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118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SIP对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对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IP对讲机。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对讲机目前有三大类:模拟对讲机、数字对讲机、IP对讲机。现有对讲机的功能有待增强、供电方式单一,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另外,现有对讲机的功率不够大、音质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通话效果好的SIP对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网络变压器、网络模块、POE受电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开关量输入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VOIP芯片和声卡模块,其结构要点VOIP芯片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网络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按键接口、声卡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VOIP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口通过第一驱动电路与开关量输出接口相连,VOIP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口通过第二驱动电路与开关量输入接口相连,VOIP芯片的电源端口与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口分别与DC接口、POE受电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POE受电模块的输入端口与网络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口相连,网络变压器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网口、网络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所述声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功放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口、MIC接口相连,功放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与喇叭接口相连。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采用AMS1117-3.3V芯片U19、U21和AMS1117-1.8V芯片U9,U19的3脚分别与VDD_5V端、U21的3脚相连,U19的4脚分别与U21的4脚、U19的2脚、U21的2脚、3.3V端相连,U19的1脚、U21的1脚接地;U9的3脚接VDD_5V端,U9的1脚接地,U9的4、2脚接1.8V端。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VOIP芯片采用CM5000芯片U4,U4的189脚通过电阻R167分别与NPN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167一端相连,R167另一端接地,Q3集电极接VDD_5V端,Q3基极通过电阻R164分别与电阻R166一端、电阻R165一端、KF15EDG输入开关量检测端J20的4脚相连,R165另一端接地,R166另一端接VDD_5V端。

U4的188脚通过电阻R172分别与NPN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168一端相连,R168另一端接地,Q4集电极接VDD_5V端,Q4基极通过电阻R169分别与电阻R171一端、电阻R170一端、J20的2脚相连,R170另一端接地,R171另一端接VDD_5V端。

U4的192脚分别与电阻R157一端、电阻R158一端相连,R158另一端接地,R157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2基极、PNP三极管Q8基极相连,Q2发射极和Q8集电极接地,Q2集电极分别与Q8发射极、G5V-1-5VDC继电器K2的9脚相连,K2的2脚接VDD_5V端,K2的1、10脚与KF15EDG输出开关量控制端J19的3、1脚对应相连,K2的5、6脚与J19的2脚相连。

U4的193脚分别与电阻R155一端、电阻R156一端相连,R156另一端接地,R155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1基极、PNP三极管Q7基极相连,Q1发射极和Q7集电极接地,Q1集电极分别与Q7发射极、G5V-1-5VDC继电器K1的9脚相连,K1的2脚接VDD_5V端,K1的1、10脚与J19的6、4脚对应相连,K1的5、6脚与J19的5脚相连。

U4的149脚与电阻R191一端相连,U4的2脚与电阻R192一端相连,U4的4脚与电阻R193一端相连,R191另一端分别与R192另一端、R193另一端、电阻R190一端、电阻R175一端、电阻R176一端相连,R175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5基极、PNP三极管Q6基极相连,R176另一端分别与Q5发射极、Q6集电极、地线相连,R190另一端分别与Q5集电极、Q6发射极、CON4P接线端子M1的3脚、CON4P接线端子M2的3脚、CON4P接线端子M3的3脚、CON4P接线端子M4的3脚相连,M1的2脚、M2的2脚、M3的2脚、M4的2脚接KEYOUT4#端,M1的1脚接KEYIN3#端,M2的1脚接KEYIN4#端,M3的1脚接KEYIN5#端,M4的1脚接KEYIN6#端。

U4的107脚与W9812G6JH芯片U1的19脚相连,U4的106 脚与U1的18脚相连,U4的105脚 与U1的38脚相连,U4的104脚与U1的17脚相连, U4的99脚与U1的39脚相连,U4的103脚与U1的16脚相连,U4的98脚与U1的15脚相连。

U4的139脚与EN29LV160AT-70TCP芯片U3的11脚相连,U4的141脚与U3的28脚相连,U4的142脚与U3的26脚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网络模块采用IP101网卡芯片U2,所述网络变压器采用11FB-05NL网络变压器T1,所述网口采用RJ45网口J18。

