设备建立连接。由于每次切换到新模式,都会从蓝牙设备在处于新模式时的历史配对记录中找到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因此将之前曾经连接成功的设备可以确定为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从而能够在蓝牙设备完成切换之后根据自动实现与历史连接设备的配对,使用户不必再重新手动选择蓝牙设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自动回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在A2dp source模式下蓝牙音频设备配对连接过程改进流程示意图;

图3为A2dp sink模式下蓝牙音频设备配对连接过程改进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A2dp sink模式切换A2dp source模式过程改进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A2dp source模式切换A2dp sink模式过程改进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蓝牙设备虽然能够完成不同蓝牙模式之间的切换,但是蓝牙设备在完成切换之后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记忆选择该蓝牙设备在模式切换之前所连接的其他蓝牙设备,这样给用户带来的极大的困扰,也降低了用户在使用蓝牙设备过程中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自动回连方法。顾名思义,该方法应用于支持基于A2DP协议的的蓝牙设备中,即该蓝牙设备能够自动的或是按照用户的指示在两种不同的蓝牙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由于A2DP包含两种不同的蓝牙模式,但是这两种蓝牙模式在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并无差异,因此在后续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均以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进行指代,后续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自动回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接收蓝牙设备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切换指令。

由于本申请旨在完成蓝牙切换之后使蓝牙设备能够快速连接之前已配对的其他蓝牙设备,因此在蓝牙设备中设置有与各个蓝牙模式对应的历史连接记录。在该历史配对记录中包括与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该标识信息既可以为其他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为根据一定规则所生成的字符串,但均以能够唯一对应已配对的其他设备为准。蓝牙设备通过历史配对记录对其在各个蓝牙模式下所连接成功的蓝牙设备进行记录。

为了使与各个蓝牙模式对应历史配对记录能够准确地包含蓝牙设备在该蓝牙模式下的连接数据信息,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历史配对记录的设置步骤如下:

步骤a)所述蓝牙设备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将自身设置为可发现模式;

步骤b)当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其他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或接收所述其他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后,获取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的连接结果。

步骤c)若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连接成功,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二模式对应的历史配对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蓝牙设备在不同的蓝牙模式下所处的角色的不同(在A2DP Source模式下为输出设备,在A2DP sink模式下为接收设备),因此蓝牙设备既有可能是向用户指定的其他蓝牙设备发送配对连接请求,也可能是接收其他蓝牙设备所发送过来的配对连接请求,无论是哪种情况,蓝牙设备均会尝试与其他设备建立连接,并基于当前的蓝牙模式下是否存在历史配对记录执行以下处理:

(1)已存在与当前蓝牙模式对应的历史配对记录:

在该情况下,将所述其他设备的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历史配对记录;

(2)尚不存在与当前蓝牙模式对应的历史配对记录:

在该情况下,首先创建与所述第二模式对应的历史配对记录,然后在创建完毕后将所述其他设备的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历史配对记录。

S102,获取蓝牙设备在切换到第一模式前处于第二模式时与其他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

由于在每个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设备中都对应每一种蓝牙模式设置有历史配对记录,该历史配对记录在包括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基础上,为了对其他设备进行准确的备注以及区分,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场景中,技术人员还可以在该历史配对记录中设置包含蓝牙设备的厂商标识、设备地址以及用户为其添加的标注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可以在该历史配对记录中添加其他与蓝牙连接相关的内容,例如已配对设备的昵称或是使用场景,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103,将所述具备连接成功的标识信息的历史设备作为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的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已使得所述待回连设备在监听到所述连接请求后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

在将蓝牙设备在每个蓝牙模式下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记录在历史配对记录中后,本申请能够基于此实现蓝牙模式切换后的自动回连。但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记录蓝牙设备在每一个蓝牙模式下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情况,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还在历史配对记录中设置包括与蓝牙设备连接失败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同时,为了能够清楚的表征各个历史设备与蓝牙设备的配对成功与否,各所述历史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记录与所述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

对应于以上优选实施例所公开的历史配对记录,若蓝牙设备在与其他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因为客观原因而导致连接失败,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此有两种处理方式:将其他设备的标识以及连接失败的连接记录添加至历史配对记录中,或直接丢弃该连接失败的连接记录。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并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基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连接记录添加流程,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在获取蓝牙设备在处于第二模式时保存的与其他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时,首先获取与所述第二模式对应的历史配对记录,再根据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各所述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各所述历史设备的连接记录进行轮询,不同的结果对应的处理方式如下:

