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器通信控制的控制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587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器通信控制的控制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器通信控制的控制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电器的智能化远程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浴室燃气热水器为列,燃气热水器需要安装在浴室外,而用户必须在使用前通过调节相关功能键提前设定好参数,随后才能进入浴室开始沐浴,如果沐浴过程中用户需要重新调整水温或进行其他设定时,就必须走出浴室调节热水器产品功能键,给用户带来相当大的不便。为实现在浴室中对电器(包括燃气热水器等)进行远程控制,也可采用线控盒的控制方法,用户使用线控盒可以远程地实时控制电器。

但是,普通的线控器需要预埋线路,如果在房屋装修前期没有相关规划,会给用户安装带来麻烦。由此,上述的远程控制方法未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克服这些缺陷,对用于电器通信控制的控制终端进行了研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电器通信控制的控制终端,它能够满足用户使用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电器的便利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器通信控制的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包括固定控制组件和移动控制组件,所述固定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

第一无线模块;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与电器的载波通信;

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包括:

第二无线模块,用于检测来自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的第一无线信号和来自于所述电器的第二无线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用于屏蔽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电器的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屏蔽单元,用于屏蔽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的无线通道,或,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电器的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控制组件设有容置并固定所述移动控制组件的容置腔。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周壁设有安装孔,所述移动控制组件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为连通所述容置腔与外部的排水孔,所述固定控制组件还设有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盒和安装于底盒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所述容置腔和所述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在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置防水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周壁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内设有充电件,所述移动控制组件的周壁设有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应的卡脚,所述卡脚设有触片,所述固定控制组件通过相互连接的所述充电件和所述触片为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控制组件上设有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按键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器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电器的通信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和显示反馈信息。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可分离的固定控制组件和移动控制组件两部分的控制终端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控制组件检测来自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第一无线信号和来自于所述电器的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判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所述固定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电器的载波通信;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非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屏蔽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电器的无线通信。故可以智能地选择以无线或无线与电力载波的通信方式控制电器的目的,一方面只要电器具有无线装置或电力载波装置中的一种就可实现远程控制,另一方面通过无线信号的比对还能找到更适宜的通信路径,还有一方面由于该移动控制组件是移动便携式的,也更便于用户使用,因此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便利性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终端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终端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I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终端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终端的安装板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器控制方法适用于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包括固定控制组件和移动控制组件。已知地,电器(electrical appliance)泛指所有用电的器具,主要指用于对电路进行接通、分断,对电路参数进行变换,以实现对电路或用电设备的控制、调节、切换、检测和保护等作用的电工装置、设备和元件。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所述移动控制组件检测来自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第一无线信号和来自于所述电器的第二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控制组件和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以及移动控制组件和电器的无线通信可以通过蓝牙、ZigBee、WiFi等技术实现,因此,该第一无线信号和/或第二无线信号可以是蓝牙信号、ZigBee信号或WiFi信号等形式的无线信号。其中,该移动控制组件对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检测可以是实时监控检测,以便于在移动控制组件在移动的过程中实时获得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弱情况;也可以是在被用户触发才检测,如当获知用户通过移动控制组件下达控制指令时,实时获取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弱情况。

步骤102,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判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形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第一无线信号是WiFi信号,而第二无线信号可以是蓝牙信号;或者,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都是ZigBee。

其中,当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为相同形式的无线信号时,直接比对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弱;当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为不同形式的无线信号时,可以先根据两种信号的等级阈值各自划分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弱等级,再根据两者的强弱等级判断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强于第二无线信号。如,当第一无线信号为WiFi信号,第二无线信号为蓝牙信号时,移动控制组件中预设有WiFi信号的等级阈值,根据该WiFi信号的等级阈值可以将所有的WiFi信号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而移动控制组件中还预设有蓝牙信号的等级阈值,根据该蓝牙信号的等级阈值可以将蓝牙信号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此时,根据WiFi信号的等级阈值划分得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等级、根据蓝牙信号的等级阈值划分得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等级,再判断该第一等级是否高于第二等级,若第一等级高于第二等级则第一无线信号强于第二无线信号,反之亦然。当然,后一种判断方法也可以适用于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为相同形式的无线信号的情况。

