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键、侧键组件以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900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侧键、侧键组件以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键、侧键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在电子技术领域中,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作为一种便携式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娱乐工具。而随着触屏技术以及大屏化的发展,为了节省移动终端正面屏幕的空间,现有智能手机的屏幕一面通常不设置物理按键,而为了能够在不对手机屏幕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快速实现某些功能(如音乐播放器的音量控制、拍照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屏幕电源开关等),又不失手机整体结构设计的美观要求,侧键的设置因此被广泛应用。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在将侧键本体组装到壳体时,通常需要在壳体上会预留侧键本体的定位空间,上述定位空间会占用终端设备的空间,影响终端设备的厚度,不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键、侧键组件以及终端设备,使得无需在壳体上预留侧键本体的定位空间,即可以实现侧键本体的定位,且侧键本体的安装方式较为方便,可靠性好,还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侧键,包括:侧键本体以及设置于侧键本体的至少一个导电基;侧键本体的其中一端设有限位裙边,另一端具有限位槽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侧键组件,包括:用于限制侧键本体的位置的限位件、柔性电路板FPC以及上述侧键;限位件部分延伸至限位槽位;FPC设有与导电基一一对应的锅仔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侧键组件;壳体具有凹槽,且形成凹槽的第一侧壁具有至少一开口;FPC位于凹槽且锅仔片面对开口;侧键本体位于开口,且导电基对应于锅仔片;限位件固定于凹槽的第二侧壁;限位裙边抵持于第一侧壁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侧键本体的其中一端设有限位裙边,另一端具有限位槽位,使得在组装侧键组件时,可以直接通过限位件部分延伸至限位槽位,限位裙边抵持于第一侧壁的内表面,来实现对侧键本体的定位,而无需在壳体上预留侧键本体的定位空间,并且侧键本体的安装方式较为方便,侧键本体和壳体的定位方式较为稳定可靠,还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另外,限位裙边凸出于侧键本体的长度为大于或等于0.3mm且小于或等于0.5mm,从而使限位裙边与壳体内表面的抵持效果更好。

另外,在FPC背离锅仔片的一面设有补强钢片;限位件由补强钢片延伸形成。通过这种设计,实现侧键本体定位的同时,还可以实现FPC的定位,而无需在壳体上预留FPC的定位空间,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另外,侧键为两个,分别是第一侧键和第二侧键;第一侧键包括第一侧键本体,第二侧键包括第二侧键本体;第一侧键本体与第二侧键本体并列设置,且第一侧键本体的限位槽位与第二侧键本体的限位槽位相邻;限位件延伸至第一侧键本体的限位槽位与第二侧键本体的限位槽位。

另外,在FPC背离锅仔片的一面设有补强钢片;限位件由补强钢片延伸形成。

另外,侧键本体的外表面凸出于壳体的外表面,从而更利于用户按压。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侧键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侧键组件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侧键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侧键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侧键。如图1所示,侧键包括:侧键本体1以及设置于侧键本体1的至少一个导电基2(图中以两个导电基2为例进行说明);侧键本体1的其中一端设有限位裙边11,另一端具有限位槽位12。

需要说明的是,侧键本体1上可以设置一个导电基2,如开关机键,也可以设置两个导电基2,如音量键。这是因为音量键有两种控制功能,所以在音量键的侧键本体1上设置两个导电基2,以保证对音量进行调高或者调低的两种控制功能的处理。例如,在按压侧键本体1上与其中一个导电基2对应的位置会加大音量,那么按压侧键本体1上与另一个导电基2对应的位置就会减小音量。

在实际的组装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将终端设备的限位件部分延伸至限位槽位12,限位裙边11抵持于终端设备的壳体的内表面,来实现对侧键本体1的定位,而无需在终端设备的壳体上预留侧键本体1的定位空间,并且侧键本体1的安装方式较为方便,侧键本体1和壳体的定位方式较为稳定可靠,还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限位裙边11的长度过小,可能无法达到限位作用,所以限位裙边11凸出于侧键本体1的长度L为大于或等于0.3mm且小于或等于0.5mm,从而使限位裙边11与壳体内表面的抵持效果更好。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中为限位裙边11预留的空间足够大,那么限位裙边11凸出于侧键本体1的长度L可以设计为大于0.5m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对限位裙边11凸出于侧键本体1的长度L不做限制,只要是能实现将侧键本体1限制在预设位置的任意长度,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侧键组件。如图2所示,侧键组件包括用于限制侧键本体的位置的限位件3、柔性电路板FPC 4以及第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侧键;限位件3部分延伸至限位槽位12;FPC 4设有与导电基一一对应的锅仔片41。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限位件3为独立的一件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限位件3设计为近似“L”形,通过“L”形的其中一个侧壁将限位件3固定在预设位置,“L”形的另一个侧壁延伸至限位槽位12。

具体地说,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在终端设备上设置两个并列的侧键,如音量键和开关机键,此时,侧键组件包括两个侧键。即侧键为两个,分别是第一侧键和第二侧键;第一侧键包括第一侧键本体13,第二侧键包括第二侧键本体14;第一侧键本体13与第二侧键本体14并列设置,且第一侧键本体13的限位槽位12与第二侧键本体14的限位槽位12相邻;限位件3延伸至第一侧键本体13的限位槽位12与第二侧键本体14的限位槽位12。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中无需在壳体上预留侧键本体的定位空间,即可实现对侧键本体的定位,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侧键组件。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限位件为独立的一件式,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限位件由补强钢片延伸形成。

具体地说,如图3和图4所示,在FPC 4背离锅仔片41的一面设有补强钢片5;限位件由补强钢片5延伸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可以在终端设备上设置两个并列的侧键,如音量键和开关机键,此时,侧键组件包括两个侧键。即侧键为两个,分别是第一侧键和第二侧键;第一侧键包括第一侧键本体13,第二侧键包括第二侧键本体14;第一侧键本体13与第二侧键本体14并列设置,且第一侧键本体13的限位槽位12与第二侧键本体14的限位槽位12相邻;补强钢片5延伸至第一侧键本体13的限位槽位12与第二侧键本体14的限位槽位12。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在实现侧键本体定位的同时,还可以实现FPC 4的定位,而无需在壳体上预留FPC 4的定位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

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壳体6和第二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侧键组件;壳体6具有凹槽,且形成凹槽的第一侧壁61具有至少一开口62;FPC 4位于凹槽且锅仔片41面对开口62;侧键本体1位于开口62,且导电基2对应于锅仔片41;限位件3固定于凹槽的第二侧壁63;限位裙边11抵持于第一侧壁61的内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侧键本体1的外表面凸出于壳体6的外表面,从而更利于用户按压。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设备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在组装侧键组件时,可以直接通过限位件31部分延伸至限位槽位12,限位裙边11抵持于第一侧壁61的内表面,来实现对侧键本体1的定位,而无需在壳体6上预留侧键本体1的定位空间,并且侧键本体1的安装方式较为方便,侧键本体1和壳体6的定位方式较为稳定可靠,还可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终端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第五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限位件为独立的一件式,而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限位件由补强钢片延伸形成。

如图6所示,在FPC 4背离锅仔片41的一面设有补强钢片5;限位件由补强钢片5延伸形成。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设备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在实现侧键本体1定位的同时,还可以实现FPC 4的定位,而无需在壳体6上预留FPC 4的定位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