(1)若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存在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将所述历史设备作为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

(2)若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为空或仅存在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失败的历史设备,将所述蓝牙设备设置为可发现模式或向用户发送重新连接提示。

在通过轮询发现历史配对记录不为空以及历史配对记录中具有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前提下,一般来说,由于A2DP协议不管作为source端还是sink端,同一时间仅能连接一个另一种模式的设备,因此,在历史配对记录中,正常情况下,仅保存一个连接成功的设备,当然,实际中会存在蓝牙设备成功连接一个另一种模式的蓝牙设备后,可以断开连接,再连接一个另一种模式的蓝牙设备,比如智能电视作为source端时,可以连接一个sink端的蓝牙耳机,也可以断开蓝牙耳机后,再连接另一个作为sink端的蓝牙音箱,此时,蓝牙耳机和蓝牙音箱都曾经与电视成功连接,但是我们在生成配对记录时,可以只保留第二个与蓝牙音箱的连接记录,蓝牙耳机由于经过断开操作,不可不认为是成功连接的设备,当然,也可以对所有曾经成功连接过的蓝牙设备都给予记录,但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设置蓝牙设备对于按照先后次序从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中选择待回连设备,或者是根据用户设置的优先级策略从中挑选,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此外,由于本申请是针对蓝牙设备在切换后的蓝牙模式之前所配对的设备进行重连,因此为了避免将蓝牙设备重新与之前用户取消配对的其他蓝牙设备连接上,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确定蓝牙设备当前的传输模式后,当接收到连接取消请求或用户发送的连接取消指示时,将所述连接取消请求或所述连接取消指示对应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删除。

例如,智能电视作为source端与作为sink端的蓝牙耳机进行连接,电视会保存在source模式下与耳机的连接记录,如果用户主动断开电视和耳机的连接关系,那么说明用户并不存在回连的需求。也就是说,电视之后从source模式切换到sink模式,之后再从sink模式切回source模式,那为了避免对用户主动取消掉的设备即蓝牙耳机进行回连,之前保存的source模式下与蓝牙耳机的连接记录可以在配对记录中进行删除,这样,由于系统无法从source模式的历史配对记录中得到与蓝牙耳机的连接记录,那么就不会在对蓝牙耳机进行回连。

通过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收蓝牙设备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切换指令后,获取蓝牙设备在之前处于第二模式时保存的与其他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该历史配对记录中包括与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随后将历史设备作为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以使待回连设备在监听到连接请求后与蓝牙设备建立连接。由于每次切换到新模式,都会从蓝牙设备在处于新模式时的历史配对记录中找到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因此将之前曾经连接成功的设备可以确定为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从而能够在蓝牙设备完成切换之后根据自动实现与历史连接设备的配对,使用户不必再重新手动选择蓝牙设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以下具体实施例的方案以能够分别支持A2dp source模式以及A2dp sink模式的蓝牙设备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在A2dp source模式下蓝牙音频设备配对连接过程改进流程示意图,具体说明如下:

步骤一、设置音频设备处于可发现模式。

步骤二、电视向音频设备发起配对连接请求。

步骤三、如果配对连接成功,查询蓝牙音频设备的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如下表1所示的“A2dp source连接状态映射表”。如果不存在,创建该表,并根据配对连接成功的设备mac地址添加相应记录(value=true);否则,仅仅添加记录。

表1

在上表中,其中关键字(key)中的mac地址就是配对连接成功的音频设备mac地址,配对连接成功将记录(value)设置为true,否则设置为false。

步骤四、如果用户取消蓝牙音频设备和电视设备之间的配对,移除以该设备mac地址为关键字的整条记录。

以上实施例以A2dp source模式下蓝牙音频设备的角度阐述了映射表的建立以及表项添加/删除过程,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蓝牙音频设备是接收其他蓝牙设备的配对请求,并据此创建或是更新当前蓝牙模式下的映射表。后续在该蓝牙音频设备进行蓝牙切换时,能够通过该映射表重新自动连接在当前蓝牙模式下所连接的历史蓝牙设备,从而避免用户重新手动连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为A2dp sink模式下蓝牙音频设备配对连接过程改进流程示意图,具体说明如下:

步骤一、设置电视设备处于可发现模式。

步骤二、音频设备向电视发起配对连接请求。

步骤三、如果配对连接成功,查询电视设备的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如下表2所示的“A2dp sink连接状态映射表”,如果不存在,创建该表,并根据配对连接成功的设备mac地址添加相应记录(value=true);否则,仅仅添加记录。