步骤103,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判断出第一无线信号强于第二无线信号时,说明移动控制组件与固定控制组件的实时通信状态更好,则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

其中:当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强于零时;所述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屏蔽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该第二无线信号不等于零,为保证移动控制组件和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效果,先将该第二无线信号屏蔽。

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屏蔽第二无线信号后,或屏蔽第二无线信号的同时,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当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后,移动控制组件和固定控制组件可以进行通信。

步骤104,所述固定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电器的载波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后,或当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的同时,该固定控制组件也建立与电器的载波通信,通过电力线载波与电器进行交互通信。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控制组件下达控制指令,移动控制组件通过无线通信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固定控制组件,固定控制组件通过载波通信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电器,电器则执行该控制指令;电器将运行状态和/或对该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发送给固定控制组件,固定控制组件将之发送给移动控制组件,移动控制组件获取到相应信息,还可以将电器运行状态、电器对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控制终端与电器的通信状态等信息显示于其屏幕。

步骤105,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非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屏蔽所述第一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经步骤102后,判断出第一无线信号不比第二无线信号强时,则选择更直接的信号传输路径,此时,移动控制组件屏蔽来自于固定控制组件的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106,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电器的无线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移动控制组件屏蔽第一无线信号之后,或在移动控制组件屏蔽第一无线信号的同时,该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电器的无线通信,然后通过与电器的无线通信来控制电器的运行。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控制组件下达控制指令,移动控制组件通过无线通信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电器,电器则执行该控制指令;电器将运行状态和/或对该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发送给移动控制组件,移动控制组件获取到相应信息,还可以将电器运行状态、电器对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控制终端与电器的通信状态等信息显示于其屏幕。

本实施例采用了具有可分离的固定控制组件和移动控制组件两部分的控制终端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控制组件检测来自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第一无线信号和来自于所述电器的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判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所述固定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电器的载波通信;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非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屏蔽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电器的无线通信。故可以智能地选择以无线或无线与电力载波的通信方式控制电器的目的,一方面只要电器具有无线装置或电力载波装置中的一种就可实现远程控制,另一方面通过无线信号的比对还能找到更适宜的通信路径,还有一方面由于该移动控制组件是移动便携式的,也更便于用户使用,因此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便利性要求。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该控制终端安装在浴室内,以便于用户可以在浴室中控制该燃气热水器等电器。

在现有技术中,以燃气热水器的使用为例,由于燃气热水器需要安装在浴室外,用户必须在使用前通过调节相关功能键、或者通过移动APP提前设定好参数,随后才能进入浴室开始冲凉动作,如果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重新调整水温时,就必须走出浴室调节热水器产品功能键或者使用移动APP,这时候就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于浴室的其它产品,常见的采用线控盒控制方式时,用户可以实时调节,但是需要预埋线路,非常不便。另一方面,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了市电线路来传递信息,其应用需要在电器中设置电力载波装置,以及在控制终端中设置相应的电力载波模块,以达到使用电力线来传输携带有信号的电波,并最终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终端作为家用电器的控制中枢终端,可以控制多台电器,其包括固定控制组件31和移动控制组件32,该固定控制组件31和移动控制组件32都有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的交互装置,固定控制组件31和移动控制组件32中预设有通信协议和通信机制,以便此二者完成无线通信。当用户使用浴室内的固定控制组件31来控制浴室外的家用电器时,则用户下达的控制指令通过电力载波发送到电器;当用户使用移动控制组件32来控制家用电器时,则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者无线通信方式和电力载波形式将控制指令发送给电器,其自动建立的通信通道为最优路径,如:当移动控制组件2选择与电器建立无线通信模式,移动控制组件2与固定控制组件1之间不进行数据传输,用户的控制指令直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送至电器,该电器的控制器通过串口通讯方式接收该控制指令并执行该控制指令。

