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4147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路由器,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频无线由器。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上路由器种类繁多,但是不论是高频还是双频路由器,都需手动调节路由器频率功率,十分不便。对于不同设备的不同无线网络支持频率与无线网络使用环境的不同。需要手动调节无线网络信道频率,无相关常识的人员很难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无线网络使用状况与网络环境需要自行针对不同网络使用端调节无线网络信道、频率参数的智能调频无线由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其组成包括:合金喷塑下壳体、铝镁合金上壳体,所述的下壳体上部开有4个网络插口与1个电源插口,所述的网络插孔之间的距离为30mm,所述电源插口与所述网络插口距离35mm,所述的下壳体周围设有深度为1mm的凹槽,上壳体边缘采用无缝咬合技术与下壳体凹槽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所述的下壳体包括背板,所述的背板上均开有上述的各插口/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所述的背板开有一组后置连接孔,所述的后置连接孔通过ABS连接架连接1个局域网LAN接口、3个广域网WAN接口与1个直流电源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所述的铝镁合金上壳体前端连接一组蓝色冷光LED前指示灯,所述的前指示灯连接局域网LAN接口,所述的上壳体后端连接一组橙绿后指示灯,所述的后指示灯连接广域网WAN接口,所述的上壳体后端连接一组红LED后指示灯,所述的后指示灯连接直流电源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内部主板设置3颗处理器,呈三角形排列,所述上部为中央处理器CPU,所述下端左侧为智能频率切换处理器,所述下端右侧为无线信号增益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喷塑下壳体底部安装有4个防滑底垫,用于提升渔网装散热孔与接触面距离。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智能频率切换处理器能够根据无线网络终端网络使用状况智能调节不同终端无线网络信道、频率参数,保证使用者的最有网络体验。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频增益收发天线内置设计,节约用户使用空间,减少外接环境因素对天线使用寿命的影响,两边排开的设计,使信号覆盖范围最大化。

3.本实用新型将直流电源插孔和广域网WAN接口与局域网LAN接口安装在后侧,使用不同ABS连接架进行区分,一字排开设计便于用户对线材的整理规划。

4.本实用新型信号稳定,无线调频处理器无线网络环境分析精准,无线信道频率自动切换准确,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供畅通网络环境。

所述的合金喷塑下壳体底部安装有4个防滑底垫,有效防止智能调频无线路由滑落,提升渔网装散热孔与接触面距离,保证只能调频处理器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其组成包括:合金喷塑下壳体(14)、铝镁合金上壳体(3),所述的下壳体周围设有深度为1mm的凹槽,上壳体边缘采用无缝咬合技术与下壳体凹槽吻合所述核心部件集成在高密度电路板(4)上,并用开有5个螺丝孔位(9)进行固定。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所述的下壳体包括背版(15),所述的底壳开有孔距1mm的渔网状散热孔,所述的背板开有一组后置网络连接孔。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背板开有一组网络连接孔,所述的前连接孔通过ABS连接架(16)连接1个局域网LAN接口(2),通过ABS连接架(17)连接3个广域网WAN接口(13),通过ABS连接架(18)连接直流电源插孔(1)。

实施例4:

实施例1所述的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所述的上壳体(3)前端连接一组蓝色LED冷光前指示灯(10),所述的前指示灯连接局域网LAN接口,所述的铝镁合金上壳体后端连接一组橙绿后指示灯(11),所述的后指示灯连接广域网WAN接口(13)。所述的铝镁合金上壳体后端连接一组红LED指示灯(12),所诉的后指示灯连接直流电源插孔(1)。

实施例5:

实施例1所述的智能调频无线路由器,所述的内部主板设置3颗处理器,呈三角形排列,所述上部为中央处理器cpu(7),所述下端左侧为智能频率切换处理器(8),所述下端右侧为无线信号增益处理器(6)。

实施例6:

所述的主板两侧设置由两根增益双频无线网络信号收发天线(5)。

实施例7:

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合金喷塑下壳体(14)的底部安装有4个防滑底垫(19),有效防止智能调频无线路由滑落,提升渔网装散热孔与接触面距离,保证只能调频处理器工作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