U2的25、26脚分别与U4的56、55脚对应连接,U2的6、5、4、3脚分别与U4的68、70、71、73脚对应连接,U2的2、7、22脚分别与U4的74、67、58脚对应连接,U2的21、20、19、18脚分别与U4的60、61、63、64脚对应连接,U2的16脚与U4的65脚连接, U2的1、23脚分别与U4的75、57脚对应连接,U2的8脚通过电感L5与U2的32脚相连。

U2的31、30脚分别与T1的6、8脚对应连接,U2的33、34脚分别与T1的3、1脚对应连接,T1的16、14脚分别与J18的1、2脚对应连接,T1的11、9脚分别与J18的3、6脚对应连接;T1的15、10脚分别与POE受电模块WC-PD13C050I U18的1、2脚对应连接。

其次,本发明所述声卡模块采用WM8510芯片U8,U8的28脚通过电容C93、电阻R80与U8的4脚相连,U8的19、18、17脚分别与U4的207、204、206脚对应连接,U8的13脚与U4的14脚相连,U8的14脚与U4的12脚相连,U8的15脚与U4的17脚相连,U8的16脚与U4的19脚相连。

U8的25脚通过电容C202、R106分别与电阻R159一端、LM4871芯片U17的3脚相连,R159另一端接U17的2脚;U8的22脚通过电容C165、电阻R152分别与U17的4脚、电阻R153一端相连,R153另一端接U8的5脚;U4的197脚与C8051F340芯片U20的36脚相连,U4的32脚与U20的46脚相连。

另外,本发明所述DC接口采用DC5V接口,所述按键接口为四个。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集成了网络变压器、网络模块、POE受电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VOIP模块、声卡模块、接口等元器件,具备免提、一键呼叫功能,采用poe供电,装置功率大、音质好。

本发明POE受电模块从带有POE供电网络中获取转换后输出5V电压,供整机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路原理框图。

图3-1、3-2、3-3、3-4、3-5、3-6是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网络变压器、网络模块、POE受电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开关量输入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VOIP芯片和声卡模块,VOIP芯片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网络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按键接口、声卡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VOIP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口通过第一驱动电路与开关量输出接口相连,VOIP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口通过第二驱动电路与开关量输入接口相连,VOIP芯片的电源端口与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口分别与DC接口、POE受电模块的输出端口相连,POE受电模块的输入端口与网络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口相连,网络变压器的信号传输端口分别与网口、网络模块的信号传输端口相连;所述声卡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功放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口、MIC接口相连,功放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与喇叭接口相连。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采用AMS1117-3.3V芯片U19、U21和AMS1117-1.8V芯片U9,U19的3脚分别与VDD_5V端、U21的3脚相连,U19的4脚分别与U21的4脚、U19的2脚、U21的2脚、3.3V端相连,U19的1脚、U21的1脚接地;U9的3脚接VDD_5V端,U9的1脚接地,U9的4、2脚接1.8V端。电压转换模块通过1117-3.3V和1117-1.8V芯片将5V转换为3.3V和1.8V电压,其中3.3V供电整机使用,1.8V供VOIP芯片使用。

所述VOIP芯片采用CM5000芯片U4,U4的189脚通过电阻R167分别与NPN三极管Q3发射极、电阻R167一端相连,R167另一端接地,Q3集电极接VDD_5V端,Q3基极通过电阻R164分别与电阻R166一端、电阻R165一端、KF15EDG输入开关量检测端J20的4脚相连,R165另一端接地,R166另一端接VDD_5V端。

U4的188脚通过电阻R172分别与NPN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168一端相连,R168另一端接地,Q4集电极接VDD_5V端,Q4基极通过电阻R169分别与电阻R171一端、电阻R170一端、J20的2脚相连,R170另一端接地,R171另一端接VDD_5V端。

U4的192脚分别与电阻R157一端、电阻R158一端相连,R158另一端接地,R157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2基极、PNP三极管Q8基极相连,Q2发射极和Q8集电极接地,Q2集电极分别与Q8发射极、G5V-1-5VDC继电器K2的9脚相连,K2的2脚接VDD_5V端,K2的1、10脚与KF15EDG输出开关量控制端J19的3、1脚对应相连,K2的5、6脚与J19的2脚相连。