其中,用户可以将移动控制组件2固定安装在固定控制组件1的盒体内,也可以取出随身携带或放置在任意位置,从而达到实时操控、远程无线操控的近距离、远距离全方位的智能操控的目标,而不受产品安装位置以及先设置控制参数后才能使用的种种限制。另外,由于电力载波装置并非所有电器都会配备,无线装置亦如是,而只要电器中设有电力载波装置或无线装置中的一种,就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进行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便携的移动控制组件选择控制电器的最优路径,实现实时操控、远程无线操控,从而真正体验到近远距的实时控制和远距离的无线控制的全方位智能操控方式,同时该控制终端可以集成用于控制多个电器,作为一个中枢控制终端,从而克服使用与调节的不同步以及线路繁多的问题。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器通信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下面将相应于上述方法的装置(即控制终端)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控制终端200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各步骤,其中,控制终端200包括固定控制组件210和移动控制组件220,具体地,所述固定控制组件210包括:

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211,与第一控制模块213相连接。

第一无线模块212,与第一控制模块213相连接。

第一控制模块213,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电力载波通信模块与电器的载波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后,或当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的同时,该第一控制模块213也建立与电器的载波通信,通过电力线载波与电器进行交互通信。此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控制组件下达控制指令,移动控制组件通过无线通信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固定控制组件,固定控制组件通过载波通信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电器,电器则执行该控制指令;电器将运行状态和/或对该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发送给固定控制组件,固定控制组件将之发送给移动控制组件,移动控制组件获取到相应信息,还可以将电器运行状态、电器对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控制终端与电器的通信状态等信息显示于其屏幕。

其中,移动控制组件220包括:

第二无线模块221,与第二控制模块222相连接,用于检测来自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的第一无线信号和来自于所述电器的第二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控制组件和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以及移动控制组件和电器的无线通信可以通过蓝牙、ZigBee、WiFi等技术实现,因此,该第一无线信号和/或第二无线信号可以是蓝牙信号、ZigBee信号或WiFi信号等形式的无线信号。其中,该移动控制组件对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检测可以是实时监控检测,以便于在移动控制组件在移动的过程中实时获得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弱情况;也可以是在被用户触发才检测,如当获知用户通过移动控制组件下达控制指令时,实时获取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弱情况。

第二控制模块22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用于屏蔽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电器的无线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形式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第一无线信号是WiFi信号,而第二无线信号可以是蓝牙信号;或者,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都是ZigBee。

其中,当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为相同形式的无线信号时,第二控制模块222直接比对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弱;当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为不同形式的无线信号时,可以先根据两种信号的等级阈值各自划分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的强弱等级,再根据两者的强弱等级判断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强于第二无线信号。如,当第一无线信号为WiFi信号,第二无线信号为蓝牙信号时,移动控制组件中预设有WiFi信号的等级阈值,根据该WiFi信号的等级阈值可以将所有的WiFi信号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而移动控制组件中还预设有蓝牙信号的等级阈值,根据该蓝牙信号的等级阈值可以将蓝牙信号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此时,根据WiFi信号的等级阈值划分得到第一无线信号的第一等级、根据蓝牙信号的等级阈值划分得到第二无线信号的第二等级,再判断该第一等级是否高于第二等级,若第一等级高于第二等级则第一无线信号强于第二无线信号,反之亦然。当然,后一种判断方法也可以适用于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为相同形式的无线信号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判断出第一无线信号强于第二无线信号时,说明移动控制组件与固定控制组件的实时通信状态更好,则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其中,第二控制模块222还包括以下单元:

屏蔽单元2221,用于屏蔽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或所述第一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强于零时,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屏蔽单元2221屏蔽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该第二无线信号不等于零,为保证移动控制组件和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效果,先将该第二无线信号屏蔽。

当第一无线信号强于第二无线信号时,该屏蔽单元2221则屏蔽第一单元。

建立单元2222,用于建立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的无线通道,或,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电器的无线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屏蔽第二无线信号后,或屏蔽第二无线信号的同时,建立单元2222建立第二无线模块221与固定控制组件的第一无线模块212的无线通信。当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后,移动控制组件和固定控制组件可以进行通信。

同理,当屏蔽单元2221屏蔽的是第一无线信号时,建立单元2222则建立与移动控制组件与电器的无线通信。其中,在屏蔽单元2221屏蔽第一无线信号之后,或在移动控制组件屏蔽第一无线信号的同时,该建立单元2222建立与电器的无线通信,然后通过与电器的无线通信来控制电器的运行。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控制组件下达控制指令,移动控制组件通过无线通信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电器,电器则执行该控制指令;电器将运行状态和/或对该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发送给移动控制组件,移动控制组件获取到相应信息,还可以将电器运行状态、电器对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控制终端与电器的通信状态等信息显示于其屏幕。

