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8203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摄像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智能球型摄像机是一种集成了云台系统、通讯系统和摄像机系统的摄像机。

红外智能球型摄像机具有红外夜视功能,其摄像机镜头周围放置了具有补光功能的红外灯组,在夜晚对镜头补光,从而实现夜间远距离摄像。由于红外灯组一般放置在外部,且红外灯存在一定的红曝现象,因此,现有的红外智能球型摄像机的缺点是运动及摄像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不利于隐蔽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球型智能摄像机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包括:底座组件;支架,支架安装在底座组件上;透明罩,透明罩罩设在支架的外周,并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围设形成相互隔离的机芯安装空间和红外灯安装空间,机芯安装空间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红外灯安装空间位于机芯安装空间的侧面,且透明罩处于机芯安装空间部分的区域为光学成像区,透明罩处于红外灯安装空间部分的区域为透红外区;机芯,机芯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芯安装空间内;镜头,镜头设置于机芯上;红外灯,红外灯安装在红外灯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地,透明罩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缝隙处均设置有柔性遮光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透明罩的与第一安装板的边缘和第二安装板的边缘接触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避光结构,避光结构和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缝隙处以及避光结构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缝隙处均设置有柔性遮光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摄像机还包括:垂直轴,垂直轴垂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且垂直轴包括位于机芯安装空间内的部分和位于红外灯安装空间内的部分;垂直轴承,垂直轴承套设在垂直轴的外周;机芯固定安装在垂直轴的位于机芯安装空间内的部分,红外灯固定安装在垂直轴的位于红外灯安装空间内的部分。

进一步地,摄像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机芯进行垂直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垂直电机;垂直同步轮,垂直同步轮套设在垂直轴上;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套设在垂直电机的电机轴和垂直同步轮上。

进一步地,底座组件包括遮阳罩,遮阳罩上设置有安装腔,摄像机还包括:内壳,内壳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腔内,内壳围设形成安装空间,支架固定安装在安装空间内,透明罩扣设在内壳上,且透明罩、内壳和支架同步进行水平转动。

进一步地,遮阳罩上具有定位轴,定位轴上设置有安装孔,摄像机还包括:滑环,滑环安装在遮阳罩上的安装孔内,且滑环的轴线方向沿底座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水平轴承,水平轴承套设在定位轴上,内壳通过水平轴承安装在遮阳罩上。

进一步地,摄像机还包括用于驱动透明罩、内壳和支架进行同步水平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水平电机;水平同步轮,水平同步轮固定在遮阳罩上的定位轴上;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套设在水平电机的电机轴和水平同步轮上。

进一步地,摄像机还包括连接法兰,透明罩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内壳上。

进一步地,透明罩设置有安装凸缘,摄像机还包括压盖,压盖压设在安装凸缘上。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且沿底座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支架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靠近底座组件的一端的遮光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摄像机的机芯被透明罩罩设住,且用于补光的红外灯和机芯是分别位于相互隔离的红外灯安装空间和机芯安装空间内的。工作时,机芯可以透过透明罩的光学成像区进行正常的摄像功能,而红外灯可以通过透明罩的透红外区进行正常的补光功能。本实用新型中透明罩被分离为光学成像区和透红外区,配合支架的作用,能够将机芯和红外灯分别安装在红外灯安装空间和机芯安装空间两个空间内,并使红外光束无法进入机芯镜头影响图像效果。可见,该结构架构有效减弱了摄像机运动时的指向性,提高了监控隐蔽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机的剖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机的主视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机的透明罩部分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座组件;11、遮阳罩;111、滑环;112、水平轴承;12、底板;13、一体化线;20、支架;21、第一安装板;211、垂直轴;212、垂直轴承;22、第二安装板;23、遮光结构;30、透明罩;31、避光结构;32、安装凸缘;40、机芯;50、红外灯;60、柔性遮光密封结构;70、第一驱动组件;71、垂直电机;72、垂直同步轮;73、第一传动带;80、第二驱动组件; 81、水平电机;82、水平同步轮;83、第二传动带;90、法兰;100、压盖;110、机芯安装空间;120、红外灯安装空间;130、光学成像区;140、透红外区;150、内壳;160、第一电路板;170、第二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机包括底座组件10、支架20、透明罩30、机芯40以及红外灯50。

其中,底座组件10包括遮阳罩11和底板12,遮阳罩11的远离支架20的一侧具有一个空腔,安装时,将底板12安装在该空腔内。并将摄像机的一体化线13安装在底板12上,便于连接和安装。