U4的193脚分别与电阻R155一端、电阻R156一端相连,R156另一端接地,R155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1基极、PNP三极管Q7基极相连,Q1发射极和Q7集电极接地,Q1集电极分别与Q7发射极、G5V-1-5VDC继电器K1的9脚相连,K1的2脚接VDD_5V端,K1的1、10脚与J19的6、4脚对应相连,K1的5、6脚与J19的5脚相连。

U4的149脚与电阻R191一端相连,U4的2脚与电阻R192一端相连,U4的4脚与电阻R193一端相连,R191另一端分别与R192另一端、R193另一端、电阻R190一端、电阻R175一端、电阻R176一端相连,R175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5基极、PNP三极管Q6基极相连,R176另一端分别与Q5发射极、Q6集电极、地线相连,R190另一端分别与Q5集电极、Q6发射极、CON4P接线端子M1的3脚、CON4P接线端子M2的3脚、CON4P接线端子M3的3脚、CON4P接线端子M4的3脚相连,M1的2脚、M2的2脚、M3的2脚、M4的2脚接KEYOUT4#端,M1的1脚接KEYIN3#端,M2的1脚接KEYIN4#端,M3的1脚接KEYIN5#端,M4的1脚接KEYIN6#端。

U4的107脚与W9812G6JH芯片U1的19脚相连,U4的106 脚与U1的18脚相连,U4的105脚 与U1的38脚相连,U4的104脚与U1的17脚相连, U4的99脚与U1的39脚相连,U4的103脚与U1的16脚相连,U4的98脚与U1的15脚相连。

U4的139脚与EN29LV160AT-70TCP芯片U3的11脚相连,U4的141脚与U3的28脚相连,U4的142脚与U3的26脚相连。开关量输入接口是通过三极管进行转换输入给VOIP芯片,实现紧急报警等功能。开关量输出接口是通过VOIP芯片控制继电器通断,实现门禁、声光报警等功能。W9812G6JH是RAM,EN29LV160AT是FLASH。CM5000芯片实现SIP协议转换,对讲机配置等功能,是整机的核心。

所述网络模块采用IP101网卡芯片U2,所述网络变压器采用11FB-05NL网络变压器T1,所述网口采用RJ45网口J18。

U2的25、26脚分别与U4的56、55脚对应连接,U2的6、5、4、3脚分别与U4的68、70、71、73脚对应连接,U2的2、7、22脚分别与U4的74、67、58脚对应连接,U2的21、20、19、18脚分别与U4的60、61、63、64脚对应连接,U2的16脚与U4的65脚连接, U2的1、23脚分别与U4的75、57脚对应连接,U2的8脚通过电感L5与U2的32脚相连。

U2的31、30脚分别与T1的6、8脚对应连接,U2的33、34脚分别与T1的3、1脚对应连接,T1的16、14脚分别与J18的1、2脚对应连接,T1的11、9脚分别与J18的3、6脚对应连接;T1的15、10脚分别与POE受电模块WC-PD13C050I U18的1、2脚对应连接。网络模块是基于网卡芯片IP101,通过外围电路的搭建,实现了1路百兆网卡,用于VOIP芯片与外部网络连接。RJ45是对外的网口。

所述声卡模块采用WM8510芯片U8,U8的28脚通过电容C93、电阻R80与U8的4脚相连,U8的19、18、17脚分别与U4的207、204、206脚对应连接,U8的13脚与U4的14脚相连,U8的14脚与U4的12脚相连,U8的15脚与U4的17脚相连,U8的16脚与U4的19脚相连。

U8的25脚通过电容C202、R106分别与电阻R159一端、LM4871芯片U17的3脚相连,R159另一端接U17的2脚;U8的22脚通过电容C165、电阻R152分别与U17的4脚、电阻R153一端相连,R153另一端接U8的5脚;U4的197脚与C8051F340芯片U20的36脚相连,U4的32脚与U20的46脚相连。声卡模块是通过WM8510芯片实现播放声音和MIC拾音功能。声卡模块将PCM信号转为Speak+MIC。C8051F340芯片可防止CM5000出现软件死机或假死的复位控制。当CM5000工作正常时,输出波形,供C8051F340检测;当CM5000工作异常或死机现象时,无波形输出,C8051F340发现无波形时,复位CM5000,使其重新启动。

所述DC接口采用DC5V接口,所述按键接口为四个。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