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686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包括扩音壳、设置在扩音壳顶部的隔音盖及设置在隔音盖顶部的上盖,所述扩音壳的内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扩音腔,扩音壳底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出音孔和多个第二出音孔,扩音壳底端面的左侧设有多个第三出音孔,所述凸柱右侧的扩音壳底端面上设有多个第四出音孔,扩音壳的右端设有向上方弯折的夹片,夹片的中间部位设有充电孔,充电孔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与扩音腔连通的进音孔。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结构新颖,重新设计了具有扩音腔的扩音壳,手机的外放喇叭通过进音孔导入扩音腔,最后声音由多个出音孔导出,音量的调节范围扩大了数倍,同时具有优化音质的效果,使用更方便,体验更好。
【专利说明】
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手机支架的夹头普遍使用拉伸夹子,但是普遍都没有扩音功能,调节音量大小仅仅只能依靠手机本身的喇叭调节按键,有些情况下并不能满足使用者要求音量更大些的需求,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包括扩音壳、设置在扩音壳顶部的隔音盖及设置在隔音盖顶部的上盖,所述上盖与隔音盖之间的空腔内插接有活动拉伸夹,扩音壳的底端面上设有凸柱,凸柱的外壁上套设有扣合在一起的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第一螺纹座和第二螺纹座扣合后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所述扩音壳的内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扩音腔,扩音壳底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出音孔和多个第二出音孔,扩音壳底端面的左侧设有多个第三出音孔,所述凸柱右侧的扩音壳底端面上设有多个第四出音孔,扩音壳的右端设有向上方弯折的夹片,夹片的中间部位设有充电孔,充电孔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与扩音腔连通的进音孔。
[0005]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凸柱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通孔,第一螺纹座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第二螺纹座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穿过凸柱的通孔后插接在固定孔内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两个进音孔之间的距离为15-30_。
[0007]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夹片为向左侧弯折的弯钩结构。
[0008]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上盖与隔音盖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0009]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充电孔为矩形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结构新颖,重新设计了具有扩音腔的扩音壳,使用时将手机夹持在活动拉伸夹与夹片之间,手机的外放喇叭通过进音孔导入扩音腔,最后声音由多个出音孔导出,音量的调节范围扩大了数倍,同时具有优化音质的效果,使用更方便,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的分解结构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5]图中:
[0016]1、扩音壳;2、隔音盖;3、上盖;4、活动拉伸夹;5、凸柱;6、第一螺纹座;7、第二螺纹座;8、锁紧螺母;9、扩音腔;10、第一出音孔;11、第二出音孔;12、第三出音孔;13、第四出音孔;14、夹片;15、充电孔;16、进音孔;17、固定孔;18、固定杆;19、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8]如图1-4所示,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包括扩音壳1、设置在扩音壳I顶部的隔音盖2及设置在隔音盖2顶部的上盖3,所述上盖3与隔音盖2之间的空腔内插接有活动拉伸夹4,扩音壳I的底端面上设有凸柱5,凸柱5的外壁上套设有扣合在一起的第一螺纹座6和第二螺纹座7,第一螺纹座6和第二螺纹座7扣合后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8,所述扩音壳I的内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扩音腔9,扩音壳I底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出音孔10和多个第二出音孔11,扩音壳I底端面的左侧设有多个第三出音孔12,所述凸柱5右侧的扩音壳I底端面上设有多个第四出音孔13,扩音壳I的右端设有向上方弯折的夹片14,夹片14的中间部位设有充电孔15,充电孔15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与扩音腔9连通的进音孔16。
[0019]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凸柱5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通孔,第一螺纹座6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17,第二螺纹座7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穿过凸柱5的通孔后插接在固定孔17内部。
[0020]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两个进音孔16之间的距离为15-30mm。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夹片14为向左侧弯折的弯钩结构。
[0022]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上盖3与隔音盖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0023]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所述充电孔11为矩形孔。
[0024]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扩音拉伸夹结构新颖,扩音壳I底端面的前侧设有第一出音孔10和第二出音孔11,扩音壳I底端面的后侧也设有第一出音孔10和第二出音孔11,同时又设计了第三出音孔12和第四出音孔13,重新设计了具有扩音腔8的扩音壳I,使用时将手机19夹持在活动拉伸夹4与夹片10之间,手机13的外放喇叭通过进音孔12导入扩音腔8,最后声音由多个出音孔(两个第一出音孔10、两个第二出音孔11、第三出音孔12、第四出音孔13)导出,音量的调节范围扩大了数倍,同时具有优化音质的效果,使用更方便,体验更好。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手机扩音拉伸夹,包括扩音壳(I)、设置在扩音壳(I)顶部的隔音盖(2)及设置在隔音盖(2)顶部的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与隔音盖(2)之间的空腔内插接有活动拉伸夹(4),扩音壳(I)的底端面上设有凸柱(5),凸柱(5)的外壁上套设有扣合在一起的第一螺纹座(6)和第二螺纹座(7),第一螺纹座(6)和第二螺纹座(7)扣合后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8),所述扩音壳(I)的内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扩音腔(9),扩音壳(I)底端面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出音孔(10)和多个第二出音孔(11),扩音壳(I)底端面的左侧设有多个第三出音孔(12),所述凸柱(5)右侧的扩音壳(I)底端面上设有多个第四出音孔(13),扩音壳(I)的右端设有向上方弯折的夹片(14),夹片(14)的中间部位设有充电孔(15),充电孔(15)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与扩音腔(9)连通的进音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扩音拉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5)的侧壁上设有贯通的通孔,第一螺纹座(6)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17),第二螺纹座(7)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穿过凸柱(5)的通孔后插接在固定孔(17)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扩音拉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进音孔(16)之间的距离为 15_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扩音拉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14)为向左侧弯折的弯钩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扩音拉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与隔音盖(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扩音拉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孔(15)为矩形孔。
【文档编号】H04M1/04GK205725935SQ20162046380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1日
【发明人】邹志辉
【申请人】邹志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