支架20安装在底座组件10上并位于遮阳罩11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0包括相对设置且沿底座组件1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21、第二安装板22以及连接在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的靠近底座组件10的一端遮光结构2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遮光结构23为遮光板。

透明罩30罩设在支架20的外周,并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围设形成相互隔离的机芯安装空间110和红外灯安装空间120。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机芯安装空间110位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之间,红外灯安装空间120位于机芯安装空间110的两侧,且透明罩30处于机芯安装空间110部分的区域为光学成像区130,透明罩30处于红外灯安装空间120部分的区域为透红外区140。

安装时,将机芯40可转动地安装在机芯安装空间110内,将红外灯50安装在红外灯安装空间120内。

根据上述的结构可以知道,由于本实施例中摄像机的机芯40被透明罩30罩设住,且用于补光的红外灯50和机芯40是分别位于相互隔离的红外灯安装空间120和机芯安装空间110内的。工作时,机芯40上的镜头可以透过透明罩30的光学成像区130进行正常的摄像功能,而红外灯50可以通过透明罩30的透红外区140进行正常的补光功能。本实施例中透明罩30被分离为光学成像区130和透红外区140,配合支架20的作用,能够将机芯40和红外灯50分别安装在红外灯安装空间120和机芯安装空间110两个空间内,并使红外光束无法进入机芯安装空间110,进而不会影响镜头拍摄图像的效果。可见,该结构架构有效减弱了摄像机运动时的指向性,提高了监控隐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指向性为:红外智能球型摄像机的摄像机系统的形状结构一般不是规则的球形,并且红外灯存在一定的红曝现象,因此,红外智能球型摄像机的监控 角度和运动情况,会明显地被外界通过观察摄像机形态获取,不利于监控隐蔽性。这种根据摄像机形态即可获取摄像机监控角度和运动情况的特性,称为指向性。

红外灯50发出的红外光束如果通过在透明罩30或其他结构件表面折射或反射进入机芯40的sensor或镜头表面,会导致画面发蒙泛白。因此,本实施例需要将红外灯50与机芯40完全隔离。为此,本实施例中的透明罩30对应机芯40的区域为光学成像区130,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两侧由透红外材料构成形成透红外区140,对红外光束有良好的透过性。为了有效避免红外灯50内的光进入到机芯安装空间110,本实施中的透明罩30与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之间缝隙处均设置有柔性遮光密封结构60,通过柔性遮光密封结构60的作用,便于将机芯安装空间110和红外灯安装空间120隔离起来,使可见光束或红外光束无法从透明罩30与支架20的装配间隙中透过去。

参见图3所示,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透明罩30的与第一安装板21的边缘和第二安装板22的边缘接触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避光结构31,安装时,避光结构31和第一安装板21之间的缝隙处以及避光结构31和第二安装板22之间的缝隙处设置上述的柔性遮光密封结构60,有效将机芯安装空间110和红外灯安装空间120隔离开。

优选地,本实施例柔性遮光密封结构60可以是例如橡胶垫等不透光的密封结构,一方面便于将机芯安装空间110和红外灯安装空间120隔离开,另一方面,还便于弥补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便于实现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与透明罩30之间的装配。

再次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机还包括垂直轴211和垂直轴承212。

安装时,将垂直轴211垂直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上,且垂直轴211包括分别位于机芯安装空间110内的部分和位于红外灯安装空间120内的部分;垂直轴承212套设在垂直轴211的外周,便于对垂直轴211进行支撑。而机芯40通过螺钉等紧固结构固定安装在垂直轴211的位于机芯安装空间110内的部分,红外灯50通过螺钉等紧固结构固定安装在垂直轴211的位于红外灯安装空间120内的部分。工作时,位于垂直轴211上的机芯40和红外灯50通过垂直轴承212可沿垂直轴211的轴向方向同步转动。红外灯50与机芯40同步垂直转动的过程中,透明罩30并不随两者一起转动。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摄像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70,通过第一驱动组件70的作用,便于驱动机芯40和红外灯50在垂直方向上转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70包括垂直电机71、垂直同步轮72以及第一传动带73。安装时,将垂直同步轮72套设在垂直轴211上,然后将第一传动带73套设在垂直电机71的电机轴和垂直同步轮72上。这样,当垂直电机71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带73的作用,就可以带动垂直同步轮7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安装在垂直轴211两端的红外灯50和机芯40实现同步转动。