表2

在上表中,关键字(key)中的mac地址就是配对连接成功的音频设备mac地址,配对连接成功将记录(value)设置为true,否则设置为false。

步骤四、如果用户取消蓝牙音频设备和电视设备之间的配对,移除以该设备mac地址为关键字的整条记录。

该具体实施例以A2dp sink模式下蓝牙音频设备的角度阐述了映射表的建立以及表项添加/删除过程,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蓝牙音频设备主动向其他蓝牙设备发送配对请求,并据此创建或是更新当前蓝牙模式下的映射表。后续在该蓝牙音频设备进行蓝牙切换时,能够通过该映射表重新自动连接在当前蓝牙模式下所连接的历史蓝牙设备,从而避免用户重新手动连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A2dp sink模式切换A2dp source模式过程改进流程示意图,具体说明如下:

步骤一、指示电视设备从A2dp sink模式切换至A2dp source模式。

步骤二,如果切换成功,电视获取之前在A2dp source模式下已配对设备列表。

步骤三,如果已配对设备列表不为空,轮询已配对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设备,根据设备mac地址查询表1所示的“A2dp source连接状态映射表”,如果查询成功,检测记录(value),如果value=true,电视发起对该设备的连接请求;否则不进行连接请求。如果查询失败,则不进行连接请求。

步骤四,如果已配对设备列表为空,则不发起连接请求。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A2dp source模式切换A2dp sink模式过程改进流程示意图,具体说明如下:

步骤一、设置电视设备从A2dp source模式切换至A2dp sink模式

步骤二、如果切换成功,电视获取之前在A2dp sink模式下已配对设备列表。

步骤三、如果已配对设备列表不为空,轮询已配对设备列表中的所有设备,根据设备mac地址查询表2所示的“A2dp sink连接状态映射表”,如果查询成功,检测记录(value),如果value=true,电视发起对该设备的连接请求;否则不进行连接请求。如果查询失败,则不进行连接请求。

步骤四、如果已配对设备列表为空,则不发起连接请求。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分别以不同模式下的蓝牙设备在切换后的重连流程进行了阐述,当该蓝牙设备由其中的A2DP Source模式切换为A2DP sink模式时,将查询其中预先创建以及存储的映射表,并根据连接记录确定重新连接的其他蓝牙设备,从而使用户不必再手动选择需要重新连接的蓝牙设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A2DP协议的蓝牙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610,接收用于触发所述蓝牙设备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切换指令,所述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分别为基于A2DP协议的source或sink传输模式;

获取模块620,获取蓝牙设备在切换到第一模式前处于处于第二模式时与其他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包括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630,将所述具备连接成功的标识信息的历史设备作为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的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以使所述待回连设备在监听到所述连接请求后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包括:

设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蓝牙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时,是否存在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成功的其他设备;若是,将所述在第一模式时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一模式对应的历史配对记录进行保存,以使所述蓝牙设备从第二模式切回第一模式时,根据第一模式对应的历史配对记录对连接成功的设备进行回连。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包括:

结果检测模块,在前一次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后,当所述蓝牙设备向所述其他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或接收所述其他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后,获取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的连接结果;

添加模块,若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连接成功,将所述其他设备的标识信息添加至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还包括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失败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各所述历史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记录与所述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中各所述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各所述历史设备的连接记录进行轮询;

若所述历史配对记录为空或仅存在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失败的历史设备,则向用户发送重新连接提示。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蓝牙设备当前的传输模式;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连接取消指示时,将所述连接取消指示对应的设备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当前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配对记录中删除,以使得再次从其他模式切换到当前模式后,不再对用户取消连接的设备进行回连。

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接收蓝牙设备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切换指令后,获取蓝牙设备在之前处于第二模式时保存的与其他设备的历史配对记录,该历史配对记录中包括与蓝牙设备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随后将历史设备作为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以使待回连设备在监听到连接请求后与蓝牙设备建立连接。由于每次切换到新模式,都会从蓝牙设备在处于新模式时的历史配对记录中找到连接成功的历史设备的标识信息,因此将之前曾经连接成功的设备可以确定为待回连设备并发送连接请求,从而能够在蓝牙设备完成切换之后根据自动实现与历史连接设备的配对,使用户不必再重新手动选择蓝牙设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