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扫描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567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扫描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扫描笔。



背景技术:

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当无扫描设备,但又碰到需要扫描文件的时候,只能通过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但是,照片的规格等均不符合需求,还需对照片的规格进行调整,比较麻烦,而目前,还可通过扫描笔进行扫描,扫描笔的技术是采用反射光路来实现的,且扫描笔是实现松散文字录入的有效工具,但是需要大面积扫描时,扫描笔就不能实现比较规范的扫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扫描笔,从而克服扫描笔就不能实现比较规范的扫描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扫描笔,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下端设有采集窗口,该采集窗口截面为矩形;主电路板,其上设有:镜头,其与所述采集窗口相对应;图像传感器,其与所述镜头对应配置,用于采集从所述镜头获取的图像信号;照明设备,其设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侧部,用于照射所述采集窗口;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其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以将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两个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纵向的矩形槽;以 及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矩形固定块,每个支撑架的两端的矩形固定块分别能够套设于一个所述导轨的矩形槽内,其中,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横向的矩形支撑框,所述采集窗口能够套设于所述矩形支撑框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采集窗口的壁厚为0.8-1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矩形槽的一侧设有刻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照明设备为白色LED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尾部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电源按钮和回车按钮,所述电源按钮和所述回车按钮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均与所述主电路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扫描笔的采集窗口改变为能够与支撑架上的矩形支撑框相配合作业的形式,使得扫描笔能够沿矩形支撑框进行规范的扫描,从而能够获取较规范的扫描文件。

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外部设有可控按钮,能够对扫描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控制,使得扫描的内容更规范。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扫描笔的第一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扫描笔的第二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采集窗口,2-主电路板,21-镜头,22-图像传感器,23-数字信号处理器,24-照明设备,3-USB接口,4-电源按钮,5-回车按钮,6-导轨,61-矩形槽,62-刻度,7-支撑架,71-矩形固定块,72-矩形支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扫描笔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便携式扫描笔包括:壳体1,主电路板2,电源按钮4,回车按钮5,两个导轨6以及多个支撑架7;该壳体1的下端设有采集窗口11,该采集窗口11截面为矩形,采集窗口11的壁厚为0.8-1mm,可将该壁厚标注于采集窗口11上,方便校对;主电路板2上设有:镜头21,图像传感器22,照明设备24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23;镜头21与采集窗口11相对应;图像传感器22与镜头21对应配置,用于采集从镜头获取的图像信号;照明设备24设于主电路板2的侧部,用于照射采集窗口11,使得镜头21与采集窗口11之间形成光路,优选地,照明设备24为白色LED灯;数字信号处理器23设于住电路板2背部,并与图像传感器22连接以将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壳体1的尾部设有USB接口3,USB接口3与数字信号处理器23连接以方便连接电脑进行数据传输;电源按钮4和回车按钮5设于壳体1的外部,且均与主电路板2连接,电源按钮4用于控制是否开始扫描,回车按钮5用于扫描完一行后进行换行;导轨6上设有纵向的矩形槽61,矩形槽61的一侧设有刻度62;支撑架7的两端分别设有矩形固定块71,每个支撑架7的两端的矩形固定块71分别能够套设于一个导轨的矩形槽61内;其中,支撑架7上设有横向的矩形支撑框72,采集窗口11能够套设于矩形支撑框72内;使用时,两个导轨6和多个支撑架7能够组装或拆卸,当组装时,将两个导轨6呈一定距离排开,将支撑架7的两端的矩形固定块71套设于矩形槽 61内以形成框形支架;当拆卸时,直接拔出矩形固定块71即可,拆卸后,能够与扫描一起包装携带,且不占空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扫描笔实施例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具体为:扫描笔通过数据线插入PC上的USB接口后,运行软件,进入等待状态,组装两个导轨6和多个支撑架7形成框形支架,并使框形支架对准扫描的文字或图片,当使用者开始扫描时,调整矩形支撑框对准第一行要扫描的内容,采集窗口11套设入矩形支撑框72内的一侧,按住电源按钮4,打开照明设备24形成光路,图像传感器22开始采集图像,同时移动扫描笔往矩形支撑框72内的另一侧移动,最后松开电源按钮4,停止扫描;而同时图像传感器22采集到需要的图像后经数字转化后进行图像传输,即经USB线送入PC中,PC接收到数字信号后进行图像转化,并进行图像二值化,与上一帧图像进行图像拼接,形成第一行的图像。此时按回车按钮5,使PC上进行换行,同时按刻度调整矩形支撑框72下一次要扫描的内容,因提前知道采集窗口11的壁厚的第一次扫描的刻度范围,因此能够很好的进行下一次的内容衔接,调整好矩形支撑框72再次按电源按钮进行扫描,以此重复,直至将最后的内容进行扫描,最后利用PC上的软件即可得到较规范的扫描文件。

综上,本实用新型将扫描笔的采集窗口改变为能够与支撑架上的矩形支撑框相配合作业的形式,使得扫描笔能够沿矩形支撑框进行规范的扫描,从而能够获取较规范的扫描文件;且壳体的外部设有可控按钮,能够对扫描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控制,使得扫描的内容更规范。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