结合图1可以知道,本实施例的摄像机还包括内壳150,遮阳罩11的靠近支架2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腔,安装时,将内壳150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安装腔内,且内壳150围设形成安装 空间,安装时,将支架20固定安装在内壳150上的安装空间内,而将透明罩30扣设在内壳150上,便于与内壳150一起将支架20等结构围设在透明罩30的内部。工作过程中,内壳150、透明罩30以及支架20同步做水平方向上的转动,便于机芯40对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罩30为球形罩,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透明罩30设置为长方体罩或正方体罩或棱锥罩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罩子。

为了便于将透明罩30安装在内壳150上,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机还设置有连接法兰90,安装时,透明罩30通过法兰90固定连接在内壳150上,便于与内壳150同步进行水平方向的转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优选地,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的透明罩30上设置有安装凸缘32,而摄像机还设置有压盖100,安装透明罩30时,将压盖100压设在透明罩30的安装凸缘32上,然后通过螺钉等紧固结构将压盖100和透明罩30与连接法兰90固定在一起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机还包括滑环111和水平轴承112,为了安装滑环111和水平轴承112,本实施例中的遮阳罩11的中部设置有定位轴,该定位轴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时,将滑环111固定安装在该安装孔内,并使滑环111的轴线方向沿底座组件10的高度方向延伸,将水平轴承112套设在定位轴上,然后将内壳150通过水平轴承112安装在遮阳罩11上。

本实施例中的摄像机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内壳150、透明罩30以及安装在内壳150内的支架20进行同步水平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80。工作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组件80用于驱动内壳150以及安装在内壳150上的结构做水平方向上的旋转。

具体来说,本实施中的第二驱动组件80包括水平电机81、水平同步轮82以及第二传动带83。

安装时,将水平同步轮82设置在遮阳罩11的定位轴上;将第二传动带83套设在水平电机81的电机轴和水平同步轮82上,将内壳150固定在水平同步轮82上。这样,当水平电机81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带83的作用,就可以带动水平同步轮8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安装在内壳150及安装在内壳150上的透明罩30以及支架20做水平方向上的同步转动。

为了便于控制,本实施例中摄像还设置有第一电路板160和第二电路板170,其中第一电路板160安装在遮阳罩11上,第二电路板170安装在内壳150上,并与水平电机81和垂直电机71电连接以对水平电机81和垂直电机71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可以知道:

本申请中的红外灯50与机芯40处于同一个球腔内,被透明罩30在包覆其中,透明罩30跟随机芯40一起水平转动,红外灯50发出的红外光束如果通过在透明罩30或其他结构件表面折射或反射进入机芯40的传感器或镜头表面,会导致画面发蒙泛白。因此,需要将红外灯50与机芯40隔离。具体来说,透明罩30对应机芯40的区域为光学成像区130,具有良好的 透光性能,两侧为由透红外材料构成透红外区140,对红外光束有良好的透过性。透明罩30上的光学成像区130和透红外区140交界处设计了特殊的柔性遮光密封结构60,该柔性遮光密封结构60的材料不透光且直接成型在透明罩30的壁面上,与透明罩30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红外光束在透明罩30壁厚中折射、反射时,无法最终到达机芯40的成像区域。支架20与透明罩30的间隙之间设置有避光结构31,使可见光束或红外光束无法从透明罩30与支架20的装配间隙中透过去,遮光结构23、第一安装板21、第二安装板22以及透明罩30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腔体,将机芯40包覆其中,使红外灯50发出的红外光束无法照射进入机芯40内部,避免画面发蒙泛白,保证图像清楚明晰。避光结构31不影响球机的垂直转动和水平转动。

可见,透明罩30将机芯40和红外灯50包覆起来,透明罩30被分离为光学成像区130和透红外区140,配合支架20的作用,能够将机芯40和红外灯50分别安装在红外灯安装空间120和机芯安装空间110两个空间内,并使红外光束无法进入机芯镜头影响图像效果,效减弱了摄像机运动时的指向性,提高了监控隐蔽性。

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水平方向转动:遮阳罩11、第二电路板170、底板12、一体化线13、水平同步轮82通过螺钉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内壳150及其以下部分为另一个整体。水平电机81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带83的作用,就可以带动水平同步轮8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安装在内壳150及安装在内壳150上的结构做水平方向上的转动,从而控制摄像机的水平转动角度和速度。

垂直方向转动:机芯40、垂直轴211、红外灯50、垂直同步轮72通过螺钉固定,成为一个整体。红外灯50需要对机芯40补光,因此,机芯40与红外灯50一起运动,能使机芯40始终拥有较好的补光环境,提高成像效果。当垂直电机71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带73的作用,就可以带动垂直同步轮7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安装在垂直轴211两端的红外灯50和机芯40实现同步转动,从而控制摄像机的垂直转动角度和速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