本实施例采用了具有可分离的固定控制组件和移动控制组件两部分的控制终端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控制组件检测来自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第一无线信号和来自于所述电器的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判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否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固定控制组件的无线通信;所述固定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电器的载波通信;若所述第一无线信号非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屏蔽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建立与所述电器的无线通信。故可以智能地选择以无线或无线与电力载波的通信方式控制电器的目的,一方面只要电器具有无线装置或电力载波装置中的一种就可实现远程控制,另一方面通过无线信号的比对还能找到更适宜的通信路径,还有一方面由于该移动控制组件是移动便携式的,也更便于用户使用,因此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便利性要求。

如图4-10,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终端的第二实施例中,控制终端3能实现上述电器通信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各个步骤,该控制终端3包括固定控制组件5和移动控制组件7,其中:所述固定控制组件5设有容置并固定所述移动控制组件7的容置腔5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固定控制组件5直接嵌入式暗装在墙壁上,而该移动控制组件7则可以放置在该固定控制组件5的容置腔531中,由此实现了控制终端3的拆分和组合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531的周壁设有安装孔,所述移动控制组件7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凸起7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固定控制组件5的容置腔531的周壁设置安装孔,并在移动控制组件7的周壁设置与该安装孔相配合的凸起71,可以在移动控制组件7放置在容置腔531时,使移动控制组件7稳定地固定在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为连通所述容置腔531与外部的排水孔532,所述固定控制组件5还设有盖体5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该固定控制组件5安装于浴室时,由于浴室是潮湿环境,甚至有时用户在操作时手上都有水,此时,除了做好组件的防水设计,如固定控制组件5加设盖体54等,还要考虑容置腔531上排积水的问题。通过将安装孔设置为通孔形式的排水孔532(当然,该排水孔532应当设置在容置腔531中离地面距离较小的地方,以便于在重力的作用下完成排水),即使在固定控制组件5的盖体54合上的时候也可以防止容置腔531内部积水。对于该盖体54,可以设置为与固定控制组件5的主体具有共同转轴,盖体54和固定控制组件5的主体可根据该转轴发生相对运动,以完成盖体54开合的动作,其中,该转轴可设于盖体54的上部,该盖体54可沿该转轴、相对该固定控制组件5的主体上下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盒51和安装于底盒51上的安装板53,所述安装板53上设有所述容置腔531和所述排水孔53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板53可以通过螺钉固接在底盒51上,安装板53和底盒51合围而成的腔体内容置有PCB板55等部件,容置腔531和排水孔532都设置在安装板53上,移动控制组件7的凸起71与安装板53上的排水孔532配合可以使移动控制组件7较好地固定在安装板53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51在与所述安装板53连接的位置设有凹槽511,所述凹槽511用于容置防水密封件5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安装板53和底盒51合围而成的腔体内容置有PCB板55等部件,为进一步保证防水效果,可以在底盒51和安装板53连接处设置防水密封件52。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531的周壁设有定位卡槽533,所述定位卡槽533内设有充电件,所述移动控制组件7的周壁设有与所述定位卡槽533相对应的卡脚72,所述卡脚72设有触片,所述固定控制组件5通过相互连接的所述充电件和所述触片为所述移动控制组件7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控制组件5通过定位卡槽533内的充电件为移动控制组件7充电,使移动控制组件7的充电和使用更为便利。移动控制组件7内部还设有电池盒73。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控制组件5上设有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按键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器的运行状态和/或所述控制终端3与所述电器的通信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固定控制组件5上设置用于交互的按键和显示屏,因此可以使用固定控制组件5直接远程控制电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控制组件7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和显示反馈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移动控制组件7可以由屏幕组件组成,屏幕可同时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和显示反馈信息,其中,屏幕可以是电阻屏或电容屏等。

本实施例的控制终端,运用电力载波与无线通信技术,其中被控的电器产品与控制终端的固定控制组件之间利用电力线载波技术通过市电传递信息,直接接入居民室内的市电线即可传递控制信息,而控制终端的便携的移动控制组件与固定控制组件或电器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实现实时操控与远程无线操控的全方位智能操控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